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说明
《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说明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希望小学
易萧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首先提出问题,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利用风做哪些事情?教材上呈现了三幅小插图,分别是放风筝、扬场、帆船竞赛,下面一幅大插图是风力也能用来发电。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这几个例子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更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具体实例。如利用风力表明风向、利用风轮提水灌溉、利用风轮吸海水制盐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讨论:人们是怎样利用风力的?比如说说利用风轮提水灌溉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说到这些名称就停止。教材把风力发电用一幅大图单独呈现出来,就是要引起师生的关注,后面的教学都与风力发电有关。
第二部分是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也就是以风力发电机为重点来研究如何利用风力。分为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制作风车,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几个不同形状的风车,材料可以选取纸、铝片、竹、木等,形状由学生自行设计。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制作风车的材料,也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自己带好制作风车的材料。实际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做好一种风车,而其他种类的风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外制作。第二是实验,教材上出示了三个问题:
1、我们制作的风车在风中能转动吗?
2、哪一种风车转动快?
3、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第一个问题好解决,试一试就知道了;第二个问题是相对于不同种类的风车来说的,比较在同样风力的情况下,哪一种风车转动快;对于第三个问题,教材上呈现了两幅插图,一是一个学生拿着风车跑,另一个是用电扇吹,除此之外,学生也许还要提出其他的方法,如增加与风接触的面积、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减小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该肯定。第三个环节是改进风车,使风车能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教材首先提出问题,自然界的风向是不固定的,而风车必须正对着风才能很好地转动起来。用什么方法能使风车不用人调整方向,而随风向变化自动调整方向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上有一个提示:想一想,风向标为什么总能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吗?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出示风向标的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学生也能设计出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的风车,即风车本身能够转动三百六十度,在与风车迎风面相反的方向安装一个与风向标上类似的装置。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风向标原理来设计随风转动的小风车,由学生课外制作。第四个环节,讨论风力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前面的研究讨论,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呈现了一段风力发电的资料,最后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的方框里。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对于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风的利用了解甚少。对于常见的风车,学生或许已经玩过,对于怎样使风车转的快也有过自己的疑问与思考,这也激发了学生对于本课的探究热情。
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历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如何开展
1.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风力可能了解不够,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放风筝的经验入手,让学生说一说放风筝的经验,学生这时可以说出很多,比如如何放得高、如何收下来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利用风力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查找一些有关风力利用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们利用风力做了很多事情。
2.制作风车后带学生到室外亲自去实验,回教室后进行交流。要注意的事项,首先要考虑的是上课当天是否有风、是否适合于本课的教学;
二、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1、我们制作的风车在风中能转动吗?
2、哪一种风车转动快?
3、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去探究,否则,实验只能成为学生玩风车的机会。如果学生所做的风车不能转动,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调整。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2、3两个问题,对第3个问题,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一些猜想,如增大风力、增加与风接触的面积、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减小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让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去室外不是去玩,而是去观察研究问题;
三、室外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上学生没有观察思考,因此,要注意组织好学生,特别是以小组活动为基础,重点观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随时进行巡视、指导和调控;
