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队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日益增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培育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趋势。积累教学资源、建立高中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可以为高中生物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教学材料和支持系统,为更好地完成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建设
(一)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背景
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一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迅速渗透,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学教师应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运用全新的观点和视野加以审视,努力探索与试验,尽快的实现由传统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向新型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满足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打破过去那种“教授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利用前人和时代创造的丰富知识资源,自主地对知识进行筛选、对比、加工、综合、分析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载体和工具,各门具体学科都应积极转变观念、加快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网络为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中学生物教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致使课堂教学依旧延续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性和课后完成作业的个体封闭性特点,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的思想和理论“灌输”,基本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和思考,导致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缺少实际的分析、应变和表达能力。其结果是削弱了生物教学的教育功能,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从7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趣,突破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大容量、提高效率等,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生物教学CAI的教学设计,力图发挥计算机这一教学媒体的功能与优势,对于那些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表达的(如语言文字、动态图形等),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显微结构等,CAI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教学效果很好。
要突破当前生物课教学中的这种局限性,挖掘出生物课的教育教学潜能,必须在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上进行彻底的改革我们认为,当前,建立“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库”,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二)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库”就是将所有能想象到的素材、资料、习题都收入这一庞大的资源库中,供教师、学生调用,利用各种呈现方式、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互动学习。甚至还可以通过与校园网、局域网和国际互连网相连,获得最新的资料信息。有了“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资源库中调用自己所需的素材、习题,然后利用统一开放的操作平台加以组合,对教师而言,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教师对信息的利用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以不变,应万变”,满足每个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学生而言,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提高。
(1)根据生物课的学科特点,建立生物资料库。
生物教学涉及内容之广泛,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古到未来,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很大,尤其是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穷尽的,“教学信息资源库”可以通过其庞大的储存空间实现资料的最大承载,充分发挥其“电脑”的功能。(2)根据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原理,建立生物教学平台。
1.收集多媒体素材。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些例子在各种光盘、录像带、VCD等媒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材料可以制作成多媒体教学所需要的素材和实证材料进入自己的多媒体素材库。
2.建立生物图片库。图片是进行生物学习的主要工具,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重要源泉,是开发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基本手段之一,但如何让这种传统的手段焕发出青春和新的活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是现代生物教学中面临的~个很重要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我们可以收集整理成图片库,利用图片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轻松的演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也更容易。
3.制作并整理动态的电子课件。生物教学的特殊性之一在于研究的生物细胞内部是动态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遵循动态教学原理,增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基因的表达等等,都可以用动画来模拟演示,因为这些内容学生不易观查到,我们可以收集和制作生物动画,呈现生物细胞的变化过程,有效达到生物教育功能,并进一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
(三)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的世纪需求进行资源内容的组织和设计,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本着实用的原则,进行资源库管理及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在使用上力求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方便的使用环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反过来促进资源内容的建设。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高中生物教学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基础,把教学的时间、地点和进度转换到开放的、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中,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项国雄,魏丹丹.教育技术的资源观--对教育技术资源内涵的重新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05(1):68.[2]陈国期,黄云森,徐明.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14.[3]张代芬.生物教学法[M](1990年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21.
第二篇: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而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实践证明,由于它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高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比其他的课程有更多的概念需要通过图片、音像等多媒体的方式去体现。因此,多媒体技术在这门课程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现列举一些实例说明多媒体在现代生物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活化”了生物教材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解释世界生命奇观和本质的一门自然科学。单凭干枯的文字叙述,是无法让学生深切感知知识的魅力,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却能够有力地改变这一缺陷,能“活化”生物教材。
直观形象的动画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授课内容。比如,讲解《减数分裂》一课,这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通过播放细胞减数分裂动画,就非常形象和具体,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再例如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多个细胞器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通过播放制作的动画,可 以很容易的理解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也容易理解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计算机媒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如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人的感觉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因而教学效率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节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提高记忆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优势在于:符合记忆特点,利于提高记忆效果。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实现的。据研究,单用听觉,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lO%,单用视觉,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20%,而将听觉、视觉并用,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5%。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应用多媒体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论》告诉我们,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运用多媒体的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自由交流,友好互动,彼此之间充满率真与坦诚。和谐的课堂氛围,友好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害羞、胆怯、恐惧的心理,使孩子们在真正快乐的心态下学习。快乐的心情存在时,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占据上风,会自觉地探究学习的方法,强化自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集中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三篇:多媒体与高中生物教学
