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省情教案
五年级省情教案(上)
第一课时
目标 了解河南省的历史概况和经济状况,增强自豪感,理解河南今后的发展方向。
重点 河南历史文化,矿产,区位优势 难点 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 教学过程
一 河南省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古为“豫州”,又有“中州”、“中原”之称。全省现有17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68万。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8大古都河南有4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等。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安阳殷墟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今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开封铁塔等古建筑群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自然风光兼具北雄南秀,比较有名的风景区有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南阳宝天曼、鲁山石人山、嵩县白云山等景区。
矿产资源丰富。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河南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全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7种,探明储量的有81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钼矿、蓝晶石、天然碱等8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河南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493条,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其中黄河横贯河南中部,境内干流700多公里,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
区位优势明显。河南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通道和通讯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全国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贯穿我省的就有“三纵三横”,境内铁路通车里程3898公里。截至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78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95万公里。有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郑州出口加工区。穿越河南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陆续兴建,进一步彰显了河南的区位优势。
市场潜力巨大。河南已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0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达到107个,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流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省形成了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多业态、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体系。郑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全国粮油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郑州价格”是世界粮油交易市场的重要参考价格之一。
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87亿元,居全国第5位,成为全国六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之一;人均生产总值11346元,超过1000美元。粮食总产量今年突破了1000亿斤大关,已连续8年居全国第1位;财政收入1081.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37.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的同时,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踏上了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跨越的新征程。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达901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居全国第5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8亿元,增长30%,增速连续31个月在25%以上。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继续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11亿斤,增长10.3%,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增产量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30%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新贡献。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优质专用粮食播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61%,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4612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61.4%。畜牧业稳步发展,前三季度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7.2%、8%和40%。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十县百乡千村”试点工程逐步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05亿元,同比增长23%,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国第6位;主营业务收入9571亿元,增长40.7%,增速居全国第3位;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1208亿元和703亿元,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分别增长62.2%和76.8%,在全国总量居第7位、增速居第2位。重点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壮大,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今年全省有25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中西部首位,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超2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
(三)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召开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大会,积极谋划、强力推动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28.31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旅游、现代物流、会展业、邮政、电信等行业快速发展,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0.5%、30.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0.2%、19.8%;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3.2%、28.8%。建筑业发展迅速,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45.46亿元,增长44.7%,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64.64亿元,增长10.5%。
(四)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我们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积极清理新开工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0亿元,增长44.2%,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幅比8月份回落16.3个百分点。国家重点监测的铝冶炼、炼钢、炼铁、焦炭投资同比下降3%、23.6%、50.8%和5.7%,而国家鼓励发展的机械、电子、食品等行业投资增幅均在60%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商品房价格稳中有降,9月份当月商品房平均售价分别比8月和7月当月平均售价下降1.5%和2%。出口增长方式继续转变,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长28.1%,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增长50%以上,而铝及铝材、钼砂矿等资源型产品出口分别下降10.5%,26.9%。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我们不断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推动中原城市群、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各县(市)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前三季度,全省18个省辖市生产总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1%以上,14个市利润增长超过50%。中原城市群9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增长23.5%和73.6%,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67.2%和62%。全省108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62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5个县市超5亿元。
(六)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取得较好成效。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出台了节能降耗的政策,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前三季度,全省单位生产总值电耗同比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同比下降14.2%。6个流域和5个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全省共关闭取缔重污染企业或生产线946家,停产或限产治理1083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前10个月,全省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量达标率为93.9%,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8%,同比分别提高11个和2个百分点。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扩容工程取得新成效,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5%,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一批贫困县医院和800多所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县级“两馆”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八)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6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得到城市低保救助的居民135万人、农村低保救助农民200.11万人。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要为群众办的实事如改水、改厕、改气、修路等十件实事得到较好落实。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省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发展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城乡发展差别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社会事业发展不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等,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三、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河南省委立足实际,于2003年提出了中部崛起的远景目标,这一目标得到了全省上下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
前不久,我省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中原崛起的历史性任务,明确提出中原崛起与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部署相统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一致,是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在内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发展指标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成惠及全省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
会议确定,今后五年我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总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达到两万亿元左右,人均达到两万元左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取得突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中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中原崛起这一主题,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两大跨越”是指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两大建设”是指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大建设”是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和坚强保证,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河南发展未来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团结奋进的大会,必将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南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一定能够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一定能够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第二课时
课题 焦作青龙峡 目标 了解中原第一大峡谷焦作青龙峡 重点 青龙峡美景 难点 青龙峡植被状况 教学过程
河南焦作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有“中原第一大峡谷”之美誉。青龙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市北部25公里处的深山区,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这里气候独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处天然“氧吧”,是原始生态旅游的最佳去处。景区距焦作市区33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由7大游览区共计100多个景点组成,景区内峡长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植被繁茂,气候独特,峰、崖、岭、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秀色天成,堪称山水画廊。青龙峡风景名胜区集峰、崖、岭、巅、台、沟、涧、川、瀑、洞等地貌于一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站在岭巅,大有“举目四观天下小”之感慨。景区内青龙峡和净影峡两个大峡谷各具特色,使人神迷。青龙峡长约7.5公里,峡谷内潭多水美、形状万千,有“百潭峡谷”之美誉。净影峡长22公里,净影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峡谷之中山体俊秀、婀娜多姿。此外,景区内还有着独特的溶岩景观,共有大小溶洞20余处,主要有青龙洞、黄龙洞、两亲家洞、三官洞等,这些溶洞地貌奇特,形态各具,使人称奇,令人叫绝,近年来,来河南焦作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
青龙峡看谷不见谷,闻水不见水。站在峡谷顶部俯瞰青龙峡,但见峡谷之上群峰对峙,错落有致,云萦雾绕,烟波浩淼,且能够听到悦耳的鸟鸣和涓涓的流水声,但无论站在哪个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清峡谷的全部,无法看到水流的方向,看谷不见谷,闻水不见水,恍如梦境。青龙峡天然雕饰,富于意蕴。在长约7.5公里的峡谷底部,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态,潭潭相映,瀑瀑相连,喷珠溅玉,色泽如绘,原始的古朴和生命的灵动在这里演绎得活灵活现:那波澜壮阔的望龙瀑,那神奇独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堪称一绝的“石上春秋”,那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一幅幅极富创意的山水画卷。青龙峡风景名胜区已被定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是河南唯一的省级峡谷型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原第一峡”。
青龙峡景区的入口和出口都在山顶上的陪嫁妆村前。从入口处往下走大约一公里的台阶路,才能走到青龙峡谷底。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苍山翠岭雄奇险秀。幽谷内奇峡泉壑争流,万年溶洞奇异神秘,千年古树相映生辉,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青龙峡谷长约7.5公里,峡谷内潭多水美、形状万千。净影峡长22公里,净影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峡谷之中山体俊秀、婀娜多姿。两峡谷碧水清流蜿蜒跌宕,瀑布深潭星罗棋布,分别有“百潭峡谷”和 “北方小桂林”的美誉。此外青龙峡有青龙洞、黄龙洞、三官洞等20余处溶洞景观,溶洞地貌奇特,洞中石钟乳、石笋遍布,形态各异、景色之奇令人拍案叫绝。
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植物生长茂密,成份复杂,达80类60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95%。这里有国内罕见的千年榔树、千年牛荆和寄生树等古树名木,有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以及鸡头参、山药等野生山珍,故这里又有“聚宝盆”之美誉。风景名胜区原始植被完整,植物生长茂密,成份复杂,达80类600余种,原始森林、次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超过90%。千年榔榆林、千年牛荆、千年白皮松和寄生树等古树名木,风姿绰约;还有鸡头参、山药等野生山珍。野生动物猕猴、黄鹿、黄尾锦鸡、金钱豹等常常嬉戏其间,一派自然原始风光;这里又有“聚宝盆”之美称。景区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争奇斗妍,漫山遍野,蝶去蜂来;夏天苍山峻岭,烟云缭绕,重峦叠嶂,积翠凝蓝;秋天红叶遍山,硕果满枝,红黄绿橙,色彩斑斓;冬天则榔榆傲雪,万山幽静。在青龙峡看日出、游峡谷、观猕猴、探溶洞、攀岩、避酷暑、访古猎奇等等使人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雨后的青龙峡景区被浓雾笼罩着,10米处的景物就不见其影了。这更给险峻的青龙峡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变幻莫测的感觉。脚下的台阶是青石铺就,顺着山势往下,变得越来越陡峭了,有时直觉是在略有倾斜的“天梯”上往下行,看前边的人就在自己的“脚下”„„往下行,植被的颜色渐绿,可能是与气候温差有关吧,一些植物,竟比山上旺盛了许多。在山背的路边,景色秀丽,那些被称作次生林的乔木、灌木树种都拼命地伸长身子,去追逐那难以见到的阳光;无数的山菊花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地开在树下、山上、悬崖上,黄灿灿的十分灿烂。难怪我们走在山道上,鼻端不时能闻到那浓郁的菊香。当下到离峡谷底尚有三百多米之处时,我们竟钻到了浓雾的下面,渺如轻烟似的云雾在游人上空盘旋、变幻、游荡„„游人眼前豁然开朗,一道“山门”耸立在游人面前。山坡上的树木景物十分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峡谷底的乱石、流水清晰可见。在山坡上,层林尽染,满山的植被在深秋中显现出斑斓色彩。绿色的松柏,黄色的椿树、洋槐;更多的则是红色的槭树、黄栌。
青龙峡谷底有两个多小时的行程,谷底宽窄不等。也许深秋是枯水季节,谷底那水流蜿蜒曲折、潺潺不断,乱石中那无数个瀑布汇成的水流顺着山涧向下流经无数个山谷后注入群英湖。两岸山壁上的山石被水流冲磨得平平的,那可能是远古年代汹涌澎湃的水流给青龙峡刻下的历史痕迹吧„„顺着峡谷逆水前行,几个瀑布几乎相连的特殊景观吸引了不少游人;旺荣瀑布约有二三十米宽,落差也有五六米高,它那宏大的气势,宽窄并存在的数条水流形成了一个宽大的瀑布。下面又有一条米把高的落差,形成了一个新瀑布。瀑布下面与水潭毗邻的河滩成为游人的“广场”,游人在这里歇息、就餐、摄影、嬉戏,久久不愿离去„„青龙峡谷内,一个个水潭,清澈见底,大小不一,潭底的水湛蓝、湛蓝„„
青龙峡景区好看的山峰连绵不断,什么鲁迅峰、骆驼峰、擎天峰、望亲峰、蛤蟆峰、脚掌峰„„。望亲峰更似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微扬着胡须翘首望着山外的亲人,恰是山民世世代代对山外精彩世界的祈盼;蛤蟆峰好像一个惟妙惟肖的“蛤蟆”,望着蓝天上掠过的天鹅垂涎三尺?脚掌峰真像一个劳动者的大脚,脚指直直的指向天空,那不就是大禹治水时累了躺在峰顶小酣?!
站在河滩中遥望群山,有时云雾在山间天空移动时,时隐时现的山峰被游人疑为张牙舞爪、腾空欲上九重天的青龙;当云雾围绕在山腰时,就像给大山围的一条玉带;当团团云雾遮盖了山 的大部分山峰时,就会令人想起怀抱琵琶半遮面的迷人意境„„ 第三课时
课题 云台山
目标 了解中国河南省焦作修武县云台山美景 重点 云台山风景特色 难点 云台山的形成 教学过程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又因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又名云台山.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峦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近年来,来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为太行山风景名胜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四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 内。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春日山花烂漫,夏季满目苍 翠,秋季红叶似火,冬天苍茫雄劲。风景之美,兼有泰岱之雄、华岳之险、峨嵋之秀、黄山之奇、青城之幽于一身。
景区面积196平方公里,含老潭沟、小寨沟、温盘峪、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
(2)云台山在元古时代乃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态。
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四百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二百多种。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
云台山区各种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有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个大肉多,体质健壮,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其营养价值很高,有较强的益气补肾,祛寒暖胃功能,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补佳品。另外,还有十足全虫、白山药、山木耳等,均别有特色,远近闻名。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云台山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山区人民,民风淳朴,向往真、善、美,对云台山有着深厚的情感。一道泉流,一块石头,在他们眼里都成了有血、有肉、有活泼生命的东西,并把他们溶进自己的思想情感,编织出许多神奇美妙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寄托了云台山人民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爱憎情感与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欢迎各地游客来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旅游。
第四课时
课题
河南名胜皇帝故里
目标
了解黄帝故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
了解黄帝故里是国家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难点
景区构成 教学过程
黄帝故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历代都有修复。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有众多史料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在河南新郑,故河南新郑也是黄帝故里!
