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21:2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

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

[伴你教数学]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趣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教材分析〗

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使用新的实验教材已近一年了,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具备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本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能运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因此,对于本课内容,学生掌握方法较快,但由于算式中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 情绪。怎样保证学生整节课都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学好这一知识呢?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来组织学习活动,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并适当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

(一)我们去坐车

(对教材上的小朋友们乘车图,我作了一些改动,课题定为“畅游动物园”。)

师:在上课之前,我先统计一下,我们班哪些同学去过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哪些同学没去过?

(很多学生很兴奋也很得意地说去过,也有少数学生略显遗憾地说没去过。)

师:(安慰但很有鼓动性)没关系!不管是去过还是没去过,咱们今天都开开心心地到动物园去玩一圈,痛痛快快地畅游一次动物园,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师:现在咱们就到世界之窗集合,坐车前往动物园!

(多媒体演示公共汽车开动,到达“世界之窗”,有乘客上下车的情境。画面配音:各位乘客大家好,这里是火车站开往动物园的101路公共汽车,现在车上有乘 客36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车19人,上车48人。)

(评析 动物园是学生喜爱去的地方,以此作为课题引入新课,能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前往动物园

1.到达“世界之窗”

师:画面中的情境大家看清楚了吗?你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车上的乘客和刚才的36人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学生对画面中的情形非常感兴趣,教师的问题一出,小手都纷纷举起来。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先讨论一下,教室里顿时响起唧唧喳喳的讨论声,看来学生还没养成轻声讨论的习惯。)

生1:我觉得车上的人增加了,因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

生2:车上的人数增加了,因为48比19大。

生3:我觉得车上的人会比原来的36人多很多,因为48比19大很多。

(第三种说法很有创意,用到了以前学过的“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知识,有较强的数感和估计能力。这位学生的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钦佩的目光,听课教师中有人赞许地点头,我也及时地表扬了他。)师:那么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你能写出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地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几分钟后,让学生回答。)

生1:36-19+48=65(人),我是用车上原来的人先减下车的人,再加上车的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2:36+48-19=65(人),我觉得也可以先加上车的人,再减下车的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满脸着急的样子,我刚朝他看,他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生3:老师,我和他们的算法都不同,我先算48-19 =29(人),再算36+29=65(人)。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吗?

生3:48-19 =29,表示上车的比下车的多29人,36+29=65就是现在车上的人。

师:刚才大家都说车上的人数增加了,这个29也可以说是什么?

生4:车上增加的人数。

生:用原来的人数加上增加的人数,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

(又一部分学生忍不住接上了话题,也有一部分学生略有所思、略有所悟地点点头。听课教师中响起一阵讨论声。)

师:你们在计算得数的时候,是口算的还是写竖式算的呢?谁愿意把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竖式的写法,同时教师强调一下易错的地方。)

2.到达“深圳大学”

(画面配音:各位乘客,深圳大学到了,本站下车17人,上车9人。)

师: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数和刚才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能算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说一说你的算法,你是怎样想的?

生1:65-17+9=57(人)。

生2:65+9-17=57(人)。

生3:17-9=8(人),65-8=57(人)。

(教师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并指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因为有上面一题的铺垫,学习过程加快许多,汇报算法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解释自己算式的意思,特别是对于第三种算法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有意识地尝试用第三种方法来算。)(评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有利条件,在计算结果时先估算再口算或用竖式计算,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教师在两道题的处理上,也有轻重之分,第一题是重点,第二题是知识的顺迁移,有效且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表演真精彩

1.蝴蝶采花

师:看,动物园到了。深圳市野生动物园欢迎大家光临。看看这边草地上有什么?(蝴蝶)春天里,美丽的蝴蝶正忙着传播花粉呢!每一只蝴蝶应采哪一朵花呢?请你把蝴蝶和相应的花用线连起来。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评析用情境出示练习题,比直接看题计算要生动得多,学生也比较感兴趣。)2.拔河比赛

师:这边动物们的拔河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哪一队会赢呢?咱们来帮忙,好吗?1~5小组的同学代表左边的一队,6~10小组的同学代表右边的一队。请大家在练习纸上算出得数,再决定胜负,好不好?开始!

