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6: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第一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情景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执教,《方程的意义》一课时通过天平的演示: 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低视的动手能力,但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天平,起码让他们对天平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在将出方程的概念后,应该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明白不仅x可以表示未知数,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术法解题思路对列方程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关系时表示时可能存在困难,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表现出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课堂上让学生借助于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列出表示等与不等关系的式子,为进一步认识等式、不等式提供了观察的感性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对式子分类,建立等式概念,并举出新的生活实例进行强化.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深化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还可以,有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较清晰、会说;可还有部分学生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第二篇: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

(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引出100+X>200,往右加100克法码,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的表象)问: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3)教学100+X=250 问:如果是天平平衡怎么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天平出现平衡),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用字母X表示怎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示题:100+X<250 100+X=250 4X+50>100 40+40=80

X÷2=4 5X-12=27 请学生观察合作交流分类:

(一)引出(1)两边不相等,叫做不等式。(2)两边相等叫做等式。

(二)(1)不含未知数的等式40+40=80(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00+X=250 X÷2=4 揭示:(2)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对方程意义的了解)

问:方程的具备条件是什么?(感知必须是等式,而一定含有未知数)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同桌交流检查)

(三)练习:)判断那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6+2X=14 103+X 250÷2=125 6+X>2 51÷A=3 X+Y=180(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师:我们能够判断什么是方程了,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程 等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类,自主发现获得对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理解,同时初步渗透教学中的集合思想。)

小结问: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练习巩固

1、判断:(1)等式都是方程

()

(2)6X=0也是方程

()(3)方程也是等式

()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课本: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很专心听课,学习了方程在我们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数学难题上,用方程来解决就轻而易举的解决,只要大家学好了,长大了同样可以成为数学家的哦,好、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是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微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例三:

1、出示正方形,你还记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吗? 谁来用文字说一说。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X 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X 边长

2、课件出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正方形的周长:C=a×4 正方形的面积:S=a×a

4、比较文字公式和字母表示的公式,你喜欢哪一种?

5、看来用字母比用文字表示公式要简单多了,关于用字母表示数还有更多的知识,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还有更简便的写法,你想知道吗?请听童话故事介绍《零国王的故事》。强调:

①数字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或者干脆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例如:a×3简写成3∙a或者3a)

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或省略不写。(例如:a×b简写成a∙b或者ab)

②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例如:x×x简写成x2)③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例如:a×1简写为a)

6、你现在会简写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C= a X 4

S= a X a =a∙4

= a∙a =4a

= a2

7、其他还有字母的式子你会简写吗? 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4b

x ×5 =5x

a ×c =ac ×x =x

x ×x =x²

8、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简写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在简写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执威海文登市文峰小学 隋秋英 评威海文登市文峰小学 张 玲

教学内容:课本49~51页,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分类、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天平、一袋米粉、一个碗、课件。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 生:大熊猫。

师: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请看情境图,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地喂养大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蕴含着哪些数学问题。(电脑出示情境图。)

【评析:通过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大熊猫入手引入研究,既对学生渗透了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探究新知。

(1)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①出示天平。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中饲养员叔叔用什么来称米粉的质量? 生:天平。(教师板贴:天平)师:对于天平你有哪些了解? 生:天平是用来称物体的质量的。

生:天平还可以用来比较两个物体哪个重,哪个轻。

师:比较谁重谁轻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我们一起来比划比划!②理解相等的式子。

(出示板贴: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盛米粉的碗,右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师:同学们看,天平怎么样了?谁来说? 生:天平平衡。师:平衡了说明什么? 生:说明两边的物体是相等的。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吗? 生:一个碗的质量=20克。

(教师出示板贴:天平左边放一个20克的碗和一袋50克的米粉,右边放7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师:你还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吗? 生:一个碗的质量+一袋米粉的质量=70克。师:还有不同写法吗? 生:20+50=70。

师:像这样用等于号连接的式子就是等式。同学们能试着来说一个等式吗?谁来试试? 生:60+30=90。师:好,还有呢? 生:30+70=100。

师:除了加法,还有其他运算吗? 生:100-60=40。师:还有呢? 生:100-30=70。

师:我选了同学们说的几个。通过刚才说了这些等式,我们发现“=”不但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相等的关系。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③理解不相等的关系。

师:我们接着来研究。同学们,如果我把天平左盘的米粉取下来,天平会怎样? 生:天平会不平衡了。师:哪边重了?