明《大明一统志》:“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现存于轩辕故里祠的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碑记》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后成了旅游景区,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亿万炎黄子孙来此寻根拜祖!06年4月1日起景区门票免费。
主要景观
黄帝故里景区分五个部分组成。整个景区布局突出“中华之根”主题,前门区“秀”:中华第一古枣树、银杏树、国槐、松柏苍郁参天。盘龙二石坊跨甬道南北峙立。中华第一桥——轩辕桥古朴典雅,姬水河潺潺横流,乾坤晷盘屹立中道,中华第一碑——华夏祖石碑立于前门东侧,展示中华人文荟萃。祠殿区“神”:中华第一祠——黄帝故里祠,正殿中央塑有中华第一大帝——轩辕黄帝塑像,两配殿分塑黄帝元妃嫘祖、次妃嫫母像。鼎坛区“雄”:有甬道铭文、民族图腾柱、鼎坛、回廊。鼎坛树九鼎,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5米,重24吨。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坛四周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轩辕丘区“圣”:轩辕丘高19米,长100米,丘内建有中华第一宫——轩辕宫,为地穴覆土式建筑,寓意黄帝出生地。黄帝文化艺术苑区“趣”:有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展示。
旅游攻略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最佳出游时间:
郑州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3℃,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秋两季天高气爽,百花齐放,为旅游最佳季节。
五年级省情教案(下)
第
1课时
课题
了解登封观星台的历史
目标
了解河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理解观星台的文化价值 重点
观星台的历史 难点
观星台的构造 教学过程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城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18年(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其作用是 “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观星台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我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各种天文仪器:沈括浮漏,正方案,仰仪,景符,日晷,观星台现为对外开放的文物旅游景点。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台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东经113°08306±315,北纬34°24169±13。中国历代许多天文学家曾到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古“影字”,下同),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东汉郑玄在注释中引用郑众的话说:“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今观星台南20米处,尚保存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天文官南宫说刻立的纪念石表一座,表南面刻“周公测景台”五字。表高196.5厘米,约为唐小尺8尺,表下石座上面北沿6.6~37厘米,切近唐小尺1.5尺,故知此表在规制上与《周礼》所载土圭测景说相近。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徵。台顶小室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修葺时所建。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其东﹑西两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
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子午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头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 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登封观星台的直壁和石圭正是郭守敬所创高表制度的仅有的实物例证。所不同的是,观星台是以砖砌凹槽直壁代替了铜表。经过实地勘测推算。直壁高度和石圭长度等结构与《元史》所载多相符合。石圭以上至直壁上沿高36尺,从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即为置横梁处,恰在小室窗口下沿,很适合人们在台顶操作。由此至圭面为40尺。通过仿制横梁﹑景符进行实测,证明观星台的测量误差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1/3角分。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观星台台体和有关文物进行了加固维修。1961年,国务院规定登封观星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2课时
课题
荥阳市的旅游景点
目标
了解河南荥阳市悠久历史及美丽风景 重点
环翠峪风景区 难点
荥阳悠久的历史 教学过程
1三皇山位于荥阳市东北30公里的广武山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里北濒黄河,南邻嵩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相传远古时期,伏羲、神农、燧人氏等人类始祖就在这里生息劳作,所以留下了许多古迹。主要景点有郑武公墓、唐昭成寺、桃花峪庄园、黄河渡口石门、伏羲墓等遗址,还有近期新建的15米高的三皇巨像及仙台陵园的亭台楼阁等。其中以桃花峪旅游区最为有名。
2位于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贞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播州刺史、集贤直学士、检校礼部尚书等。由于其刚正不阿,屡遭放贬。唐会昌二年(842)卒,享年71岁,赠户部尚书。精古文,善五言诗,白居易赞其为诗豪。著有《刘宾客文集》及《外集》传世。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4环翠峪风景区位于荥阳市西南庙子乡,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古城堡为特色的山岳型景区。环翠峪地势为月牙形封闭峡谷,四周群山环翠,重峦叠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亲笔所题“环翠山庄”石碑立于峡谷之中。它有史迹名胜、自然景观130多处,以魏长城、古城堡群、卧龙云花石、落鹤涧大峡谷最为有名。
观瀑布 双龙峡大峡谷是环翠峪景区最迷人的风景:它长约3公里,蛤蟆潭、野猪潭、玫瑰潭,潭潭相应;瘦美人瀑布、三叠瀑布、双龙瀑布姿态万千。走进大峡谷,浓荫遮天蔽日,飞瀑流泉,水声淙淙,鸟语啾啾。潺潺的清溪如影随形、各色野花秀色可餐,来到这里谁都会沉醉于这一溪时缓时急、时隐时现的山泉水。山无水不灵,水无石不韵,山水石在这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探龙宫 位于地下100米龙溪宫盛夏冰冷如秋,洞内流光溢彩、玉壁幔幕层遮,飞瀑抛洒,犹如群仙临凡,巧夺天工,洞底冰笋银柱,碧波横溢,水晶世界。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洞内珊瑚玉壁洁白如雪,两壁石幔叠置倒挂,石笋脱拔于冰川之上,宝塔林立于玉溪串珠之间,屏蔽琼瑶仙阁,银河一泻千里。主要景点有“东海龙宫”、“宝塔飞瀑”、“龙王聚会”、“嫦娥奔月”、“太白吟咏”、“仙桥宝塔”等。
5飞龙顶旅游区位于荥阳城西北17公里的北邙乡境内,东有鸿沟,西有牛口岭,四周山岳交错,沟壑纵横,中间一峰突起,轻烟缭绕,好象云雾中的“飞龙”。
这里遗留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宫殿、亭阁数十间,殿阁建筑依山就势,玲珑巧丽。整个建筑主要分布在飞龙顶正中的祖师大顶、泰山东顶、华岳西顶3座峰顶的上下。原来崖上还建有南崖阁1处,与祖师顶遥遥相望,又与东顶、西顶形成犄角之势,整个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整体,象条腾空飞舞的巨龙,被称为“中州奇观”。
6位于荥阳市东北约17公里的广武山上,两座城址中隔鸿沟,遥遥相对,这就是秦汉之际,刘邦与项羽对垒所筑的东、西广武城。西城为刘邦所筑,称汉王城;东城为项羽所筑,称霸王城。二城中隔广武涧(一说即战国时期的鸿沟),涧深200米,宽100米,口宽约800米,南北走向。二城之北紧靠黄河,西南万山丛错,形势险要。现存的汉、霸二王城,由于黄河的不断冲刷侵蚀,早已失去原貌,特别是二城的北墙已塌入水中。据1980年实测,残存汉王城东西长530米,南北长190米,墙宽30米,高约6米,最高处10米;霸王城东西长400米,南北长340米,墙宽28米,高约7米,最高处约15米。二城夯层基本相同,均系平夯,用土呈黄褐色。汉王城西另有一夯土城,据传为张良所居之“子房城”。
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3课时
课题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目标
了解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美好自然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爱母亲河
重点
五龙峰景区和炎黄二帝景区 难点
炎黄二帝景区 教学过程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原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市西北约26公里处,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岳山,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景区依据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旅游、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成为黄河之旅的龙头。
[五龙峰景区]
五龙峰景区是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这里三面环山,五峰攒簇,故取名五龙峰之名。山坡上8根粗大的管子,尤如8条巨龙盘绕在山腰间,通过24.5公里的人工水渠,流入市区,这个现代化的中型提灌站每天从黄河提取50万吨河水,除供给郑州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65%以外,还灌溉着附近的10万亩农田。把人们“五龙吸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人们形象地把这里比喻为“郑州人民的生命线”。在五龙拱卫的山麓平地中,是繁花似锦的小花园,花园正中心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刻成的塑像——“哺育”。“哺育”塑像座落于一个硕大的梅花池中央,高5米,重12.5吨,通体呈乳白色,“母亲”发束魏髻,身装唐装,怀抱甜睡的婴儿,形态凝重而高洁,表情安详而慈惠,她背依巍巍岳山,面向滔滔黄河,在壮丽山河的映衬下更显得端庄、惠美。“母亲”是黄河的象征,黄河是母亲的化身。塑像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黄河与华夏民族的血肉联系和母爱亲情。塑像主题构思奇妙,造型逼真,人物传神。“哺育”塑像曾作为省、市电视台的开播画面,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荧屏,是景区的标志性塑像。
[岳山寺景区]
走进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迎面是高耸的岳山寺。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在岳山寺的小顶山上凝望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此亲自指挥抢险战斗。在主峰区凤顶上,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高36米三层塔式建筑——浮天阁。在岳山断壁峭崖间,一座长40米,高35米的卧虹桥腾空而去。岳山寺的下面,昔日是黄河古渡,现在是横跨黄河南北的铁路大桥,如果你登上山顶,各种秀景映入眼帘,黄河新貌,尽收眼底,使您豪情满怀,留连忘返。为纪念原国民党三十八军抗日阵亡将士,1990年10月,经省、市两级人民政府同意,在此修建“报国亭”一座,以悼国殇。她不仅为岳山寺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
[骆驼岭景区]
骆驼岭景区位于五龙峰景区西侧1.5公里处,因山体形似骆驼故名骆驼岭。骆驼岭北靠黄河,滔滔黄河在此流入华北平原。南侧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形,枣林桑木,窑洞瓦房,一派淳朴的田园风光,位于骆驼岭主峰之上的大禹塑像以他非凡的气势尤为引人注目。全塑高10米,重150吨,以钢筋混凝土铸塑,于1984年5月建成。塑像坐西朝东,面向黄河及东部平原。大禹头戴斗笠,身穿粗衣,右手持耒,左臂挥扬,形象朴实庄重,充满智能和力量。像座由粗麻石砌成,正中嵌有一碑,镌刻“美哉禹功,名德远矣”八个大字。
大禹塑像前下方,建有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仿古窑洞式建筑群,厅洞依山就势而建,有大厅、环廊和平台。巧妙的设计与格调与巨塑映衬协调。东侧平台有一狭口与宛如长蛇的346级登山台阶相连,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南北两面的外环踏廊都与峭壁相齐。若居高临下,俯瞰眺望,或大河深谷,或润草凄凄,远近风光,一览无遗。
[炎黄二帝景区]
该景区包括二帝塑像、广场、祭坛三大部分,按中国传统手法,布置为中轴线,轴与磁北交角为北偏东17°23′20″。
二帝像高为106米,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头胸系由钢筋砼框架结构支撑外壳、外壳面采用花岗石雕砌,其下部以山体为身。塑像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浑然天成,融黄河、黄土、黄帝三者为一体,以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二帝像用花岗岩雕筑而成,一个威武刚强、凤目龙隼、气宇轩昂,一个广额纯朴、智慧慈爱,他们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炎黄广场长500米,宽300米,从山前一直延伸至黄河老滩,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环广场为景区迎宾大道,从二帝塑像山体北坡脚至迎宾大道北道路中心为500米广场范围,东西迎宾大道内围合成300米宽的广场,从两侧道路向内栽植40米宽的柏树林,用以突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沿二帝塑像至黄河为南北中轴线,中轴线上设60米宽的坛道,以坛为中心,坛道两侧南为八鼎,北为八簋,垂直于南北轴线对称设计万姓先祖纪念堂。广场按地形分为三级,一级广场中有一尊6米高的青铜主鼎--炎黄鼎;二级广场两边对称,放置5米高的钟与鼓,喻钟鼓长鸣,炎黄子孙戒骄戒躁、再创辉煌;三级广场坛道两侧,分置4米高的青铜鼎8尊,与炎黄鼎合成九鼎之数,意为九州炎黄子孙共祭先祖,更象征祖国领土完整,江山永固,繁荣昌盛,永远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位于三级广场的纪念坛是祭祖大典的地方,连基座总高12米,总面积为8649m2。呈三级梯形座落在三层台上,石质台面,中心为石琮,琮外方内圆,八块拼成,代表四面八方,方器象地,圆器象天,琮兼圆方,象征天地的贯通。
炎黄二帝巨塑于1987年开始筹建。得到各界人士和众多海外炎黄子孙的鼎力支持,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建成之后,将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成为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和旅游观光之胜地。
[黄河外滩景区](星海湖)
览大河风光:与黄河零距离接触,感受黄河的宽厚、博大、壮阔,体味其“悬、险、荡、阔、浊”的特点。
品黄河文化:《黄河古韵》、《饮水思源》、《渔归》、《十二生肖》《少林功夫》雕塑小品以及水车等反映了黄河渊源流长的文化。
赏水乡小景:20000平方米的渚清湖四周,绿树成荫。有滑车桥、滚筒桥、水上竹筏、独木桥、脚踏水车等水上娱乐,有问鱼桥、波浪桥、荷风桥、水云亭、观澜亭、知鱼亭、鱼荷亭、茅草亭等造型独特的水乡小景。
游花的海洋:灿若黄金的金钟花,在早春绽放;碧桃、寿星桃、山桃扎堆儿怒放,让人总想起“人面桃花”的诗句;缤纷的樱花,嫣红的海棠,姹紫的紫荆,令人怜爱的石榴花,长开不谢的月季花,更有那风情无限的荷花,都在向你诉说着夏天的花语。
康体娱乐:沙滩排球、沙滩竞马、荡绳软梯、绳笼钻网、踏板荡绳、磨秋、秋千踏道、跷跷板、原木攀岩。
休闲惬意:浅滩踏浪、浪里泛舟、岸边垂钓、帐篷夜宿、野味烧烤、混水摸鱼、黄河泥浴。
游路:金元宝铺就的“金钱路”,“梅花庄路”,“黄河澄泥丸健身路”。
约2500米长环湖道路平坦宽阔,垂柳抚堤,点缀以景石、座椅,可满足游客观景和休息。沿路边石阶下来,是紧临湖面的卵石小径,蜿蜒穿行于绿树丛中,沿小径前行,湖面微风轻轻入怀,头上枝条轻抚脸颊,不知名的小鸟在树间歌唱,令人倍感轻松惬意。环湖而行,湖水清黄相接,两种景象,涛涛的黄河水在这里由黄变清源源不断通过“引黄入郑”工程流入郑州,滋养了“商城”。
[气垫船]
黄河上到处是沙滩、浅滩,所以有“自古黄河难行舟”的说法,以前,众多海内外游客只能在山上俯视黄河,在岸边眺望黄河。为此,为了满足海内外游客“不游黄河心不甘”的夙愿,自1989年始先后引进“郑州号”、“世纪号”、“明珠号”等六艘气垫船用于民用旅游。气垫船往返18公里,历时45分钟,从景区出发,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终点到达公元前203年楚霸五项羽与汉五刘邦争分天下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走出船舱,脚睬牛皮地(俗成席梦思)沐浴黄河风光,感受历史。
[黄河澄泥砚]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兴于唐宋,失传于元,据宋代李之彦《砚谱》载:“虢州澄砚,唐人品砚为第一”,并且“历来为书画、文、墨雅士之赏物,宁氏苏东坡、米芾及明太祖朱元璋均有所钟,并记述之。”传说清帝干隆也视其为珍宝,赞曰:“抚如石,衔如玉,呵可生津。”
为使失传的民族技艺重放光彩,自元代以来,不少朝野人士曾力图研制,终未成功。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澄泥砚的制作过程十分繁杂,从配泥、制坯、设计、雕琢到烧窑,环环相扣,且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砚的质感、色泽与外观,而且火候的掌握与温度的调控十分关键。黄河风景名胜区的民间艺术家张存生、王玲夫妇不畏艰险,四处请教,从配泥到烧窑,不放过每一个环节,经过千百次的探索试验,成功地解决了火候、温度等一系列难题,坚润宜墨、光溢于玉的黄河澄泥砚终于重现人间。
景区内设有医疗急救中心,可处理各种突发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急救中心电话:68222120,24小时有工作人员接听,随时为游客服务。
景区距郑州新郑机场约50公里,通过郑州市区机场高速公路只需30分钟左右,交通极为便捷。游客可在火车站乘坐16路中巴车直达景区。
一日游精品路线:从售票处购票进入景区沿伟人足迹登临小顶山,登临万里黄河第一阁——浮天阁远眺黄河,走盘山公路到达中心景区五龙峰,乘黄河客运索道到达骆驼岭俯瞰黄河下山到达禹公瀑,到黄河民俗风情苑感受黄河岸边浓郁的风土民情。沿星海湖到黄河岸边亲近黄河第一舟——气垫船投入母亲河的怀抱,感受黄河的博大宽广。最后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炎黄广场瞻仰炎黄二帝塑像,登拜炎黄先祖,感受炎黄文化。
同学们,黄河在呼唤您,黄河风景名胜区热情地欢迎您!
