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课堂教学
矾山镇中心学校:洪艳婷
一、任务的定义及种类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任务”一词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但是,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是指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任务”可分为六种类型:
◆举例型任务(Listing)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让学生举例。比如在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时,可给出environment,pollute等关键词,之后让学生们列举出破坏环境的一些做法,进而引出如何保护环境的主题。
◆整理型任务(ordering;sorting;classifying)
教师可以把课文段落、重点小结或图片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排列。这需要学生十分清楚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领会课文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才能正确排列顺序。
◆比较型任务(comparing;matching)
对比不同的材料或叙述并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比如在学习there be 句型时,教师可以提供给甲、乙两位学生两幅不同的画,甲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画上的内容:“There are four cars in front of the house in the picture。”如果乙学生的画面里的内容不同,那么他(她)就会说“There are three trucks behind the house in the picture。”
◆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
比如说,旅游之后学生跟同学谈谈途中所看、所听、所想。参加运动会之后,可以请他们运动的意义。
◆项目型任务(project)
项目探究型任务可以让学生体验“条件——输入——过程体验——产出”的经典探究方式进行任务型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在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验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以上六种任务类型均反应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显然,它们都是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把这些任务类型作为依据,围绕课文的主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教学设计工作。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程序的探讨
任务型教学中,教学程序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任务完成的成败,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任务程序设计
1).任务设计
a.分析教学内容。
既要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也要把握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
b选择适合的任务。
c检查任务是否符合真实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真实条件。
2).任务呈现
任务型的教学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学习语言和进行技能训练,形成任务驱动(task-driven)的学习过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2、知识与技能教学: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准备。
1).语言知识学习:任务型教学强调知识教学要与任务相关,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应该是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须掌握但学生在此之前所缺乏的。在知识教学中,应注重任务对知识的需要。
2).文化、信息教学:如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和信息的差距,或教学内容中包含了文化和信息内涵,则需要教师进行文化信息教学,以填补文化信息差距。
3).语言技能训练:语言技能就是通常说的听说读写训练的教学。任务型教学强调技能教学与任务相关,技能本身应该是学生缺乏的而且必须是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技能。在技能教学中,应注重任务对技能的需要。教学必须围绕任务的完成而进行,同时在教学中要不断运用学生正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也就说,教学中应在新学的知识,技能与运用之间建立直接的关联,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形成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3、任务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把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短期任务可直接在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中完成,长期任务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好不超过一学期。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对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一项真实生活任务的完成也就是一个教学程序的结束。
三、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实践
结合多位语言学家的观点,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较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概括如下:
(1)教师布置任务——前任务阶段;
(2)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任务阶段;
(3)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4)教师或学生给予评价;
(5)由学生总结概括语言点。
其中的步骤(3)、(4)、(5)为后任务阶段。
实例:JEFC Book3 Lesson 50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学生明白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标语言:
①数词的表达方法;
②时间的表达;
③与人口问题相关的表达。
主题任务:
①调查同学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
②讨论如何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③将课文提供的人口增长数据列成表格说明;
④对家庭情况作调查,如:家庭人口数、居住条件、饮食情况、受教育程度等。
操作过程:
1、教师布置讨论问题:“Do you think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too big ?why or why not ?”“What can be done to slow down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
2、全班分小组讨论:
3、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作简短评价;
5、教师布置第二项任务;请学生看课文内容,将所获得的数据列成表格说明;
6、分小组完成任务;
7、各小组派代表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表格;
8、学生与老师对活动成果作评价;
9、由学生总结本主题所涉及的重要语言点及表达方式;
10、教师布置第三项任务,各人回家作家庭情况调查,并绘制成表格说明家庭人口数,居住条件,饮食情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完成期限1天。
由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一个主题的学习,不是完成一个单一的任务就能实现的,因此语言学家引入“任务链”(task chain)的概念,这是相对于“单一任务”而言的,可理解为“复合型”任务,它的引入可以实现任务由易到难变化的需要,“任务链”的整体性设计可以让学生逐步“入境”,从而体现任务型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递关系,有利于学生展示各自的语言能力与各方面的特长,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目的。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存在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同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切都有待于探索和实践。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实施模式,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的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试谈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阐述了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六个原则:全面性、目的性、真实性、创新性、延展性、多样性,初步探讨了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方法途径。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全面性、目的性、真实性、创新性、延展性、多样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让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做好下列几个方面:
一、“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全面性
活动要有全面性,所设计的活动应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而不仅是让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
首先,教师安排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达到运用和理解、感知某个知识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感知和运用。其次,学生在活动前对活动的任务要求有整体感知,要知道自己在活动中要做什么,要学什么内容,要通过怎样的活动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活动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真实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可能真实,让学生有胆量、有热情地去参加活动。如:Book Ⅲ Unit 8,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怎样庆祝圣诞节Christmas Day.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引入到我国最重要的节日:the Spring Festival:从而可安排这样的一个活动。首先,让学生描述春节的盛况,然后设计一个欢度春节的热闹场面。My grandfather cleans the room.My grandmother and my mother do the looking ,and look the best food for us.My father is ready for festval.I wear the most beautiful clothes„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家,每家5-6人,分别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等角色,表演出他们在大年三十各自的表情动情,最后小组总结发言。
这样,在亲身体验过的节日中,理解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
四、“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创新性
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过一段话:“教师只有多思考,才能出新意,才能真正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你的课堂才不至于嘘唏、遗憾„”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别出心裁,将书本中静的东西变成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真人真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定会产生浓厚得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如Book 3 Unit 9.What’s it made of时,这一单元主要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具体掌握的句型是:It’s made of„,It’s made in „,笔者在教完Lesson 33之后,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每个同学看看自己家里的电器哪儿制造,并有意识地观察其构成,第二天来校汇报,学生兴趣极浓。在汇报中,非常流利地回答:My TV set is made in Shanghai.It’s made of plastic.My washing machine is made in Japan.It’s made of metal„
五、“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延展性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不应拘泥于课堂,而是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更为广阔的学习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天地,通过自己的实践,建构知识,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
例如:Book 2A Unit 5.Shall we go to the zoo? 这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我们把Lesson 17 的内容放在真正的动物园中去实践。在去之前,分组安排任务。在动物园中,看到某个动物园,老师分别教给学生它们的名字,了解其性格、外形特点。如:老虎tiger,It’s very dangerous.蛇 snake,It has no legs… 并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如:I like monkey best.It is very lovely.We give fruits to them„ 教师适时地指导、纠正。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
六、“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多样性
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1、表演式
如 stop doing sth 与 stop to do sth。这两个句型学生非常难掌握,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活动:学生听老师的口令表演,Stop to read!Stop reading!Stop to stand up!
