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瓜州县第三中学
李彩霞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性很强,信息技术教师应提高个人专业技术熟练度和操作性,细心完成课前探析与书本研究,明白学生的个性相异,彻底弄清学生的认知框架,实现教材的重难点突破和实施措施,使教学过程能够张弛有度,激发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热情,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关键词:初中教育 信息技术 初中微课 微课设计 教学实施
一、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内容、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基本载体,展示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期间里有关某种识记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方案而实施的生动的教和学的行为全过程。“微课”的关键建构元素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另外还存在和此教学话题有关的教学方法、素材资源、教学反馈、模拟测试及学生评价、教师点拨等协作性教学辅助,其中以特殊的组合关系与表达方式一起“创造”了一种半系统化、主题化的信息板块实践“微环境”。
“微课”的关键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此外也含扩和此教学课程有关的一些助力性教学资源,这类资源形成了一种主题化、半系统化的氛围。因此,“微课”资源是与以往教学资源相差甚远,并且又属于传统教学资源积累上建立起来的新的资源。“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资源授课途径凭其带有综合性知识、表现水平高、灵活度强、简约高效等优势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环境里自然产生,所以分析“微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里的操作,来实现丰富信息技术教程的教学收获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思索到现实要求与可行性,教师应选择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为研究的基点,突出研究基础教育里信息技术“微课程”的筹划和运用分析。与很老套的旧式课堂比较,“微课”的重点集约,目的明确,正适应新阶段新课改下的创新教学环境。
二、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原因、意义
本学年从学生课堂上讲授新课时,借助了微课教学,并且基本上是将微课运用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当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实在陈旧,如今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便学习了信息技术,练习的就是word、excel、ppt、画图等基本软件,若初中阶段仍就此类程序进行重复练习,即使当代学生的电脑操作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也都会对这门课程完全失去兴趣的。所以,本学年大胆地给学生介绍了scratch这个编程软件,一般教师操作一遍结束后,都将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便将微课当成一种辅助教材,假使学生忘记方才教师操作里的关键步骤,也能够借助打开微课进行再次听讲。经过一学年的实验教学后,多次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不断得到反馈与建议,确认微课的设计与实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上发挥了不少的积极作用。
舒缓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日常中信息技术课总是需要教师进行演示,但演示却是课堂里反复次数最多的,是传统课堂上耗用最多时间、精力的板块,教师既需要不断提升课堂效率,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自我减压。设计教学视频,便是微课的最初形式,可作为信息技术课堂上一举两得的教学手段。学生从课堂学习中习惯从教师演示或者讲解时获取新知,或也能找来教材以识记技巧,事实上此类方式的学习成效是比较不理想的,大量干扰因素经常存在,像是离教师太远看不清、教师讲课声音听不清、旁边同学做其他事情引起分心等等,教师的统一授课,无法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接受、理解程度,更不能让学生可以有机会根据疑问与教师或同学间进行讨论思考,这样便无法真正完成教学目标的实际任务。所以,教师实施微课教学,可以在准备之前就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水平,在设计教学视频的过程中,设置相匹配的几个提问以及讨论练习,使学生自主分析探索,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皆参加进来。教师只要适度把握微课实施的服务功效,以简单实用为先,毋庸置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潜力,促进养成学生自觉练习,快乐求学,操作验证,归纳、总结学习规律,强化新技能,高效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的措施
应加强展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运作技能,把“任务”做动力,把案例做导引,从表到里,潜移默化。关注信息技术作业的即时性和扩展性,完成课堂吸收,努力不在课下后安排作业,否则不利于课效的互动测试。有关提升CAI应用与制作能力,“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工具。”正确、科学地利用CAI便可使课堂如虎添翼,谨慎选择某些内容适合用CAI展示,但不能盲目地一味使用CAI。一项页面设计美观、交互性高、使用筒单、筒洁又生动的课件,才可有效挖掘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影响,从页面设计里注意背景和文字颜色自然配套,文字上通俗浅显,但不可在CAI里添加复杂多变的符号或图表,形式上追求形象,操作方面使每个学生可以方便行为。
反复讲解操作细节。技术操作非常重要,一招不对,满盘皆输。比如说,二维动画的制作,flash操作程度繁复,步骤难记,教师演示的速度又特别快,基础较弱的学生就会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操作课程里,许多学生因为一小步的失误便不能完成程序的编写,如此既是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是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按照教学任务的具体需要,耐心讲解的同时一步一步地操作,与学生一起制作微课。经由微课的渠道实施教课,教师就能让复杂的知识简约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挑战心的时候,亦能够调整教师的学习进程,微课此类教学设计囊括高效性、功利性、情感性、多元性,让学生在更加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容安排里获取新知识与技能。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本体,教师为指导,在教课里以作业机动为主,其他训练模式为辅,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与素质,巩固信息的收集、处理、改造、传播、存储、使用的普遍措施与方法,来推动其他学科的进步,使信息技术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好伙伴。参考文献:
