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经典结构的欣赏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
章
节: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课 时:第2课时
作 者:根据西安市长安一中蒋建波老师教学设计修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2)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2)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阶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教学策略设计
(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3)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前三节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一定的知识准备。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作品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
六、教学准备
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哪些角度进行? 技术 文化 2.引导学生回答: 技术的角度主要有:
结构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的角度主要有 : 结构的文化寓意与传达 ;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 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3.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选择 2~3 个学生谈谈自己所欣赏的案例,从功能、结构设计、材料和审美等角度进行简单分析。检查技术小论文完成情况。4.教材拓展
经典案例的欣赏: 中国古建筑
从建筑的材料工艺看,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王家大院
山西晋中的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
长城
外国古建筑
西方古代建筑大多使用石头作材料,由于石头有很好的抗压能力,而抗拉性较差,这就决定了西方古代建筑必然产生以抗压为主的构造形式,如拱、墙、柱等。这些构造形式在西方古代建筑中用得特别多,直到18世纪都没有大的变化。西方古代建筑风格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罗马。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这种建筑构造特点也就随之传播到其它地方,并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风格差别,但从总体上看,都没有脱离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仍然是以墙、柱、拱、圈为构造特征。这些建筑特征在今天的欧美各国到处都能见着。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顶”;第二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是色彩灿烂夺目。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现代建筑的欣赏:
19世纪,三种新建筑材料的出现,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第一是钢铁。钢材料及其连接工艺的出现,对传统的建筑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据说,用钢铁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就是为了纪念钢铁用于建筑的成功。
第二是混凝土。最早的混凝土出现在意大利,主要成分是火山灰。一直到1860年,真正意义上,用工业方法制造的混凝土产生在美国的波特兰。法国人用这种“液态石头”加上铁网,制造出了一个非常坚固的花盆,德国人则首先将其用在了房屋建筑上,在慕尼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跨度的会堂,至今犹在。
第三种材料是平板玻璃。以前的建筑主要是由墙来承重,建筑物上层的重量要由其下面的墙来承受。这种结构限制了建筑物向空间发展,要不然就会使建筑变得粗大笨重,巴黎圣母院的墙就有5米厚。到1890年,美国出现了革命性的建筑方法。施工中先建造柱子,使用木头为墙板,木墙不再承力,完全由柱子承担载荷,墙只起围护作用。1911年,德国出现了玻璃幕墙。这种玻璃幕墙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围护作用,而且采光好,是至今仍广泛采用的建筑材料。这三种材料的出现,催生了现代建筑。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耸立在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上。建筑造型新颖奇特、雄伟瑰丽,外形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滩上的洁白大贝壳,与周围海上景色浑然一体,富有诗意。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其设计师乌特松不愿因建设资金问题修改设计方案与州政府吵翻后,愤然辞职离开澳大利亚,再也没有重登这块大陆,至今没有亲眼实地看看这座自己呕心沥血奉献的闻名遐迩的建筑奇迹
美国圣路易市杰斐逊国家纪念碑
美国圣路易市杰斐逊国家纪念碑埃罗·沙里宁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了一系列新奇独特的作品,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埃罗·沙里宁1961年9月1日死于脑科手术中。196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追授他金质奖章。使沙里宁名闻世界的是圣路易市杰斐逊国家纪念碑。这座高宽各为190米的外贴不锈钢的抛物线形拱门,造型雄伟,线条流畅,象征该市为美国开发西部的大门。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两侧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十一个大小不
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空中串联到如茵的绿色草地上,两个巨大球体宛如两颗红宝石,晶莹夺目,与塔下新落成的世界一流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19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主会场)的两个地球球体,构成了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诗情画意的壮美景观。
5.小结: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结构的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只满足他的使用功能。结构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尚、个性、等都以成为人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果设计不变的追求。
6。单元小结
1)结构对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2)从力的角度来看,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3)结构构件的基本受力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4)结构类型主要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受力特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结构更多的是若干结构类型的组合。
5)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是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 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 形状等。结构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的组成形式、构件的几何形状、截面形式、材料以及构件的连接方式等。
6)结构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尚、个性、文化等都已成为人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构设计不变的追求。
练习:
p0331、2题
八、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较为抽象,教师在上课前要搜集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播放经典案例,将抽象具体化,带给学生真正美的感受,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爱国热情。
3.课文中的案例只是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欣赏,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故宫),拓展学生的视野,能从多角度进行赏析。
