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我与父母交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

时间:2019-05-12 16:2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_我与父母交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_我与父母交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篇:2_我与父母交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能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以及辨证分析逆反心理。

知识目标: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2.教学重点/难点

调查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成长中的烦恼(与家长的冲突)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1、【角色扮演】“我的烦恼”

困惑A、为什么我和妈妈的关系会变成现在这个格格不入的情形? B、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2、【小组活动一】:“你说我说大讨论”

困惑A、学生角度:小时侯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家长角度: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困惑B、活动二:成长的烦恼大调查 3、【小结】:成长也会有烦恼。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4、【情景故事】:丽丽长大了

丽丽离家出走了,妈妈最后找到了丽丽的好朋友小娜,小娜给了丽丽妈一个日记本。其中一篇是这样写的,“今天又是阴天,心情也是阴天,灰蒙蒙的天空,看不见云彩和太阳,冷风瑟瑟,鸟儿站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上上下下,也只有它们无所谓晴天阴天„„

昨晚又和爸妈大吵了一架,上网是导火线,结果炸弹就这样引爆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要我按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我会思考„„他们总会这样教训我:“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就一个人带着褥子到黑龙江上山下乡去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也许我现在的逆反,在他们的眼中叫混;我现在的标新立异,在他们眼中叫胡来„„年龄的差距所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好似东非裂谷带,成为了奇观。我决定离家出走„„。”

【讨论】:A、能结合材料,说说逆反心理在自己身上的的具体表现吗?(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

B、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呢?

5、【拓展】:所有的逆反心理都不对吗?

小文(化名)是名正在读初二的男孩。在父母和旁人的眼里,他不爱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中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不爱与人交流,基本上没有朋友。为了帮小文提高学习成绩,其父母曾多次送他到各种培训班,并为他请家教,却毫无成效。在家时,小文从不和父母沟通,很少说话。母亲经人指点,才怀疑孩子心理有问题,便带他四处找心理医生。

专家认为,这是由于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错误,导致了孩子毫无生活热情,没有目标感,因而学习无兴趣,人生观极端消极。对此,专家建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后,应及时向孩子郑重道歉,并尝试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同时,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心理拓展训练,将孩子与父母隔离一段时间,利用第三方力量弥合亲子关系,并鼓励孩子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解决了以上问题,孩子才有可能产生兴趣。

板书 板书设计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逆反心理有危害

第二篇: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

课题:我与父母交朋友

对应课标: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中“我与他人的关系”规定: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中规定: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危害,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

知道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掌握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能力目标:学会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

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

掌握与父母沟通和交往的方法,能正确面对亲子矛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感受父母的爱,领悟对父母的爱。

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

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 难点: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合作探究学习

多媒体教学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前天“青春悄悄话”QQ号收到了一条署名“风”的网友的信息:“我真希望我是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看到这条信息,老师非常的紧张,也很苦恼。俗话说:三年一代沟。老师生怕自己对于青春期学生的想法不是特别的了解,不能很好的帮助“风”。问:同学们,你们能帮和老师一起来帮助“风”吗?

看到这条信息,你们想到了什么?

新课:大家都认为:信息说明“风”和他(她)的父母之间出了点问题,产生了矛盾。活动一:《争当福尔摩斯》:

1.、猜猜“风”与父母之间出了什么问题?

2、说说自己与父母曾有过的摩擦。

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长大”与“长不大”的矛盾,年龄差距以及由于年里差距导致的代际差异、父母的错误教育理念和滞后的观念、孩子自主意识增强而自制能力弱„„„„)

4.、结果推理:”风”与父母的关系将会如何?

结果一:问题解决,感情加深 结果二:问题没有解决,矛盾加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最大的两种可能性)

昨天深夜老师收到了“风”发的第二条信息:“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恨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就知道逼我读书,还一定要我考上东中,我就像个囚犯一样,没有自由,只有服从。他们一定要我读书,我就偏不读,呵呵,这不,我还偷偷跑出来上网了呢。” 问:

1、一个“偏”字说明这时的“风”已经出现了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的表现是什么?

3、结合“风“的信息说说为什么“风”会出现这种心理? 活动二:《小小辩论手》

活动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作为正反方进行辩论,主题是:应不应该反抗父母?