(多媒体演示动物们拔河的情境,教师点击鼠标,绳子就会偏向得数大的那一边。)

师:再来一轮好不好?(画面上场景不变,两边的算式变了,一共出示了4组题。)

(评析 拔河比赛是学生熟悉的活动,把这一情境运用于动物的活动中,生动有趣,更富有人文色彩。尽管所给题目都是单调的两步计算,但学生急于想知道比赛结果,都兴致勃勃地认真计算,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效果就大不一样。)

3.接力赛跑

师:再来看这边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接力赛跑)好多小动物身上的号码都忘了写,你能不能帮它们填上?(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独立完成。)

(订正完得数后,教师追问:你认为哪一队可能会赢? 这一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生1:我认为老虎队会赢,因为最后老虎身上的得数是88,而狮子身上的得数是78,所以老虎队赢了。

生2:我不同意,因为赛跑是计时间的,老虎身上的88可能是跑了88秒,而狮子是78秒,所以应该是狮子队赢。

生3:我觉得还是老虎队赢了,因为狮子那队有乌龟,乌龟是爬得很慢的。

生4:我不同意,乌龟虽然爬得慢,可老虎队里有熊猫,熊猫不也是跑得很慢很慢的吗?

生5:乌龟虽然很慢,但后来狮子也追上来了,你看狮子的脚在老虎的脚前面一点点,说明狮子是先冲线的。

生6:我还是觉得老虎队会赢,你看乌龟一边跑还一边扭过脖子回头看别人,这样是很容易掉棒的。

(听课教师被逗得一阵大笑„„)

(还有一些小手举着,还有理由要说„„两种不同的观点相持不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学生把刚参加完运动会中接力比赛的要领和注意事项,都用到数学课堂中来了。备课时我只想到学生可能会根据最后一个得数的大小和乌龟跑得慢的事实,来决定胜负,但学生的回答比我想像得要精彩得多,丰富得多。我很欣喜也很激动,对于每一种回答,我都一一点头,表示肯定,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评析 这一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创造性,不仅从知识上落实,更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合理想像、合情推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4.迷路的小熊要回家

师:天快黑了,一只小熊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

(屏幕上演示情境和要求:得数大于70的才能走,用彩色笔画出路线,小组合作完成。)

(在实物投影上订正结果。)(评析 把迷路的小熊送回家,富有浓浓的人文关怀,学生都乐意去关心小动物,帮助小动物,学习的积极性有增无减;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分工计算、估算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心回家去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休息了,咱们也该回去了,上车吧。

(多媒体演示,画面配音:101路公共汽车从原路返回,现在车上有乘客57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了一些人,又上了一些 人,车上还有47人。)

师:想一想,可能下了多少人,上了多少人呢?小组讨论、合作,写出你的算式。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写出各种可能,然后全班交流。)(评析 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相对前面直接给出数据来计算的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前面的基础,让学生“跳一跳再摘桃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发展。)

师:今天大家到动物园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教学反思〗

《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果没有“畅游动物园”这一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有进位退位)的混合式题,最多算4,5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但是,当把计算融入到“坐车”“采花”“拔河”“赛跑”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要感兴趣得多,他们不觉得是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题量也不少,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兴奋点,都让学生意犹未尽。特别是“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的辩论热烈而精彩,这种大胆想像、敢于创新、积极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其受用终身的。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很久以后还有学生对我说,最喜欢动物园这节课。

尽管如此,我觉得仍有遗憾。

1.对学生放得不开,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还不够。在“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我有意识地培养和展示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想像、积极思辨的精神,但不够充分。课后也有本校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说得多好啊!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呢?我们还觉得没听够。”

2.“小熊回家”这一题,不一定每道题都要计算出准确得数,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案例点评〗

应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教师用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完成非常传统的课题――计算教学,课堂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境创设生动合理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掌握方法快,但准确性不高,持久性不强,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本课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来组织学习活动,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有效地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练习设计丰富多彩

