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应该说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使其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越来越多地被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所代替。同时,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作为长期奋战在初三化学课堂上的我更是感到任务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因此,本人认为如何有效地完成课堂概念教学任务、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才是当前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就本人在化学概念课堂中的一些有效教学尝试与诸君共享。
一、何谓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总的来说,有效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学习活动化,即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这个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并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
(二)学习背景化,即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这要求教师应做到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有意义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从集体合作到个别竞争;
(三)过程交往化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概念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尊重学生与教师不同的交谈互动方式,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生生、师生交流;确保这种交谈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化合价”等抽象的知识及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通过学生探究讨论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样费时、费力、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费神了不算,最终学生获得的顶多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在有效的时间内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比如在《水的净化》这个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以下一连串的问题:⑴我们平时饮用的是什么水?(自来水)来自哪里?⑵江、河、湖、海水为什么有出现浑浊的现象?能直接饮用吗?⑶想想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有哪些?⑷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吗?⑸想得到较纯的水该怎么办?⑹净化水的措施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有哪些?达到什么程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它能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层层开发学生思维,而且一连串问题串联起课题的中心内容,这就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效“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初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化学实验有教师演示的实验,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及供学生选做的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有效实验,不一定是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才操作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反应本质。有时只要求学生通过现象知道反应原理,或实验操作较难控制,或实验对人对环境有较大危害等实验,可能教师演示现象会更明显,实验效果会比学生实验更有效,更切合实际。同时一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非常熟悉其现象的实验,本人认为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为其费时。如:水的沸腾,胆矾研碎等实验对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陌生的问题,一讲就理解,也不必费时。可以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实施其它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有效练习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他对学生消化、掌握当堂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巩固练习题时必须注意几点:一是题量,二是题型,三是深广度,四是是否体现本节课的精髓。一般来说,题量不能多,2到3题即可;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少用综合性强的大题、计算题;难度不能过大,不要在新课时就按中考的难度来,最好要适当,要有一定层次性;题目的选取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中心内容、重点内容,绝不能为了练习而随意选题。只有选出了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好题目,学生才能真正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
四、要注意分散难点
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元素符号、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符号是初学者的难点。如果堆积到一起,学生就很难全部记住,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每天让学生记一些化学符号,如用H表示氢,等学到了那一部分再告诉学生H是氢的元素符号,到时候学生已经全部记住了这些化学符号,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可以事半功倍。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第二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三种有效教学策略,即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老师的教学要真正成为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①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使其从中获得成功和发展,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密切关联,适应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要求:获取为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③教学方式是符合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能促进学生潜能充分发挥的;④教学效果是高效益、低消耗,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
1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饶有兴趣、愉快地学习,自觉主动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庄重而不矫饰,谦和而不傲慢,积极营造亲切、和睦、关爱、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使得学生的心态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敏捷,感知灵敏快捷。这种师生互尊,情感共鸣,必将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平时化学教学中,我都尽力地去营造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如:“空气”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许多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通过观察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这节课,能不能试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来学习呢?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准备参加以“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本节课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在创设了实际情景的前提下进行的,同学们充满激情的讨论、活跃的思维、高涨的情绪使得化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对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实想法,让学生在紧张而饱满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动机。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如: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一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首先,我给大家变个魔术。课堂气氛一下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牛奶变汽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人类认识化学的发展过程,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
3转变学习方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3.1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