2、竞赛式
通过分组完成某一任务,进行比赛。
3、游戏式
如A同学说中文,B同学用英文说,然后反之。
4、采访式
可采用同桌之间相互采访,也可向同年级其他班同学采访和向高年级学生采访。
5、制作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有两大宝,双手和大脑”。学生可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实物、图片等,如学了被动句,我安排这样的活动,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爱制作一件小东西,带到学校来。第二天,学生带来了纸飞机,便有这样的句型:What did you made? I made a plane.Is it made by you? Is it made of paper?„
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运用了已学的知识进行交际,提高了自己。
参考文献:
[1]《TBL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2年
[2]高歌 孙平华 《把课堂的时间、空间与自由给学生》——TBL课堂教学活动的理念、设计与运作
[3]《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在中学英语教学领域,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英语学科的“新课程标准, ”其宗旨是加强能力的培养, 尤其要倡导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同时,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 这无疑是对过去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的一次实质性变革。英语课堂因此而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 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正是在新课程标准即将正式推出之时这样的背景中展开的。
一、问题的提出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简言之即“用语言做事”。为验证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农村初中的可行性,我们成立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希望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3)后任务(post-task):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意义性、完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运态性。
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的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式,探求有效运用任务教学模式。
一、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设计
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任务的设计与分析。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语言知识的目标、语言能力的目标;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点,并把这些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在任务型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仍然需要把语言(语法、词汇、语音)放在重要位置。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考虑学生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让学生达到最终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语言能力,才能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教师应选择那些对完成任务有用的必须用到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仅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在真实生活的情景中练习主要的语法、词汇,而且可综合地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二、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出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是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诱发他们行动的欲望。
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用语言做事”语言是工具,是完成任务的物质保证。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情况设计任务,才能保证学生按照预想的程度完成任务。例如,同是有关音乐方面的任务,初一学生可能只能完成对不同音乐的喜欢情况的调查。高中学生可能能够完成同学们对各种音乐不同理解的调查。
三、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设计的任务要看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水平。防止任务设计得过分“小儿科”,低估了学生的潜能与认知能力,如果任务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任务设计得过难,过多地依赖其他方面的智能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基础,结果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或花费太多的时间。
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任务目的的具体表现。
现代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经验,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不仅是为了眼前的现实,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作为,有所发展。这个“空间”就是学生的自由度,不要捆住学生的手脚,更不能束缚他们的思想。有些老师喜欢标准答案,喜欢包办代替,喜欢暗示诱导每个教学步骤都替学生设计好,并希望他们按照预定的轨迹走。这些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因此,设计的任要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引导学生逐步拾级而上。
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要设计出一项有价值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学生需要的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学生需要应该包括两大方面:(1)现实社会对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共性需要);(2)学生自身的需要(即学生个性的需要)。分析也有两个层面:(1)整体分析,每位教师在每一教学阶段(如:新学段,新班级等)前都必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需要分析;(2)局部分析,每位教师在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如:一堂课,一个教案等)都有必要根据已有信息做出教学活动可行性评估。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是任务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在设计单元任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单元的语言能力目标,或者说:本单元要教会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什么事情,即可以完成哪些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掌握那些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以及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课堂管理因素:某项任务是学分别完成,还是一对一的结对完成,或是由小组共同完成。.是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课堂组织某项任务所需时间以及准备阶段需要多长时间。.这些任务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策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运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任务型教学并非一定要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如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活动一样。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的初级阶段,比如游戏、比赛、猜谜等等,并不一定是今后学生在生活中都用得到的。实际上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可以从字母教学开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天, 就可以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任务—调查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语是从英语来的。如牛仔裤、坦克、吉普车、麦克风、沙发等。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十几个单词。他们还可收集各种电器上、商店的各种物品标签上或街道广告牌上所看到的字母。
任务的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任务可以是具体、实在的一个成品:如写一张课表,做一幅挂图,画一个小丑,设计一套衣服,通过询问、访谈制成的全班同学生日图表等等。对于初中学生,可以讨论郊游的计划。在学习My home 一类话题时,任务可以是调查谁在家里做家务,并要求同学计划出今后可以帮助家长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时,他们所做的,所说的是有意义的,是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真实的目的去交换信息。
设计的任务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向学生说明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参与这个任务之后能学会做什么。成功的任务设计:1)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2)能使学生在课堂内演练生活中真实交流时所需要的语言技能;3)能激活学生心理和心理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持积极态度,明白犯错误是正常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5)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任务活动应对学生具有挑战性。
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当前的能力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任务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完成一个任务的方式及完成的顺序,并可以在最初做的基础上修改或重做。
“任务”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有时一个任务往往又含有几个子任务,而且任务也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对课堂教学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等,这些任务可以根据布置家庭作业或研究性课题来完成,也可以根据汇报演出或竞赛活动等等来完成,任务可以是一天完成,或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来完成。
第四篇: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在中学英语教学领域,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英语学科的“新课程标准, ”其宗旨是加强能力的培养, 尤其要倡导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同时,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 这无疑是对过去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的一次实质性变革。英语课堂因此而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 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正是在新课程标准即将正式推出之时这样的背景中展开的。
一、问题的提出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简言之即“用语言做事”。为验证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农村初中的可行性,我们成立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希望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3)后任务(post-task):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意义性、完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运态性。
英语新课程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的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式,探求有效运用任务教学模式。
一、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设计
