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23课假如
23、假如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108至110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生活,关爱环境。2.认识9个生字,并会写8个字。教学难点:让学生也动手写诗。
教学准备:电子课本、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录音)
2.教师语言: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示题)让我们来读课文。(请同学自由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可以按下面的提示指导朗读。
读第一次时,起音舒缓一些,停顿长一点,造成一定的悬念。
读第二次时,语速加快,形成一种关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
读第三次时,重读“马良的神笔”。强调“马良的神笔”,意思是下面讲的事更重要。
读第四次时,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
(2)“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
读这些语句时,感情也不一样。第一个是兴奋,第二个是喜悦,第三个是沉重。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教师归纳。
3.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4.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
5.小组逐节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1.小组学习
(1)课文用三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小组里读一读。
(2)在这一小节哪个句子、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2.给时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
4.感悟句子
(1)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我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反馈。
比较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第2句更能说明太阳的需要大。)
(2)学习第二段。
小组读,思考:我还有什么愿望?
问:小作者为什么有这个愿望呢?
比较句子: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小作者怜惜小动物,说明小作者很有爱心。)
(3)学习第三段。
小作者还有愿望呢?听老师来读读第三段。
西西是个怎样的孩子呀?所以,小作者要给西西画——
假如,西西真的恢复了健康,他会对小作者说什么呢?
5.扩展说话:我要给……
6.感情朗读。
(1)读懂了你喜欢的诗节,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把这一节读好。
(2)指名读、范读、模仿读、男女生比赛读。
(3)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指名背,分组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背诵课文。
(二)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
2.按照复习步骤小组自学。
3.小组交流。
(1)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4.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5.巩固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并通过组词语理解字义。
(三)拓展活动
1.小组讨论: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
2.用小画笔把你的愿望画出来,再把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四)实践活动
课文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或写一段诗歌,还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自己想象的内容。
教学反思:
《假如》一文,让学生续接课文,我让学生先自由想象,去挖掘“空白”的蕴含,然后再交流,学生的想象是多姿多彩的。有的说:“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许多书本和学校,让他们能够再回到学校学到很多的知识。”有的说:“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医院的病人画许多神医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让他们早日康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想象中激活已有经验表象,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越过语言的表层,与作者的心灵一同震颤,知识层出不穷,得到创新。
第二篇:语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薛八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生有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即使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学会说话,也认得一定数量的常用字,依靠拼音基本能读出课文,说出大致的意思。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完全能够适用。但是,小学一年级教师要了解学生入学前在幼儿园是不是学会了拼音,已学会多少生字,注意一年级教学与幼儿园衔接,这样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有效的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3个主要环节变为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比”,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默写、比说话,最后比当堂完成作业。一节课,不论“几个比”,都是每一个“比”为一次“先学后教”。这样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了竞赛活动,每一次学生竞赛后,老师组织大家点评。
一、在“精读”课上的应用
一般采用一课时两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板书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以激情或制造悬念等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小学低年级一般为学生边唱笔顺,教师边板书课题,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什么样的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低年级以教师口述为宜。
操作要领:
① 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装饰画面。
② 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③ 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更不能搞错。
④ 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鼓励性,比如“比谁能„„”。
⑤ 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清楚。⑥ 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3)自学指导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小学高年级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小学低年级常以教师口述为主。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4个明确,即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操作要领:
1.语文课上的“自学指导”与数学课不同:数学课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搞一次“自学指导”,以后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完成作业,语文课往往需要搞几次“先学后教”,因此,“自学指导”不是集中在出示“学习目标”后,而是分散在几次“先学”前,每次“自学指导”时间不长,要简明扼要,针对性要强。下面介绍的“自学指导的操作要领”是指几次“自学指导”应注意的方面。
2.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部分,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3.要紧扣学习目标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一般采用课文后面的问题,也可补充,但思考题不宜太多(一节课两三题),多了就成了“满堂问”。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5.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6.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出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地思维。
7.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要简洁(尽可能不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4)比读书(第一次“先学后教”)① 先学。
自由读课文:a.借助拼音读准生字;b.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可圈、画、查、注、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② 后教。a.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读,每人读一点;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有错即停,有错就纠,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确字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再帮助正音。
b.全班交流,理解词语。
(a)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由学生解答(兵教兵);(b)如有词语学生都不会或理解有误,教师再作解答;