本节课完全打破传统的“新授――练习”那种层次分明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所有的学习过程都融入到不同的活动当中,学生一边兴致勃勃地参与游戏活动,一边进行计算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既有独立练习,又有团队竞赛;既有娱乐游戏,又有情境辩论。观察、计算、想像、表达交替进行,学生始终情绪高涨,避免了传统计算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的乏味、厌倦的学习情绪。〖编者点评〗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体现得很好的方面,就是人文情怀处处流露。

在这节课里,教师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时时处处都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生活,以儿童的心理去感受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学生眼里,数学课堂不再是单调的数字组合,而是富有童趣的童话世界。“蝴蝶采花”“动物拔河”“接力赛跑”“小熊回家”等情境,既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又蕴涵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特别是“接力赛跑”,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情况下,订正完得数,就算完成了对知识点的要求,但教师一句“你认为谁赢了?”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另一番世界,掀起本课的高潮,学生合理的想像、稚气的辩论,令人忍俊不禁。这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是敢于求异的体现,教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创造的火花,引导并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是非常难得的。当然,如果能让学生发挥得更充分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乘车教学设计

勤建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案设计人:王洋审核: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 教学内容: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目标在具体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 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顺序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 =10 – 7 =63 =5 +1 =

二、导入新知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4页、45页“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坐过公共汽车吧!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看马戏。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设计思考:利用乘车和看马戏表演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出示课件)笑笑他们要乘公共汽车了,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大多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该怎样解答呢?应该把车上的2人,和正准备上车的3人,以及后面赶来的2人合起来。应该用加法计算。2+3+2 怎样计算呢?

淘气:先算2加3等于5,5再加2就等于7.笑笑:我是用画圆圈的方法。先画2个红圆,再画3个黄圆,最后再画2个绿圆。一共有7个圆,就知道一共有7名乘客。

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算式相加的数多了,加号也多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京翰教育北京家教辅导——全国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2、学习加减混合

(出示课件)公共汽车继续向前行,有到了一个站。你又看到了什么情境,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峰: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来有7名乘客。有2人上车,有3人下车。

你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7根小棒代表车上的7名乘客,有2人上车,就加上2根,有3人下车,就去掉3根。所以列式为:7+2-3 该怎样计算呢?先算7+2=9,9-3=6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我们来听听小敏的想法。(出示课件录音)小敏:我列的算式是7-3+2,这种方法对吗?

正确。7-3+2又等于多少呢?自己算一算,有困难可以摆小棒或画圆圈。我们看这两种方法。里面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

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乘车的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把故事的情境用画圆圈或摆小棒的方式反映出来,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张“乘车”的图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较容易地有加法类推到加减混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3、学习连减

(出示课件)汽车继续前行,终于到马戏团这一站了。笑笑和她的同学们要下车了。

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东说:车上原来有6名乘客,先下去4人,有下去2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自己列式解答。

6-4-2=0现在车上一名乘客也没有。

我们来看这个算式,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设计思考:在连减的学习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4、试一试 书第44页试一试。

5、总结运算顺序

我们来看这几道题,有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你在算这几道题

京翰教育北京家教辅导——全国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京翰小学辅导——专业对小学生开设一年级数学同步辅导补习班

时,都是按什么顺序算的呢?

(出示课件录音)小宇: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小茹: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过马戏团大门游戏:算一算

2+7+1=

10-7-3= 9-3-2=

6-3+7= 7+2-8=

10-4+2= 10-8+5=

3+5+1= 8-8+4=

3+5-6=

2、小鸟图

教材第45页第1题:说一说,算一算

3、三只小狗算题游戏

教材第45页第3题:数图形,算一算

4、马术表演

用加减混合方法解决问题。

5、马术表演、刺猬表演

教材第45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

6、解决问题:分水果中的数学问题 教材第47页第4题。

(设计思考: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大量单一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结合学习内容,设计马戏表演,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注意练习的适度,使学生在观看马戏表演的兴趣中掌握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无穷的乐趣。)

四、结束

说一说生活中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把它编成数学题,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说一说,并和同学互相解决编的数学问题。