第4课时
课题
南湾湖风景区
目标
了解信阳南湾湖的秀美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重点
南湾湖的秀美风光 难点
信阳的区位优势 教学过程
南湾湖风景区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浩瀚碧绿的湖面湖水,众多奇特的岛屿港湾,齐鸣斗艳的珍禽异兽,季相多变的植物景观,源远悠久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以“幽、朴、秀、奇”为特点,以“山、水、林、岛”和谐一致而闻名,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文化、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区。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所处的信阳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8000多年的历史沿革。夏商时期,这里已建成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北宋改称为信阳。这里曾哺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古有一代名相孙叔敖、大史学家司马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开漳圣王陈元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南湾湖也是一个人文景观荟萃的地方,有李先念曾经战斗过的革命根据地四望山和贤隐山,有迄今1400多年历史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望信阳城貌,西可望南湾湖烟波,有“山外青山楼外楼,南湖风光未尽头”的壮观景象。
南湾湖浩瀚无垠,水域面积有75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淼,时而碧空如洗,“水光潋滟晴偏好”,时而细雨霏霏,“山色空蒙雨亦奇”;时而水禽“翔集,锦鳞游泳”,时而“湖光跃金,静影沉璧”;时而晚霞烧西天,时而大湖落日圆,真是欲把南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南湾湖的水质清纯透明,掬手可饮,为国家一级标准。在湖的上游有黑龙潭、白龙潭,黑龙潭大潭套小潭,小潭连清泉;白龙潭两山对峙,一水中涵,相传为豫南第一泉。湖内有61个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地散落于清碧的湖中,犹如碧珠洒盘,美不胜收,被称为翡翠群岛。众岛之中,尤其是鸟岛,处处见鸟影,时时闻鸟鸣,以每年十万只侯鸟在此繁衍栖息而名闻天下。“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此外,猴岛上生长着数十只野生弥猴,它们个个聪明伶俐,调皮活泼,深受游人喜爱;消夏岛上的民族歌舞表演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蛇技表演等也别具一格;百鸟园里众多鸟类及狮子、猴子、野猪、骆驼等动物,姿态各异,令游人大饱眼福……
南湾湖上游耸立着李先念战斗过的四望山;下游连着历史文化悠久的贤隐山。贤隐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信阳城貌,西可观南湖烟波。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年平均气温为15度,夏季林内最高温度仅29度,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质量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区内森林面积7146.2公顷,林木总蓄积量4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形成了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人工林,和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种子植物有116科525种,中草药种类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76%,有国家规定的保护植物野生杜仲、青檀等,动物种类达7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200余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大鲵、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等,形成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南湾湖因水质好,无污染,所产南湾鱼不仅肉鲜味美,而且微量元素含量多,营养高,经农业部食品监测所测定,南湾鱼含有蛋白质、脂肪、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稀有元素,其中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含量是普通鱼类的3-5倍以上,尤其南湾花白鲢,不仅肉质细嫩,肥美可口,而且头部富含DHA,是备受欢迎的保健珍品,素有“花鲢美在腹,味在头”之说。目前已在国家工商局获商标注册,是省内外知名品牌。
南湾湖上游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连云山、天云山等“五云”茶山和黑龙潭、白龙潭是信阳毛尖茶的正宗生产地。信阳毛尖属名贵绿茶,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供奉朝廷的贡茶,被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誉为“淮南第一”,1915年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现在茶的生产更具规模,已形成产茶、采茶、制茶、销茶、茶艺表演一体化的茶文化链条。到这里不仅可以亲眼看到茶的制作过程,还可以随处买到真正的信阳毛尖茶。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资源,浓郁的信阳茶文化、南湾鱼文化,突出的区位优势,一定会让您;留连忘返。我们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南湾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课题
少林寺
第九课时
目标
了解五星级风景区少林寺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重点
少林寺的历史介绍 难点
少林寺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已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5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少林寺山门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在少林寺风景区中除可以欣赏到少林寺悠久的历史建筑外,少林寺每逢重大节日还会举办少林功夫表演等活动,届时游客可打开眼界,领略少林功夫的魅力。
第5课时
课题
古都开封
目标
了解古都开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知道开封在历史上的重要
地位
重点
开封的历史文化 难点
开封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汴京,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准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确定开封的城市定位是:“河南省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全市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80万,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5万,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五区。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意,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开封是一座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城市。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3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
第二篇:河南省省情活动教案
星火路小学省情活动教案
省
情
篇河南省情概况
学习目标
了解河南省的历史概况和经济状况,增强自豪感,理解河南今后的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
河南历史文化,矿产,区位优势 难点 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
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河南省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古为“豫州”,又有“中州”、“中原”之称。全省现有17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68万。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8大古都河南有4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等。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安阳殷墟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今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开封铁塔等古建筑群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自然风光兼具北雄南秀,比较有名的风景区有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南阳宝天曼、鲁山石人山、嵩县白云山等景区 矿产资源丰富。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河南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全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7种,探明储量的有81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钼矿、蓝晶石、天然碱等8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河南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493条,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其中黄河横贯河南中部,境内干流700多公里,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区位优势明显。河南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通道和通讯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全国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贯穿我省的就有“三纵三横”,境内铁路通车里程3898公里。截至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78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95万公里。有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郑州出口加工区。穿越河南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陆续兴建,进一步彰显了河南的区位优势。
市场潜力巨大。河南已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0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达到107个,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流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省形成了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多业态、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体系。郑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全国粮油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郑州价格”是世界粮油交易市场的重要参考价格之一。
(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87亿元,居全国第5位,成为全国六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之一;人均生产总值11346元,超过1000美元。粮食总产量今年突破了1000亿斤大关,已连续8年居全国第1位;财政收入1081.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37.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的同时,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踏上了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跨越的新征程。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达901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居全国第5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8亿元,增长30%,增速连续31个月在25%以上。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继续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11亿斤,增长10.3%,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增产量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30%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新贡献。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优质专用粮食播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61%,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4612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61.4%。畜牧业稳步发展,前三季度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7.2%、8%和40%。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十县百乡千村”试点工程逐步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05亿元,同比增长23%,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国第6位;主营业务收入9571亿元,增长40.7%,增速居全国第3位;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1208亿元和703亿元,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分别增长62.2%和76.8%,在全国总量居第7位、增速居第2位。重点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壮大,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今年全省有25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中西部首位,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超2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
(三)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召开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大会,积极谋划、强力推动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28.31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旅游、现代物流、会展业、邮政、电信等行业快速发展,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0.5%、30.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0.2%、19.8%;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3.2%、28.8%。建筑业发展迅速,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45.46亿元,增长44.7%,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64.64亿元,增长10.5%。
(四)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我们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积极清理新开工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0亿元,增长44.2%,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幅比8月份回落16.3个百分点。国家重点监测的铝冶炼、炼钢、炼铁、焦炭投资同比下降3%、23.6%、50.8%和5.7%,而国家鼓励发展的机械、电子、食品等行业投资增幅均在60%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商品房价格稳中有降,9月份当月商品房平均售价分别比8月和7月当月平均售价下降1.5%和2%。出口增长方式继续转变,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长28.1%,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增长50%以上,而铝及铝材、钼砂矿等资源型产品出口分别下降10.5%,26.9%。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我们不断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推动中原城市群、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各县(市)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前三季度,全省18个省辖市生产总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1%以上,14个市利润增长超过50%。中原城市群9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增长23.5%和73.6%,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67.2%和62%。全省108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62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5个县市超5亿元。
(六)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取得较好成效。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出台了节能降耗的政策,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前三季度,全省单位生产总值电耗同比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同比下降14.2%。6个流域和5个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全省共关闭取缔重污染企业或生产线946家,停产或限产治理1083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前10个月,全省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量达标率为93.9%,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8%,同比分别提高11个和2个百分点。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扩容工程取得新成效,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5%,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一批贫困县医院和800多所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县级“两馆”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八)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6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得到城市低保救助的居民135万人、农村低保救助农民200.11万人。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要为群众办的实事如改水、改厕、改气、修路等十件实事得到较好落实。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省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发展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城乡发展差别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社会事业发展不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等,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三、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河南省委立足实际,于2003年提出了中部崛起的远景目标,这一目标得到了全省上下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
前不久,我省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中原崛起的历史性任务,明确提出中原崛起与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部署相统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一致,是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在内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发展指标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成惠及全省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
会议确定,今后五年我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总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达到两万亿元左右,人均达到两万元左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取得突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中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中原崛起这一主题,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两大跨越”是指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两大建设”是指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大建设”是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和坚强保证,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河南发展未来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团结奋进的大会,必将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南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一定能够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一定能够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课堂活动
制作一张河南名片。
河南的历史名人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到家乡河南自古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优秀的河南人为华夏文明做出来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身为河南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认识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列举一二,并能讲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二、学习重点
了解这些文人在历史上的影响。
三、学习准备;挂图、课件
四、学习方法
读图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五、课时 1课时
六、学习过程
(一)介绍韩愈和程颢 1.韩愈 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2程颢
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二)讲述岳飞和吉鸿昌的故事
1、岳飞
字鹏举,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生俭朴,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吉鸿昌
吉鸿昌,抗日爱国名将,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三)介绍焦裕禄和任长霞 1.焦裕禄
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2.任长霞
河南省睢县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作预审工作13年,在郑州公安系统、市政法战线及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均夺取过第一名,协助破获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局技侦支队长后,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名,被誉为“警界女神警”。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四)课后延伸
1.说说你认识的河南名人。
2.参观当地的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写一篇小作文,抒发自己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五)教学反思
中国第一古都——安阳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最早的古都——殷墟及最早的汉字。
2.了解古都现在的发展面貌。
二、重点难点
重点:古都殷墟的来历、文化、地位。难点:古都殷墟的历史
三、课时
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练字,同学们知道我们最早的文字体系是什么吗?
先由甲骨文引出古都殷墟。
(二)新课讲授
1、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甲骨文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档案库”和“百科全书”,发现于殷墟。
2、古都殷墟的地位,来历。
殷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是商王盘庚将都城搬迁到此,殷一直是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3、殷墟文化 司母戊鼎
4、古都新貌,工业、农业、旅游业。
安阳钢铁集团和安彩集团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图片展示安阳彩色玻壳厂、安阳炼钢厂、安阳市貌、红旗渠等。
安钢
安彩
红旗渠
殷墟
(三)拓展活动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殷墟的知识。并且为安阳制作一张名片。
洛阳牡丹甲天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的历史及“九朝古都”的来历。2.知道洛阳的几个名胜古迹。3.了解洛阳新貌,现代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及洛阳的几个名胜古迹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引入法,先看几种花的图片,然后看牡丹的图片(牡丹图片多些),介绍牡丹的故事,从而引入洛阳。
(二)新课讲授
1、由牡丹引入洛阳,介绍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
讲关林是埋葬“武圣”关羽首级的地方,洛阳白马寺的故事,龙门石窟、栾川鸡冠洞的
故事,用这些历史故事引出洛阳“九朝古都”的来历。
2、洛阳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
洛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位于洛阳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农机行业惟一的特大型企业。3.万佛山石窟风景区、龙门石窟
万佛山石窟风景区
位于吉利区西北部6公里处柴河村,景区处在洛阳北部旅游的热线上,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万佛山石窟风景区有各种树木、花草,湖水面积400余亩,水中有鱼、虾、螃蟹、壳等水生动物。万佛山是一座小山,因为山里留存着万佛山石窟而得名。万佛山石窟依山崖而建,现存石窟分上、下两寺院五个洞窟,文物专家鉴定石窟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凿,其文物价值很高。1997年,万佛山石窟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山石窟风景区内有四个景区:
文物区内有重要历史文物,万佛山石窟,有上下寺院。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有神游之洞、罗鼓洞、三世佛、善人庙、老君殿、佛泉水,山上有金、黑龙洞等。水上娱乐区内有快艇、小船数十只供游人娱乐。
碑林区内有500余块碑林展(书法展),内容丰富多彩。海内外及全国各地名人书法家写作,特别是明作《孙子兵法》长卷达158块,长220米。95年在中央军事博物馆书展时,曾受到江泽民主席的赞扬,碑刻主人张弘先生曾受到中央领导人及江主席亲自接见和首恳。
乘凉修身区内有窑洞宾馆,接见游客老少皆宜,是个娱乐、乘凉、修身的好去处。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12公里处,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北魏统治者笃信佛教,所以对开窟造像不遗余力。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诸朝大力营造。到了唐太宗至玄宗时期,由于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崇尚佛教,龙门石窟又迎来了开凿的第二次高峰。经过这些朝代400多年的苦心经营,它现在已是一个拥有石窟1352个,佛龛750个,造像10万尊,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佛塔40余座的大规模石窟群。石窟内的造像内容丰富,造型精美,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佛教、绘画、雕刻、服饰、乐舞、书法和建筑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其中“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以及建于唐代的潜溪寺、看经寺、万佛洞、奉先寺、大万伍佛洞等。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唐代开凿的石窟则分散在西山和东山。
(三)拓展活动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洛阳的名声古迹、文化、小吃或历史名人等。
制作洛阳名片。
七朝古都——开封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七朝古都”的来历,以及古代开封的地位和历史。2.知道开封的名胜古迹及名人。3.了解现代开封。
二、教学重点
“七朝古都”的来历和人文
四、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包青天的人物故事引入开封的人文荟萃,包青天这个人物学生大多知道。
(二)新课讲授
1、人文荟萃的开封
开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正义的包拯,有民族英雄岳飞等,在开封还有一座重点大学——河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2、讲述古典开封,“七朝古都”的来历
“七朝古都”与“九朝古都”进行比较,北宋时期的开封非常繁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当时的繁华。龙庭公园曾是建都开封的数家王朝皇宫所在地,是古都开封的象征。开封铁塔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清明上河图
龙庭公园
