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2 16: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习,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气概

3、圈划文中能够突出体现苏轼的“狂”的字词,并通过朗读重读加以表现 “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等

四、理性分析苏轼的“狂”

1、苏轼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老夫”“鬓微霜”“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背景的补充: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国内外危机日益加深,辽和西夏不断侵扰,边患时有发生。苏轼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官,但仍关心国事,坚持抵御外侮的主张。希望报效国家,以身许国而又不被朝廷信任,报国无门,年华空老。

2、当时的苏轼其实只有三十多岁,却自称“老夫”,你从他自称“老夫”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境遇?

3、苏轼的“狂”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观的?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种“狂”? “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 “何日遣冯唐”——对朝廷满怀希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对未来的确信

强调:反复朗读下片,尤其是体会“射天狼”上扬的语调 确有悲壮之气,强调其中的“壮”

更主要的是面对误解、怀疑、逆境、磨难的不屈服的乐观精神,这是苏轼精神人格的体现,是真正的豪放

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

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

有诗为证: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朗读体会

四、苏轼对于宋词

1、重现补充材料: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2、通过这首词,你对豪放词有哪些认识?

内容多写建功立业,情感激昂高亢

3、苏轼对于词发展的转折性影响

3(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创豪放派风格

(2)以诗为词,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形式。(3)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

(4)不拘泥于曲调音律,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第二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通过设疑、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鉴赏关键词、句,结合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x对比阅读,体会四首词作的异同点。

四、教法和学法:

1。诵读法。诵读入文本,诵读涵咏体验文字包含的'情味儿,诵读体悟词人愁绪的不同滋味儿,诵读感受词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学x诗歌中,诵读是涵咏、品析、体验、感悟的前提,诵读是输入,也是情感再现的手段。

2。对比品析法。对比解读,是解读这两首词愁因不同、愁滋味不同、愁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有效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是发现事物不同的常用方法,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主观想象。诗歌往往是借助意象来营造意境的。《辞海》中说:“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4。主问题引路。疑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笔者用“头发为何而白”——“愁的原因一样吗”——“愁的滋味一样吗”——“愁的表现形式一样吗”来激发学生带着问题比读这两首词,同时用这样的问题链作为教学的主线。

五、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学x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x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x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

“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气概

3、圈划文中能够突出体现苏轼的“狂”的字词,并通过朗读重读加以表现

“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等

四、理性分析苏轼的“狂”

1、苏轼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

“老夫”“鬓微霜”“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背景的补充: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国内外危机日益加深,辽和西夏不断侵扰,边患时有发生。苏轼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官,但仍关心国事,坚持抵御外侮的主张。

希望报效国家,以身许国而又不被朝廷信任,报国无门,年华空老。

2、当时的`苏轼其实只有三十多岁,却自称“老夫”,你从他自称“老夫”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境遇?

3、苏轼的“狂”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观的?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种“狂”?

“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

“何日遣冯唐”——对朝廷满怀希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对未来的确信

强调:反复朗读下片,尤其是体会“射天狼”上扬的语调

确有悲壮之气,强调其中的“壮”

更主要的是面对误解、怀疑、逆境、磨难的不屈服的乐观精神,这是苏轼精神人格的体现,是真正的豪放

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

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

有诗为证: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朗读体会

四、苏轼对于宋词

1、重现补充材料: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2、通过这首词,你对豪放词有哪些认识?

内容多写建功立业,情感激昂高亢

3、苏轼对于词发展的转折性影响

(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创豪放派风格

(2)以诗为词,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形式。

(3)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

(4)不拘泥于曲调音律,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3

一、导入并介绍作者: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讲到苏东坡,讲苏东坡的词又不能不了解苏东坡为人品性:

苏轼少年时代就有两种个性两种特色。一种个性和特色是有儒家用世的志意——士以天下为己任。他这种用世的志意从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后来受迫害遭遇灾难,他不逃避、不苟且逢迎、不委屈求全,宁可付上生命。苏轼范滂传的时候内心激动感发,就问他母亲,他日儿做范滂,你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因为《范滂传》中记载,范滂为了理想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时候,他跟母亲说,我是对不起母亲的,范滂说一个人要想有美好的品德节义,又想有富贵寿考,两者不能得全,我愿意你去完成你的理想。他另一面个性和特色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很小的时候读《庄子》,《庄子》中那种高远的、不受约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故事有很多,苏轼曾感慨的说,我从前也有一些想法就是说不出来,今天看了《庄子》,《庄子》上所写的就是我想的。他从小就把儒道两家的美好品格和修养融会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为他后来虽多次遭贬谪,但能以超然的态度处理,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忠爱则始终执著没有改变打下了基础。你只要把他召回朝廷,该说的什么正直话,他还照说;贬官在外他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密州,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黄河水灾;在杭州,疏浚西湖的淤泥,建了苏堤;晚年被贬惠州,设法修建桥梁,解决了老百姓渡江渡海的困难。(我们这些人既然读了圣贤之书,虽是老且穷,但不管我们生命上有什么挫折困难,而我们所学的这些道理是贯彻在内心之中,充满于我们的骨髓之内的。就是在死生忧患之间,直须笑谈于死生之际。)

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总在历代壮土耳边回响。今天我们要学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有人对此词作了评论,说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意思说,词到苏轼,以“逸怀浩气”的豪放词,取代了五代以来专写儿女情长的婉约词,改变了一代词风,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二、明确学x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诗人的郁闷、无奈和超脱的情怀

2、通过对典故的理解体悟诗人的雄心壮志。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并正音

3、集体朗读

四、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意译全词:

讲重点词及典故的意思

六、词中一个“狂”字总括了全文内容,也总括了全文情感。

1、下面咱们就文中内容找写狂态的语句,体味那种狂情,找出来后就用“狂在……”说话。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狂在“亲射虎,看孙郎”,学孙权骑马射虎,以逞自己的豪兴。

狂在“聊发小年狂”的雄心勃勃。

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气宇轩昂。

狂在“千骑卷平冈”的浩大声势。

狂在“倾城随太守“的受民拥戴的.得意。

狂在又出猎联想到“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狂在又出猎联想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宿愿。

2、齐读,读出他的狂情。

七、拓展: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苏轼受儒道两家的影响,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韶秀的一面。在这里,我们再读一篇苏轼写于密州的另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齐读

3、完成练x

①、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全词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的思想感情。

②、思考《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及分别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密州出猎》和《记梦》,一个是气韵高旷,一个是声情凄婉,风格迥异。《密州出猎》主要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表示希望得到朝廷起用,委以边任,抗敌建功。《记梦》以“梦”的形式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对忘妻的思念之情。

《密州出猎》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用小词写x武狩猎,将词从花间月下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苏轼《江城子记梦》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结合对这两首词以及我们对苏轼人品的了解,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他是一位有铮铮着铁骨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4

一﹑导入新课

二﹑学x目标

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

学x目标:

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教学活动:

自学指导一:

内容:《江城子》

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

时间:( )分钟

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手中资料及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自学检测一:

1、苏轼——(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家。字_____,号_________,眉州眉山人。南宋时追谥号_____。与父______、弟_____共享文名,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宋八大家指:——、——、——、——、——、——、——、——。

3.背景简介: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自学指导二:

内容:《江城子》

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

时间:( )分钟

要求:1.听朗读,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感情。2.请结合手中资料或课下注释,概括出词的大意。

自学检测二:

1.理解词意:(上)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下)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狂)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4、本词两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上片:记叙打猎的威武场面。

下片:抒发要报效国家的决心。

自学指导三:

内容:《江城子》

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

时间:( )分钟

要求:小组讨论,赏析名句。

自学检测三:(名句赏析)

1.鬓微霜,又何妨!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4.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A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突出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老,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C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五﹑当堂训练

1、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威风凛凛。

2、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 ---威武雄壮,场面浩大

3、请你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5、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6、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背诵全词。

2.完成同步练x题。

七、教后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难点)

二、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难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

2、学案反馈:

(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

活动指导:

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

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

一、理解诗意

活动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二:多角度鉴赏词情。

品读鉴赏本词,理解词所表达的感情?

