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工学校电工学课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电工学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
电工学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电工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有力杠杆。也是工科高等院校为各类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电路和磁路理论、电磁测量、电机与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1986年以来,中国有些高等院校已将电工学课程改为电路与电机、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等3门课程,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
2.教学目标
研究电磁现象在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科学。工科高等院校为各类非电专业技术基础课。又称电工技术。它包括电磁能量和信息在产生、传输、控制、应用这一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手段和活动。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内容包括:电路和磁路理论、电磁测量、电机与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
电工的学习要讲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做实验是一定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且能时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按,从而锻炼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第1章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而成。
1.电路的作用
(1)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3.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一般要将实际电路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源元件等。例:手电筒:手电筒由电池、灯泡、开关和筒体组成。
电池是电源元件,其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参数为电阻R;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第2章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路某一横截面的电荷称为电流 实际方向:正点和运动方向 2.电位
电位: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X”。
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
3.电压
电压的实际方向: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4.电能W 电路元件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能量 5.功率
p 电路元件单位时间的耗能为电功率
第3章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3.1 电源有载工作 开关闭合,接通电源与负载
① 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负载端电压。或 U = E – IR0 ② 在电源有内阻时,I U 。
当 R0< 3.2 电源开路 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 1.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 I = 0 2.开路处的电压 U 视电路情况而定。3.3 电源短路 电源外部端子被短接 特征: 电源端电压 负载功率 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 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 1.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 U = 0 2.短路处的电流 I 视电路情况而定。 第4章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 2.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参考方向: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2)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3)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 注意: 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或电压)值才有正负之分。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1.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判别 电源: U、I 实际方向相反,即电流从“+”端流出,(发出功率); 负载: U、I 实际方向相同,即电流从“-”端流出。 (吸收功率)。2.根据 U、I 的参考方向判别 U、I 参考方向相同,P =UI 0,负载; P = UI 0,电源。 U、I 参考方向不同,P = UI 0,电源; P = UI 0,负载。 第5章 理想电路元件 1.理想无源元件 耗能元件:电阻元件 储能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2.理想有源元件 电压源/电流源 第6章 欧姆定律 U、I 参考方向相同时,U = I R U、I 参考方向相反时,U = – IR 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 ① 式前的正负号由U、I 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 ② U、I 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 方向之间的关系。 通常取 U、I 参考方向相同——称关联参考方向 线性电阻的概念: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第7章 电压源与电流源 1.电压源:电压源又称恒压源 2.电压源的外特性: (1)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 U US。(2)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3.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1)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2)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第8章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 8.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律)1.定义: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反映了电路中任一结点处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2.推广:电流定律可以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 8.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1.定律: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 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U = 0 对回路1:U1 = I1 R1 +I3 R3 或 I1 R1 +I3 R3 –U1 = 0 对回路2:I2 R2+I3 R3=U2 或 I2 R2+I3 R3 –U2 = 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反映了电路中任一回路中各段电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注意:1.列方程前标注回路循行方向; 2.应用 U = 0列方程时,项前符号的确定: 规定电压参考方向与循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3.开口电压可按回路处理: 对回路1:U2 =UBE + I2R2 U = 0 应用 U = 0列方程 对网孔abda: I6 R6 – I3 R3 +I1 R1 = 0 对网孔acba: I2 R2 – I4 R4 – I6 R6 = 0 对网孔bcdb: I4 R4 + I3 R3 –US = 0 对回路 adbca,沿逆时针方向循行: – I1 R1 + I3 R3 + I4 R4 – I2 R2 = 0 对回路 cadc,沿逆时针方向循行:– I2 R2 – I1 R1 + US = 0 第9章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1.