菊展
3、现代开封的发展——美食
开封夜市,开封有很多的美食,珍馐佳肴很有名,是中国著名菜系——豫菜的代表,被誉为“汴梁风味”。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城”让人赞。
(三)拓展活动
说一说与开封有关的知识,如食物、人物、名胜古迹等。
作业:
把开封与洛阳进行对比
嵩山行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培养学生利用考古知识、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旅游点的位置,做好活动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
三、教学准备
学生团体出游的相关组织工作及人员安排。
四、教学方法
经历法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太室山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
(二)迎仙阁
位于登封市中岳大街附近,共有301级台阶。
七、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注意学生安全,文明旅游。
河南的口味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饮食风俗,收集整理家乡饮食风俗和历史典故。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自己家乡特有的饮食风俗和历史典故。
二、学习重点:
豫菜的特点及地理位置造就的饮食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饮食文化
1.说说你知道的河南代表菜
生:河南烩面、道口烧鸡、烩菜、炸莲夹、水席
师:河南风味以洛阳、开封为代表。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应为北方菜,但它又是别于北味,口味较淡,然淡而有味,豫菜烹必适度,火候恰到好处,调必匀和,五味调和百味香。豫菜的特色是取料广泛,选取料严谨;配菜恰当,刀工精细,讲究制汤;以咸为主,甜咸适度,酸而不酷;鲜嫩适口,酥烂不碎,色形典雅,纯朴大方;鲜香清淡,四季分明。
河南著名的风味菜点有:溜黄河鲤鱼焙面、扒猴头、麻腐海参、烧臆子、紫酥肉、铁锅蛋、牡丹燕菜、桂花皮丝、开封牛肉烩馍、博望锅盔、油酥火烧等。
(二)特色民居
师:咱们河南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住宅? 生:炕,四合院
师:天井窑院,就是当地俗称的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直到今天河南陕县的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这种类似窑洞的宅院里。
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和土质状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智慧。
(三)美食、住宅与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风味饮食?为什么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它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小结:看来,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特色的美食佳肴,这和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物产种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五、教学反思
美食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理解食与位的相关性。
河南的节日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传统节日,收集整理当地所特有的节日,并能讲出该节日的来历和具体的风俗习惯。
2.正确认识节庆活动都是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祝愿的形式,并能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地区分开来。
二、教学重点
龙在中国的意义 龙的来历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节日》 1.春节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己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年的习俗悦来越丰厚了。2.青龙节
二月初二日,俗称青龙节。也叫龙抬头。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3.收获节
收获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惯,然而相同的是收获的喜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不同的日子,采用不同的仪式载歌载舞来为这个节日庆祝,为了收获的喜悦,为了劳动的成果。在节日里,交流着文化,也增进了感情。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此时已届仲夏,骄阳高照,为了防止家畜生虮虱人们在此日为猫、狗洗浴,农家则把猫、狗驱往河中洗澡。猫、狗在这一天嬉水,与小儿同乐,因此民间也称此人为猫、狗的生日。另一习俗是晒衣服。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4.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二)讨论
说说你一年都怎么过节的,绘制河南节日日程表。
农业大省——河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河南的主要农作物基本情况。
2、让学生知道河南小麦、棉花等作物的产量在全国的排名。
3、了解河南的特色农副产品。教学重点:
河南小麦产地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
河南的农副产品分布情况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先来了解一下知识窗的内容:河南农业的光辉成绩: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棉花和油料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三位。大牲畜存栏数居全国第一位。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小问题:想一想:河南都具备哪些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
一、主要农作物
1、小麦我们北方人喜欢的食品如面条、馒头、饺子等,都是由小麦加工的面粉制成的。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省,每年全省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目前,河南幼稚专用小麦已发展到217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总面积的1/3初步建成了豫北幼稚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豫中中筋小麦生产基地和豫南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2、油料作物
河南油料作物的生产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河南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2011年,河南种植花生总面积950千公顷,居全国第一;总产量296.2万吨,居全国第二。油菜一身是宝,苗可以做菜花可以酿蜜,籽可以榨油。2001年,河南油菜主产区播种面积为233.5千公顷,居全国第十位。芝麻的含油率在50%以上,是重要的油料作物。2001年河南芝麻种植面积为249.06千公顷,总产量23.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猜个谜语:开花结桃,桃不能吃。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棉花
3、棉花
河南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形成了豫东、豫南、豫北三大产棉区。2001年,河南省棉花播种面积85.82万公顷,总产量为81.87万吨。
4、烟叶
河南省的烟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地区。自20世纪初种植烟叶以来,以许昌、漯河和平顶山烟区为代表的河南烟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特色农副产品
1、新郑大枣
新郑大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喜欢。八月十五到,遍地红玛瑙。金秋是大枣收获的季节。
2、杞县大蒜杞县大蒜个大、皮白、坚实、耐储藏、香味正、辣味适中、营养丰富、含硒量高大蒜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位居首位、全国第二。处理课后作业: 小问题:
1、找一找
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第九页的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然后找一找河南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地。
2、讲一讲
讨论一下自己家乡有什么特色农产品,并介绍给大家。
3、比一比
比一比谁是劳动小能收。在劳动过程中,自习观察农作物,比一比谁认识得多。
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看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1、2节。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板书:祖国的兴旺发达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师: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板书:革命的胜利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请生默读课文第5小节。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师: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电影《孔繁森》片段。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讨论交流。
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河南省省情教案三年级
河南省情 文明礼仪教案
三年级
北山口镇铁匠炉小学
课题
河南省情概
第一课时
目标
了解河南省的历史概况和经济状况,增强自豪感,理解河南今后的发展方向。
重点
河南历史文化,矿产,区位优势 难点
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 教学过程
一 河南省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古为“豫州”,又有“中州”、“中原”之称。全省现有17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68万。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8大古都河南有4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等。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安阳殷墟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今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开封铁塔等古建筑群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自然风光兼具北雄南秀,比较有名的风景区有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南阳宝天曼、鲁山石人山、嵩县白云山等景区。
矿产资源丰富。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河南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全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7种,探明储量的有81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钼矿、蓝晶石、天然碱等8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河南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493条,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其中黄河横贯河南中部,境内干流700多公里,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
区位优势明显。河南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通道和通讯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全国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贯穿我省的就有“三纵三横”,境内铁路通车里程3898公里。截至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78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95万公里。有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郑州出口加工区。穿越河南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陆续兴建,进一步彰显了河南的区位优势。
市场潜力巨大。河南已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0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达到107个,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流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省形成了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多业态、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体系。郑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全国粮油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郑州价格”是世界粮油交易市场的重要参考价格之一。
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87亿元,居全国第5位,成为全国六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之一;人均生产总值11346元,超过1000美元。粮食总产量今年突破了1000亿斤大关,已连续8年居全国第1位;财政收入1081.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37.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的同时,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踏上了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跨越的新征程。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达901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居全国第5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8亿元,增长30%,增速连续31个月在25%以上。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继续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11亿斤,增长10.3%,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增产量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30%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新贡献。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优质专用粮食播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61%,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4612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61.4%。畜牧业稳步发展,前三季度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7.2%、8%和40%。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十县百乡千村”试点工程逐步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05亿元,同比增长23%,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国第6位;主营业务收入9571亿元,增长40.7%,增速居全国第3位;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1208亿元和703亿元,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分别增长62.2%和76.8%,在全国总量居第7位、增速居第2位。重点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壮大,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今年全省有25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中西部首位,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超2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
(三)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召开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大会,积极谋划、强力推动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28.31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旅游、现代物流、会展业、邮政、电信等行业快速发展,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0.5%、30.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10.2%、19.8%;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3.2%、28.8%。建筑业发展迅速,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45.46亿元,增长44.7%,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64.64亿元,增长10.5%。
(四)宏观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我们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积极清理新开工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0亿元,增长44.2%,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幅比8月份回落16.3个百分点。国家重点监测的铝冶炼、炼钢、炼铁、焦炭投资同比下降3%、23.6%、50.8%和5.7%,而国家鼓励发展的机械、电子、食品等行业投资增幅均在60%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商品房价格稳中有降,9月份当月商品房平均售价分别比8月和7月当月平均售价下降1.5%和2%。出口增长方式继续转变,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长28.1%,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增长50%以上,而铝及铝材、钼砂矿等资源型产品出口分别下降10.5%,26.9%。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我们不断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推动中原城市群、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各县(市)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前三季度,全省18个省辖市生产总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1%以上,14个市利润增长超过50%。中原城市群9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增长23.5%和73.6%,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67.2%和62%。全省108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62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5个县市超5亿元。
(六)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取得较好成效。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出台了节能降耗的政策,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前三季度,全省单位生产总值电耗同比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同比下降14.2%。6个流域和5个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全省共关闭取缔重污染企业或生产线946家,停产或限产治理1083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前10个月,全省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量达标率为93.9%,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8%,同比分别提高11个和2个百分点。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扩容工程取得新成效,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5%,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一批贫困县医院和800多所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县级“两馆”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八)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6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得到城市低保救助的居民135万人、农村低保救助农民200.11万人。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要为群众办的实事如改水、改厕、改气、修路等十件实事得到较好落实。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省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发展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城乡发展差别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社会事业发展不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等,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三、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河南省委立足实际,于2003年提出了中部崛起的远景目标,这一目标得到了全省上下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
前不久,我省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中原崛起的历史性任务,明确提出中原崛起与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部署相统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一致,是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在内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发展指标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成惠及全省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
会议确定,今后五年我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总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达到两万亿元左右,人均达到两万元左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取得突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中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中原崛起这一主题,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两大跨越”是指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两大建设”是指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大建设”是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和坚强保证,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河南发展未来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团结奋进的大会,必将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南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一定能够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一定能够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课题
焦作青龙峡
第二课时 目标
了解中原第一大峡谷焦作青龙峡 重点
青龙峡美景 难点
青龙峡植被状况 教学过程
河南焦作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有“中原第一大峡谷”之美誉。青龙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市北部25公里处的深山区,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这里气候独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处天然“氧吧”,是原始生态旅游的最佳去处。景区距焦作市区33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由7大游览区共计100多个景点组成,景区内峡长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植被繁茂,气候独特,峰、崖、岭、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秀色天成,堪称山水画廊。青龙峡风景名胜区集峰、崖、岭、巅、台、沟、涧、川、瀑、洞等地貌于一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站在岭巅,大有“举目四观天下小”之感慨。景区内青龙峡和净影峡两个大峡谷各具特色,使人神迷。青龙峡长约7.5公里,峡谷内潭多水美、形状万千,有“百潭峡谷”之美誉。净影峡长22公里,净影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峡谷之中山体俊秀、婀娜多姿。此外,景区内还有着独特的溶岩景观,共有大小溶洞20余处,主要有青龙洞、黄龙洞、两亲家洞、三官洞等,这些溶洞地貌奇特,形态各具,使人称奇,令人叫绝,近年来,来河南焦作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
青龙峡看谷不见谷,闻水不见水。站在峡谷顶部俯瞰青龙峡,但见峡谷之上群峰对峙,错落有致,云萦雾绕,烟波浩淼,且能够听到悦耳的鸟鸣和涓涓的流水声,但无论站在哪个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清峡谷的全部,无法看到水流的方向,看谷不见谷,闻水不见水,恍如梦境。青龙峡天然雕饰,富于意蕴。在长约7.5公里的峡谷底部,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态,潭潭相映,瀑瀑相连,喷珠溅玉,色泽如绘,原始的古朴和生命的灵动在这里演绎得活灵活现:那波澜壮阔的望龙瀑,那神奇独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堪称一绝的“石上春秋”,那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一幅幅极富创意的山水画卷。青龙峡风景名胜区已被定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是河南唯一的省级峡谷型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原第一峡”。
青龙峡景区的入口和出口都在山顶上的陪嫁妆村前。从入口处往下走大约一公里的台阶路,才能走到青龙峡谷底。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苍山翠岭雄奇险秀。幽谷内奇峡泉壑争流,万年溶洞奇异神秘,千年古树相映生辉,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青龙峡谷长约7.5公里,峡谷内潭多水美、形状万千。净影峡长22公里,净影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峡谷之中山体俊秀、婀娜多姿。两峡谷碧水清流蜿蜒跌宕,瀑布深潭星罗棋布,分别有“百潭峡谷”和 “北方小桂林”的美誉。此外青龙峡有青龙洞、黄龙洞、三官洞等20余处溶洞景观,溶洞地貌奇特,洞中石钟乳、石笋遍布,形态各异、景色之奇令人拍案叫绝。
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植物生长茂密,成份复杂,达80类60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95%。这里有国内罕见的千年榔树、千年牛荆和寄生树等古树名木,有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以及鸡头参、山药等野生山珍,故这里又有“聚宝盆”之美誉。风景名胜区原始植被完整,植物生长茂密,成份复杂,达80类600余种,原始森林、次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超过90%。千年榔榆林、千年牛荆、千年白皮松和寄生树等古树名木,风姿绰约;还有鸡头参、山药等野生山珍。野生动物猕猴、黄鹿、黄尾锦鸡、金钱豹等常常嬉戏其间,一派自然原始风光;这里又有“聚宝盆”之美称。景区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争奇斗妍,漫山遍野,蝶去蜂来;夏天苍山峻岭,烟云缭绕,重峦叠嶂,积翠凝蓝;秋天红叶遍山,硕果满枝,红黄绿橙,色彩斑斓;冬天则榔榆傲雪,万山幽静。在青龙峡看日出、游峡谷、观猕猴、探溶洞、攀岩、避酷暑、访古猎奇等等使人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雨后的青龙峡景区被浓雾笼罩着,10米处的景物就不见其影了。这更给险峻的青龙峡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变幻莫测的感觉。脚下的台阶是青石铺就,顺着山势往下,变得越来越陡峭了,有时直觉是在略有倾斜的“天梯”上往下行,看前边的人就在自己的“脚下”……往下行,植被的颜色渐绿,可能是与气候温差有关吧,一些植物,竟比山上旺盛了许多。在山背的路边,景色秀丽,那些被称作次生林的乔木、灌木树种都拼命地伸长身子,去追逐那难以见到的阳光;无数的山菊花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地开在树下、山上、悬崖上,黄灿灿的十分灿烂。难怪我们走在山道上,鼻端不时能闻到那浓郁的菊香。当下到离峡谷底尚有三百多米之处时,我们竟钻到了浓雾的下面,渺如轻烟似的云雾在游人上空盘旋、变幻、游荡……游人眼前豁然开朗,一道“山门”耸立在游人面前。山坡上的树木景物十分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峡谷底的乱石、流水清晰可见。在山坡上,层林尽染,满山的植被在深秋中显现出斑斓色彩。绿色的松柏,黄色的椿树、洋槐;更多的则是红色的槭树、黄栌。
青龙峡谷底有两个多小时的行程,谷底宽窄不等。也许深秋是枯水季节,谷底那水流蜿蜒曲折、潺潺不断,乱石中那无数个瀑布汇成的水流顺着山涧向下流经无数个山谷后注入群英湖。两岸山壁上的山石被水流冲磨得平平的,那可能是远古年代汹涌澎湃的水流给青龙峡刻下的历史痕迹吧……顺着峡谷逆水前行,几个瀑布几乎相连的特殊景观吸引了不少游人;旺荣瀑布约有二三十米宽,落差也有五六米高,它那宏大的气势,宽窄并存在的数条水流形成了一个宽大的瀑布。下面又有一条米把高的落差,形成了一个新瀑布。瀑布下面与水潭毗邻的河滩成为游人的“广场”,游人在这里歇息、就餐、摄影、嬉戏,久久不愿离去……青龙峡谷内,一个个水潭,清澈见底,大小不一,潭底的水湛蓝、湛蓝……
青龙峡景区好看的山峰连绵不断,什么鲁迅峰、骆驼峰、擎天峰、望亲峰、蛤蟆峰、脚掌峰……。望亲峰更似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微扬着胡须翘首望着山外的亲人,恰是山民世世代代对山外精彩世界的祈盼;蛤蟆峰好像一个惟妙惟肖的“蛤蟆”,望着蓝天上掠过的天鹅垂涎三尺?脚掌峰真像一个劳动者的大脚,脚指直直的指向天空,那不就是大禹治水时累了躺在峰顶小酣?!
