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
“探索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
温州三中
胡玫
一、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分析
复习课旨在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温故”主要是指引导学生回顾课标引领下教材的基本知识框架及学科基本技能与方法,就初中《科学》第五册第一章“探寻物质的变化”内容而言,知识与技能部分主要体现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所涉及的多种物质、物质之间的多种变化,以及建立在这些物质基础上的常见化学反应、反应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等等,由于本章内容与生活背景联系密切,又体现出其应用性。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着重定位在学生通过对物质变化过程中典型现象的分析,复习构建物质基础知识脉络,进一步理解物质反应规律。“知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重于呈现知识框架构建与梳理的方法,二是科学方法的运用与启迪,三是基于知识运用与方法迁移的问题解决及方法。结合以上三点,本章内容从物质的特征出发,从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切入,探索物质的变化、归纳物质变化规律与方法,并进行应用。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重温观察实验、抽象概念、理想思维等科学方法,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体现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分析、分类、归纳、演绎、实验观察、推理等具体学科方法进行知识构建与思维拓展;为了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出问题解决思想,本节课通过对情境一(化学小魔术)的充分预设,激发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科迁移能力,并给全体学生营造提供分类选择、自主发展的空间。
二、教学策略选择及理论依据
在本课题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试图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有关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理论,作为科学复习课设计的理论指导,以寻求突破常规,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奥苏贝尔将先行组织者阐述为“在学习的新材料前,给学习者以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在此引领下,根据先行组织者的一些主要特征,如:(1)一组简短的文字或图解的资料;(2)包含一个例子,有助于学习者注意它与将学习内容的类属关系;(3)提供学习教材的内容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4)能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时记忆编码的过程;(5)比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包容性与概括性等等,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图解资料—碱的化学变化现象”与“简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作为复习过程中知识点再现及问题解决之前呈现的先行组织者,这两个引领性材料中包含物质变化的实例,提供学习内容之间、问题解决背景之间相互关系,具有概括性、抽象性与包容性,其中“图解资料”从引课部分的“碱的化学变化现象”,到最后演变为问题解决的新情境,可以头尾呼应;而 “简 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这一问题情境则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要求,逐步引导学生复习归纳酸碱盐、金属、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反应规律,以达到知识概括与思维发展循序渐进的作用。在媒体设计方面结合“图解资料—碱的化学变化现象”与“简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等先行组织者背景资料的运用,选择以PPT课件形式呈现图片与文字背景,并在问题解决环节设计学生两人分组实验对三种物质进行鉴别,体现学生能力运用。
三、学生特征分析与学习评价设计
作为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已有认知水平及相应的生活经验,本节复习课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的第一、二章教学之后,学生对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具有了物质变化规律与方法之间的基本构架,已熟悉了科学方法的类型及应用,对物质鉴别的实验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同时,本章内容生活化倾向明显,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学习的感性认知,因而本节课的深广度定位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在设计过程中,每一环节设计尽可能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教学应答行为,作好铺垫与教师理答的预设,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施展时间与空间,教师自己也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尽量使得整节课比较流畅从容,既不显得仓促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与发展性,为正节课的顺利施教奠定基础。为了有利于对本节课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评价设计一方面以目标为标准,另一方面也考虑具有可操作性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方式,所以情境四(化学小魔术变式练习)的设计体现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现场诊断,通过学生现场应答表现,反应出学生本节课学习学习层次性效果,并给教师提供教学补救的依据,从而有机会对过程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视,特别是有利于教学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反思与修正。
四、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分析
问题1:你知道下列常见的食物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
葡萄、柑橘类、茶叶、香蕉等。
设计意图:葡萄、柑橘类、茶叶、香蕉等是酸性的,但摄入人体后,被胰液、胆汁、肠液等反应,再被吸收入肝中,味道虽酸,其中含有的有机酸被分解后,留下许多矿物质如钾、钠、钙、镁等,故反而显出碱性反应,如柠檬、橘子等。其实食物的酸碱性,决定於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多寡比率而定,所以葡萄、柑橘类、茶叶、香蕉等属于碱性食物。在学生生活经验里以上食物是酸性的,所以会回答这些属于酸性食物,这就混搅了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以此为课题导入,一是提示酸碱性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误区,引起学生兴 2 趣,同时从葡萄、柑橘类具有酸性,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碱性食物作为引课思路,带出本章内容主题“探索物质的变化”。
问题2:你能描述这些变化发生时的现象吗?这些小魔术主要表现了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课件:
情境一
化学小魔术
设计意图:先行组织者可以一幅简单图画的形式出现,以读图方式唤起学生视觉上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前认知,通过现象的再现,给学生提供了复习归纳碱的共性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重温碱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现象分析比较抽象出物质化学性质。并为一下环节物质间反应现象的文字描述形式应用做好铺垫。
问题3:以下哪几点描述表现了酸的性质?从中找出哪些属于酸的共性,哪些表现出某些酸的个性?
