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6:3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作业是对教学的复习、巩固与提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协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既要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接受力,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在新背景下优化设计语文作业的原则,并依据实际教学经验,指出合理设计语文作业的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作业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93-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合理、恰当的语文作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验收,是学生对自身语文学习的复习、巩固与提高,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优化设计语文作业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承受力,合理设计语文作业,促使语文作业发挥其最大功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设计小学语文作业的原则

1.1 主体性与有效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既然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应该遵循这一要求,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语文作业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复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因此在优化设计时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其有效性,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2 趣味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传统的题海式的作业,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到乏味,不能发挥作业的巩固作用。因此,教师在优化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

1.3 实践性原则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该有意识的渗透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优化设计小学语文作业的方式

2.1 合理化作业量,注重技巧

教师布置过量作业,不仅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烦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小学生处于好动、自制力不强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不能够实行题海战术,应该合理化作业的数量,注重作业的技巧性,突显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作业效率。

例如,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设计学生写汉字的作业,传统作业方式是教师让学生回家每个汉字写一排,像一年级这篇课文《我家住在大海边》里有12个汉字,学生刚学会写字,练笔顺都没掌握好,对于他们来说每个汉字一排,其作业的量十分大。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摒弃了传统 的每字一排的方式,让学生一个汉字写两遍,组两个词语,外加这个汉字的笔顺,如:湾(wān)湾(wān)(河湾)(柳湾)

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写字正规化,还让学生学会了这个词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2 注重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作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课堂内容的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完王维的古诗《鸟鸣涧》,传统设计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背诵,理解古诗描写的含义。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这种方式不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这时,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用深情的语言描述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在设计作业时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首诗画成一幅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背诵古诗。这样设计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保证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2.3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设计作业,不仅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技巧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教师设计语文作业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例如,设计三年级第一单元《妈妈的葡萄》的作业,教师没有按传统方式让学生写读后感,而是让学生改写课文,如果狐狸妈妈在遇到猎狗时,拼命地逃跑丢掉了嘴里的葡萄,尽管躲避了追捕,但是自己的腿被咬伤了,等到小狐狸找到时,她的腿已经废了,以后这对狐狸母子会怎么样呢?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讲述这对母子悲惨却又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看到的情景,对文本进行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讲述中,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单元“亲情”的理解,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结语

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与教师的学习与教学的检查,能够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主体性、有效性、趣味性与实践性原则,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快乐,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管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2] 魏金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8):170-170.

第二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内容摘要】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关键词】

作业设计

自主性 多样性 实践性 开放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总是走不出“耗时多,效果差”的怪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沿袭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陈旧观念,把语文教学的关注、聚焦,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把握上,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学会学习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开发。学习语文和做其他事一样,都得遵循规律。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在积累、迁移、训练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如何积累感悟?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去读、去背外,还应该把这种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的积累意识延伸到课外。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作业的布置存在着两种倾向。第一,认为作业无所谓,采取不布置作业或随意布置一些作业的方式。第二,把大量的机械抄写的作业布置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发挥。这样,学生往往被动地去完成老师的作业,收到什么效果、收到多大的效果不可而知。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认为,对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我们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而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这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孩子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的过渡,“自主性”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如和爸爸妈妈一起办一张环保小报,一起分角色朗读一篇课文;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甚至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多样性原则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力避单调重复,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察,与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1、读写结合。语文教师应拓展学生阅读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边读,边做些笔记或写一点儿读书体会。如在教学了《草船借箭》之后,学生对三国故事大有兴趣,一位学生在课外读了《三国演义》,用笔记下了诸葛亮三十多处神机妙算的事例。或者凭借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这样的作业可以是仿写、续写、改写等形式。