电位的概念 电位: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X”。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2.电位的计算步骤:(1)任选电路中某一点为参考点,设其电位为零; (2)标出各电流参考方向并计算; (3)计算各点至参考点间的电压即为各点的电位。3.结论: (1)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的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也将随之改变;(2)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点的不同而变,即与零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当电位器RP的滑动触点向下滑动时,回路中的电流 I 减小,所以A电位 增高、B点电位降低 第10章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KCL、KVL)列方程组求解。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1.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 标出回路循行方向。2.应用 KCL 对结点列出(n-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3.应用 KVL 对回路列出 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 4.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第11章 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注意事项: 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 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除源方法):US= 0,即将US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④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 ⑤ 应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即每个分电路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 第12章 注意事项: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①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例:当RL= 时,实际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而实际电流源的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 ②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④ 任何一个电压源US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第13章 二端网络的概念: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 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US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等效电源的US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即将负载断开后 a、b两端之间的电压。 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流为IS的理想电流源和内阻 R0 并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等效电源的电流 IS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即将 a、b两端短接后其中的电流。 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电工学 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technics 学 时 数: 40 学 分 数: 2.5 适用专业:非电类工科(本科)执 笔 人: 方重秋 编写日期: 2014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属于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电工学发展的概论和发展方向,为后续课程及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作业方面: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深化和扩展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环节: 课程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闭卷、开卷等;考试题型多样,比如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计算题、设计题及综合分析题等。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32学时)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6学时)教学内容: 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变量及参考方向;理想电路元件R、L、C在一般激励和直流激励下的伏安关系;电压源和电流源;基尔霍夫定律(KCL、KVL)。教学要求: 了解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的含义,并会用参考方向判定功率的传输方向;掌握理想电路元件及其伏安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用;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及电功率的计算。难点: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及电功率的计算。 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6学时)教学内容: 电源等效变换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教学要求: 了解诺顿定理;理解电源等效变换法、叠加原理等电路分析方法;掌握支路电流法和戴维宁定理等电路分析方法。 重点: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难点: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6学时)教学内容: 正弦量的三要素;同频正弦量间的相位关系;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量的瞬时值三角函数式、波形图、相量图、复代数式、复指数式和复极坐标间的相互转换;线性元件R、L、C在正弦激励下的伏安关系;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相量图法与相量模型法;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教学要求: 了解串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功率因数的概念与功率因数的提高;掌握线性R、L、C在正弦激励下的伏安关系及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相量图法与相量模型法。 重点:初相位、相位差、相位的概念;相量表示电感元件交流电路;分析计算简单交流电路;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及功率计算的方法。 难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及正弦电路稳态分析方法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 三相电路(4学时)教学内容: 三相电势的产生与三相电源的连接;三相负载的Y连接和△连接供电系统。三相电路的稳态计算,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教学要求: 了解三相电动势的产生及三相电源的联结;理解三相负载的两种联结及三相电路的功率;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计算的计算方法。重点: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计算的计算方法。难点:三相电路的计算。 