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教案初中化学第五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讲解范文
精品教案初中化学——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 参加 生成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不适用 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 不能..计入 “总和” 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 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 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 2H 2+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 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 2:1:2
3、化学方程式的 读法 以 2H 2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 4份质量的氢气与 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 2个氢分子与 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2个水 分子。
点燃 点燃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 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 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 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 2 + O 22 O 3 + SO 2 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 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 2, 因此 Fe、S 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 Fe 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 2。⑶确定 FeS 2、SO 2 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 2除以 FeS 2 中 Fe 元素的原子个数 1的
商 2作为的 FeS 2 系数;用最小公倍数 2除以 Fe O 3 中 Fe 元素的原子个数 2的商 1作为 Fe 2 O 3 的系数;2FeS 2 + O 2 1Fe 2 O 3 + SO 2 ⑷确定 O 2、2 的系数: SO
①由于 O 2、SO 2 中只含有 O、S 两种元素, S 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 此先确定 SO 2 的系数,再确定 O 2 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 S 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 4, 所以右边 S 原子的个数也为 4。因此 SO 2 的系数为 4除以 SO 2 中 S 元素的原子个数 1的 商 4作为 SO 2。的系数。2FeS 2 + O 2 1Fe 2 O 3 + 4SO 2
②由于方程式右边 O 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 11,因此左边 O 原子的个数也为 11。
所以 O 2 的系数为 11除以 O 2 中 O 元素的原子个数 2的商 11/2作为 SO 2。的系数。2FeS 2 + 11/2O 2 1Fe 2 O 3 + 4S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 2就可以。4FeS 2 +2O 3 + 8SO2
三、书写的步骤
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附 :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 C + O2 点燃 CO2 S + O2 点燃 SO2 4P + 5O2 点燃 2P2O 5 4Al + 3O2 点燃 2Al2O 3 3Fe + 2O2 点燃 Fe3O 4 2Mg + O2 点燃 2MgO 2H 2O 2 2O + O2↑ 2KMnO4K 2MnO 4 + MnO2 + O2↑ 2KClO 3 MnO △
2KCl+3O2↑ 2H2O 通电 2H2↑ + O2↑ 2H 2 + O22O 全面突破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 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X(1设未知数 ………… 设
MgO 2O Mg 22点燃 +(2写出化学方程式 …… 方 48 80(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3g X 已知量和未知量 …… 关 X g
38048=(4列比例式,求解 …… 比 48g 380X ⨯= ……………………… 算 =5g(5简明地写出答案 …… 答 点燃 △ 点燃
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5克。(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②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③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将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 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④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⑤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典型例题】
例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 子数目比。
【答案】 C 例 2:在反应 X+2Y=R+2M中,当 1.6 gX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且反应生 成的 R 和 M 的质量之比为 11:9,则在此反应中 Y 和 M 的质量之比为
A.23:9 B.16:9 C.32:9 D.46:9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X +2Y =R +2M 11 9 1.6g 4.4g x(1 x 9 g 4.411 x=3.6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 的质量为:4.4g+3.6g-1.6g=6.4g Y 和 M 的质量之比是:6.4g :3.6g=16:9。【答案】 B 例 3:在 3A+B=2C+D的反应中已知 30gA 和 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 且已知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0,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 B.26 C.40 D.60 【解析】 3A + B = 2C + D 30g 10g 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 C :30g+10g-5g=35g 30g 10g 35g 5g 3x 2×70 30g :35g=3x:140 x=40 【答案】 C 例 4: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加热 12.25g 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23 O KCl KClO 2 MnO 122.5 32 12.25g x x 32 g 25.125.122= x=3.2g 答:加热 12.25g 氯酸钾,可制得氧气 3.2g。(1错误原因:。(2改正:。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本题的错误在于化学方程式没有 配平。
【答案】(1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2设反应后可制得氧气 x。↑+23
O 3KCl 2KClO 22 MnO 2×122.5 3×32 12.25g x x 96 g 25.12245= x=4.8 g 答:加热 12.25g 氯酸钾,可制得氧气 4.8g。2:常见的计算类型:(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涉及到气体体积的计算(3)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有关计算公式: ①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 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不纯物的质量×(1-杂质的质 量分数)②不纯物总质量中含有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 ③一定体积的气体换算成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体积=气体的质量/气体的密度。解题思路: ①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反复推敲关键字句,准确理解题意。②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题目,理清层次,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条件,分 析已知和待求。明确物质间关系,寻找解题突破口。③解题:解题时要做到思路清楚,方法正确,步骤清晰(设未知、写化学方程式、找关系量、列比例式、求未知、写答案),计算准确,书写规范。④验题:检查所用条件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全部解出所求问题,单位是否统一,计算是否正确等。【典型例题】 例 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 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2003 年 5 月 21 日 13:40 成功登顶。假如每位 运动员冲顶
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k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2)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 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解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 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 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 6 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 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在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
【答案】(1)4.8k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2KMnO4 △=== K2MnO4 + MnO2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例 2: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 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1)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 实验:称取样品 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 0.32g 氧气。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 化钙的质量分数。【解析】该题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材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题目要求的是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只要求出生成 0.32g 氧气所需的过氧化钙的质量,然后与样品质量相比,再乘以 100%,即可解题。【答案】(1)2CaO2+2H2O=2Ca(OH)2+O2↑(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 x。2CaO2+2H2O=2Ca(OH)钙的质量分数为: 7