2、看一看,积累素材。教师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由课堂到课外,由学校到社会,多看、多听、多观察、多感受,积累学习语文的素材。观察可以分为有意观察和随意观察。有意观察即布置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某一事物,如课前布置观察小动物样子、生活习性,植物的样子、特点、生长过程,天气变化等等。随意观察即鼓励学生平时多做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或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写一写观察日记。它将让学生着眼观察、动笔记录、用心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画一画,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变枯燥的读书、讲解为绘画、帮助理解与学习。这里可以画想象图,学生可依据对文字的理解,想象绘画,如学习《秋天的雨》时可以让学生画自己眼中的秋季景色。

4、演一演,情景再现。喜爱表现是孩子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孩子分角色的表演教材内容,或演课本剧,让学生更直接的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可以分角色表演和朗读。

5、做一做,实践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可以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小老师、小记者、小播音员等角色,也可让他们参加养鸟、种花、制作等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会主动积极的了解许多问题。

6、查查找找,搜集交流。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它可以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教学《花钟》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世界上哪些城市制作的花钟,然后再召开一次“花钟”的交流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三、实践性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处处皆语文”,开放性的语文,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1.拓展性阅读,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拓展阅读是以课文为本,带读、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资料,即“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广阔的空间。

2.亲自动手,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

新教材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了识字方法多样化及趣味性,选择了很多富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学以致用的新课文,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作为新教材讲授者,就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亲自实践、探究和体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四、开放性原则

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内容上扫描多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尽量避免学生粗制滥造甚至抄袭,提高作业效率。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锻炼思维、增长智能。

1、课后延伸性作业。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这样的作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问题的提出,解决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学生在探究,在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要的。

2、积累性作业。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新课程目标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可以让学生建立几个本子,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四季、离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老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可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说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能力。

3、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周记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编故事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各种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没有乐趣,是谈不上收获的。学了《小摄影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通过这种反映学生生活的小练笔,学生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而不感到枯燥无味。

4、综合探究类作业。探究性作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问题的设计并不拘泥于单学科,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综合。语文探究性作业与现有各门学科教学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结合学科教学,设计一些体现综合性学科特点的探究性作业。语文可与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以最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而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在作业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的复合体,它应该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实践性、开放性,让学生乐于去做,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

第三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技、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古诗词就是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史上永放着瑰丽夺目的光彩。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本文尝试提出几点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

古诗由于音韵齐整、结构简洁、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这些特点,因而便于朗诵,是一种朗朗上口的语言材料,历来受人欢迎。也正因此,学生学习古诗并非开始于小学阶段,一般的孩子在幼儿阶段便已接触古诗了,背诵古诗被很多家长当作是培养子女的一项具体措施,很多家长把子女会背多少诗当作“教子有方”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孩子是否聪明的一个重要参考。但只需稍微冷静思考,这种古诗学习只是停留在“朗诵”的层面上。当然,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宜作过深要求。可是,对于古诗创作原意――诗以言志,表现一种意境、境界,这种古诗学习无疑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花费了家长的诸多精力,倾注了家长满腔热情,牺牲了儿童诸多玩耍嬉戏时间,有的还可能是以违背儿童自身意愿为代价,却仅仅得到这种低水平的效果。这样的投入和这样的教育,可谓事与愿违。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因现今的教学评价体制得不到根本变革,考试仍是主要手段,大多教师还处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水平。教师们不得不将精力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上,如要考默写故要求背诵;要考重点词意故要求个个词语掌握;要考诗句意思故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将其抄下来并背出;要考中心思想故要求死记“表现了什么”“歌颂了什么”,等等。至于龚自珍为什么会写《已亥杂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什么要倒装,这些不会考的内容,则忽略去教。?@样的教学势必带来这样的后果:生吞活剥、肢解诗意。

其实,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最讲究的是在简练的区区几十字中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意境,用司空图的话来说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很多诗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千古传诵,就是因为诗内蕴含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所以学习古诗,仅会背诵诗句,机械地记住意思,而不去考虑寓于实境中的虚境和化为景物的情思,从审美角度看,显然达不到目的。把握诗歌的竟境不仅仅在于感知,主要靠感悟,只有“悟”才能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那种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背出什么的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领悟到神形兼备、虚实相生的意境的。