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任务的设计与分析。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语言知识的目标、语言能力的目标;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点,并把这些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在任务型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仍然需要把语言(语法、词汇、语音)放在重要位置。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考虑学生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让学生达到最终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语言能力,才能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教师应选择那些对完成任务有用的必须用到的语
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仅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在真实生活的情景中练习主要的语法、词汇,而且可综合地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二、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出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是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诱发他们行动的欲望。
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用语言做事”语言是工具,是完成任务的物质保证。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情况设计任务,才能保证学生按照预想的程度完成任务。例如,同是有关音乐方面的任务,初一学生可能只能完成对不同音乐的喜欢情况的调查。高中学生可能能够完成同学们对各种音乐不同理解的调查。
三、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设计的任务要看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水平。防止任务设计得过分“小儿科”,低估了学生的潜能与认知能力,如果任务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任务设计得过难,过多地依赖其他方面的智能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基础,结果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或花费太多的时间。
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任务目的的具体表现。
现代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经验,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不仅是为了眼前的现实,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作为,有所发展。这个“空间”就是学生的自由度,不要捆住学生的手脚,更不能束缚他们的思想。有些老师喜欢标准答案,喜欢包办代替,喜欢暗示诱导每个教学步骤都替学生设计好,并希望他们按照预定的轨迹走。这些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设计的任要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引导学生逐步拾级而上。
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要设计出一项有价值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学生需要的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学生需要应该包括两大方面:(1)现实社会对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共性需要);
(2)学生自身的需要(即学生个性的需要)。分析也有两个层面:(1)整体分析,每位教师在每一教学阶段(如:新学段,新班级等)前都必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需要分析;(2)局部分析,每位教师在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如:一堂课,一个教案等)都有必要根据已有信息做出教学活动可行性评估。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是任务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在设计单元任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单元的语言能力目标,或者说:本单元要教会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什么事情,即可以完成哪些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掌握那些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以及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课堂管理因素:某项任务是学分别完成,还是一对一的结对完成,或是由小组共同完成。.是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课堂组织某项任务所需时间以及准备阶段需要多长时间。.这些任务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策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运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任务型教学并非一定要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如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活动一样。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的初级阶段,比如游戏、比赛、猜谜等等,并不一定是今后学生在生活中都用得到的。实际上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可以从字母教学开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天, 就可以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任务—调查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语是从英语来的。如牛仔裤、坦克、吉普车、麦克风、沙发等。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十几个单词。他们还可收集各种电器上、商店的各种物品标签上或街道广告牌上所看到的字母。
任务的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任务可以是具体、实在的一个成品:如写一张课表,做一幅挂图,画一个小丑,设计一套衣服,通过询问、访谈制成的全班同学生日图表等等。对于初中学生,可以讨论郊游的计划。在学习My home 一类话题时,任务可以是调查谁在家里做家务,并要求同学计划出今后可以帮助家长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时,他们所做的,所说的是有意义的,是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真实的目的去交换信息。
设计的任务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向学生说明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参与这个任务之后能学会做什么。成功的任务设计:1)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2)能使学生在课堂内演练生活中真实交流时所需要的语言技能;3)能激活学生心理和心理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持积极态度,明白犯错误是正常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5)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任务活动应对学生具有挑战性。
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当前的能力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任务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完成一个任务的方式及完成的顺序,并可以在最初做的基础上修改或重做。
我认为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有时一个任务往往又含有几个子任务,而且任务也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对课堂教学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等,这些任务可以根据布置家庭作业或研究性课题来完
成,也可以根据汇报演出或竞赛活动等等来完成,任务可以是一天完成,或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来完成。
第五篇: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的依据
1.1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二十几年的嬗变中,英语学习的地位有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与发展。时至今日,英语同语文、数学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同被列入三大核心课程。虽然跻身于主要学科之列,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时间投入与效益产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这说明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前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和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在寻找原因时,往往只从学生角度考虑,而忽略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所以关注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
研究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教学和训练的时间,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教师更有效地教;改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1.2国家教育部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2001年秋季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用以规范和指导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其中“任务型教学模式” 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为中心,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某种语言形式。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它描述如下: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课程标准》,2001:2)。
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显然,任务型教学被视为改革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一剂良方。那么,任务型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模式其教学原则有什么特点?与传统教学方法是否融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操作?本讲座欲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的定义、设计原则等进行分析,对初中英语听力、阅读、写作教学等进行任务设计,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Prabhu自1979年至1984年连续五年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该实验的突出特点是强调“用中学”,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以后众多语言学家纷纷投入此项研究的热潮中,他们都把任务作为研究的中心元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任务型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思想起源于多种学习的理论,如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等。所以,如果要更深刻地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我们首先得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本讲座仅选择其中的两种理论进行探讨。.1杜威等的“做中学”理论
美国的杜威(1859~1952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学家Herbert H.Cla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词汇和语法都是为“做事情”或“完成任务”服务的。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语言运用的活动中把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2.2语言习得理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来自于对语言习得的研究。
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 量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即使学生已经能背诵语法的规律,仍然不一定能在实际使用时正确地运用。
语言习得理论并非反对教语法,而是主张在新的语言点介绍之后,尽可能让学生多进行大量的语言活动,增加接触语言的机会。学习者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与他们是否能运用这项规则并不是一回事。学习者实际上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在 不同情景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实践机会,而且他们还需要在不同的情景 中以及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