4.作业的安排也很重要,作业的完成是学生自我学习、领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
第二篇: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精品教案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简单结构的设计
教
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简单结构的设计
章
节: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第三节 简单结构的设计 课 时:第1课时
作 者:王希(浙江省宁波市象山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掌握简单结构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亲历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2)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设计方案,并且能恰当地阐述,进而能对设计方案加以比较、权衡和选择。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养成严谨、专心、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
(2)通过分组活动和团队协作,形成擅于合作和交流的习惯。(3)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发现结构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力量。
二、教学重点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 结构设计分析。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实物展示、任务驱动、分组合作、小组讨论。
五、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中的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这节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二是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教材首先概述了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相片架的设计实例进行了设计过程与方法的介绍。本节内容不是孤立的,与教材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结构的设计”也遵循物品设计的一般规律,所以与必修1“设计的一般过程”相关内容遥相呼应,其中包括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原则、设计的评价、方案的比较和权衡等内容,此外“简单结构的设计”又凸现了“结构”设计,所以与教材本单元的前后章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稳固结构的探析”紧密相关,这些章节中涉及到结构与力、结构的类型、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强度等知识点与本节课有很强的延续性,因此本节课重点应放在如何在设计简单结构的过程中,结合“设计的一般过程”和“结构”相关知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既符合要求又各具特点的简单结构。
除了与其他内容关联性很大,本节内容又具有非常强的动手实践性。“简单结构的设计”告诉学生简单结构到底是怎么设计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结构知识进行应用,能够动手实践完成简单结构的设计。所以这节内容安排了3课时,实际上是包含了动手操作的时间。
2.设计理念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学了结构相关内容,总是希望能在生活当中得到应用实践,以体现结构这块知识的价值,从知识的习得到应用,这也符合认知规律。这时实践操作案例的选择显得尤为紧要,如果设计案例选得不好,学生体会不到结构内容的有用性;如果设计案例选择得当,则能凸显结构知识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标。所以一定要设计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并且要运用结构相关知识,最终能完美解决问题。
最终我另外找了一个案例“红酒架的设计”。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红酒已经走进普通人家,不管是买红酒喝也好,还是存着红酒当装饰品也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红酒。目前,我们对红酒消费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缺乏许多红酒相关知识,包括红酒的保存方法,红酒是要倾倒放的,目的在于让瓶塞得到浸润,减少空气进入瓶内,保持红酒的风味。所以红酒保存有专门的红酒架的,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个常识,一般家庭都是没有这种专门结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生活场景,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结构相关知识给自己家里做一个红酒架。“红酒架”是一个非常好的操作案例,一方面具有强烈知识应用背景,其次贴近生活非常有用,当然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红酒架”的制作让学生体会到结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红酒架”制作留给学生的创新空间是巨大的,材料可以是木材,也可以是金属,还可以是其他材料,这就涉及到了常见材料的加工知识。红酒架的结构也是多样的,只要能保证红酒是倾斜放置就可以,这里的想象空间非常大,红酒架的结构造型可造性非常强。红酒架设计过程肯定要考虑架子的稳定性、强度、功能、安全、美观、舒适、成本、个性化需求等各方面因素,正是对教学知识的应用。综合以上几点,红酒架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实践案例。
3.教学策略设计
整堂课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为主线引领学生走进设计殿堂,体会设计过程,展示设计风采,享受设计的乐趣。
第一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红酒保存要倾斜放置,需要设计一个红酒架来存放红酒。第二环节是:明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分析,分析红酒架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第三环节是:构思红酒架方案,并画出红酒架草图。第四环节是:动手制作红酒架模型。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4.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时不会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第一次接触纸结构设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典型案例分析来启发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权衡,正确地把握主要因素,开展动手实践和交流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亲历设计过程并有所感悟。
动手能力方面,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木工和简单金工的工艺,能够利用一些木材和金属制作一些结构简单的物品,所以具备基本动手能力,可以制作红酒架。当然学生之间差异很大,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有些差些,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教学课件PPT、手锯、羊角锤、尺子、铁钉、木条、铁丝、笔、纸、红酒瓶、红酒架、结构模型等。
2.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教师提问】家里的红酒应该怎么样摆放? 【学生回答】斜放。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红酒用软木塞密封,软木塞干了会收缩漏气导致红酒口感不好,所以要横放,让软木塞与酒液接触保持湿润。小角度倾斜也可以,既让软木塞与酒液接触又让红酒渣沉淀在底部。头向下倾斜就不好了。
【教师提问】能否为红酒设计一个专门放红酒的红酒架呢? 【学生回答】当然可以。
【教师布置任务】分组布置任务:前后桌四个同学一组,三节课内完成红酒架设计与制作,并分发红酒架设计报告。
【教师提问】红酒架设计有哪些一般的设计要求?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功能要求:能方便的取放,并且倾斜放置红酒。技术指标:至少能存放一瓶750ml红酒,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外观要求:美观,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材料:木材或者金属。成本要求:30元人民币以内。
2.设计分析
【教师提问】通过《技术与设计1》的学习,我们知道一般物品设计都要进行设计分析,红酒架设计设计也不例外,如果要从物、人、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红酒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基本因素?
