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比_例_尺_的_意_义》教学设计
比 例 尺 的 意 义
六二班 翁淑燕(2015.4.8)
一、教学内容:
《比例尺的意义》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3节P53例1。
二、教学设想:
《比例尺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面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本课教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组织教学过程,并注意到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正确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轻松一下,猜个脑筋急转弯好不好?(好)
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我们县城一直爬到北京,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呢?
生:在地图上爬。(教师给以肯定评价)
2、谈话: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们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把它画下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四张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师: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生:按比例放大和缩小的。
师:按怎样的比例放大和缩小呢?
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入手,把学生引到地图上,再出示几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复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及时设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例1。
a.探索比例尺的意义和求比例尺的方法,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看怎么办?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
师:刚才写出的比,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小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现在谁能说说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口答)一块黑板的长3米,画在图纸上的长是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3、认识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教师指出: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求比例尺的过程,说一说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汇报交流。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尺都是1:1000?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找找上面的比例尺,并互相说说它表示的实际意义。
生:我的地图上怎么没有数值比例尺,而是这样的线段呢?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
。)
4、认识比例尺特征。
(讨论)当你看到比例尺1︰5000000时,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教师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5、看书质疑、新知小结。
学生看书P53,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6.说一说:比例尺1:2000;1:250000的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看完书后,大胆提问,并让其他的学生解决所提的问题,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所探讨的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要求比例尺时,单位一定要统一,这样使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进一步深化,也为下面练习作好铺垫。】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比例尺1︰800,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2)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图的比例是()。(3)如果一幅图上的1厘米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300米,那么这张图的比例是()或写成()。
2、判断。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2)如果一幅图的图上距离等于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图的比例是1︰1。()(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4)甲乙两城相距7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行两城相距1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选择。
(1)如果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小于1,那么这幅图所表示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A小于 B大于 C等于
(2)一张图纸的比例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哪个大?()A一样大 B实际距离大 C图上距离大
(3)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8米,宽64米,在练习本上画图,选()A B C 【评析:设计了基础练习,既巩固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解答有关应用题。
a、一幅地图,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b、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量出下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5、现在帮助老师算一算买哪一套住房的面积比较大?为什么?
要想知道每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量出房间的长与宽)那么每一个房间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在课下试着研究研究,有关这方面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一步研究。【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一定具有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动脑思考,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
五、研究性作业:
试画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图。
六、板书设计
比 例 尺 的 意 义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例1 120km=12000000cm 2.4︰12000000=1︰5000000 答: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比 例 尺 的 意 义教学反思
六二班 翁淑燕(2015.4.8)
《比例尺》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新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学生兴趣高涨,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就象一个浇了油的火把,等待教师去点燃。接着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复习了图形的放大、缩小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入新知识,学生才感到亲切,学得主动。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接着,我引导学生自主理解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数值比例尺的特点,又让学生在观察地图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比例尺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线段比例尺。并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学会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
在接下来的计算比例尺,以及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时,我大多让学生独立解答,只在订正时作适当指导。比如计算比例尺时,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统一才能写出比,并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另外,我十分注重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去解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是学以致用。
这节课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整堂课,我努力构造师生间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学习是投入的,态度是积极的。我对学生的新发现及时给予肯定,正是由于时时处处的细心呵护,使学生天性中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出来,切实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活动的平台。使学生经历猜想、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有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体验。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课前,让学生收集地图和图纸,激活学生对看地图或图纸的兴趣,初步感知比例尺在地图和图纸中的重要作用;课中,创设操作情境,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把已有认知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同桌互相说出多种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如何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互相转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直观认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进行实践操作,测量教室的长宽,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图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反思整个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探究比例尺的意义时我告诉学生的较多,可能是我点拨不当,也可能学生对比例尺感知太少所致。教学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时,由于时间紧张,学生虽基本完成了课堂练习,但反馈不够,导致落实还不够扎实。