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3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吉首市民族实验学校 陈红艳 ***

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上 《溶解》单元.实验操作课《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明白食盐既可溶解于水.又可从水中分离出来.知道这一过程是可逆的。

2、初步经历控究性实验——“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学会设 计和观察验证。

3、激发探究其它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盐从盐水中分离的方法探究及操作 教学难点.证明蒸发皿中白色颗粒是盐 教具准备.烧杯盐、搅拌棒、三角架、石棉网、燕发皿.或烧杯.、打火机、酒精灯、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路

1、教师讲述《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的运盐故事..简述.预设问 题.怎样躲过地主的搜查.把盐安全的带出去.请学生帮忙想办法生相互交流.估计会提出加水溶解.2、模拟故事情境.学生动手探究。

师.同学们.桌上摆放了烧杯、食盐包、搅拌棒等材料.请根据 所学知识把食盐变不见。

3、播放视频.潘冬子运盐的片断。.估计学生看到潘冬子的方法

.学 与他们的做法一致.必会欢呼雀跃.为自己的成功高兴.。

.设计意图.本堂课的设计.我舍弃了教材中提供的“饱和盐水 中的盐还可以溶解吗.”的固定教学内容.因为在《一杯水溶解多少 食盐》一课中对此类问题会有所涉及.所以开头部分.我采用了学生 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创设法”.用把食盐变不见的活动.使学生积极 投入到“溶解”实验中来。利用故事引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其注意力相对集中些.模拟情境.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满足他们的 动手欲.利用影片片断的印证.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以及成功的

快乐。至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的衩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为下一段实验操作环节的顺利开展打良好的心理基础。.二、分离盐与水的方案研究及实验

1、师.盐水是带出去了.总不能带着棉花吃下去.有没有什么办 法把盐“变”回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探究的内容——分离盐与水的 方法.板书.2、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分离盐水的方法。

.估计学生会说出如下方法.①用风吹干.②放到太阳下晒。③ 放到火上煮或烧开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 了解“自然蒸发”与“加热蒸发”.并采用排除法.最终确定加热的方 法。因为加热蒸发在较短时间内能看到实验现象。.3、各实验小组拟定实验计划.讨论需要的器材。

4、集体讨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燃烧用的酒精灯的安全使用方法.预防烫伤.不要注意触摸加热中或未冷却的器材等。

5、教师补充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如实验中要学会控制变量.蒸发皿中盐水不能太满.以防沸腾时水溢出浇熄酒精灯或烫伤皮肤.燃烧不宜过长.以盐水将干之际移走酒精灯等。

.设计意图.教育学上认为.儿童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 抽象思维.他们需要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在科学 上则体现为“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延续故事中的疑难点.让学生在 自我探究活动中解决产生的新问题——“怎样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 来”。解决问题的先驱在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的观察、体验.找出各种减少水分的方法。方法确定后的重点应放在实验探究 计划的制定以及实验前的安全教育.其它注意事项的提醒交待上.有 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基础.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特别是学生在时隔3、4 个月后重新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难免不会出 现个别学生迫不急待.跃跃欲试.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 必不可少。.6、分组进行实验.教师给予指导

7、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三、验证白色颗粒

1、师.你们能确定这些白色颗粒真的是盐吗.科学的猜想是必须

有事实依据来论证的。除非.你们能用事实证明让我信服。

2、学生采用对比方法.通过对实验前的食盐颗粒.与实验后出现 的白色颗粒.在外形特征与颜色等对比中.利用放大镜的放大功能.初步判定两者为同一物质。

3、学生进一步论证白色颗粒是盐.教师可引导学生.“如果是盐的话.它有什么特性.”教师的头脑中会浮现“食盐可以溶中在水中” 的科学概念.于是二次验证就成立了。

.设计意图.教师明知故问的质疑必然引起学生的“不服气”.学 生会想出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可能会把以前掌 握的方法如.看、闻、尝、摸等统统用上.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 继续安全教育.面对不知名的、不熟悉的物品.不要轻易去“尝”。在 “尝试”无法奏效后.必然促使学生另辟溪径.找寻其它的方式方法 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经历 “猜想——论证——得出结论”的探究学习的全过程.感受科学的严 谨性。.4、教师小结并板书.师.像食盐这样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两者 可以相互转化的过程叫可道。蒸发减少水分 盐