【学生讨论】 【多媒体展示】
一张可以放红酒,还可以放酒杯的红酒架图片;一张不能倾斜放置红酒的红酒架图片。——对比得出,红酒架应该具有相应功能。
一张木材为材料的红酒架图片;一张树脂材料的红酒架图片;一张金属材料的红酒架图片。——不同材料制成的红酒架,具有不同的成本和使用寿命。
四张特殊结构的红酒架图片。——结构不同,红酒架的稳定性和强度也会不一样。
三张设计的特别有趣的红酒架图片。
——不同人群对红酒架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三张设计的特别精美的红酒架图片。——红酒架要美观。
【教师提问】刚才分析得到,红酒架设计应该考虑功能、成本、寿命、稳定性、强度、个性化、美观等因素,除了以上分析,红酒架结构设计还应考虑的哪些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安全„„
3.方案构思
【教师提问】根据刚才分析,构思我们自己的红酒架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每个小组筛选出最佳方案。并画出草图。发“简易红酒架的设计报告”给学生。
【学生】构思,画图。
4.制作模型
【教师布置操作任务】向学生提供原材料和加工工具,包括木条、铁丝、手锯、羊角锤、尺子、铁钉、笔、纸、红酒瓶,学生也可以自带材料。每个小组根据设计的方案制作红酒架。
【学生】动手制作
5.课堂小结
八、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操作实践课,提供给学生一个操作任务——设计一个红酒架。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红酒架设计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制作过程中,能够不知不觉中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了发现与明确问题、设计要求、设计分析、方案构思、草图呈现、制作模型、设计报告书写等环节,并且在设计分析中又紧密结合了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分析了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总结课堂得失如下:
1.所选案例——红酒架的设计非常有价值,告诉学生生活常识,创造知识应用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生适当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出现了许多特别好的点子和创意设计。
3.感觉还是老师在充当主角,这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并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得到,是由老师分析得到,还是回到了灌输性教学的老路上。
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没有一针见血,没有真正体现作品的价值性。
附:简易红酒架的设计报告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第三篇:《经典结构欣赏》参考教案2
经典结构的欣赏 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欣赏经典结构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
2、过程与方法:
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经典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设计的欣赏,增强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从经典结构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首先就指出了应当如何欣赏一个结构。不仅要欣赏其功能,也要欣赏其形式,欣赏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欣赏结构设计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通过对赵州桥、飞檐、蛋形椅的欣赏,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使学生深化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结构
2、难点:对文化内涵的体会
四、教学策略设计:
在课前收集“安平桥”、“廊桥”、“明清家具”等更丰富的结构设计作品,结合课本的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指导学生分析。教学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师生共同欣赏的方式进行。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注意启示学生探讨“结构与受力”问题的解决和结构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 6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安平桥”全景图,引导学生的观察,教师讲解安平桥的历史:
安平桥位于我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1961年该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设问】我们应当如何赏析一个结构?
【归纳】赏析一个结构,不仅要欣赏其功能,也要欣赏其形式,欣赏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赏析结构设计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探讨】从技术的角度赏析安平桥的结构有哪些特性?
安平桥全长2255米,桥面宽 3~3.8米,共361墩。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面用 5~8条大石板铺架。石板长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者重25吨。
【归纳】宋时泉州海外通商繁荣,安平桥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同时也折射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阅读】课本p30页有关赵州桥
【讲解】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赵州桥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讲解:(1)赵州桥三绝——“券”小于半圆、“撞”空而不实、洞砌并列式。(2)赵州桥历史——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距今已1400年。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 6
(3)赵州桥龙纹——饕餮与龙之九子的文化内涵简介。
【欣赏】廊桥——加建亭廊的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有的独立设廊。
(1)木拱廊桥,也称叠梁式风雨桥,因形似彩虹,又称虹梁式木构廊屋桥。木拱廊桥的结构特殊而又巧妙,不仅在中国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同时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系由大木组成多节拱骨,交错搭置、纵横相架、互相承托、上受桥面,添设栏杆而成。实例政和外屯洋后廊桥。
我国木拱廊桥集中在闽浙边界,主要分布在福建松溪、政和、寿宁、屏南和浙江泰顺、庆元、景宁等地。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木拱廊桥有一百多座。
(2)广西侗族风雨桥,也叫风水桥。风水桥博取民间建筑之精华,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
【思考】安平桥的“船形墩”、赵州桥的“敞肩拱”、木拱廊桥的“木架拱骨”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熟悉的与此相似的结构有哪些?