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认识比》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认识比》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数学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目标预设】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弄清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设计理念】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比,又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都能够在一个宽松、和谐、愉快地数学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充分体现数学在身边,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更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日常生活引入,引发了学生对美的思考,及时呈现例l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分数或除法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通过同类量、不同类量间的比的教学,又认识到还可以用比来比较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适时引出比的意义,有层次的帮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比值的意义等知识点,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从情境中引入比
1.谈话:每周一,在学校我们都将参加升旗仪式,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的象征。(电脑出示)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3幅有关我国国旗的图片。
提问:哪幅图片的形状看起来更美观?(学生认为第二幅)讨论:同样是国旗的图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方,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小结:这3幅国旗的图片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2.电脑呈现例l图。
启发:“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课件出示)牛奶比果汁多一杯
果汁比牛奶少一杯相差关系(减法)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倍数关系(除法)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法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认识比(板书)。
【设计说明】从欣赏3幅国旗图片的角度为切入口,既引发了学生对美的思考,又让学生产生一种期待,这些图片与今天的数学课会有什么关系?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及时呈现例l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此时揭题,能激趣引思。
二、在探索中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谈话:“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2.介绍:2比3记作2:3(板书,同时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3比2呢? 3.明确比是有序的。
提问:2:3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3:2呢? 引导比较: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在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小结:看来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示出谁与谁在比,不能颠倒位置。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根据“果汁是牛奶的”,换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突出了老师的教。在教师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适时引导学生比较并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力求及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概念。4.完成“试一试”。(1)全班交流:
①指图中的1:8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1:4呢? ②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③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2)再思考:你知道第几瓶溶液最浓吗?(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电脑出示例2讨论完成表格,问:你是怎么求出他们的速度的?(2)交流板书: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提问:你知道900∶15表示什么吗?900∶20又表示什么?(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2.揭示比的意义。
(1)观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比,想一想,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2)出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引导:你能说出黑板上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
【设计说明】再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通过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师生的共同交流,让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3.弄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1)3∶5=()÷()=
①填写完整,并观察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②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引导交流完成表格。名称 相互联系 比 前项 :(比号)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分母 分数值
③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④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区别在哪里? ⑤介绍: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两个数的比有时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也可以写成,仍读作“2比3”。注意的写法,从上往下写,它仍表示一个比。
【设计说明】通过试一试这道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既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弄清了它们间的区别,帮助学生建立了较清晰的认知脉络。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比的另一种写法,显得比较自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4.加深对比的认识。
出示:“在刚刚进行的三跃中心小学学生象棋擂台赛中,红方开局就以3:0领先黑方。”这里的“∶”的后面怎么出现了0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个比分只表示双方的得分,只要反映的双方比分的差,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设计说明】联系生活,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相比,产生认知冲突,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问题,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为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困惑,从而加深了对比的认识。
三、在练习中应用比 1.指导完成练一练(1)
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比是(),比值是()。空白部分和涂色部分的比是(),比值是()。
指出:比的前项和后项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这里的3∶4和4∶3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比,比值也是不一样的。
(2)张祥买3本笔记本用了10.5元,笔记本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比值是()。
指出:这一题的比值就是笔记本的单价。(3)11÷6=()∶()=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及时小结。
四、在生活中感受比 1.介绍你知道吗?
欣赏图片:如埃及金字塔、东方明珠塔、展开的蝴蝶等
课件介绍:这些图片都运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比——“黄金比”,当比值为0.618时,这个比就称为“黄金比”,“黄金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埃及金字塔的高与底的比值大约是0.618;东方明珠塔的上球体到塔尖的距离:它到地面的距离大约是0.618;蝴蝶身体长:双翅展开的长度大约是0.618。
2.释疑。国旗设计师在确定设计方案的时候也采用了第二种。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国旗的图片最美观了吗?(它的宽与长的比的比值就很接近0.618。)
【设计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比值的意义及求法,在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与大家共同分享?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重要性。
2.会用多种方式化简比。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的化简比,化简比的结果是最简整数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化简: 15/25 8/40 并说出依据。2、80÷70 = 8÷7 对吗?为什么?
3、把比写成分数,把分数写成比。
8:24 6/42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读懂文字,猜测哪杯糖水更甜。
教师导入,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判断。
1.请同学写出第一杯蜂蜜水蜂蜜与水的比。
2.把这个比写成分数。
3.化简这个分数。
4.再把这个分数写成比。
40:360=40/360=1/9=1:9
5.师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化简比。(板书课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除法,分数,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除法有商不变的基本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同学们能否推测出比的基本性质呢?(请同学思考,指名说)
6.(出示比的基本性质)我们了解了比的基本性质以后,就可以直接把40:360进行化简。
40:360=(40÷ 40):(360 ÷40)=1:9
7.请同学化简2:18说出化简的过程。
8.根据同学所说出示化简过程。
师:化简比的结果都是1:9,请同学说说1:9的意义,说明什么?
