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学设计
[伴你教数学]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2.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材着眼于“跳绳”这个游戏来教学新知识,既方便又实用,既适合城区学生又适合农村学生,特别适合像我校这样由农村小学转化而来半城半乡的学生。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抓住所有儿童的天性――“好玩”来设计。取材于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活动,让
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有趣。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自己比较,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属区级学校,各项硬件设施都通过市区教育局的验收并达标。1999年就实现多媒体电化教学,从2001年起进行课改实验。本校虽属城区,但确切地说是“城乡结合部”,即“村小”的转化。我任教的实验班共36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来自“个体户”及“菜农”家庭,他们除了“好玩、好胜”的天性外,个个爱说、敢想、乐问,接受能力强。〖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到室外去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好吗?
(学生欢呼雀跃。)
师:到室外去之前,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谁跳得多,比谁跳得少?
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70多下,没人超过我。
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
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
(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下自己比别人强。)
师: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气,那么请每位同学数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数,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吗?(二)探索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都显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请同学们报数说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
生2:我跳了50下,小华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小东 小红 小亮 62 48 70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生:小东比小红多„„?(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
生1:小东比小红多14下。
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
生1:我用62-40=22,22-8=14。(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2:我也算出来了,是14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
生2:我是在4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4点,即14下。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
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时又易出错。
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
生4:我也是数出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48数2下成为50,62-50=12,12+2=14。
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凑十法”。(教师边表扬边板书。)
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板书:
2 8 ________ 1 4
师:说得不错,这种竖式通过“借十法”来算既方便又快,请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东多跳多少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多少下”。
(学生自由练习开始找这个、找那个比多比少,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三)巩固练习
卖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小白兔想请大家帮个忙,小兔妈妈出远门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几位客人来买东西(电脑演
示收的钱数及商品价格,轮换出示任一种商品),应找多少钱?
2.学生计算抢答。
(把所学的知识向实际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
(让学生有“课虽止,趣尤浓”之感。)〖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
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 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
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案例点评〗
在以往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脱离生活,学生毫无成功感和兴趣可言,为此,教师以学生喜爱的“跳绳”游戏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玩”并执教本课。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成功的根源
组织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比一比”“比谁多”“比谁少”这种“好胜”的心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去;结束教学时让学生再利用所学知识一比胜负,让这种竞争状态保留到课后。但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到室外“比”却未规定在相同时间内比多比少,因此耗时有可能过长,因此课前备绳、定时、分组很关键。
2.教师把握的“度”较好,学生主体地位较突出
比如学生收集的数据――跳的次数绝不可能一样,教师抓住这个差异先让他们自己比,然后在他们“比多”“比少”时抓住与教学有关的数据“62”“48”“70”让学生自己探讨算理。教学中,鼓励多种算法,然后讨论简便算法,对生2的“笨方法”不武断否决,而是把这个问题让学生比较。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充分发挥教师的“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不足之处:教师最后没有让学生讨论哪种计算方法好,哪一种最简便,哪一种最适合自己;对生2的方法不武断否决是对的,但最后没有指出它确实是一种较费时的计算方法,应予以否定。
总之,整节课寓数学于“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抢学,较好地建立了探索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第二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跳绳》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教学网 www.xiexiebang.com.net
教学内容: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会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通过跳绳的活动,引入。
1、先引导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统计表,然后让学生提出总是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并记录学生当时 跳绳的次数,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总是可以先引导学生先解决类似“小东比小红跳几下”这样的问题
3、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教科书上三种方法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法,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帮助。
精品教学网 www.xiexiebang.com.net
三、试一试。
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想一想。
100——48,先让学生估算,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
五、练习反馈。
1、用竖式计算。
请4位学生板演,再集体校对,2、买一个羽毛球拍多少钱?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第3题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如果是其它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学设计
蒲麻中心小学
李璧杰
教学内容: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2.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计算方法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那么我们请同学
说说自己一次跳绳能跳多少下吗?
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70多下,没人超过我。
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
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下自己比别人强。)
(二)探索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请同学们看小东、小红、小亮他们三人各跳了多少下? 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
小东
小红40
小亮28
师:谁跳的最多?谁跳的最少?请一位同学说说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生:小红比小亮多……?(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
生1:小红比小亮多12下。
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
生1:我用小棒。(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2:我也算出来了,是12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
生2:我是在2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2点,即12下。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
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时又易出错。
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
生4:我也是数出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我是用计
器算的。也有人是这样的:40-20=20(下),20-8=12(下)。
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凑十法”。(教师边表扬边板书。)
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板书:02 8 =1 2
师:说得不错,这种竖式通过“借十法”来算既方便又快,请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32-28=)“小红比小东多跳多少下”。(40-32=)
(三)巩固练习
小动物们想跟你们比一比竖式计算,你们敢比吗?他们说:“你们没有他们细心!”老师也不信,那咱们比比看。
85-58=
44-27=
80-55=
64-19=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下面我们来总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重点强调退位减的三步骤: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加10再减。)
(五)作业
用竖式计算,比比看谁认真?
