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刻舟求剑-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xiaoxue.xuekeedu.com
1、正确理解“着急、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准、记号”等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方法:
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成语故事吗?那你能说一个成语吗?(生自由地说)其实,许多成语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解释课题。你能大概说说“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刻舟求剑”就是一个人在船上刻记号,用来寻找丢失的剑。
3、最后那个人用这种方法找到宝剑了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84。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的轻声读课文,注意要求: ①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② 标好自然段,画出不懂的字词,遇到读不通的多读几遍,注意不加字不减字。
2、检查汇报:这里有一些宝剑,它们分别都有自己的名字,你认识它吗?
出示生字词:刻舟求剑
着急
船舷
催
不慌不忙
准
记号
指生读,适时纠音评价,重点讲多音字“号”。指生带读。
三、再读课文,品悟感受
(一)创设情境,品析“刻舟”
xiaoxue.xuekeedu.com
1、这些生字词又偷偷藏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读准吗?指生接力读1~4自然段。思考:那个人为什么要在船上做上记号呢? 师适时纠音、评价。
2、那个人为什么要在船上做记号呢?指生说原因,读对应语句。
那他是在江边掉的,还是江中掉的?(江中)适时板书:师在黑板上画“大江”,贴小船及佩剑之人,在江中掉剑)
3、如果你把心爱的宝剑掉进江里,你会怎么做呢?指生说,师相机评价。
4、我看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聪明,那掉剑的那个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拿出笔,找出那个人的动作和神态,做好标记。
※ 检查默读情况。那个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生说。抓“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刻”,体会那个人的自信。
※ 指导学生朗读,带动作读,师生合作读。
(二)体会升华,品析“求剑”
1、那个人不着急,那船上的人着急吗?(着急)你怎么知道的?生说。哪个字最能表现其他人的着急?(催)通过多种方式“催”,加深学生的理解。
2、这么多人为他着急,都急出一身汗来了,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生读对应语句。
※适时评价、指导读出不慌不忙。
3、哪几个字可以看出这个人觉得自己一定能把剑找回来?(引导学生抓“准”)这个“准”能换一个词吗?(一定/肯定)从这个“准”“一定”就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有把握,非常自信)我们一起来自信的读读!把“准”换成“一定”,再有把握的读读。师范读,生挑战读。男生读,女生读。
4、那个人这么有自信,那他用这种方法捞到宝剑了吗?指生说
师板书演示“刻舟”及“求剑”的过程,让学生明晰捞不到宝剑。
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师提炼文中道理,生读记。
※ 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 我们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来处理问题。
四、拓展延伸
xiaoxue.xuekeedu.com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
2、游戏:看图猜成语。
结语:同学们,在课后我们可以去电脑中查查这几个故事,当然也要多多搜集积累一些成语故事,再把这些故事说给你的同学,爸爸妈妈听。
第二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女娲补天-鲁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写“塌、熄”两个生字,能给多音字“挣”组词,掌握“燃烧、围困、挣扎、轰隆隆、熊熊大火”等五个新词。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崩地裂的可怕。初步感知女娲为人类不怕困难、勇敢无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崩地裂的可怕。初步感知女娲为人类不怕困难、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
1、板书“补”
这是什么字呀?所以它是什么偏旁?注意衣字旁的写法。衣字旁和什么有关? 衣服烂了要——补衣服,裤子烂了要——补裤子,鞋子烂了要——补鞋子,那天要是破了要——补天。
2、板书“天”
你会补天吗?我也不会,但是有一个人就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她是谁呢?(女娲)
3、板书“女娲”
让我们伸出手一起来写她的名
字(板书:女娲)(娲,先写左边的女,再写右边上面的口,下面是——内)来,让我们大声地呼唤她的名字(课件出示女娲)让我们亲切地呼唤她的名字
再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呼唤——
3、板书“女娲”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生:女娲补天。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神奇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1)认读词语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围困
挣扎
熄灭
熊熊大火 喷火
冶炼
液体
金光四射(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时候,天____________,女娲__________________。
xiaoxue.xuekeedu.com
女娲是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是中国的传说中的一个女神,传说是她创造了人类。话说呀,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天塌了。女娲急忙起床去看,她看见了什么呢?