温馨提示:

1、分析题目,理解词情。

2、、抓关键词语,理解词情。

3、从词中的景物或者典故,理解词情。

4、知人论世,理解词情。

5、通过想象画面,更加深入理解词情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词人往往卒章显志。

训练案

1、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2、整理、汇总本组所提问题。

结语: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狂热的期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5、总结点评:

(1)合作探究后动后,小组展示,学生点评,进行知识、方法总结。

(2)课堂小结:小组之间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课堂优秀小结: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6、布置作业:

1、赏析陆游《诉衷情》所蕴含的感情。

2、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和余秋雨《苏东坡的突围》。

7、预习新课。

《破阵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6

一、一副对联,导入新课:

1、四川眉山三苏祠有这样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请问同学们这三苏指的是谁?

2、介绍苏轼,以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二、品读文题,粗知文意。

1、“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题目。

2、“密州出猎”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出猎和出猎的地点:密州。

主要事件:出城打猎,它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猎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

苏轼和他的同僚在密州出猎。

三、初步诵读,体味词风。

1、听录音。

2、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齐读读出风格:豪放激昂。

四、条分缕析,感悟形象。

1、找词眼“狂”

2、学生小组讨论“狂”在哪里?

左牵黄,右擎苍。装备狂

千骑卷平冈倾城阵容狂

亲射虎,看孙郎举止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抱负狂

注意:卷、两个典故的作用、苍、黄

边分析边强朗读体会情感

请同学起来个别再读,读出情感。

3、小结上下片主要内容。

4、重点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哀。

五、知人论世,拓展体悟

PPT: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了解他的仕途坎坷。

苏轼贬谪期间的诗句和政绩

感悟她的乐观豁达、心系百姓。

六、小结:

老夫聊发少年狂,少年当逞少年强。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首《水调歌头》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思,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表达了天下多少离人的美好祝愿。这位北宋的苏轼又引起了多少后人的关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接触到几篇与苏轼相关的文章。请作回忆。

《水调歌头》《涣溪纱》《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荷》

二、温故知新,简介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文体小常识

是否问过自己何谓豪放,何谓婉约?(学生思考)

婉约派: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豪放派: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以情感为题材。

四、文本解析

(一)初读感知判断风格

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组合作,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

3、小组推选代表概述词意,可以合作完善。

4、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初步判定风格——豪放

5、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6、个别试读——听录音——齐读(注意读出高亢激昂,豪迈奔放)

(二)二读品析感受豪放

1、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风格豪放的作品在语言上的气势。刚刚仅仅是了解大意,初步判断风格为豪放,现在细读课文找出判断的依据,作进一步的确认。请再读本文从内容上判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狂

2、狂在何处,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种狂?——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狂在“左举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

狂在,“干骑卷平冈”的阵容

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

狂在“亲射虎,看孙狼”的气概

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信心

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忠心

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典故:(补充背景,出示地图,帮助理解词人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近四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小结:以“狂”字统摄全词,豪放在其出猎场景的壮阔,在其报国之心的浓烈。上片的叙事为下片的抒情铺垫。全词巧用典故,借出猎的表达报国之心。这也确实是一首风格豪放的词篇。(中心主题)

(三)三读吟诵再现豪放

以高亢的音调、充沛的激情,再现词人不可抑制的豪情!(对照板书,尝试背诵)

五、拓展研读

1、这首词不仅我们读来感受到万丈豪情,就连苏轼自己也较为得意,他自己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其实这是他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苏轼也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再欣赏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风格的词篇。(读出豪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思考:如果说《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有表现在何处?——雄奇壮丽的景色、如画的江山、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一切都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词人在豪放词篇中表现出其昂扬的风姿,豪迈的气概,是一名响当当的汉子。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

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欣赏,并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3、一句话概括苏轼形象

(我心目中的苏轼)例如:

他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

第三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习,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

第四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耿锋贤

【教学意图】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运用资料理解课文、阐释自己观点以及甄别资料的能力很弱。而运用资料不是简单地读资料,是对信息从整体把握到精确提取最终实现有效整合的过程,表达时还要与自己的原有观点进行融合、重构,是一个非常有难度且复杂的过程。本设计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意识,并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运用、甄别资料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语言、情感的豪放之美。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

3.学会甄别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深刻内涵,学会甄别、运用资料,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课前下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结合苏轼600字的生平资料,用一句话介绍苏轼。)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运用资料、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很强。希望大家在本节课能够充分运用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理解课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走进苏轼的世界。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

苏轼自己对这首词很得意,于是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明确:通过这封信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雄壮、豪放的特点,为指导初读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指导朗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②把握节奏,落实重音。