[1] 徐彬,张帆,金石梅.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的设计初探——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为例[J].时代教育.2016 [2] 邓绮妍.基于微课资源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学习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5 [3] 王甲云.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 [4] 张亚娇.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 [5] 苗国芳.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探究——以《初识flash动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 [6] 吴清泉.中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的策略——以《Photoshop图像合成》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6
第二篇:信息技术微课
信息技术微课 教学设计
课 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 授课地点:科教楼录播室 授课时间:2016年9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1)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我探
索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强学生合作精神。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只有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需要我们给它安装一系列的软件才行。但是,面对这么多的软硬件资源,就必须要有一个管理者来进行合理统一的管理,才能使计算机正常高效地工作,这个管理者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
(用课件出示课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
(二)新课
1、计算机操作系统
最初的计算机是没有操作系统的,科学家是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控制计算机,直到后来操作系统的诞生,才使得计算机普及开来。其实,刚才同学们开机时出现的画面就是操作系统WindowsXP的开机画面,现在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WindowsXP的桌面。
那么,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就是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交流的桥梁。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任务: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存储器管理、应用程序接口管理、用户界面管理。)
2、操作系统的发展
我们刚刚提到的WindowsXP,是现在最常用的、风靡全球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最早出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不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是DOS(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它是1985年到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最主要的操作系统,是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管理,曾经占领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大半壁江山,全球绝大多数电脑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那么DOS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3、探索活动: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来认识DOS操作系统。(1)进入DOS环境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进入到DOS环境下。进入DOS操作系统后,我们发现界面不是桌面和图标,而是一个字符界面。在字符界面中,我们只能通过键盘输入字符命令来指挥计算机工作。
(2)在DOS操作系统下向计算机发出命令
学生活动:
①请大家在键盘上输入time然后按回车键,观察执行了什么操作;
②敲回车后再输入date,然后按回车键,又观察执行了什么操作;
③输入 exit后,按回车键,又执行了什么操作。
(3)老师小结
DOS操作系统没有桌面,采用的是字符界面,是纯文本界面,用户对电脑的操作是通过键盘命令完成,完成每一项操作都必须键入相应的命令,是单任务系统,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界面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随着软硬件的发展,该系统已经不是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已被Windows操作系统代替。现在的计算机一开机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每一项操作基本都是用户通过鼠标操作完成。Windows是在DO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两个是同根的,DOS——Windows3.0——Windows95——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Windows7到现在的Windows8都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一步步完善,一般直观的感觉Windows跟DOS不同的就是采用图形化界面,操作更人性化,使我们更容易更快捷地操纵计算机。
(依次出示各个操作系统的界面)
4、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
在日常操作中,我们发现Windows具有如下特点:(1)直观、高效的图形用户界面
Windows的用户界面统一、美观,便于操作者学习和使用,Windows所有的程序都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外观,包括窗口、菜单、工具条等,使用者掌握了其中一个就不难学会其他软件的基本操作。(2)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环境
多任务:它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是以窗口的形式出现在桌面上。(演示加以说明)多用户:还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为每个用户保留独立空间,不同的用户在登录时通过输入不同密码进入到自己的设置环境中。(举例加以说明)
(三)知识拓展
1、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
Windows操作系统1985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些什么发展历程呢?请同学查阅资料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中的不同版本查找出来。
2、计算机除了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外还有那些操作系统呢?