课件:情境二
现有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描述
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2、CuO粉末在稀硫酸中逐渐消失
3、硫酸滴入氢氧化铜中,蓝色沉淀消失
4、碳酸钠遇到盐酸产生气泡
5、锌粒加入硫酸中,锌粒周围产生气泡
6、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
7、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8、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附着红色铜
9、浓硫酸使蔗糖碳化
10、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产生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1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设计意图:奥苏贝尔强调,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学习者学习新内容之前,在其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而这种功能促使学习者对将要学习的较细节性和较分化性的内容加以更稳固地结合与保持。问题三的设计充分关注复习课中知识结构的再现与构建方式,采用“简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作为“先行组织者”,从前一环节的读图过渡到阅读文字材料,从碱的性质的复习到酸碱盐及金属、有机物的之间反应现象的综合呈现,学生在进行阅读分析与分类比较中,归纳出酸的共性与个性(浓H2SO4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浓盐酸挥发性)、体现科学方法的运用,从另一个角度给学生提供知识归类与方法运用的平台,避免知识点复习“炒冷饭”现象的出现。
问题4:请从情境二的现象描述中找出有关盐、金属及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课件:
盐的化学性质
4、碳酸钠遇到盐酸产生气泡(盐与酸反应)
6、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盐与盐反应)
8、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附着红色铜(金属与盐反应)
1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盐与碱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
5、锌粒加入硫酸中,锌粒周围产生气泡(金属与酸反应)
7、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金属与氧气反应)
8、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附着红色铜(金属与盐反应)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9、浓硫酸使蔗糖碳化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设计意图:逐步增加对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在让学生归纳酸的共性与个性基础上,以此问题为例子,学生通过方法的演绎分析归纳出盐、金属及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以课件演示进行整理,进一步加深对酸碱盐性质与变化规律的认识。
问题6:请根据情境二的现象描述写出(3)(5)(6)(8)所描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说出其反应类型(两位同学板书)。
课件: 置换反应中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n 酸碱盐之间复分解反应的四种情况及发生的条件:反应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
设计意图:第三次运用情境二的十二个反应现象,不断加深学生对典型现象的印象,为有关物质变化的问题解决夯实基础;从物质性质分类到物质变化反应式书写,对学生知识落实从动口到动手,不断演练;此处还体现情境二作为本章的物质化学变化反应方程式及反应基本类型复习的先行组织者作用,学生在(3)(5)(6)(8)反应类型框架下,进一步完成其他反应式及其基本类型分类,教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归纳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学生实验:现有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Cl、Na2SO4溶液,请用所提供的AgNO3、BaCl2、HNO3试剂将它们进行鉴别。
设计意图:国内不少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科学兴趣,复习课也需要实验增趣,同时此实验并作为问题解决情境,创设了基于实验的抽象思维空间,学生通过两人交流讨论运用物质变化规律完成物质鉴别任务;由于鉴别方法的多样性,本环节还提供给学生层次性的发展机会,体现促进更多层面学生发展的思想。
总结:酸、碱、盐性质与变化
从物质变化现象——寻找变化证据——归纳出物质的性质 揭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
设计意图:在整章知识构建基础上,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背后的方法、方法背后的思想,逐步引导形成相应的科学课程价值观。
问题7:请同学们根据“化学小魔术”中描述的现象填写出相应的反应物(答案不止一个)。情境四:化学小魔术变式练习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一 “图解资料—碱的化学变化现象”已作为作为复习过程中物质性质 与变化的知识点再现的先行组织者在问题2的设计中发挥了作用,此处将此情境变式为知识归纳与问题解决的综合性要求的先行组织者,以图示现象为框架,既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复习内容,分类归纳物质变化规律,同时又铺设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解决情境变式题,为学生思维发展营造了起点低落点高循序渐进的问题台阶,体现尽可能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设计思想,由于涉及的问题情境伸缩性较强,为教师把握教学时间提供了相对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第二篇:物质在变化 教学设计
第三 单元 物质在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以是物质
发生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会查阅书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4、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5、能反思其他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和假设相比较。
6、尊重证据,乐于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以是物质