(c)如果无学生提问,教师可提问有关重点词语检测,指名回答,学生评议纠正。
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去理解词语,也可以通过用词语说话来理解词语,切不可死记硬背。(5)比说话(第三次“先学后教”:理解文章的中心特色)
①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后问题或教师补充的思考题。②学生读书,思考,准备。
③回答问题,讨论(纠正、补充、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质疑、解疑。
学生讨论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光盯住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不要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学生思考,个个准备回答,之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要问:“会的请举手”,之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先让后进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齐声回答(因为齐答使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学生畅所欲言,说个够(发言面力争100%)。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滔滔不绝地讲,使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
b.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讨论时,教师不可信口问这问那,东拉西扯,搞“满堂问”。
c.讨论的顺序。后进生先回答,优生补充、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学生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一点,老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响学习效果。
d.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学生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e.教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经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教;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跟着重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教,待课外个别辅导。
f.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好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坐姿端正,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千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维,解决疑难问题。(6)比当堂完成作业
内容:第一课时:①默写(听写)生字;②抄写积累词语、句子;③选词填空;④做《练习册》上相关类型题等。
第二课时:①背诵(默写)课文(段落);②学会写作方法,片段练笔;③展开联想,续写故事;④学文感言;⑤《练习册》相关类型题等。
以上训练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设定。
二、在“略读”课上的应用(读、思、议、练)
语文略读课重在考察学生在精读课中所学的阅读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1个课时完成,上此类课,教师要充分体现一个“放”字,即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思(先学)、自练、自议(后教)。
① 板书课题 ② 出示目标 ③ 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思考: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理清文章层次);②思考课文后的练习题或者是老师补充的问题;③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④文章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我们在作文时如何运用?(这些内容供参考,根据需要设定)
④ “先学后教”
①学生读书,边读边思考,圈、画、批、注。②“后教”。
a.学生回答问题(一题一题进行)。
b.讨论,同学补充、更正评议,各抒己见。c.教师点拔,归纳。(5)当堂训练
紧扣教材,根据知识点设计训练题,或做《练习册》中训练题。
三、在低年级“识字课”中的应用
对于低年级的“识字课”,可以采用“几个比”的教学方法。(1)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用通俗易懂、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口述)(3)自学指导(用简单明了、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分别在每个环节进行之前口述,告诉学生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
(4)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①先学:指名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②后教:a.指名读,一人读一句或两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读;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读音;教师板书正确字音。b.解决板书的错音字(兵教兵→指名读)。c.指名读一两个自然段后,投影出示部分要求“会认字”(以词语出现),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结合课文识字,为“认一认”打基础)。
(5)比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本环节中,“先学”与“后教”穿插进行,紧密结合,学一点,教一点,边“学”边“教”。
①投影出示本课要求“会认字”,分3步进行:(7)先以词出现,生字注拼音,学生自读(先学)(8)去掉拼音,指名读(先学),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兵教兵”(后教)。(9)单独出示生字,学生自读,同桌练读(先学)
②检测会认字:做练习册(或小黑板上)连线题或是给生字注音,指名(2-3人)板演。(先学)
③学生上台改错,师生共同评议。(后教)④同桌对改、补错(互学互教)。
(6)比流利朗读课文(第三次“后学先教”)①先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②后教:指名展示读。读不流利的句子,同学帮助,如有疑难的句子或段落,教师可范读,然后重点让学生练读。
(7)比写(当堂训练)①先学:a.学生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然后在课文后田字格中临摹。b.检测:指名2-3人在黑板上田字格里写,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②后教:a.指名上台改。b.师生评议。c.学生写不好的字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8)比当堂完成作业
学生在练习本上认真练写。如果会认字较多,第一课时写字可以只写两三个,剩余的可放在第二课时练习。
操作要领:
要注意指导学生既要写对,又要写好。笔顺、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匀称,大小适中。
四、高年级作文指导(1)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自看“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示,明确习作的内容与要求。(3)学生自选材料、自编提纲。
(4)交流提纲。指名读提纲(或投示出来),“兵教兵”评议,教师点拔指导,纠正选材、构思方面的倾向性问题。
(5)当堂完成作业。
①学生写草稿(写完后,与同时完成的同学交流互改)。②誊写作文。
五、中高年级作文评讲课
(1)导入、点明评讲议题。
(2)出示典型(特别好的、特别差的)习作片段或全文。(3)学生看,思考准备发言。(4)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归纳)。(5)教师总结:理出方法,指导实践。
(6)完成作文后作业(修改作文或片段练笔等)
六、低年级说写指导课
(1)板书课题。内容:①“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③观察“人”、“物”、“景”、“图”;④创设情景(学生表演或播放情景小剧)等。
(2)说话指导:让学生明白内容、方法和要求。
例: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表演,要求大家边看,边听,边想,看完后把表演的小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还要讲出你的看法和想法,然后呢,我们还要把它写下来。
(3)说前准备:学生观察(听、看、想)或回忆(身边事)等。
(4)说话(演讲)比赛:要求学生说得具体、清楚、有序,让别人听明白。(5)指导学生评议:哪一点说得好,哪一点说得不好,为什么?应该怎么说?(6)写话。写前指导:要求把说的话写下来,要写得通顺、具体、完整,把字写端正,不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同学,问老师,也可以用拼音代替,会用简单的标点符号等。
七、低年级写话评讲课
(1)导入,提出评议内容及要求。
(2)投影展示(或指学生读)具有典型性(好、差)的学生习作,引导学生从句子通顺、意思清楚、内容完整、具体以及写字正确、字体工整以及标点符号等方面一一评议。
(3)教师总结,归纳方法。(4)学生修改习作或进行相关片段练习。操作要领:
1.“说”是“写”的基础,要先说后写,说写结合。要指导学生说好,写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说写要求,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如果内容较少,也可以把“指导”与“评讲”合并为1个课时完成。
八、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复习课的课堂结构,除辅助环节外,还有3个主要环节:练(先学)、改(后教)、练(当堂训练)。
(1)练(先学)
目的:检测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发现问题,为“后教”提供依据,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操作要领:
1.检测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既要有基础性,更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围绕单元内的主干知识命题。
2.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检测内容。