生:右边70克的砝码重,左边20克的碗比较轻。

师:也就是现在这种情况(教师演示)。现在天平的现象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生:20<70。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70>20。

师:很好!(板书:100>60 60<100)找到了两个这样不相等的式子,那么刚才我们说过这样的相等的是等式,这样不相等的呢?

生:不等式。

师:真了不起!这样的就是不等式。现在能不能说几个不等式? 生:60<61。师:对不对? 生:对。师:还有呢? 生:60>50。

师:老师想来说一个,50+40>50,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个? 生:70+80>100。师: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还有呢?想一想。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和“<”可以表示两边不相等的关系。

【评析:借助天平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等式”和“不等式”的概念,为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打好基础。】

④含有字母的等式与不等式。

(教师演示: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碗(20克)和一些米粉,右边放5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生:20+一些米粉的重量>50。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师:这些米粉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简单地用什么来表示? 生:字母。

师:谁来说说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现在的天平现象? 生:20+x>50。

(教师演示:天平右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生:20+x<100。

(教师演示:天平右边放7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生:20+x=70。

⑤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出示课件。)

师:你能用等式表示上面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尝试做。)

(展示交流:2 x=150 3 x+10=100)

【评析:继续借助天平学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既有助于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前后贯通,又便于学生的前后比较。同时,让学生用数学的符号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的简洁方式表达生活现象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方程的表现形式,更渗透了建模思想。】

(2)引导分类,建构方程的意义。①式子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式子,你能给这些式子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分完了,能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吗?

生:我想先将等式和不等式分开,然后把不等式和等式其中有字母的和没有字母的再分开,分成四大类。

师:好,你们上来分一分吧!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师:好,这是他们小组的分法,你们和他们想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这组同学分的,分成了这样的几类,首先是不等式和等式,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等式,等式里面分成了这样的两类,这些都是等式,而这种式子,它们有什么突出特点?

生:这种式子含有未知数。

师:都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定义)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方程。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一起来读读。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在方程的概念里哪几点很重要?

生: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方程,还有必须是等式。师:也就是,首先是等式,什么样的等式?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等式和未知数是判断方程的重要依据,看是不是方程就根据这两点。②揭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师:看黑板上既有方程又有等式,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方程其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里面包括方程。师:很好!还有谁想说?

生: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

【评析:通过分类、比较、概括,让学生找到方程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同时,通过寻找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渗透集合思想。】

3.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打“√”,并说说你的理由。①3y=12 ②x+7 ③8-x=6 ④10÷m=2 ⑤3+4=7 ⑥y-5>25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试做一下。(学生自主完成。)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哪些不是方程?理由是什么? 生:②⑤⑥不是方程。师:同意吗?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生(齐):同意。师:②为什么不是? 生:不是等式。师:⑤为什么不是? 生:没有未知数。师:⑥为什么不是? 生:不是等式。

师(小结):同学们都紧紧抓住了是方程的两个必备条件来判断,非常好。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这里的未知数我们通常用x来表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字母。

(2)看图写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试做一下。(学生自主完成。)

师:把你的做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师:哪个小组有问题?

师:上面的练习中,同学们列方程根据的是什么? 生: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师(小结):说得真好,我们在列方程之前要先思考这些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评析:本环节设计了层次清晰的两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4.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方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我们一起来谈谈。

生: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方程。师:那你能说说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生:我会用方程来表示等量关系。生:这节课我们是借助天平来学习方程的。

师:非常好!前面同学总结了学习的内容,你总结了学习方法。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天平的平衡现象认识了方程,如果现在抛开这个天平,你能想象出等量关系吗?课后,把你们的想法互相交流一下。

【评析: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会做数学学习的有心人,让学生后继学习有动力。最后,让学生抛开天平这个“拐棍”想象等量关系,既抽象了学生的思维,更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5篇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本章节元知识的基础。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义。第二和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方程的意义。

1、这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为以后学习运用准备。

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学习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探索,掌握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天平,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

达简单的等量关系。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 难点: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2

《方程的意义》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是一种理论教学,理论性、学术性较强,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基础教学,是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知识支撑。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课堂上让学生借助于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列出表示等与不等关系的式子,为进一步认识等式、不等式提供了观察的感性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对式子分类,建立等式概念,并举出新的生活实例进行强化.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深化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还可以,有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较清晰、会说;可还有部分学生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