四、回教室后不仅要求学生交流观察研究的结果,也要交流观察研究的过程,特别是在观察研究活动中所发现的细节问题,如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这个问题的交流,只要是学生亲自做过了,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整体理解第二部分,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围绕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这个问题展开的,通过制作风车、用风车做实验、使风车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和阅读资料等活动,最后期望学生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结论。对于使风车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这个活动,教师只能想办法让学生去理解这个问题,而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这样一个风车来。可以出示风向标,让学生观察,用电风扇吹风向标,让学生理解风向标能指风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能随风向变化自动调整方向的风车,难题应该可以迎刃而解。而对于学生自己的讨论结果,没有必要强求完全一致,提倡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可以用文字、示意图以及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都可以。
第二篇:《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科学》
《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湖北省保康县后坪小学:冯泽锡
教材简析:
这篇教材一是风是学生平时遇见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利用风做那些事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进行教学,从书中的插图看,其目的是启发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具体实例。二是从“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进行研究。教学目标: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历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思考。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
研究风车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教学难点:
风车的转动能按风向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方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材料(纸、铝片、小钉子、小木棍、铁丝、剪刀等),风力风向计、电扇等 学生准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在四楼,从窗帘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窗帘在动,说明有风;
生:窗帘飘的还怪远的,说明风很大; 师:有风,风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情呢? 生:扬场; 生:放风筝; 生:风能发电: „„
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学意图】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感受风力的利用。
师:风能帮助人们扬场、放风筝外,还能发电,它是怎么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二:制作风车
师:同学们,你们都做过风车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们准备的以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做不同形状的风车。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做出不同形状和的风车,做好后试试小组内的风车)师:请各小组吧各自做的风车进行展示。
生:我是用硬纸做的,先裁成正方形后,再按对角线剪开; 生:我是用易拉罐中的铝片做的,像电扇的扇片,只不过叶片多; 生:我也是用硬纸做的,只不过是叶片和前面的不一样; „„
师:把你们做的风车想方法使它转动起来; 生:我是跑的,但是转的不快,怎么回事? 生:我放在窗台,转的还可以;
生:我放在电扇前面,转的不快,怎么回事? 活动三:调整风车,是你的风车转动的快 师:查找自己做的风车,转动不快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想是风太小了;
生:风车与中间的轴的摩擦力太大了; 生:风没有正对着风车;
„„
【教学意图】从学生做的风车中发现问题,转动的不快,查找原因,然后再动手修改,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对所做的风车进行修改。
生:我把风车中间与轴接触的地方我把它扩大了一点,转的快多了; 生:我在电扇面前加大了风力,风车转动的也快了;
师:相对而言,风力越大,风车转动的越快,风车与的轴摩擦力越小,风车转动的越快。这与我们前 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科学》
面想到的一样。
活动四:设计出能随风向改变而正对这风向的风车
师:风车正对着风,风车转动的越快,在自然界中,风向是不断的改变的,我们如何使风车始终正对着风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小组研究研究,能想出办法吗?
生:我能不能在一个装置上安上四个风车,也就是说从四面来的风时,始终斗有一个风车正对着风; 生:他这样做有点浪费,制作时一是浪费时间,又浪费原材料; 生:我也同意上面这个同学的意见;
生:我想在这个风车的后面安上一个什么装置,用它来带动前面的风车转动方向,使它始终正对着风向,具体装个什么样的,我们组还没有想出来;
生:我们组合他们的想法有点相似,前面我们学过风向标,就是那样的装置; 生:我们组也同意他们的想法,实际上就是一个方向舵;
师:你们的想法真好,我们就按照他们想的去设计,看风车能不能随风向的改变而改变方向; 【教学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意在让学生把风车和方向舵结合在一起,这里是这节课重中之重的任务,学生的设计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前面学生的设想和以前做风向标的实验,学生是能够完成这个设计的。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看设计的过程中,风向的改变,方向舵带动风车的改变方向的灵活性。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设计一边实验,最后在小组制作好后,进行展示)生:我们组是在风车的直立杆上加的一个方向舵,它基本上能随风向的改变而改变风向; 生:我是直接在风车的尾部上加的方向舵,效果非常好。
师:我们看见前面几个组的同学展示了各组的风车,他们设计的随风向改变而改变方向的风车,设计的很有创意,通过我们设计的风车,联系在实际生活中,风车如何带动发电机发电呢?
