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4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4页、45页“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坐过公共汽车吧!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看马戏。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设计思考:利用乘车和看马戏表演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出示课件)笑笑他们要乘公共汽车了,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大多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该怎样解答呢?应该把车上的2人,和正准备上车的3人,以及后面赶来的2人合起来。应该用加法计算。2+3+2 怎样计算呢?

淘气:先算2加3等于5,5再加2就等于7.笑笑:我是用画圆圈的方法。先画2个红圆,再画3个黄圆,最后再画2个绿圆。一共有7个圆,就知道一共有7名乘客。

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算式相加的数多了,加号也多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京翰教育北京家教辅导——全国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2、学习加减混合

(出示课件)公共汽车继续向前行,有到了一个站。你又看到了什么情境,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峰: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来有7名乘客。有2人上车,有3人下车。

你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7根小棒代表车上的7名乘客,有2人上车,就加上2根,有3人下车,就去掉3根。所以列式为:7+2-3 该怎样计算呢?先算7+2=9,9-3=6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我们来听听小敏的想法。(出示课件录音)小敏:我列的算式是7-3+2,这种方法对吗?

正确。7-3+2又等于多少呢?自己算一算,有困难可以摆小棒或画圆圈。我们看这两种方法。里面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

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乘车的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把故事的情境用画圆圈或摆小棒的方式反映出来,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张“乘车”的图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较容易地有加法类推到加减混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3、学习连减

(出示课件)汽车继续前行,终于到马戏团这一站了。笑笑和她的同学们要下车了。

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东说:车上原来有6名乘客,先下去4人,有下去2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自己列式解答。

6-4-2=0现在车上一名乘客也没有。

我们来看这个算式,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设计思考:在连减的学习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4、试一试 书第44页试一试。

5、总结运算顺序

我们来看这几道题,有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你在算这几道题

京翰教育北京家教辅导——全国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时,都是按什么顺序算的呢?

(出示课件录音)小宇: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小茹: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过马戏团大门游戏:算一算

2+7+1=

10-7-3= 9-3-2=

6-3+7= 7+2-8=

10-4+2= 10-8+5=

3+5+1= 8-8+4=

3+5-6=

2、小鸟图

教材第45页第1题:说一说,算一算

3、三只小狗算题游戏

教材第45页第3题:数图形,算一算

4、马术表演

用加减混合方法解决问题。

5、马术表演、刺猬表演

教材第45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

6、解决问题:分水果中的数学问题 教材第47页第4题。

(设计思考: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大量单一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结合学习内容,设计马戏表演,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注意练习的适度,使学生在观看马戏表演的兴趣中掌握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无穷的乐趣。)

四、结束

说一说生活中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把它编成数学题,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说一说,并和同学互相解决编的数学问题。

京翰教育北京家教辅导——全国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第二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乘车教学设计

勤建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案设计人:王洋审核: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 教学内容: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目标在具体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 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顺序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 =10 – 7 =63 =5 +1 =

二、导入新知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乘车》教案

乘 车

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1、探索连加。

(课件出示公共汽车图片)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齐说:公共汽车

师:公共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你们经常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吗? 生:是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车”的相关知识。师:谁来说一说坐车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1:上车时要排队、不拥挤。生2:应从前门上车,从后门下车。生3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

生4:要等车停稳后再上下车。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希望同学都能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设计意图:渗透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师:(课件演示,师配旁白)好,那现在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 学生观看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说一说? 生叙述(多请同学起来说一说),师引导:车上有2人,上来了3人,现在有几人,又上来2人,那么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生:车上有2人,到站后,上了3人,又上了2人,现在车上有7人。(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3,2,三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3+2=(师板书)。师:那么,这么算式结果等于几呢? 生:等于7。师板书.。

师:对。孩子们,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生:我是数一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有7人。生:„„画圆圈,再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在这里不画圆圈不数数,如果这里也没有图让我们看,就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我们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生:先算2+3=5,再算5+2=7。师:可以,很好,请坐。

师:(再请同学来说)这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2+3=5,再算5+2=7(引导用“先”、“再”)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它有两个加号。生:有3个数相加。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

2、探索连减。

同学们坐好来了,坐稳了哦,我们的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看一看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游乐园到了,后门有4个人下车,前门有1个人下车。)师:谁能把到刚才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说一说? 生:车上有8人,游乐园到了,下车4人,再下车1人,现在有3人。师:谁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人数的变化?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生:8-4-1=

师:为什么在这里要用“减号”,在前面却用上“加号”啊? 生:有人下车,人数变少,就用减法;有人上车,人数变多,用加法。师:真聪明,说得真好。那你是怎样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师5呢?。生:„„画圆圈,再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在这里不画圆圈不数数,如果这里也没有图让我们看,就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我们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生:先算8-4,再算4-1=3。师:可以,很好,请坐。