Willis(1996)(继Long和Crookers之后,为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指导。)认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熟能生巧”这句成语并非永远适合语法教学。当学生做机械性语言练习时,他们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在语法形式上,可能看起来暂时掌握了所学习的语法结构。而一旦让他们用语言去交流,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时,却仍然不能表达正确。Montgomery和Eisenstein(1985)作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班分为两组。实
验组教语法,但同时也有实践的机会。对照组只讲语法。结果证明实验组不仅交 际能力强,而且语法测试的成绩也比单讲语法的班好,虽然实验组的学生用于学习语法的时间要少。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语法加交际的机会比单纯讲解语法 知识更能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语法的准确程度。
Swain(1991)也认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 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immersion programs)都更好。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主张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 义的学习,主张包括认知在内的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近年来,情感因素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Willis把动机也列入重要的语言学习条件。实际上,由于在学校的环境中学习一门外语,学生往往没有自然的利用这种学习语言的机会。一开始,学生还可以凭借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随着语言越来越复杂,学生会发现他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且又看不到使用的语言与日常生活有多大关系,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兴趣,最终放弃努力(这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Karshen(1985)谈到情感过滤假设时认为,如果学生认为课堂的语言学习是一个使他们暴露自己语言错误的地方,如果他们上课时心理紧张,他们的情感因素就会阻止语言的输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也是在做各种语言练习,但实际上,他们心理的情感因素会形成一个“过滤器”(filter),把语言的输入阻挡住。结果虽然学生好像表面上掌握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记住什么,也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所以Krashen(1986)认为:当学生注意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时,他们会暂时“忘记”自己是在使用一种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的语言时,他们的“情感过滤”就降到了最低点。(Filter is lowest when acquirers are so involved in the message that they temporarily `forget' they are hearing or reading a language they have not required.)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 成各种任务。当学生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努力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这时他们 的思维过程与集中在语言形式上的机械性练习时是不同的。
Willis(1996)总结了语言学习的4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语言环境,有大量的﹑真实的语言输入;第二要有使用语言的机会,要使用语言做事情﹑交换信息; 第三要有使用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各类活动)的动机(motivation);第四是理想的状态,应该有教学的条件(instruction),也就是要有机会注意语言的形式。
三、任务的定义、类型、结构
3.1任务的定义
1、“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以任务为组织单位,课堂教学由一系列的“任务”构成。国内外语言学与教学法专家对“任务”进行了多种阐释,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看法。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任务”一词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
Long认为:“任务”首先指人们在非教育环境下或“在日常生活中从事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刷篱笆、给小孩穿衣服、填写表格、买鞋„„”等。也就是说,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人根据其相似的程度将其分为“真实世界的任务”(real-world tasks)和“教育任务”(pedagogical tasks),前者在生活中有类比对象或原型,后者只限于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使用。
理查兹、普来特和韦伯(Richards,Platt 和 Weber)从语言教育学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任务是为加工或理解语言而进行的一个行动或活动,如边听录音边画画、听指挥执行命令等都可视为任务。
纽南(David Nunan)认为:任务是一项以意义为主的课堂活动,包括学习者理解、处理、传出或用目标语互动。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上而非形式上。
Peter Skehan是近年来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方面非常活跃的学者之一。他在1998年出版的专著《语言学习认知法》(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中综述了Candlin, Nunan和Long等人的观点,较为客观地提出了任务地五个特征:
(1)意义是首要目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
(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
(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也就是说,任务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沟通信息,通过交流互动解决交际问题,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总之,任务型教学或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一般的、孤立的或者可以任意组合的课内或课外的教学或学习活动,而是整个系统(或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任务就是用语言(口头的、书面的或综合的)处理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任务各方面的有效综合和相互作用指向课程的总体目标。任务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又可以发展学生本身,因此任务自身也具有教育价值。
3.2 任务的类型
任务教学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展开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来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student-centered class),鼓励他们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活生生的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具有交互特点,设计任务型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互动这一特性,而且很多任务要通过同伴(Pair work)和小组(Group work)来合作完成。从教学的角度,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预测性任务(Prediction tasks)、排序性任务(Jumbles tasks)、对比性任务(Comparison tasks)、解决问题性任务(Problem solving tasks)、挑战记忆性任务(Memory challenge tasks)和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s)1、预测性任务(Predication tasks)
在学生没有读完或听完整篇课文之前,让他们根据课文标题、所选的课文片段或图片所提供的情景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例如,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Unit 1, Topic 2 You must wash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Section B, 1a, Healthy Habits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属于Healthy Habits,然后Pair Work,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上的内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排序性任务(Jumbles tasks)教师可以把课文段落、图片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排列。这需要学生十分清楚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领会课文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才能正确排列顺序。例如,Project English七年级下Unit 5,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Section C, 3,Jane’s Day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小短文的顺序打乱,让学生重新安排,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该短文的理解,把握写作的连贯性。
3、比较型任务(Comparison tasks)
这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把类似的东西、物品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型任务,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材料或叙述,并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Project English七年级下Unit 8, Let’s celebrate!,可让学生比较The Spring Festival、Christmas、Halloween等节日的不同点;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Unit 4, Topic 3 The Great Wall i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ection C中可让学生比较The Great Pyramid 和The Great Wall of China的异同点;
此外,教师还可把多余或错误的单词加在原文中或删除原文中的个别词句,让学生找出不妥之处,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总之,通过对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并使其口头、笔头表达更为准确。
4、解决问题性任务(Problem solving tasks)
解决问题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广告设计以及研究和解决具体事情等。例如,Project English七年级下Unit 6,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 Section D,1a 中有关交通规则的知识,可事先给学生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去采访交通警察,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的起因,然后设计成调查表,并就如何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合理建议,最后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
5、挑战记忆性任务(Memory challenge tasks)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然后总结并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retelling);或让学生叙述某个情节,或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相互提3~5个问题。在完成以上任务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提高其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
6、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s)
创造性任务指任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它包括列表、安排顺序与分类、对比和解决问题等类型的任务。这类任务也可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在这类任务中,团结合作和组织能力非常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学习有关名人Bill Gates时,可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思维发散。一个学生是Bill Gates,其他几个学生是各电视台的记者,并对Bill Gates进行采访。之后,选择四位比较优秀的学生到前面扮演Bill Gates,其他分别是各电视台的记者,他们问出一系列问题要求Bill 进行快速抢答,哪个学生答得最快最好,哪个就是真Bill,然后电视台的记者把他采访到有关Bill 的情况向观众进行报道。