三、品读课文,体会苏轼之“狂”

(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 1.分析“狂”的内涵

提问: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什么是“狂”呢?(出示《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狂:①狂妄,傲慢。②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③发疯。④失去常态,狂乱。

过渡:明代屠隆说:“善狂者心狂而形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而“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不同。词的上阕侧重表现“形狂”,下阕侧重表现“心狂”,这首词中出现的是“少年狂”,少年狂其实就是年少轻狂,是不成熟、不稳重的表现。下面我们齐读上阕,看看成熟稳重的“老夫”苏轼有哪些“少年”“轻狂”的表现。2.分析词中苏轼的“少年狂”

预设:

①行为之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明确:苏轼打猎把猎狗和苍鹰这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特别是“牵”和“擎”表明,他没有让猎狗和苍鹰去发现猎物,而是把它们带在自己身边,很明显是为了炫耀。另外,苏轼的穿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带着“千骑”,场面盛大、招摇。这些确实都是“轻狂”的表现。

(学生自由发言的同时品味字词,比如“卷”能否换成“到”“过”“扫”?并适时指导朗读。)

②语气之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明确:这三句话主要让学生体会苏轼自比孙权的口气之“狂”。同时引导学生辨别不同资料对“报”的理解。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

明确:这两则资料中,“报”分别被理解为“酬答”和“告诉”。而“告诉”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因为前者射虎是为了酬答百姓的围观,而后者是苏轼告诉全城的人去看他像孙权当年那样射虎打猎,后者更能体现他的“少年轻狂”。

(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朗读上阕)

方法小结:我们在运用资料的过程中,遇到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要根据词的情感基调来判断,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取舍。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1.比较阅读“酒酣胸胆尚开张”和“鬓微霜,又何妨”,看哪句更能体现苏轼之狂。

明确:前句中“尚开张”的“尚”是“尚且、还”的意思,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而“又何妨”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表现出了他对“鬓微霜”的不在乎,因此后者更能表现苏轼不服老的狂气。

(指导学生从语速、语调、重音方面朗读“鬓微霜,又何妨”一句。)2.结合资料,探究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中苏轼到底是自比冯唐还是自比魏尚。

作者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持节二句:注家向来以为东坡是以魏尚自许,未切,实是自比冯唐„„苏轼自比冯唐,一以老,二以筹边远略也。(徐永年、曹慕樊《东坡选集》)

提示:让学生从苏轼、冯唐、魏尚三人的生平、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词的情感基调来讨论,看哪种观点更适合这首词的理解。

明确:冯唐一生屡遭贬官,到老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魏尚虽然被贬官,但后来又重新得到重用,而且把云中郡治理得很好,令匈奴人忌惮不己。而此时的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城,因此他更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冯唐那样的人持着朝廷的符节使自己能够像魏尚一样重新得到重用。在宋辽边界之争中,宋国最终割地七百里给辽国,所以,苏轼也希望自己像魏尚一样平息边界之争。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抱负远大,是他“心狂”的表现。因此,苏轼自比魏尚更加合理。

方法小结:对同一问题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资料,除了从词的情感基调进行判断外,还要结合人物生平以及时代背景,仔细研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运用资料,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雕弓”的内涵。

出示资料: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一颗最亮星,在天赤道以南。通过计算,在北京地区,天狼星的最高高度是33度。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密州,北宋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诸城,其地理纬度是36度,那么天狼星在密州所见到的最高高度是37度。因此,密州看天狼星,只能在东南和西南,是绝不会出现在西北方向的。(刘海波《苏东坡看到天狼星吗?——谈天球赤道坐标系》)

提问:天狼星应该出现在苏轼的东南或西南方向,可他为什么要“西北望,射天狼”呢?在学生困惑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晋书-天文志》)

明确:雕弓非实指,而是指天上的“弧矢”星座,即天弓。我们似乎看到苏轼化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拉动了那把“天弓”,射向了控制侵略的“天狼星”。于是,天下太平!这一举动正是他报效祖国的“心狂”的生动表现。

(三)结合资料,体会苏轼的“进取之狂”

投影出示:

有人说:“苏轼既有报国之志,应奔赴沙场,而苏轼却只‘发少年狂’而无行动;为官者,应勤政爱民,而苏轼却打猎消遣。因此,苏轼之狂,是不思进取,是消极之狂,不可取也!”

