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文档资料

时间:2019-05-12 16:2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文档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文档资料》。

第一篇: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文档资料

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的最新考试资讯,请您详细阅读!名词:

1、过度繁殖: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5、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a、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语句: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3、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4、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5、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实例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a、从宏观上看:19世纪中期桦尺蠖的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不能适应环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变产生后,后代的个体数受到限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地衣死亡,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裸露并被烟熏黑,使得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存,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易被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表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从微观来看: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黑色基因(S)为不利变异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受到限制,因此,当时种群中浅色基因(s)的频率为95%,黑色基因(S)的频率为5%。到20世纪中期由于黑色基因(S)控制的性状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并繁殖后代,浅色基因(s)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被淘汰,使后代数量大量减少。浅色基因(s)的频率下降为5%,黑色基因(S)的频率上升为95%。结果是淘汰了不利变异的基因并保留了有利变异基因,通过遗传逐渐积累。)

6、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4种地雀的形成过程,就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8、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①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例如,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A基因频率=(230+60)2100=60%,a基因频率=1-60%=40%。②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例如:AA基因型频率为30/100=0.3,Aa基因型频率为60/100=0.6;aa基因型频率为10/100=0.1;则A基因频率=0.3+1/20、6=40%。③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

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第二篇:高三生物复习课后限时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总结

课后限时练(二十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1.(2014·沈阳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自然选择对个体表现型的间接作用,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C.若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都发生了改变 D.若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来的,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 自然选择是通过对表现型的直接作用,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 A 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 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其结果是产生了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与判断能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项错误。地理隔离往往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故C项错误。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故D项错误。答案 B 3.(2014·北京西城期末)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

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

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

解析 不同物种由于生存环境相似而产生的趋同进化,可导致某些性状产生相似现象,但不同物种间其他性状不一定向相似方向发展。种群基因库由于生殖隔离存在,不同物种生物在进化过程虽然发生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但不会导致基因库趋于相同。答案 B 4.经调查某兔群中雌兔基因型分别是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分别是FF(20%)、Ff(40%)、ff(40%),其中ff的雌兔不能生育。如果雌、雄兔随机交配,则子代中()A.FF基因型频率不变

B.F和f基因频率不变 C.Ff基因型频率为8/15

D.f基因频率为8/15 解析 由雄兔基因型比例,可得到雄兔中F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5和3/5,雌兔(去除无 1 生殖能力的ff)中F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3和1/3。据平衡定律(2/3F+1/3f)(2/5F+3/5f)可得到随机交配的结果是:4/15FF、8/15Ff、3/15ff,C项正确。答案 C 5.(2014·哈尔滨期末考试)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①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②在无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③马和驴能杂交并产生活的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④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⑤若某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

A.只有④

C.②③

B.①④ D.④⑤

解析 ①中,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①错误。②中,即便无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变化。③中,马和驴杂交能产生后代,但不能繁衍后代,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③错。④中,野兔伪装性好与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④对。⑤中只有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种群才会进化,并非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⑤错。答案 A 6.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A.甲

C.丙

B.乙 D.甲、乙

解析 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答案 C 7.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解析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于环境的差异,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翅的长度出现不同的类型。答案 B 8.(2014·西城区期末)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 B.美洲黑人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频率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

答案 A 9.(2013·天津理综)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某通道蛋白中只发生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其原因应是控制该通道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发 3 生了个别碱基对的替换,A项错误;据表中有抗性杂合子推测,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地区抗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应为2%+20%×1/2=12%,B项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不能说明抗性基因的突变率最高,而是说明乙地区的环境最有利于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生存,C项错误;丙地区种群中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该地区环境对该基因决定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答案 D 10.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①②③④

C.②③⑤

B.②③④ D.④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由题干可知,基因型为Aa的豌豆种群在连续自交4代过程中,只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变化,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 D 11.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B.牛蛙的卵细胞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受精卵,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C.玉米的花柱很长,有些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生殖隔离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及推理能力。生殖隔离的出现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判定是否为同一物种的重要依据,特纳氏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不属于生殖隔离形成的新物种,故选D项。答案 D 12.(2014·河北省名校第二次调研)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果蝇DNA分子中基因的缺失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D.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判断能力。基因的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故A错。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且害多利少,故B正确。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故C正确。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但不一定 适应自然环境,故D正确。答案 A 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小麦吸浆虫在接触敌敌畏后能产生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能增强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

D.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小麦吸浆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不是接触敌敌畏后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对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起了选择作用。答案 C 14.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 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 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

解析 甲、乙两瓶的差异是捕蝇纸的有无,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乙瓶中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没有捕蝇纸。答案 A 15.图中,甲、乙、丙、丁、a、b、c、d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图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析 生物物种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选择,从而进化为现在的众多物种。答案 C 16.如图所示为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改变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 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

解析 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玉米的含油量逐渐增多,这是选育过程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故C项正确。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故A项错误;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故B项错误;从图中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答案 C 17.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解析 A项中,b和d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B项中,由于a1和a2的地理隔离,d和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与其进化而形成的 b种群不一定相同,也可能达到生殖隔离;D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地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c和d可能是同一个物种。答案 B 18.目前人类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科学家表示,人类再经过几代将会进化到一定程度,从而出现几种可以抵御糖尿病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相似

B.人类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人类在不断进化 C.基因突变产生可以抵御糖尿病的基因,这种变异决定人类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 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生存的环境不同,再加上种群基因库也不同,所以进化方向是不同的,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故B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故C项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故D项正确。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9.(10分)下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①、②、③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_______发生改变。

若图②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

(3)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4)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该种群