这项活动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并培养了其语言运用能力。
(注:
1、Willis认为①列举型任务(Listing):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事物的认识,列举出大量的实例,证实这一现象及事物存在的可能性。⑤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通过课内外活动计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比如,旅游之后学生可以跟同学谈谈途中所看、所闻、所想。学生植树之后,可以让他们谈谈植树的意义等。
2、格雷(Gray)认为任务分为 3 种:信息差活动、推理差活动、观点差活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上就是参照Gray的观点,详见109页-110页)
3.3 以话题为主线的任务设计
以话题为主线来进行任务设计,话题的来源可以是学生的生活,也可以选自《英语课程标准》。它提供了24个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初中任务教学可以以话题为主线来进行任务设计,从听、说、读、写和综合技能五个方面来确定任务分类。
例如话题:Family(1)Listening 划出听到的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
找出与内容相符的家庭照片; 画家谱图;
给图片人物标注正确称呼。(2)Speaking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情况; 小组活动,谈论各自的全家福照片; 根据图片和提供的材料介绍朋友的家庭。(3)Reading 阅读短文后填写家庭成员信息表。
阅读短文后与同伴相互问答有关家庭成员的情况。(4)Writing 画自己的家谱图,并标出称呼; 写一篇题为My Family的配图短文; 给笔友写信或发E-mail介绍自己的家庭。3.4 任务结构
“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Goals)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2、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报刊、小说、学生的作品、电视作品、课本、歌曲等。
3、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练习。
4、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送或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
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调控者、估价员、组织者、参与者、资料提供者的角色。
5、环境(Setting)
环境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例如,个人操作还是双人活动或小组合作;任务时间的分配,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
根据任务的结构,针对一个话题的讨论活动可以作如下分析:(1)教学目标是学生相互交流信息,交换对这一话题的看法和见解;(2)向学生输入该话题;
(3)安排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话题的内容;(4)教师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伙伴;(5)学生是活动中的主要交际者;(6)环境是课堂内外的两人或小组活动。
四、任务型教学的定义、特点、原则、目标、实践要求、具体实施模式、及倡导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4.1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它是交际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更新和方法的再进步。目的是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设计、执行和完成“任务”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和目的,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交际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它强调语言学习者互相交流的重要性,有意义的语言内容的重要性以及语言教学交际的准确性。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英语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有思考的过程,即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语言形式。英语任务型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4.2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Nunan(1991)总结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个特点:
1、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An emphasis o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through intera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2、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The introduction of authentic texts in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3、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The provis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focus not only on language, but also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itself.)
4、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An enhancement of the learner's 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as important contributing elements to classroom learning.)
5、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An attempt to link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with language activ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总结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是:(1)给学生提供大量尽可能丰富、内 容广泛的输入;(2)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它的功能是:(3)使语言教学更富有交际性;(4)给课堂活动提供目的性。
4.3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Nunan在1999年又提出以下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几条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 另一方面是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习在一种 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 际生活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2、形式一功能性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任务的设计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运用语言功能的能力。
3、任务相依存性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 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任务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
4、在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预定的 学习目的去展开有意义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 的学习经验。学生仍然需要学习语法知识和记忆单词,但知识的掌握不是单纯通 过教师的讲解,而是由学生通过运用去体会与内化。
5、脚手架原则(Scaffolding)语言教学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就像建筑楼房时的脚手架一样。要 让学生在初学时感觉到成功和安全。大人教小孩走路时,不可能期待孩子一开始 就走得非常好,大人总是牵手让孩子走一段时间,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
其中,真实性原则应该是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关键。
综上所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从原则上讲是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并以任 务链的方式来加以实施。从其实施的特点来看,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合作、互动 的学习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达到语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其中教 师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该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4.4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目标
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实际上,任 务型语言教学仍然把语言的准确性,把掌握语言的词汇、语法放在重要的位置。Skehan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1、准确程度
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是只论述语言的流利。实际上,许多任务型语言教学的 倡导者都把语法,语音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如Nunan就明确提出要教语法的形式,并且应该让学习者知道为了交际的目的,这些语言的形式是如何使用的。Nunan(1993)提出课堂教学应该教语法的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可以怎样用于达到交际的目的。可以说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兴起并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同,其 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们认为语法教学是不应该受到排斥的,反而应受到重视。在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中,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某 种程度上纠正了某些过于注重语言内容而忽视语言形式的偏颇。
2、综合程度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一些语言学家指出:人们在使用语言 时头脑中储存的不是单个的词语,不是支离破碎的语言,而是一块一块的语言(language chalks),是一些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prefabricated phrases and established routines)。
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时候,重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语法结构,而是综合的语段(discourse)能力。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认为教师真正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可以掌握多少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并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这些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3、流利程度
流利是所有语言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注重语言准确性同时,非常注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流利程度。比如通过小组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增加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通过学生整体使用语言来交流,他们的语言准确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虽然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时候,仍然会有失误,但这并不影响语言的交流。因为发展流利程度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使用语言时不过长地停顿或犹豫。
4.5任务型教学的实践要求
1、任务的选择 教师在准备设计课堂任务之时,要考虑到任务既要难度适中且要有目标性。任务如果太容易则缺乏挑战性,会使学生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而另一方面,如果任务难度过大,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尤其是会影响困难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任务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顺利导入到课堂的任务实施中去。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准备任务时要考虑选择以下情况:。一是实际生活场景,如订机票、租房、填表格、写支票、买衣服、度假、借图书、听新闻、听天气预报并决定自己的出行,利用这些日常生活场景,让他们实际操练如何去面对和应付。二是选择简单的背景材料,如人物传记、文学人物、国家地理等让学生进行讨论、预测或想像。
