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

时间:2019-05-12 16:3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

第一篇:小学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

《灰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指导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1)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随机板书:爱。

3.思考: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

(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2)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灰雀1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灰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2017.3.1 最新版

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2017.3.1 最新版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5、灰雀

2017.3.1 最新版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2017.3.1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灰雀5

最新版

《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

1、词语认读

郊外 散步 胸脯 仰望 欢快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可惜 肯定 欢蹦乱跳 诚实

2、说话 “果然 自言自语”

二、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3

1、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名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接触到的名人是---出示列宁照片,教师简介列宁。

2、(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2017.3.1 最新版

3、师简介灰雀:(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羽毛多样,鸣声悦耳。)

师: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你喜欢灰雀吗?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灰雀的。

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理解:惹人喜爱)

这可爱的灰雀与列宁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三、初读课文 3 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品读感悟

1、学习1自然段。3

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从哪儿看出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引导学生想象列宁会做些什么。

2、学习3—10自然段。

师: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他们。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找不到灰雀他会是怎样的心2017.3.1 最新版

情?

师: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和小男孩说了什么?(要求: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把列宁说的话划出来,再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读,师巡视。列宁爱灰雀。

1、谁愿意把列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课文3、5、7、9自然段)

2、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学生自读)

3、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读出列宁的关心、着急

师:列宁是多么着急呀。还有其他句子要交流吗?

(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引导学生从“它怕冷”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你能不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列宁很担心?(生个别读、齐读)师:还有小朋友找了其他有体会的句子吗?

(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2017.3.1 最新版

引导学生从“可惜”体会列宁对灰雀的惋惜。

师:为灰雀感到可惜吧?这个句子老师也很想读一读,如果我读得好,给我点掌声好吗?(师范读,生鼓掌)都认为老师读得好,那你也像我一样读读吧。

生读句子。

4、师:列宁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那你再好好地读读这四个句子,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

生齐读四个句子。灰雀哪儿去了。

1、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被小男孩捉去了)师: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男孩呀?(生齐答:没有)

那就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让我心服口服,行不行?可以在有关句子前面打上钩。(板书:灰雀 小男孩)

生自由读,师巡视。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

出示:男孩()地说:“没„„我没看见。”

2017.3.1 最新版

你能根据自己或别人说谎时的表现把这句话填完整吗?(生填空)

把这种感受融到这句话中读一读,谁想读?(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声音比较轻)

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再读读这个句子吧。师:好,我们继续来交流找到的句子。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引导学生从“但又不敢讲”说说为什么不敢讲,再带着这种想说又不敢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男孩喜欢灰雀吗?他抓灰雀是为什么?(从刚才的话语中你看出什么了?(认识到自己的爱太自私又不敢马上承认错误。)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4)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这两句读起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读读看。(生自读体会)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用“一定”,明白此时男孩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定放回灰雀。

再读,突出“一定”和“肯定”,把这种坚定的语气读出来。(5)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爱?为什么?

小结: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2017.3.1 最新版

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分角色朗读体会。

1、师:好,小朋友都体会到了是列宁对灰雀的爱感动了小男孩,使小男孩决定放了灰雀。(板书:列宁 爱)(出示去掉旁白的对话)体会得那么好,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更好。同桌两人分工,一人读列宁的话,另一人读男孩的话,把句子读好。

2、请两名学生分角色读列宁和男孩的话。(生鼓掌)

3、师:刚才还有好多小朋友想读,这样吧,你们既要读列宁的话,又要读男孩的话,老师读提示语,看看能不能读好?(出示3—10自然段)

师生配合朗读(师导读,生接读)

3、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的朗读真不错。那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说的那样飞回来了吗?(生:是的)课文11-13自然段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果然)

(2)列宁爱小男孩。

1、师:你们看,男孩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真的把鸟送回了公园。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树下他们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灰雀,你会对这个男孩说什么?)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12自然段。(师叙述12自然段)

2、师:列宁爱小鸟,男孩爱小鸟,列宁爱孩子吗,你从哪里看出的?

2017.3.1 最新版

列宁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预设:

(1)列宁相信男孩会改正错误,从关心小鸟的角度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错了,这是对孩子的关心。

(2)师: 如果你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昨天把灰雀藏到哪儿去了,还向我撒谎,你太不应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难过)

3、师: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以一颗宽容之心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孩子。

4、师: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总结。

1、师:小朋友,读了课文,你想对小男孩或想对列宁说句什么话吗?

2、师:这个单元我们还要学了不少名人故事,每个故事总会给人许多知识,许多启发,让我们课外再读读有关列宁或者名人的故事,为语文园地二中的展示台作好准备。

六、作业:抄写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2017.3.1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灰雀 4

最新版

灰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情感目标: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列宁的课文,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2017.3.1 最新版

(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自学生字词。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畅所欲言。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看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灰雀,找出有关句子。抓住句式“每次„„都„„”,(可以进行说话练习)“还经常”等词句来理解。

通过上下文理解“仰望”的意思。4.知道朗读第一段。

5.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重点指导“胸、步、或”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2017.3.1 最新版

1.认读词语。2.看课件,激发兴趣。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d.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2017.3.1 最新版

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

课后分析:

美的升华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灰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后通过 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 爱护动物有了 更高层次的启示——真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激2017.3.1 最新版

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 跃然纸上。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 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再 一次一次美的升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2017.3.1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

课题:5灰雀(谢赣莺)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列宁的课文,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今天我们又要要学习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自学生字词。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畅所欲言。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看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灰雀,找出有关句子。

抓住句式“每次„„都„„”,(可以进行说话练习)“还经常”等词句来理解。通过上下文理解“仰望”的意思。4.知道朗读第一段。

5、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重点指导“胸、步、或” 4.学生描红、摹写。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词语。

2、看课件,激发兴趣。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d.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5.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课后分析:

美的升华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灰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后通过 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 爱护动物有了 更高层次的启示——真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 跃然纸上。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 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再 一次一次美的升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下载小学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灰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灰雀》精品教案范文大全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

    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

    5、灰雀 三(2)班 语文老师:陈 露 教材分析 :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文章故事情节简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但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灰雀∣人教(共5篇)

    26 灰 雀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将灰雀......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上册 灰雀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灰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能力目标:能了解......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灰雀》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灰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遇到了将灰雀捉去的男孩,经过交......

    语文教案-灰雀

    语文教案-灰雀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18.灰雀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生字词,继续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摘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