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第二章第5节焦耳定律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五节
焦耳定律
(一)【课前准备】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电流做功的表达式的推导,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理论、类比、探究、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回答】电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问题】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焦耳定律
一、电功和电功率 【展示】
【问题】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回答】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问题】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回答】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问题】电流做功实质上是怎样的?
【回答】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
【过渡】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U,把电荷q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W=qU,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q=It(在时间间隔t内搬运的电荷量为q,则通过导体截面电荷量为q,I=q/t),所以电场力做功W=qU=IUt。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问题】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定义式?
【回答】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定义式:W=UIT
【问题】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回答】(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问题】1 kW·h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 kW·h等于多少焦?
【回答】1 kW·h表示功率为1 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 h所消耗的电能。kW·h=1000 W×3600 s=3.6×106 J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问题】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一般不同。在相同时间里,电流通过电力机车的电动机所做的功要显著大于通过电风扇的电动机所做的功。电流做功不仅有多少,而且还有快慢,如何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呢? 【回答】用电功率
【问题】电功率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定义式?
【回答】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率。W定义式: P==IU(对任何电路都适用)t【问题】电功率的单位有哪些? 【回答】单位:瓦(W)、千瓦(kW)
【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电流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电流做功慢,但做功不一定少。【问题】在力学中我们讲功率时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电功率有无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呢? 【回答】利用P=W计算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t利用P=IU计算时,若U是某一时刻的电压,I是这一时刻的电流,则P=IU就是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问题】为什么课本没提这一点呢?
【点拨】这一章研究的是恒定电流,用电器的构造一定,通过的电流为恒定电流,则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定值,所以U和I的乘积P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说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总是相等的,故没有必要分什么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
【说明】利用电功率的公式P=IU计算时,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W。【展示】
【讲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P实=IU,U、I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说明】最后应强调: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者,这里W=IUt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课时小结】
这节课从知识上来说,主要学习了电功、电功率公式,其中电功率律是主要内容。在研究问题时,我们主要运用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方法。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贯穿在物理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中。【布置作业】
课本P55,问题与练习1 ,3 【板书设计】 焦耳定律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 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公式:W=IUt。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2.电功率P(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W公式:P=t=IU 单位:瓦特(W),1 W=1 J/s。(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P实=IU,U、I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第二篇:2015高中物理 2.5焦耳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5焦耳定律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A.重点: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和焦耳定律。B.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C.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做好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后介绍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灯泡(36 V,18 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片、玩具小电机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234
2(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P57 问题与练习2、3、4、5
九、板书设计
1、电功和电功率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2)定义式:W=UIT
2、焦耳定律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2)定义式:P热=
Q
2=IR t(3)单位:瓦(W)
十、教学反思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求两点间的电势差
【例1】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对一个“220V,40W”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在11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20 W B.接在11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0 W C.接在44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60W D.接在22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40 W 解析:正确选项为BD。
2202(法一)由P额得灯泡的电阻RΩ=1210Ω
RR2U额U21102∴电压为110V时,P W=10 W R1210电压为440V时,超过灯炮的额定电压一倍,故灯泡烧坏,P=0.U22(法二)由P。可知R一定时,P∝U,R∴当U=110V=U额时,P=P额/4=10 W 说明:灯泡是我们常用的用电器,解题时一般不考虑温度对其电阻的影响。用电器的标称值,指其额定值,即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功率以及电流值,由P额=U额·I额可知,12P、U、I有同时达到、同时超过、同时不满足的特点。
【例2】一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一定,用手握住转轴使其不能转动,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0.3V,电流为0.3A。松开转轴,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8 A,电动机正常工作。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例3】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的水位差来工作的,潮差越大,海水流量越大,发电功率也越大。我国潮汐能的可供开发的总装机量为3.6×10 kW。1980年8月,在浙江江厦建成第一座潮汐电站,装机量为3×10kW,平均年发电量为1.7×10 kW·h,其规模居世界第二位。(1)试根据上文中给出的数据,计算我国建造的江厦潮汐电站平均每天满负荷工作几
小时?(2)设江厦潮汐电站涨潮和落潮时的平均潮差为6 m,计算每次涨潮时流量是多大?(设潮汐电站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50%)
解析:(1)江厦潮汐电站功率为3×10kW,年发电量为1.0×10kW·h,由公式W=Pt可算出每天满负荷工作的时间为
7TW10701043.61064t3.5210 s=9.8 h 6365365P365310(2)由文中给出数据及每天涨、落潮的次数可知,平均每次的发电量为
第三篇:2015年高中物理 2.5 焦耳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五节 焦耳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灯泡(36 V,18 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片、玩具小电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2)电流的定义式I=
q t教师:投影教材图2.5-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教师: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教师: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电功: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2)定义式:W=UIT
教师: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
学生: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教师:请同学们说出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教师:1 kW·h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 kW·h等于多少焦?