第五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4学时)教学内容: 磁场各基本物理量的概念,磁性材料的磁性能,磁路及其基本定律;交流铁芯线圈电路的计算;变压器变压流,阻抗变换的原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额定值(铭牌)、外特性,变压器绕组的极性 教学要求: 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额定值、外特性;理解交流铁芯线圈电路的计算;掌握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原理。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额定值、外特性。难点:变压器工作原理。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4学时)教学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旋转磁场、转动原理、转矩、转速与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制动方法和技术数据的计算;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教学要求: 了解调速、制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特点;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经济运行及额定值;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制动方法和技术数据的计算。 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方法。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制动方法和技术数据的计算。 第七章 安全用电(2学时)教学内容: 安全用电常识。教学要求: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重点:安全用电常识。难点:安全用电常识。 实践教学部分(8学时)(任选8学时) 实验一:常用几种仪器设备的使用(2学时) 实验二:测定电源和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2学时)实验三: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2学时) 实验四:日光灯电路和功率因数的提高(2学时)实验五:小功率变压器实验(2学时)实验六:异步电动机实验(2学时) 四、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电工实习等课程的先行课,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它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基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一环。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唐介.《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卫.《电工学Ⅰ电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张晓辉.《电工技术(非电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史仪凯.《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科学出版社.2005 [6]秦曾煌.《电工学(第六版)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韩朝.《电工学(第六版)电工技术全程辅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唐介.《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高有华.《电工技术试题题型精选汇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电工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学实验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24 /0.75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开设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 电工学实验课是《电工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本实验课,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表仪器,掌握电路的测试方法,验证电路定理,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并对电路基本理论产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掌握、理解和应用电路定理及定律,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和训练科学态度和严谨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实验及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本实验课,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实验技能: 1.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常用电工实验设备,初步会用示波器、信号源等电子仪器。 2.正确按图连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地读取数据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地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地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初步学会自拟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表、实验器材并绘制实验电路。 6.能初步进行探索性、设计性实验。 7.自学电路仿真软件,初步会用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时数 实验 类型 内容与要求 小计 实验1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3 验证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2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3 验证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3 叠加定理的验证 3 验证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4 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5 验证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5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验证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6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3 验证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7 异步电动机和低压电器的使用 4 综合性 详见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总计 四、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 实验课教学分为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两部分。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实验预习(10%)+实验态度、卫生、安全(10%)+实验操作(25%)+实验报告(25%)+实验考试(30%)。 本文 实验一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15-20人/组 二、实验目的 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3.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4.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根据“分流法”原理测定指针式万用表(MF-47型或其他型号)直流电流0.5mA和5mA档量限的内阻。 2.根据“分压法”原理测定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2.5V和10V档量限的内阻。 3.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10V 档量程测量电路中R1上的电压 之值,并计算测量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指针式万用表;可调电阻箱;电阻器。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正确使用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 2.