(两杯蜂蜜水一样甜)
三.理解提升
(教师幻灯片出示4:6)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学生叙述过程,结果有什么要求。(适当提示)
四.自学加强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⑴.例题中有几种类型的化简比?哪几种?
⑵.不同类型的化简比运用了哪种方法?你有不同的方法吗?
⑶.化简比的结果应该是怎样的?
⑷.你认为化简比的结果与求比值的结果有什么区别?
2.学生自学。
3.小组讨论。
4.组长汇报。
五.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化简比
15:21 0.12:0.4 2/3:1/2 1:2/3
2.针对性练习。(略)
3.情趣练习(教材53页1题)
六.回顾整理
1.请同学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
2.对同学做积极评价。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
预习单见纸质
学习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每人准备20根小棒。课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化简,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2、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3、自学课本74页。
二、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提纲。
A、请帮笑笑分橘子给大小班。B、怎样分合理呢?
C、淘气是怎么分的?笑笑又是怎么分的? D、你认为他们俩谁的方法合理?
E、最后两个同学又是怎么做的?你可以小组合作着做一做。F、展示自学成果。
三、展示答疑。
1、展示自学成果。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问题自然生成)。
四、拓展延伸 某果园将一批苹果按5:3:6的质量比卖给甲、乙、丙三个水果店,甲店比乙店少买60千克,这批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五、反馈总结。
1、指名完成课本75页的试一试,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评议。
2、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这节课我首先学会了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学习时要学会多动脑子,发现特点,才能把问题做好。)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
140×3/5=84(个)140×2/5=56(个)
作业单见纸质 教学反思
新课程所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教学思路是: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体验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某些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比,通过获得的这些信息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在应用环节中,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土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解决问题。因为是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确定和选择问题,学生能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平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 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3、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习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平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这种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第五篇:断尺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断尺》是由一名学生的习作改写的。作者回忆了一把断尺的来历,以及由这把断尺引出的故事,表达了少年儿童之间纯真的友谊和作者对这种友谊的珍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
3.了解并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
4.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质疑
师出示一把断尺,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围绕这把断尺,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同桌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主要围绕以下3点引导学生读书。
1.断尺的来历。
(1)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断尺对“我”的重要性?
(“完了!”我心里急得发慌,“没带尺子怎么做题呀!”我紧张地望了望周围的同学……我简直急得不知所措,头上渗出了汗珠,嘴里不住地念叨……)
(2)这时的“我”还像刚开始答卷时那么胸有成竹、毫不在乎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我”的心情?
(紧张、慌乱、不知所措……)
(3)“不知所措”是什么意思?
(4)你能体会“我”的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心理吗?读一读这几句话。
2.王瑶有哪些优秀品质?
(1)在第2自然段中有几句对话描写,读一读,你认为王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大方、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会关心人等)
(2)同桌配合朗读对话。
3.“我”对这段友谊是如何珍惜的?
(1)从“我”的哪些动作中能看出作者特别珍惜这把断尺?动笔画一画。
(“不!妈妈!”我冲妈妈大声说完,马上跑到厨房,从簸箕中的垃圾里翻出那把断尺,像宝贝似的捧着、看着。)
(2)为什么非要把断尺捡回来呢?
(断尺象征着友谊,“我”特别珍惜这段友谊。)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了解倒叙的写法
1.交代倒叙的写作方法。
这篇文章先写了事情的结果———铅笔盒里的一把断尺,再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断尺的来历。这种写法就是倒叙的写作方法。
2.齐读第1段。读了这个开头你最想知道什么?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倒叙的写法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3.你还读过这样的文章吗?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倒叙的写法。
五、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提示学生“簸箕”的“箕”在这个词中读轻声,它的本音是第2声。
六、扩展阅读
学生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第35课《梨花老师》,并回答课后问题。
七、拓展练笔
你们知道吗,《断尺》这篇课文是一位学生的作文。那么你的人生中有值得纪念的事情吗?请你学习本文倒叙的方法,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