盐水

溶解增加水分

5、播放潘冬子把盐“变”回来的视频片段学生的猜测.解决印证 前面留下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影象资料《闪闪的红星》贯穿于教学活动 的始未。使学生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让课堂充满生机 和活力。.四、拓展应用.师.从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们学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感受.学生一一回答

师.那你们知道盐是怎么来的.教师播放海水晒盐的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感悟到生活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知识可 以应用于生活实际.指导我们的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 科学、用科学”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五、作业.探究其它溶液如味精溶于水后.能否像食盐一样能被分离出来。

.设计意图.将“溶解与分离的科学探究活动持续下去.培养学 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篇:《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的教学反思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最后一课,重点让同学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分离盐和水的分离方法。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演示:往一杯水中加盐后,搅拌,会看到什么呢?接着让同学也往自身桌上的一杯“水”(已经是饱和的盐水了)中加盐并搅拌,让同学说说看到什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盐不溶解了呢?你们有方法让这些盐溶解呢?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加水可以溶解那些食盐,我就让同学们试一试,发现真的行,教师小结:加入水的方法可以让盐继续溶解。

然后进入下一环节:假如这杯盐水放在窗台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同学们说出了水会蒸发,那么水蒸发了,里面的盐会怎么样呢?让同学作出假设。然后在同学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让同学想方法用实验证明自身的假设。从而引出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盐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让同学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同学发现真的在加热过的蒸发皿中留下了一层白色的东西。那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进入第三个环节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当上面的这个问题一提出之后,同学的反应是盐。真的是盐吗?有哪 些方法证明是盐呢?让同学开展讨论,想出一些方法。可通过观察比较白色物质和盐的相同点,盐是溶解的,白色物质是否也会溶解,最后同学也提出了尝的方法(当然确定平安的情况下,可心让同学尝一尝。)这些方法证明白色物质是盐。

以上是整个教学流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同学进入探究过程。同学既有动脑的过程,也有操作的过程,体现探究的理念。但这节课也有许多缺乏之处,比方:第二个环节,在同学进行操作时,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只是演示了规范操作的过程,没有特别强调注意要特别小心,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小组的酒精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打翻了,着火了,当然没有什么事故。另外,在给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时,没有强调水不能加得特别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让水蒸发掉花了很多时间。影响了最后一个环节的考虑时间。

第三篇: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将乐水南学校

陆广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通过加水的方法,继续溶解杯底的食盐,让学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明确食盐可以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逆向思考:猜测如果加入的水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第二部分: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达到提取食盐的目的。学情分析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3、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溶解于水是一种可逆的过程。难点: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智送食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盐 1 / 3 在水中会溶解,那么溶解在水中的盐能从水里分离出来吗?(板书课题: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食盐会和水一起蒸发消失吗?

1、出示老师课前配制的浓盐水,杯底还留有没融化的盐颗粒。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生:搅拌、加热、加水……)

2、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搅拌的方法。(搅拌无法溶解杯底残存的食盐)

3、提问:猜猜看,食盐无法溶解,有可能是什么原因?(溶度太高)

4、教师尝试加水的方法

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板书:盐———

溶解

——→水)

5、小组讨论:如果杯子里的水因蒸发减少,那刚才溶解的食盐会怎样?

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一起蒸发吗? 如何设计一个加热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二)酒精灯的使用

1、看书,想想书上是如何介绍加热实验的?(利用酒精灯加热)

2、介绍酒精灯的结构及微课演示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生上讲台进行酒精灯的点燃及熄灭的操作。(师生共同进行评议)

4、强调操作要点:⑴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已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⑵不准用嘴去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分两次将其盖灭。

(三)分离实验

1、书上除了介绍酒精灯外,还介绍了哪些实验器材?

