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 石张毛
在这次项目教学培训会上,深刻的感受到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在制约着老师与学生的发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即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技能,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等,以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并存,根源在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有问题:培养学生是要面向职业岗位还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是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社会能力、自学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是选择学科型逻辑还是工作过程逻辑;课程整合是需要课程间相关教学内容的拼接还是课程内相关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整合;教学组织方式是大班型、集中化还是小班型、小组化。因此,需要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育现状,以此来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过程中,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为蓝本,旨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协助者,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如何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第二篇: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对于我们职教中心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课很多,很适合用项目教学法。根据我对自己所教学专业课的理解对于项目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课程项目化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使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课程项目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中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以及课程项目教学来完成,而课程项目化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项目化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学校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与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条件进行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成果社会化应用,从而服务于企业和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前提。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适当变更。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组织与计划安排,就必须考虑到黄金周以及重大会议会展等旅游旺季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项实习实训教学。特别是重大会展接待大多与现行的教学计划相冲突,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程序调整教学计划来实现这类重要教学实训项目课程。这样做虽然在形式上偏离了已经确定的教学计划,但却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基础。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实施双师工程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项目设计及其协同运作是实施课程项目化的关键。课程项目设计不仅密切联系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相关行业的实际需要,还要切合教师与学生自身特点。从受教育者的项目训练效果来看,课程项目设计需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要确保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众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企业专家参与其中,协同运作。通过多方面合作协同运作,体现教学方式的机动灵活性、教学效果的保障有效性和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性。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项目化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
实施课程项目化必须遵循教学管理动态化、行为标准职业化、职业技能专业化、教学过程全真化、教学资源集约化以及教学成果社会化的原则。课程项目化的主要步骤:首先,要根据专业定位分析职业岗位技能构成,确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标方案;其次要根据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结构素质要求建立与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再次,要广泛征询行业建议,结合学校、社会与企业的师资与资源情况,确定具体课程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核心技能目标;第四,要根据专业课程目标,设计确定课程职业技能训练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协同运作实施;第五,要根据人才培养与总体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课程项目教学质量的相应考核方法;最后,根据课程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并将成果进行因地制宜的转化推广应用。
通过优势互补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谋校内基地企业化、企业基地学校化。可以实现课程项目化基础上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贯彻实施就业导向与能力本位,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改革现行课程教材教法,实施课程项目化开发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第三篇:项目教学法心得体会
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心得
陈王强
9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中国职教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主任、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硕士导师杨黎明教授作的题为《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讲座,感觉这个讲座对文化课和专业课改革、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杨教授在讲座中首先谈到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些变化:教学理念由供给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教学内容由学习知识转变为掌握技能,教学方法由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现代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由学年制转变为学分制。接着杨教授介绍了现代行为导向教学的主要特征,通过加涅学习过程模型、梅耶学习过程模型和心理学知识分类等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讲座中杨教授重点谈了项目教学要素:项目的整体规划和项目内容的设计。他提出项目是实际生产中的任务和技术,项目必须由几门相关学科支持(比如一个制定合同的项目,必须有经济学、会计、法律、营销学等多个学科支持),将项目代替学科知识,每个专业规划出一定数量的项目,代替理论课和实践课。项目的规划人必须由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专家(主体)、企业高层领导(近期预测)、院校教学专家、院校课程专家组成。项目规划的方法分几步:提出专业的项目主线、教学专家制定规划图、个别访问企业一线专家修改规划、一线专家集中讨论规划、充分听取企业高管的意见、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对项目进行教学化处理。项目内容的设计有以下几步:项目要求、项目理论链接、项目分析、项目路径和步骤、项目预案、项目实施和评价、项目作业、项目拓展。
最后,杨教授提出项目教学实施条件:双师型教师、主动学习的学生(通过项目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不积极学习的学生转变成积极学习,通过成就感不断激励学生)、为学生做而编写的教材、较为充裕的设备。