3.了解学生答卷情况,如果学生都提前完成了,或还有个别学生因不会做而做不下去了,就及时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改(后教)
目的:引导学生纠错,更正一题,学会一类,吸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
步骤:
①同桌互改。
②公布答案,并统计错误率。③针对问题,更正讨论。出示典型的错误答卷或让做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
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应注意的方面。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更正,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其他同学讨论解决,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2.不能就题讲题,有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以点带面,触类旁通。(3)练(当堂训练)
目的:在前边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综合训练,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操作要领:
1.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问题。2.课后及时批改并引导学生更正。课时安排:
对于低年级或平时的巩固性复习课(周、月)可以用1个课时来完成,15分钟左右练一练(先学),10分钟左右改一改(后教),再用15分钟左右练一练(当堂训练)。知识点较多的也可以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练一练(先学)、改一改(后教),第二课时更正、再练一练(当堂训练);还可以第一课时出示“复习指导”(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前10分钟左右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记一记,复习相关内容,后30分钟左右练一练;第二课时前10分钟左右改一改,后30分钟左右再练一练。
对于期末的综合性复习,常常按单元分类,一次复习一个或两个单元,或者按基础知识类型一类一类复习,或者按阅读及写作分类,一类一类复习。这样的复习课可以采用前边讲的2课时一循环,也可以采用3课时一循环,即第一课时练(先学、查漏),第二课时改(后教、补缺),第三课时练(当堂训练、巩固拓展)。
总之,不论几课时一循环,都是“先练”,发现问题,再“后改”(纠错),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更不能使复习课变成老师重讲一遍课本。
上边介绍的几种课型结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去灵活设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以死搬教条。但是,不管是“一学一教”也罢,还是“三学三教”也好,都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教师必须真正退居“二线”,当好导演,做好主持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用恰切精彩的过渡语,用精当准确的指导语,用充满鼓舞性的评价语,去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第三篇:小学语文先学后教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阅读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导(激趣导课,指导自学)——读(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议(讨论收获,提出问题)——探(细读理解,品味感悟)——结(拓展升华,归纳总结)一练(达标练习,巩固强化)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 自读一交流一积累(扩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1.导。激趣导课,指导自学。
(1)导课的方式: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內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內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2)出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三维”目标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将三维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渐进性,体现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要有梯度,语言简洁明了。要对自学时间、內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2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够在学蛐海中留下初
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內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第(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垒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顺,读流利。3.议。讨论收获,提出问题。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
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內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来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此外,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內容;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探。细读理解,品味感悟。(合作探究)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內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
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3环节,要在“讨论收获,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举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
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申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第四,第(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第五,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结。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4环节“细读理解,品味感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高年级还要对写作方法进行总结,真正把平时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一是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有何收获;二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三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6.练。达标练习,巩固强化。(该阶段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训练题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在强化训练基础知识的基础土适当进行拓展训练。训练题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达标练习的时间可依学情而定,可放在各个环节之中,也可放在一节课的后面进行.达标练习有以下几项内容:(1)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达标训练。
可采取学生记忆、自查、互查、组长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查等办法,使学生必须记住要理解掌握的有关基本知识。
(4)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即,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譬如,搜集阅读和文本相关的学习资料、编演课本剧等)。
(5)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自读一交流一积累(扩展)”。在此基础土,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还可采用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
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的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
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以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对积累或扩展延伸的內容应有所选择,不宜贪多求全。
令变式一: 自主选择式
即在自读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內容、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选择阅读思考,然后交流.其基本教学步骤是: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阅读思考。3.交流学习收获。
4.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练习或向外扩展延伸。
说明:第一,该模式一般适合于篇幅较长的课文,若干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课文,可以多角度体会、理解的课文.第二,教师要切实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第三,该模式适用于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
变式二:质疑解惑式