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重点是“方程的意义”。设计的意图是想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课设计了活动探索、自主分类、抽象概括、灵活运用4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建立起方程的概念,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递进性,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一是通过学生观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式子,建立起“平衡—相等、不平衡—不相等”的.概念;二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三是引导学生对“等式”观察,将等式分为“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两类,然后抽象出方程的概念。最后通过判断与独立创作方程两个学生活动,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教学实施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用语不够准确精练,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欠缺,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倾听程度不够,未能很好把握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如果离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已知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如果离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具体含义。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2、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1)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发现式子的不同,分类概括。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情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情况。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后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索和交流,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 2)要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天平的相等关系(如左盘中是100克的杯子和x克水右盘中是250克砝码,天平平衡,解释方程的具体含义),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3在“看”“说”和“写”中体会式子

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组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写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5

《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顾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方程是表达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开课伊始我结合与学生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出示了一组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这些题的出现即能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开课很实际,很干脆,也很有用。

二、实践操作,建立方程模型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四、教学中的不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利用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对列方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2、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虽然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含有未知数的数量关系表示时,存在困难。

3、我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

五、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想首先是在课下的备课环节,重点的知识应重点去备,一定要详实,具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到讲出一种,备出十种。备学生有时比备教材更为重要,稍微与学生脱节的备课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不小的影响。课上表述任务要求一定要具体,每一个形容,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会完成到不同的层次上,要清晰,易理解,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完成。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1

《方程的意义》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是一种理论教学,理论性、学术性较强,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基础教学,是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知识支撑。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课堂上让学生借助于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列出表示等与不等关系的式子,为进一步认识等式、不等式提供了观察的感性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对式子分类,建立等式概念,并举出新的生活实例进行强化.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深化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还可以,有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较清晰、会说;可还有部分学生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2

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重点是“方程的意义”。设计的意图是想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课设计了活动探索、自主分类、抽象概括、灵活运用4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建立起方程的概念,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递进性,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一是通过学生观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式子,建立起“平衡—相等、不平衡—不相等”的概念;二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三是引导学生对“等式”观察,将等式分为“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两类,然后抽象出方程的概念。最后通过判断与独立创作方程两个学生活动,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教学实施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用语不够准确精练,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欠缺,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倾听程度不够,未能很好把握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本章节元知识的基础。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义。第二和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方程的意义。

1、这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为以后学习运用准备。

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学习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探索,掌握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天平,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

达简单的等量关系。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 难点: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4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还要会判断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的后继学习与思考,注重知识的渗透。如后面学习的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应用题等等。

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几乎提不出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都是些求未知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直接出示要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先找等量关系式,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孩子能找到等量关系。由于找等量关系式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不知道从哪入手。学生思考讨论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也没有结果,我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分析信息,找到了等量关系。找到了等量关系式,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简单多了。课下我分析,主要是我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如何引导还需要多研究。这也是我下一步训练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学生很容易根据天平列出算式。然后教师指出,我们刚才列出的这些式子都叫等式,在这些等式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一种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最后,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个内容,但我补充进去了,我觉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从课堂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清晰,会表述,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述不清,发言不够积极。看来,课堂教学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多想些办法。

“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实施?我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学生则没有自己的主见,交流则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展示交流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就会发生碰撞,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结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果与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如果离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已知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如果离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具体含义。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2、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1)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发现式子的不同,分类概括。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情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情况。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后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索和交流,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 2)要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天平的相等关系(如左盘中是100克的杯子和x克水右盘中是250克砝码,天平平衡,解释方程的具体含义),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3在“看”“说”和“写”中体会式子

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组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写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6

《方程的意义》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情景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执教《方程的意义》一课时通过天平的演示: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低视的动手能力,但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天平,起码让他们对天平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在将出方程的概念后,应该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明白不仅X可以表示未知数,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术法解题思路对列方程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关系时表示时可能存在困难,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表现出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7

《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顾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方程是表达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开课伊始我结合与学生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出示了一组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这些题的出现即能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开课很实际,很干脆,也很有用。

二、实践操作,建立方程模型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四、教学中的不足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大多数学生知道等式并能举例,向学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两边平衡的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运用算术方法列式。但是,学生利用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对列方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2、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虽然较感兴趣,但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用含有未知数的数量关系表示时,存在困难。

3、我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

五、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想首先是在课下的备课环节,重点的知识应重点去备,一定要详实,具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到讲出一种,备出十种。备学生有时比备教材更为重要,稍微与学生脱节的备课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不小的影响。课上表述任务要求一定要具体,每一个形容,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会完成到不同的层次上,要清晰,易理解,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完成。

下载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1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还要会判断哪些是方程。更多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会......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页、第63页 【课程标准描述】 1.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课堂实录

    《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2.经历从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题三:方程的意义 授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班级:五年级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1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集体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1 《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结合我所......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于子龙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2.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