学生:1 kW·h表示功率为1 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 h所消耗的电能。kW·h=1000 W×3600 s=3.6×10 J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一般不同。例如,在相同时间里,电流通过电力机车的电动机所做的功要显著大于通过电风扇的电动机所做的功。电流做功不
6仅有多少,而且还有快慢,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率。(2)定义式:P=W=IU t(3)单位:瓦(W)、千瓦(kW)
[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电流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电流做功慢,但做功不一定少。
教师:在力学中我们讲功率时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电功率有无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呢?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1)利用P=W计算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t(2)利用P=IU计算时,若U是某一时刻的电压,I是这一时刻的电流,则P=IU就是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教师:为什么课本没提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这一章我们研究的是恒定电流,用电器的构造一定,通过的电流为恒定电流,则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定值,所以U和I的乘积P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说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总是相等的,故没有必要分什么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
[说明]利用电功率的公式P=IU计算时,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W。
2、焦耳定律
教师:电流做功,消耗的是电能。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与电路中的电学元件有关。在纯电阻元件中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于是导体发热。.......设在一段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其电阻为R,通过的电流为I,试计算在时间t内电流通过此电阻产生的热量Q。
学生:求解产生的热量Q。
解:据欧姆定律加在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U=IR 在时间t内电场力对电阻元件所做的功为W=IUt=IRt 由于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故电流所做的功W等于电热Q。
2产生的热量为
Q=I2Rt
教师指出: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学生活动:总结热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2)定义式:P热=
Q
2=IR t(3)单位:瓦(W)
[演示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投影)实验电路图和实验内容:
取一个玩具小电机,其内阻R=1.0 Ω,把它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先夹住电动机轴,闭合电键,电机不转。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0.50 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2)再松开夹子,使小电机转动,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此电压为小电机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实验结果]
(1)电机不转时,U=0.50 V,I=0.50 A,P电=UI=0.50×0.50 W=0.25 W P热=I2R=0.502×1.0 W=0.25 W
P电=P热
(2)电机转动时,U=2.0 V,I=0.40 A,P电=UI=2.0×0.40 W=0.80 W P热=I2R=0.402×1.0 W=0.16 W
P电>P热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实验结果,总结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师生共同活动:总结:(1)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
电功率是指输入某段电路的全部功率或在这段电路上消耗的全部电功率,决定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的乘积。
热功率是在某段电路上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决定于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平方I和电阻R的乘积。
(2)电功率与热功率的联系
若在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时,电功率与热功率数值相等。即P热=P电 教师指出:上述实验中,电机不转时,小电机就相当于纯电阻。
若电路中有电动机或电解槽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内能,这时电功率大于热功率,即P电>P热。
教师指出:上述实验中,电机转动时,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其中有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故P电>P热。
(投影)教材56页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求解。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求两点间的电势差
【例1】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对一个“220V,40W”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在11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20 W B.接在11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0 W C.接在44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60W D.接在220 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40 W 解析:正确选项为BD。
2202(法一)由P额得灯泡的电阻RΩ=1210Ω
RRU21102∴电压为110V时,P W=10 W R1210电压为440V时,超过灯炮的额定电压一倍,故灯泡烧坏,P=0.2U额U22(法二)由P。可知R一定时,P∝U,R∴当U=110V=U额时,P=P额/4=10 W 说明:灯泡是我们常用的用电器,解题时一般不考虑温度对其电阻的影响。用电器的标称值,指其额定值,即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功率以及电流值,由P额=U额·I额可知,12P、U、I有同时达到、同时超过、同时不满足的特点。
【例2】一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一定,用手握住转轴使其不能转动,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0.3V,电流为0.3A。松开转轴,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8 A,电动机正常工作。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解析:电动机不转动时,其消耗的电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可视为纯电阻电路,由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内阻:rU0.31 I0.3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其输入的电功率为
P入=I1U1=0.8×2W=1.6 W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P机=P入-I12r=1.6-0.82×1 W=0.96W 说明:在非纯电阻电路里,要注意区别电功和电热,注意应用能量守恒定律。①电热Q=I2Rt。②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也就是电流的功W=Iut。③由能量守恒得W=Q+E,E为其他形式的能,这里是机械能;④对电动机来说,输入的功率P入=IU;发热的功率P热=IR;输出的功率,即机械功率P机=P入-P热=UI-IR。
【例3】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的水位差来工作的,潮差越大,海水流量越大,发电功率也越大。我国潮汐能的可供开发的总装机量为3.6×10 kW。1980年8月,在浙江江厦建成第一座潮汐电站,装机量为3×10kW,平均年发电量为1.7×10 kW·h,其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1)试根据上文中给出的数据,计算我国建造的江厦潮汐电站平均每天满负荷工作几小时?(2)设江厦潮汐电站涨潮和落潮时的平均潮差为6 m,计算每次涨潮时流量是多大?(设潮汐电站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50%)
解析:(1)江厦潮汐电站功率为3×10kW,年发电量为1.07×10kW·h,由公式W=Pt可算出每天满负荷工作的时间为
22TW10701043.6106t3.52104 s=9.8 h 6365365P365310(2)由文中给出数据及每天涨、落潮的次数可知,平均每次的发电量为
10701043.6106E2.641010J 3654因为mghE,mV 所以每次涨潮的平均流量为