熟练掌握分压法和分流法原理。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组 二、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2.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并加深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并加深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DGJ-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电路板;直流电流表;直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正确使用“基尔霍夫定律”电路板。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实验三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15-20人/组 二、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将电源分别单独作用于电路,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2.将电源共同作用于电路,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DGJ-03挂箱的“叠加原理”电路板;直流电流表;直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正确使用“叠加原理”电路板及各电工仪表。 2.熟练掌握叠加定理。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实验四 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5学时 实验分组:15-20人/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含源二端网络外特性及戴维宁等效电路外特性的测定比较,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3.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用开路电压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Uoc、R0,并验证戴维宁定理。 2.用短路电流法测定诺顿等效电路的ISC、R0,并验证诺顿定理。 3.掌握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直接测量法。 4.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可调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正确使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及各电工仪表。 2.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实验五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15-20人/组 二、实验目的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测量 U、UR、UC值,并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2.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3.并联电容验证功率因素提高。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自耦调压器;镇流器、启辉器;日光灯灯管;电容器;白炽灯及灯座。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正确识别和使用各仪器仪表。 2.深刻理解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实验六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15-20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方式; 2.掌握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方式; 3.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4.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三相负载星形联接及电压、电流的测量。 2.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及电压、电流的测量。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三相自耦调压器;三相灯组负载。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正确识别和使用各仪器仪表。 2.掌握三相负载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方式及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实验七 异步电动机及低压电器的使用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15-20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2.了解低压电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连接方法及其使用 2.了解低压电器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异步电动机、交流接触器等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异步电动机的运行 2.低压电器的控制运行 六、实验教学建议 上课时,教师首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作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实验操作。另外,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和比较复杂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教师还应在实验之前做演示操作。 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1]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翔峻.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韦宏利.电路分析实验(第二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5]金波.电路分析实验教程(第一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电工学及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电工学及实验是物理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电路基本规律和电磁现象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电工理论和实验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和实际操作电工仪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深对电磁理论的理解;了解电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及认识它在工业生产和控制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绪 论 2学时 教学重点: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过程,认识电工技术在生产、生活中重要性及应用。 教学难点:电工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基本概念与基电路的本定律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模型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欧姆定律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6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1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2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参考方向(极性),描绘出元件的特性方程;重点应放在参考方向(极性)确定,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基尔霍定律的使用。 教学难点: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理解和应用基尔霍定律时的方程建立。