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车教学设计2一年级数学上册
乘车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评论(0)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孩子们喜欢的郊游,为了见到小恐龙的大闯关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评论(0)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一、复习
相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一定能够认真听讲,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做一个会学习的好孩子,有信心嘛?
学习新知识之前呢,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4+2= 3+2= 7-2= 9-2= 6+3= 5+1= 5-1= 7-2= 小朋友们真厉害,全都做对了,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这几道题,谁能告诉老师每组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前一道题的得数是第二道题的第一个加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是上课认真听讲,动脑思考了,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带大家去郊外游玩,看,车来了!
但是出发之前呢,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乘车时要遵守的规则么?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上车时要先下后上;车在行驶时不可以把手和头伸出窗外等等,老师希望你们都是讲文明懂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乘车当中,同样也有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有信心么?(板书:乘车)评论(0)活动2【讲授】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探索连加 ①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图1 师:看,问题来了!小朋友,从这幅图当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车上原来有2个人,三家店车车站到了,有3个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指名再说一遍。
师:小朋友说的很好,那你会解决这道题么?(2+3=5)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是车上原来有两个人,3是上来3个人,5是车上现在一共有5个人。②探索新知。出示课件,图2 师:看,又有一些小朋友上车了。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车上原来有2个人,三家店车站到了,有3个人从前门上车,有2个人从后门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说的真棒,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遍。你能解决这道题嘛?(2+3+2=7)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新旧知识对比 出示:图1图2,问题以及算式,形成对比。
算式:2+3=5中,其中的2,3,5表示什么?那算式:2+3+2=7中的2,3,2,7又表示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1图2,以及他们的问题及算式,有什么不同?(第二个算式有两个加号)④ 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师范读:2+3+2=7,再指导读。师:你们是怎样算出得7的呢? 师小结: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师边讲边板书:2+3+2=7)那我们再来看这两道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呢?(问题都是: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都是用加法计算)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那是不是所有的”一共有多少的问题都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呢。同学们真聪明,解决了第一道难题,我们的汽车开动了,来到了郊外之旅的第一站。⑤练习
出示课件:书上练一练1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么?你是怎样想的?(老爷爷手里有2根丝瓜,藤上有4个根丝瓜,篮子里有3根丝瓜,一共有多少根丝瓜?列式:2+4+3=9)学生自己做,找同学汇报答案。
这个道题也是用加法来计算,那以后遇到“一共有多少”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直接用加法来计算了。
2、探索连减
①师:小汽车继续出发啦,看图,你从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车上有8个人,七里庄车站到了,前门下去一个人,后门下去4个人,车上还剩下多少人?)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但是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出现了困惑,现在我们就来演一演,看看能不能帮助你们更好的理解。
小朋友们看懂了么?那现在你会解答这道题了么?(8-1-4=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课题: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连减)这个算式读作:8-1-4=3,指名读,齐读。师:应该怎样计算呢?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用结果再减去第三个数。②练习
出示书上说一说算一算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又解决了一道难题,来到了郊外之旅的第二站,漂亮么?你看到了什么?说题意,学生自己做,找学生汇报结果。(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2只。又飞走了3只。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鸟?列式:8-2-3=3)
评论(0)活动3【练习】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小恐龙听说聪明的同学们来郊外游玩,它非常希望见一见你们,但是想见到它必须先答对问题,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挑战么?
1、基本练习
2+3= 5 9-3=6 5+4= 9 6-4=2 2+3+4=9 9-3-4=2 3+2+3=8 9-5-2=2 4+3+3=10 8-3-4=1 2+5+2=9 7-2-3=2
2、看图列式计算(书上46页练一练第二题,47页第4题)
闯关成功,小恐龙来见大家啦,(出示小恐龙图片,和小朋友们打招呼。评论(0)活动4【作业】课堂总结
恐龙们说:“谢谢小朋友热情的参与。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和我们一起游玩。小朋友,再见!”师:你学的开心吗?告诉小恐龙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并成功地见到了小恐龙,老师希望同学们每节课都能这样表现,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好么?