【欣赏】中国民间建筑(结合多媒体图片讲解)
1、永定客家土楼——大多采用了圆形的几何形状,厚实的夯土外墙和木结构为主的内部结构,土楼对外不开窗,表现出客家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安全意识。
2、贵州吊脚楼——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江苏水乡民居——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4、陕西窑洞——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5、北京四合院——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以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它表现出中国人对家族和谐完整的追求以及抵御外来势力的强烈意识。
/ 6
6、泉州骑楼街(中山路)——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00一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它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爱国华侨黄仲训自越南携巨资回国建设的。中山路长达二公里多,路两边的连排式骑楼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它也是全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成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
„„
【小结】对经典结构设计的赏析,我们要看它们是如何既实现了结构的功能,又巧妙地解决受力问题,是如何在结构中体现、渗透技术文化,又如何将解决受力与艺术美结合起来。
第二课时
【欣赏】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飞檐的建筑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讲解飞檐的概念: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轻盈活泼。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
【探讨】结合图片,激发学生探讨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功能:
飞檐为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2、结构设计:
播放岳阳楼的图片,简要介绍飞檐的结构组成。结合宋式补间铺作斗拱构造示意图讲解受力原理。在讲解的过程中,突出斗拱的特殊连接方式榫卯结构。并展示课前自制的榫卯结构模型。
【欣赏】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结合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形式的统一”。)
【欣赏】中国明清家具
/ 6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时期。明清家具以东方的框架式结构为主要特征,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性和不同渊源的文化性,它们流畅的结构线条和材质本身的纹理色泽,折射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光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一如传统的中国文化所推崇的气质内敛而高贵的风范流露于细节中。
1、明式黄花梨插肩榫酒桌
2、明式圈椅、官帽椅
3、清式紫檀小长桌
4、清式圈椅、官帽椅
5、明式红酸枝架子床
6、清式榉木架子床 „„
【探讨】中国明清家具各有什么特色?
1、明代家具——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追求神态韵律,以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
2、清代家具——注重体量,繁纹重饰,崇尚雕刻和镶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
【欣赏】阿纳•雅格布森—蛋形椅、盖里椅
【总结】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也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结构。它们都凝结了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通过对这些经典结构设计作品的赏析,同学们不仅要关注结构的文化特征,同时要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1.4经典结构的欣赏
一、如何欣赏一个设计结构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国粹——飞檐与斗拱
1、技术角度
1、飞檐
2、文化角度
2、斗拱
二、中国古代经典桥梁欣赏
3、榫卯结构
1、安平桥
五、明清家具
2、赵州桥
1、明代家具——结构严谨,线条流畅
/ 6
3、木拱廊桥
2、清代家具——注重体量,繁纹重饰
三、中国民间建筑欣赏
六、阿纳•雅格布森作品欣赏
七、教学反思:
设计的欣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技术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孰悉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案例,特别是当地的经典建筑结构案例,往往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本节的教学中所补充的 “安平桥”、“泉州骑楼”等案例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证;“木拱廊桥”、“客家土楼”则是福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建筑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明清家具”是家具的经典,它们的结构中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对于这些案例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有的学生亲身抚摸过它们,具有一定的体验。通过赏析这些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有助于使学生深化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
/ 6
第四篇:必修二教案
讲义1:空间几何体
一、教学要求:通过实物模型,观察大量的空间图形,认识柱体、锥体、台体、球体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结构特征.三、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进入高中,在必修②的第一、二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一些空间几何图形,即学习立体几何,注意学习方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辩证、度量计算.(二)、讲授新课:
1.教学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
①、讨论:给一个长方体模型,经过上、下两个底面用刀垂直切,得到的几何体有哪些公共特征?把这些几何体用水平力推斜后,仍然有哪些公共特征?