师:(再请同学来说)这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先算8-4,再算4-1=3(引导用“先”、“再”)师:在这道算式里都有哪种运算符号? 生:有两个减号,有三个数相减。

师: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减算式”。

3、探索加减混合。

同学们坐好来了,坐稳了哦,我们的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看一看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体育馆到了,后门有4个人下车,前门有1个人下车。)师:谁能把到刚才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说一说? 生:车上有9人,体育馆到了,下车4人,上车1人,现在有6人。师:谁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人数的变化?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生:9-4+1=

师:为什么在这里既要用“减号”,又要用上“加号”啊?

生:有人下车,人数变少,就用减法;有人上车,人数变多,用加法。师:真聪明,说得真好。那你是怎样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师6呢?。生:„„画圆圈,再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在这里不画圆圈不数数,如果这里也没有图让我们看,就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我们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生:先算9-4,再算5+1=6。师:可以,很好,请坐。

师:(再请同学来说)这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先算9-4,再算5+1=6。(引导用“先”、“再”)师:在这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生:有一个减号,还有一个加号。

师: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算式”。(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真倾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个人与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游戏园过一会儿才到,我们来做些小游戏。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老师示范)

师:老师拿来了几根小棒? 生:5根。

师:老师再拿来了几根小棒? 生:2根。

师:最后老师拿走了几根小棒? 生:3根。

师:那还有几根小棒啊? 生:4根。

师:好,很好,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

生:老师先拿来了5根小棒,再拿来了2根小棒,最后拿走了3根小棒,还有4根小棒。

师:很好。你能列个数学算式来表示么? 生:5+2-3=4.师:很好,请坐。再请一个同学也来说一说。学生起来说。

师:看来难不倒小朋友们。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玩一玩,说一说?最后列个算式。大胆一点。

生举手。下面的同学可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听他说得是不是对了,列的算式是不是也正确了。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学生活动中。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参与在活动、学习中,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让孩子在玩中学。)师:最后,我们来做做书本上的练习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4页。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来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小小的发现:

(设计意图:及时有效地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提炼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技能。)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谁来说一说。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左 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学具准备:投影仪、文具、文具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播放《解放路小学校歌》)好听吗?喜欢听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看看自己举得是哪只手?想想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朋友:左、右。

1、认识右

现在请你伸出右手,能说一说,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认识左

下面请伸出你的左手,说一说你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六安市解放路小学

王艳 同学们,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在我们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呢。就像左耳朵、右耳朵,左眼、右眼,还有左腿、右腿(师边说边摸)。

3、位置不同时的左右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咱们坐在同桌的两位同学也是好朋友,请同桌两位同学伸出你们的右手,相互握个手吧,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都伸的右手?(教师板书:站的位置不同,左右也不同)请同学们看一看图片,这些同学是不是都是靠右走的?

二、理解左边、右边

1、从左数、从右数

下面你能根据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告诉我,从左数橡皮是第()个,从右数橡皮是第()个。(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怎么样,只要你认真、细心,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

2、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下面老师要提的这个问题可是有难度的,请看,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有一位同学说了,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你们同意吗?乐乐有不同意见,听听乐乐怎么说吧。

乐乐的方法很好,你们会了吗?

三、闯关练习

本来今天老师想请熊大和熊二来我们的课堂上做客,可是光头强

六安市解放路小学

王艳 又要去砍树破坏我们的大森林,熊大和熊二去保护我们的大森林了,光头强说只要我们能闯过下面的关卡,他以后再也不砍树了,同学们要不咱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第一关:帮助小猫咪找到小兔子的家; 第二关:动手摆一摆; 第三关:说一说,指一指; 第四关:数一数有几辆车;

四、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很棒,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光头强说他以后再也不砍树了,你们高兴吗?

今天这节课也已经接近尾声了。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是呀,今天我们认识了左和右,判断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左手和右手来帮忙。今天这节课就到这儿吧,同学们再见!

六安市解放路小学

王艳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误的遗憾。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校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备课时,我只准备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模仿上下楼梯,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没有到位,突然想到学生的教室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一下,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临时增加了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表明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的,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

六安市解放路小学

王艳 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在“动作游戏”这一环节里,我喊口令速度稍快,只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动作,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学生,我也没有仔细检查较慢的学生是否做对动作,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差异性,没有把“面向全体”这一新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

以上几点不足都说明我驾驭课堂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六安市解放路小学

王艳

第五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

[伴你教数学]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趣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教材分析〗

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使用新的实验教材已近一年了,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具备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本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能运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因此,对于本课内容,学生掌握方法较快,但由于算式中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 情绪。怎样保证学生整节课都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学好这一知识呢?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来组织学习活动,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并适当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

(一)我们去坐车

(对教材上的小朋友们乘车图,我作了一些改动,课题定为“畅游动物园”。)

师:在上课之前,我先统计一下,我们班哪些同学去过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哪些同学没去过?