站在河滩中遥望群山,有时云雾在山间天空移动时,时隐时现的山峰被游人疑为张牙舞爪、腾空欲上九重天的青龙;当云雾围绕在山腰时,就像给大山围的一条玉带;当团团云雾遮盖了山 的大部分山峰时,就会令人想起怀抱琵琶半遮面的迷人意境……
课题
云台山
第三课时
目标
了解中国河南省焦作修武县云台山美景
重点
云台山风景特色 难点
云台山的形成 教学过程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又因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又名云台山.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峦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近年来,来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为太行山风景名胜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四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 内。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春日山花烂漫,夏季满目苍 翠,秋季红叶似火,冬天苍茫雄劲。风景之美,兼有泰岱之雄、华岳之险、峨嵋之秀、黄山之奇、青城之幽于一身。
景区面积196平方公里,含老潭沟、小寨沟、温盘峪、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
(2)云台山在元古时代乃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态。
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四百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二百多种。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
云台山区各种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有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个大肉多,体质健壮,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其营养价值很高,有较强的益气补肾,祛寒暖胃功能,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补佳品。另外,还有十足全虫、白山药、山木耳等,均别有特色,远近闻名。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云台山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山区人民,民风淳朴,向往真、善、美,对云台山有着深厚的情感。一道泉流,一块石头,在他们眼里都成了有血、有肉、有活泼生命的东西,并把他们溶进自己的思想情感,编织出许多神奇美妙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寄托了云台山人民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爱憎情感与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欢迎各地游客来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旅游。
课题
河南名胜皇帝故里
第四课时
目标
了解黄帝故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
了解黄帝故里是国家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难点
景区构成 教学过程
黄帝故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历代都有修复。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有众多史料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在河南新郑,故河南新郑也是黄帝故里!
明《大明一统志》:“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现存于轩辕故里祠的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碑记》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后成了旅游景区,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亿万炎黄子孙来此寻根拜祖!06年4月1日起景区门票免费。
主要景观
黄帝故里景区分五个部分组成。整个景区布局突出“中华之根”主题,前门区“秀”:中华第一古枣树、银杏树、国槐、松柏苍郁参天。盘龙二石坊跨甬道南北峙立。中华第一桥——轩辕桥古朴典雅,姬水河潺潺横流,乾坤晷盘屹立中道,中华第一碑——华夏祖石碑立于前门东侧,展示中华人文荟萃。祠殿区“神”:中华第一祠——黄帝故里祠,正殿中央塑有中华第一大帝——轩辕黄帝塑像,两配殿分塑黄帝元妃嫘祖、次妃嫫母像。鼎坛区“雄”:有甬道铭文、民族图腾柱、鼎坛、回廊。鼎坛树九鼎,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5米,重24吨。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坛四周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轩辕丘区“圣”:轩辕丘高19米,长100米,丘内建有中华第一宫——轩辕宫,为地穴覆土式建筑,寓意黄帝出生地。黄帝文化艺术苑区“趣”:有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展示。
旅游攻略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最佳出游时间:
郑州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3℃,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秋两季天高气爽,百花齐放,为旅游最佳季节。
课题
了解登封观星台的历史
第五课时 目标
了解河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理解观星台的文化价值 重点
观星台的历史 难点
观星台的构造 教学过程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城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18年(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其作用是 “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观星台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我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各种天文仪器:沈括浮漏,正方案,仰仪,景符,日晷,观星台现为对外开放的文物旅游景点。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台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东经113°08306±315,北纬34°24169±13。中国历代许多天文学家曾到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古“影字”,下同),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东汉郑玄在注释中引用郑众的话说:“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今观星台南20米处,尚保存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天文官南宫说刻立的纪念石表一座,表南面刻“周公测景台”五字。表高196.5厘米,约为唐小尺8尺,表下石座上面北沿6.6~37厘米,切近唐小尺1.5尺,故知此表在规制上与《周礼》所载土圭测景说相近。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徵。台顶小室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修葺时所建。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其东﹑西两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
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子午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头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 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登封观星台的直壁和石圭正是郭守敬所创高表制度的仅有的实物例证。所不同的是,观星台是以砖砌凹槽直壁代替了铜表。经过实地勘测推算。直壁高度和石圭长度等结构与《元史》所载多相符合。石圭以上至直壁上沿高36尺,从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即为置横梁处,恰在小室窗口下沿,很适合人们在台顶操作。由此至圭面为40尺。通过仿制横梁﹑景符进行实测,证明观星台的测量误差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1/3角分。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观星台台体和有关文物进行了加固维修。1961年,国务院规定登封观星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课题
荥阳市的旅游景点
第六课时 目标
了解河南荥阳市悠久历史及美丽风景 重点
环翠峪风景区 难点
荥阳悠久的历史 教学过程
1三皇山位于荥阳市东北30公里的广武山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里北濒黄河,南邻嵩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相传远古时期,伏羲、神农、燧人氏等人类始祖就在这里生息劳作,所以留下了许多古迹。主要景点有郑武公墓、唐昭成寺、桃花峪庄园、黄河渡口石门、伏羲墓等遗址,还有近期新建的15米高的三皇巨像及仙台陵园的亭台楼阁等。其中以桃花峪旅游区最为有名。
2位于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贞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播州刺史、集贤直学士、检校礼部尚书等。由于其刚正不阿,屡遭放贬。唐会昌二年(842)卒,享年71岁,赠户部尚书。精古文,善五言诗,白居易赞其为诗豪。著有《刘宾客文集》及《外集》传世。
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4环翠峪风景区位于荥阳市西南庙子乡,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古城堡为特色的山岳型景区。环翠峪地势为月牙形封闭峡谷,四周群山环翠,重峦叠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亲笔所题“环翠山庄”石碑立于峡谷之中。它有史迹名胜、自然景观130多处,以魏长城、古城堡群、卧龙云花石、落鹤涧大峡谷最为有名。
观瀑布 双龙峡大峡谷是环翠峪景区最迷人的风景:它长约3公里,蛤蟆潭、野猪潭、玫瑰潭,潭潭相应;瘦美人瀑布、三叠瀑布、双龙瀑布姿态万千。走进大峡谷,浓荫遮天蔽日,飞瀑流泉,水声淙淙,鸟语啾啾。潺潺的清溪如影随形、各色野花秀色可餐,来到这里谁都会沉醉于这一溪时缓时急、时隐时现的山泉水。山无水不灵,水无石不韵,山水石在这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探龙宫 位于地下100米龙溪宫盛夏冰冷如秋,洞内流光溢彩、玉壁幔幕层遮,飞瀑抛洒,犹如群仙临凡,巧夺天工,洞底冰笋银柱,碧波横溢,水晶世界。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洞内珊瑚玉壁洁白如雪,两壁石幔叠置倒挂,石笋脱拔于冰川之上,宝塔林立于玉溪串珠之间,屏蔽琼瑶仙阁,银河一泻千里。主要景点有“东海龙宫”、“宝塔飞瀑”、“龙王聚会”、“嫦娥奔月”、“太白吟咏”、“仙桥宝塔”等。
5飞龙顶旅游区位于荥阳城西北17公里的北邙乡境内,东有鸿沟,西有牛口岭,四周山岳交错,沟壑纵横,中间一峰突起,轻烟缭绕,好象云雾中的“飞龙”。
这里遗留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宫殿、亭阁数十间,殿阁建筑依山就势,玲珑巧丽。整个建筑主要分布在飞龙顶正中的祖师大顶、泰山东顶、华岳西顶3座峰顶的上下。原来崖上还建有南崖阁1处,与祖师顶遥遥相望,又与东顶、西顶形成犄角之势,整个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整体,象条腾空飞舞的巨龙,被称为“中州奇观”。
6位于荥阳市东北约17公里的广武山上,两座城址中隔鸿沟,遥遥相对,这就是秦汉之际,刘邦与项羽对垒所筑的东、西广武城。西城为刘邦所筑,称汉王城;东城为项羽所筑,称霸王城。二城中隔广武涧(一说即战国时期的鸿沟),涧深200米,宽100米,口宽约800米,南北走向。二城之北紧靠黄河,西南万山丛错,形势险要。现存的汉、霸二王城,由于黄河的不断冲刷侵蚀,早已失去原貌,特别是二城的北墙已塌入水中。据1980年实测,残存汉王城东西长530米,南北长190米,墙宽30米,高约6米,最高处10米;霸王城东西长400米,南北长340米,墙宽28米,高约7米,最高处约15米。二城夯层基本相同,均系平夯,用土呈黄褐色。汉王城西另有一夯土城,据传为张良所居之“子房城”。
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课题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第七课时
目标
了解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美好自然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爱母亲河
重点
五龙峰景区和炎黄二帝景区 难点
炎黄二帝景区 教学过程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原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市西北约26公里处,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岳山,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景区依据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旅游、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成为黄河之旅的龙头。
[五龙峰景区] 五龙峰景区是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这里三面环山,五峰攒簇,故取名五龙峰之名。山坡上8根粗大的管子,尤如8条巨龙盘绕在山腰间,通过24.5公里的人工水渠,流入市区,这个现代化的中型提灌站每天从黄河提取50万吨河水,除供给郑州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65%以外,还灌溉着附近的10万亩农田。把人们“五龙吸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人们形象地把这里比喻为“郑州人民的生命线”。在五龙拱卫的山麓平地中,是繁花似锦的小花园,花园正中心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刻成的塑像——“哺育”。“哺育”塑像座落于一个硕大的梅花池中央,高5米,重12.5吨,通体呈乳白色,“母亲”发束魏髻,身装唐装,怀抱甜睡的婴儿,形态凝重而高洁,表情安详而慈惠,她背依巍巍岳山,面向滔滔黄河,在壮丽山河的映衬下更显得端庄、惠美。“母亲”是黄河的象征,黄河是母亲的化身。塑像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黄河与华夏民族的血肉联系和母爱亲情。塑像主题构思奇妙,造型逼真,人物传神。“哺育”塑像曾作为省、市电视台的开播画面,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荧屏,是景区的标志性塑像。
[岳山寺景区]
走进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迎面是高耸的岳山寺。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在岳山寺的小顶山上凝望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此亲自指挥抢险战斗。在主峰区凤顶上,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高36米三层塔式建筑——浮天阁。在岳山断壁峭崖间,一座长40米,高35米的卧虹桥腾空而去。岳山寺的下面,昔日是黄河古渡,现在是横跨黄河南北的铁路大桥,如果你登上山顶,各种秀景映入眼帘,黄河新貌,尽收眼底,使您豪情满怀,留连忘返。为纪念原国民党三十八军抗日阵亡将士,1990年10月,经省、市两级人民政府同意,在此修建“报国亭”一座,以悼国殇。她不仅为岳山寺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
[骆驼岭景区]
骆驼岭景区位于五龙峰景区西侧1.5公里处,因山体形似骆驼故名骆驼岭。骆驼岭北靠黄河,滔滔黄河在此流入华北平原。南侧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形,枣林桑木,窑洞瓦房,一派淳朴的田园风光,位于骆驼岭主峰之上的大禹塑像以他非凡的气势尤为引人注目。全塑高10米,重150吨,以钢筋混凝土铸塑,于1984年5月建成。塑像坐西朝东,面向黄河及东部平原。大禹头戴斗笠,身穿粗衣,右手持耒,左臂挥扬,形象朴实庄重,充满智能和力量。像座由粗麻石砌成,正中嵌有一碑,镌刻“美哉禹功,名德远矣”八个大字。
大禹塑像前下方,建有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仿古窑洞式建筑群,厅洞依山就势而建,有大厅、环廊和平台。巧妙的设计与格调与巨塑映衬协调。东侧平台有一狭口与宛如长蛇的346级登山台阶相连,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南北两面的外环踏廊都与峭壁相齐。若居高临下,俯瞰眺望,或大河深谷,或润草凄凄,远近风光,一览无遗。
[炎黄二帝景区]
该景区包括二帝塑像、广场、祭坛三大部分,按中国传统手法,布置为中轴线,轴与磁北交角为北偏东17°23′20″。
二帝像高为106米,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头胸系由钢筋砼框架结构支撑外壳、外壳面采用花岗石雕砌,其下部以山体为身。塑像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浑然天成,融黄河、黄土、黄帝三者为一体,以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二帝像用花岗岩雕筑而成,一个威武刚强、凤目龙隼、气宇轩昂,一个广额纯朴、智慧慈爱,他们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炎黄广场长500米,宽300米,从山前一直延伸至黄河老滩,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环广场为景区迎宾大道,从二帝塑像山体北坡脚至迎宾大道北道路中心为500米广场范围,东西迎宾大道内围合成300米宽的广场,从两侧道路向内栽植40米宽的柏树林,用以突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沿二帝塑像至黄河为南北中轴线,中轴线上设60米宽的坛道,以坛为中心,坛道两侧南为八鼎,北为八簋,垂直于南北轴线对称设计万姓先祖纪念堂。广场按地形分为三级,一级广场中有一尊6米高的青铜主鼎--炎黄鼎;二级广场两边对称,放置5米高的钟与鼓,喻钟鼓长鸣,炎黄子孙戒骄戒躁、再创辉煌;三级广场坛道两侧,分置4米高的青铜鼎8尊,与炎黄鼎合成九鼎之数,意为九州炎黄子孙共祭先祖,更象征祖国领土完整,江山永固,繁荣昌盛,永远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位于三级广场的纪念坛是祭祖大典的地方,连基座总高12米,总面积为8649m2。呈三级梯形座落在三层台上,石质台面,中心为石琮,琮外方内圆,八块拼成,代表四面八方,方器象地,圆器象天,琮兼圆方,象征天地的贯通。
炎黄二帝巨塑于1987年开始筹建。得到各界人士和众多海外炎黄子孙的鼎力支持,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建成之后,将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成为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和旅游观光之胜地。
[黄河外滩景区](星海湖)
览大河风光:与黄河零距离接触,感受黄河的宽厚、博大、壮阔,体味其“悬、险、荡、阔、浊”的特点。
品黄河文化:《黄河古韵》、《饮水思源》、《渔归》、《十二生肖》《少林功夫》雕塑小品以及水车等反映了黄河渊源流长的文化。
赏水乡小景:20000平方米的渚清湖四周,绿树成荫。有滑车桥、滚筒桥、水上竹筏、独木桥、脚踏水车等水上娱乐,有问鱼桥、波浪桥、荷风桥、水云亭、观澜亭、知鱼亭、鱼荷亭、茅草亭等造型独特的水乡小景。
游花的海洋:灿若黄金的金钟花,在早春绽放;碧桃、寿星桃、山桃扎堆儿怒放,让人总想起“人面桃花”的诗句;缤纷的樱花,嫣红的海棠,姹紫的紫荆,令人怜爱的石榴花,长开不谢的月季花,更有那风情无限的荷花,都在向你诉说着夏天的花语。
康体娱乐:沙滩排球、沙滩竞马、荡绳软梯、绳笼钻网、踏板荡绳、磨秋、秋千踏道、跷跷板、原木攀岩。
休闲惬意:浅滩踏浪、浪里泛舟、岸边垂钓、帐篷夜宿、野味烧烤、混水摸鱼、黄河泥浴。
游路:金元宝铺就的“金钱路”,“梅花庄路”,“黄河澄泥丸健身路”。约2500米长环湖道路平坦宽阔,垂柳抚堤,点缀以景石、座椅,可满足游客观景和休息。沿路边石阶下来,是紧临湖面的卵石小径,蜿蜒穿行于绿树丛中,沿小径前行,湖面微风轻轻入怀,头上枝条轻抚脸颊,不知名的小鸟在树间歌唱,令人倍感轻松惬意。环湖而行,湖水清黄相接,两种景象,涛涛的黄河水在这里由黄变清源源不断通过“引黄入郑”工程流入郑州,滋养了“商城”。
[气垫船]
黄河上到处是沙滩、浅滩,所以有“自古黄河难行舟”的说法,以前,众多海内外游客只能在山上俯视黄河,在岸边眺望黄河。为此,为了满足海内外游客“不游黄河心不甘”的夙愿,自1989年始先后引进“郑州号”、“世纪号”、“明珠号”等六艘气垫船用于民用旅游。气垫船往返18公里,历时45分钟,从景区出发,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终点到达公元前203年楚霸五项羽与汉五刘邦争分天下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走出船舱,脚睬牛皮地(俗成席梦思)沐浴黄河风光,感受历史。
[黄河澄泥砚]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兴于唐宋,失传于元,据宋代李之彦《砚谱》载:“虢州澄砚,唐人品砚为第一”,并且“历来为书画、文、墨雅士之赏物,宁氏苏东坡、米芾及明太祖朱元璋均有所钟,并记述之。”传说清帝干隆也视其为珍宝,赞曰:“抚如石,衔如玉,呵可生津。”
为使失传的民族技艺重放光彩,自元代以来,不少朝野人士曾力图研制,终未成功。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澄泥砚的制作过程十分繁杂,从配泥、制坯、设计、雕琢到烧窑,环环相扣,且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砚的质感、色泽与外观,而且火候的掌握与温度的调控十分关键。黄河风景名胜区的民间艺术家张存生、王玲夫妇不畏艰险,四处请教,从配泥到烧窑,不放过每一个环节,经过千百次的探索试验,成功地解决了火候、温度等一系列难题,坚润宜墨、光溢于玉的黄河澄泥砚终于重现人间。
景区内设有医疗急救中心,可处理各种突发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急救中心电话:68222120,24小时有工作人员接听,随时为游客服务。
景区距郑州新郑机场约50公里,通过郑州市区机场高速公路只需30分钟左右,交通极为便捷。游客可在火车站乘坐16路中巴车直达景区。
一日游精品路线:从售票处购票进入景区沿伟人足迹登临小顶山,登临万里黄河第一阁——浮天阁远眺黄河,走盘山公路到达中心景区五龙峰,乘黄河客运索道到达骆驼岭俯瞰黄河下山到达禹公瀑,到黄河民俗风情苑感受黄河岸边浓郁的风土民情。沿星海湖到黄河岸边亲近黄河第一舟——气垫船投入母亲河的怀抱,感受黄河的博大宽广。最后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炎黄广场瞻仰炎黄二帝塑像,登拜炎黄先祖,感受炎黄文化。
同学们,黄河在呼唤您,黄河风景名胜区热情地欢迎您!
课题
南湾湖风景区
第八课时 目标
了解信阳南湾湖的秀美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重点
南湾湖的秀美风光 难点
信阳的区位优势 教学过程
南湾湖风景区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浩瀚碧绿的湖面湖水,众多奇特的岛屿港湾,齐鸣斗艳的珍禽异兽,季相多变的植物景观,源远悠久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以“幽、朴、秀、奇”为特点,以“山、水、林、岛”和谐一致而闻名,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文化、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区。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所处的信阳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8000多年的历史沿革。夏商时期,这里已建成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北宋改称为信阳。这里曾哺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古有一代名相孙叔敖、大史学家司马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开漳圣王陈元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南湾湖也是一个人文景观荟萃的地方,有李先念曾经战斗过的革命根据地四望山和贤隐山,有迄今1400多年历史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望信阳城貌,西可望南湾湖烟波,有“山外青山楼外楼,南湖风光未尽头”的壮观景象。
南湾湖浩瀚无垠,水域面积有75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淼,时而碧空如洗,“水光潋滟晴偏好”,时而细雨霏霏,“山色空蒙雨亦奇”;时而水禽“翔集,锦鳞游泳”,时而“湖光跃金,静影沉璧”;时而晚霞烧西天,时而大湖落日圆,真是欲把南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南湾湖的水质清纯透明,掬手可饮,为国家一级标准。在湖的上游有黑龙潭、白龙潭,黑龙潭大潭套小潭,小潭连清泉;白龙潭两山对峙,一水中涵,相传为豫南第一泉。湖内有61个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地散落于清碧的湖中,犹如碧珠洒盘,美不胜收,被称为翡翠群岛。众岛之中,尤其是鸟岛,处处见鸟影,时时闻鸟鸣,以每年十万只侯鸟在此繁衍栖息而名闻天下。“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此外,猴岛上生长着数十只野生弥猴,它们个个聪明伶俐,调皮活泼,深受游人喜爱;消夏岛上的民族歌舞表演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蛇技表演等也别具一格;百鸟园里众多鸟类及狮子、猴子、野猪、骆驼等动物,姿态各异,令游人大饱眼福……