70-37=
72-39=
82-77=
(六)板书
跳 绳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加10再减。
第四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教学反思
《跳绳》教学反思
江口镇中心小学
胡
敏 《跳绳》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减法(二)第63页——64页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在本课教完后,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
第一是课前有设计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竖式的练习,让学生回顾两位数减法的计算和竖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醒学生在列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也是为这节课后面的学习做好辅垫。使学生能从旧知顺利迁移到新知。所以在本节课的新知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用竖式计算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正确的用竖式计算。
第二是教师在展示完课本情境中的跳绳产生的数据后,让学生找完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有强调学生能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是教材第一次向学生明确提出了估算的要求,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估计意识较差,让他们估计时很多学生直接就把得数算出来了,或者只会说出等于十几或二十几,让他说是怎么想的,根本就说不来。这时教师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将估算方法和策略教给了他们,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估计,提高了学生估算意识。
但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在复习时,时间用了比较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度;二是在让学生讨论算法时,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讨论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三是学生汇报竖式的计算过程时,教师为了赶时间讲解得不是很透彻,没有突出本课的重点。四是我们的估算就是为了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而本节课在计算完62-48的准确得数后没有回到估算验证计算的结果,这样学生对估算的作用不了解,认为估算是可有可无的了。五是对本课的难点100-48这种连续退位的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介绍的也不是很透彻,可能还有很多学生做不来。六是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练,评价激励性的语言太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整个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我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东西,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五篇:北师大数学《跳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复习口算
教师出示卡片:2+4 1+5 6-1 2+2 7-4 3+2 4+3 6-3 7-2 6-5 学生抢答,答对的奖励一面红旗。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小明学校的操场上去看看他们下课的时候在玩什么 好吗?(生兴奋回答:好)
(1)出示跳绳图。
师: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什么呢?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有几个人在跳绳? 生:有几个男孩子?
„„
(2)汇报交流加法算式
师:这张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问题,那么,就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答呢?(举手汇报,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完整说出问题。)
①生:有2个同学摇绳子,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师:你能不能帮自己的问题列出算式呢? 生:2+6=8,6+2=8 师:你真厉害,一口气能列出两个算式!
②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4+4=8 ③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3+5=8,5+3=8。
④有1个人戴帽子,7个人没戴帽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1+7=8,7+1=8(3)小结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都可以解答这道题,我们采用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得到8的组成。1和7可以组成8,2和6可以分成„„ 师:刚才咱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是不是有点乱呢?聪明的你能不能帮他们排排队呢?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呢?
(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课件出示整理好的结果)
(4)汇报交流减法算式
师: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
(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2)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摇绳子,有几个同学正在跳绳?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试一试
(二)涂一涂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看图提问题,还会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我们的大象朋友想请你帮一个忙,你愿意吗?(生:愿意。)
师:你看看,大象在干什么呢?
生:他在画画,已经涂了一个格了。
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本来有几格,他涂了几格,还剩下几格?
生:本来有9格,他涂了一格,还剩下8格。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彩色笔来帮帮大象好吗?大象他想用两种颜色画格子,已经画了一格蓝色的 1)这是谁?
2)出示:
师: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
3.组织全班交流。(三)试一试
1.出示:
7+2=□ 9-4=□ 4+4=□
6+3=□ 8-5=□ 8+□=□
5+□=8 □-4=5 □=1+8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 □-4=5 □=1+8(四)练一练(第35页)
1.说一说,填一填。
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全班订正。
2.口算第35页第2题。
学生都能算对。
3.数学游戏:凑成9。
每组准备1~8八张数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为好朋友。
4.数学故事:八戒吃瓜。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教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我围绕教材安排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说、画、写等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还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形成初步的数学能力。练
习中的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既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前面内容说得较多,以至后面的数学故事时间紧,学生讨论时间少了。今后在时间分配上还需多考虑。
〖案例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标准》的新理念,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练习中,教师利用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有趣的练习形式,不仅使学生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练习,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