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教案
《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教学重点:
1、了解新疆的民间歌舞曲,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
2、感受冬不拉乐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大曲木卡姆艺术。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间歌舞的兴趣。
2、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音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请随着老师的导领,我们作一次民族音乐风情游。(通过从学生感受极深的歌曲导入欣赏,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歌舞产生浓厚兴趣。)
二、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1、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
了解阿泰勒: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七十二道沟,沟沟有黄金”,清朝就开始了黄金的规模开采;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阿勒泰,被誉为“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3号矿,诉说着阿勒泰矿业的辉煌历史;全国第二大铜矿--阿舍勒铜矿等一批矿山企业的崛起,昭示着阿勒泰矿业发展的灿烂前景。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2、再次欣赏乐曲: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2)提问并讨论:观看冬不拉乐器,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 了解弹拨乐器——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
三、欣赏歌舞曲《赛乃姆》
1、乐曲分析: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它歌舞皆并形式自由,乐器有弹布尔、热瓦甫、独它尔与手鼓。
2、再次欣赏歌舞曲《赛乃姆》 了解传统大曲《赛乃姆》
《赛乃姆》是我国传统大曲《十二木卡姆》选段,木卡姆是我国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大曲,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由于它有12套之多,因而又有“十二木卡姆”之称。十二木卡姆属于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即大型音乐套曲的称谓。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
四、小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是祖国的一员,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各民族人民手牵手,心连心,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曲,对冬不拉乐器弹唱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知道了木卡姆这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歌舞的同时增进了民族团结。)
第二篇:《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2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结合冬不拉这一民族特色乐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我的金色阿勒泰》一课的教学中,不追求学生的识谱能力、歌唱技巧,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征,感悟到阿泰勒的魅力以及人民对他的热爱。
教具:
冬不拉,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
㈠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㈡通过欣赏,了解阿勒泰及哈萨克民族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㈢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大自然的美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
㈠导入新课:
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二)学唱歌曲:
①认识冬不拉。
②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字正”才能“腔圆”。
③教师弹唱。④学生跟老师合唱。
⑤老师尝试教同学如何弹唱。
(三)拓展阶段 :
①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一些关于哈萨克族方面?大家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②介绍歌曲的由来。㈤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金色阿勒泰》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更要爱我们的家乡,家乡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有机会好来回报我们的家乡,等我们有能力了就回家乡来建设家乡,为家乡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感悟“赛乃姆” 窥视新疆舞
摘 要:极具特色的“赛乃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刚柔并济、善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热情奔放、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本文旨在感悟“赛乃姆”舞蹈动作的要领、情感表现、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窥视整个新疆舞蹈的艺术特征、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民风。
关键词:赛乃姆;新疆舞蹈;艺术魅力
一、引言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誉为“歌舞之乡”,无论男女老少都能随着优美的乐曲或清脆的手鼓而翩翩起舞。通过感悟维族舞蹈“赛乃姆”,窥视新疆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其风格特征、舞蹈动作、音乐节奏以及情感表现诠释新疆舞蹈那种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热烈奔放、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弘扬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二、维族舞蹈“赛乃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赛乃姆”的风格特征
