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美术课程中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浅谈美术课程中是如何进行评价的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常以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优劣通常是通过一次比赛获奖情况,或完成一件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
评价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
一、由单一评价变多元评价
传统上,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除此之外,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
相反的,在多元的美术教学评价里,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是多样的。因此,除了对美术技能技法评价外,还要兼顾情谊和认知的评价。而在评价者方面,我们不但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兼顾同学、家长对被评价者的评价,而我们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评。因此,我们现在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都是多元的。
二、由主观评价变客观评价
儿童作品是儿童一定阶段的内心世界的外现,具有儿童特殊的美术语言,与成人美术有着极大的区别。许多教师不了解儿童作品的原有特点,在美术评价上主观、武断,不够客观真实以至走上误区:
(一)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作品
传统上,不少人在评价一幅画是常采用“真像”、“太逼真了”之类的话语。这样评价是单一片面而过于主观。它忽略了作品的内涵,忽略了作品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等,无法深入诠释作品内在的含义。而现在的评价我们应更加侧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而不是把目光只停留在表象上,一味的用“像不像”“功底深不深”来评价一件作品。
(二)以对不对来评价儿童作品
艺术与科学着极大的区别。科技重视准确性,而绘画可以用夸张、变形、想象等手法把自己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不足,经验不丰富,理解能力不够等因素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情况与事实有着很多的不相符之处。如果想在他们的绘画中找出几处科学性的错误,那几乎是随手可得:“猫和老鼠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们像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
“地球和太阳拉起了手”等等。如果我们还自作聪明的用深入浅出的语句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以喜不喜欢来评价儿童作品
这个误区涉及到个性的问题。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怎样处理好这对矛盾?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要有独特的审美观。但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是不是以自己的审美观来作参照,是不是学生都要向自己看齐呢?答案是否定的,学生不能成为老师的复制品。
所以,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尽量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我们应给那些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使评价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
三、由量化评价变为质性评价
美术学科同其它学科不同,其评价准则比其它学科要模糊得多,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这就要求教者慎重的处理好量化的过程。面对两幅差不多或各有长处的两幅作品,我们就不能简单的以85分与85分或者是以优与优-来区分,这样只会给孩子的在心理上制造一个人为的障碍,扼杀孩子的自信心。怎样来避免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对孩子的一件作品从有创新意识,有情趣,有一定技法等方面分别去定位,突出每件作品的优点及不足,等级不需分得太多太细。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区分出等级而是要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提高。
四、由脱离学生实际的评价变为贴近学生生活评价
导致教学评价脱离学生实际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处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地位。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变化,甚至用专治、偏激的话语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作品上。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只有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们多交流,我们才能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贴近学生,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1、确立评价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儿童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2、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2)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不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
(3)作品展评。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4)作业批改。这一形式不能因为课堂上的讲评而简化,这样会令未能在课堂中展示作业的学生觉得得不到关注,令无力修正的学生得不到指导,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用铅笔圈点加简短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
如我在讲《鲜艳的包装纸》一课时,有一个孩子总是在下面做小动作,我一边讲课,一边走到他的课桌前,轻轻地用手压了压课桌上他带来的包装纸,并提问了他一个包装纸的问题,不动声色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到了课堂上。
快下课时,我又将学生已完成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让孩子自己评述自己作品表达的意思,并自评好在哪里,哪里不是很理想。然后再让同学们互评,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每一次学生都很兴奋、很陶醉,热情很高。
课后,我会在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作品背面撰写评语。写出此次作品好在哪里,鼓励学生收藏优秀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总之,只要我们本着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及综合能力的目的,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一切能用的方式、方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那么,我们的评价过程就不会偏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作用也就真正的落实到位了。以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为评价理念;将多元评价贯穿于美术学习全过程,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学习美术的乐趣!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黄建明(指导教师)
2011-11-18 18:50:35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郭建永(学员)2011-11-13
第二篇:美术课程评价
一、树立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
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说来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
为此,我们根据新课程要求树立了全新的评价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理解“评价”。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鉴定和甄别,总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现代课程评价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
(2)理解“美术”。要改变“像不像”、“技能性”等单一化评价标准,体现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应采用相对的量化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合情合理的进行评价。(3)理解“教学”。现代课程评价己从仅仅评价教学结果,转向分析和评价教学过程,并注意两者的统一。教学活动不完全是机械地执行教案,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应当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具有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4)理解“评价的主体”。在学校内部,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需要完善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与方法,也要让学生学会评价教师的教学。要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也就是说,现代课程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自我完善的组织系统。