第三篇: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微教学在线视频,它不受时空限制,可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需要,是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基本素材和资源。本文利用微课翻转《物体的内能》一课为例,从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课后延伸三个方面谈谈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课后延伸;微课
随着社会发展,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也为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的微课学习提供了可能。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微教学在线视频,它不受时空限制,可满足不同个性与层次的学习者的需要,是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基本素材和资源。科学微课程则是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学情,在精准微目标指导下,精选微内容,选择微策略,编制微评价,以视频或动画等依托数字化技术呈现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在准备参加浙江省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案例展演活动时,利用微课翻转《
3、5物体的内能(3)》一课为例,从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课后延伸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模式(如图1)。
一、课前翻转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要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调整教材的顺序,编制学案导学,设计丰富的微课程,让学生明目标、自主学、进阶练,从而达到基本学会的目的,同时,为课中引探提供聚焦的问题。
(一)微视频录制
微课程包含了所讲知识的背景与该课程将要解决的问题。制作一个优秀的微课,首先应该明确本微课应该达到怎样的课程目标,然后进行课程活动(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制作。录制完成的微视频可以通过教师专题网站、U盘拷贝、QQ班群共享、班级公共邮箱、云盘分享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和家长。
1、确定相对应的微目标与微评价
每个微课程都应有清晰的目标或说明,确定微课程的目标时,应分析领悟课标、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的要求:以汽油机为例,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认识燃料的热值。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物体内能的概念、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基础上进行的内能利用教学,掌握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后,有助于汽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学习。因此,将微课目标确定为:①认识燃料热值的概念与单位,说出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途径;②以汽油机为例,说出热机的工作原理。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该目标,还应设置与微目标对应的微评价――检测试题。
2、选择恰适的微内容与微策略
微课时间有限,要以微目标为指导,精准取舍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提高时效。同时,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疏密度和梯度及所采取的策略等都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课中,学生已经学过密度等物质的特性,迁移到燃料的热值学习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知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需要合理引导,所以,将其定为本微课的重点。
3、编制脚本选择制作工具录制
微课大小一般在50M左右,以便于学生下载或点播。为了使微课画面设计优美、内容安排精当、节奏把控准确、讲解交互性强,我们应该根据微目标、微内容、微策略和微评价编制脚本。针对上述重点内容可以编制脚本(如表1)。
微课要求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声画同步;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根据表2所述自由组合。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师明确告之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在家带着问题自行学习微视频,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微课为学生提供教师一对一的临场感,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随时停止和重播某个视频片段,以确保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完成进阶练
提供一份与微目标和微内容相吻合的学习检测,这是微课程的必备环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期望的是在学生练习时能够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因此,教师可利用“问卷星”制定一份在线检测题。在线检测便于对答卷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教师浏览每一份答卷详情,及时给予学生在线帮助与评价。本课的进阶练习如下。
(1)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属于____,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做功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
(2)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2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4)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____能量与____放出的能量之比。提高热机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二、课中引探
在建立课堂翻转时,会发现课堂上的时间多了许多。这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进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重新评估并调整教学设计,聚焦问题,通过设置具有思维深度和更高参与度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并通过综合训练在应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
(一)聚焦问题
基于微视频的课前翻转,为课堂教学准确地找到了教与学的起点与着力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通过课前进阶练习的反馈,实现问题聚焦,并进行二次备课,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学生提交答案后,笔者发现学生对“燃料热值的概念与单位”、“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途径”、“汽油机的构造及热机的工作原理”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缺乏系统认识。因此,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通过实物模型、SWF积件及工作过程原理图多种形式,提供丰富的表象,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能力本位的目标导向,创设真正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多次循环和新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在科学课堂上,采用翻转模式为科学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更多时间与机会。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微视频并不能取代科学实验,因此,应根据聚焦问题,设计开展学生喜爱的实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与能力上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本课中,笔者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实验探究活动:利用汽油机剖面模型和SWF动画积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汽油机工作循环图表。
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____次,曲轴转动____周;燃气对外做功____次。
同时,为了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互动与关联,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笔者还设置了一个讨论活动:展示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图和效率,说一说热机的改良方向和你的感悟。
由于翻转学习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可能是零碎的,通过课堂合作探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化。在小组互动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展示、汇报、动手操作等形式,最终形成了知识网络(如图3)。
(三)综合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让学生通过分层作业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后延伸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均应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无论学生存在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都应努力实现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微课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方面,部分学生可能通过课前翻转与课中引探对部分知识未能消化与吸收时,还可以在课后借助微视频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基础。此外,浙教版科学课教材中安排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栏目,如本课中的“喷气发动机”涉及的知识虽非课堂标准要求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后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微视频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后自主的拓展学习;另一方面,课中引探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汽油机又可以使微课资源进一步丰富与再生。