明确:苏轼被排挤出京城,失去了宋神宗的信任。他虽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朝廷重用。因此,“狂”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从词中“老夫”“聊”“尚”这些字也可看出一二。苏轼虽被排挤,受冷遇,但他依然为百姓着想,他在杭州和密州时,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政绩突出。因此,苏轼打猎时故意表现出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狂”气,是向朝廷证明:自己虽然快四十岁了,虽然是文官,但仍有少年的狂气,可以像武官那样奔赴沙场,英勇杀敌!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重新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孔子说:“狂者进取。”韩愈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所以,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他的志是报国之志!

四、课堂小结

其实,苏轼的“狂”是极度自信的外在表现,是他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进行的自我调整,是进取之狂。这是苏轼作为天才文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气质,是苏轼在个性上的独立张扬,在行为上的越矩放纵,是他不同于世俗浊流的精神外现。正是这样的进取之狂才滋养了苏轼这样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的失意文人,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苏轼。(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宁波滨海学校 315700)

(本设计用于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该课荣获一等奖。

第五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首《水调歌头》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思,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表达了天下多少离人的美好祝愿。这位北宋的苏轼又引起了多少后人的关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接触到几篇与苏轼相关的文章。请作回忆。

《水调歌头》《涣溪纱》《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荷》

二、温故知新,简介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文体小常识

是否问过自己何谓豪放,何谓婉约?(学生思考)

婉约派: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豪放派: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以情感为题材。

四、文本解析

(一)初读感知判断风格

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组合作,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

3、小组推选代表概述词意,可以合作完善。

4、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初步判定风格——豪放

5、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6、个别试读——听录音——齐读(注意读出高亢激昂,豪迈奔放)

(二)二读品析感受豪放

1、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风格豪放的作品在语言上的气势。刚刚仅仅是了解大意,初步判断风格为豪放,现在细读课文找出判断的依据,作进一步的确认。请再读本文从内容上判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狂

2、狂在何处,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种狂?——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狂在“左举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

狂在,“干骑卷平冈”的阵容

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

狂在“亲射虎,看孙狼”的气概

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信心

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忠心

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典故:(补充背景,出示地图,帮助理解词人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近四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小结:以“狂”字统摄全词,豪放在其出猎场景的壮阔,在其报国之心的浓烈。上片的叙事为下片的抒情铺垫。全词巧用典故,借出猎的表达报国之心。这也确实是一首风格豪放的词篇。(中心主题)

(三)三读吟诵再现豪放

以高亢的音调、充沛的激情,再现词人不可抑制的豪情!(对照板书,尝试背诵)

五、拓展研读

1、这首词不仅我们读来感受到万丈豪情,就连苏轼自己也较为得意,他自己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其实这是他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苏轼也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再欣赏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风格的词篇。(读出豪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思考:如果说《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有表现在何处?——雄奇壮丽的景色、如画的江山、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一切都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词人在豪放词篇中表现出其昂扬的风姿,豪迈的气概,是一名响当当的汉子。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

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欣赏,并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3、一句话概括苏轼形象

(我心目中的苏轼)例如:

他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2

一、导入并介绍作者: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讲到苏东坡,讲苏东坡的词又不能不了解苏东坡为人品性:

苏轼少年时代就有两种个性两种特色。一种个性和特色是有儒家用世的志意——士以天下为己任。他这种用世的志意从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后来受迫害遭遇灾难,他不逃避、不苟且逢迎、不委屈求全,宁可付上生命。苏轼范滂传的时候内心激动感发,就问他母亲,他日儿做范滂,你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因为《范滂传》中记载,范滂为了理想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时候,他跟母亲说,我是对不起母亲的,范滂说一个人要想有美好的品德节义,又想有富贵寿考,两者不能得全,我愿意你去完成你的理想。他另一面个性和特色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很小的时候读《庄子》,《庄子》中那种高远的、不受约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故事有很多,苏轼曾感慨的说,我从前也有一些想法就是说不出来,今天看了《庄子》,《庄子》上所写的就是我想的。他从小就把儒道两家的美好品格和修养融会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为他后来虽多次遭贬谪,但能以超然的态度处理,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忠爱则始终执著没有改变打下了基础。你只要把他召回朝廷,该说的什么正直话,他还照说;贬官在外他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密州,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黄河水灾;在杭州,疏浚西湖的淤泥,建了苏堤;晚年被贬惠州,设法修建桥梁,解决了老百姓渡江渡海的困难。(我们这些人既然读了圣贤之书,虽是老且穷,但不管我们生命上有什么挫折困难,而我们所学的这些道理是贯彻在内心之中,充满于我们的骨髓之内的。就是在死生忧患之间,直须笑谈于死生之际。)

