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色的脚印我的教案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衡阳市衡东县城关三小 杜晓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德育渗透点】
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美育渗透点】
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狐狸的材料,你们都了解到什么?咱们交流交流吧。
(预设:生1:我来介绍狐狸的种类。
生2:我来介绍狐狸的生活习性。
生3:我给大家讲一下有关狐狸的小故事。)
师:搜集信息的途径很多,同时能把搜集到的信息服务于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了。今天,老师还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狐狸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学习后对狐狸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师板书课题:金色的脚印)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材料。学生则可通过书籍、电视、电脑、互联网等多方面收集信息,并加以合理的处理,培养了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同时把广泛的信息择优汇报,更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故事是这样的„„
(播放课件“故事起因”的部分,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了解了故事的起因,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预设:生1:我最关心的是小狐狸的命运如何。)
3.师:那大家就快翻开书,继续读完这个故事,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吧。
4.学生汇报故事主要内容
5.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老狐狸为救小狐狸想尽一切办法,正太郎感动于动物间的亲情,帮助老狐狸救出小狐狸并在摔落悬崖时意外地得到了老狐狸的救助的感人的故事。(板书)
三、自读自悟、小组探究、汇报感受
1.师:此时此刻,这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相信同学们的心灵也受到了强烈地震撼,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动笔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体会,开始吧。
(给学生们充分地自读自悟的时间,并且全力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能说、敢说、善说、乐说。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生汇报,老师引导。
(1)(预设:生:我想谈谈动物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浓浓的亲情。)
师:你是从哪些细节体会到的呢?请找到句子来印证你的看法。(学生会找到以下句子)
A.“这时,另一只老狐狸悄悄地出现了。小狐狸一见老狐狸,就不停地哼叫着,用鼻子蹭着老狐狸的身子。它想跟老狐狸走,但是,刚迈出两三步就被铁链拽住了。这样反复了两次,老狐狸才发现了铁链。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师: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师:这段话写到了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想尽一切办法,冒着危险引开了狗给小狐狸喂奶,咬铁链,多么伟大的父母啊,你能用你的朗读传达这浓浓的亲情吗?(可以个别读,齐读等方式)B.“正太郎探头往地板下面看时,不禁吓了一跳。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那正是小狐狸的父母。它们瞪了正太郎一会儿,就悄悄地攀着从地板地下通向上面房间的砖块,爬到镶着地炉的地方,不见了。老狐狸在地板下面做了窝!”
师:这两段写了什么?
师:想象一下,两只老狐狸瞪了正太郎一会儿,那眼神里包含什么?它们想对正太郎说什么?
师:为了自己的孩子,老狐狸竟然把家也搬过来了,这一切都因为小狐狸在这儿,多么伟大的父母啊!让我们就带着感动读读这段话。
C.“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
师:你从这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D.“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就在这时,老狐狸开始做一件不寻常的工作,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老狐狸觉察到无论如何也咬不断那铁链,就咬那根栓铁链的木桩。”
师:多聪明的狐狸,为了孩子,从来不曾放弃,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E.师:同学们真是读书的有心人,能抓住重点词句把握人物形象,领悟感情,这是阅读的好方法。
师:小狐狸不幸被捉了,老狐狸就想尽一切办法去救他的孩子,咬铁链、咬木桩,在地板上做窝,还给小狐狸喂奶,以至于毛色黯淡,日渐消瘦,多伟大的父母啊,我想他们也一定知道他们去救小狐狸也充满着生命的危险,可是他们还是去了,因为他们知道,陷于困境的孩子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他们。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已经懂得了深厚的父母之爱,那么,我们就在音乐声中用心地朗读这些段落吧。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用心地朗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
F师:读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我们学过的有关歌颂亲情和母爱的课文,你想起了什么课文?
(预设:生: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小动物间的亲情故事——《麻雀》。)师:是啊,对于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我是怀着虔敬之情,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怖更强大,只有她,只有爱,才能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师:同学们,亲情是美好而可贵的,母爱更是无私而伟大的,正像肖复兴在他的散文《母亲》一文中写到的“世上有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此时此刻,在这伟大的父母之爱面前,我们的任何语言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让我们静静地体会这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吧!
(音乐声响起,屏幕上播放一个孩子由婴儿开始的整个成长过程,此时此刻,课堂进入高潮,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氛围,让每个孩子心中要有爱,要学会去悉心体会这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
(2)A.师:有时,从同样的故事当中,也会体会到多种不同的感受,在这个故事之中,你除了感受到那无私,质朴又伟大的亲情外,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预设:生:我还体会到了动物和人之间也存在着真挚的友情。)B.师:你从哪些事情体会到了动物和人之间的真挚友情?(预设:生1:我从正太郎给狐狸投送食物体会到了。
生2:我从正太郎想放小狐狸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友情。生3:我从狐狸搭救正太郎读出了动物和人之间也有感情。)C.师:都是些细心的、善于归纳的好孩子,这些内容基本上集中在课文的第18至22自然段中,让我们再次在咱们有感情的朗读中细细体悟人与动物的浓浓情谊。与老师合作读,我读一段,你们读一段,好吗?