(很多学生很兴奋也很得意地说去过,也有少数学生略显遗憾地说没去过。)

师:(安慰但很有鼓动性)没关系!不管是去过还是没去过,咱们今天都开开心心地到动物园去玩一圈,痛痛快快地畅游一次动物园,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师:现在咱们就到世界之窗集合,坐车前往动物园!

(多媒体演示公共汽车开动,到达“世界之窗”,有乘客上下车的情境。画面配音:各位乘客大家好,这里是火车站开往动物园的101路公共汽车,现在车上有乘 客36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车19人,上车48人。)

(评析 动物园是学生喜爱去的地方,以此作为课题引入新课,能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前往动物园

1.到达“世界之窗”

师:画面中的情境大家看清楚了吗?你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车上的乘客和刚才的36人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学生对画面中的情形非常感兴趣,教师的问题一出,小手都纷纷举起来。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先讨论一下,教室里顿时响起唧唧喳喳的讨论声,看来学生还没养成轻声讨论的习惯。)

生1:我觉得车上的人增加了,因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

生2:车上的人数增加了,因为48比19大。

生3:我觉得车上的人会比原来的36人多很多,因为48比19大很多。

(第三种说法很有创意,用到了以前学过的“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知识,有较强的数感和估计能力。这位学生的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钦佩的目光,听课教师中有人赞许地点头,我也及时地表扬了他。)师:那么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你能写出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地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几分钟后,让学生回答。)

生1:36-19+48=65(人),我是用车上原来的人先减下车的人,再加上车的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2:36+48-19=65(人),我觉得也可以先加上车的人,再减下车的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满脸着急的样子,我刚朝他看,他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生3:老师,我和他们的算法都不同,我先算48-19 =29(人),再算36+29=65(人)。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吗?

生3:48-19 =29,表示上车的比下车的多29人,36+29=65就是现在车上的人。

师:刚才大家都说车上的人数增加了,这个29也可以说是什么?

生4:车上增加的人数。

生:用原来的人数加上增加的人数,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

(又一部分学生忍不住接上了话题,也有一部分学生略有所思、略有所悟地点点头。听课教师中响起一阵讨论声。)

师:你们在计算得数的时候,是口算的还是写竖式算的呢?谁愿意把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竖式的写法,同时教师强调一下易错的地方。)

2.到达“深圳大学”

(画面配音:各位乘客,深圳大学到了,本站下车17人,上车9人。)

师: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数和刚才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能算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说一说你的算法,你是怎样想的?

生1:65-17+9=57(人)。

生2:65+9-17=57(人)。

生3:17-9=8(人),65-8=57(人)。

(教师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并指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因为有上面一题的铺垫,学习过程加快许多,汇报算法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解释自己算式的意思,特别是对于第三种算法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有意识地尝试用第三种方法来算。)(评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有利条件,在计算结果时先估算再口算或用竖式计算,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教师在两道题的处理上,也有轻重之分,第一题是重点,第二题是知识的顺迁移,有效且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表演真精彩

1.蝴蝶采花

师:看,动物园到了。深圳市野生动物园欢迎大家光临。看看这边草地上有什么?(蝴蝶)春天里,美丽的蝴蝶正忙着传播花粉呢!每一只蝴蝶应采哪一朵花呢?请你把蝴蝶和相应的花用线连起来。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评析用情境出示练习题,比直接看题计算要生动得多,学生也比较感兴趣。)2.拔河比赛

师:这边动物们的拔河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哪一队会赢呢?咱们来帮忙,好吗?1~5小组的同学代表左边的一队,6~10小组的同学代表右边的一队。请大家在练习纸上算出得数,再决定胜负,好不好?开始!

(多媒体演示动物们拔河的情境,教师点击鼠标,绳子就会偏向得数大的那一边。)

师:再来一轮好不好?(画面上场景不变,两边的算式变了,一共出示了4组题。)

(评析 拔河比赛是学生熟悉的活动,把这一情境运用于动物的活动中,生动有趣,更富有人文色彩。尽管所给题目都是单调的两步计算,但学生急于想知道比赛结果,都兴致勃勃地认真计算,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效果就大不一样。)

3.接力赛跑

师:再来看这边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接力赛跑)好多小动物身上的号码都忘了写,你能不能帮它们填上?(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独立完成。)

(订正完得数后,教师追问:你认为哪一队可能会赢? 这一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生1:我认为老虎队会赢,因为最后老虎身上的得数是88,而狮子身上的得数是78,所以老虎队赢了。

生2:我不同意,因为赛跑是计时间的,老虎身上的88可能是跑了88秒,而狮子是78秒,所以应该是狮子队赢。

生3:我觉得还是老虎队赢了,因为狮子那队有乌龟,乌龟是爬得很慢的。

生4:我不同意,乌龟虽然爬得慢,可老虎队里有熊猫,熊猫不也是跑得很慢很慢的吗?

