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进行习作,学写诗歌。
3、品位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教学设想: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 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我骄傲,我是)同学们,请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并说说理由。
2、对学生回答稍作评价,导入本课:
我国当代诗人李瑛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二、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1)、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
(2)、这棵树生长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
3、学生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三、品读课文,合作学习。
1、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1)、请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
(2)、说说诗人借助“一棵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四、研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诗歌高度概括的语言。
2、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品味、学习。
五、小结,引导学生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那么,“一棵树”在你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你是不是佩服它?自己想不想做“一棵树”呢?(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六、课外练笔: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片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板书设计
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
我骄傲———我有美的心灵
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我是一棵树———社会主义新人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苏教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 2. 品味诗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 3. 感受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4. 初步掌握分析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5.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二. 介绍作者背景资料。
三. 学生自由朗读,集体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 1.写“我”第一人称写“一棵树”的作用 2.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
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
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 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
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
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
讨论时厘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
“我”的性格特点(学生自己总结,先做P9选择题)分析结束,集体朗读全诗,并完成《一课一练》,语段阅读一、二。
用心
爱心
专心 2.总结语言特色:
①长句运用;②语言凝炼;③韵律,节奏;④修辞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尤其借代要加以强调)
3.布置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用心
爱心专心2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苏教版(范文模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2.学习本文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美。
2.领会作者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设计思路
诗歌要以读会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布置预习
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4.理解“树”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板书课题及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
用心
爱心
专心 矢志shǐ 磅礴páng bó 铸就zhù 抵御yù
香醇chún 戈壁gē 瀚海hàn 黝黑yǒu 淙淙cóng cóng 炽烈chì 粗糙cào 颤动chàn
三、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班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明确:
第一部分:总写 “我”——“一棵树” 的形象。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
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
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
第二部分:展开想像和联想,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表现 “我”——“一棵树”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 献给人间。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 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
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再一次升华。
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 2.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3.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 “树”的形象。方法指导: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用心
爱心
专心 如: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
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明确: “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像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
诗人通过 “ 一棵树 ” 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研读赏析
反复朗读诗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
想像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像。通过想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献身精神 ” 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诗人由 “ 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 ” 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 “ 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 ” 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 明确:
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明确:
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渗透到 “ 我 ” 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
六、总结语言特色:
①长句运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②语言凝炼;
③韵律,节奏;④修辞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尤其借代要加以强调)
七、拓展训练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
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那么,“一棵树”在你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你是不是佩服它?自己想不想做“一棵树”呢?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八、布置作业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片 云、一只鸟、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热情,然后借鉴 课文的方法展开。
仿写示例: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高山上的一滴水。冰川教我坚强不屈,我便永远奋勇向前; 雪峰教我坚定不移,我便永远心如磐石; 清泉教我默默无闻,我便永远奉献大地。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浪花教我回忆海风,我便永远心怀感激; 礁石教我拥抱灯塔,我便永远坚守职责; 海燕教我坚强勇敢,我便永远搏击风浪。
条条光线、层层波涛,赐予我美好的心灵; 炎炎骄阳、漫漫风雪,铸就我斗争的风格。
我热爱着,自由的风和鱼群;我热爱着,意志、信念和理想。
我是辽阔大海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分子; 我和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渴望整个世界,都成为我们快乐的家园!
用心
爱心
专心 板书设计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李瑛
生长地
一 经历 我扎根祖国,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归宿
关心各种人 无私,无限,无条件地 二 用各种方式帮助人 回报大地,社会,人民
幻想和谐之美 理想—关系 三 总结一生
化作煤炭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天涯中学 吴秋丹
【教学目标】
1、利用诵读技巧反复诵读,学会深情诵读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和讨论,能说出“一棵树”的艺术形象以及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深情地诵读诗歌。2.深入理解诗句。【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作品。2.熟读诗歌。
3.观看微课,攻克疑难问题。【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节选)。许多歌手曾经深情地歌唱“好大一棵树”,现代诗人李瑛也自豪地吟诵《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今天,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现代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出示课题)
二、指导朗读,理解诗句
(一)在读诗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如何把一首诗读好?或者说,应该注意哪些要求?(生回答)
师概括并出示:1.字正腔圆;2.辅以技巧;3.读出感情
(二)生齐读:下面请大家根据这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了解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节奏情感的把握)
(三)师范读:同学们都读得挺不错,实际上还可以读得更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老师读完后,请你们都说一说,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你是从哪些诗句中得到启示的?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讨论: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你是从哪些诗句得到的启发?
3.生回答,教师点拨。(朗读技巧、修辞手法、艺术形象等)
4.生再读诗句
三、探究诗歌主旨
1.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这棵树的理解,然而,现实生活当中,有这样的一棵树存在吗?它会坚强不屈、会坦荡正直,会热心奉献,有吗?(没有)那么,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棵这么神奇的树,是想传达给我们什么精神呢?
诗人借助一棵理想化的树,传达了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全人类、全世界服务的精神品格,这种写法实际上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2.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一棵树,再次深情地齐诵第二部分。(配乐)
四、结束语
其实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棵树,只要你们足够坚强勇敢,长存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老师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会长成一棵棵可做栋梁的参天大树的!
第五篇: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授课人:许芝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3.品味诗歌语言。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设计思路
诗歌要以读会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
二、自主学习
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4.理解“树”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反馈交流 1. 给加点字注音。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明确:(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二部分: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树”的形象。
明确:(“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像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研读赏析
反复朗读诗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想像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像。通过想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诗人由“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明确:(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
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