近年来,有关项目教学法的文献越来越多,项目教学法被认为是改变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据从德国学习回来的老师介绍,在德国的一些州用法律的形式规定:项目教学法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之一。项目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目前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明显,但实施的难度不小。下面是我对项目教学法的了解和心得: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方案,以项目或一种合同的形式出现。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要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为了培养这些能力,过去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途径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和“项目教学法”应运而生,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主要有收集信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将一个合同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组织教学,或一个课时二个课时,也可能多个课时,每个教学小单元都按照五步教学法来进行。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设计和模拟,作好有关文字记录;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价阶段,自我评价,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老师评价。整个过程学生动手为主,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积极性空前。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从上面的情况看,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用的,但实施项目教学法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我认为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教师要求非常高。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必须具备,还必须能够寻找到适合的用于教学的假设项目合同,说适合是指该项目应能涵盖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还必须在备课时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其要求之高可想而知。2、对实验实习条件要求高。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一般应该具备,最好是实际的东西,没有实际东西,教具、模型或仿真软件必须具备,这个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能力。、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调控
第四篇:项目教学法学习总结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自身教学能力,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为期7天 “宁波项目化教学”学习,通过学习,开扩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学得知识,现将学习的一些体会和心得总结如下: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项目主要是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即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与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课题研究相比,项目活动设计更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完成本项目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整个过程活动都是真实的,是现实生产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了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同时,项目教学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的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的教师“一言堂”局面,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四)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
(五)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六)评价特点:项目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据报道,北京育英学校曾举办过“财商素质营”培训活动。素质营的孩子通过国际教育界最受推崇的项目教学,以玩《现金流》游戏,实地考察、专家采访、模拟开办企业等有趣的活动来培养全新的财商意识。参加首期培训的孩子尝试“开办”软件公司、超市和宠物专卖店,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工资收入、非工资收入、资产、支出、负债等。在学习成果汇报会上,孩子们对财商培训的浓厚兴趣和理财方面的独特见解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往往只是灌输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地使用一些软件,动手能力较差。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把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目前广大计算机教师极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
(一)在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2.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度适合的工程项目。
3.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批判各种观点和假设,协商解决各路难关,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
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教学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是围绕完成项目设计、达到意义建构这一中心来展开的,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定。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训练他们在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过程:
1.精心设计项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欲望。同时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项目设计质量直接决定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
第一、创设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第二、掌握项目设计中的层次性。教师进行“项目”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层次感。
第三、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在教Word的使用中“表格制作”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向同学们展示表格制作的效果,接着将班级同学分成几组,每一组相互协作完成,在表格制作过程中有些知识是原先学过的(如字体的设置),有些知识是新的(如边框的绘制及对齐方式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仅温习了旧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当各组都各自完成自已任务时,老师将成果进行对比,并给予相应的评分,发现问题后可请同学提出解决方案,或老师及时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同学们还会发现一个项目的实现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无形中便同时掌握了几种解决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标。项目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以评价促进学习,让学生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四、“项目”的设计要适当留白。所谓留白,就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现在的计算机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许多应用软件和学习内容都有帮助功能或网上相关学习资源,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亲自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2.转换教师角色。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项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时,准备时间应比传统的教学教案设计更长。抓住学生心理活动,充分地了解学生,精心设计好单元教学中的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实施准备工作:准备学生支撑文件清单,制作学生演示文稿范例,设计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及时改进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及时做好学生作品评价与交流,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发表推广应用学生的成果。
3.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实施。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设置了合适的单元计划后,接着要考虑如何使单元计划设计的“项目”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因此,转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我认为在项目教学中应重点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
教师在提出“项目”之后,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提出完成单元计划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做哪些事情。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的新知识点,这正是这个单元计划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一些提出的技巧,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设置一些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出来,然后教师再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水到渠成,让学生自然而然建立对新知识的认识。其次,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单元计划后,要求学生做出解决“基本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清单,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项目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2)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单元计划。