/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介这些器材的作用

2、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有关加热的知识及方法,老师今天为同学们介绍另外一种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汤勺加热法。(是出示实验器材汤勺)

3、学生分组设计汤勺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方案

4、汇报及师生共同评议方案

5、介绍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6、学生齐读温馨提示

7、学生动手,开始实验

(四)汇报结果,拓展延伸

1、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2、小结: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从盐水里分离出食盐。(将板书补充完整)

板书:

盐 ———

溶解

——→

可逆过程

盐←—加热分离——水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种可逆性,从海水里提取出了大量的盐。请看视频-----(播放人们从海水里提取食盐的短片)

4、学了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愿意与大家分享?(学生谈收获)

5、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课外自制一杯糖溶液或味精溶液,试一试用加热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 3

第四篇: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爱看电影吗? 生: 师:爱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呢? 生: 师:看来呀!大家的兴趣爱好都有差别。

师:那么今天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段老电影。请同学们重点关注电影中的小主人公都做了些什么呢?

追问:你觉得他干了什么?(提示:竹筒)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师: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大汉奸胡汉三对革命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打击,禁止人们给山上的游击队送信、送盐等物品。刚才电影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位叔叔想把盐带上山,结果失败了,面对如此严格的盘查,我们的小主人公潘冬子,看着他的小竹筒会想些什么呢?

生:有什么好办法,怎样把盐顺利的带上山,怎样躲过盘查呢?

师:老师这里呢,有一杯像潘冬子竹筒里那样的浓盐水溶液,杯底呢有一些食盐沉淀着,那么你能不能用前面所学知识,让杯底的食盐溶解呢? 生:加热搅拌 提示:有什么办法?加热搅拌是使食盐加速溶解,现在这的浓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用什么办法呢? 生:加水

师:(操作加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说说看你的发现。生:

师生:很多沉淀在杯底的食盐都(溶解了),可见加水可以使食盐继续溶解。

板书:食盐(加水溶解)盐水

追问:那如果把刚刚加进去的水蒸发掉,食盐会怎么样呢?(提示:水减少了,变成水蒸气,蒸发了,食盐会怎么样呢?)生: 师:如果水一天一天蒸发,继续减少,原先溶解在水里的这些食盐又会怎么样呢? 生:

师:刚才同学们有两种意见:

有同学认为食盐会沉淀下来(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会沉淀下来)。也有的同学认为食盐可能随着水分一起蒸发了。那么,我们的推测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两种观点我们说说都没有用,英国犹太政治家迪斯雷利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那么肯定要用(实验)来证明呀!要眼见为实,来证明一下。证明食盐到底是随水分一起蒸发,还是沉淀下来。

追问:那么想想看我们的关键是要让盐水里面的(水分)蒸发掉。师:水分快速蒸发有哪些办法呢? 生:加热

追问:有哪些方法加热? 生:

师:加热的方法很多,除了酒精灯,还可以放在有火的地方,对不对? 师:酒精灯加热也好,太阳底下暴晒也好,关键要让水分(蒸发)。

看看食盐到底能不能从盐水中分离沉淀下来,从而找到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板书:课题: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二、新授

师:为了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老师带领大家来认识几样仪器。三脚架(师展示三脚架)

石棉网(石棉网的主要作用呢,使上面加热的实验器材呢,能够均匀受热)蒸发皿,是陶瓷做的,同学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要轻拿轻放。除了这三样仪器以外,我们还要来认识一样非常重要的实验仪器: ④酒精灯

酒精灯主要有灯帽、灯体和灯芯三部分组成。

点燃酒精灯以后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所以我们都要选择那一部分给物体加热呀? 生:

师:对,我们要选择外焰给它加热。

同时呢,酒精灯还是一样非常危险(娇气)的实验仪器,我们该怎样正确使用它呢?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呢?