这种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只求“是什么”而不顾 “为什么”的古诗教学现状,不能不说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遗憾。

二、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新课改要求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小学生感受古文魅力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尚小,古诗词对他们来说显得比较晦涩难懂,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将古诗词编成故事

听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鉴于小学生不易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所述内容,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编于一个小故事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内容描述出来。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可编成这样一则故事:唐朝时,有个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傍晚,他去登游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站在楼上,诗人极目远眺。向西看,只见一轮红日已经接近了山头,并且正在逐渐往山后落下去;向东望,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直向遥远的大海流去。于是便得到了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时可及时向学生指明诗句中的“白日”“入海流”等词语与所述故事内容的对应处,并简要介绍之所以用“入海流”而不写“流入海”是古诗在用词的对仗、音韵平仄上的要求所致)诗人在楼上看到了这么壮观的景色后想,如果还想看得再远些、看得再多些,就像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要再取得更大成绩,该怎么办呢?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于是他又得了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时须向学生交待“千里目”并不仅指看到的景物,还隐含着事业方面的积极进取)教师以这样的故事将《登鹳鹊楼》一诗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了解诗句是如何写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诗歌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远离生活实际的古诗创造了一个感性的环境,使小学生感受到古诗中隐含的道理和韵味,在这“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理解”和“品读背诵”这两步教学环节,所花力气不大,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远比一开始就“就诗歌进行教学”的效果好得多。

2.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所写对象以图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文字为图像、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一心理特点来为古诗这一抽象学习材料的学习服务。画图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可以在“引入”“讲授”等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学完全诗后作为“巩固”手段而采用。如学完《咏鹅》一诗,我便让学生画一幅简单的彩色画,学生都能在画中表现出“曲项”“向天”“浮”“白”“绿”“红”等词的意思。学生的绘画过程,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的过程,更是一次进行感受美、表现美的审美教育过程。又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结合自己的介绍、讲述,在黑板进行简笔画:柳树上的黄鹂、青天上的白鹭、窗外可见积雪的西岭、门口停泊着的船只(要注意所用粉笔的颜色必须和诗中所述一致)。此时我的板画首先可让学生感知诗歌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在两者的同化中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图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首诗以区区28个字容纳了这么多事物,感受到中国古诗巨大的容量,感受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3.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纷呈、气象千万,有不少诗歌内容充满生活气息而富于童趣。在这一类诗歌教学中运用表演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表演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充分利用直观动作思维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死记硬背了。

4.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古诗的特点,运用范读、齐读、串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文合辙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深入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如我在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第一、第二、第四句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我强调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

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至关重要,值得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田县龙泉镇第二完全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沛县龙固中心小学 张金秀

一、课题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传统作业出现的种种弊端,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等方面去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几种弊端分析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课题研究的重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其作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学会创造性学习。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规划设计阶段。第三阶段: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操作阶段。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班中实行“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课题背景 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 1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成性评价内容。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都必须富有人文色彩,同样也要求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富有人文色彩。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还是传统的一本课本、一套辅助习题,课外是配套的同步练习,强调知识的巩固,这种作业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是低效的、低层次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这种现象是非常司空见惯的,经过问卷调查:语文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六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三是渗透不广,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六是形式不活,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现在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 2的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帮助学生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基于此,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提出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三、研究构想

(一)研究内容 1.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机械化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 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变换作业评价的研究 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二)研究对象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预试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将年级组的几个教学班的学生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和材料 准备阶段:本课题以调查分析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对象以龙固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落脚点,分布到各个班的课内外作业设计中去。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跟踪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外的作业设计中。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对比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保证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让作 3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这阶段将以论文,结题报告等形式对这一研究作总结,同时展示学生作业实践、比赛活动等照片。

(四)实验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本实验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全体学生都收益。2.全面性原则 实验的操作过程首先从作业设计开始,但作业不是唯一的目的。在这个实验中,作业设计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在优化作业设计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主体性原则 这项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和读写兴趣,作业成为学生的需要。4.激励性原则 抓住学生的积极心态充分发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作业的快乐中去。