三、学习第一段,感受“可怕”
1、自由读第一段,看看女娲究竟看见了什么?划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可怕)文中用了什么词?(天啊,太可怕了!)(2)指导句子“天啊,太可怕了”。
(3)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可怕场景呢?请同学们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看看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很可怕?(天空-地-山岗-田野-山顶-水里)
咱们按这个顺序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远远的天空
塌下一大块 露出一个
黑黑的大窟窿 地
被震裂了 出现了
一道道深沟 山岗上
燃烧着熊熊大火 田野里
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
被火围困在山顶 许多人
在水里挣扎
1.都说会读书的孩子能从文字中读出画面,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品析词语(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围困、挣扎)
师相机指导朗读
xiaoxue.xuekeedu.com
黑黑的:你感觉这个黑黑的大窟窿里会喷出什么来呢?所以说它喷出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会让人一命呜呼。可怕吗?
一道道:深沟多吗?哪个词感觉到的?是啊,一道道,无数道深沟,只要你一抬腿就可能会掉进那万丈深渊。多可怕啊,老师吓得腿都发软了。
熊熊大火:火不够大,能再大点吗?
围困:出示“围困”,大家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大口框,都是全包围结构)这两个大口框把“韦”和“木”严严实实地包在里面。此时,大口框变成了熊熊大火,火越烧越大,里面的“韦”和“木”就是被围困在里面的人们。人们想向左边逃,可左边——全是大火,人们拼命向右边逃,可右边——全是大火,人们着急地身前面逃,可前面——也是大火,人们发疯似地向后面逃,可后面——还是大火。
师:是啊,无论人们往哪边逃都逃不出去,人们只能被火——(生)围困在山顶上。一个围困让我们感受到人们此刻是多么危险啊!
挣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喊什么?(救命啊)
1.多可怕的天塌地裂啊,谁能读出这种可怕?指名读。2.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当时那可怕的情景吧。齐读。
3.看着这可怕的一幕,你的心情怎样?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她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是啊,女娲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难过极了。为了拯救人类,她立刻行动起来。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做的事情?(2-4)
四、学习2-4段,感受女娲精神。
1、默读2-4段,找一找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情。生反馈,师板书:灭火、造船、找石、炼石、补天。
师:是啊,天塌之后,女娲马不停蹄地做了这些事情。(灭火、造船、找石、炼石、补天)在灭火造船救出人后,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于是,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把天补上。补天需要什么?(五彩石)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女娲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
2、学习“找石”部分
出示句子: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2.3.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把“终于”去掉,与原句比较哪句好,为什么? 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几天几夜:谁能读得更长些?
找啊找啊、终于:她都到哪儿找,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果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一定会为你的想像锦上添花。
xiaoxue.xuekeedu.com
练习说话:____________,女娲___________,她来到______________找啊找啊,可是没找到纯青石。于是,她又不停地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出示词语宝典)
风雨交加
深更半夜
骄阳似火
飞沙走石
酷热难耐 口干舌燥
跋山涉水
筋疲力尽
大汗淋漓
疲惫不堪 陡峭的悬崖
漆黑的山涧
茫茫的草原
深不可测的大海
(2)同学们,找了这么多地方,女娲累吗?(累)但遇到了这么多的危险和困难,女娲害怕了吗?她退缩了吗?她放弃了吗?出示“找到纯青石”的句子。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1.多了不起的女娲啊,让我们带着对女娲的敬佩之情再读读这段话。齐读。
3、学习“炼石”部分。
师:历经千辛万苦,五彩石终于找齐了,(生接读)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这是女娲在——炼石。同学们看到冶炼这个词语,齐读两遍。1.看到冶字,你会想到哪个字和它长得很像?(治)你怎么分清它们呢?出示“冶炼”和“治病”,区分“冶”和“治”。2.3.这个炼字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指导书写“冶炼”。冶炼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是把什么炼成什么?