首先,我们在移动酒精灯的过程当中要平移(师演示)。不能倾斜,倾斜容易使酒精灯里面的酒精外流。第二,点燃酒精灯时,先把灯帽取下,我们要用火柴点燃,而不能使用打火机(师演示),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燃未点燃的酒精灯,这样也会引起酒精灯里的酒精外流,轻则引起小火灾,重则可能引发酒精灯的爆炸,危害我们的人生安全。

第三,酒精灯使用完毕,我们不能直接用嘴把它吹灭。为什么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容易把外面的火焰顺着酒精灯的灯芯吹到灯体里面。里面那么多酒精迅速点燃,结果爆炸了!

问:那么如何正确熄灭酒精灯呢? 熄灭时,我们要用灯帽盖灭,而且要连续盖两次,第一次盖完了,打开再盖一次,为了防止第一次盖灭的时候万一留有小火星,所以再盖一次。(师演示)

第四,(见课件)酒精灯里面的酒精呢,也是属于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千万不要惊慌,可以用湿抹布和沙土扑灭。每张实验桌上,肖老师都准备了湿抹布。这是实验装置图。

在实验过程当中,老师这里还有几点提示。(全班同学学习实验步骤)

1.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注意安全。

2.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仔细观察蒸发皿中的变化,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小组长要把所有的实验仪器收拾到托盘里,放在实验桌的中间。清楚了没有?

各个组长到前面来领取器材。(小心点)

三、实验

实验器材都领到了吧!(师带领生一起操作实验)1.先取出酒精灯放置在试验台的中间; 2.再取出三脚架放置酒精灯的正上方; 3.取出石棉网放置在三脚架上。4.将蒸发皿放置在石棉网上。我们的实验装置好了!还记的我们的实验目的吗?

师生:让盐水里面的(水分)蒸发掉,看能不能找到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5.将针筒里的(盐水)注入蒸发皿中。

6.将酒精灯移出,取下灯帽用火柴点燃。(不够高怎么办?生:)7.观察蒸发皿中的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师:巡视指导。问:上面出来的是什么?提示:认真仔细观察蒸发皿中的变化。实验完成差不多的,指导熄灭酒精灯。8.熄灭酒精灯 9.得出实验结论。

小组一一汇报实验结论。

师:同学们的实验结论都是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最终都留下来了。而且同学们都认识蒸发皿中的物质是食盐,是这样的吗? 生: 追问:你是从哪些方面确定它就是食盐的?(生活中我们的食盐是什么样的呢?)生:颜色,大小,形状

温馨提示:一般来说,品尝的这种方法,我们科学课堂上是禁止的,因为很多的化学试剂和药品都是有毒的。

课件出示:我们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来比较蒸发皿中的物质与食盐是不是完全一致。每个小组的抽屉里老师准备了3个放大镜和一包原先溶于水的食盐。同学们比较一下,并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提示:1.为了便于观察老师可以用坩埚钳帮你们取下来。(开始)2.同学们可以用手摸摸看,感受一下颗粒的大小。完成实验并把仪器整理好的小组请举手。

师:谁来说说看蒸发皿里面留下的物质与原来的食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呢? 生:

追问:还有哪些发现? 生: 师:他们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那么我们回到前面去,溶解于水的食盐有没有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蒸发呀? 生:没有。师:对,没有!

所以,前面有些同学的推测是错误的。

板书:盐水(加热蒸发)食盐

解说:盐水加热蒸发水分得到食盐,从而达到分离食盐与水。方法就是:加热蒸发水分。

四、拓展延伸

那么,我们生活中吃的食盐又是怎么来的呢?

去过海边的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湿掉了的衣服裤子干了之后,衣服上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物质,是呀!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食盐。

那么海水又是怎样晒盐的呢?

在落潮的时候,海边挖一个纳水口(海水纳入口),涨潮的时候,海水就会随着纳入口流到储水库(引入储水库),然后,在结晶池里面(蒸发澄清),不断蒸发,澄清里面的垃圾,等食盐结晶以后(结晶池),工人们就把这些粗盐搬回工厂(采盐),进行加工处理,包装出厂,我们就能从超市里买回来食用了。

那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如果你是潘冬子的话,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食盐带上山呢?

生:把食盐溶解于水,把盐水带上山。追问:怎么样带上山?