发生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课时安排:
1、蜡烛的变化 1课时
2、铁钉生锈了 1课时
3、变色花 1课时
4、洗衣服的学问 1课时
1、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教学重点、难点
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
蜡烛、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烧杯、干抹布。教学过程:
1、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
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
2、研究物质的变化。
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物体,让我们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仔细观察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的特点。
给蜡烛加热。预测:蜡烛在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燃烧蜡烛是有什么现象发生,将观察到的加热和点燃蜡烛的现象写在活动记录上。最后,比较蜡烛熔化、凝固和蜡烛燃烧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异类音义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异类生成了新的物质,证据
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中寻找。
3、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
学生探究以下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水的三态、铁水变成钢锭。
讨论研究后把结论填在书上,并说出你的证据。
4、学生选择实验,在观察比较中判断她们属于哪一类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选择实验所需的器材做实验。
通过着部分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组观察实验和活动中交流,对物质的变化有
更全面的认识。教学反思:
2、铁钉生锈了 教学目标: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的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和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的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常见的生锈物品。教学过程:
1、导入
铁回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呢?你研究过吗?
今天蜗牛来研究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2、在生活中找一找生锈的铁制品。
观察铁锈是什么样的,比较铁锈与铁有什么不同。还在哪见过生锈的物品?
3、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以王刚小组为例,介绍实验方案的内容和格式,学生模拟实验,假设制订方案。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严整假设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归纳铁钉生锈的原因。
(暗示两个假设条件:一个是只有空气,无水。另一个是有水,有空气。)
(提醒学生:新钉子要把表面的油漆清洗掉或烧掉。)
4、了解防锈的方法。
怎样防止铁生锈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兔油漆、搪瓷覆盖、制成不锈钢、表面涂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还有涂沥青、放干燥剂„„
5、巩固
铁生锈的条件有哪些?
怎样防止铁的生锈? 教学反思:
3、变色花 教学目标: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性。`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性。*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准备:
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各类物质,研究物质的种类和用途对家庭、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有着很大的作用。
2、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知识。
学生玩魔术“纸花变红,纸叶变绿”——在白色花瓣上涂上白醋,在叶子上
抹上碱水,在往纸花上喷上紫甘蓝水奇妙的现象就发生了。
讨论纸花变色的原因,了解物质变化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性物质
和碱性物质。
3、指认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从生活经验出发介绍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体温:怎样用科学的手段去辨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
4、学生用紫甘蓝制作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生制作紫甘蓝指示剂。
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体,观察颜色的变化,将结果填在活动记录上。
5、了解酸性、碱性物质的意义。
通过一些事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意义。
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就会大面积死亡。
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家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6、巩固
今天你学会了怎样的一个小魔术? 酸性、碱性物质有哪些意义? 教学反思:
4、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方法。
意思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质量的用去。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准备:
烧杯、勺子、水、肥皂、洗衣粉、植物油、污布。教学过程:
1、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油污„„,你知道怎样去
除它们吗?
2、通过怎样去除衣服污迹的问题,开展讨论。
围绕洗衣服的话题,展开讨论。
引出“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剂用品效果好”的问题。
3、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学生动手洗衣服。先说说该怎样洗衣服呢?