2、任务的呈现
任务的呈现是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开始。呈现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好的呈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任务的呈现可以利用提问、图片、哑剧、歌曲、多媒体动漫画,也可利用虚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饶有兴趣接受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任务。
3、任务的实施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任务分切成各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使用外语,尝试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所带来的愉悦,从而提高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最常见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对子活动(Pair work)和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扮演,哑剧,面谈,复述,辩论或演讲。所有这些课堂活动中用于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这三种课堂活动都要求外语学习者能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际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从而更快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自由地创造性地发挥,有助于他们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习者的个性,提高智力水平。
4、任务的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学得知识和习得技能。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这样会转化为今后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所设置的任务所要求的内容、要点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查漏补缺。
4.6任务型教学中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导语设计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可以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环节的过渡不留痕迹。因此,成功的课堂教学总离不开精巧的导语来导入新课,而好的导语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设计。创设情景,既不能一成不变,循规蹈矩,又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具体来说,任务型教学可采用以下方式的导入。
1、歌曲导入法
美好悦耳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将之引入课堂教学,更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2、直观导入法
3、悬念导入法
教师先用英语介绍部分情节,然后在高潮时又设下悬念,进入课堂教学。
4、复习导入法
联系旧课,温故知新是复习导入法的核心所在。复习可以防止遗忘。
5、背景导入法
人物传记的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事先通过上网或书籍查找有关资料或背景知识,再讲述给学生听。这样做不但可以结合实际,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还能把训练学生听力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4.7 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模式
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Jane Wills),在《任务学习的框架》(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即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阶段(the 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各个阶段由若干个具体的步骤构成,即我们课堂上通常所称的活动(activities)。
1、前任务(pre-task):介绍主题和任务。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三个阶段来看,任务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任务前的活动:
·介绍话题: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的话题和任务目标。介绍完话题后,教师要简单说明后面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激活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词汇学习活动或游戏,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后面的任务链阶段可能要使用的重要的词汇和短语。
·语言准备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一些有用的词汇或表达法(后面任务可能要用到的)。语言练习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准备活动: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思考如何完成任务(提供准备时间能帮助他们思考说什么、如何说,有可能提高任务阶段语言表达的质量。)。当然,如果要求学生完全即兴说话,则也可以不给准备的时间。
2、任务环活动(the task cycle)任务环阶段主要有三种活动,即任务、准备报告、报告任务结果。
·任务(task):
本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该阶段强调流畅性。由于是在小组相对私密的范围内,本阶段强调的是树立信心,交谈中语言的使用是自然发生的,包含了许多探索性、只求可交际、不求准确的语言运用。
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事先提出的要求分步骤完成任务,可以使用任何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自由表达。学生做任务时,教师在教室里巡视,监控学生的情况,确保所有学生按事先提出的要求去完成任务,鼓励学生用外语交流。教师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任务进展情况及时间。
·计划(planning):
该阶段是为即将开始的汇报做准备。由于刚刚结束的任务限定在小组范围内,学习者只关注流畅,忽视准确。得知要在全班面前展示任务的完成过程与结果,他们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表达的准确性上来。因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小范围的交谈,对语言不假思索,而到了公开场合,就会认真思考自己所用的语言。因此,从关注流畅性自然过渡到了关注准确性,且这种对形式的关注是出于表达的需要,交际的需要,因而是有意义的。
(1)告知学生他们要向全班简要汇报任务的完成经过及最终结果。(2)学生草拟和排练准备说的内容。
(3)教师四下走动,提出语言方面的建议、提供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提炼、修改语言。
(4)如果报告是书面的,鼓励利用字典几人合写。(5)强调语言明晰准确、结构严谨,适合在全班展示。(6)学生个人常常会利用这一机会就特别语言项目提问。·汇报(reporting)
本阶段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口头和书面语。
教师请若干同伴或小组向全班简要汇报,要大家对结论进行比较,以便使听汇报也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也可只让一两个小组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笔记。
3、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Willis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也叫语言分析。Willis认为,只做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者还要对重要语言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操练。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经历一个从意义到形式的过程(from meaning to form)。
· 分析(analysis)
本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某些方面的意识,帮助学生将他们已观察到的语言特征系统化,澄清概念并注意到新的东西。
具体地讲,语言分析阶段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阅读的书面材料或听到的录音材料,教师 设计一些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教授语言项目,而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
(2)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以后,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语言练习活动。教师在教 室里巡视,学生可向教师单独提问。
(3)全班学生一起活动,教师对重点语言项目进行归纳和总结。
·练习(practice)适量的教师控制型练习是必要的,齐声朗读能够练习语音语调,记忆练习能帮助他们熟悉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固定词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练习使整个教学程序更易于为许多学习者所接受,在程序的最后起到一种总结作用,能让学生感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语言点,是该程序可能的学习结果的一部分”。(Willis,J)
练习活动包括:
(1)全班齐声朗读识别出来的、分了类的短语。
(2)考验记忆力游戏——将黑板上的部分擦掉,看能记住多少。
(3)完成句子(一小组说出一部分,另一小组把句子说完整)。
„„
4.7倡导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与其他语言教学途径相比,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途径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 导的理念,有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倡采 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途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程晓堂,2004):
1、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比如 语言意义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语言功能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传 统语言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意义;强调语言的结构,而忽视 语言的功能。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用语言做事情,这样学生不可避免地既要 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更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因为只有实现了语言的 意义和功能,学生才有可能完成任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可以改变教学中 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状况,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究、归纳和合作等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探究、体验、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趋势和要求。
3、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结合起来。首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他们需要用语言来接收、处理和传达信息;其次,他们要用语言进行某些活动,做一些事情,完成某个任 务;第三,在做事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合作、交流、讨论,需要联系学 生周围的人和事,需要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涉及多种学习活动、多种知识与技能、多种学习方式,因而它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 的综合素质。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代外语教育思想强调语言素材的真实性,认为真实的语言材料不仅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有时代色彩的真实语言,而不 是过时的语言或假想的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把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 境,学生为完成任务而收集的语言素材也肯定是真实而有用的。
5、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