第二篇:乘车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
乘车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1新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45、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观察法 操作法、讨论、交流 教具: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 3 + 2 = 7 7 –3 + 2 = 6 7 + 2 –3 = 6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乘车》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你们谁坐过公交车?你能描述一下坐公交车的情景吗? 生:车到站的时候,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师:上车了,车里的人变得怎么样了? 生:多了
师:那下车呢?
生:车里的人变少了。
师:我们用什么法运算能让车里的人变多呢? 生:加法
师:那我们用什么法运算车里的人就变少了呢? 生:减法。
师: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乘车。(板书课题,学生读)
评论(0)活动2【讲授】深入探究
1、连加。
出示课件第一个情境图,师: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说,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评论(0)活动3【活动】情景再现
师:同学们想不想让书里的情景在我们教室里重现呢?谁想上前面来演一演,老师要请学得最认真的一排小朋友上来表演。下面的同学要认真看,说说他们是怎么乘车的。情景模拟上车。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车上原来有2人,从前门上来3人,从后门上来2人,车上现在一共有7人。
师:同学们用摆小棒能来说一说吗? 找个同学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评论(0)活动4【讲授】获得新知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2+3+2=7 师:你说的真好,那你怎么知道等于7 生:我先算2+3=5,再算5+2=7 师:那你能告诉老师2+3=5表示什么意思?5+2=7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2+3表示车上原来2个人和前门上来3个合起来。再+2表示加上后门上来2个人现在车上一共5个人。
师: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个加号和数。
师: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连加。
评论(0)活动5【练习】反馈新知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连加,谁能出个连加题考考大家。生:3+1+1=5 评论(0)活动6【讲授】连减算式
2.连减。
师:同学们,看看又来了一辆车,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回答。
师:谁想上来表演一下? 师:根据前面同学的表现,谁能来说说整个的乘车过程。
生:车上原来有8个人,从车的前门下来1个人,后门下来4个人,车上还剩下3个人。
师:谁能用小棒来摆一摆。找学生上前面演示。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8-1-4=3 师:你能来说说怎么得到的3?
生:8-1=7表示从前门下来1个人车上现在还剩下7个人,在—4表示从后门下来4个人,车上现在还剩下3个人。观察这个算式和前面这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都是减号。
师:我们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叫做连减。
评论(0)活动7【练习】连减练习
老师带来几个连减题考考大家。找学生做题,集体订正。
评论(0)活动8【讲授】任务驱动
3.加减混合
我们已经认识了连加和连减,现在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艰巨的任务,同学们想不想挑战?
看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原来有9个人,从前门上来1个人,从后门下去5个小朋友,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大家观察,这幅图和刚才的两幅图一样吗?这里的小朋友既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上的我们用加法,下车的我们用减法。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整个的过程,找学生演示。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在本子上列出你的算式。师巡视,找出做错的答案和做对的正确答案。
展示错误答案,集体订正,找出错误原因。探究出正确答案。
三、练习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他们的运算顺序)
第三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乘车教学设计
勤建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案设计人:王洋审核: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 教学内容: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目标在具体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 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顺序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 =10 – 7 =63 =5 +1 =
二、导入新知
第四篇: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
碛塄学校 贺丽华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小人、公交车)教学方法:
情景演示、示例教学、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卡片(不同的水果卡片)
2+3= 8+1= 9-4= 9+1= 10-5= 9-5=(水果卡片奖励给答对的小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乘过哪些车?(挂图出示)公交车,那你乘过这样的车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乘车,瞧一瞧会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一)探索连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车上有2人,从前门上车3人,从后门上车2人。
1、看画面说图意。
小朋友,三家店到了,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现在车上有几人?
3、解决问题,探索连加。
(学生进行情景演示,体会连加)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2+3+2=7,2+2+3=7,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①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4、引导学生理解2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5、师小结: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师边讲边板书:2+3+2=7 2+2+3=7)
6、思考:这两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7、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8、随练:4+1+5=
(二)探索连减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请同学数一数车上坐了几小朋友?(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情景)七里庄到了(出示第二幅情景)你看到了什么?自主学习
1、说图意:车上有8人,从前门下车1人,从后门下车4人。
2、提出问题:现在车上有几人?