“赛乃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现代维吾尔族语意为美丽姑娘,是维吾尔族舞蹈中流传最为广泛的自娱性舞蹈。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性格和服饰都与“赛乃姆”舞蹈分不开。在他们的生活当中,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摇起头,打起手鼓,把积极、乐观、风趣的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完全表露出来。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不甚频繁,致使“赛乃姆”舞蹈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南疆以“喀什赛乃姆”为代表:明快活泼、深情柔美,步伐活泼灵巧,手腕动作细腻,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北疆以“伊犁赛乃姆”为代表:吸收外来的舞蹈成分,结合幽默风趣的装饰性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1]
(二)“赛乃姆”的舞蹈特点
“赛乃姆”的舞蹈动作大多从生活中演变而来,其动作优美多姿。如头部有动脖和晃头;手腕有翻腕、绕腕、柔腕等;腰部有前侧腰,胸腰和大后腰;小腿部分动作则更为丰富:踢、跺、转、辗等各有乾坤;在步伐上的特点是伴随膝盖的微颤,脚步有节奏地颤动,小腿动作与鼓点紧密结合,灵活敏捷。[2]当舞蹈达到高潮时,会有一连串的动作让人瞠目结舌,其中的头、手、肩、腰、小腿部分在表演时和音乐巧妙结合,要做到挺拔而不僵硬,微颤而不颤栗,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3]
三、对维族舞蹈“赛乃姆”的感悟
(一)舞蹈动作要领的把握
“赛乃姆”的舞蹈动作优美多姿,头、手、肩、腰、小腿部分在表演时都要与音乐相得益彰,动作节奏十分动感。高潮时,双手在胸前热情地击掌,并配合耸肩,右腿向下跪蹲,左右手依次在头顶绕腕,最后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动脖动作,充分体现出维族舞蹈“赛乃姆”热情欢快的舞蹈特点。[4]
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是“赛乃姆”步伐上的特点,脚下动作灵活轻巧,和鼓点紧密结合。主要步伐是三步一踢,干脆灵巧。[5]“赛乃姆”舞蹈要求高,基本体态、手形、腰的控制力、小腿部分控制力等都马虎不得。[6]做到松缓中挺拔、平稳中微颤,上身放得开,脚步提着劲。[7]
(二)情感的表现
“赛乃姆”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一到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舞动起来,即兴发挥。还可以邀请围观者进场一同跳舞,气氛融洽至极。人们在热烈的鼓乐声、伴唱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尽兴。[8]
舞者在表演维族舞蹈“赛乃姆”时,脸上不自觉就会洋溢着无比的幸福和喜庆的笑容,把自己高涨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伴随着动感、欢快的音乐,真挚的情感融于周围浓烈的欢快气氛中,做到以情动人。通过舞者对维族舞蹈“赛乃姆”的演绎,能感受到新疆人民热情好客的品质,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9]
四、感悟“赛乃姆”,窥视新疆舞
(一)通过感悟“赛乃姆”,窥视新疆舞蹈艺术特征
维族舞蹈“赛乃姆”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文化渊源,它是现今保留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一类舞蹈。它是当地人民在劳动、宗教信仰、情感释放方式等元素的熔炉中提炼出的精华。[10]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维吾尔族人民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维族舞蹈,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窥视“赛乃姆”,感悟新疆舞蹈民族民风的唯美品格
维吾尔民族是一个族源悠久的民族,其民俗舞蹈在艺术长廊中长久积淀,形成风格性极强的舞蹈。[11]同时,维族舞蹈派生出许多不同功用的歌舞艺术。“赛乃姆”就是维吾尔民间常见的舞蹈,具有独特的异域风情。
“赛乃姆”的形成是漫长悠久的,是在文化大融合、宗教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潜移默化而来的。[12]每当欢庆时,男女老少一起跳“赛乃姆”,并穿插游戏,有时也演唱《木卡姆》。[13]比如在婚礼当天,亲朋好友们到家里进行庆贺,新郎及亲友们一起前往女方家里迎亲,一路上载歌载舞,管弦齐奏,一天自始至终都在跳“赛乃姆”。[14]这些充分体现了新疆舞蹈民族民风的唯美品格。
第四篇:《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我的阿勒泰——苍凉的寂寞
李雨倩
E01214340
“可能是寂寞,空气变得很稀薄,满城霓虹开出荒漠~”——杨坤《空城》
李娟著的《我的阿勒泰》就像圣徒口中的来自上帝的福音一样降临在我的面前,于是我的思想与生活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李娟!李娟小时候生活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那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在少女时期,李娟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勒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生活了好几年。后来李娟离开家外出打工,在阿勒泰市工作了六年。作者的文字里满满的都是对那种生活的眷恋,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地描写这片辽阔的土地。
就像刘亮程老师说的一样“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命本能的感激与新奇,方能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所以现在的我对这个女子怀着敬畏,因为她勾勒出了一个我不能触及更无法达到的小世界,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境界啊!“如此清新,如此寂寞,如此辽阔。当代的、日常的、正在发生的新疆,如此与我们亲近,天启般打开我们的视域,醍醐灌顶。”阿勒泰的马、春天的荒野、河边的空旷地、五彩的石头、滴水泉、森林的木耳、还有吐舌头的外婆、哈萨克族和汉族的孩子、乡村的舞会和弹唱会、酒鬼以及那些小杂货店的艰苦营生的人们,游牧的哈萨克族人,都带着一丝不可抗拒的神圣以及寂寞的接近苍凉的美!在李娟的眼里,他们都是闪耀的,是亲切的,那里浓缩了自己几乎半辈子的忧伤寂寞、欢声笑语,血缘的纽带连接着李娟和她日日夜夜思念着的阿勒泰。
李娟的语言是明亮、轻快又隐隐约约夹杂着寂寞和忧伤的,清凉中带着沧桑,这样值得诵读的文章,在午后,阳光不艳,坐在阳台,倚着栏杆,看那些文字所叙述的澄澈的记忆就像绢布一样缓缓地展开在自己的面前,仿佛看到李娟笔下的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看到在草地上奔跑的胖胖的“袖珍兔”和没有尾巴的耗子“金丝熊”,看到冰天雪地里倒在河中央的冰面上被一层层雪覆盖的死去的马~于是心中又激起一层涟漪,是对生的渴望吧,是对寂寞的感慨吧!