在任务完成阶段中,老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去解决“问题”,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地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例如教授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时,首先提出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套管理自己学习生活资源方案,提高学习生活效率。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接着引导学生:电脑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里面存放的文件成千上万,如何管理这些文件呢?学生们在进行自主探索过程中,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调动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资源管理器,学会对文件、文件夹的新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计算机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后,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如果已有知识不足,为了完成项目活动,学生主动学习有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在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后而获得的成功愉悦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四、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课前熟悉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正确答案、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
(二)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避重复;项目实施的步骤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
(四)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要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五)在项目内容讨论评估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在学生交流项目实施结果时,老师也应耐心听取,不能因为哪个学生讲得不好而有任何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不然的话,学生就会失去信心,项目实施就会失败。
(六)注意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协调。介绍项目内容要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
(七)引入项目教学法,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后还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计结果,结合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安排学习先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纠正。
(八)引入项目教学法,有必要为学生建立学习帮助系统。为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一个台阶。
(九)教材问题。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根据学科知识系统进行编写,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够完全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重点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可以把教材作为学习的“字典”,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编写讲义,甚至编写教材。
(十)项目总结必不可少,并要把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它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一题多解”是应该极力推荐的,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通过选取“工程项目”来创设“情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工程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学也从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变为以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计算机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计算机教研室 张建东
第五篇:项目教学法心得体会
烹饪教学项目教学法心得体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尽快掌握烹饪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并适应岗位要求,笔者在烹饪培训班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可使学生的潜能释放出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后,在如何增强培训效果方面,通过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
采用多种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但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以烹饪劳动力储备班为例,笔者上课前对学生做了调查,几乎绝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就业压力选择了学习烹饪,有不少学生对选择的专业并不满意,还有很多学生离开学校多年,很难在教室里静心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教学中根据烹饪专业的特点,注意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有层次地将学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烹饪的基本功勺工模块训练中.练习辛苦,枯燥乏味,影响学
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与练习的不同阶段,采取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初期阶段,学习端勺姿势并进行姿势练习练习中将学生分两组,面对面互相检查练习姿势,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学生在对方小组中找出操作姿势错误和操作姿势较正确的,分别进行演示,教师进行讲解纠正.使学生对正确的操作姿势印象深刻。
中期阶段,进行端勺力量和耐力训练锅内放两斤沙子,训练时间从1分钟逐渐延长至5分钟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大声读秒,自我鼓励并尽其所能延长平端时间也可组织小组竞赛和两人竞赛,比赛中坚持时间长的组(人)获胜。输的一方接受代做值日、做表演等形式的“惩罚”在轻松愉快的竞赛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教学要求。
最后阶段,进行翻锅训练。练习方式与中期阶段一样,练习要求以在规定时
间里完成翻锅后锅里剩的沙子多者为胜训练过程中还可根据练习情况临时增加诸如放松操、翻勺表演等小活动。
在刀工教学中.根据刀工练习的特点采取了类似的训练形式先采用最直观的形式——观看录像,让学生一睹大师精湛的刀工,在被大师技艺折服的同时体会到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接下来从最基础的握刀姿势——直刀法开始练起,起步时并不要求操作时间、数量、质量,只要求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刀法,进而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以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切出符合要求的丝——从切厚薄均匀的片到切粗细一致的丝:从切中粗的萝卜丝到切棉线粗细的生姜丝练习互动形式从小组竞赛、两人竞赛到班级挑战赛、师生竞赛,让那些从未进过厨房,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成就感,慢慢对学习有了兴趣,忘记了训练中的辛苦。
学生在其他各模块的学习训练中也充分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自己亲手制作的一道点心,炒出的一道菜肴,雕出的并不精美的作品都让他们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很想将自己的作品制作得更好,不仅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还主动向比自己做得好的同学请教、交流,主动向教师请教制作要领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操作水平得到较快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教学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握教学互动内容项目课堂教学要求必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常规的教学相结合,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常规作为基本要求,把教学要求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教学需要因此,在课前要细心思考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的组成和安排,悉心准备、精心设计课程不仅要对所讲的内容融会贯通,还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知识,教师平时要对课程素材有一定的积累,及时整理和补充更新教学案例。