多媒体与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进入高中教材,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亚显微结构等,成为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而多媒体作为最直观、最形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 生物教学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紧密结合(1)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在内容上实现“无缝连接”。对于那些用传统方法不便展示的生物过程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2)在时间上实现无缝连接。课件的内容要便于多媒体过渡,比如黑板和显示屏的过渡。在制作或者选用课件以及编写教案时,要设计过渡内容。使用时要把握好切入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机不要因为切换时间过长而“冷场”。要准确把握这些时间的长短及其相关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时间上的“无缝连接”。
(3)在空间上实现无缝连接。在硬件设施上,必须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黑板及其他媒体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其空间位置,学生的视线跨度要尽量小,操作要方便,切换要迅速和自然,且视听效果好。
2.课件内容要详略得当
课件视觉效果好,而且字体是采用标准字体,再配以不同的颜色,学生看起来非常的清晰、舒服。关键在于其内容:内容太详尽了不行,那与直接展教案无益,会使学生忙于记笔记;内容太简单了也不行,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就无法展示给学生看。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基本章节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尽量多作一些说明,或多采用一些图像(图表)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演示,而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只作简单说明,或只列出要点。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态教学过程被“电子化”,教学主题被冲淡
教学是一门艺术,引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气氛等因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选择那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便处理的内容进行尝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有些课件为了赶时髦(或应付检查或参加比赛),不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简单地将教材内容“电子化”,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有些课件则为了追求新颖,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画面和音乐,成了“花架子”,冲淡了教学主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2.课件切入时机和方式不合理,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要掌握好时机,而且课件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衔接、媒体的切入方式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有些课件缺少必要的“序曲”和“尾声”;而有的使用者没有从光照变化、音响效果、视觉效果以及课堂气氛等多方面考虑课件的切入时机和方式.而是进行简单的切换,其结果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3.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绘图、板书、画图表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过快地变换屏幕内容,将使学生丢失教学信息,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有的课件制作者为了使课件操作简便,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放映”。这种课件很难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灵活调度,导致教学信息一晃而过,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4.硬件不匹配,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采用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长期沿用的以黑板为主要媒体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如何将多媒体显示屏与黑板及其他教学设备有机结合,从空间位置及声、光、色等多方面解决好它们的匹配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影响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
5.以课件为中心,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模拟自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生物与进化》一章时,与《生物》教科书配套的“桦尺蛾”的视频案例,全长3分钟。内容简介如下:
英国有一个小山村,再村外的树林里栖息着两种桦尺蛾,一种浅色,一种深色,树林里的小鸟以桦尺蛾为食。几十年后,这个小山村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排放的黑烟渐渐把树干染成了黑色,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容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深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周围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就是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的原因。
通过这个视频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更深的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更深的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定律》时,一些课件对孟德尔的生平进行介绍: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5经过8年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以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因为前人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创造性的把统计学与遗传学研究的结合。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科学的创新精神。
利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科学成果的认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3.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特点,突破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有动态、抽象、细微的生理知识。如血液的流动、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重点.但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再如讲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去用“讲述+板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强调了重点,但缺陷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教学录像片演示其过程,就能真实、艺术地再现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使其具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放映时,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解释,或边放映、边解释的方法,把两种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又得到老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力求简化操作过程,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放在使用机器上,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适时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避免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出现信息一晃而过的现象。在制作课件时,要结合课件的每一个画面设置合适的显示时间,还应使有些画面易于重复“放映”,便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第四篇: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应用
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应用
1、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正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正逐步步入课堂,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现代教育媒体来突破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将想象再现出来,增强学生直观感性认识。
新的时代召唤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满堂灌,学生象个机器人一样,不管对与错一概接受。这样的教学,往往抵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代教学在课堂上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在生物教育中,若引放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使学生很难成无法得到的直接经验,通过媒体作用而取得。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小为大,让恐龙走进现代,让化石复原,扩大学生感知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此,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提出这一课题,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点和难点
重点: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应用模式
难点: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在改变学习认知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科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
3、国内外研究状况
4、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多媒体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和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使多媒体与生物学科教学融合为整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导课程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高的教学水平,就提不出好的教学设计,也就编制不了好的教学流程图。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辅助教学的成败。根据教学设计,细心研究资料,精心的选择,巧妙组合加工,进行高水平制作,才能完成教学课件。目前,能真正解决教学重难点且能由教师自由选择、组合的课件不多,制约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应用和发展。另外,还有不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缺乏理解,缺少研究。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应用与探索”实验研究,必将有力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
