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羽本纪》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评价。(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3)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教学手段】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3)应用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含义,注意“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
2、将不能理解的句子划出来。
3、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我们刚刚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伟大文学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与项羽这位威武雄壮、叱咤风云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面碰面,我们感到了历史的滚滚硝烟扑面而来,一曲悲歌弥漫了我们的心田。掩卷沉思,我们该怎样认识与评价这位英雄,从而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二、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学书不成,去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闻之皆争下项王 田父绐曰:“左。”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梁以此奇籍 项王然其言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下列黑体词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a.毋妄言,族矣!灭族,名词活用作动词
b.项王然其言以„„为然,认为„„是对的形容词意动用法 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自
d.然今卒困于此副词,终于,最后 答案c
4、指出以下句子的特殊句式
①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②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第二篇:《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评价。(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3)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教学手段】
(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3)应用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含义,注意“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
2、将不能理解的句子划出来。
3、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我们刚刚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伟大文学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与项羽这位威武雄壮、叱咤风云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面碰面,我们感到了历史的滚滚硝烟扑面而来,一曲悲歌弥漫了我们的心田。掩卷沉思,我们该怎样认识与评价这位英雄,从而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二、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学书不成,去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闻之皆争下项王 田父绐曰:“左。”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梁以此奇籍 项王然其言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下列黑体词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A.毋妄言,族矣!灭族,名词活用作动词
B.项王然其言以„„为然,认为„„是对的形容词意动用法 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自
D.然今卒困于此副词,终于,最后 答案c
4、指出以下句子的特殊句式
①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②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答案:①判断句②被动句省略句
5、在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中,不正确的是()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译文:老天爷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B.两人尝有德于项梁。译文:两个人曾经对项梁有恩德。
C.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译文:于是项羽就立即和汉王在广武涧交谈 D.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译文:别再做那些徒然使天下百姓父子受苦的事 答案c
三、解读文本,认识人物
分部分阅读文章,注意挖掘细节,分析、概括各部分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小组讨论。
(一)少怀壮志
出身武将世家,与楚渊源深厚。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但几次学习“不成”、“不成”、“又不肯竟学”
(二)叱咤风云
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比较缺乏沉稳,易怒,莽撞。
(三)垓下悲歌
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
四、讨论:项羽才气过人,英勇非凡,但最终却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剧呢?(可适当让学生接触本课文以外的,有关项羽的知识)明确: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不能知人善用,过于强调个人的力量目光短浅、自恃功伐、足勇少智。第二课时
一、学习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1、学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末尾对项羽的评价。(课后第一题)
2、司马迁的这段文字指出了项羽的哪些优点和缺点?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肯定了项羽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英勇善战、迅速推翻暴秦统治的巨大贡献,指出了项羽在策略上放弃关中,在诸侯中陷于孤立的失误,批评项羽居功自傲,迷信武力而不自责的品行。
3、请在课文中找出能表现这些优点和缺点的文段或句子。
4、请学生发表对项羽的看法。提示: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②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严格的历史性 ——科学的阶级性 ——充分的全面性
二、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重点研读“垓下悲歌”,探讨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1、读“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两部分内容,体会其悲壮美。
2、思考讨论:项羽本可以东渡乌江,为什么最终选择自刎? 小结:乌江亭长的出现是诱因,项羽自身的性格是本因。
乌江自刎的原因是明义知耻卫尊严。项羽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他树立起一座丰碑: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3、结合前人评价项羽评价的诗歌,谈谈你认为项羽是否应该自刎?请说明理由。(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练习二进行)
(1)下面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你同意哪一首诗的观点?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参考答案】:
晚唐杜牧的《题乌江亭》认为:胜负是兵家之常,项羽在乌江边虽遭失败,但只要“包羞忍耻”,仍是“男儿”好汉。江东弟子人才辈出,项羽若渡过江东,吸取教训,以后“卷土重来”也大有可能。作者认为英雄豪杰应能伸能屈,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兵败雄心在,如果卧薪尝胆,一切从头开始,“东山再起”是有可能的。他的观点是“男儿大丈夫”兵败自刎并不足取,而“忍辱含垢”、力图雪耻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北宋王安石的《乌江亭》认为:楚军身经百战早已疲惫不堪,壮士也为之悲哀,垓下兵败的颓势已难挽回。江东子弟虽然还存在,但有谁愿意为项王“卷土重来”效力呢?作者认为此时的项羽已是军民离心,不再是当初起兵江东之势了。而今中原兵败,大势已去,实无回天之力。纵使回到江东,也不可能有当年的辉煌了。
身经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的女诗人李清照的《绝句》,对项羽是非常推崇的。诗中认为:人活着时应当作“人间豪杰”,即使死了也应当成为“鬼中英雄”。项羽西汉初年在乌江自刎的事,到北宋末年已过去千年之久,但作者至今还思念着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作者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刚强、壮烈感人的悲剧英雄。她不以成败论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概豪壮,可敬可畏可歌可泣,令人敬仰。(2)、为什么三位诗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这三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楚霸王,实际上是作者对现况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要正确理解三首同题材诗,必须从作者的个人际遇谈起。
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功郎中、知制诰”,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李清照作为北宋过度到南宋的诗人,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于是从女性的角度,对项羽为人的价值高度作出评价。作者的用意在于用项羽这个“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纸醉金迷。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大好河山,但求偏安江南。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这三首诗一直是诗评的焦点,众说纷纭。如果项羽不死,历史是不是真的就能改写,这个谁也说不准了。
三、返观自身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的解读,我们得以走进项羽丰富的内心世界,得以与霸王同喜同悲,得以感受英雄独特的人格魅力,在项羽的身上,我们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又如何在现实中升华自我呢? 自信但不能自负 真诚坦率
重视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应该博采众长,提升自我„„
四、总结
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以项羽为对象的人物评论。
第三篇:项羽本纪赞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赞》教学设计
上新庄东台学校 唐君莲
学习内容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熟读文本,理解重点句子。
3、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辨正地认识、评价,砥砺学生自我的人生修养。
学习重点
学会正确地辨正地去分析、认识历史人物。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启示: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简介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初读课文,读通文本。
1、视频朗读,学生听读课文,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
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分小组读。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五、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六、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学习本文后谈谈你的感受:(提示:结合司马迁的赞)明确: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的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亡之速。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七、小结:
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也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第四篇:《项羽之死》教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力目标: 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邦在逆境中沉着冷静的性格,吸取项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够理智的教训。
二、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
第五篇:项羽本纪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项羽本纪》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案 2008-10-03 手机版 江苏四中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人物传记。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项羽本纪》的内容,了解《项羽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品读第1—2节了解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从而自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3、通过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4、品读第3节,疏通文意,了解巨鹿之战,并掌握各种文言现象。通过把握“巨鹿之战”,分析并了解项羽的将帅神威。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选读》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板块,旨在让我们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马上要学习的《项羽本纪》是专传,另外几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合传,《滑稽列传》与《刺客列传》是类传,即同类人物的合传。它们从叙事体例上说,本专题选文和其他专题的绝大多数选文一样,同属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历史散文。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本文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因原文较长,本书只选了项羽家世的介绍和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两个片段。未入选的精彩片段还有巨鹿之战前的“吴中起兵”和“巨鹿之战”后的我们学过的“鸿门宴”。
本文学习目标:积累有关文言知识;了解项羽的个性特点,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理解并学习《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
二、朗读
1、注意读音 栎阳逮(能扛鼎(()()()()()()))
狱椽()
繇役()
力
钜鹿()
釜甑()
甬道惴恐()
诸侯皆属焉()
垓下名骓()
歌数阕()
田父绐曰()
刈旗瞋目而叱()
王翳()
瞳子苗裔()
陇亩之中()
自矜功伐檥船()
乘埶()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学万人敌——不肯竟学——尝有栎阳逮——狱椽——以故事得已——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宾客——以是知其能——族矣——以此奇籍
2、提问交流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写字。学万人敌——敌万人。不肯竟学——完。
尝有栎阳逮——有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狱椽——官吏名称。