二、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长期以来,从来都是由教师给学生打分,因为教师掌握着知识,掌握着打分(评价)的标准和权力。现在,教师要形成“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观念,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为纽带、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加速度发展已使人们无法预见今天的学生在其一生中将会从事什么职业,多少种职业、各需要什么知识、将使用什么工具、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但他们必将参与明天世界性的竞争和挑战,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靠他们自己,靠终身的学习、创造和努力!这就是未来的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其主要任务已不能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到适合于他们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在一系列自主性学习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基本标志。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对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提出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的美术课程评价特别看重学生美术作业的效果,是一种针对教学结果的静态评价。现代课程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已从这种静态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向动态的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尤其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动态的课程评价技术日益完善,《课程标准》提出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指的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按具体操作技术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简易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和较全面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
(1)简易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
一般是由教师客观地观察、记录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的美术操作技能、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对于各种教学情景和创作时进行的思维活动 以及与同学自我交流、表达观点的能力等。
由于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是动态的,所以评价时比较困难。其中有的内容可以量化,无法量化的可采用定性描述的评价。
(2)全面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
全面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包括背景情况调查、课堂实录和课后评价三个阶段。数据的收集也更加详尽,但操作要求比较高,也比较复杂,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还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所得到的评价数据有很高的可信度和研究价值,常常作为大型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
再结合其他信息:教师背景情况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分析等多项技术。最后综合上述各方面的信息之后,就能全面地对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作出判断。
总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辅导练习、作业评价等环节,对自己教学的优缺点作出客观的评价。各种评价都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应当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全面衡量,才能得到比较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真正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评价策略的运用
本人执教的教材是人教社出版的《pep小学英语》。这套教材彩图设计鲜艳,漂亮,可爱;书中人物性格分明;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任务、游戏新颖,非常吸引人;学生非常喜欢学这套教材,我也非常喜欢教这套教材。
1.以学生为主体,评价语言丰富化,评价方法人文化
我们要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喜好,尽量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体现语言的运用。如“a clever girl, wonderful!nice picture!well done!good!good idea!”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语言的多样性,感觉学习的喜悦。
2.以教学内容为主,评价方法多样化
针对新课程展示、复习巩固等不同内容,对学生的分层和评价也不一样,要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①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评价有以整体为单位的,小组为单位的,也有以个人为单位的。同时,也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多用a、b、c、d的等级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及学习要求具体制定一些评价的表格,如:按照英语教学目标要求,三年级学生只对听、说、读有要求。那么在制定单元评价时就可以从口头、听力和阅读三方面入手。
②课堂评价多样性。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对同一种事物长时间地存在兴趣,容易分心、分散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上下功夫,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中多花心思,增加趣味性,刺激竞争,激活课堂气氛。今天爬楼梯,(爬楼梯。制作几只类似人的脚板爬楼梯,组员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脚板就上升一个台阶,最先到达楼顶者为胜方。培养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态度,以此启迪学生要踏踏实实地学习,脚踏实地做人。)明天用颜色分组,后天用任务展示,再用学生互动式语言描述评价。让学生在各种方法评价中获得新鲜感、愉快感,每个人都能从中体验到语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课堂评价既是一种评价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课堂评价的实施,使学生的兴趣更高、主动性更强、学习动机更明确,学习也变得更轻松;对教师也有所帮助,我们英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课堂评价,才能发挥评价最大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个人进行记录与评价。记录的方式(形式)及材料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年龄特点而不同。我对五年级学生进行记录的方式一般是盖小印章,我有三个不同图案的小印章,小印章所给的奖励也不同,印着“yes!”的印章表示1分,印着“super!”的印章表示 3 分,印着“love!”的印章则表示 5 分,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活动可以盖不同的印章(印章盖在我的荣誉本上)也就标志他们得到了不同的分,如果有同学的总分累计到了 150 分,那么这名同学就是本班的“英语小能手”,可以得到一份小纪念品,评选“英语小能手”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名额限制。
下面谈谈我是怎么具体给学生“盖章”的。首先我把实验班的学生分为了 9 个小组。学生们自己评选出了英语小组长,还生动地给自己的小组命名,如:group super,group cool 等。下面是具体的“盖章”标准:①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每一次上新的内容前,我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找和新内容有关的知识,或者是自己制作和新内容相关的小卡片,或是其他的小学习用具。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把自己的成果在小组中展示出来,根据准备的程度,所盖的印章也不同。② 听课时注意力集中,纪律良好,表现出持续的兴趣,课中认真进行听听、说说、读读、写写、唱唱等活动。给这类同学我一般是盖“super”。如果这个学生是个调皮大王,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好,那么我就会给他盖“love”,以鼓励他再接再厉。③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可盖“yes”或者“super”小印章;能够同他人合作或者帮助后进同学的,可以盖“love”的印章。④ 乐于尝试表演,大胆编故事的同学可以盖“love”等等。这么一来,学生们争当“英语小能手”的劲儿可足了。每节课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进步生,比如:有个同学,在我刚教这个班的时候,他每当上英语课就和我对着干,就是想把我气跑。我却不停地鼓励他,让他多看看周围的同学是怎么学习英语的,慢慢地他也开始上课认真听讲,参加各项活动,我就不停地给他盖章奖励,渐渐地他也开始喜欢学习英语了。有的同学为了得到更多的“love”印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不仅自己学得好,还把本组的同学带动起来,一起上台表演。