四、研究过程与做法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立课题组 2.选定实验班 3.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拟定测查低年级学生有关作业情况调查表;教师问卷表,以及学生进行各项作业掌握情况观察表和评分标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测试,并按统一标准逐一评分,进行统计分析。4.实施细则、计划 4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阶段,针对上述情况,我对实验组进行控制实验,本实验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与要求逐步加深。第一阶段:共四周 总的教育目标是进行理论学习,对学生作业进行心理分析、找到作业设计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作业兴趣;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活动中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的材料有:美国学者库柏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专著《家庭作业》它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的著作《教学论新编》它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等相关书籍使老 《小学语文教学》等同时,师们掌握必备的实验理论知识,另外:如《江苏教育》我还从网上下载与课题相关的一些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学习,帮助尽快进入实施阶段。学习方法: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写学习体会 1—2 篇,推动活动步步深入,使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第二阶段:共三十周,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丰富作业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1.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的处理 1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设计一份学生作业问卷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现状。2罗列该课题涉及到的理论书籍,并学习在学习后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或相关论文。3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好奇心,兴趣感;克服他们对作业的厌倦、畏难心理。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多采取激励性、赞美性语言)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中体现作业评价机制。4对实验班学生的作业评价不定时地加以抽查。2.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的处理 对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进行罗列概括并根据各种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对应性 5 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作业 1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超市型”作业。确定作 业的基础题和选做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2根据主动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经历、体验与感悟及交互。引导学生 自己“创造”出习题,在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3与学生一起梳理单元重难点,让学生编一份单元习题。4举办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展 3.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 1布置与学生所学有关联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教材与各种补充阅读配合起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即学中求广型作业设计。要求选好一本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课外读物。2在儿童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触类旁通的解决相关作业。即学后迁移式作业设计。3在解决学生的疑问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磨砺学习意志。即学后设疑式作业设计。根据以上操作确定由之相关联的课文进行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并在初期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指导。4.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的处理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达到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1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即设计绘画式作业。2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儿童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检察督促。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在课外玩。5.作业方式力求兼容性的处理 6 1加强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教了《一株紫丁香》布置学生给老师唱一首《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等作业。2在作业完成进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的完成作业。3设计一次最佳创作业性作业展 6.作业评价强调多元化的处理 改变传统作业评语教条化的形式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评语的形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 1学生自评。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做出客观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得失,树立自信心。2小伙伴评价。同伴互评,学会合作,互勉互助,共同提高。3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做出激励性的评价 4初步确定各项评分标准。5创造条件,开展最佳评委奖。6不定时的对实验班学生作业评价进行抽查

五、实验研究的效果和作用

(一)初步总结低年级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操作方法: 1.改变作业内容,创造性的布置多元化作业 2.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核心,落实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策略 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拓展作业内容的资源和空间的策略 4.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情趣化和生活化的策略 5.激发兴趣,引发想象,激活创作的策略

(二)总结出作业优化设计的相关评价指标 设计者 册数 时间 课 题 评价指标 得分 教育性

1、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 15 方式,为学生的作业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7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0 教学性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 15 地帮助学生突破作业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 学习。

4、将作业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学生今后的 15 学生任务加以联系有大语文教学观 科学性

5、教会学生作业设计的方法,能通过教学自行设 10 计一份作业。

6、根据认知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作业量15 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分析学生作 20 业的兴奋点,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 趣的方法。评价意见 总分

(三)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高 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基础的作业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情感的激励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超文本、重基础的特性,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作业情境,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速度,满足个人的发展。事实证明,虽然实验的时间不长,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差距在语文识字量上、识字方法上及由此引发的阅读能力等方面已经有所反映。尤其是在发散性作业和能力题中反映出来创造性思维火花,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