D.师:大家一定都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小狮子爱尔莎》和《珍珠鸟》,大自然就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动物与人类相守相依,让我们与动物友好相处,让这个大家庭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友情吧。
(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指导学生在读文时要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阅读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阅读见解,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A.师:从同一个故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不同的感受,再来说说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预设:生1:我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了原以为狡猾的狐狸那善良,充满母性的一面,所以我明白了分析事情也应多角度,辩证地去看,不能老眼光看人,看事。
生2:我觉得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应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
生3:我们更应该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情弱者,使真情时时温暖人间。)B.师:同学们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太让老师意外和惊喜了,你们也给了老师许多知识和启迪,谢谢你们!
(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大家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此时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积极鼓励,并给予适时的帮助和点拔,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表达。)
四、升华主题,巧妙延伸
(1)师:文章的结尾,正太郎把小狡猾要了回来,放归了山林,能够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看看这幸福的一家(出示课件图片),想象他们团聚的一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2)理解“金色的脚印”。
(出示最后一段)师: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结尾。师:文章写的是狐狸,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呢? 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
这正是文章的妙笔生花之处,“金色的脚印”本来指狐狸的脚印在阳光照耀下的颜色,“金色”一般指美好永恒的事物,“金色的光芒”是友谊的光芒,是爱的光芒,以“金色”预示着在人类爱护下的动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师:从同学的目光中,看到你们依然还沉浸在这个故事之中,是的,我们从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启迪,老狐狸对小狐狸的那份爱让我们感受到动物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正太郎的善良,关爱,让我们更真切的体会到友情不仅在人间,它的含义更为深远„„让我们再次把感情融入课题,齐读课题。
(4)布置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看着这幸福的三口人,请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为题,续写这个故事,并把它讲给心中有爱的人听。
(学语文,不仅在课本,更在生活中,把这种爱带到学生的课后生活中,达到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
第二篇:《金色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要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想做个调查,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呢?
师:有没有人喜欢狐狸呢?(出示课件中狐狸的图片)学生 畅所欲言。
2、师:看来狐狸在人们心中口碑太差了,但学了今天这个故事后以后,也许你会改变对狐狸的看法。这个故事的题目叫《金色的脚印》(学生齐读)。(板书课题)
3、质疑: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金色”下面加着重号,课题后面加问号)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有哪几个角色?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简单交流。(板书)
2、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边读边想:(课件出示)⑴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并在相关的自然段前面打上☆。
⑵正太郎为狐狸做了哪些事?并在相关的段落前面打上△。⑶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怎么做的?并用“~~”划出来。
3、学生讨论后集体交流。(相机板书)
三、交流感悟,理解课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为了救小狐狸,老狐狸想尽了办法,请再次读读打了☆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老狐狸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课件出示)学生畅所欲言。
2、师: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的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课件出示)
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恩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四、总结课文,理解题意
1、在正太郎的帮助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结局,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齐读。(课件出示)
2、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明白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后师点拨:“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深层次看,“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
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师:学习之后,你喜欢这篇课文中的狐狸吗?为什吗?学生畅所欲言。
5、总结:故事的结局是美丽的,它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如果能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会更加美丽!
6、播放课件,学生欣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课外小练笔: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写具体吗?
六、板书设计:
24、金色的脚印
小狐狸
老狐狸
爱 正太郎
(人与动物 信任、互助、和谐)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大兆街道章曲小学 执教者:刘小花
第三篇:金色的脚印教案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设计: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 白瑞 评析:重庆市高新区歇台子小学 罗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准备:
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2.汇报初读情况。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尝试拟订自学提纲。(相机板书关键词)
预设提纲: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流读后的感受。(3)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 补充提纲3.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4.思考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评:有学生自己为学习拟订的自学提纲,也有老师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出的学习要求,学生的主体体现充分,教师的参与、引导作用也体现出来。]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根据自学提纲独立思考,勾画圈点作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2.集体讨论交流:
(1)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
老狐狸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通过交流,朗读,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文的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深层次看,“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
3.教师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路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评:课文浅显易懂,此环节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感悟能力;但对课题深刻含义的理解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你能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的故事?
(海豚奥利纳;海龟救人的故事;丹顶鹤的故事;小狮子爱尔沙;昆索泼的猴子学校„„)2. 课外练笔:(二选一)①你与小动物之间最能体现真情的一个片段;②课文情节生动,有不少的地方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练笔。如:正太郎在去牧场的路上从悬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觉,他是怎样被救的呢?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写具体吗?