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总在历代壮土耳边回响。今天我们要学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有人对此词作了评论,说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意思说,词到苏轼,以“逸怀浩气”的豪放词,取代了五代以来专写儿女情长的婉约词,改变了一代词风,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二、明确学x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诗人的郁闷、无奈和超脱的.情怀

2、通过对典故的理解体悟诗人的雄心壮志。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并正音

3、集体朗读

四、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意译全词:

讲重点词及典故的意思

六、词中一个“狂”字总括了全文内容,也总括了全文情感。

1、下面咱们就文中内容找写狂态的语句,体味那种狂情,找出来后就用“狂在……”说话。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狂在“亲射虎,看孙郎”,学孙权骑马射虎,以逞自己的豪兴。

狂在“聊发小年狂”的雄心勃勃。

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气宇轩昂。

狂在“千骑卷平冈”的浩大声势。

狂在“倾城随太守“的受民拥戴的得意。

狂在又出猎联想到“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狂在又出猎联想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宿愿。

2、齐读,读出他的狂情。

七、拓展: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苏轼受儒道两家的影响,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韶秀的一面。在这里,我们再读一篇苏轼写于密州的另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齐读

3、完成练x

①、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全词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的思想感情。

②、思考《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情基调有何不同及分别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密州出猎》和《记梦》,一个是气韵高旷,一个是声情凄婉,风格迥异。《密州出猎》主要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表示希望得到朝廷起用,委以边任,抗敌建功。《记梦》以“梦”的形式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对忘妻的思念之情。

《密州出猎》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用小词写x武狩猎,将词从花间月下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苏轼《江城子记梦》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结合对这两首词以及我们对苏轼人品的了解,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他是一位有铮铮着铁骨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学x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

曲折委婉,情意绵长

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

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x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x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豪放词的朗读方法

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

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

三、感性体验苏轼的“狂”

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

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

“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

“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气概

3、圈划文中能够突出体现苏轼的“狂”的字词,并通过朗读重读加以表现

“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等

四、理性分析苏轼的“狂”

1、苏轼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

“老夫”“鬓微霜”“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背景的'补充: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国内外危机日益加深,辽和西夏不断侵扰,边患时有发生。苏轼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官,但仍关心国事,坚持抵御外侮的主张。

希望报效国家,以身许国而又不被朝廷信任,报国无门,年华空老。

2、当时的苏轼其实只有三十多岁,却自称“老夫”,你从他自称“老夫”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境遇?

3、苏轼的“狂”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观的?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种“狂”?

“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

“何日遣冯唐”——对朝廷满怀希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对未来的确信

强调:反复朗读下片,尤其是体会“射天狼”上扬的语调

确有悲壮之气,强调其中的“壮”

更主要的是面对误解、怀疑、逆境、磨难的不屈服的乐观精神,这是苏轼精神人格的体现,是真正的豪放

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

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

有诗为证: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朗读体会

四、苏轼对于宋词

1、重现补充材料: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

2、通过这首词,你对豪放词有哪些认识?

内容多写建功立业,情感激昂高亢

3、苏轼对于词发展的转折性影响

(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创豪放派风格

(2)以诗为词,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形式。

(3)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

(4)不拘泥于曲调音律,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难点)

二、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难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

2、学案反馈:

(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

活动指导:

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

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

一、理解诗意

活动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二:多角度鉴赏词情。

品读鉴赏本词,理解词所表达的感情?