3.2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拓宽化学课堂的空间“让课堂成为生活的桥梁”在化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及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资料”、“讨论”、“化学?技术?社会”等栏目,同时结合当地的一些化学事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这样改变学习方式的实践,使课堂因学生的“生活体验”而生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则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师生也由此成为共同学习的伙伴。
总之,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是通过思考“悟”的,是通过活动“生产”的。相信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的大力推行会让学生“吃”到一份“读书好+心情好”的能力营养大餐,并将受益终身!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教学。
第三篇:关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关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培养学习兴趣、二是训练学习方法、三是巩固所学知识。下面我就结合我的具体做法,谈谈我的体会。
一、培养学习兴趣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化学还是有着直接兴趣的,对化学现象存在着好奇心,对化学实验尤其感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化学的这种兴趣来组织教学,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加强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学
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力求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学生实验要人人动手,细心观察,及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在家中进行一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发给每位同学半小张淀粉碘化钾试纸,要求学生利用家中一些简单的食品和器具,检验家中所食食盐是否为加碘食盐。图片、录像、多媒体模拟等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理解知识能起相当大的作用,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些化学中的微观世界,如晶体的结构等,更是有着极强的直观示意作用。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机上进行逼真的实验演练,全方位的互动,更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新的途径……
2、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中有许多丰富的化学知识,高中学生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变化已有一定了解,结合教学内容,尽量举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并用化学知识进行揭示,这能使一些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跟同学们谈到油条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早餐食品,民间俗有“一碱、二矾、三钱盐”烹制油条之说,那么其中的“碱、矾、盐”是指什么?烹制油条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再如,在学习铵盐的性质时,同学们都能掌握NH4Cl受热分解,然后让大家分析为什么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NH4Cl处理,原来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NH3 HCl都不能燃烧,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再比如,在学习蛋白质的性质时,讲蛋白质遇到盐就会凝固、变硬,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烧鱼炖肉时不易过早放盐?这是因为烧鱼炖肉时,蛋白质被拆散,生成氨基酸,味道鲜美可口,而蛋白质过早遇到盐,凝固变硬再溶解和拆散就困难了。这样可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3、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或选修课,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能活跃学生思维,学有所用,提高学习兴趣。如在高一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给全年级的同学上化学兴趣实验——配制消字灵、滴水生火、滴水生烟、蓝瓶子实验等,也适时地开展一些化学用语小竞赛,如百个方程式竞赛,撰写化学小论文等。
4、教学内容要适中
教学内容过深、过难、作业过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坚持适当难度与可接受性相结合,适当密度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作业切忌大量偏难,学习检查切忌频繁测验、考试。针对学生素质较好的实际情况,高一侧重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高二侧重能力的培养;高三则侧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千万不能将高三的内容下移至高
一、高二,期望一气呵成,结果适得其反,一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提高的自信心,那我们所作的任何努力都将会事倍功半。
二、训练学习方法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化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智能。
1、学会观察和分析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重要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逐步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学会根据实验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用实验探究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在实验中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形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等。例如我在上《钠》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探究法的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金属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铁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金属钠是否也如此呢?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①用小刀切一小块金属钠--断面呈银白色很快变暗
②将其投入到盛少量酚酞的水中--“浮、熔、游、鸣、红”
③将生成的气体点燃--淡蓝色火焰
④将金属钠放置于坩埚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
(3)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抽象:
①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等。
②钠的化学性质: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b、能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然后得出结论:由于钠原子半径比铁原子小,所以失电子能力强,金属性强,单质还原性强,比金属铁活泼。
(5)最后将总结出来的知识加以应用:
①实验室中如何保存金属钠?
②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铜吗?
2、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
学生预习与教师备课一样,都是上课的准备,经过预习,学生知道教材内容,知道问题所在能带着问题听课。可是学生都缺乏预习的自觉性,我觉得可以采取强硬措施,上课前用5分钟阅读文,可画出重点,再授新课。这种预习习惯的形成,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3、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能促进深入思考。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所观察的现象和教师所讲的材料,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差别,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后,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得出概念的能力,如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酐等定义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三、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思维形式和记忆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各种学习负担不均,致使学习的知识零乱,巩固率不高,要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由“会”到“活”并由“活”到“用”,知识的巩固是关键。
1、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记忆
学习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通过分析概念,发现规律,明白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都可以巩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在实际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对一些概念、定理、方程式的记忆,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如讲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就可以编这样的顺口溜:“不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弱写出谁,几价加几水;多元弱酸根,一次加一水;生成酸式根,再加一次水;可逆不沉淀,不画气体飞。“再比如,在记忆乙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的方程式: CH3CHO + 2 [Ag(NH3)2] OH → H2O + Ag + NH3↑+ CH3COONH4,由于生成物多,不好记忆,就可以编这样的顺口溜:“一水、二银、三氨、乙酸铵”,这样的记忆效果会好一些。