活动结束评出胜方和最佳辩手。

(教师在结束后归纳:理性的反抗及其结果、非理性反抗及其危害即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的危害,说明对待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风”发来的第三条信息:“我被爸爸抓到了(哭脸),我以为他会狠狠的打我一巴掌,没想到他只轻轻的说了句:我们回家吧!看着他平和的表情和满脸的风尘,我哭了„„„„”

我们惊奇的发现事情有了一个意外的发展,虽然我们不知道“风”和父母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问:是什么力量促使“风”与父母之间关系得到改善?(爱的力量)

展示《暴走妈妈》的事例(进一步说明亲子间爱的力量)

要彻底解决“风”与父母的矛盾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沟通)活动三:《谁是一休》

活动方式: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风”应该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活动要求:

1、组内分工明确,有记录、有发言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

3、点出沟通的关键词,并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冷静、主动、了解、尊重、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开放自己、笑、平等„)

教师特别点出: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结果要求同存异。商量是沟通的过程。

“风”的三个信息开始让我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母亲,我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从而避免产生亲子矛盾?作为老师,我应该如何帮助前来求助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掌握与父母交流的艺术?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帮老师吗? 活动四:《共建和谐》

活动方式:邀请亲子关系良好的学生说说:“我”与父母的故事。

活动要求: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与父母交往的秘诀。

(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及时归纳不同于上一活动的词,最后点出自己最喜欢的几个词:赞赏、聆听、帮助、宽容,结合反思说明喜欢的原因和这几个词能发挥的作用)课堂小结:

用爱去感受父母,用心去构架理解沟通的桥梁,用爱心去化解矛盾构筑和谐家庭;当我们用心去聆听父母,用情去赞赏父母,用行动去帮助父母,用宽容的心去爱父母,我们能从容应对烦恼,克服逆反心理,真正做到在成长的道路上与父母携手同行!

第三篇:和父母交朋友教学设计(模版)

《和父母交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与父母平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遇到事情和父母沟通商量及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

二、教学准备:

1、准备课堂角色扮演;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1)【情景选择】:

教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家的邻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请看大屏幕,如果你是小冰,你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一)选择。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会导致什么结果? 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

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 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

(二)你认为最好的协调办法是哪个? 教师:思考两分钟,待会找同学回答你的意见。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都不错。的确,我们和父母的矛盾代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矛盾和代沟,我们既不能否认,也不能漠视,更不能夸大;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用心去和父母沟通。架起理解的桥,亲近父母,跨越代沟,和父母交朋友,这样才是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和父母交朋友。(板书:和父母交朋友)(2)、【点明课题】:和父母交朋友

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共享,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沟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其中最冷静的办法就是找到分歧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可能涉及的多种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寻找“共同语言”。另外,沟通中还要懂得并善于“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

(3)、【模拟表演】:小莉是独生女,12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说好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

要求: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表演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出示课件)

教师点拨:①一部分学生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②从模拟中体验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并把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说给同学听听。

反馈:学生在模拟活动,可以得知与父母沟通,不仅是个程序的问题,更为重要是与父母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解决途径的过程,是个选择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意见,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师:通过情景剧的表演,使我们知道了(出示课件)

沟通基本要求: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教师总结:沟通的实质是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对方,双方求同存异。与父母的沟通,需要心灵的交流,核心是爱的奉献。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如何处理家庭冲突?(4)、【相关链接】: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

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析的原因。

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教师:这六步法也许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万能钥匙,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家庭矛盾的思路。尝试使用它,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活动步骤:先表演,再总结要领,然后交流方法和体验,最后看相关链接。

设计意图:活动侧重于探究处理冲突的步骤,这个活动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不光有个步骤问题,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沟通涉及的经验很多,核心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这一情景,并作出分工、准备。其次,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扮演。扮演中最好有不版本,即有对的,有错的;有事先准备的,有临时生成的;有扮演者的表现,也可以有台下同学的表现。这样做才有比较、有可辨析的材料,供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道德,在辨析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要注意归纳学生的经验,如交往中的主观动机、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内心所想、沟通预期、基本态度、基本策略等,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把握沟通的要领。最后要注意在学生中交流自己平时的经验和体会。因为这些包含着学生的经验,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而且易于与新学内容共同构建适合学生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知识框架。

教学建议:在活动前,老师应该多设想几种可能的沟通方式和结果,以便知道学生演示;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不参与扮演的同学仔细观察,多作结论;活动后,要注意总结,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学生得出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课后,让学生有意识地用这些有效有益的办法与家长沟通,将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总结提升: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教师:老师的亲戚毛毛在家就做的非常好,咱们一起来看一下。(5)【你说我说】:

毛毛是个冒失鬼,常常弄坏东西、染脏衣服、摔破花盆,惹得父母批评。可他家亲子关系并未因毛毛的过失、家长的批评而疏远,毛毛觉得与父母在一起很开心。当问及毛毛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会帮父母做事,还会夸赞父母,老爹老妈能不喜欢我?”