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电路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定律的应用方法,达到能熟练运用电路定律对实际电路进行计算。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支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叠加定理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6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1学时 2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教学重点:等效变换过程,运用等效方法;掌握两种基本分析方法的步骤,两个定理是简化分析网络的基本方法,要掌握其应用过程、分析方法、电路定理的应用,特别是当电路含受控源时,开路电压和端口电阻的求解。 教学难点:等效的概念、等效变换,含受控源电路的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认识和理解,替代定理的认识和理解。四种受控源的理解和认识,对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电路的等效过程,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达到能熟练运用电路基本分析方法解决复杂电路中的计算。 本章实验内容:(1)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测量。(2)戴维南定理验证。实验目的:学习使用万用表、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电流,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验证戴维南定理。 实验仪器:稳压电源、万用表、实验用电路箱。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RC电路的响应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RL电路的响应 6学时 1.5学时 0.5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熟悉储能元件特性,会计算电路初始值;应用三要素法的基本步骤;熟悉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产生及应有。计算电路初始值时画出不同瞬间的等效电路;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路时间常数中的R。 教学难点:电容与电感元件记忆特性、电容与电感的储能特性、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不同情况响应的认识和理解。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动态元件及动态电路的性质,掌握在动态电路的计算方法,达到能熟练运用三要素法计算动态电路。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电压与电流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功率因数的提高 8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正弦量的三种表示法,相量与正弦量的关系,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关系;瞬时功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等功率概念;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关系;计算电路和画出相量图。 教学难点:相量表示正弦量、阻抗与导纳的关系、谐振电路认识和理解、滤波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特性认识、功率因数补偿问题的理解。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动态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和电路中能量的转换及并联谐振的基本特征;掌握阻抗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达到熟练计算交流电路中的相关问题。 本章实验内容:(1)通过测电压、电流、功率计算功率因数。(2)相同条件下直接用功率因数表测量功率因数。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数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基本物理量,掌握各种电工仪表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数表、实验电路板。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三相电路 三相电压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三相功率 4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负载为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对称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间的关系以及三相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非对称负载为星形联接无中线负载电压、三角形联接负载电流的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Y、△连接时电压间、电流间的关系;中性线在电路中的作用;会计算三相负载的功率;理解Y形连接中相电压所构成的位形图;Y形连接中负载不对称时电压、电流的计算。 本章实验内容:(1)完成Y接下负载对称、不对称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及电路总功率的测量,并观察各相负载的变化情况。(2)完成△接下负载对称、不对称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及电路总功率的测量,并观察各相负载的变化情况。 实验目的:继续学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测量电路在Y---△连接下,电路对称、不对称时,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基本物理量,加深对三相电路的理解。 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实验电路板。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变压器 电磁铁 4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交流铁心线圈的电磁关系;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教学难点:交流铁心线圈的电磁、变压器等效电路、变压器电磁关系及工作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正确认识耦合电感同名端,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应用会分析变压器的电路、磁路,能够写出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和磁势平衡方程;理解变压器具有的三种功能;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及使用。电压平衡方程和磁势平衡方程;变压器的连接。 本章实验内容:(1)完成变压器空载下电压、电流、及空载下功率的测量。(2)完成变压器满载下电压、电流、及满载下功率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测量变压器在有载、开路情况下,电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物理量,加深对变压器结构、性能的了解。 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实验电路板。第七章 第一节 交流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6学时 0.5学时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与使用 单相异步电动机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自学 自学 1学时 教学重点:转动原理;转矩与机械特性;起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教学难点:定子与转子电路、机械特性。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及转子的转动原理;电动机电压平衡方程和磁势平衡方程;运行特性及使用。 本章实验内容:(1)完成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试和绕组首未端判别。(2)完成直接启动和电压、电流、转速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兆欧表、转速表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有关参数,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加深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性能的了解。 