生:可以带一块抹布,那块抹布上全是那种水。追问:哪种水? 生:全部是浓盐水。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还有没有想到其它办法? 生

那么,电影里的主人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我们来看看。(看完)

五、小结

正是运用了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先把食盐溶解于水(板书),把盐水带上山,然后利用加热把水分蒸发的方法,又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问: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是?)。(板书)从食盐→盐水→食盐,可见整个过程是可逆的。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和潘冬子一样聪明,顺利的把食盐带上山了。我们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不是光光学会了就可以,还要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来,这样才是真真的会了。这就要求同学们要爱科学,学科学,并将科学应用到生活中来。

如果遇到了其它的溶液,你能把它分离出来吗?今天回家有一个实践作业,回家自制一杯糖水或味精溶液,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想办法加热它,使它分离开来,清楚吗?

第五篇:《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是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4、学生实验操作,并认真观察。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理解现实应用:海水晒盐

板书设计: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加热蒸发

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教后反思: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这一课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明白这一过程是一个可逆的,探索学习溶解规律,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运用前一节课留下的浓盐水,已经是饱和的盐水了。接着让学生再往里加食盐并搅拌,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食盐不再溶解了呢?此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办法让这些盐溶解呢?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加水可以溶解那些食盐。这时就让同学们试试,在实验中发现真的行,用加水的办法可以让盐继续溶解。

通过学生平时观察的现象来讲解,将食盐水放在太阳底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让学生做出假设,并讲解了蒸发的概念,然后在学生做出假设的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引出用酒精灯给盐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此时,我通过提问、亲自演示,让同学们对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一次巩固,这个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在实验后发现烧杯中留下了一层白色的物质,这些东西是什么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当问题一提出后,同学们的反应是盐,它真的是盐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盐呢?让学生开展讨论,想出一些方法。可通过观察比较白色物质和盐的相同点,盐是溶解的,白色物质是否也会溶解,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最后也有学生提出了品尝的办法。当然实验中是杜绝,但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尝一尝。这些方法都证明证明白色物质是盐。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实践经验,从而体现探究的理念。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小组的分工不具体,导致小组的盐水被打翻,影响实验。课时的安排欠佳,导致同学们在观察被分离出来的白色物质没充足的时间,重点探究的内容部分还不很具体。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1、学生实验时的巡回指导要到位。小组合作分工要细,要有记录员、汇报员、器材整理员、操作员等,这样学生就不会太乱了,也不会感觉没事可做了。

2、在课堂结构上,要环节之间紧凑、一环扣一环,让人感觉一气呵成。时间分配上,前边导入的时间太长,且引导的不到位。第一个环节就是分离食盐与水的一个方法:自然蒸发,老师应引导好。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加热的方法来分离盐和水。

3、注意搅拌棒的使用方法。

下载《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离食盐和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上节课留下的浓盐水,为什么杯底有盐呢? (预设学生行为:一定量的水不能限地溶解食盐,有的食盐不能完全溶解。) 设计意图:既复习上节课100ml水能溶解多少......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与案例(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科学技能: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4年级科学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教学设计 张明杰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参赛教案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河洲镇中心小学 陈艳芳老师 一、教学内容: 科学四年级下册《盐到哪里去了》中的实验内容。 二、实验目的: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分离食盐和水......

    公开课《分离食盐与水方法》教案说、课稿

    公开课《分离盐与水》教案、说课稿、评课记录 夏孜盖乡中心小学 蔡绍东 2014年11月4日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35-37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食......

    大班科学《油和水的分离》教学设计

    大班科学《油和水的分离》一、活动目标1.感知水和油不相容的特征,知道洗洁精能分解油2.能观察油和水的分离现象并表述观察结果3.愿意并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体验科学带来的乐......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优秀教案(共5则)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出现了一杯底部有少量食盐的浓盐水,给液面做个记号,然后 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恰好全部溶解,接着又让杯中的水蒸发,析出......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1(共5篇)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出现了一杯底部有少量食盐的浓盐水,给液面做个记号,然后 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恰好全部溶解,接着又让杯中的水蒸发,析出盐,最后,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