同学们,一块钢铁冶炼成液体,大概需要2000度的高温。可以想象,能把石头炼成液体这个神火的温度肯定---生:也很高。
师:夏天我们这最高温度也就三十八九度,烧开的水是一百度,让你们在这高温的神火旁边呆一秒钟你受得了吗?敢不敢呆呢?
生:不敢
xiaoxue.xuekeedu.com
师:可是女娲却要在这几千度的神火旁呆上——五天五夜。此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生)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女娲。
师:五彩石冶炼好了,该补天了。女娲是怎么补天的?找出句子。
4、学习“补天”部分。
出示句子: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1.2.指名读,圈出动词。齐读,加上动作。
师:看,女娲就这样一装一端一泼,就把天补好了。什么感觉?太神奇了!你们能补好天吗?为什么女娲能?因为她是神,她神力无边,她神通广大。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特点。古代劳动人民的想像力真丰富啊。1.我们也来想像一下:女娲把天补好后,大地上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是啊,人类又重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是啊,女娲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女娲为人类所做的一切,天塌后,女娲立刻„„她用她那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把天补好了。完成板书,勾画出一个“天”字。
五、学习最后一段,总结
出示云霞图。同学们,看,多美的云霞啊。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生)女娲补天的地方。
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每当看到天边那五彩的云霞,我们总会想起一位神仙,她就是——女娲 还一定会想起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那就是——女娲补天。
师:同学样,在我们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这样美丽神奇的神话故事,它们就像那长河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六、拓展延伸
出示其它神话故事图片介绍。
同学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你们以后能多读读其它的神话故事,多亲近神话,好吗? 齐读:让我们,亲近神话!
七、作业设计
xiaoxue.xuekeedu.com
1、读一读:读读其它的神话故事。
2、讲一讲:讲讲《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3、编一编:发挥想象,编一个神话故事。
第三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伙伴-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伙伴
一、文本解读
1、与文字对话
《伙伴》一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猎人马哈多和他的伙伴——猎狗和乌鸦之间的故事。要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感受到作为伙伴。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彼此的牵挂。本课应从两方面来把握故事,一是猎人马哈多和猎狗一起救助了一只受伤的乌鸦。(体会伙伴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二是乌鸦帮猎人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猎狗。(体会伙伴之间的关心,互助和牵挂)。“伙伴”是理解课文最关键的一个词。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并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
2、与编者对话
《伙伴》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以“感受真情” 为主题。“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倾斜的伞》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我与外公那种爱的传递与延续;是《伙伴》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信任》一文中,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用心;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二、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会写11个字。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预习本课,了解大意,解决生字词,师准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那你们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3、师生共同理解“巡逻”,“焦急不安”等词语。
4、了解学生读文情况。(指名读)
xiaoxue.xuekeedu.com
5、说一说,文中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写了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谁是谁的伙伴?他们又为自己的伙伴做了些什么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画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A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谈谈感想。(课后练习三的三句话)
B如:第4段,抓住重点词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体会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
3、出示课后练习四的两句话。
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读读这两句话,谈谈体会之后,说一说两个“究竟”的不同含义。
4、情感朗读。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应该更了解“伙伴”的含义了吧,那你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你又是怎样做的?说一说,并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
1、“抹”右边是“末”而不是“未”。
2、“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3、“猎”可以和“借、错”等字对比来记。
第四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九寨沟-鲁教版【小学学科网】
教学
九寨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味课文优美词句,感受九寨沟的美丽。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词句,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词句,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背诵课文三、四、五自然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九寨沟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一同走进——(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用最美的声音读好课题。
2. 在课文中有一句句子最能概括出九寨沟的特点?请大家打开课本,从文中找一找,是哪一句?