温馨提示:

1、分析题目,理解词情。

2、、抓关键词语,理解词情。

3、从词中的景物或者典故,理解词情。

4、知人论世,理解词情。

5、通过想象画面,更加深入理解词情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词人往往卒章显志。

训练案

1、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2、整理、汇总本组所提问题。

结语: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狂热的期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5、总结点评:

(1)合作探究后动后,小组展示,学生点评,进行知识、方法总结。

(2)课堂小结:小组之间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课堂优秀小结: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6、布置作业:

1、赏析陆游《诉衷情》所蕴含的感情。

2、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和余秋雨《苏东坡的突围》。

7、预习新课。

《破阵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通过设疑、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鉴赏关键词、句,结合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x对比阅读,体会四首词作的异同点。

四、教法和学法:

1。诵读法。诵读入文本,诵读涵咏体验文字包含的情味儿,诵读体悟词人愁绪的不同滋味儿,诵读感受词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学x诗歌中,诵读是涵咏、品析、体验、感悟的前提,诵读是输入,也是情感再现的手段。

2。对比品析法。对比解读,是解读这两首词愁因不同、愁滋味不同、愁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有效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是发现事物不同的常用方法,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主观想象。诗歌往往是借助意象来营造意境的。《辞海》中说:“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4。主问题引路。疑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笔者用“头发为何而白”——“愁的原因一样吗”——“愁的滋味一样吗”——“愁的表现形式一样吗”来激发学生带着问题比读这两首词,同时用这样的问题链作为教学的主线。

五、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6

一、一副对联,导入新课:

1、四川眉山三苏祠有这样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请问同学们这三苏指的是谁?

2、介绍苏轼,以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二、品读文题,粗知文意。

1、“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题目。

2、“密州出猎”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出猎和出猎的地点:密州。

主要事件:出城打猎,它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猎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

苏轼和他的同僚在密州出猎。

三、初步诵读,体味词风。

1、听录音。

2、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齐读读出风格:豪放激昂。

四、条分缕析,感悟形象。

1、找词眼“狂”

2、学生小组讨论“狂”在哪里?

左牵黄,右擎苍。装备狂

千骑卷平冈倾城阵容狂

亲射虎,看孙郎举止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抱负狂

注意:卷、两个典故的作用、苍、黄

边分析边强朗读体会情感

请同学起来个别再读,读出情感。

3、小结上下片主要内容。

4、重点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哀。

五、知人论世,拓展体悟

PPT: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了解他的仕途坎坷。

苏轼贬谪期间的诗句和政绩

感悟她的乐观豁达、心系百姓。

六、小结:

老夫聊发少年狂,少年当逞少年强。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7

一﹑导入新课

二﹑学x目标

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

学x目标:

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教学活动:

自学指导一:

内容:《江城子》

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

时间:( )分钟

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手中资料及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自学检测一:

1、苏轼——(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家。字_____,号_________,眉州眉山人。南宋时追谥号_____。与父______、弟_____共享文名,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宋八大家指:——、——、——、——、——、——、——、——。

3.背景简介: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自学指导二:

内容:《江城子》

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

时间:( )分钟

要求:1.听朗读,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感情。2.请结合手中资料或课下注释,概括出词的大意。

自学检测二:

1.理解词意:(上)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下)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狂)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4、本词两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上片:记叙打猎的威武场面。

下片:抒发要报效国家的决心。

自学指导三:

内容:《江城子》

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

时间:( )分钟

要求:小组讨论,赏析名句。

自学检测三:(名句赏析)

1.鬓微霜,又何妨!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4.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A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突出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老,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C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五﹑当堂训练

1、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威风凛凛。

2、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 ---威武雄壮,场面浩大

3、请你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5、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6、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背诵全词。

2.完成同步练x题。

七、教后反思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执教者: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冼莉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词字音,掌握节奏。 2.掌握本词大意,理解词中情感。 3.背诵本词,并复习背诵初中阶段主旨相......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继续了解苏轼,体会其豪放词的特色。 3、 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江城子·密州出猎 1、理解词和内容与思想; 2、体会词人所抒发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词和内容与思想;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模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

    《江城子_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反思 借着语文阅读导学课题研究的东风,有幸在同行面前展现了自已的教学设计。课后的讨论,让我对自已的课有了许多新发现与启示,而众多同行的点拨指正,更让......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课前我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为了使我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为课堂所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设计了初读正音、听读名义、赏读析词、悟读词眼......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1 课前我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为了使我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为课堂所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设计了初读正音、听读名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2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