探究题目:请大家讨论讨论:

1、毛毛有哪些窍门 ?

2、你有过毛毛的体验吗?

3、你与父母交往还有哪些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反馈:学生在探究与父母交往的窍门和艺术的时,老师要随时对好得沟通方法进行表扬和记录(出示课件)。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写完后让学生读读、记记。

教师行为:在引导的时候,重点应提示学生“策略”内容并不重要,而且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习思考什么是双赢的策略?要尽量避免“不满——冲突——冷战”这样的应对模式。

教学建议:要提示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观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教师提示:老师找到一份“与父母交往三字经”,让我们一起大声的交叉齐读一下。学生交叉齐读。

(6)、【我思我想】练习巩固

教师:昨天老师看到一则寓言,觉得非常好,咱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教师提问学生:想一想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沟通要从心开始,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到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亦如此。(7)、【作业】:和父母相约开展一次家庭活动,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第四篇:《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学案例

《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笔者在为期一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就如何体现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操作要求为: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以《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填调查表: 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有下列哪些行为:()

A、爱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侵犯隐私;B、不信任我;C、冤枉、爱唠叨 ;D、思想陈旧,老古板 ;E、小题大做,爱用命令的语气 ;F、老爱说,你看别人怎么怎么样。上课时我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然后我用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引入课题,同学们一下就产生了共鸣。我就让学生用小品等形式表演了与父母发生的各种冲突,大有与父母不能同处天下之势。借助这敏感的共有话题,我将全班8个小组分成两大块,从两个角度去探究“为什么?”,一是从父母的角度,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小组再形成综合意见,下面就是来自两个角度的各小组的部分发言

孩子角度:我们长大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父母这样做我们不能理解;

父母角度:我们上班太忙了,没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想了解孩子现在思想的情况,无奈,只好偷看他的日记了。偷听,寻问打电话,那是孩子太小了,怕他处理不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唠叨,那是每天对他们提个醒,对他放心不下,担心他们结交损友,受到伤害。关于购物,现在孩子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好攀比,希望孩子能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体谅父母的难处„„。

通过合作探究,找出了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我又启发学生,“如果将冲突进行到底,将产生什么后果?”学生的发言是“家庭不和谐”“离家出走”、“甚至去自杀”。如何解决与父母的冲突呢?当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给学生讲述几个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强化“爱”的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听了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此时我又注意及时引导学生结合切身体验谈对父母的感情。其中某班一女生眼含热泪,讲述在一次旅途中出现车祸的刹那间,父亲为保护她而自己受伤时,声泪俱下,表达了一个少年对父亲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有了上面的铺垫,出谋献策,支招,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便不言而喻了。我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后践行作业,“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主动与父母沟通,化解“爱的冲突”,倾诉自己对父母的爱。这堂课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准备、课中合作探究,自己去感悟在生活中如何走进父母的心灵,解决生活中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困惑,从中学会了如何用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

第五篇: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框 严也是一种爱(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教学难点: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第一课时 成长也会有烦恼

课前准备:课前先通过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等,以便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还可以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于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教学过程

一、成长的烦恼

1.同龄人的心声(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请举几例。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同时对同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缓解心理压力。如一些学生可能本来对自己的亲子关系很不满意,但他可能抱怨自己父亲不好。通过这一了解发现很多人也跟他差不多,知道这种现象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就会降低。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认可教材上的材料,即学生身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事。然后可以让学生补充相近的材料,意在让学生参与,介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重在发挥其导向的功能,并不是要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全部问题,因而要注意达成有限目标,要在努力方向上引导。要注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即会与父母换位思考,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严要求中蕴涵的爱心和期待。

2.苦恼的不只是我们(见附录: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活动内容:分析成长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通过比较两代人的不同,分析造成隔阂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首先在于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父母的正确做法更容易接受,不当之处也更容易理解和宽容。其次,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再认识。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走极端,看问题容易片面。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促进心理的成熟和处事方法的掌握。还有,比较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终身受益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

教师行为:第一步,让学生分析,找出与父母的差别;第二步,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中的障碍;第三步,让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爱与期待中的矛盾),不能夸大这些矛盾;第四步,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鉴于比较两代人涉及许多内容,先为学生提供可比较的角度: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需要把握好度,即不能搞得太宽太多,因为这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铺垫,而不是教学的重点。二是要渗透辨证观点的教育,即比较中分析并全面地看问题,分别看到两代人的利与弊。三是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心情。这是体谅父母苦心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二、成长不烦恼:

1.阅读感悟:其实你只有8%的烦恼

出示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在过后第三周,打开‚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没有发生。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必因亲子关系出现裂痕而过于忧虑。

2.质疑交流:订立一份《家庭和约》

出示材料: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但华华却不以为然。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如果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并遵照家庭规则去做,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自拟提纲,与父母订立一份《家庭合约》。3.身体力行: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

参照下面‚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指导学生将其运用于实践。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派对地址,也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适当的时候,来起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第二课时 逆反心理有危害 课前准备:

本课内容浅显,不涉及更多伦理,主要是情感和实践问题。要提高本课的教育实效,首先要在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的学生,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引起与家长的冲突。②学生在化解与家长的冲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③学生在与家长的关系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④学生逆反心理在家庭关系中的反映。⑤能够感染学生的例子,特别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学生接近的例子。教学过程:

一.阅读感悟——爱的冲突(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你是否也经历过‚爱的冲突‛?试举一例。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代沟,究竟谁不理解谁?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回忆自身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故事,让学生读懂父母的真诚与无私,为后面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分析逆反心理的危害作铺垫。二.理性分析——冲突的代价

活动内容:连续性提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结果对你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与影响吗?如果有,请具体说明。现在你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你认为代沟产生的责任主要在于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体会家庭冲突的不快,体会逆反心理造成的影响亲子关系、伤害父母和自己等危害,认识到逆反心理所存在的不利的一面。这样能让学生理智地对待与家长的矛盾,不任性,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为冲突的解决有正面和反面两种体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既可以讲正面的经验,也可以讲反面的教训。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讨论;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事件本身的介绍不必过细,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要注意学生思想的升华,即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的不同结果;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危害进行梳理,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三.认真聆听——来自父母的心声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见附录)。引导思考:你也有过挨打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如何看待这种经历?采访自己的父母,问问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感受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自本能的,是最无私的,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令孩子们不太喜欢罢了。但这也不足以导致某些孩子过激的方式来‚回报‛亲人。

四.出谋划策——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活动内容: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①爸爸说写完作业就让我出去玩。我写完作业,妈妈又让我再做两道奥赛题……②妈妈说只要我期末考到班级前三名,就带我去旅游。我真的考了第二名,妈妈却说她没有时间……引导讨论: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妈妈非要我学钢琴,我一点都不喜欢,我的志向是当一个科学家。②妈妈很支持我,同意我学画画,可是现在我对它的前景不看好。③爸爸就知道让我学习,当尖子生,可我总是考不到第一,失望极了。引导讨论:如果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不一致,你是坚持己见还是服从父母的意志?你会如何说服父母来支持你的愿望? ①父母偷看了我的日记;②父母将我的朋友拒之门外。引导讨论:当父母的做法‚不合理‛时,你会怎么做?父母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建议:可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①一个同学说:我妈就是烦,每天我吃早饭的时候,她就说:‚吃完早饭去喝牛奶,别忘了。‛其实,牛奶和书包都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我上学拿书包,不就看见牛奶了吗?真是的!②女儿晚上去看电影,九点多回家。妈妈说:‚才回来,我到路上都看了好几次了。‛女儿说:‚妈妈真是的,难道看看就能把我看回来?‛③我骑自行车上学,爸妈每次都要叮咛一句:‚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引导讨论:父母讲这些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面对父母的唠叨,怎样做才会双赢?这里重在引导学生领悟同样一句话可以有多种意思的理解,即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设计意图:选取这些两难问题,当然这些都是青少年学生所关心的、跟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的话题,让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激起个体的内心价值冲突。让学生自主探究增进与父母的了解与沟通、化解冲突的办法,并让学生设想不同的方法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处理方法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下载2_我与父母交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_我与父母交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课时:严也是一种爱 备课时间:8、27 上课班级:八年级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举例概述逆......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化解亲子冲突,需要让父母理解自己;同样,自己也需要理解父母。( ) 2.“天下无不......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案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三 二、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2、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3、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与实录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与实录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与实录 教材分析:本课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的第四个主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动物和我们......

    教案 我与老师交朋友

    思想品德教案设计我与老师交朋友 教学目标 1. 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 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情......

    我与动物交朋友 教案

    我和动物交朋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走进动物世界,在活动中体会“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提高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环境意识,增强对生命关爱的情感。 3.通过搜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我与老师交朋友(教案)[推荐]

    我与老师交朋友(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知道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2能力目......

    我与植物交朋友教案

    我和动物植物交朋友品德教案 作者:谢晓颖 教育教学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51 更新时间:2009-7-2 我和动物、植物交朋友雅戈尔小学 谢晓颖 活动目标:情感目标:对破损植物、残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