3、解决问题,探索连减
(师生情景演示,体会连减)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 8-1-4=3 8-4-1=3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①8、1、4、3各表示什么意思?
②你是怎样的出3的呢?
4、引导学生理解2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5、师小结:哦,对了,是把前两个数相减,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减。
6、思考:这两个减法算式和以前的减法算式比较,又有什么不同呢?
7、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连减)
8、随练:7-2-3=
(三)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还要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投影展示图纸情景图)九棵树到了(老师手动展示第二幅情景图)
(目的为了缓解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性)
1、说图意:谁把到九棵树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车上有9人,后面下来了5个人,前面有1个人上车。
2、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 7+2-3或7-3+2
3、怎样计算呢?
请小朋友2人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学具摆一摆,完成在书上第45页。
4、反馈板书:9-5+1=5 9+1-5=5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第一个算式先算前面的9-5=4,再算4+1=5,所以9-5+1=5。第二个算式先算前面9+1=10,再算10-5=5,所以9+1-5=5。
5、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的?(从左边算到右边)
6、讨论: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7、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8、师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9、随练:8-6+4=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小朋友乘车时做到前门上后门下,可真遵守公共秩序!现在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
1、老师先拿出5根小棒,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老师现在有几根小棒?
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5+2-3=4
2、(课件出示)图一:树上有8只小鸟。图二:飞走了2只。图三:又飞走了3只。
①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愿意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请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②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8-2-3=3 ③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它什么?(连减)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教案
教材分析:本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10以内加减法,在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的计算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对于他们是较陌生的。这批一年级学生成长于热闹繁华的市区,有良好的生活条,并且家长文化修养较好,使得他们有着宽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极强。对于他们来说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困难,因此在本教学中重点及难点就是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程序:
一、创造情境、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每当公交车到站,你会发现什么现象?(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淘气和笑笑的学校组织他们去欢乐谷游玩,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在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和数学有关的问题,老师说只有他们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了,才能顺利达到欢乐谷。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愿意)我们一起去找找乘车时有什么数学知识。板书题:乘车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
①、问1: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并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得到的数学信息:一车上原有2人,到站后前门上了3人,后门上了2人。
问题:车上一共有几人?或这时候车上有多少人呢?
把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③、你能列出算式吗?
③、学生列式2+2+3、2+3+2
3+2+
2、教师解释:三个数连续相加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加。
那怎么计算呢?同桌讨论,并说原因。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计算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让学生结合情景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
学生自己完成,说一说。
2出示图二。
车在继续走,到了七里庄。
①、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得到的数学信息。这辆汽车上有8人,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问题:车上还剩多少人?
并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②、学生展示计算方法。8-1-4或8-4-1
②、你是怎样列式的,计算出结果的呢?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提示学生可以小棒摆一摆,练习本上画图等等)
教师解释:三个数连续相减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
③、探讨计算顺序。
③、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参与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
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3公交车到了九棵树这一站
我们表演一下这两幅图的情景,并请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
请学生表演。回答:车上有9人,到站后从前门上去1人,从后门下来人。
①、提问:那你们知道现在车上还有几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跟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
②、列式解答。
2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解释意思A、9+1-=,因为车上有9人再上1人就要加1,所以先
算加法9+1=10;又下去人,就要减,那么10一=,所以车上还剩人。
B、9-+1=
因为下去人,就是9—=4,又上来1人就是4+1=,结果也是车上还剩人。
小结:像这样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计算我们叫它加减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
原来在乘车过程中我们找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它们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依次计算。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了难题,达到了欢乐谷。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练习巩固
教材46页第一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题意再列式解答。
2教材46页第二题。
先说一说故事情节再列式。
板书设计:
乘车
2+2+3=7
8-1-4=3
9+1-=
0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 左→右
左→右
左→右
从左向右依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