生5:乌龟虽然很慢,但后来狮子也追上来了,你看狮子的脚在老虎的脚前面一点点,说明狮子是先冲线的。

生6:我还是觉得老虎队会赢,你看乌龟一边跑还一边扭过脖子回头看别人,这样是很容易掉棒的。

(听课教师被逗得一阵大笑„„)

(还有一些小手举着,还有理由要说„„两种不同的观点相持不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学生把刚参加完运动会中接力比赛的要领和注意事项,都用到数学课堂中来了。备课时我只想到学生可能会根据最后一个得数的大小和乌龟跑得慢的事实,来决定胜负,但学生的回答比我想像得要精彩得多,丰富得多。我很欣喜也很激动,对于每一种回答,我都一一点头,表示肯定,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评析 这一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创造性,不仅从知识上落实,更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合理想像、合情推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4.迷路的小熊要回家

师:天快黑了,一只小熊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

(屏幕上演示情境和要求:得数大于70的才能走,用彩色笔画出路线,小组合作完成。)

(在实物投影上订正结果。)(评析 把迷路的小熊送回家,富有浓浓的人文关怀,学生都乐意去关心小动物,帮助小动物,学习的积极性有增无减;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分工计算、估算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心回家去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休息了,咱们也该回去了,上车吧。

(多媒体演示,画面配音:101路公共汽车从原路返回,现在车上有乘客57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了一些人,又上了一些 人,车上还有47人。)

师:想一想,可能下了多少人,上了多少人呢?小组讨论、合作,写出你的算式。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写出各种可能,然后全班交流。)(评析 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相对前面直接给出数据来计算的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前面的基础,让学生“跳一跳再摘桃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发展。)

师:今天大家到动物园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教学反思〗

《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果没有“畅游动物园”这一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有进位退位)的混合式题,最多算4,5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但是,当把计算融入到“坐车”“采花”“拔河”“赛跑”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要感兴趣得多,他们不觉得是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题量也不少,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兴奋点,都让学生意犹未尽。特别是“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的辩论热烈而精彩,这种大胆想像、敢于创新、积极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其受用终身的。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很久以后还有学生对我说,最喜欢动物园这节课。

尽管如此,我觉得仍有遗憾。

1.对学生放得不开,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还不够。在“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我有意识地培养和展示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想像、积极思辨的精神,但不够充分。课后也有本校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说得多好啊!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呢?我们还觉得没听够。”

2.“小熊回家”这一题,不一定每道题都要计算出准确得数,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案例点评〗

应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教师用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完成非常传统的课题――计算教学,课堂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境创设生动合理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掌握方法快,但准确性不高,持久性不强,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本课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来组织学习活动,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有效地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练习设计丰富多彩

本节课完全打破传统的“新授――练习”那种层次分明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所有的学习过程都融入到不同的活动当中,学生一边兴致勃勃地参与游戏活动,一边进行计算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既有独立练习,又有团队竞赛;既有娱乐游戏,又有情境辩论。观察、计算、想像、表达交替进行,学生始终情绪高涨,避免了传统计算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的乏味、厌倦的学习情绪。〖编者点评〗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体现得很好的方面,就是人文情怀处处流露。

在这节课里,教师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时时处处都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生活,以儿童的心理去感受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学生眼里,数学课堂不再是单调的数字组合,而是富有童趣的童话世界。“蝴蝶采花”“动物拔河”“接力赛跑”“小熊回家”等情境,既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又蕴涵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特别是“接力赛跑”,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情况下,订正完得数,就算完成了对知识点的要求,但教师一句“你认为谁赢了?”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另一番世界,掀起本课的高潮,学生合理的想像、稚气的辩论,令人忍俊不禁。这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是敢于求异的体现,教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创造的火花,引导并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是非常难得的。当然,如果能让学生发挥得更充分一点,就更好了。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车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最终定稿]

    乘车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 1新设计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45、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5篇范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领会左右的意义。 2、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能在实际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乘车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左右》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 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 碛塄学校 贺丽华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

    北师大一年级上数学_跳绳_教学设计(最终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跳绳)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过程......

    乘车教学设计2一年级数学上册

    乘车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 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有几棵树》教学设计大全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4页---75页: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