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解决。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而定)说明:第一,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第二,学生要有一定的质疑解疑水平。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质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决的疑难问题不宜过多,避免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过多的占用教学时间。
变式三:重点阅读式
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土,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內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明确文章的重点內容。
3.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
4.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伶長安排)。
说明:第一,该模式适合于重点內容比较明确的课文。第二,教师要对如何抓课文重点进行指导。第三,明确重点内容后,应就重点内容提出一两项比较明确的学习任务。如:了解重点内容的意思,围绕重点向课外延伸,体会写法等。
变式四: 自测互评式
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安排的课后习题或教学是设计的习题自读思考、做答(即进行自测)。可安排笔答,也可默读思考、口头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并解决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 1.出示自测题,明确任务、要求。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测题。
3。在教师的带领下订正答案、讨论交流。4。解决阅读中的其他问题。
说明:第一,该模式适合于內容比较浅显、语言通俗易懂、全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课文。第二,教师要精心设计测试题。要把握好测试题的难易度,题量也不易过多,一般多数学生在15分钟內能够独立完成为宜。第三,在订正自测题时,不能局限于答案是否正确,应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第四,此种模式不宜频繁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进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学后分组表演课文或课文的一部分)、欣赏评价式(即欣赏课文的精彩片段,或从某个角度评价课文写得好不好)等变式的教学。
在使用阅读教学的基本式时,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精心设计过渡语,要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丝丝入扣,课堂教学才能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殿堂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变通方法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为此我们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灵活使用基本式。
第一,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读自悟、表达、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
第二,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
第三,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
教师在使用教学的基本式时,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读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披文以入情,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第四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24课日记两则(共)
24、日记两则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111至11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有助人为乐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2.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了解日记是怎么回事。
3.日记格式图。
4.准备日记本。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老师相机点拨,特别讲日记的格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
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两遍,用“□”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2.认记生字:
⑴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⑵ 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如:昨:“作业”的“作”去掉单人立,加上日字旁,就是“昨天”的“昨”。
纱:“沙子”的“沙”去掉三点水,加上绞丝旁,就是“纱巾”的“纱”。
粉:与“份”比较记忆。左边相同,右边不一样。粉:粉红。
份:几份。
妹:想一想,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归类记忆。
3.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抽生读课文。
3.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老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看包里有些什么)(抽生说说)
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
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三、学习写字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说说观察的是哪个字,你想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份”和“粉”:左边不同,右边一样。
“昨”和“晴”:部首相同。
“昨”与“作”比较:昨:昨天 作:作业。
“晴”与“清”比较:晴:晴天 清:清水。
“姑”、“娘”、“妹”三个字部首相同。
“姑”与“故”比较:姑:姑娘 故:故乡。
“娘”与“食”比较:娘:姑娘 食:粮食。
强调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练习“看看写写”。
2.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其余在书上做。
3.集体订正。
4.齐读。
五、拓展训练
1.课文里树叶、苹果、桃子里的生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2.展示小朋友写的日记。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小学第三册音乐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妈妈、老师 设计理念: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形式上,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培养音乐爱好,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第一课时:《鲜花爱雨露》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我们又迎来了第20个教师节。在这个教师节里,同学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一束花,一张卡片,或者是一张灿烂的笑脸,都是大家对老师真诚的爱,谢谢你们。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鲜花 爱雨 露,lu lu lu lu lu。
3、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 ‖ 花儿 鲜 花儿 艳 花儿 真美 丽
×× ×× │ × — │ ×× ×× │ × — ‖ 鲜花 爱雨 露 我们 爱老 师
4、用“Lu”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从大家的歌声中感受到了对老师浓浓的爱。那么小朋友们还想再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呢?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颂老师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我爱米兰》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模仿并创设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三、新授
1、导入:在我的印象中,歌颂老师的歌曲比较深刻的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还有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我爱米兰》。那么,就让我来听一听吧,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3、创新表现,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
师:我们现在初步的聆听了歌曲,那么米兰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通过米兰,也就看到了老师的形象。
4、复听歌曲。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师)从大家的歌声中,感受到了对老师浓浓的爱。那么,还想再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呢?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颂老师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创编表演。
2、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律动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小动物的王国参观一下,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洋娃娃,这是小熊。看洋娃娃在和小熊跳舞呢。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来跳一跳好不好?