南湾湖上游耸立着李先念战斗过的四望山;下游连着历史文化悠久的贤隐山。贤隐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信阳城貌,西可观南湖烟波。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年平均气温为15度,夏季林内最高温度仅29度,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质量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区内森林面积7146.2公顷,林木总蓄积量4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形成了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人工林,和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种子植物有116科525种,中草药种类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76%,有国家规定的保护植物野生杜仲、青檀等,动物种类达7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200余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大鲵、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等,形成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南湾湖因水质好,无污染,所产南湾鱼不仅肉鲜味美,而且微量元素含量多,营养高,经农业部食品监测所测定,南湾鱼含有蛋白质、脂肪、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稀有元素,其中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含量是普通鱼类的3-5倍以上,尤其南湾花白鲢,不仅肉质细嫩,肥美可口,而且头部富含DHA,是备受欢迎的保健珍品,素有“花鲢美在腹,味在头”之说。目前已在国家工商局获商标注册,是省内外知名品牌。
南湾湖上游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连云山、天云山等“五云”茶山和黑龙潭、白龙潭是信阳毛尖茶的正宗生产地。信阳毛尖属名贵绿茶,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供奉朝廷的贡茶,被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誉为“淮南第一”,1915年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现在茶的生产更具规模,已形成产茶、采茶、制茶、销茶、茶艺表演一体化的茶文化链条。到这里不仅可以亲眼看到茶的制作过程,还可以随处买到真正的信阳毛尖茶。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资源,浓郁的信阳茶文化、南湾鱼文化,突出的区位优势,一定会让您;留连忘返。我们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南湾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课题
少林寺
第九课时
目标
了解五星级风景区少林寺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重点
少林寺的历史介绍 难点
少林寺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已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5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少林寺山门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在少林寺风景区中除可以欣赏到少林寺悠久的历史建筑外,少林寺每逢重大节日还会举办少林功夫表演等活动,届时游客可打开眼界,领略少林功夫的魅力。
课题
古都开封
第十课时
目标
了解古都开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知道开封在历史上的重要
地位
重点
开封的历史文化 难点
开封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汴京,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准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确定开封的城市定位是:“河南省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全市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80万,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5万,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五区。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意,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开封是一座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城市。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3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被著名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誉为“活的化石”。目前,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其中北宋东京城遗址、开封城墙、铁塔、延庆观、山陕甘会馆、繁塔、焦裕禄烈士陵园7处文物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25处,国家4A级旅游点4处。龙亭湖风景区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包公湖景区被命名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宋代特色为主,元、明、清、民初各代特色齐备,史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和文明景区工作。开封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1/4,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是一座资源禀赋优越、投资领域广阔的城市。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地下水储量丰富。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5.6亿吨,天然气含量485亿立方米。开封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国家小麦、花生、棉花重要产区,所属五县小麦、棉花、花生跃入全国百强县,4个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县。西瓜、花生产量居河南之首,大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开封还是国家奶山羊基地、细毛羊生产基地、淡水鱼生产基地,畜牧业总值、人均产值走在全省先进行列。尉氏县贾鲁河滩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鱼鸭混养基地。开封工业已形成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工、医药、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并在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新领域取得较好的业绩。其中,空分设备、阀门、仪表等大型骨干企业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自身的发展活力、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以及与大企业配套协作的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已先后有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亚太集团、北京汇源集团、南京雨润集团、广东科龙集团、辅仁药业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开封,开封正日益成为中外客商的投资热土。开封是一座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区位优势独特的城市。开封自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原逐鹿的重要战场。今天,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开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开封西距郑州国际机场50公里,陇海铁路横贯全境,京广、京九铁路左右为邻,黄河公路大桥横跨南北,310、106国道纵横交汇。开封至郑州的城市轻轨、高速客运专线及百米宽双向10车道的城距间快速通道。进一步加快了郑汴一体化的进程。京珠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日南、阿深高速公路,加上即将开工的开封至郑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使开封成为国内少有的高速公路密集交织的城市。目前,全市已形成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新格局,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以运输半径短、综合运营成本低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理想之地。
开封是一座全面开放的城市。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是一座开放度很高的国际性大都会。今天,开封已与日本国户田市、美国威奇托市、韩国永川市以及国内的乌鲁木齐、连云港、上海市普陀区等结为友好城市,同荷兰亨格洛市、以色列莫茨金市、葡萄牙费拉市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会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3届,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节会和传承友谊、扩大交流的平台。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老城区向西扩展,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累计投资达29.5亿元,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的新城区。2004年5月,在2004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开封市与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共同签署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交流与遗产保护南京宣言》。同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的新亚欧大陆桥协调组第五次工作会议上,开封市与国内外城市达成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共识,共同通过了《乌鲁木齐宣言》和《新亚欧大陆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开封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科教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封是“宋文化”的发源地,从宋代勾栏瓦肆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戏曲之乡”,开封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作为“书画之乡”,这里在宋代曾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现代开封书法绘画不断创新,有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近百人,开封翰园碑林已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作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国宝。作为“盘鼓艺术之乡”,开封盘鼓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并多次在全国民间艺术大赛中夺得金奖。作为“菊花之乡”,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种菊、赏菊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有“汴菊甲天下”的美誉。每到菊花盛开时节,开封都吸引了大批中外宾客。在’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开封菊花一举夺得四个第一,确立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地位。目前,开封菊花花会已成为河南省一年一度的重要节会。作为中国五大名绣之一的汴绣,以其独特的针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品,2004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汴绣展上引起轰动,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开封是荟萃南北精华的“豫菜”发祥地,饮食文化具有“名店、名吃、名产”的特色,素有中国烹饪始祖之称的伊尹就出生于开封。开封还具有优厚的教育资源。科教网络遍布城乡。创办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侯镜如、袁宝华、邓拓、姚雪垠、周而复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和各类人才。具有百年历史的开封高中,走出了13位院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设计都出自开封人之手。古城开封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现代文化氛围,正日益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一座秉承传统、富有特色的文化强市
课题
中国文字博物馆
第十一课时 目标
了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历史及背景 重点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历史及陈设 难点
文字与历史 教学过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自项目启动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7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年底建成开馆。
一、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背景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安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的所在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小屯一带),历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其都城遗址于200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
为了更好地保护殷商遗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001年4月20日,安阳市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殷墟申报过程中,鉴于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中,除大量的甲骨文外,许多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也有文字,在展示悠久的中华文字和文明方面具有显著资源优势,安阳市委、市政府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议,筹划建设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文字博物馆。郑州大学教授、古文字学家王蕴智先生也给时任省长的李克强同志写信,建议建设一座文字博物馆。李克强同志将王蕴智的信件批转给安阳市委、市政府,并批示同意文字博物馆建在安阳。2002年8月14日,李克强省长在安阳调研时,要求文字博物馆建设要尽快立项,并作为河南省政府督办的重点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赴安阳考察,明确指出:“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个创意好,有新意,而且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语言文字的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是必要的。要把中国文字博物馆办成国家水准的博物馆,不能仅限于安阳,限于河南,要成为国家级的博物馆,并把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及有关词语典故都反映出来。”2007年8月24日,李长春同志再次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的重大文化工程,它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文字博物馆建设成为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家的汉字文化中心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平台。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承办方(河南省政府)要全力以赴,文化部、中宣部要加强检查、指导,确保把文字博物馆建设成高水平的国家级博物馆”。
2004年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在京听取中国文字博物馆筹建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文字博物馆可以再现中华文化的源头与辉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有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2008年4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亲临中国文字博物馆工程现场视察时指出:“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文化和文明的民族工程、历史工程、国家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很高要求,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把工程建设成国家和世界一流的工程,让子孙后代、千秋万代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2005年1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安阳文字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5〕94号文件,批示“拟在河南安阳建设的文字博物馆名称可定为‘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2007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更名的函》国办函〔2007〕107号文件,批示“拟建的‘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可更名为‘中国文字博物馆’”。
二、中国文字博物馆项目概况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东邻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项目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投资53751万元,总体规划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为22700平方米,总投资3975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等。其中,主体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高度26米。二期工程拟占地62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庭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会长杨鸿勋教授,设计理念按照“后现代”理论进行设计,设计方案、造型包含了殷商时期的高级宫殿建筑形象的基本要素,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引起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以产生殷商文化辉煌的装饰艺术效果。其造型定位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的“墉”字进行设计,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通过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将对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传承和保护、研究和发扬产生深远影响。建成后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成为立足于甲骨文的故乡——安阳,面向国内、国际开放的知识型、信息型博物馆。
三、陈列布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将以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文化史为主线,以历代出土的文字载体、文物为支撑,以文字书法艺术为融贯,以文字的传播应用为注脚,将文字历史、现代和未来汇于一堂。其陈列语言注重历史性、艺术性、科普性、趣味性为一体,将以诗化的艺术手法,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形象地解释各种文字发生、发展、传播的科学原理和背后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与现代价值,使每个参观者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而前行,感受几千年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整个陈展体系包括,序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序厅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览和世界各文字、文明的对比;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是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第三部分是印刷术和信息时代;专题展为甲骨文与安阳;临时展览包括,故宫博物院馆藏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整体布展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兼顾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普及性和学术型双重使命,强调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努力将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成为汉字文化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汉字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心。
第四篇:省情教案
省情部分
第一课
中国第一古都——安阳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最早的古都安阳的历史文化及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甲骨文。
通过安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安阳的各种新貌。教学重点
了解安阳的各种新貌 教学难点
了解安阳的各种新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过古都安阳吗?认识甲骨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安阳,认识一下安阳的名胜古迹。
二、讲授新课
(1)殷墟,最早的古都坐落在和那安阳洹水之滨的殷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3300多年前,有作为的商王盘庚把都城搬迁到殷(安阳小屯村一代),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此后250多年间,殷一直是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甲骨文,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
这些汉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
(3)殷墟文化还是人类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克,为世界青铜器之最。
(4)古都安阳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谱写了新的篇章。现在的安阳,工业、农业、旅游业都很发达。安阳钢铁集团和安彩集团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
三、作业
1、什么是甲骨文? 板书设计
中国第一古都——安阳(1)殷墟,最早的古都
(2)甲骨文,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3)古都新貌
第2课
洛阳牡丹甲天下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管家天下的洛阳牡丹有哪些品种。
使学生了解洛阳的名胜古迹,知道洛阳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教学重点
洛阳牡丹有哪些品种 教学难点 洛阳的名胜古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过洛阳,欣赏过洛阳牡丹吗?你对洛阳的名胜古迹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洛阳,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冠甲天下的洛阳牡丹 ①欣赏牡丹的品种。
②每年4月份举办洛阳牡丹花会。(2)讲授洛阳的名胜古迹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过去元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南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北25公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局势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东80公里有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黛眉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3)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
洛阳轴承厂、洛阳浮法玻璃厂、洛阳拖拉机厂
三、作业
1、举例说明洛阳牡丹有哪些品种?