没有俗套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没有尔虞我诈,赚人眼球的权术和阴谋,没有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浮华,有的只是李娟还原的那个美丽的小世界,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精华,那里有新疆广袤大地上自由吹过的风,有靛蓝色的天空无忧无虑的的云,有一望无际青青的草以及那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的人的故事。我想,在那样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他们是怎样做到的那样世世代代的坚守,他们是清苦寂寞偶尔无奈的,但同时他们又是内心强大乐观积极的。不管生活是那么的平静寂寥,落寞又是那么的肆意,却依然保持那种清明澄澈的心境,那些所谓的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什么都是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阿勒泰的角落一些固执、静谧的美好会永远留在我的世界,人生的幸与不幸,都会成为过去,偶尔想起来只会有寂寞苍凉的感觉,没什么的吧,吐吐舌头就过去了~~
第五篇:《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长在四川。曾有过一段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与牧民一起转场的短暂经历。此后她曾到乌鲁木齐打工,做了一年多流水线工人。然后在某杂志做编辑,在某广告公司作文案。2003年在为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工作多年,2008年辞职后专业写作至今。
朱天文: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唯一无二的新疆。梁文道:这是本世纪最后的散文。陈村:[1] 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的。
刘亮程: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王安忆: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
舒飞廉: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清新质朴的文字,不加任何世俗雕琢的语言。她的文字的灵魂并不会因为这些质朴的文字而丧失光芒,反而越发明亮。她眼里的阿勒泰超过任何作家笔下的阿勒泰。她周围随处可以成为她笔下话题的生活和人物,他们和她一样都是极其平凡天真和充满对世界美好向往的。对于自然状态的描写正像她所感受到的哈萨克游牧人一样,生和死,都很平静,都是自然。这种感受怕是汉族朋友永远不能体会的。——敖登托雅(北京)《我的阿勒泰》是作者李娟10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记录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十年前,李娟在到处收集来的纸片上用密密麻麻的字写下她的生活、感想和领悟,投稿到新疆的文艺单位。一些资深的编辑认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不可能写出如此清新有才华的作品。但新疆著名作家刘亮程将她挖掘出来,她的第一部作品以《九篇雪》的名字结集出版,人们开始知道有个新疆女孩叫李娟。此后,她的散文在《南方周末》和上海《文汇报》陆续刊登,完全是天才的笔触。所写的内容也让人耳目一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很像样的教育、阅读范围主要是金庸、琼瑶、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有内容的书。
刘亮程老师说的一样“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命本能的感激与新奇,方能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所以现在的我对这个女子怀着敬畏,因为她勾勒出了一个我不能触及更无法达到的小世界,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境界啊!“如此清新,如此寂寞,如此辽阔。当代的、日常的、正在发生的新疆,如此与我们亲近,天启般打开我们的视域,醍醐灌顶。”
1.哈萨克族人的友善与质朴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可爱迷人的江阿古丽、漂亮温和的麦西拉、天真活泼的努尔楠。生活对于他们来说那么平静,玩的时候,高高兴兴的穿上漂亮的衣服,弹起优美的冬不拉琴音,跳起热烈的哈族舞蹈,干活的时候,换上旧衣服就会夯起土坯或是骑上大马牧羊。哈族人的生活很简单,简单给人的感觉是美与幸福,没有那么多的烦劳,没有那么多生活中的琐事,不用担心下岗,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涨工资。当一年工作完成的时候,族里的人们可以聚起来办一场盛大的拖依,让欢快的舞蹈与琴音消除一年中的疲劳。
2.李娟一家人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有所感,三个女人,包括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新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生活拼搏确实很不容易,但是三个人却从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虽然小卖部赚的钱并不多,但是一家人生活的却很快乐。书中写道当她们一家人随牧民转场来到沙依横布拉克,刚到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天还下着连绵不绝的雨,帐篷刚搭起来就被掀翻,夜晚雨水会灌进被子,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她们一家人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想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快乐的生活,那就是幸福了。
3.没有俗套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没有尔虞我诈,赚人眼球的权术和阴谋,没有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浮华,有的只是李娟还原的那个美丽的小世界,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精华,那里有新疆广袤大地上自由吹过的风,有靛蓝色的天空无忧无虑的的云,有一望无际青青的草以及那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的人的故事。我想,在那样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他们是怎样做到的那样世世代代的坚守,他们是清苦寂寞偶尔无奈的,但同时他们又是内心强大乐观积极的。不管生活是那么的平静寂寥,落寞又是那么的肆意,却依然保持那种清明澄澈的心境,那些所谓的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什么都是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人活在世上其实就是修行,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幸福、快乐的感受,并不是因为得到了利益,而是减少了抱怨。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身情绪和心态的人,方能获得殊胜的平静,体会到幸福、快乐的滋味。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知足。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人生最危险的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名利。人生最大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