三、导入:讲《乌鸦妈妈家》的故事
听!这是一个有关乌鸦一家的故事。(边听音乐边讲故事)从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拍拍飞出了家。妈妈哭了,因为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可把妈妈高兴坏了。我们要不要学习小乌鸦?
小乌鸦真孝顺啊?我们为这感人的故事取一个名字吧!(出示课题)
四、学唱歌曲
1、我们来听听、看看歌词,跟着拍一拍节奏。这是一首2/4拍的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下面大家边听边拍节奏。
2、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师)乌鸦妈妈觉得我们的歌唱的很不错,可就是太单调了一点,我们有什么方法给这首歌美化一下呢?对了我们不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一下呢?
2、律动:(师)同学们再想想除了为歌曲伴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把这首歌变的更美?我们可以用动作来美化这首歌。下面我们用四人小组形式把这首歌的动作想想,自己编一编。可以按照节奏做动作也可以看歌词想想动作。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首歌,我们知道了乌鸦妈妈辛不辛苦啊?小乌鸦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他做了些什么?用歌声来回答老师!那我们的妈妈辛不辛苦?我们又能为我们的妈妈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小乌鸦爱妈妈》飞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单元 我愿住在童话里 设计理念:
注重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入童话故事,走进童话世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走进童话音乐,并在反复聆听和模唱中感受音乐的情绪,从而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和《大鹿》。通过合作、探究和表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和学唱歌曲的同时,自主创编动作、歌词,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目的。第一课时:《小红帽》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红帽》。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听音乐做律动
三、学唱歌曲《小红帽》
1、导入:讲故事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听歌曲范唱。
5、用“La”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声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7、难点:“他家 住在 又 远又 僻 静的 地 方”、“我 要赶 回家”。
四、创编活动
1、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讨论、交流、合作)
2、歌表演
1)一组:一名演大灰狼、一名演小红帽、四名演花草。2)二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3)三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龟兔赛跑》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教学目标:
日
1、复习歌曲《小红帽》
2、感受聆听音乐《龟兔赛跑》,用图示表示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不同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2、聆听音乐《龟兔赛跑》,用图示表示出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小红帽》。体验感知,律动表演。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片段谈感受进入课题。
2、情景创设:看图画讲故事。
3、游戏:听音乐做动作。
4、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
5、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图画音乐中乌龟忽然兔子的形象。
四、创编:分角色表演
1、歌表演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讨论、交流、合作)
2、个别表演:一名演乌龟、一名演兔子、六名演花草、树木及其他小动物
3、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森林小卫士》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根据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
2、通过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与鉴赏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小红帽》。体验感知,律动表演。
三、导入
1、请给图片排顺序,看图片讲故事。
2、为图片选择音乐。
四、新授: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1、学生自由选择角色。
2、分组讨论怎样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3、听音乐故事,共同表演。
4、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五、节奏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课时:《大鹿》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歌词并进行表演。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歌词并进行表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律动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小动物的王国参观一下,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洋娃娃,这是小熊。看洋娃娃在和小熊跳舞呢。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来跳一跳好不好?