任务型语言教学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语言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有 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因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 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此外,任务型 语言教学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试图把课堂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6、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以一定的角色和身份积极参与讨论、协商 探究等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此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还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 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驱力。
总之,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很多方面与外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是吻合的,同时又有利于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目前进行英语课程改革,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是完全有必要的。
五、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课堂管理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与管理。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是影响教师教授行为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发挥着适当的作用;
·学生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学习活动;
·课堂既有良好的纪录又能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5.1教师角色
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不同的角色,比如,在句型操练和语法讲解的活动中,教师有很大的权威性;而在交际和角色表演的活动中,由于学生有了极大的自我支配权,教师的权威性就被淡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一般只有两种角色:主讲和指挥。然而,在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比较丰富,教师首先要通过任务驱动型学习,交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交际进程起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堂活动的进展。(《英语课程标准解读》,111)
1.调控者(Controller)
管理和指导课堂教学活动,规约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用2分钟时间掠读一篇课文,时间到了,教师让学生停止阅读,回答问题。
2.评估者(Assessor)
老师工作的主要部分就是评估学生的学习,从而知道他们的学习好坏及进展如何,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迫切渴望。有两种评估方式:纠正错误和组织反馈(feedback)。纠正错误要注意选取适当的时间并注意艺术性,切不可逢错必纠,或为了纠正错误而打断学生的讲话,因为那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敢开口讲英语。老师可以“重复学生的话”来纠正错误,这样既保全了学生的面子,又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正确的句子。另外,老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任何努力都及时进行当众表扬和肯定,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组织反馈(feedback)是在学生们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老师对它的整体评价。老师应肯定优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组织者(Organizer)
组织者是老师最难和最重要的角色,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老师在布置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之前应该先向学生发出准确清晰的指令,使学生明确他们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他们将做什么。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在全班开展活动之前,教师或学生进行示范表演是必要的。教师也可以采用抽查的办法,检查部分学生是否已明白教师布置的任务。另外,为了使全班学生明白,必要时可以使用汉语。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花一定的时间思考怎样给指令,才能使学生清晰明了。
4.参与者(Participant)
“参与者”就是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在学生进行活动时,老师不能只站在讲台上观望,而应下去积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老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还可以向学生学到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好点子,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教学,从而使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5.提词员(Prompter)给予学生发言、回答问题等活动的提示。例如,教师问一位学生:“Have you ever bought clothes with problems?”而这个学生似乎一下子不明白,无法回答,教师接着说:“For example, a shirt without „”同时用手指着自己衣服上的纽扣。
6.研究者(researcher)
“研究者”是指教师不断研究学法和教法,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参加课程进修,教学研讨会和听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自己的教学找到新的方法。同时,通过听课,学习别人课堂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然后,自己尝试和创新教学法和教学活动,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佳教学法。
7.帮助者(helper)
教师是活动的资源中心,应该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答案、范例、机会等等,时时刻刻准备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当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做听力理解,阅读文章和写作遇到困难时,非常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除此之外,一个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他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学生灰心丧气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在他们取得进步时,予以表扬;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师只有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使学生喜欢,并喜欢学这一科。
5.2 学生组织
当今语言教学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班学生不总是以班级为一个大集体进行学习。事实上,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里,学生们被分成大小不一的小组,普通的学生组织形式有锁住步骤活动、双人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等。1.锁住步骤活动(Lockstep)
在这种活动中,全班学生都处于教师的控制之下,用相同的节奏和空间,做着相同的活动。
2.双人活动(Pair work)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以两人为单位,可以玩游戏,做竞赛或合作研讨一个学习目标或课程内容。3.小组活动(Group work)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学习研讨,每个小组依据活动内容由3~5人组成。
4.个别学习(Individual study)
这是一个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获得允许用自己的速度学习功课,学生们通常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当然,教师也可以因人而异,给予不同学生有选择任务的自由。
学生课堂教学组织的几点建议:
1.在锁住步骤活动中,教师不应该讲得过多,尽管教师得讲解可能是优秀的范例和可靠有效的输入。
2.在双人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白无误地讲清要求,否则,学生无所适从。如有必要,教师最好与学生配对演示。
3.上述对双人活动的要求,也适合于小组活动,但小组活动的最大问题是小组成员的选择:
①根据座位编组; ②学生自我选择成员编组; ③优生与困难生混合编组; „„。
在日常教学中,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应该受到鼓励,以此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但个别学习也不应该被遗忘,因为学生需要有个别学习活动的空间。
5.3 课堂纪律
有关课堂管理的书籍经常会谈及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管理的技巧运用不充分,则良好的课堂纪律就无法获得,况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行为举止,例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关系,教师备课的充分与否,诸如此类,都将影响课堂纪律。另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课堂纪律显得特别重要。
1.上课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然后可放松一些; 2.授课前务必使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3.叫得出每位学生的姓名并使用姓名提问; 4.认真备课,巧妙设计课堂结构; 5.巡回教学,保持有效移动;
6.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7.谈吐清晰,语言风趣幽默;
8.讲授时眼睛要看着班级,学会用眼睛“扫描”。9.掌握有效的提问;
10.掌握规章制度,处理违规事件标准一致; 11.避免对抗;
12.不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六、任务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6.1 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来说,在任务型教学中他们更多的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这就要求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交际活动,充当人物角色。在小组活动中要求学生敢于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在实际中创造性地发挥,积极操练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使用,才能达到流利和准确的完美结合。任务型教学活动对教师角色而言难度和问题就更大。首先,课程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课前必须花相当多的时间细心而又充分的设计;然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实施课堂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和任务都要做出必要和恰当地评估。很多时候,这些评估应是正面的和积极的。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有种成就感,能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力。因此,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当多种角色,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素质是个综合考验。
6.2“任务型”教学和其他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合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任务型教学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时,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学生,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只是整个语言学习中的一个环节,不能理解为,学习者完成一个一个任务他们的语言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因为,任务可能帮助学习提高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不一定能够全面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任务型学习是众多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对任务型学习适应能力不同,对它的偏爱程度也不同。因此,任务型学习的方式要配合其他学习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附录:
1.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 1.1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个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有多种多样,任务型阅读的教学策略具体操作模式如下(供参考):
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目标。
2、热身运动:通过提问、看图、调查、游戏等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话题。
3、阅读准备阶段:通过举例、提问,向学生介绍故事和篇章的特定情景和背景情况,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例如:(1)从标题和图片入手,猜测故事的主题;(2)略读文章,找出故事设定的情景和背景;(3)通过跳读找出故事里的人物的名称;