②、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柱.→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三棱镜、方砖、六角螺帽).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对角线.③、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表示:棱柱ABCDE-A’B’C’D’E’ ④、讨论:埃及金字塔具有什么几何特征?
⑤、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 讨论:棱锥如何分类及表示? ⑥、讨论: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棱柱: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棱锥: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2.教学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 ① 讨论:圆柱、圆锥如何形成?
②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结合图形认识:底面、轴、侧面、母线、高.→ 表示方法 ③ 讨论:棱柱与圆柱、棱柱与棱锥的共同特征? → 柱体、锥体.④ 观察书P2若干图形,找出相应几何体;
三、巩固练习:
1.已知圆锥的轴截面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5cm,面积为12cm,求圆锥的底面半径.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轴截面面积为24cm,求圆柱的母线长.3.正四棱锥的底面积为46Cm2,侧面等腰三角形面积为6Cm2,求正四棱锥侧棱.(四)、教学棱台与圆台的结构特征:
① 讨论: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体和锥体,所得几何体有何特征? ②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结合图形认识:上下底面、侧面、侧棱(母线)、顶点、高.讨论:棱台的分类及表示? 圆台的表示?圆台可如何旋转而得? ③ 讨论:棱台、圆台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
★ 棱台:两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两底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相似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圆台:两底面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圆;轴截面是等腰梯形;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母线长都相等.④ 讨论:棱、圆与柱、锥、台的组合得到6个几何体.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有什么关系?(以台体的上底面变化为线索)2.教学球体的结构特征:
①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球体.结合图形认识:球心、半径、直径.→ 球的表示.② 讨论:球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
③ 讨论:球与圆柱、圆锥、圆台有何关系?(旋转体)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共性?(多面体)
3.教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① 讨论:矿泉水塑料瓶由哪些几何体构成?灯管呢?
② 定义:由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组合的几何体叫简单组合体.4.练习:圆锥底面半径为1cm,高为2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补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五)、巩固练习:
1.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4∶3∶12,对角线长为26cm, 则长、宽、高分别为多少? 2.棱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25和81,高为4,求截得这棱台的原棱锥的高 3.若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叫正四面体,求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高.★例题: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圆锥,截得的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的比是1:4,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为3厘米,求此圆台的母线之长。●解:考查其截面图,利用平行线的成比例,可得所求为9厘米。
★ 例题2:已知三棱台ABC—A′B′C′ 的上、下两底均为正三角形,边长分别为3和6,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将侧棱分为1:2两部分,求截面的面积。(4倍的根号3)
★ 圆台的上、下度面半径分别为6和1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分高为2:1两部分,求截面的面积。(100π)
▲ 解决台体的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问题,还台为锥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第五篇: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二
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二
第四节幻灯机、放大镜教案二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它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
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了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三个内容的实验全部完成以后.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焦点以里的过程.凸透镜成像由小到大、由实到虚、从倒立变为正立、在透镜另一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中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
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作出凸透镜在三种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分两个阶段完
成)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两个阶段完成)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的或工作的.
(二)结合上节照相机的知识分析、研究在三种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五、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1. 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采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在屏幕上展示各种有关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的主要工作元件都是凸透镜,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结合上节课讲到的照相机,指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果物体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特点是什么;若物体放在焦点以内,能成像吗?像的特点是什么?从
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物体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画出板图)、位于焦点以里(画出板图),两个位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教师介绍仪器及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同学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物体分别设两个位置,进行两个实验,分两次完成.每完成一个实验,做一次小结,再进行下一个实验.对每个位置成像情况的研究都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
(1)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3)研究、分析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三种仪器中,哪种仪器利用了凸透镜在这一位置的成像原理.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教师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
物体从大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处移近的过程中,像成在透镜另
一侧,像离透镜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2倍焦距处是一个变化点,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实像,进入2倍焦距内(大于焦距)成放大实像.焦点处是又一个变化点,而且使像发生了质的变化,物距大于焦距成倒立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使学生们头脑中对整个成像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模型.
教师结合实验讲述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及应用.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了幻灯机后简要介绍一些投影仪的构造和原理.讲放大镜之后可介绍一下显微镜的知识,有助于学科间的联系.
3.总结
分析了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结合前面学过的照相机,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过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这里有三个成实像的情况,两个成虚像的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虚像是由反射
光线(平面镜成像)或者折射光线(物体位于焦点以里的凸透镜成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从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石子,看到的也是水中物体的虚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不论实像、虚像都是由光线形成的.从这点看影又与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影是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