《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教科书的内容是重点针对营养素的功能进行介绍,内容空洞,与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师要根据烹饪专业的特点,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教学中补充了大量膳食平衡理论,结合日常饮食中的误区、食品安全及食品选择常识等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知识的领悟、技能的形成都需要过程,技能的掌握取决于认知的过程,技法。
训练同样也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笔者在烹饪技能教学中十分重视过程的展示,每项技术的各个环节、工艺流程及各单项技术在课前都要精心设计,组编成最优结构,使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学练,形成良好的烹饪技法结构掌握好基础理论、基础技术,才能促进学生技术的转化和技能的迁移。
在学习菜肴制作时,虽然各种烹调方法的制作流程各不相同,但各烹调法流程会涉及各单项技术如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炒、爆、熘、炸等),虽然流程不尽相同.但会涉及原料选择、刀工处理、糊浆处理、油温控制、滑油、调味、勾芡等单项技能各单项技能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操作要求,在操作流程中又紧密相关,在教学中必须有序编排、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技能结构不能跨度太大。笔者将操作流程相似的菜肴安排在一起,一方面方便学生对各单项技术反复练习、总结经验,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对各种烹调方法的不同之处相互比较,加以区分在教学安排上也尽量先讲理论加基本功训练,最后进行操作技能训练,让学生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后应逐步提高练习难度,拓展训练内容笔者在学生制作菜肴的拓展训练中采用了以下方法:方法一,学生每人以适量不同的原料,在规定的时间里采用不同的技法做出不同的菜肴,从刀工开始到烹调、调味、装盘,提高学生技法的熟练度。方法二,规定相同的技法,给出不同的原料或相同的原料。不规定技法,让学生烹调出不同的菜肴。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方法三,将学生分
成小组,每组给适量的原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出规定数量的菜肴,学生可自由发挥,充分使用原料在训练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查阅书刊、资料了解菜肴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学生之间也要不断地交流沟通,同时。教师也参与其中,给出建议和意见。教学训练既充分展开了指导、训练、学习、交流,又体现了厨房操作工艺流程的特点。
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工艺流程,尽快适应岗位,我在教学进程中安排了适应岗位需要的大锅菜练习,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练习方法,从最初由教师安排原料、制定菜单、进行成本核算、指导学生加工制作,渐渐过渡到让学生根据季节和成本制定每天的菜单,教师辅助采购原料,学生根据厨房流程进行原料选择搭配,做好初加工,根据菜单烹制菜肴,学生食用并反馈菜肴质量,教师总结讲评学生重点掌握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断地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技法的能力。
运用反馈机制.不断提高互动教学效果
没有反馈就无法把握课堂节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时地从学生的眼神、表情、提问、讨论中获取反馈信息。当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时,应及时调整讲课节奏,使学生从内心与教师互动.课堂上不走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要科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在这一矛盾中.教是主要方面。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更多体现在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及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
性方面,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多归纳、多启发、多鼓励、少批评,尤其应鼓励那些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原料知识课程教学中,过去着重介绍各种原料的产地、上市季节、主要品种的特性,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原料品种随着大棚蔬菜及市场的广泛流通,各种原料品种在市场上日益普遍,教学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将原料的营养特点、原料的特殊加工方法、烹调方法及原料之间的合理搭配作为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讲出原料的加工、烹调方法及原料的搭配,虽然没有加工经验,但很多原料的制作、食用方法及原料的搭配,学生在常饮食和饭店消费过程中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对一些不太熟悉的原料营养特点、原料的常用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必须督促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或相互进行交流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在课堂互动讨论结束时,学生就学会了许多常用菜的搭配方法,大脑里形成了很多暂时还不会制作的菜肴的初步概念,非常有利于今后的操作水平提高在课堂互动讨论中既要注重表扬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更要鼓励那些不愿开口的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
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课堂的反馈,还应注意课后的反馈,特别是技能的教学,在课堂中由于时间及原料的原因,只能完成基本学练任务,要熟练掌握技能,必须在课后进行反复训练,才能巩固和加强对技能的掌握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如基本功训练中的勺
工、刀工,面点制作技术中的捏饺子、包子造型、雕刻花卉等。都可以在课后进行。在课后,要避免学生无指导练习以确保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观察学生,让课堂掌握较快较好的学生与掌握较慢的学生配对进行练习.这样练习情况好的学生可得到强化和总结,练习情况较差的学生可从同学那里得到最直接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学生可将课余练习的作品反馈给教师,请教师当面讲评,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全面、均衡地掌握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评价工具,促进教学互动质量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两个主体的作用,评价“教”是为了“学”的进步,评价“学”是为了“教”的提高。要把课堂评价定位在促进两个主体的共同发展上,因此,评价内容、方式、手段及指标应突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特点,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等方面的充分整合。
在手段上,评价方式应以激励诊断为主要特征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最终达到促进学生阶段性发展的目的在形式上应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交互进行,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过程,将课堂评价变成学生了解学习状况,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评价,应根据教学模块内容的不同,选择每个模块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设计比较综合全面的表格,包括评价项目、评价指标、学生自评、学生他评、教师评价等。
要根据学生练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菜肴制作教
学模块为例。教学内容中主要安排了常用烹调方法的代表性菜肴的操作练习。
第一阶段,大部分学生刚接触操作,应以练习掌握基础操作方法为主这阶段学生在练习中操作不熟练,做出的菜肴通常达不到要求,但这是学生第一次制作菜肴,为了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时应先降低评价标准每个学生菜肴制作完成后,先给教师品尝,不讲评,然后学生先自评,再他评,以菜肴是否好吃为标准,然后教师讲评,对学生原料处理的效果、菜肴数量、颜色、气味、表面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第二阶段,学生对操作过程和菜肴评价的标准有了一定的掌握,做出的菜肴在自我评价和学生他评时主要内容就要从是否好吃上升到刀工处理的效果、菜肴数量、口味、颜色等方面。教师的评价则要从菜肴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操作关键、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改进。
第三阶段,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操作的流程和各项技术的要领,做出的菜肴应在自评或学生他评中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不断进行总结。最后,学生进行菜肴迁移练习时,应能讲解自己或小组做的菜肴的操作流程、操作要领。教师应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给出建议此外,在技能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讲评,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避免学生养成错误的操作习惯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总结讲评,应针对学生练习中的普遍问题和个别现象进行重点总结,强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进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