第五篇:浅谈我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浅谈我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周波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资源库 建设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级各类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职业学校在信息化环境基本建成的前提下,应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建设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要注意突出重点,投入资金,循序渐进,有效激励,从而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建设亦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得到高度重视,并以此推动了办学理念的变革。
教学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刻不容缓的目标,摆上议事日程。
我校现阶段的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我校资源库建设存在着比较盲目,缺乏统一规划。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硬件投资上,对软件建设还不够重视,通“路”、通“车”但缺乏“货物”。资源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自制资源缺乏管理,校内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往往是学科专业教师根据自己课程实际需要而开发制作的,带有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完整性。
资源内容、形式单一。我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时缺乏拿来主义与共享精神,不注意交流沟通。缺乏好的教学素材,资源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仍局限于一些文字材料、图片库以及习题库,缺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及我校迫切需要的高质量的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
资源缺乏专业特色。适用性不强当前,我校教学资源库的开发还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能提供一套针对我校的教学资源库。
资源无法互联共享。我校已有的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未能得到交流共享和有效利用。另外,我校教学资源库的结构、资源内容的组织形式、资源文件的类型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没有规范可遵循,这不仅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影响了不同学科资源库之间信息内容的交换和共享。
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激励、评价机制,不能从总体上对资源库的开发、运作、管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于资源库的开发、管理和应用,资源库建设难以得到有效的管理。我校的资源库只是对教学资源的简单的整理、堆砌,分学科、专业建立文件夹,存放课件、素材等在校园网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种资源库既不能对现存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应用功能。
基于以上原因现就我校的资源库建设提出以下建议: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1.1 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
1.2 题库/试卷库
1.3 课件
1.4 精品课程:包含培养方案、参考文献、教案、学习指南、习题库、课件、实验、教学录像等。
1.5 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的解答。
1.6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等等。
个人以为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可以而且必须建设的教学资源。有了资源库,教师备课时就有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素材,同课程老师不需人人都去分别查找与教学有关的相同资料,可以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资深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教案、备课笔记等优质资源共享出来,一方面可将这些老师的智慧结晶永久保留下来,成为学校不可多得的独有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另一方面也为新教师的学习成长提供最佳途径和平台,且不必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丰富的资源,更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复习、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供良好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途径
2.1 购买优质资源库 采取购买部分适用于专业教学的优质资源供师生选用。
2.2 自建教学资源库
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筛选、收集相关专业学科的免费资源(形式多样);二是激励老师将长期积累的大量宝贵资源共享出来三是通过发布平台将购买的教学软件、DVD、随书光盘等进行转换和网络发布。教学资源库建设需注意的的问题
3.1 突出重点,保质保量
对于学校而言,需建资源库内容很多,我们不能盲目求全求多,要因需制宜,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科发展优势,认真研究、论证,择重择要有序的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做实做好,做优做精,避免泛泛而建,建而无效。对于某一个类型资源库能收集到的信息素材更是海量,在对这些信息素材收集后,要进行甄别、筛选、整理、组合,精选符合学科教学实际需要的、内容科学与准确的信息,进行充分、有效、合理的整合,摒除“拿来主义”,避免只重量而忽视质,最终导致“资源库是个杂物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
3.2 发挥优势,分工协作
资源库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按照学科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组织,这确定立了教研室、教师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广大教师既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者,又是教学资源库的利用者,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这是建设资源库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中心应当做好资源库平台建设、资源库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成立资源库建设专家组,负责资源库建设的项目论证、评价。成立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组,负责某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各环节参与成员职责明确,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确保每个环节不掉链子,共同搞好资源库建设。
3.3 加大投入,推动建设
必要的投入是资源库建设的保证。资源库建设将更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环境的完善。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存储系统、数据库备份、容灾系统,搭建安全、快速的网络平台,建设先进的管理系统,确保资源库数据安全,支持资源库的大容量存储和大规模应用;二是建立课件制作环境,建设同时可供5人以上同时进行课件开发的开发中心,配置高性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工具,摄、录设备,音、视频处理工具等,为资源库建设提供较好的环境和平台;三是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为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堂辅助教学提供环境和保障。
3.4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周期长且规模庞大的工程,费时费力费神,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要承担学校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另一方面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各有差异以及参与的热情高低不同。而作为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力量的专业型信息技术人员缺乏。都将影响资源库建设质量和进程。因此有必要对资源库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依据学科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分时、分段进行,并逐渐完善。
3.5 有效激励,促进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师方便用、学生乐于学,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进展和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调动广大老师参与建设积极性。学校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学科资源库建设项目申报和建设实施的项目组,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对于建设成果经专家评审合格,应将成果纳入参与者业绩评估或工作考核中,并给予物质奖励;对积极参加知识共享的教师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足够的奖励(智慧结晶,具有知识产权)。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促进学科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校教师的知识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为目的。因此资源库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4.1 科学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要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
4.2 标准化: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
4.3 结构化: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4.4 动态化: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随着教
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就学校当前条件而言,建设资源库尚存在某些瓶颈,但不能因此而迟疑。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应切实将其列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专家组、项目组,充分论证,认真规划,扎实实施,制度激励,切切实实将资源库建设好,以此推动办学理念的变革,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科研创新、合作交流等的持续发展,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最好的信息环境,并最终建成数字化、现代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