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一、课题: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小括号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2.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到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教学难点:掌握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星星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口算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这是我们我们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同学们知道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⑴出示情境图
师:看图你能知道什么? 生1:同学在剪五角星。
生2: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几个五角星?
⑵同学们拿出小棒,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2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③ 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巩固练习
1.13-4+5=
7+7-6= 13-(4+5)=
7+(7-6)=
⑴师:.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上下两道题的数和运算符号一样,上面的题没有小括号,下面的题有小括号。(3)师: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小动物应该上哪一节车厢?连一连。(说说这些题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五)课堂作业
74页做一做,75页第1题.(六)板书设计
10-2-3=5
10-(2+3)=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后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4+3+3=
3+4+9=
9-3-4=
10+5-2=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导入
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
(四)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
思路1: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0-2-3=5,然后讲解。
思路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入小括号
教师引入小括号,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4.小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
三、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3-4+5=7+7-6=
13-(4+5)=7+(7-6)=
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二)连一连
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
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的。
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
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
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一年级数学小括号教学设计模板
2.一年级数学下册《找座位》教学设计
3.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4.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5.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6.一年级数学下册《买气球》教学设计
7.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设计
8.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9.一年级数学小括号的用法同步练习试题精选
第三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小括号》
马清群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如图1);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如图2)。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 5
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具体如下图。摆一摆:★★★★★ ★★★ ★★ 画一画: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如下。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7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 5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四、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教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3,如右图。
(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3,如右图。
(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3,如右图。
(4)画()表示先算2+3,如右图。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确实,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看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他们已经帮我们选好了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板书: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将算式添上小括号,如下图):现在,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 5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的意义
教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
五、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
教师: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12-5+4= 14-9-3= 12-(5+4)= 14-(9-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说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教学练习十七第3题
3.专项练习
12-(3+5)= 5+(2+4)= 6+(9-3)= 15-(10-6)= 20-(5+5)= 7+(1+9)= 4.算一算,比一比 10-3+4=(10-3)+4= 算后思考:两道题的运算顺序一样吗?还有使用小括号的必要吗?
/ 5
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一道含有小括号的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题的对比练习,再次让学生体会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强化小括号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小括号的使用要适时、适当。
六、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 5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能力训练点: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
3、8+6-
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括号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
第 1 页 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1)设疑引出小括号
师: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姥姥,回来的时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给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这些糖果按照颜色分了类,你们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呀?【演示课件“小括号” 】
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吗? 学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数量以后,集体进行交流.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如何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随之板书或继续演示课件“小括号”.学生一: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是5块,再把5块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3+7=12)问: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学生二:先把2块黄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9块,再把9块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7+3=12)学生三: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3+7+2=12)师:这个算式的第二步还是2加10吗?(不是,是10加2)怎样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边)修改板书:2+3+7=12
第 2 页 问: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小括号(出示:()).你记住它的样子了吗?请你随老师一起写一写(学生书空小括号的写法).(2)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师:有了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了,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在3+7处用红笔画上小括号)问:有了小括号,“2+(3+7)=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如果遇到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算吗? 板书:15-(6+2)= 学生试着算一算,然后进行交流.第 3 页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总结运算顺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那么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4页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集体订正: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强调:做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