(4)通过小测验、游戏等,复习相关词汇的意思和句型。
4、细节阅读阶段:了解文章大意,掌握关键词和重要的信息,阅读细节,学习一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例如:
(1)把打乱顺序的词语、句子、段落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2)寻找段落中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3)列清单、制表格,重新组织所读的内容;
(4)完成能够反映阅读内容的活动,如:画图、识别、配对、选择、分类等;
(5)通过表格、图解、转换所读的信息。
5.巩固运用阶段:主要在于建立与学生各自的知识、兴趣和经历的联系,帮助学生巩固并运用所读内容。例如:
(1)设计卡片、封面、书签;
(2)在图片、词语、表格的帮助下复述课文;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写一个类似的故事或报告,并向全班汇报;
(5)在小组中就与故事相关的话题展开主题活动。1.2任务型阅读训练模块
任务型阅读训练通常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或读完后完成画图、填表、转换所读信息、做问卷调查、根据短文体裁仿写、写日记和报告等任务,与传统的阅读训练模式不同,是一种灵活创新的训练模式。
1、填表任务模块
填表是一种既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模式,在教学中可经常使用。
2、画图任务模块
3、写日记任务模块
在教材中有一些阅读文章是以书信和日记形式出现的,大多数内容是描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在阅读后可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日记。
4、转换表格任务模块
教材中有的阅读材料是以表格和信息卡的形式出现,既简洁直观,又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以上的模块训练和完成各种各样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
2.英语写作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2.1英语写作的任务类型
结合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教师可根据任务型教学原则设计:(1)挑战记忆任务(Memory challenge tasks);(2)排序任务(Jumbles);(3)比较任务(Comparison tasks);(4)解决问题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等一系列任务。
(1)挑战记忆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提问,让学生叙述和总结主要内容;给出 Key words,让学生脱离原文写出一篇短文。这种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和仿写能力。如,可设计以下书面表达任务:A.阅读全文,小组间就课文互相提问; B.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列表;C.根据表格,小组成员合作重写此文, 要求不离纲要,在5—7分钟内完成,表达方式不限;D.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朗读所做短文, 师生共同评价。(2)排序任务
教师可以把文章段落、重点小节或图片顺序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列顺序,认 识到文章连贯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设计以下一系列的任务:A..快速阅读,学生就文章相互提问; B.提供关键词,让学生复述课文;C.给 5—8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将原文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3)比较任务
对比就是从不同材料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可以找出内容相似的材 料,让学生根据一篇文章来写另一篇文章,然后进行对比修正。(4)解决问题任务
问题解决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通过咨询、调 查、采访等各种手段,用英语实现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问题解决型 任务的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可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商讨解决问题 的方案。
2.2英语写作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1、写前活动
写前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写提纲。小组讨论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这一话题,在脑海中寻找有关信息,并把每个想法都 记录下来。学生可以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写。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全 班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并以讨论与谈论的形式帮助学 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写初稿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构思的结果草拟成稿。初稿本身也是一个构思过程,因 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放开去写,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教 师可让学生在3-5分钟内尽可能多写出心中的感受或感兴趣的话题。时间结束时 如果学生仍然想接着写下去,这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话题。此时,教师可让学生 数一下数字并做好记录,以便日后用来比较写作速度。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 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像教练员亲临球场指挥一样,随时发现问 题,并进行现场指导。
3、小组讨论与协作
在学生完成初稿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对将 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这一过程,无疑是更为重要的。在这一阶段 首先学生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内容是否切题,观点是否表达清楚。至于 语法、拼写错误、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后一步处理。事实上,学生往往 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而 教师的作用则在于引导学生并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帮助。
4、改写初稿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 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内容渐渐丰富、完善;然后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由作者自己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教师反馈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结环节,且 应置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 性的反馈,而不应把学生的初稿当作最后定稿而做出一次性评断。此时学生可在 教师指导下练习写作重点及难点。
6、修改定稿
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文做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 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做出反应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不仅使学生看到 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因此大大增强;而且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知 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
3.初中英语听力课任务型教学设计
听力课教学一般说来至少应当包括三大步骤,即:“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阶段三个步骤。
(1)听前(pre-listening)阶段
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短的一个阶段,它根据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及所涉及的题目的熟悉程度不同,可进行2-20分钟。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 就有关学习任务的话题进行介绍(Introducing the topic)。例如,在听万圣节的录音之前就要介绍万圣节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学习作词汇和内容上的准备。
B. 学习、复习相关的语言(Identifying topic language)。为学生们开展学习任务扫清障碍。如果学生己经学过关于此类话题的词汇和短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他们复习,教师还有必要对影响听力大意的重点词汇或语言现象进行教学。C.布置学习任务(Giving task instruction)。使学生理解、明确学习任务的目标和结果。为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如何开展此项任务,每位学生的任务是什么,给他们多少时间,他们完成任务后应取得什么样的成功等方面的问题。布置学习任务时的指令性语言(instruction)一定要简单明了,目标越具体越好。
(2)听时(while-listening)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任务(Task)、设计(Planning)和汇报(Report)。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采取不同的交互方式,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任务:学生一对一或分成小组来进行活动(通常是听力练习或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师监督、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任务。
设计:这是任务实施阶段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学生听的策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不是单单要做完听力材料所配备的习题。
汇报:学生可以以口头、笔头等形式向全班汇报自己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成果。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准。任务的成果既可能是语言性的,如角色扮演,也可能是非语言性的,如画一张图表等。(3)听后(post-listening)任务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语言意义的表达,而语言焦点阶段的重点则从语言意义转向到语言形式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们认为语法教学是不应该受到排斥的,反而应受到重视。在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中,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某些过于注重语言内容而忽视语言形式的偏颇。事实上,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的熏陶、运用、学习动机以及以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以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并不一定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而进行的,这样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有利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两种活动。
A 语言分析活动(Language analysis activities)学生做一些与任务实施阶段中与听力有关的语言形式方面的联系或活动。教师在学生做的基础上来分析这些练习或活动并引起他们对其他词汇、短语或句型的注意,还可以对他们在汇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B 语言练习活动(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在语言分析活动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一些语言练习活动。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或活动来练习语言分析阶段的词汇、短语、句型,同时学习一些有用的语言。
附主要参考文献:
包育彬、陈素燕,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林立、易燕、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佘广安,任务型教学:定位与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J],200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杨志国 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任务型教学的思考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年12期
姚谨,初中英语作文任务型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曾纪伟 任务型教学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与职业 2005年05期 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课程·教材·教法[J],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