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齐读
3. 在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九寨沟景色的特点?那个词就是——“诗情画意”。(出示)“诗情画意”是什么意思?(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读好诗情画意这个词语。
4. 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具有诗情画意的画面呢?(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出示
二、走进九寨,感受诗情画意。(一)雪峰插云
1. 我们首先来欣赏第一个画面——雪峰插云。你觉得这个词语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插”,为什么?(突出表现了雪峰高耸入云;云雪峰的陡峭、笔直、巍峨、雄伟的姿态,)多么简洁的语言,从插这个字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雪峰高耸入云带来的美感。
2. 在课文中有一句句子描写雪峰的句子,这个句子中的“插入云霄”这个词表达的也是雪峰高的这个特点,谁来读好这句话。的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写得也很精彩?为什么?请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
3. 学生找出“银光闪闪”——追问为什么找出这个词语。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发出耀眼的光芒。看!一个叠词,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雪峰特有的色彩与光泽,看!(出示图片)这就是雪峰,多么雄伟巍峨啊。谁能读好这句句子。
教学
4. 浓缩成四个字就是“雪峰插云”,指名读。评价:你不仅读出了雪峰的高,而且读出了雪峰插云画面的美。读得好,看来这个优美画面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了。
5.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课文的呢?我们从词语、句子中找出能体现景物特点的字、词,品词品句,去感受九寨沟独特的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书时需要咬文嚼字。(板书:咬文嚼字)通过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文字的所蕴含的意思。(二)古木参天
1.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欣赏下一个画面——“古木参天” 2. 请你品读这个词,你能品出这个词语中的几层意思?树木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大,出示图片树木的特点之二是古老、年代久远。你真会咬文嚼字。3. 看,九寨沟的树木有多高?
4. 为什么九寨沟到处都是古老的树木呢? “从河谷到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谁来读?你读出了树的多。出示图片这里到处都是树木,成了树的海洋,绿的世界。谁愿意再来读这个词,读出画面中蕴含的勃勃生机的美。
(三)平湖飞瀑
1. 俗话说的好:“有山必有水”九寨沟的水景浓缩成四个字,那就是——“平湖飞瀑”,品一品这个词,你又品出了哪几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湖泊的平静,联想到哪个成语?老师还联想到刘禹锡所写的诗句——潭面无风镜未磨。还有一层意思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课文对这个画面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写湖泊的句子,谁来读?(出示两段话)
3. 人们给九寨沟的湖泊两个美称——五花海、五彩池,现在我们就来品品这两个美称,你又能品出那些意思呢?(湖泊的色彩丰富,倒影五五彩斑斓,湖泊中各种颜色都有)4. 湖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还有什么原因吗?(提示读第一段文字)
5. 根据学生发言出示(色彩斑斓),读好这个词语,在这段文字中,你还能品出湖泊的其他特点吗?你可真会咬文嚼字,谁来读这两句话,读出湖泊的特点。
6. 看,这就是一幅九寨沟湖泊的倒影图,请你发挥想象:说说在湖泊中看到那些颜色,分别是什么景物的倒影呢?如果有一群小鱼在湖泊中游动,你会觉得它在那里游动呢?(水上水下,虚实相映、如梦如幻,多么神奇的画面啊!)
7. 同学们,在九寨沟蓝天、白云、雪峰以及从沟谷至山坡的原始森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背景,随着四季更替变幻出多姿多彩的美景,而所有的美景都融入到湖泊中,形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8. 现在请女同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读一读,感受湖泊的美。
9. 九寨沟的水从湖泊中流出,就形成了飞瀑,在课文中有三个词语就描写出了瀑布的特点:(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10. 从这三个词语中你能品出哪些意思呢?学生交流:瀑布像一条条白色的丝带腾空而起,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银光闪闪)
11. 来看一看,你们说的对不对,看来同学们真会品词品句,咬文嚼字。
教学
12. 九寨沟的水就是如此神奇,既有湖泊水平如镜、五彩缤纷的美又有飞流直下蔚为壮观的美,还有它把所有九寨沟的美景都融在了一起,谁真是九寨沟的灵魂。13.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放视频
14.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些美好的画面深深印在脑海中吧。(集体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15. 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赞叹——引读: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出示:人间仙境)
(四)异兽珍禽
1、九寨沟的自然风光是这样迷人,原始森林里的异兽珍禽也充满着无穷的趣味!有哪些异兽珍禽?