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英话这门课的学习效果,对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动态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动态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美术静态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结果,而且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美术课堂各个教学环节活动的评价是动态的,我称之为动态评价,相对评价美术作业是静态的,我且称之为静态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而多元性的评价内容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观,它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我觉得评价学生,能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把静态评价努力向动态评价转变,即美术活动评价要变为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综合评价。
我着重阐述美术课堂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及时评价,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亲身实践,来体验创造的乐趣。
首先是授课时在游戏中的评价。
授课时在游戏中的评价是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过程中,对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教师示范后,学生往往会临摹老师的画,很容易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安排循序渐进的分步式作业,让学生边探索边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总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我设计与本课相关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如七册的《猜猜我是谁》,一开始我在黑板上快速画了一位这个班的学生,让全班猜,由于画出了该学生的明显特征,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对了。我的示范是为了更加直接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接着我设计猜猜看的游戏:由于是速写,画得比较快,我就设计了两轮游戏,即画了评,评了再画。第一轮学生练习作画完成后,全班猜,看看最像谁,评价谁画的最能抓住人物特征,比如画出了该生的面部特点及服饰等特点。我及时肯定、鼓励、纠正学生的评价,哪怕是细微的创新部分或画面组织的评价,这样做,极大保持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到第二轮练习时,学生作画完成后,让学生再次评价,这次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业时,学生评价目的性更强了也更准确了。“李欣把张华的小眼睛画神了。”“王静怡画马喜悦的长辫子很仔细,一辫一辫的,好漂亮!”课堂上充满快乐的学习气氛。一节课下来,学生评价得最积极了。
因此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必须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时,教师的作用是多层面的。教师示范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要求从构图、色彩、造型、创新、情感方面来评议,先由自己评价、然后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当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教师必须给予指导和支持,使学生的绘画灵感得以发挥,具有一定的审美感染力。
其次是授课时在提问中的评价。
授课时,我联系具体事物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形成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感受美好的事物。如教学六年级美术第11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时,我出示四张示范图让学生观察,提出四个问题,各小组进行组内探究,学生讨论互评后争着发言,从图中看到线条是怎样组织的,黑和白的关系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几种画的方案,让学生探究怎样合作?评价合作的最佳方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亲身体验方案,同时也学会了知识,运用绘画技巧。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以欣赏的态度评价孩子的作品,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互相评价,比如,运用美术语言:疏密、粗细以及点、线、面等知识进行评价,自评、他评,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以及改进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借鉴的合作精神。往往别人犯的错误,自己就能避免出现,并提醒其他同学应该注意该问题,别人的优点也能立即学习吸收发扬。
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功与乐趣。学生之间真心诚意指出优缺点,提高自我素质。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目的,评价学生的进步,抽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给学生提供反馈意见。对于学生已学到的知识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办法,教师应提供全面综合的信息,提供较多的素材,开阔思路分析思考。
第三是授课时我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与评价。
授课时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贯穿课堂始终,人人动手操作,个个动口评价。授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教师的引导,打破传统教师示范对学生创造力的禁锢。比如四年级美术《用彩墨画鱼》,书上有两个例子的构图范例,我又补充了两个种构图形式:一个是以一条大鱼为中心,其它有许多小鱼在周围游动的构图,另一个是有许多大小参差不齐的鱼朝一个方向游动的构图。让学生在观察后提出问题,这四种构图,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准备运用怎样的构图来完成你的作业?小组讨论并进行评价,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学习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我再提出问题,你们小组每个成员对四种构图有什么看法?你还有不同的构图方式吗?他(她)的构图有什么优缺点,请指出来。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尤其是不同于老师的其他的的方法,对有创新意识的我立即给予鼓励表扬,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找出他们作业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加以强化、深化所学的知识、技巧,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评价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小组讨论时教师也参与进去,教师在评价时表露出对学生的爱、对学生作品的爱、对学生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融汇在一起,教师的情绪往往会感染到学生,给他们以正能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会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学会正确评价别人的作品,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是授课时在教师示范后的评价。