2、洛阳有哪些名胜古迹? 板书设计 洛阳牡丹甲天下
(1)冠甲天下的洛阳牡丹(2)洛阳的名胜古迹(3)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
第3课
七朝古都——开封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开封的旅游景点和珍馐的小吃 让学生知道历史悠久的开封,了解有哪些历史故事 教学重点
旅游景点和珍馐的小吃 教学难点
哪些历史故事与开封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去过开封吗?看过菊花展吗?你对开封了解多少?
二、讲授新课(1)古典开封
开封,先后有战国时期的巍,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因此称“七朝古都”。北宋时期,开封非常繁华,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龙亭公园曾是建都开封的数家王朝皇宫所在地,是古都开封的象征。开封铁塔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历经战乱与多种自然灾害,至今巍然屹立,被称为“天下第一塔”。(2)现代开封
开封的珍馐佳肴也很有名,是中国著名菜系——豫菜的代表,被誉为“汴梁风味”。开封的夜市里有许多民间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开封有菊城之称,秋天到开封,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菊花争奇斗艳(3)人文荟萃开封
开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许多历史故事都有开封有关。
四、作业 填空
①开封,先后有战国时期的,五代的,,等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因此称“七朝古都”。开封非常繁华,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②
曾是数家王朝皇宫所在地,是古都开封的象征。③
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历经战乱与多种自然灾害,至今巍然屹立,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板书设计
第三课
七朝古都——开封(1)古典开封(2)现代开封(3)人文荟萃开封
第4课
中原沃土“四圣”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了解中原沃土的四圣 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沃土的四圣 教学难点 对四圣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对中华文明做出不休贡献的人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人物进行了解一下。
二、讲授新课(1)医圣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他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写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是祖国医学中的瑰宝。(2)诗圣
杜甫自幼好学,7岁便能作诗,一生中留下诗歌1400多首,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他被尊为“诗圣”(3)画圣
被称为“画圣”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是河南禹州市人,对中国山水画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乐圣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他放弃王位,刻苦求学,在数学、乐律、物理、计量、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建树,一生著书20余部。
三、作业
中原沃土的四圣是谁?他们各自有哪些成就? 板书设计
中原沃土育“四圣”(1)医圣
张仲景(2)诗圣
杜甫(3)画圣
吴道子(4)乐圣
朱载堉
第5课
民族兄弟一家亲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3、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子君最终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河南生活的民族 教学难点
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谁能说说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各民族照片: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2、河南的民族大家庭
3、主要介绍河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
回族人口在河南有95万,他们与汉族杂居,分布在全省各地。①回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开斋节 ②回族的秧歌剧
4、民族兄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生活在中州大地上的各民族兄弟,相互包容,相互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齐心建设美丽的家园。
三、归纳总结
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能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作业
1、你周围都生活有哪些民族?你为民族团结做过哪些有益的事情?
2、你会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吗?试一试 板书设计 民族兄弟一家亲
1、河南的民族大家庭
2、河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
3、民族兄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第6课
话民居,看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谈话交流、观看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特别是自己家乡)日新月异的新面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喜悦
2、激发热爱新农村的情感,留心农村变化的兴趣
3、感受城市环境的优美,激发孩子好好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农村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教学难点
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谈话,播放课件,感受农村新貌。提问:同学们,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农村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
课件演示农村新貌全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能跟大家说说,你觉得近几年农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注意说清:过去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
2、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大家都有一双留心家乡变化的慧眼,大家的的确确看到了我们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一个词来形容农村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同时,老师呢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农村变化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大多是拍自咱们骆驼湾村,想看吗?(课件示图)环境美了,交通便利,道路宽了,楼房新了,电器全了,设施多了,设备新了,活动丰富了!看到这里,你们想说什么?
3、黄精优雅的城市小区 现在城市社区的变化有哪些?
三、作业
1、你们那里的住房有哪些变化?
2、你心目中人们未来的住房是什么样? 板书设计 话民居,看发展 城乡老式民居 农村新居
环境优雅的城市小区
第7课
中州剧苑花竞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河南的戏剧剧种
2、了解各剧种的代表人物
3、激发孩子们弘扬戏曲文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河南的戏剧剧种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
激发孩子们弘扬戏曲文化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河南戏曲,感受戏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河南戏剧在全国剧坛独树一帜,其中豫剧流传广泛,你对河南地方戏剧种了解多少?
二、讲授新课
河南地方戏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
1、豫剧
豫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大名旦是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
常香玉《花木兰》 陈素真《宇宙锋》 崔兰田《桃花庵》 马金凤《穆桂英挂帅》 闫立品《秦雪梅》
2、曲剧
曲剧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张新芳、王秀玲、海连池 张新芳《陈三两》 王秀玲《风雪配》 海连池《卷席筒》
3、越调 越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申凤梅、毛爱莲 申凤梅《诸葛亮吊孝》 毛爱莲《火焚绣楼》
4、《梨园春》戏曲栏目
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让戏曲进入千家万户,连许多小朋友也参加打擂赛,深深迷上了家乡戏。
三、说说,唱唱
1、河南还有哪些剧种?
2、你会唱哪段河南戏?让我们开个献艺会,大家都来唱一段吧!板书设计 中州剧苑花竞艳
1、豫剧
2、曲剧
3、越调
第8课
一方水土一方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的方言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你想为小朋友介绍家乡的哪些方面?
3、引导学生观察左页一组图片和右页两幅图片,讨论图片变现的内容,明确探究的方式方法,分小组制订出调查家乡物产的具体计划。
4、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预习以成果的展示形式分组讨论,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
二、合作探究
1、同学们汇报,结合汇报内容从环境、物产、人文三方面总结发言
2、分条初步了解这些家乡的特色产生的原因
3、根据总结扮演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
三、质疑再探
1、你还想向小导游提出哪些问题?
2、小导游讲解,同学们集体讨论补充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不美?今天我们看到了家乡的美、家乡的富饶。你们爱你们的家乡吗?你们相对家乡说些什么?现在你能为你的家乡做些什么?
遐想:二十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作业
学生继续调查家乡的物产并了解他们与家乡的地理、气候等因素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一方水土一方人 家乡的方言 家乡的位置
礼仪部分
第1课正确称呼他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称呼的含义及注意事项
2、能根据不同交际场合、情境和对象,在交往中恰当的称呼他人
3、培养学生人机交往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称呼的分类
一、导入新课
在广告公司上班的王先生与公司门卫的关系处的好,平时进出公司大门时,门卫都对王先生以王哥相称,王先生也觉得这种称呼很亲切,这天,王先生陪同几位来自香港的客人一同进入公司,门卫看见王先生一行人,又热情的打招呼到:“王哥好,几位大哥好”谁知随行的香港客人觉得很诧异,其中有一位还面露不悦之色。根据以上案例导入,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门卫平时亲切的称呼,在这时却让几位香港客人觉得诧异甚至不悦?
2、门卫的称呼有何不妥,应该如何称呼?
人际交往,是有着一定之规可循的。这个一定之规就是社交礼仪。遵循社交礼仪,交际应酬就会得心应手。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被认为是社交礼仪缺一不可的“四部曲”,为人际交往搭起了彩虹桥。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称呼的概念。
二、新授 称呼礼仪的含义
称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的称谓语,他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行官,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一座桥梁。一声得体又充满感情的称呼,不仅体现出称谓人的文化和礼仪修养,也会使交往对象感到愉快、亲切,促进双方感情的交融,为以后的深层交往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有人把称呼比作是交谈前的“敲门砖”,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交往的成功与否。称呼的分类
(一)职务的分类
1、仅称职务
2、职务之前加上姓氏
3、职务之前加上姓名
(二)职称性称呼
1、仅称职称
2、职称之前加上姓氏
3、职称之前加上姓名
(三)学衔性称呼
1、仅称学衔
2、学衔之前加上姓氏
3、学衔之前加上姓名
(四)行业性称呼
1、称呼职业
2、称呼小姐、女士、先生
(五)姓名性称呼
1、直呼姓名
2、只呼其姓,不呼其名
3、只呼其名,不呼其姓
三、称呼的注意事项
1、要根据交往双方的关系、深度、远近程度等有选择性的称呼
2、在称呼时要注意民族和区域的界限,根据称呼人的交往习惯来选择称呼。
3、要注意称呼的感情色彩,给不同的交往对象被尊重之感
4、注意像一些昵称、小名或者绰号的称呼仅适用于非正式场合,或者熟人之间,不可在正式或社交场合称呼对方的小名、绰号
5、注意不要以“喂”、“哎”、“3号”、“那个端盘子的”、“卖菜的”、“老头”等这样的方式去称呼对方,这样显得很不礼貌,更不能不称呼对方直接进入谈话。
6、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
7、当被介绍给他人,需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称呼要注意有序性
四、称呼的禁忌
(一)禁用错误的称呼
(二)使用过时的称呼
(三)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四)使用不当的行业称呼
(五)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
(六)使用绰号作为称呼
五、模拟任务训练
1、有一位年轻人想要去市工商局,走了很长一段,不知距目的地还有多远,看见一位老者在前方行走,跑过去张口就问:“喂,老头,市工商局还有多远啊?”老者抬头望了年轻人一眼,说:“五里。”年轻人大喜,也不道谢,急往前走,可走了很长一段,早就有几个五里了,还是不见工商局。年轻人不禁骂起老者来。
小组讨论:请问年轻人的问题出在哪?小组派代表分别扮演老者和年轻人,如何问路,全班评议。
2、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进入一写字间,问前台秘书小姐:“这是四方公司吗?”小姐不理,这时,有两位客户走来,秘书小姐说:“李姐,王哥,我们经理正等着你们呢”
小组讨论:以上情景的称呼上有什么问题?分别由组员担任各角色,上台试演,全班评议。板书设计
项目三任务二亲密接触 人际交往四要素 称呼——人际交往的彩虹桥
(一)称呼的含义
(二)称呼的分类
(三)称呼的注意事项
(四)称呼的禁忌 作业
1、称呼有哪些禁忌?