2、看了这个词你能品出什么意思?(都是珍稀动物)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异兽珍禽呢? 交流: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4、比较句子,这两句话都是描写金丝猴的,你觉得那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出示句子
5、下面一句好,那要请你们来品品这句话,好在哪里?用词恰当,表现出了动物的特点。
6、作者在写其他动物时也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你能找出它用得精彩的词语,并说说好在哪里吗?
你能挑选一种动物来说说他们的特点吗? 交流:羚羊——窜,突出善于奔跑
大熊猫——若无其事,突出他憨态可掬、贪吃可爱。若无其事什么意思?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管别人。这么若无其事的咀嚼竹叶,大熊猫一定一边吃一边在想——
小熊猫——美滋滋,突出他爱美(四位同学配合读第四自然段)
7、有一个词在第四自然段中出现了四次,那就是“也许”,品一品这四个“也许”,你读懂了到哪些“也许”背后的意思?(也许你能看到得到这些动物;也许你还能看到其他的异兽珍禽;还有也许你看不到这些动物。为什么看不到呢?能从文章中找找答案——林深叶茂,也许你不能发现它,可是它就在你附近,与你擦肩而过。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而寻找、发现那些异兽珍禽的过程,会让每一个去过九寨沟原始森林的游客难以忘怀!九寨沟原始森林里的异兽珍禽真是给人带来无穷的趣味!
九寨沟每一处景色,每一种动植物都具有独特的美与情趣,怪不得作者一开头说: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
三、总结全文
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九寨沟最具代表性的画面——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变红)
这个引号里包含着什么意思?还有太多的画面等待我们去观赏,一切都融入了一个省略号
教学
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到了景、物的特点,充分感受到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我们在学习其他课文的时候就是要有意识地去“咬文嚼字”,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
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语文:《寓言两则(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语文S版三年级下)
教案示例 11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
【内容简析】
《刻舟求剑》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重视评价效应。【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具准备】 教具贴图、生词卡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
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
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船舷”是指什么地方? ②“催”是什么意思? ③ 那个人为什么捞不到剑呢?
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
二、再读课文,品词析句 1.学习第1自然段。①齐读本段。
②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刂”旁理解词意。
③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④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2.学习第2自然段。
①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一点儿”和“船舷”的“舷”字。)
②这两个词能省去吗?(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
③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样子。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①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___”的句式说一说。(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
②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③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4.学习第4自然段。
①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不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忄”旁来理解词意。)②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③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板书:从这儿掉从这儿捞。)④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
“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
(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
(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
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
三、自读课文,领悟寓意 1.有感情地读课文。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
(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怎样?„„)3.进一步领悟寓意。
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5.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寓意。揠苗助长 【内容简析】
《揠苗助长》讲一个种田人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禾苗最后全枯死的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着重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有感情地自读自悟自演。【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并讲出“喘气、巴望、精疲力竭、一大截、揠苗助长”的意思。2.联系课文,认真读懂每一句话,训练理解句子的能力。3.懂得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4.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难点】
读懂词语,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揠苗助长》录像。看完以后,你要告诉我这则寓言讲了什么内容。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二、学习《揠苗助长》
1.释题:“揠”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长”读zhang,不读cheng。
2.检查预习,扫读生字词。要求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后自由读课文。提示几个生字的笔画和写法。焦急
筋疲力竭
喘气
枯死 3.提难问疑。(1)指名提难问疑。
a.“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b.《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c.《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3)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3)“盼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盼望”是殷切地期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7)“筋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竭”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竭。”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2)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4)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三、总结
今天通过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们受益匪浅,不光明白了这则寓言中所含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四、引申课外阅读 1.介绍成语。
除了今天教给你们的这个成语,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的成语。请同学们把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成语一起大声读出来,好吗? 2.推荐书籍。
这么多的成语,有好多我们现在还是只知其词,不知其意。想更多地去了解这些成语故事,老师介绍你们去新华书店和学校的图书馆走一走、看一看,这本《新编成语故事》(出示书籍)就是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找到的。相信到了那里,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