以故事得已——因为这个缘故。皆出项梁下——下,下面,不及的意思。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阴,暗中;部勒,部署管理。以是知其能——以是,借此。族矣——灭族
以此奇籍——奇,意动,认为„„奇特。)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最初起兵时,二十四岁。他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家世世代代做楚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学习识字书写没有学成,放弃不学了;学习剑术,又没有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认字足够记写名姓就行了。剑术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对抗一万人的本事。”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大意,又不肯学完。项梁曾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就请蕲县的狱椽曹咎写信给栎阳的狱椽司马欣,因此被牵累的事得以了结。项梁杀了人,和项籍在吴中逃避仇人。吴中有贤能的士大夫都不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为他们主办,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各人的才能。秦始皇出游到会稽,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他的口,说:“不要胡说,会灭族的!”项梁因此认为项籍奇特。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起大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都已敬畏项籍了。)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卿子冠军——皆沉船——破釜甑——无一还心——楚兵冠诸侯——膝行而前——诸侯皆属焉
2、提问交流(卿子冠军——项羽这股军队的上将军宋义。皆沉船——沉,凿沉。破釜甑——
无一还心——没有一个人有回头逃跑的想法。楚兵冠诸侯——冠,居诸侯之首。膝行而前——膝行,跪地用膝盖移步。诸侯皆属焉——属,归属。)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项羽杀掉卿子冠军以后,威震楚国,名声传遍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士兵两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交战稍有胜利,陈余再次请求增援。项羽就统率全军渡过漳河,都沉掉所有船只,砸破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粮,借此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于是楚军一到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交战多次,截断他们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苏角,俘虏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奋勇当先居诸侯之首。巨鹿城下,诸侯援军有许多座营寨,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等到楚军攻打秦军时,诸军将领都在壁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惊惧惶恐。当打败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时,无不跪在地上,用两膝前行,没有人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是何楚人之多也——常幸从——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奈若何——歌数阕——莫能仰视
2、提问交流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何,要不,为什么。常幸从——常,一直。力拔山兮气盖世——盖,超过。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宝马不向前。奈若何——把你怎么安置。歌数阕——数阕,数遍。莫能仰视——不忍心抬头看他。)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项王军队在垓下筑起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包围了好几层。晚上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着楚地的歌曲,项王就大惊道:“汉军已经全部得到楚国的土地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就连夜起来,在营帐中饮酒。项王身边有位美人名叫虞姬,一直受宠随行;项王有匹骏马名叫骓,经常骑它。这时项王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能拔山呀,气势盖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难于驰骋。骓马不前行呀,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把你怎么安置!”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伴唱。项王泪流数行,左右的侍从人员都哭泣,不忍心抬头看他。)
六、疏通第5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直夜溃围南出——平明——骑能属者——田父绐曰——然今卒困于此——今日固决死——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刈旗——期山东为三处——辟易数里
2、提问交流
(直夜溃围南出——溃围,突围。平明——天亮。
骑能属者——属,跟从。田父绐曰——绐,欺骗。然今卒困于此——卒,终于。今日固决死——固,一定。为诸君快战——快,痛快。必三胜之——一定胜他三次。刈旗——拔了他的军旗。
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边。辟易数里——辟易,躲避。)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于是项王就骑上战马,部下精壮骑士相从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决重围,飞奔而逃。天明时分,汉军才发觉,派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骑兵能跟得上的只剩一百多人。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种田老人,种田老人欺骗他说:“向左走。”项王向左,结果陷入大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他们。项王就又领兵向东,到达东城,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数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有八年了,身经七十多次战斗,阻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遭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未失败过,于是称霸,据有天下。然而今天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啊。今天肯定是我的死期,愿为诸君痛快地打一仗,一定胜它三次,给诸君冲破重围,斩杀汉将,夺取汉旗,让大家知道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作战的过错。”就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分别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包围起好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骑兵们四面奔驰而下,约定在山的东边分做三处集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喊奔驰而下,汉军如草木随风倒伏,于是斩杀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担任骑将,追击项王,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受惊吓,退避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们在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就分为三路,再次包围楚军。项王就飞奔过去,又斩杀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几十上百人,又聚集他的骑兵,仅损失了两名骑兵。就向他的骑兵说:“怎么样? ”骑兵都佩服地说:“正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七、朗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