京翰教育北京家教辅导——全国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第四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000

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

2、会数、会读、会写百以内的数。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5、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体会奇数、序数和位值制等。

6、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等。

7、逐步发展学生数感。

单元学习重难点

数数、读数、写数、比大小及数感的形成和发展。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通过具体情境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

第一课时 数铅笔

教学内容:课本2-3页(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数、会读百以内的数,还能根据一定的规律数数。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理解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各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数铅笔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以内的数的过程,认识百以内的数,体验数量与物体的对应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能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

1、数数、读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教学难点:有规律的数数。

教学用具:师生各准备学具盒,小棒、皮筋套、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家刚刚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各家都放了一些鞭炮。小明的爸爸 放了100响的小鞭,现在老师用这些小棒来代替。猜一猜这些小棒有100根吗?你们愿意一起数一数吗?

二、导学新知,探究互动。

1、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数小棒。

2、交流汇报: 你是怎样数的?

一根一根地数、两根两支根数、五根五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 把十根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

3、比较: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都采用了不同的数法,有的用十根十根数的方法,你知道10个一是多少吗?2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体会: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

一根一根地数,10个一是10。

把10根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10个十是100。

4、练一练:师出示几捆小棒,提问:1捆是多少?3捆是多少?5捆、6捆、10捆是多少?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圈一圈,数一数。(第2页)并说说是怎么数的。

图一:可以2个、5个、10个。

图二:可以2、3、4、5……

2、从1数到100。你会用什么方法数?

3、出示5捆小棒,是多少?是几个十?再添上2根小棒是多少?

5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5、用计数器拨一拨:43,65,72(个位拨几,表示几个一;十位拨几,表示几个十?)

6、练习册。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数豆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百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豆子”的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数豆子”的操作活动中体会物体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活动理解位值意义。

教学难点:位值意义。

教学关键:在活动中合作学习与交流。

教学用具:学生准备一把豆子数量不限、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在实物投影下出示一堆豆子(28粒),问:估计一下有多少粒?

2、师生共同先数10粒放一堆,再估计一下。

师:谁估计得比较正确呢?

二、合作互动,探索新知。

1、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

2、指几名学生来数,其他学生跟着数。(用不同的方法数)

3、读数。在计数器上拨数,读一读,说一说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如:42、89、25、33。

4、写数。在计数器上拨数,读一读,写出数。(先在小组交流,再在班级汇报。)例如:37、40、55、19、60、82、100。讨论:55这两个“5”的意义一样吗?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摆一摆。摆出26根小棒,说说是怎么摆的。

2、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说说意义。(第4页)

3、看计数器写数。(第3题)

4、写门牌号,理解序数的意义。(第4题)

5、游戏:抓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动物餐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

过程与方法:在动物餐厅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探索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关键: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服务员。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急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小猴

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你是怎样比较的?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交流、小结:先看十位,数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再看个位。

3、独立完成填一填,填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

4、汇报交流、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三、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1、练一练:比大小。(第6页)学生独立完成后,统一校对。

2、连一连。(第7页第2题)先让学生说题意,后连线。

3、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⑴按顺序填数。(说说表格有特点)

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再说说有什么特点。⑶根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实际是根据规律填数)

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

四、小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第四课时 小小养殖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多得多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在具体情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来描述生活中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

体验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多得多的含义,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理解概念。

教学关键: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信息:鸡有85只、鸭有42只、鹅有34只。

二、建构模型。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还可以怎样描述谁多谁少?(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交流。)

问题:鸡比鸭多几只? 鸭比鸡少几只?

鸭比鹅多几只? 鹅比鸭少几只?

鸡比鹅多几只? 鹅比鸡少几只?