答:样品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72% 例 3: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反应式为:
。请计算电解 10t
过氧化氧化铝可得多少吨铝? 【解析】这是一道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的问题。
解:本题可用两种方法解答。解法 1:设电解 10t 氧化铝可得铝 x 成铝 2Al2O3
通电 通电 解法 2:电解过程中,氧化铝中的铝全部生 Al2O3………2Al 102 10t 54 x 204:108==10t:x x=5.3t 答:(略)102:54==10t:x x=5.3t 答:(略)例 4: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5 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 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 10.7 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解析】依质量守恒定律求解.解:生成氧气质量:15.5 克-10.7 克=4.8 克。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
:96=x:4.8 克 x=7.45 克 96 4.8 克 答:生成氧气 4.8 克,生成氯化钾 7.45 克。课后作业: 讲义习题 8
第二篇: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洛源中学
屈海涛
一.教材依据:
依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的能力。
(2)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四.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五.教学难点
1.在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均为纯净物质的量。2.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考的科学方法。六.教学选择:引导、讲练结合、总结 七.学法指导:阅读、思考 八.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九.教学课时:2课时
2×158
6g
________ =______
X
32×6g
X=________=0.6g
2×158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引言〕上边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而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过程还可再简单些,具体参照例2,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100例2。(看图影片)〔课堂练习〕:1.请大家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看图影片,集体回答)2.教材P101(学生上黑板)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的步骤如下:设元、配平、写量、列解、简答
设元:设未知量
配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量: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列解:列出比例式,求解
简答:简明的写出答案(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讲解:我们可以把解题步骤用5句话总结如下:
变化物质定量算,设元配平是关键;
对应项量写下边,列比求值中心环;
简写答案才算完。作业:教材P102:
3、5
教后反思:“化学方程式”学生熟悉,那么“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上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解题步骤,并且使学生明白解题时书写规范十分重要。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通过课堂练习,知道学生对解题步骤已经掌握,为下节课进行“过量计算”打下基础,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篇:初中化学重点化学方程式大汇总
初中化学
|
重点化学方程式大汇总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H2+Cl2=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Zn+H2SO4=ZnSO4+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C+CO2=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32.点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
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
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纳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
Na2CO3+HCl=NaCl+CO2+H2O
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第四篇: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讲解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3.正确使用量和单位。教学重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5)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 2H2O通电===2H2↑+O2↑ 36 4 32 x y 1.6g 36 x32
1.6g,x=1.8g;4y32
1.6g,y=0.2g 答:电解消耗1.8g水,同时生成0.2g氢气。常见题型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7×4=80g。
例2 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 4Y=2×102-3×32=108 Y=27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答:(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4.8kg 316 x32 4.84.8g1000g/kg1.43g/L3356.6L x3164.8g
3247.4kg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分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
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仔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
3.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4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 + CO2↑ 100 44 100t×80% x 100 100t80%44 x x=35.2t 生石灰的质量:100t-35.2t=64.8t 4.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推断?
例5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43高温
== CaO+CO2↑)
解:(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g1.2g 8g100%=85%
(3)m=5.5g-(8g-5.5g)=3g(4)设需要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CaCO3高温 ==CaO+CO2↑ 100 56 X×80% 280kg 100 x80%56 280kg x=625kg 分析:此题通过不断改变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观察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完全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10g盐酸后,固体剩余物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剩余的1.2g固体不和稀盐酸反应,应为杂质。然后,用8g石灰石样品质量-杂质质量=CaCO3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三小问也可从题意得出正解,即第一次加10g酸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应和第二次一样,所以第二次剩余的固体质量就是3g。最后一问可利用含杂质问题的解题方法处理。
第五篇: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臆造不存在的事实和反应;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后完成化学方程式并检查气体、沉淀符号的缺漏。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4、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的使用;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规则。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求什么设什么;(2)正确完整的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标在相应的化学是下面;(4)把题中以自知的条件和带球的未知量写在相应的相对分支质量总和下面;(5)列比例求解;(6)写出答案,作答。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搞清楚题目给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注意反应物过剩的问题);化学好似书写要正确,相对分支质量计算要正确;单位要统一;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区别“适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应”——所有反应物全部反应完了,没有剩余。“足量”、“充分反应”、“反应完全”——一种反应物反应完了,另外的反应物可能反应完了也可能有剩余。“过量”——一种反应物反应完了,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有剩余。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
已知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求生成物(反应物)质量; 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之间换算的计算; 有关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的计算
例题一: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若使16g硫反应完全,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硫? 例题二:某工厂需要10t氧气作为原料,这些氧气用电解水地方法获得,问要消耗多少水?同时生成多少吨氢气?
例题三:某农田需要80立方二氧化碳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如果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要用多少石灰石?(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77g/l)
例题四: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2000年,钢铁年总产值达到了1.27亿吨,成为世界钢铁大国。某钢铁厂日产3%杂质的生铁2240吨则需要80%的氧化铁赤铁矿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