如教学四年级美术《用彩墨画鸟》时,在课程导入部分,让学生欣赏《百鸟朝凤》,了解各种鸟的鸣叫,让学生模仿鸟叫,再模仿画家笔下鸟的姿态,全班性的评价,指出哪个同学做的姿态象大s型,哪个同学做的姿态象反s型,感受画家笔下的构图美及鸟的动态美。我通过影像资料,让他们去观赏鸟,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鸟的外形和结构,并适时安排他们动手来描绘所见过的鸟,再出示画家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比较,并让学生在欣赏过大师作品后尝试动手学着大师来画一画,由于首次尝试水墨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学生在作画的过程遇到不少困惑,没有墨色变化,水总是洇开,鸟不成形等,这时我作适时示范,正是解决学生的疑惑之机,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带着问题听讲,示范的效果更好。学生是带着问题看老师的示范就更有目的性。我示范后,学生由衷地热烈鼓掌并评价哪儿画的好,哪个地方是怎样处理的等等;学生作画时,我及时评价学生:用笔好、用墨色好、构图合理、有创意等等,如果哪一个方面出现普遍性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时,我会再次示范或让该生示范,学生学习兴趣就容易被老师牵动,这时教师再来分步示范并讲解注意点,再让学生跟着画。学生作业完,在评价作业时,我会用十分钟意识的时间再集中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评、他评,用墨用笔好的学生可以毛遂自荐到讲台来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操作的。然后同学们自愿将自己的杰作贴在黑板上,让同学评价,如:“我觉得这幅画在色彩上有创新,能将墨色和颜色既融合又协调的画在鸟的翅膀上。”“我认为这幅画鸟妈妈、鸟宝宝的造型很有趣、可爱,像我们人类母亲和孩子拥抱的动作。”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老师的肯定到学生得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自尊的心理使他们感到更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到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最后是授课时在教师示范和学生共同示范后的评价。
现代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美术课作为一门观赏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同完成范画。在教师示范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发问,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励学生思考,有的环节可以请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第11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时,我先示范,边讲边画,线绘静物:水罐、茶杯、书本,并将它们的黑白对比关系画出来,把有关重点、难点等主要部分画完,学生欣赏,评价后,了解到画面中的黑白关系是受现实中物体受到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相联关系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示范画背景的添画交给自愿上台前画的两位学生,根据刚才老师示范的黑白对比的运用方法,设计添画背景色实施方案,由他们共同商议完成。不一会一幅奇妙的美观的范画就展现在学生面前,讲台下的学生也在此过程中纷纷评议:画的技巧展示、商议合作的成果,同时也发挥自己的才能画出了一幅幅漂亮的黑白画,有画写生人物的,有画戏曲角色的,有画静物的,有画动物的,有画身边的事物的等等。
这样教师示范和学生共同示范后的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教师 以建议和鼓励的方式进行,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点燃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 主动、积极的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动态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摆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位置,教师起主导作用,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个人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体现。各种评价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灵活运用,评价方案必须考虑个体间的差异,考虑每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知识的多样化,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跃庆《美术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问题》,《中国美术教育》 2.《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余琳玲 小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学美术教育》 4.《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第五篇: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进行有效评价的策略
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幼儿园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评价相比较,其应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视程度却较低。我们剖析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并尝试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真正实现促进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一)评价内容片面、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和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过多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对于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智力因素非常重视,而对幼儿活动时应具备的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缺乏引导与肯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偏重于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评价标准往往偏于成人化,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二)评价主体单
一、方法单调,忽视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
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评价方式上更多的是教师以个人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教师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能力,这一切也是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 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 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 忽略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差异。如评价时教师不考虑幼儿因个体差异绘画能力和速度是不同的实际情况, 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教师评价时多指向于一些好的或明显不足的作品,如果是从肯定优点、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教师似乎认为评价工作就是“寻找”处于两个极端发展水平的作品,评价对象仅在于此而已。对那些占大多数的处于一般水平的作品则常常忽略,没有指出其不足在哪里,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三)评价方式传统,只注重结果评价, 而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部分教师的美术评价方式仍停留在以一传统的评价方式出现: 关注美术作品的结果重于活动的过程,偏重技能忽视情感表现。同时, 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 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四)评价语言不具体,缺少艺术性、激励性。
美术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 缺少针对性。在对幼儿绘画行为、绘画结果评价时,虽然语言坚持正面、鼓励,但单调、苍白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好”、“颜色很显眼”、“想得很特别”等等, 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 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秋天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帮助小朋友的”等, 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 不易操作, 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 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小兔后, 老师启发说: “小兔喜欢吃什么呀,画个萝卜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 “你怎么画了个黑色的花? ”“怎么画黑色的太阳,乱七八糟的, 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 对幼儿的评价在考虑幼儿过去,重视幼儿现在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未来的长期发展目标,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 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 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快乐全面成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优势与不足,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多方面的有效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 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 在此基础上, 