三、新授
1、听歌曲《大鹿》的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按节奏读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模奏练习: ×× ×× │ ×× × ‖
4、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鲜花 爱雨 露,lu lu lu lu lu。
5、录音范唱,用“LU”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6、学唱歌词。
7、重点难点句教唱:“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8、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9、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比一比谁的歌声更动听,然后在比较中知道小兔的话加快速度可以表现出它的着急。
四、创编动作歌表演
1、学生分组讨论,创编动作。(讨论、交流、合作)
2、歌表演: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一组伴奏。
3、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学习完了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爱心,也很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为榜样,互帮互助。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五课时:《永远住在童话里》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表演童话故事。教学重点、难点:主旋律的音准、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小红帽》、《大鹿》。
1、发生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鲜花 爱雨 露,lu lu lu lu lu。
2、复习歌曲《小红帽》、《大鹿》。
3、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导入:表演本单元学习的童话故事,激发兴趣。
四、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音乐的情绪。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提问:歌曲中都唱了哪些动物人物?
3、表演动画人物,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
五、童话故事表演
1、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2、可以选择配乐、朗诵、歌唱、讲故事等形式表演。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单元 月儿弯弯 设计理念:
注重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走进音乐,并在反复聆听和模唱中感受音乐的情绪,从而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小的船》和《我和星星打电话》。通过合作、探究和表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和学唱歌曲的同时,自主创编动作、歌词,以达到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目的。
第一课时:《小小的船》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2、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请同学们来形容、描述一下船的样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特别的、漂亮的船,想知道是什么样子吗?(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录音)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按强弱规律拍手、肩。
4、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8、为歌曲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有关月亮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认识唱名d r m f s l s d。
六、课堂小结:太空有多美妙,我们小朋友现在就要好好学科学,让我们乘着小白船一起上太空遨游!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月亮月光光》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2、感受聆听音乐《月亮月光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2、通过演唱、欣赏、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体验感知,律动表演。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片段谈感受进入课题。
2、情景创设:大家通过欣赏聆听音乐,看到了什么。
日
3、歌词解释:“起厝田中央,亲象水化园”是闽南方言。
4、完整的聆听音乐《月亮月光光》,闭上眼睛,身体随音乐晃动,感受这首歌曲是优美的还是欢快的。通过听来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四、音乐游戏——感受音的高低
1、用手势来表达d r m f s他们的高低。
2、唱唱名:按顺序唱,打乱顺序唱。
3、学生排列出旋律线,先用手势表达出来,再跟着琴唱出来。
4、老师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我和星星打电话》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2、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2、掌握领唱、齐唱这一演唱形式,并能够准确的背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当你仰望星空看到美丽的星星,你想到了什么?(播放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录音)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按强弱规律拍手、肩。
4、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8、为歌曲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有关月亮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美丽的星空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奥妙,等待着小朋友去探索、去发现,就像歌曲中唱的那样,让我们好好学本领去解开那些无穷的秘密吧。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课时:《阿细跳月》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小小的船》和《我和星星打电话》。
2、能安静的聆听音乐《阿细跳月》,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2、通过演唱、欣赏、音乐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小小的船》和《我和星星打电话》。
3、律动:边唱歌曲边表演,自由创编。
4、老师给予鼓励。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片段谈感受进入课题。
2、情景创设:教师讲解“阿细人跳月”的故事。
3、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音乐,让学生随音乐拍手或做一些音乐舞蹈,感受这首歌曲是优美的还是欢快的。通过听来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四、歌表演《萤火虫》
1、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
2、教师进行表演,边唱边舞,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3、学生小声模唱,并加入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5、学生充分表演练习,老师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单元 快乐的游戏 设计理念: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课时:《阿里西里》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阿里西里》。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2、认识打击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播放有关彝族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彝族的特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伴奏演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日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7、为歌曲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1、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掌握其演奏方法。
2、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转圆圈》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阿里西里》。
2、能安静的聆听音乐《转圆圈》,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并即兴表演动作。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2、通过演唱、欣赏、音乐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阿里西里》。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3、老师给予鼓励。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做游戏,播放歌曲《转圆圈》,教师跳舞,学生可以自由跟着跳。
2、出示歌曲名《转圆圈》,教师进行介绍。
3、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音乐,让学生随音乐拍手或做一些音乐舞蹈,感受这首歌曲是优美的还是欢快的。通过听来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四、创编活动
1、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边唱边舞,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2、生分组设计舞蹈动作并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学生小声哼唱,并加入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拔河》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用弹性和有力度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拔河》。