比多少的描述:鸡比鸭多得多;鸭比鹅多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鹅比鸭少一些……

2、完成想一想,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多得多的含义。

三、实际应用。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3题。三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2、数学游戏。猜数。

四、课堂总结: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和写法,加深理解两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数数、数的组成和写法(组织学生口答)1、1层放10个桃子,2层放几个?70个可以放几层?100个可以放几层?(本题让学生弄清十进制计数法。)

2、接着数。25、30、35(40)、(45)、(50)、(55)、(60)。64、62、60、(58)、(56)、(54)。33、36、39、(42)、(45)、(48)、(51)。本题让学生有规律地数数。

3、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题。

4、我拨你读、你说。教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数,说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数的大小

1、最多与最少。(第10页1题)

出示啄木鸟挂图,说说图意,再比较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并说说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3题。要求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只要有道理,(1)题。答案:42。原因:多一些。

(2)题。答案:85或87都可以。多得多、比90少一些。

3、比大小。在计数器上拨数。52 56、25 54、89 98、6 5。

18〈()()〉17

三、思考题。书本第6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讨论办法。答案:最大的数是85,最小的数是25。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500字)

第五篇:乘车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

乘车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1新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45、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观察法 操作法、讨论、交流 教具: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 3 + 2 = 7 7 –3 + 2 = 6 7 + 2 –3 = 6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乘车》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你们谁坐过公交车?你能描述一下坐公交车的情景吗? 生:车到站的时候,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师:上车了,车里的人变得怎么样了? 生:多了

师:那下车呢?

生:车里的人变少了。

师:我们用什么法运算能让车里的人变多呢? 生:加法

师:那我们用什么法运算车里的人就变少了呢? 生:减法。

师: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乘车。(板书课题,学生读)

评论(0)活动2【讲授】深入探究

1、连加。

出示课件第一个情境图,师: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说,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评论(0)活动3【活动】情景再现

师:同学们想不想让书里的情景在我们教室里重现呢?谁想上前面来演一演,老师要请学得最认真的一排小朋友上来表演。下面的同学要认真看,说说他们是怎么乘车的。情景模拟上车。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车上原来有2人,从前门上来3人,从后门上来2人,车上现在一共有7人。

师:同学们用摆小棒能来说一说吗? 找个同学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评论(0)活动4【讲授】获得新知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2+3+2=7 师:你说的真好,那你怎么知道等于7 生:我先算2+3=5,再算5+2=7 师:那你能告诉老师2+3=5表示什么意思?5+2=7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2+3表示车上原来2个人和前门上来3个合起来。再+2表示加上后门上来2个人现在车上一共5个人。

师: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个加号和数。

师: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连加。

评论(0)活动5【练习】反馈新知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连加,谁能出个连加题考考大家。生:3+1+1=5 评论(0)活动6【讲授】连减算式

2.连减。

师:同学们,看看又来了一辆车,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回答。

师:谁想上来表演一下? 师:根据前面同学的表现,谁能来说说整个的乘车过程。

生:车上原来有8个人,从车的前门下来1个人,后门下来4个人,车上还剩下3个人。

师:谁能用小棒来摆一摆。找学生上前面演示。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8-1-4=3 师:你能来说说怎么得到的3?

生:8-1=7表示从前门下来1个人车上现在还剩下7个人,在—4表示从后门下来4个人,车上现在还剩下3个人。观察这个算式和前面这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都是减号。

师:我们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叫做连减。

评论(0)活动7【练习】连减练习

老师带来几个连减题考考大家。找学生做题,集体订正。

评论(0)活动8【讲授】任务驱动

3.加减混合

我们已经认识了连加和连减,现在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艰巨的任务,同学们想不想挑战?

看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原来有9个人,从前门上来1个人,从后门下去5个小朋友,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大家观察,这幅图和刚才的两幅图一样吗?这里的小朋友既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上的我们用加法,下车的我们用减法。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整个的过程,找学生演示。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在本子上列出你的算式。师巡视,找出做错的答案和做对的正确答案。

展示错误答案,集体订正,找出错误原因。探究出正确答案。

三、练习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他们的运算顺序)

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车教学设计(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左右》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 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 碛塄学校 贺丽华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初步统计教学设计(合集)

    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捉迷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三道沟学校 张婷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3000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2、会数、会读、会写百以内的数。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学设计

    [伴你教数学]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2.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数豆子》教学反思 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数”的第二节课。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