2、通过分析发现规律,归纳简化
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做出全面的概括、总结、归纳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每一堂课后要小结,每一单元学习之后要进行单元归纳总结,特别在高三总复习中,更要重视归纳总结,如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类?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的有哪些组?同分异构现象有哪些?等,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3、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练习一般以课堂练习为主,这样效率高,容易发现问题。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通过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和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不断巩固,反复练习的作用。如在上课时,可设计一些跟踪性的选择题、填空题,穿插与新课之前或之后,让学生回忆巩固。每单元结束后,都要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高的典型习题反复进行讲评,设计一些针对性习题布置给学生,纠正错误,以求落实。另外,让学生对练习自我分析、整理实验报告、自编、自解试卷、一题多解的思考,以及某一基本实验进行相互操作的考察等等,都会起到巩固和深化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是一件必须长期探索的工作,需要每位同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篇: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经
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南漳县巡检中学霍效菊
摘要: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实践的层面论述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途径,包括六个方面:潜心备课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优化教法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根本;分散难点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巧妙提问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抓手;实验激趣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推手;精心编题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保障。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维习惯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怎样使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一下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潜心备课,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备好课是一个关键,通过有效备课,可以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制定有效的教学环节,预设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备好课,首先就要钻研课程标准,把握住重点、难点。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该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还向教师提出了实施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在备课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前后联系,合理安排。要备好课,教师还要认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包括很多的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学习理科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等;分析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最近发展区、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于教学。只有了解好班上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水平,才能找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才能确定适合学生的练习,设置各种有效问题,才能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这样课堂上才不会出现思维停顿,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出现的各种状况,不出现多余的话语、多余的练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法,打造有效课堂的根本。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对探究性学习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是,每一种教学方法总有它的优势,也会有它的劣势,关键在于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只
有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所以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对于化学用语,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化学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化学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微观粒子本质的揭示既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拟物质结构、模拟化学反应历程、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可使抽象的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的学习效益会事半功倍。因此,要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
三、分散难点,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
为了防止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对教材中的难点要适当分解,不能集中呈现。例如教材第四单元出现的概念特别多,要记的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等如果一起呈现,肯定会给学生铺天盖地的感觉,而且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难以保证。在前面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化学已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我抓住这个契机,利用自习时间组织一些小型竞赛,要求学生记住1到20号元素符号及名称,并引导他们联想记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时在他看来,这个知识点是容易掌握的),连一些学困生也能很快的完成。这样,在第四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元素符号及名称,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也是学生难掌握、易出错的。怎样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材的拓展视野这一栏目中介绍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我觉得这块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在简单的讲解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后,我要求学生画出1到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再去分析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在介绍化合价概念后,再将这一知识点呈现,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以及元素的化合价是有内在联系的,再以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各一例加以巩固,学生对化合价的理解也不再是书本上的几句话,而是形象、直观的理解记忆。
四、巧妙提问,打造有效课堂的抓手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呢?一是从问题的提出层面上看,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二是从问题的解决层面看,学生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条件,通过充分的思考和实验,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且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问题
解决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辩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才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思维水平。
例如,在复习碱的性质时,我们重温NaOH与CO2的反应,一位同学“不经意”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怎么能够认定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问得精彩,一“问”激起千层浪。
针对学生这一具有强烈探究意识的提问,我并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而是根据此问抛出了下面几个铺垫性问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第(1)(2)个问题是基础性提问,问题简单,教材上有现成的答案,回答容易。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睁开慧眼。从学生的回答“原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上启发学生思考下面第(3)(4)个问题。
(3)怎样判断原物质已消失,新物质已生成?