2、聆听音乐《踢毽子》,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2、歌表演《拔河》、《踢毽子》时,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毽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阿里西里》。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做游戏,播放歌曲《踢毽子》。
2、踢毽子是一项体育活动,同学们还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同学们回答)
3、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音乐,让学生随音乐拍手或做一些音乐舞蹈,感受这首歌曲是优美的还是欢快的。通过听来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四、学唱歌曲
1、谜语导入:“一跟绳儿长又长,小朋友们站两旁,拉拉队员加油忙,一、二、三、四齐努力,团结一心力量强。”
2、聆听歌曲《拔河》的范唱录音,边听边引导学生描绘拔河场景,为正确的表现这首歌曲打下基础。
3、播放歌曲录音,找学生上台做徒手拔河的游戏。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齐唱。(反复练习)
五、创编活动
1、歌表演: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边唱边舞,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2、分组设计舞蹈动作并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学生小声哼唱,并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组织比赛的形式巩固歌曲。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课时:《布老虎》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
2、聆听音乐《士兵进行曲》,能按节拍敏捷的做出种种动作。教学重点、难点:
1、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让学生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3、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拔河》。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4、老师给予鼓励。
三、新授
1、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是儿童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睡觉时还有老虎枕头„„
2、引导学生说出小时侯玩过的动物玩具。(同学们回答)
3、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貌似凶猛的,一个温柔可爱的。
四、音乐活动
1、聆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示,并做动作。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3、师生合作。(反复练习)
4、学生分组比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列队行进,模仿玩具兵的形象走出教室。(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五课时:《士兵进行曲》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了解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2、聆听音乐《士兵进行曲》,能按节拍敏捷的做出种种动作。教学重点、难点:
1、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让学生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3、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拔河》、《阿西里西》。
三、欣赏感受乐曲
1、提问: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2、聆听音乐,分辨两个不同的老虎的形象,进一步理解音乐,说说感受。
四、音乐活动
1、聆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示,并做动作。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3、师生合作。(反复练习)
4、学生分组比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列队行进,模仿玩具兵的形象走出教室。(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五单元 动画城 设计理念
本单元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与创造性因素,在开放与动态的学习活动中,突出了“审美为核心,音响感知为前提,情感体验为中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音乐学科特点。留给了学生充 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艺术与情感和谐美的情景中,自由想象、自由创作、自由表现,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活动中沟通了情感,学会了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潜能。第一课时:《快乐的小木匠》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2、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听音乐做律动。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导入:讲故事
2、发声练习: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听歌曲《快乐的小木匠》的范唱。
5、用“La”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声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7、提问:那些词语表现了木匠劳动的情形?(“嚓嚓嚓”“沙沙沙”)。
三、创编活动
1、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是不引人注意,但人们又离不开它。(讨论、交流)
2、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行业工作的环境、工具、声音、姿态等列举出来,改变成歌词,唱一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3、学生自评,老师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三个和尚》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集体团结和互相帮助是很重要的。
2、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多聆听音乐,体味音乐的神奇魅力。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听音乐做律动。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快乐的小木匠》。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欣赏乐曲
1、导入:边听音乐边讲故事。
2、前奏部分:“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3、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来到寺院„„”
4、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来到寺院„„”
四、创编活动
1、继续听音乐,由学生把故事讲完。
2、请大家思考:乐曲中和尚的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使用了哪几种打击乐器?
3、播放音乐,表演故事情节。
4、老师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大风车》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用弹性和有力度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风车》。
2、聆听音乐《蓝皮鼠和大脸猫》,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感受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2、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毽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复习歌曲《快乐的小木匠》,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三、新授
1、导入:听音乐做游戏,播放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
2、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音乐拍手或做一些音乐舞蹈,感受这首歌曲是优美的还是欢快的。通过听来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四、学唱歌曲
1、导入:我们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那你们有没有留意节目的主题曲是什么啊?(生回答《大风车》)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少儿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聆听歌曲《大风车》的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3、播放歌曲录音,找学生上台跟着音乐做律动。
4、节奏练习
2/4 ×O ×O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6、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齐唱。(反复练习)
五、创编活动
1、歌表演: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边唱边舞,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2、分组设计舞蹈动作并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学生小声哼唱,并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组织比赛的形式巩固歌曲。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课时:《一只鸟仔》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复习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和《大风车》。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欣赏音乐
1、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感受二胡的音色。
2、介绍刘天华的成就。
3、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五课时:《草原上》 备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大风车》、《一只鸟仔》。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课时小节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