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 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 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 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 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 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说来, 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等的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 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 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具体到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 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 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 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三)评价主体互换、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科学的美术评价,其中主体与客体是动态的,是不断变换的。评价活动既可由教师担任主体,也可以由幼儿担任主体,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改变过去唱独角戏, 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幼儿在美术评价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1、增强幼儿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幼幼互动是发展幼儿相互审视评价的最好方式。幼儿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兴趣、喜好,更容易交流沟通,更能读懂相互的作品,感受同伴作品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心同伴的言行,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别人。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同伴间的对话、甚至争论,幼儿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相互之间学习、取长补短。如:在同一题材的两幅作品中,一张使用了色彩明快的颜色,另一张使用的是色调灰暗的颜色。面对两幅作品幼儿参生了不同的评价。在如同辩论赛的评价争论中,最后他们发现鲜艳的色彩是好看,但会色调也是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搭配协调的灰色作品也很漂亮。让幼儿相互评价,用平等的眼光欣赏同伴的作平,这样做对幼儿评价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甚至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重视幼儿自我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经历。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充分展现在作品中。他们是最了解自己作品的。因此面对幼儿们的作品教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耐心认真地听他们讲述作品中蕴含的故事。如:。幼儿的自我评价体现着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教师要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要正确的评价意见美术作品,就要从幼儿的角度以他们的方式观察世界,给幼儿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
3、教师尊重幼儿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要考虑到幼儿之间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美术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进行同样主题作品的绘画时由于幼儿个性特征和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作品的效果差距会很大。这时教师要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而要做纵向比较,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给幼儿自信心,让他们有继续作画的愿望和兴趣。
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如: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能力有限,教师在评价时尽量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而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在评价时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构思,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不断完善作品。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自我评价和评价同伴作品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是但引导幼儿参予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过程中获得相互学习、分享收获。(四)评价语言生动恰当, 体现激励性。
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 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 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 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 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 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 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小班幼儿经验少,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 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 “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 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 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 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 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 因为艺术是无错的。(五)把握评价时机的切入。
评价时机的切入是指教师根据美术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进行评价。传统的美术评价往往习惯与选择在教学活动结束部分,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合理的时机切入可以安排在活动后,也可以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和下一次教学活动前。
1、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美术评价可以存在于幼儿创作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被称为即时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是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及时针对教学、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变化来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的评价可以面向全体幼儿、也可以针对小组和个人进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后者注重对对幼儿操作成果的评判。如:活动最后教师或幼儿对美术作品从构图、色彩、想象、等方面给予判定和指导。
2、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延伸活动中的评价。这类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发动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剪贴、布置,供幼儿相互欣赏、自我介绍、讨论、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运用这类评价时,还可以针对绘画过程以及作品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这类评价能详尽地进行交流、总结上次活动中的问题,对这一次活动有较强的指导性。对系列、连续的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以上这些评价的时机各有所长,但也有其不足。例如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更能进行个别交流,而对集体活动中的问题不能给予解决;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则对上次活动针对性价差。因此,教师在运用这些评价方式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时机情况选择、综合运用,使评价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