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4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 3周2节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小摄影师 3周3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初读课文

1.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检查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3周4节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板书:

6、小摄影师

小男孩 高尔基

扔纸团 请进来

忘胶卷 给胶卷

热爱崇敬 关心爱护奇怪的大石头 3周5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教学过程:

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4周1节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 ——震惊世界

8* 我不能失信 4周2节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

8*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语文园地二 4周3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培养良好习惯。

2、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第二课时 4周4节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3、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4周5节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过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4.各自再读。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5、灰雀

一、知识点:

(一)字词

1、会认6个生字:搜、桦、胸、脯、婉、渣

2、正确读写“搜集、郊外、散步、白桦树、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一遍、不敢、或者、严寒、可惜、低头、肯定、果然、诚实”等词语。

3、积累四字词语:欢蹦乱跳、自言自语

4、短语积累:婉转地歌唱、肯定地说、诚实的男孩

5、多音字组词:散:sǎn(散文)、sàn(散开)

6、反义词:肯定——否定、仰望——俯视、严寒——酷暑(炎热)

7、近义词:可惜——惋惜、婉转——委婉、肯定——一定(二)重点句:

1、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三)重点段: 第1、2自然段。

(四)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你想提醒同学注意的字的下面画三角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明。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1.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说说“敢”应该注意什么?(右面是“反文”不是“又”)。说说“胸”应该注意什么?(右边半包围的结构里不要少写一竖)

5、书写“步”、“搜”。先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书写,同位检查。

6、多音字“散”用两种形式组词。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议读

1、小组讨论交流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答。组长记录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师生解答。

2、教师归纳整理出本课的切入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段,写感受。

4、引导学生交流:

[1](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外形色彩艳丽,胸脯是粉红的和深红的。②它们“欢蹦乱跳”,动态活泼可爱。③在枝头唱歌,说明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所以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3)让学生抓住“粉红的”、“深红的”、“欢蹦乱跳”把灰雀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可采用指名读和齐读的方式训练学生朗读。

[2](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让学生画出能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词语:“每次”、“都要”、“仰望”这三个词语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情感。从“经常”一词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和爱护。(3)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3](1)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3)教师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找遍了”一词中体会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那种焦虑、担心和惋惜的心情。

(4)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的焦虑、担心和惋惜。

[4]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由,列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5]出示填空题: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后,指读并思考:那只灰雀到底飞回来没有?(2)让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倒数第三自然段里)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果然”。(理解“果然”可分三个层次。首先通过查字典让学生说出果然的字面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在句中的意思,然后理解“果然”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品质。板书:诚实)(4)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5)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观察列宁和小男孩的表情,并描述图意。

(6)教师启发学生理解小男孩“低下头”,列宁“微笑”蕴含的意思。(小男孩低下头,表明他仍为自己把灰雀捉回家的错误而羞愧;列宁“微笑”表面上是由于灰雀又飞回来了,实际上是由于小男孩改正了错误。“微笑”说明列宁不仅喜爱灰雀,更喜爱诚实的孩子。)

(四)拓展读:

1、积累背诵描写灰雀的句子。

2、找列宁的故事读一读,阅读其他名人的故事。小摄影师

一、知识点:

(一)字词

1、会认10个生字:摄、基、媚、突、鞠、躬、吩、咐、胶、社

2、正确读写:高尔基、突然、按照、吩咐、立刻、人行道、照相机、大量、摆弄、准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

3、积累四字词语:阳光明媚

4、短语积累:阳光明媚的早晨、杂志社的记者

5、多音字组词:当:dàng(停当)、dāng(当时)卷:juǎn(胶卷)、juàn(考卷)

6、近义词:立刻——马上(立即)、突然——忽然、打量——观察

7、反义词:经常——偶尔、哭——笑

(二)重点句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听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2、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3、“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重点段: 第7、10、15自然段

(四)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你想提醒同学注意的字的下面画三角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明。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我们齐读课题:小摄影师。(板书课题)

(一)初读(检查预习)

1、读课文:每人一段,开火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读生字:摄读shè(不能读成niè)

3、说说“媚、躬、吩、咐、胶、社”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熟字加偏旁)

4、书空“辆”(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或“竖”)

5、多音字“当、卷”用两种形式组词。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议读

快速浏览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梳理找出切入点。

1、切入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写写批注自己的体会。

3、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交流:

[1](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让学生圈出表现高尔基动作、神态的词语,思考回答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3)学生找到并交流:“拿报纸”、“按吩咐坐下”,“侧过脸”,“微笑”,所有这些细节都反映出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别是“很久很久”,表明在这样长的时间内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

(4)让学生同位俩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一人当小男孩,一人当高尔基。体会高尔基的耐心,对孩子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语速不要太快,耐心地读。(5)交流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2](1)学生读句子:高尔基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2)让学生思考、同位讨论: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大声喊道”“孩子,回来” 呢?(3)学生交流出:它反映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情。要大声地读,急切地读。

(4)找一生读后,评价,再读,直到读的急切为止。

[3](1)学生读句子: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2)让学生抓住“很忙” 和“一定”两个关键词语思考:为什么高尔基不愿见记者却非常想见到小男孩?