实验仪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表、电流表、兆欧表、转速表。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并励电动机的起动、反转与调速 3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自学 教学重点:工作原理与机械特性。教学难点:机械特性。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特特点及起动方式。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常用控制系统 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路线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路线 行程控制 时间控制 应用控制 5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工作过程,写出工作过程,电路符号与实物的对应关系。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环节、识图方法、设计原则。 本章实验内容: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继电控制电路的接线和对三相异步电动电压、电流、转速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会利用继电器和其他元件进行控制电路的连接,加深对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的理解,掌声继电器和其他元件的使用要求。 实验仪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表、电流表、兆欧表、转速表、实验电路板。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电工测量 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 电工测量仪表的类型 电流的测量 电压的测量 功率的测量 4学时 1学时 1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1学时 教学重点:电工仪表原理,功能,特点。教学难点:电工仪表结构。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学会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方法。了解测量误差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意义,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以及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同时结合实验教学。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秦曾煌编.《电工学》上册 电工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康巨珍等编.《电工技术基础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汪建等编.《电路理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学习网站: (1)http://eelab.djtu.edu.dn.dg/(2)http://dec.jlu.edu.cn/diangomg/(3)http://jpkc.sdkd.net.cn/dgx/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电磁学。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闭卷考试(70%),平时(10%),实验(20%)。 八、其它问题说明 选用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秦曾煌编写的《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一书,有些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电工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二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实验三 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四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实验五 日光灯线路的连接 实验六 功率因数的提高 实验七 三相负载Y.的接线方法 实验八 三相负载Δ的接线方法 实验九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 实验十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图绘制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电路中电位及电压的概念。通过实验数据证明电位具有相对性而电压具有绝对性。3学会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 实验原理: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电位差是不变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化而改变。 FI 1R1510I 3AR21KI 2B+12V510R3+6v--R4300三 实验内容: E510DC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调为E1= 6V。E2=12V,接入电路中。2 以图中A点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电位值及相邻两点间的电压值,Uab Ubc Ucd Ude Uef Ufa.2 以D点为参考点。分别测量以上2中数据。四 注意事项: 测量时万用表黑表笔与参考点相连,红表笔与待测点相连。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和数字万用表测支路电压、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二 实验原理:KLC即∑I=0 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KVL即∑U=0 任一回路,各元件电压代数和应为零。 FS1I 1R1510I 3AR21KI 2BS2+12V1-S1R4R3510+I I-S2S36vS3300D三 实验步骤:如图 E510DC 1. 熟悉电工试验台上各元件性能及稳压电源使用方法;将直流稳压电源调为6V,12V。注意切换开关位置; 2.熟悉数字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各量程掌握电压并电流串的测量方法。 3.用万用表测各电阻值,并记录。 4.任意设定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选定电路中的任意节点验证KCL的正确性,5.选定电路中的任意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6.数据记入表22.四:注意事项 : 1。严禁带电测量电阻;防止并联电阻存在;注意仪表极性,量程; 2。记录数据时注意正负号; 实验三 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2 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6v+Is=US/R0Us-Ro Us=IsR0-RLR0=R0IsRo RL+二 实验原理: 电压源模型 电流源模型 实际电源摸型:一个电源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电路模型来表示,及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其中电压源模型为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构成,R0 = 0。电流源模型为理想电流源与电阻并联构成R0 = ∽ 为理想电流源。2 电源模型的外特性: 电源模型的外特性:指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间的变化关系。即 U = F(I) (1)电压源模型的外特性 :伏安关系式,即U = U —I R,作的曲Us Uoc IO O Is RIs线称外特性曲 I s 线如图A。 U A B(2)电流源模型的外特性 :即U = I R — I R,作的曲线称外特性曲线,如图B;(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同一个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外特性是完全一致的,两者可以等效替换。等效(互换)的条件为:US=IS X R0,电阻一致。 注:A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B 理想的电压源与理想的电流源不能等效互换。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定电压源的外特性; +mA-mA+6vV+R1200+R1-Ro 1512006v--R2470R2470 按图连接线路 Us = 6V R1=20,R2=O—470 可调电阻。