E2.641010
53m/次 V8.710gh1.031039.860.5说明:本题涉及到潮汐这种自然现象,涨潮和落潮时均有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例4】如图所示,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0.6Ω,R=10Ω,U=160 V,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3)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是多少?(4)电动机工作1 h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解析:
(1)设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1,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2,则
U1=110 V,U2=U-U1=(160-110)V=50 V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则I=
U250= A=5 A R10(2)输入到电功机的电功率P电,P电=U1I=110×5 W=550 W(3)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P热,P热=Ir=5×0.6 W=15 W(4)电动机工作1 h所产生的热量Q,Q=Irt=5×0.6×3600 J=54000 J 说明:电动机是非线性元件,欧姆定律对电动机不适用了,所以计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时,不能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除以电动机的内阻。
通过计算发现,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远大于电动机的热功率。作业:书面完成P57“问题与练习”第4、5题;思考并回答其他小题。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5节多普勒效应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4课件
第五节 多普勒效应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教学分析。
1.新课程标准要求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图表和物理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教材分析
1.机械波是力学部分的最后一章,是机械振动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光波和电磁波的基础。
2.将多普勒效应一节安排在机械波的相关知识之后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多普勒效应的初步研究,对波动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提高。使学生对波动的认识更丰满更深入些;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能力。
3.了解多普勒效应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多普勒效应:
现象虽在身边但不曾留意,感性认识不足。
理论基础虽有,却未涉及波动领域,有认知障碍。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1、知道波源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知道它是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
3、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1、通过音频播放、多媒体演示观察体会,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正确表述物理现象的能力。
2、通过改变波源与观察者距离,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熟悉和适应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1、体验生活物理,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学会“数字化”学习。教学重点:
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
对多普勒效应产生原因的理解。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计算机、大屏幕、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波源和观察者都是相对介质静止的,波源的频率和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是相同的,若波源或观察者或它们两者均相对介质运动,则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和波源的真实频率一般并不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火车进站,笛声较高,火车出站,笛声较低,就是这种现象。[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实例]
(二)新课教学
1、多普勒效应
教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分以下几种情况来讨论多普勒效应。(1)波源与观察者都静止
[课件演示:波源与观察者都静止]
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频率。(2)观察者靠近波源运动
[课件演示:观察者靠近波源运动]
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频率。(3)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
[课件演示: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
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频率。(4)波源靠近观察者运动
[课件演示:波源观靠近察者运动]
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频率。(5)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
[课件演示: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
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频率。师生总结规律,得出多普勒效应的概念。[课件演示:多普勒效应]
2、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教师讲:不仅是机械波,以后要学到的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2)学生阅读课文多普勒效应的应用部分。(3)学生总结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有经验的铁路工人可以从火车的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
②有经验的战士可以从炮弹飞行时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③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时,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由此可指示汽车的速度.④由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波的又一特性――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增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减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问题与练习”中的题目。
2、课后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中的短文“超声波”。
第五篇:咬文嚼字 教案人教选修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3.4 咬文嚼字 教案(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二、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三、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课文分析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幽居:指隐居处.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译文: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课堂小练习:
在诗中的括号内,填入六个字,构成六幅画。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淮山数点青如(),江帆几片疾如(),山泉千尺飞如()。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塞鸿一字来如()。
原诗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霞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四)阅读下列文字,说说修改稿好在哪里?
原稿: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看样子60岁左右,嘴巴下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晴空一样,晴朗又透明又深沉。
修改稿:
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晴朗又深沉。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