(3)让学生交流出: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4)让学生重读关键词语,表现出高尔基对孩子的爱。

5、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四)拓展读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背诵。

2、续写故事。

7、奇怪的大石头

一、知识点:

(一)字词

1、会认8个生字:著、巨、陨、坑、秦、域、遗、震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巨石、恐怕、大坑、卧倒、悄悄、躲闪、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流域、纪念、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3、积累四字词语:严严实实、转来转去

4、积累“ABB”式的词语(如:孤零零)积累“AABB”式的词语(如:严严实实)

5、短语积累:著名的地质学家、孤零零的巨石、很深很深的大坑、突兀的大石头、平整的土地、巨大的石头、遥远的秦岭

6、多音字组词:藏:cáng(捉迷藏)、zàng(宝藏)

7、近义词:著名——闻名、遗迹——遗址、兴趣——爱好、平整——平坦

(二)重点句: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2、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

3、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4、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三)重点段: 第九、十自然段。

(四)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读书障碍。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你想提醒同学注意的字的下面画三角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词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默读课文,标出你喜欢或者是触动你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有疑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明。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四光为什么会对一块大石头产生兴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查预习)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4、书空“藏”和“卧”。

5、多音字“藏”用两种形式组词。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议读

快速浏览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梳理找出切入点。

1、切入点: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来历之谜的?

2、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写写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的同时,板书解密的过程。

(1)先提出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2)请教老师、爸爸后,再次提出疑问: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3)思考: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4)出国留学: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5)考查、解秘: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6)研究成果其地位: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3、小组交流读后感想,全班交流。

4.抓住“终于”、“遥远”“许多”等词语重读体现李四光这一研究成果的伟大。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5、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四)拓展读:

1、积累感受深刻的句子。

2、读有关李四光的故事。

8、我不能失信

一、知识点:

字词

1、会认1个生字:释

2、积累短语: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守信用的孩子、甜甜地笑

3、多音字组词:教:jiào(教师)、jiāo(教书)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检查预习).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组词读“解释”的“释”。

4、多音字“教”的两种组词形式。

5、读通课文。

(三)议读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讨论: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2、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3、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读

读有关写宋庆龄的文章,或者是写诚实守信的文章。

8、我不能失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

二、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德,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5.灰雀 教材简析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板书:

灰雀

列宁

男孩

惹人喜爱

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可惜 果然

“一定会飞回来”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灰雀》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

4.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生字词。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指导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1)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随机板书:爱。

3.思考: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

(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2)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质疑。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六、拓展活动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板书: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内容

第二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班级 姓名

1、有一年冬天,列宁在()养病。他每天到公园()。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树上有三只():两只()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非常()。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和谷粒。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着头。

3、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的,小伙伴围着石头(),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4、“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5、他()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的()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他发现在()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成果,()了全世界。

6、()在于学习,()在于积累。——列宁(),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之崛起而()。——周恩来

任何()都是()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高尔基

下载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 灰雀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

    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XX—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出现较多错误的字词有: 郊外散步严寒或者仰望肯定诚实突然摆弄准备胶卷著名捉迷藏历史旅行考察遗迹震惊 《灰雀》中列......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5、山雀 第一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 灰雀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

    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模板 第二单元

    年级三学科语文章(组)二学习内容《平凡小事》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七颗钻石》《倾斜的伞》《礼物》和略读课文《一串......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多音字趣味辨音108题 (2011-12-09 18:57:19) 转载杂谈反义词近义词多音字 ▼ 标签: 分类: 趣味语文 1.单:单(Shàn)老师说,单(chán)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填词语。tòumínɡ rán shāo huānɡ shān liǎn miànyǎnyìnɡchún jìnɡ shì xiàn chuānɡ liánjiànzào shènɡ dì二、比一比,再组词。绵( ) 绕(......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子规律,了解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学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积累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