[评: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板书:
* 金色的脚印 小狐狸(被捉)奶 桩 回 喂 木 放 要 咬
老狐狸 送食 正太郎
(聪明、善良)搭救(善良)
[评与思:整篇教学设计以自学探究为主线,通过自拟提纲,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后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思维的相互启发,朗读的相互感染,会让学生们的学习呈现百花盛开之势。所以,老师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 2006-10-24??人教网 关闭 打印
推荐给朋友 大??中??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月光曲》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点:
⑴ 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德育渗透点:
⑴ 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⑵ 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
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点拨法。
2、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法。【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2、难点、疑点:
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解决办法:
抓住文中相关的内容,反复读,并注意前后的联系,体会狐狸和“我”之间由逃避到亲昵再到救助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自身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探究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探究;交流中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展示媒体,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设计:
⑴ 搜集、交流关于狐狸的故事。
⑵ 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点。
⑶ 深入探究,懂得动物之间也是有亲情的,“我”的善良与怜爱不仅感动了狐狸,更值得我们学习,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⑷ 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交流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板书:11*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情况。
⑴ 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 说说对狐狸的初步印象,对“我”的认识。
⑶ 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读懂的内容可能有:老狐狸救了“我”;小狐狸在“我”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可能提的问题:① “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② 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
三、深入探究
1、围绕问题,再读感悟。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汇报探究结果
针对“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这一问题,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⑴ 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
⑵ 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
引导:“我”此刻会怎么想?
(“我”会被老狐狸那种不救出孩子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更会暗暗佩服老狐狸的聪明──咬不断铁链就咬木桩。于是决定不放小狐狸,到底看看老狐狸有多大本事。)
⑶ “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我越发感受到狐狸是有情有义的动物。
⑷ 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
关于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
⑴ 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⑵ 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命名,意在呼唤亲情、友情,要互助互爱,把狐狸身上的这种闪光的东西继承并发扬。
四、总结扩展
1、朗读全文并交流收获。
2、阅读其他关于狐狸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第四篇:金色的脚印教案
金色的脚印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及细节描写的欣赏,体会老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3、激发学生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传奇故事《金色的脚印》。二,速读课文,引导自学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速读课文,小组交流:
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2,正太郎为狐狸一家做了哪些事?
三、深入文本,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交流,体会亲情。1,重点指导朗读、感悟以下几个地方:
老狐狸为搭救小狐狸不顾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窝、咬木桩)
2,(课件出示句子)精读体会,师生合作,配乐朗读,激发情感,体会老狐狸的爱
子情深。
3,正太郎为老狐狸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狸),体会正太郎对狐狸的爱护和帮助。
四,想象表达,激发情感
学生想象老狐狸救正太郎时,老狐狸的呼唤和正太郎的心理活动。体会狐狸和正太郎日益亲近的感情。五,理解结尾、课题,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狐狸一家回归密林图片)感情朗读。
结合课题,自由提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2,引导学生交流,————是金色的?
六、课外延伸,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狐狸回归自然的视频,体会和谐之美。七,交流学习收获 八,小结,感情升华
三只狐狸,一个小男孩,一颗爱心构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了爱,但愿这颗爱心永驻人间!
第五篇:金色的脚印教案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正自学校:幸定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2.汇报初读情况。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自主阅读(用课件展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小组交流学习。
3、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四、感悟展示
(一)、各组学生代表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引导交流体会、朗读
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拼命地咬” “卧”“喂奶”,一连串动词表明了母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在它发现咬不断铁链时,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卧下喂奶”,伟大的母爱全然包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如果让你来朗读,你想读出什么样的韵味、情感?)(引导学生读出母狐狸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狸对小狐狸真挚的爱)
2、“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他们放哨。过了一会儿,狐狸爸爸发出了警惕的叫声。狐狸妈妈只好从孩子身旁走开。两只老狐狸又回头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树林里。”
(“脖子挺得直直的”“ 警惕的叫声”写出了狐狸爸爸放哨的专注。“只好”写出了老狐狸对小狐狸得恋恋不舍。整句话体现了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老狐狸对小狐狸爱的情感。)
3、“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暗淡,可能是由于太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
(“毛色暗淡”“消瘦”写出了狐狸对孩子的牵挂,惦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相思之情。
4、“他费力地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 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1;延伸感悟:引导学生感悟如果狐狸能说话,会说些什么,体会母爱的伟大,以及动物和人的和谐相处,动物对人类的回报。)
5、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教师引导学生“金色”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由此体会到珍贵。)
(教师再次引导:文中什么东西像金子一样珍贵?)(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狐狸之间浓浓的亲情。)
五、拓展探究
1、从同学们的交流体会,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真正体会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动物之间的疼爱,你能将这份博大的爱融入你的笔 4
端,对我们身边的说点什么吗? 最好能打动在场的人的心,请写在书的下面。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讲讲你收集到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2、如果你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请你也写写你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吧。
3、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阅读一些珍惜动物的资料,呼吁全社会来保护它们,还可以把这些文章集中起来办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