【意图】通过学生设计的风车,和现实生活中的风力发电装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风车,在各个部分加上什么样的装置,把风力转化成电能。从多个小组的发言中总结出共同的知识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风车来研究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风力来发电,同学们的想法和设计有许多符合现实低碳社会中减少污染,利用清洁的能源,希望同学长大后能设计更先进、更清洁的能源。
师:下课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改进你的风车,做一个漂亮、实用的风车。
第三篇:风力的利用教案
《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教材一是风是学生平时遇见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利用风做那些事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进行教学,从书中的插图看,其目的是启发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具体实例。二是研究“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进行研究。教学目标: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历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思考。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
研究风车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教学难点:
风车的转动能按风向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方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材料(纸、铝片、小钉子、小木棍、铁丝、剪刀等),风力风向计、电扇等
学生准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
1、说说我们在生活中用到风的例子
2、教师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重点提出风力能用来发电,那风力是如何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呢?下面我们先来制作一个风车。
二、带学生制作风车,看谁制作的风车的转动的快。
1、我们做风车需要那些材料?我们在做风车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2、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安全后,学生分小组做作风车,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并且转动的快。教师巡回指导、调控。同时研究:
3、观察你做的风车能转动吗?转不快是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自行设计制定出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风车,因而强化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了一次创新思维开发的过程。
4、交流展示制作的风车。
5、怎样使你的风车转动的快?(1)增加风力
(2)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3)减少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
经过各小组的讨论、研究,最后汇报出最佳风车的设计方案,并展示给学生,并小组间互换意见,交流看法,这样全体同学在一种民主的气氛里,质疑问难。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6、结合学生的制作,转动电扇,使风向发生改变,引入自然界的风向是不固定的,而风车必须正对着风才能很好的转动起来,你能有什么办法能使风车不用人调整方向,而能随风自动调整方向吗?
(1)小组讨论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组合作制作(4)集体交流
三、学生交流,形成自己的结论。
四、师生共同研究风力发电机发电。风车做好了,那现实生活中风车如何发电的呢?小组内根据风车的转动一起研究后交流。
五、课外作业
继续改进自己的风车,使它转动的更加灵活、快、能随风向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方向。
第四篇:教学设计说明(本站推荐)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及相切时切线具有的性质,并为以后的切线长定理奠定基础。相切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重要的一种,切线的证明与性质尤为重要,对陕西近几年中考题的分析来看,2008——2010第23都是对圆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判定及性质等内容结合三角形进行考察,分值8分,其中第1问都是切线的判定,分值4分。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基于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能初步解决相关的证明题与计算题。
2.通过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
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圆的切线常用辅助线添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
第五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 案 说 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
(一)、(二)、(三)打下基础.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指导老师点评
任何数学老师都想上一堂优秀的数学课,优秀的数学老师想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优秀的,我们都想成为智慧型的数学老师。我们高兴的看到,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一、学生的发现
数学家乔治·伯利亚:“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省,也最容易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里的发现就是在教师设定的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再创造。郭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工具(两个全等的30°的三角板)设置的拼图活动出发,从学生拼出的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好地呈现了探索问题的情景,又为后边的学习新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地承上启下作用,学生遵循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测量、折纸等活动去发现去探索,随着七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已基本形成,郭老师的情景和问题串的设置真是匠心独运。
二、知识的产生
发现结论是定理的初级阶段,如何让定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迁移的印记呢?郭老师通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引导学生用普通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和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产生,三种数学语言的互化形成数学知识内化,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生生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试错中完成的,什么叫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斑。
三、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定理(基本模式)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的识别与分离(例题1)、组合与补全(例题2),几何定理的运用就是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补全,例题的选择是为了学生形成能力、能够迁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郭老师在这两个例题的设置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的深厚功底,这里的精彩是看不见的,但思维的链条在学生头脑中已成雏形,我们从反馈练习的顺利完成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四、方法的拓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形成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形成方法的载体,知识的灵魂是方法,学生从前五个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从操作中发现,在特殊中探索),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深化、延伸,探索线段轴对称性以及对称轴上一点到两端距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把握捉了本节的精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的模仿发展到思维过程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
数学课从本质上讲是简洁的:设置什么情景,怎样操作检验,讨论什么问题,明确什么结论,形成什么知识和方法。本节从操作中探索,探索中操作,在探索中深化,在操作中明辨,从操作开始到操作中拓展,把握住了核心,使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优秀的数学课,也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优秀的标准。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