-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这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C。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海洋环境的变化。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是不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4)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0×2+22+20×2+12+2×9+8)/200=0.7。(5)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2×104×10-5=80。答案(1)地雀A和B 地雀A、B与C(2)海洋环境的变化 基因频率(3)基因库(4)0.7(5)80

第三篇: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4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4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班级 姓名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选择的基础(2)----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3)----进化的内因(4)----选择的结果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条件;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外因、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 局限性: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生物的 个体叫种群。(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3)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相关计算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2、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突变包括,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基因的频率会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频率会降低。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①自然选择的实质:定向改变种群。

②变异与环境的关系: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例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隔离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的现象。(2)物种: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___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3)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物种之间肯定存在着___________;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存在。不同种群间之间出现了 _则标志着已经形成新物种。

(4)长期的历史年代的地理隔离逐渐形成了,导致了新物质种的产生。但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

(5)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就可能形成生殖隔离。例如:二倍体诱导形成四倍体。(6)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所以生物发生进化的标志为 改变,进化过程中如果形成,标志着新的物种形成。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过程。

(8)隔离的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三、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共同进化是指____ _______之间,____ ______与____ 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意义: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___ _____,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____ _____。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____ _ 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

()1.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 500个人中就有一 个人患此病。若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患有此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一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后该夫妇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A.1/25 B.1/100 C.1/102 D.1/625

()2.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及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55%、45%、45%、55% B.42.5%、32.5%、45%、55% C.55%、45%、55%、45% D.42.5%、32.5%、55%、45%

()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MM、Mm和mm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MM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m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4.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中基因型XBXB

占42.32%、XBXb

占7.36%、XbXb

占0.32%、XB

Y占46%、XbY占4%,则该校XB

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8% B.8%、92% C.78%、92%

D.92%、8%

()5.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6.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7.(2015·合肥二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它们就是两个物种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实现的()8.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会进化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突变的方向、自然选择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一致

()10.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右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11.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

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__。答案:(1)基因库 多样性(2)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3)选择 隔离(4)B(5)变异的不定向性 d

第四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怀仁六中高一年级生物配餐(5)

周次时间 2013.6.11班级姓名编制 刘红叶审核 李跃进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5分钟训练基础类训练

1.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有多种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

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综合作用B.变异、选择和生存斗争的综合作用 C.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D.变异、淘汰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2.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A.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 B.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C.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 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A.① 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__________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则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A.0.36 0.48 0.16B.0.48 0.36 0.16C.0.16 0.48 0.36 D.0.16 0.36 0.48 2.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B.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C.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突变和迁移等D.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 4.在进化过程中,与主要的生物类群出现顺序相符的是()

A.异养需氧、异养厌氧、自养需氧B.异养需氧、自养需氧、异养厌氧 C.异养厌氧、异养需氧、自养厌氧D.异养厌氧、自养厌氧、异养需氧 5.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①同种生物之间 ②不同种生物之间 ③生物与环境之间 ④亲代与子代之间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恐龙的灭绝对生物进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导致哺乳动物的起源B.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 C.为人类的起源创造了条件D.使生物进化向小型化发展

7.据统计,美洲棉尾兔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种。这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在物种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A.变异B.遗传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北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上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物种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不同的物种 C.无法判断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的物种只生存了极短的时间就灭绝了,这是因为() A.该物种没有变异B.该物种是进行无性繁殖的 C.缺乏有适应性价值的可遗传的变异D.人为因素造成其灭绝 3.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A.鸟类和青蛙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东北虎和华南虎D.山羊和绵羊杂交后杂种不育 4.据东方网2004年6月27日消息,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教授对比人体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祖先可能源自朝鲜半岛。下面对此研究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项研究表明,日本人和朝鲜人是两个不同的人种

B.这项研究表明,日本人种群发生了进化,而朝鲜人则没有 C.日本人和朝鲜人不是两个物种,因此他们的基因库是相同的 D.这两个种群有地理隔离,但没有生殖隔离

5.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子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6.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

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A.0.5 ×104B.1×104C.2×104D.4×104

7.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8.生殖隔离的形式可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10.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

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猎豹捕食斑马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羊群的数量激增 1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隔离

12.达尔文在了解家鸽具有很多品种的这一事实时发现,家鸽的祖先是一种野生的岩鸽,后来,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要,分别挑选岩鸽后代中的某些变异予以保留,使其繁殖,然后,在其后代中继续按同样的标准进行选择,经过多代的遗传和积累,使其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新品种,如信鸽、尾鸽等。根据以上事实判断:

(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

(2)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提及的遗传和变异应该指的是___________,这种变异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第五篇: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学案 苏教版

一、课标导读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

二、问题导思

基础问题

1、拉马克进化学说中正确的观点?错误的观点?学说的意义?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局限性?

3、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进化理论核心是什么?生物进化的实质?什么决定进化的方向?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什么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

重点、难点问题

4、为什么个体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5、为什么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6、物种形成的典型模式有哪些?判断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三、例题导练 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创新方案》P108例

1、变式训练P1091、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创新方案》P109例

2、变式训练P1103、4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创新方案》P110例

4、课堂训练P 255——256

下载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文档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生物知识点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0年上海市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

    高三生物复习浅谈(本站推荐)

    高三生物复习浅谈 鹤壁高中张顺郢2011年的高考,将是我省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考生多,优秀高校少,这将会是河南省相当长时期的实际情况。高中生的升学需求,高中教学的应......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的来源、方向的决定、实......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学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本节教学以前面所学的遗传学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是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作者: 李雪平(高中生物山西运城生物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5 / 726 发表日期: 2008-07-12 20:02:31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教案(推荐阅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的相关内容。本次课教......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_教案(合集5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教案 1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与局限,生物多......

    2.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指的是…1.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