(四)培养和锻炼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培训、教学模式分析、优秀课例观摩、互评式评课、交流设计方案、集中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识字教 8学生活化教学技能,使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在开展研究时我们重点抓住两个整合点。一是作业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即作业设计转向多元化;作业内容既有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又有发散性练习。二是作业设计有效性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即在作业优化的条件下把有意义的作业内容、完成作业途径和种类作业方法训练融合在一起。我们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启动《低年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实验中期,研究课案逐步趋于完善,徐方迪老师写的《凸显课程理念优化作业设计》在县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市级三等奖。老师们正是在一次又一次案例研讨中品尝到实验的乐趣,初步摸索出低年级作业优化设计的一些规律性方法和策略,它们是:(1)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2)利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问题情境,促使个体思维趋于活跃,并在群体思维中发生撞击,进行意义的建构,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3)借助作业设计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己见,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业兴趣,设计各项个性化作业,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趣味性(5)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机会经过近半年的磨练,教师们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感到自己研究能力强了、创新意识强了,驾驭课堂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对实验研究的信心大大增强了。

六、结论与反思 此课题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在教学班中实行“作业优化设计”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设计有效性使学生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愿望,作业完成效率高。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特别是对于成绩落后生。2.作业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完成各项实践性作业,在学习中主动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9 3.对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4.作业设计有效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对于接受能力中上水平的学生效果相对显著。5.教育个体性的差异,作业设计有效性也并非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会有 明显积极的效应。我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一年的研究也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 步的研究、探讨,主要问题有: 1.优化设计地评价比较费时。2.学生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极分化。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有效性,改变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和生活的人。

第五篇:语文作业论文新课改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语文作业论文新课改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

【摘 要】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教师应该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成一套适合新课改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新课改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往往是抄写生字词,解词造句写作文,反复写写要求背诵课文的篇章或段落,甚至连课后一些供理解课文内容之用的思考题也让学生抄抄解答。这种陈旧的作业设计和练习,虽然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弊是远远大于利的。

第一,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可大量的作业充斥了他们课外活动和自由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产生厌学情绪。第二,学习的兴趣被埋没。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包袱使学生个性得不

到发展,特长得不到培养,智能得不到及时的开发,势必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和创造智慧造成极大影响。第三,作过多的作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结果是书写越来越潦草,形成作业习惯、书写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多年来,语文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种封闭、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针对以上情况,改革作业结构、方式、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势在必行。现阶段,我们提倡的“减负增效”的内涵不应只是减少作业量,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长远考虑,让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所值。

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基于语文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业的效果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的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在作业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3、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做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几个类型

经过教学实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的多元化作业类型。

(一)阅读与写作

1、模仿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

2、联想写作。要求小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小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小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

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二)课外阅读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

2、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

(三)体验探究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

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经常设计做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看重的是体验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

(四)再现情境

对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画图的办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再现情境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画图的能力,达到了身心互动、手脑并用的训练效果。

(五)进行表演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演类型作业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小学生走向现

实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兴趣,展现小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小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下载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化学作业优化与改造的实践探索

    高中化学作业优化与改造的实践探索 虞硕铭 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更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应试的导向,传统......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2021年秋季,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期教学中,结合亲身教学实践与探索,尝试对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作业进行设计......

    「“双减”下优化作业」: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经典案例

    【“双减”下优化作业】: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经典案例--以六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板块为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园地中有一个板块是“日积月累”,主要涉及成语......

    探索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育

    探索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增加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美术在环境教育中的载体地位渐渐受到重视。然而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模式探索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改善语文作业布置的不足,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优化设计探索与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优化设计探索与研究 摘 要:如何根据课改的新要求、新理念对传统作业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化学作业设计方案和评价体系值得广大教师深思。本人结合新教材科学课......

    2022年新课改下落实“双减”作业优化设计案例

    2022年新课改下落实“双减”作业优化设计案例---以识字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为例2022年,是新课改实施第三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再次修订颁布、实施之年,是“双......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安溪蓝溪中学刘碧池 08.8 新课程实施已经两年了,我相信每个一线教师都感触颇深。新课程给我们的教学舞台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也给我们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