调节R2由大到小变化,测出R0 = O或R0=51 两种情况下的U I 值。记入表3—1中。 2.测定直流电流源与恒流源的外特性: mAIs+Ro- RL V 470/2W 5m A 按图连接线路,R0 =1K Is = 5mA R0= R0 = 1KΩ。 与 RO = ∽ 两种情况下.调节RL 0—470Ω 数据记入表3—2中。3.测定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按图3—5连接线路,先记录A图中V I 值,而后调节B图中恒流源,使B图中V I 数据和A图中数据相等。记录恒流源输出IS,验证IS=US / R0。的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四 注意事项: 1恒流源负载禁止开路,电压不可超过20V。2 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3仪表接入应注意级性和量程。实验四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 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 原理: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通过任一支路的电流或两端电压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在单一电源作用的电路,若激励信号增加或减小K倍,电路的响应也将增加或减少K倍,为齐次性 FS1I 1R1510I 3AR21KI 2BS2+12V1-S1R4R3510+I I-S2S36vS3300D三 实验步骤:如图 E510DC 1. 将直流稳压电源调为6V,12V。注意切换开关位置; 2. 将S3开关拨向300Ω电阻,E1单独作用时,去掉E2,S2拨向短路测;E2单独作用时,去掉E1,S1拨向短路测各支路电流;及各元件电压,测E1,E2共同作用时,各支路电流I1 I2 I3,及各元件电压值。数据记入表4 – 1。 3. 将开关S3拨向二极管侧,重复2的内容,数据记入表4-2。四:注意事项 : 1。注意仪表极性,量程; 2。记录数据时注意正负号; 3.E1单独作用时,E2不要短路 实验五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一 目的:掌握有源两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并验证该定理的正确性。 二 原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两端网络,对外电路而定,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和电阻和串联来代替R1R2AU0C10mAVRLR4R3R0RL。 12V 三 实验步骤:如图;按图连线路,将电压源调为12V,电流源调为10mA可变电阻箱接入电路中RL,测UOC,ISC得到RO记入表中5-1; 2有源两端网络外特性的测定,调节电阻箱改变RL,数据记录表5-2 3 验证代维南定理:将稳压电源调致U0C;1K 电位器调致R0数值,两者串联等效,再接上负载电阻箱,按步骤2测其外特性。数据记入表5 – 3。 4.用零示法测VOC。按图接好线路,在RL端接一可调稳压源,调整稳压源使安培表读数为零,电压表读数即为UOC 四 注意事项: 接线注意电源+-; 测量注意仪表量程;改变线路时注意关掉电源 实验六 日光灯线路的联接及测量 一 实验目的 学会日光灯线路的接线方法 2 学会功率表的使用及接线方法 掌握测量交流电路元件等效参数的方法。二 实验步骤:如图 *A*WL220VVRLS 1按图连结线路测W、U、I。VL、VR 2讨论:VR+ VL≠220V(交流)为什么? 三 注意事项: 因电源为220V(交流)接线注意安全 2 功率表注意电流串,电压并的原则。3 电流表电压表注意量程 实验七 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 目的: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掌握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方法及原理; ISI1RULICUICIC二 实验原理: 如图:K断开时,总电流 I = I1,COSΨ1=P/UI1 IL K闭和时,总电流 I = I1+IC COSΨ=P/U(I1+IC) ∵I < I1 ∴COSΨ > COSΨ1 三 实验步骤:如图 *A*WSL220VC2C3SRLC1 1.按图连结线路;电压调为220V。电容分别为0、2.2 4.7 6.9UF时,测量Pw、UV、IA、IL、IC值,数据记入表8 – 1。2.说明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四 注意事项: 1.功率表的接线方法; 2. 注意仪表量程; 实验八 三相负载Y星接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相负载Y连接方法,2. 验证三相负载对称情况下,Y接法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3. 充分理解三相五线制供电,中线的作用。二 实验原理: Y形接法如图; ASS BFULALSCFULAAN 对称负载,线电流 = 相电流IL = IP,线电压UL = √3 UP In = O,中线可以省去。不对称负载,中线电流≠O,无中线时三相电压不对称,三相负载不能正常工作,故中线不能省去。三 实验内容: 1. 将线电压调为220V,把三相灯负载接成Y形,分别测量UAB UBC UCA,UA0、UB0、UC0,IA、IB、IC、I0、及中点电压。2. 了解中线的作用。四.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不可带电接线,2. 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要求。 实验九 三相负载Δ接法 一 实验目的: 1. 握三相负载Δ连接方法 2. 掌握三相负载对称情况下,Δ接法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二 实验原理: 三相负载Δ接法时,线电压UL = UP,负载对称时,三相电压、电流对称,IL = √3 I P 负载不对称时,三相负载电流不对称 IL ≠√3¯ IP 三 实验内容: SAS BSFU1LAFU2LDS1-3DS2-3AFU3LCNADS3-3 将线电压调为220V,把三相灯负载接成Δ形,负载对称和不对称时,分别测量Uab Ubc Uca,Iab、Ibc、Ica、、及Ia、Ib、Ic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可带电接线,2.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要求。3.防止短路事故。 实验八 三相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负载Y.Δ的接线方法 2验证三相负载对称是Y.Δ接法时,各自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方向的数值关系; 3熟悉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二 原理: 1.三相负载Y形连接时,对称负载 IL = IP I0 = O 中线可以省去。UL = √3UP 不对称负载;电压不对称,I0 ≠ O 中线不能省去。 2.三相负载Δ形连接时,UL = UP,对称负载 IL = √3IP 不对称负载; IL ≠√3IP 三 实验步骤: 1. 2. 3. 将电源调为线电压220V(交流) 将三相灯负载接成Y,测UL、UP、IP、IN 将三相灯负载接成Δ,测UL、IL、IP 根据灯亮暗程度,注意电线的作用。四 注意事项噶: 1注意安全。Δ接法防止短路。∽ 实验九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 一 实验目的: 1. 2. 3. 4. 熟悉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并记录 熟悉电动机结构及各引线端 测量电机绕组与外壳的绝缘电阻 练习正确接线,直接起动及反转 二 原理: 见原理图: A B CSWFUFRSB2SB1KM2KMKMKMFRM3 熟悉电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 掌握使用兆欧表的方法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熟悉电路图,用刀闸直接起动电动机 三 实验步骤: 1熟悉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电机等控制元件的构造,并记录其型号,规格。 2检查接触器。按扭的常开。常闭。触点是否正常 3按图连接线路 4启动电机。看是否运转正常。四:注意事项: 1. 严禁带电操作 2. 测电机绝缘电阻时应将兆欧表引线端接触良好 3. 合电源刀闸时,应检查无误,并使刀闸接触良好4。按电机铭牌所注额定电压和接线方式接线(Y△) 实验十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一 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连接。 2加深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中“自锁”和“互锁”环节的作用。 A B CSWFUFRSB3SB1KM1KM2KM1KM1KM2SB2KM1KM2KM2FR二 原理:见原理图。三 实验步骤: M3 按图连接线路,接成点动控制,再加自锁和互锁。使电动机正。反转运转正常。四 注意事项: 1严禁带电操作 2连好线路要认真检查,防止短路。第二篇:《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篇:《电工学实验》教学大纲
第四篇:电工学及实验教学大纲
第五篇:电工学实验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