创造两种实验条件,学生分成两组做对比实验,学生填写实验结论。
(重点通过观察污渍的变化,比较出肥皂、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差异。)
4、介绍洗衣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介绍洗衣的学问。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对于油污用肥皂洗涤效果比较好„„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只要跟与之
匹配的洗涤剂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5、巩固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洗衣服有什么学问呢? 教学反思:
第三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能区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理解化学变化的特征,会判断变化与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因此,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新课教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学习化学必须要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演示实验[1-1(1)]、[1-1(2)]、[1-1(3)]、[1-1(4)]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完成课本实验记录。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活动:
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实验(1)、(2)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分析: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实验(1)、(2)没有新物质生成,像这种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如: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讲: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1)、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1、是不是具有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呢?
2、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过渡: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那么什么是物质的性质呢?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可燃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讲:如,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学生活动:
讲: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也是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那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又叫什么呢?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讲: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提问:变化和性质有没有联系呢?
分析: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能、会、可以、易、难等关键词,在变化中加上以上关键词就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如:
(1)酒精挥发——物理变化 酒精易挥发——物理性质(2)食盐溶解于水——物理变化 食盐能溶解于水——物理性质(3)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4)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5)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简单介绍
熔点、沸点、密度。演示[实验1—2] 讨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问: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
分析:物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可以决定该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用途,如铜丝具有导电性,可以用来做导线;反过来,从物质的用途也可以体现该物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如:氢气可以作为高能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等等。
性质与通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课堂小结
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设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1)、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可燃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对多种物质变化的观察、思考,运用分类的观点,以“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为分类依据,进而掌握化学变化的特征,认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通过提问,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思维,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说明物质发生的变化,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以讨论形式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区别方法,教会学生认识和观察化学反应的方法,探究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第四篇: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2.体验对各种观察的体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2.认识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判断方法。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
【导入】讲述“白纸血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一定迫切想知道在张白纸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好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开始,来学习这门生动而又与生活联密切联系的化学课吧!【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演示并板书】 1)2)3)4)玻璃摔碎 白纸撕碎 粉笔折断 水凝固成冰
【提问】同学们发现这几个变化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1.物理变化
定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提问】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点评、提问】同学们是怎样判断的呢?
【讲解并板书】判断方法: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就是物理变化。例如,物质的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等一般都是物理变化。
【演示、提问】演示火柴的燃烧,让学生比较燃烧前后的火柴有什么不同。【讲解】像火柴燃烧这样,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板书】2.化学变化 1)火柴燃烧
【演示并板书】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蓝色硫酸铜溶液。4)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提问】观察一下这几个变化的共同特点?
【板书】定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方法: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就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般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讲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来,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形状、颜色、状态等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化学变化中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这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板书】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演示、讲解】蜡烛的燃烧。
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先熔化成液态的石蜡油,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液态的石蜡油被吸到灯芯伤后就开始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这是化学变化。所以说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着物理变化。【小结】 【作业】
第五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3.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4.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教学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课
型:新 授 课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师导入新课】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谁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倾听、思考、举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师演示】实验1-1,1-2,1-3,1-4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学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了解变化的基本特征,学习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观察的能力、规范表达。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师提问】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果并回答: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归纳】 1.物理变化概念、特征并举出实例
【设计意图】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提问】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讲解】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学生】2.识记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特征并举例 【展示】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教师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文稿】课本第10页1、2,逐题提问 【学生】口答,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知。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讲解】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铜能生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学生】理解记忆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学生】举例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学生】倾听记忆、理解。自学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教师演示】实验1-5 【学生】观察现象,尽可能多的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及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教师】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学生】结合P9最后一段实例理解。
【课堂练习】出示POWERPINT演示习题:课本10页3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
【教师归纳】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能力”,是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是、会、可以、难、易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另外,要能初步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通过多做一些练习,理解巩固。
布置作业 :课本10页1、4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例: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例: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铜能生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例如:
三、变化与性质区别
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能力”,是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是、会、可以、难、易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