(4)如果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我们能否改进实验“创设”明显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第(3)问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后将总问题过渡到如何判断CO2或NaOH已反应消失,或者有新的物质Na2CO3生成。第(4)问则是对第前面所提问题的再次提炼和升华,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对规律和方法性知识的总结归纳。问题的顺利过渡和迁移为后续方案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们很快想到:一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CO2是气体设计在密闭的装置中反应,气体消失必然会引起压强的减小,反过来如果压强减小则可判断反应的发生;二是根据Na2CO3的性质设计实验。抓住以上两点后再来设计方案则是水到渠成。课堂上学生们灵性的回答、富有创意的设计着实让老师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从上面的探究中最后再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已是呼之欲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至止,总问题迎刃而解。
五、实验激趣,打造有效课堂的推手
九年级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无中
生有”、“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化学课堂教学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更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分别让学生亲自向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或通入二氧化碳,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教师再作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精心编题,打造有效课堂的保障。
在巩固训练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寻找生长点,对习题精心选编,创设最近发展区。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运用新旧对比,类比推理,合理迁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规律化、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延伸拓展。着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编选习题,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得到。如选用历届化学中考题中的典型题作为课堂训练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延伸拓展,总结规律。教师精心、合理设计梯度,在学生有疑难和不懂的地方予以点拨和引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逻辑认知能力。
组合套题比较研究。着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编习题,让学生比一比,就可摘得到。选用一组对比性强、螺旋式上升的题目,引导学生比较研究,分析异同,综合归纳后得出结论。九年级化学习题教学要做到“吃透一点,弄清一片”,重在实现由“点”到“面”,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为此,设置组合套题,层层诱导,提高学生审题解题技巧,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同质异形归类解析。着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编习题,让学生想一想,就可摘得到。如选用同质异形题作为课堂复习教学,首先要确定主题,精选相应的基础题作为铺垫,在铺垫题基础上,通过改变设问角度和层次或大跨度改变题设情景,选编相应的同质异形习题。通过启发讲练,揭示内在规律,领会方法技巧。引导学生类比思维,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另外,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也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要保证。教师课堂上的仪表举止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是吸引学生并影响学生的重要方面。对一名教师而言,微笑是应该常用的,信心则需要常备,平和的心态能让我们心定神怡,奉献的精神又让我们无怨无悔,快乐让我们的教学充满生机,宽容则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走进并且引领学生的心灵,而诚实则让教师的人格魅力熠
熠生辉充满吸引力„„
当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互相学习,集思广益,不断丰富我们的化学课堂,让学生的学识和能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极大的提升,让学生真正学有成效,学得轻松,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②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5④刘四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探究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7)
⑤赵承忠.《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提问题》湖北教育.2002(2)
⑥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和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五篇: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应该说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使其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越来越多地被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所代替。同时,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作为长期奋战在初三化学课堂上的我更是感到任务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因此,本人认为如何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才是当前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就本人在化学课堂中的一些有效教学尝试与诸君共享。
一、何谓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总的来说,有效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学习活动化,即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这个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并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
(二)学习背景化,即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这要求教师应做到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有意义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从集体合作到个别竞争;
(三)过程交往化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尊重学生与教师不同的交谈互动方式,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生生、师生交流;确保这种交谈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抽象的知识及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通过学生探究讨论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样费时、费力、费神了不算,最终学生获得的顶多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在有效的时间内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比如在《水的净化》这个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以下一连串的问题:⑴我们平时饮用的是什么水?(自来水)来自哪里?⑵江、河、湖、海水为什么有出现浑浊的现象?能直接饮用吗?⑶想想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有哪些?⑷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吗?⑸想得到较纯的水该怎么办?⑹净化水的措施有哪些?达到什么程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它能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层层开发学生思维,而且一连串问题串联起课题的中心内容,这就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效“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初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化学实验有教师演示的实验,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及供学生选做的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有效实验,不一定是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才操作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反应本质。有时只要求学生通过现象知道反应原理,或实验操作较难控制,或实验对人对环境有较大危害等实验,可能教师演示现象会更明显,实验效果会比学生实验更有效,更切合实际。如活性炭吸附性、水电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等实验通过教师演示既省时又实效。同时一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非常熟悉其现象的实验,本人认为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为其费时。如:水的沸腾,胆矾研碎等实验对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陌生的问题,一讲就理解,也不必费时。可以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实施其它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有效练习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他对学生消化、掌握当堂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巩固练习题时必须注意几点:一是题量,二是题型,三是深广度,四是是否体现本节课的精髓。一般来说,题量不能多,2到3题即可;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少用综合性强的大题、计算题;难度不能过大,不要在新课时就按中考的难度来,最好要适当,要有一定层次性;题目的选取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中心内容、重点内容,绝不能为了练习而随意选题。只有选出了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好题目,学生才能真正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
四、要注意分散难点
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元素符号、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符号是初学者的难点。如果堆积到一起,学生就很难全部记住,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每天让学生记一些化学符号,如用H表示氢,用H2O表示水等等。等学到了那一部分再告诉学生H是氢的元素符号,H2O是水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到时候学生已经全部记住了这些化学符号,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可以事半功倍。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