2、请同学们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编排一个情景剧,内容涉及称呼礼仪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并进行表演。
第2课
正确称呼自己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称呼自己有哪些词语。
使学生了解怎样称呼自己,知道古代的称呼自己的词语 教学重点
称呼自己的词语有哪些 教学难点 古代如何称呼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看电视,留意过古代的皇帝怎么称呼自己的吗?你对古人称呼自己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了解一下如何正确称呼自己。
二、讲授新课
我称谓是第一人称代词的自我表达。“我”字是唯一一个贯通古今的第一人称代词,如今仅用一个“我”字就能将语法上的第一人称表达出来,既简单又明了,而在古代,尤其是在封建等级社会制度下,第一人称的使用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人的自我称谓
我国古人自称用词之复杂、等级观念之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幸亏汉语不像英语那样人称为主格和宾格之分,否则还不知要闹出多大的动静来。受等级观念的影响,古人对称谓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着严格的区分,大体可以分为上对下、下对上、尊对卑、卑对尊、父对子,子对父、夫对妻、妻对夫,以及同级、同辈等。
“朕”是皇帝专用的自称,“朕”的原意是“我”、“我的”,先秦时尊卑贵贱都可自称朕,自秦始皇开始将其定为皇帝的专称。之后,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以“朕”自称,其他人胆敢自称“朕”,就是大逆不道,有篡夺军权的嫌疑,弄不好金辉引来杀身之祸。但是,隋炀帝杨坚却始终不自称“朕”,而称“我”。
“寡人”在秦之前多为国君所使用,秦以后的皇帝中也有自称寡人的,甚或与“朕”混用;“孤”字在秦以前多用于国君的自我称谓,秦以后则为王公们所使用,侯爵以上的贵族也有自称孤的。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有“孤始举孝廉,年少„„”的自称,其实曹操的爵位已是魏公;三国时期的袁术曾自称过一阵子皇帝,但他既不称朕,也不称孤,而自称为“仲家”,这一独特的称谓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皇帝在父母面前自称“儿臣”。
“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上至帝王黄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使用。父母亲在儿女面前多以“为父”、“为母”自称,儿女则自称“小儿”、“小女”、“儿”、“女”、“孩儿”等;兄弟之间分别自称为“愚兄”、“小弟”;女子在长辈、丈夫面前常自称为“奴”或“奴家”;姐妹间自称“姐姐”、“妹妹”、“小妹”等;老百姓日常自称就一个字“我”,因环境或地域等因素,还有自称“俺”、“咱”、“侬”(旧诗词及古江浙人的自称,现在则演化为第二人称)等等;佛道教界多自称“贫僧”、“小僧”、“贫道”;另外在一些文学作品以及戏剧舞台上,出现的许多第一人称代词,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例如小说《水浒传》里关西人鲁智深、杨志自称“洒家”,宋江、戴宗等人则自称“小可”,早期的白话文中常见“小可”的称谓,以示自谦。而舞台人物还常常自称“爷”等。
现如今,“我”字仍然是自我称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代词,极具“全民性”,无论高官还是百姓都能使用,但是在有些地方,往往将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字说成复数的“我们”。例如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叔叔民族地区长期居住的汉族居民,他们所说的“我们”既可以是第一人称“我”的复数,也可以是单数,不过,用作单数的几率高于复数。笔者曾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过,发现许多少数民族兄弟初学汉语时,几乎都将“我”字说成“我们”。我始终没有弄清楚这样的混用是少数民族受了当地汉族人的影响,还是汉族人受了少数民族的影响。这也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
三、作业
举例说明称呼自己的词语有哪些?
第3课
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1、2、3、4、5、6、7、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演绎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外出和回家要像父母打招呼 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大的。
教学重点
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教学难点
小兰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有了新的理解,过生日时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给父母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2、3、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同学们,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同学们,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涨到这么大的吗?
板书:
一、说说爸爸妈妈
二、怎样理解爸爸妈妈
第4课
好哥哥好姐姐
教学目标
能积极参与讨论班级行为规范,努力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懂得自己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增强做好哥哥、好姐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能积极参与讨论班级行为规范,努力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
懂得自己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增强做好哥哥、好姐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2、1、2、提问:我们长大了,在学校是谁的哥哥姐姐? 提问:你们是学校或者家里的哥哥姐姐了,感觉怎样? 提问:好哥哥,好姐姐应该是怎样的?
你们说的没错,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每一幅图片表示的是什么意(1)有礼貌
师:见到老师、家长、客人应该怎样?你会用哪些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怎样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有好多人排队时应该怎样做?(2)认真听讲
师:上课应怎样听讲?怎样回答问题?有问题时应怎么做?(3)讲究卫生
师:什么时候要洗手?垃圾怎么处理?画画应在哪里画?不能画在哪些地方?
二、讨论有关班级行为规范
思?(出示不同类型的图片)(4)关心弟弟妹妹
师:和弟弟妹妹分享玩具;教弟弟妹妹自己学会本领,带弟弟妹妹做游戏等等
3、小结:谁来总结一下,作为好哥哥好姐姐,我们要做到哪些?
四年级 《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教案
第五篇:河南省情教案
河南的历史名人
须水小学
范静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家乡河南自古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优秀的河南人为华夏文明做出来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身为河南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认识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列举一二,并能讲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和成就。学习重点:
了解这些文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学习准备;挂图、课件
学习方法:
读图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介绍韩愈和程颢
1.介绍韩愈:韩愈 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介绍程颢:程颢,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二、讲述岳飞和吉鸿昌的故事
1、介绍岳飞:岳飞字鹏举,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生俭朴,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介绍吉鸿昌:吉鸿昌,抗日爱国名将,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三、介绍邓颖超、彭雪枫和杨靖宇的故事
邓颖超,乳名玉爱,曾用名文淑。祖籍河南省光山县,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宦家庭。
邓颖超一生始终遵循周总理的意愿,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生活俭朴。1992年7月11日去世。邓颖超留下了著名的“七条遗言”后
与世长辞。其中第一条,就是死后把遗体捐给医疗事业。邓颖超,把自已一生和一切都献给了她所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汉族,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四、课后延伸
参观当地的劣势纪念馆,烈士陵园,写一篇小作文,抒发自己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魅力河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科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培养学生利用考古知识、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旅游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的洛阳龙门石窟目列为新的世
界遗产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据说是仿照武则天雕塑的。
二、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隅,东与龙亭风景区毗邻,是以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中风物景观的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占地面积510亩,为国家黄河旅游专线重点配套工程。晚间的《东京梦华》大型专场杂技晚会,把游乐活动推向高潮,令人流连忘返。
三、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定在开封,1961年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文物藏品13万余件。南博物院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目前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五、小结全文
河南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发祥地,也是中国早期古汉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河南境内大量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盟书、简册、古玺文、古币文,还有传世汉魏石经文字、汲冢竹书以及大量的历代碑石文字资料珍。
魅力河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启发学生思考名胜古迹、对生活的影响及关系,培养学利用文字资料、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旅游点的位置及特点。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天下第一明刹——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二、人造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用劈开山峰和凿山洞的方法修渠竣工于1969年7月。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三、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鸡公山
位于河南省南部的鸡公山,是华山地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它和其他一些名山不同。我国的名山大多开发较早,在古代就很有名,而且有很多名山同时也是佛教或道教胜地。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名之鸡公山。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四、课后延伸
我国的四大避暑胜地:河南鸡公山
浙江莫干山
江西庐山
北戴河
河南的民间风俗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文化风俗,收集整理家乡风俗和历史典故。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自己家乡特有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典故。教学重点:
豫菜的特点及描绘洛阳水席的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饮食文化
河南风味以洛阳、开封为代表。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应为北方菜,但它又是别于北味,口味较淡,然淡而有味,豫菜烹必适度,火候恰到好处,调必匀和,五味调和百味香。豫菜的特色是取料广泛,选取料严谨;配菜恰当,刀工精细,讲究制汤;以咸为主,甜咸适度,酸而不酷;鲜嫩适口,酥烂不碎,色形典雅,纯朴大方;鲜香清淡,四季分明。
河南著名的风味菜点有:溜黄河鲤鱼焙面、扒猴头、麻腐海参、烧臆子、紫酥肉、铁锅蛋、牡丹燕菜、桂花皮丝、开封牛肉烩馍、博望锅盔、油酥火烧等。
二、特色民居
天井窑院,就是当地俗称的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直到今天河南陕县的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这种类似窑洞的宅院里。
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和土质状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智慧。
三、课后延伸
夸夸家乡的土特产和风味小吃。
河南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传统节日,收集整理当地所特有的节日,并能讲出该节日的来历和具体的风俗习惯。
2、正确认识节庆活动都是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祝愿的形式,并能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地区分开来。教学重点:
龙在中国的意义 龙的来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春节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 的炸响声,那位老己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年的习俗悦来越丰厚了。
二、介绍青龙节
二月初二日,俗称青龙节。也叫龙抬头。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三、介绍收获节
收获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惯,然而相同的是收获的喜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不同的日子,采用不同的仪式载歌载舞来为这个节日庆祝,为了收获的喜悦,为了劳动的成果。在节日里,交流着文化,也增进了感情。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此时已届仲夏,骄阳高照,为了防止家畜生虮虱人们在此日为猫、狗洗浴,农家则把猫、狗驱往河中
洗澡。猫、狗在这一天嬉水,与小儿同乐,因此民间也称此人为猫、狗的生日。另一习俗是晒衣服。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
四、介绍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称谓用语讲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老师、长辈的称谓语言,认知称呼他人的礼仪常识。
2、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的称谓用语,提高在日常交往中正确使用称谓用语的能力。教学重点:
养成在日常交往中使用文明礼貌的称谓用语的好礼管,培养其尊敬他人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
根据教材中的课本剧《客人来访》,课前可组织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好讨论会
1、教师播放图片,观后出示题: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使用哪些称谓用语?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看法、启发学生换位思考。
二、演个课本剧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剧《客人来访》
2、讨论:
小量的称谓用语有什么失礼之处?
小亮的所作所为会给客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听了小亮的话,爸爸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三、努力多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争做称谓用语讲礼仪小标兵”的活动。
尊敬长辈讲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老师、长辈的礼仪常识。
2、增强学生尊敬长辈的意识,提升学生对尊敬长辈礼仪常识的理性认识,并做到知识统一。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感受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养成尊敬长辈的文明行为习惯。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关于尊敬长辈的格言、小故事。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讲故事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奶奶带来快乐的赵强》、然后并鼓励学生从赵强的具体事例中加以归纳,明白尊敬老人要做到的三点:
1、对老人说话有礼貌。
2、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
3、心中时时想着老人,关心老人,多和老人聊天,想法设法让老人高兴。学生讲故事
二、人人照镜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实际:
1、谈谈生活中当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2、你应该怎么做才算对的?
三、落实中评比
采取自评、组评、师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格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诗选: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段落:
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高尔基
不要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变革中越来越脆弱地面对冲击,至少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现在为自己的双亲送上一份不算奢侈的温馨问候!
----鲁迅
自我介绍讲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认知有关自我介绍的礼仪规范。
2、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介绍,使其做到举止庄重、大方,语言简明,口齿清楚,表情自然、亲切。教学重点:
努力学会自我介绍的礼仪,增进与他人的了解和友谊。教学准备:
组织部分学生为表演相声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老师: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学礼仪。
齐唱《咱们从小讲礼貌》。
这首歌我们都唱,歌中告诉我们早晨见到老师要说教师您早,见到同学要说声同学你早,这也访问演出有关我们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谈话时的礼貌。
二、欣赏相声《问路》,弄清和别人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
老师:请欣赏相声《问路》,看看你从中得到什么教训?有请白娜、周晨(鼓掌)。
周:哎,白娜,昨晚说好了去看电影,你怎么没去呀?
白:请原谅,我走到半路上迷路了。
周:那就问呗!
白:问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驼背大爷,我走上前,大着嗓门问:“驼老头子,电影院怎么走?”
周:我说你轻点好吗?这么嚷嚷不怕把老大爷吓着?
白:吓着?可没呢,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八成是聋子,这时,又来了位老太婆,头上包着块头巾。
周:你又问了?
白:对!我说:“包头巾的老太,你知道电影院怎么走?”
周:都日本人问话了,那她告诉你了。
白:可没呢!我问了三遍,她都没吐出一个字来。
周:你这么问下去,只怕没有会告诉你。
白:你猜对了,我连一问了五个聋子。
周:我看你还是别怨人家,是你说话有问题!
白:是有问题,我想了一想就明白了。
周:明白啥了?
白:我不该叫人家驼背老头,包头巾的老太。
周:那当然。
白:问了第五个人后,又来了一位老大爷,我走上前先向老大爷鞠躬,接着说:“老大爷,请问电影院怎么走?”
周:老大爷告诉你了?
白:告诉了,他停下来,笑着说:“这孩子真有礼貌!”接着就指了个方向。
周:这下你该找到了?
白:找到了。
周:那就快进去吧!
白:进不去了,电影已经散场了。
周:太可惜了!
白:不,一点也不可惜。
周:怎么说?
白: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周:啥教训?
白:同学们,你们说说看?
学生C:我懂得了尊敬老人。
学生D:我得这样一个教训:和别人说话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老师:对了,我们和别人谈话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我们常说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是哪十个字?
学生E:是这十个字: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观看表演,弄清别人和自己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
老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相声《问话》,主要是告诉我们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如果别人和我们谈话,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看完表演后,同学们会明白的。
四、结合训练。
老师:下面进行抢答赛。
你向同桌借小刀,该怎样对同桌说呢?
学生J:我会说:王小明,把你的小刀借给我用一下好吗?
学生K:我会说:丽丽,我用一下你的小刀,行吗?
曾:你在家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L:我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请您原谅。” 学生M:我会说:“妈妈,下次我一定会小心的,这次请您原谅。”
陈:你不小心把小亮的文具盒摔到地上了,你会对小亮说些什么呢?
学生N:我会说:“小亮,真抱歉,我给你捡起来。” 曾:你想买支钢笔,你怎样对售货阿姨说呢?
学生O:我就对阿姨说:“阿姨,请您把这支钢笔拿给我看看。” 学生P:我会说:“阿姨,我想买这支钢笔,能给我看看吗?” 陈:接下来,进行“你问我答”,提的问题,是有关谈话时的礼貌。
学生Q:小明在爬树,你怎么对他说呢?
学生R:我就说:“小明,快下来,这儿危险。”
学生S:你去阿姨家做客,临走时,你对阿姨说什么呢?
学生T:我对阿姨说:“阿姨,别送了,我自己能够回家。”
曾:到这里,我有个建议,我们请老师提个问题,考考我们,好不好?(生齐答好)
师甲:当一个陌生人来你家时,你对他说些什么话呢?
学生U:请问你找谁,我不认识您,如果是找我的爸爸妈妈,就待会再来吗。
师乙:除了我们常说的礼貌用语十个字外,还有别的吗?
学生V:还有:请原谅、抱歉。
学生W:早上好,晚安。
学生X:您慢走,不用谢,没关系。
……
五、教师小结。
陈:最后,请我们的班主任魏老师为我们这次班会作小结。
魏老师:首先,要向两位主持人表示祝贺,祝贺她们俩主持的班会取得圆满成功。
表扬优秀个人,发给小礼貌。
宣布优胜组是男同学组,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
不过,女同学不要泄气,下次一定会赶上男同学的。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知道了和别人谈话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常说的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是: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同时,我们还懂得了当别人和我们谈话时,要先放下手中的事情,坐着时要站起来,眼睛注视对方,面带微知,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答问时要彬彬有礼。
在生活中,我们都愿看到真诚的笑脸,听到文明的话语,同学们,拿出实际行动来,让礼仪之花遍天下!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次班会。
齐唱《歌声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