微课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教师角度看,对数字化的微课制作与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增强科学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和教研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学生角度看,微课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在课前翻转、课中引探、还是课后延伸,学生都可以主动地控制学习节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初中科学课程具有综合性的视野、鲜明的实验与探究特色,教学中如能进行相关的微课开发、共享与应用,必定会大大丰富课程的内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第四篇:初中英语课堂中微课的设计和利用
初中英语课堂中微课的设计和利用
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达到有效教学目标的方法日益增多。就现代初中英语教学特点来说,其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及传统课堂教学经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必须加以利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作用。本文从微课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初中英语课堂中微课的设计和利用,以期为初中英语微课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一、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一)微课的起源与定义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一概念由“1分钟教授”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国内这一概念由“中国微课之父”胡铁生首次提出,流行于2012年下半年的“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录制的视频。“1分钟教授”David Penrose将微课定义为:“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手段,以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内容的课程”。“中国微课之父”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在线课程资源。本文中研究的“微课”是基于上述研究,特指那些以微型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某一独立的英语知识点来设计一个2~5分钟的视频情景,并制作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等辅助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实现选择性的个性化学习。这种解构建构后呈现出的知识点内容更符合初中生的思维习惯与成长特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主题突出。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教学环节(导课、授课、评价、作业),教学主题集中为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教学时间短。微课程教学主题突出,核心内容为教学视频,教学时长通常为5~8分钟,最多不宜超过10分钟,因为人的有效注意力就在10分钟左右。
3.教学局限性小。微课视频及辅助教学资源总容量大约为几十兆,不会太大,视频格式也都是网络在线播放的主流媒体格式,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也可以下载到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4.教学内容碎片化。每个微课视频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先熟悉掌握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设计编排,按照知识点将学习资源分割,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学习内容碎片化,可以满足学生零散学习的需求。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微课设计和利用
(一)课前导入设计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开始,成功的导入设计可以整体上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前充分了解本课教学内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注意力的课前导入环节。导入设计以微课程形式作为单元话题的背景知识,利用微课播放相关歌曲,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图文并茂的演示,同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形式多样的导入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参与到学习中。例如,牛津译林版英语八下《Unit 2 Travelling》,单元话题是旅游,笔者以Mariah Carey的Candy Bling Copeland作为Background music,将世界各地标志性建筑的图片一一呈现,并询问学生“Which country is it belong?”“Have you ever been to...?”“What will you take when you travel?”在问题中导入教学内容。牛津译林版英语九上《Unit 8 Detective stories》可以利用根据《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改编的电影制作成一个微视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常用的导入方法有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谚语俗语导入、主题导入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班级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词汇练习
初中词汇学习一般仅限于跟读、图片呈现、默写等手段,笔者在词汇课上会尽量将目标词汇分组,每组单词量10个以内,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主题,并将该主题以微课程的形式设计展现。例如,牛津译林版英语八上《Unit 6 Birdwatchers》,将“nature、type、crane、swan、eagle、red-crowned、rare、provide、cover”分为一组,以“protect the birds”为主题,微课设计如下:Step 1,画面中出现主人公Tao,“Hi!Everyone,I’m Tao.My daddy is a birdwatcher.”Step 2,视频中出现观鸟者照片,“His job is to investigate and monitor the rare type of birds.”Step 3,“I have some pictures.Now come with me and meet them.This is crane、swan、eagle、red-crowned„”视频中出现相应鸟类的图片(此处可以介绍一种鸟类后暂停一下),“Do you know them now?”再播放一遍图片,消除文字与解说。Step 4,“Many of them are in danger,so the Government provide cover for them by building nature reserves.”展示几张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图片。
2.语法练习
初中对语法学习的要求为:可以归纳语法规则并运用语法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对过去完成时的教学,笔者设计了一个自创情境的微视频,微视频中出现大量句子供学生归纳语法规则,视频中提前设计好一个时间轴,接着用两个简单句来描述图片,进而引出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复合句:By the time I got up,my brother had already finished his breakfast.然后引导学生模仿微视频中的句子进行语法练习,故事改编或者故事续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调侃自己的迟到:By the time I entered the classroom,the class had already begun.3.口语练习
口语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初中英语现在越来越重视口语教学。口语教学中微课设计分为演示板块、模仿板块、练习板块、英汉互译板块,学生观看视频,按板块进行对话演练。例如,上述牛津译林版英语八下《Unit 2 Travelling》导入本课,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对各地的著名景点有一定的了解。在Integrated skills课上搜集“走遍中国”节目视频做一集微课,视频中抹掉文字与解说,观看后教师先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景点,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介绍方式,也可以自己发挥。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出一组英语句子和一组汉语句子,让学生英汉互译,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加强练习,这时教师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描述很多都大大超出了课文语句,教学成果显著提高。
4.写作练习
写作在中考中占据一定的比例,现阶段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均有待提高,除学生自身水平限制外,写作教学的不重视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写作积极性。因此,开展英语写作微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教学牛津译林版英语九上《Unit 6 TV programmes》时,初中生都处在爱看电视的年纪,经过系统的教学后,可以将一些当下热播的综艺节目或影视剧整理到一集微课中,观看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TV programmes的作文,内容可以是“What TV programmes do you like/hate watching? And why?”作业与电视节目相关,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氛围轻松地达到了理想状态。
(三)课后评价反思设计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既应包括良好的导入和丰富的课堂内容,还应包括课后评价反思。课后评价不仅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手段,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后反思也是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方法,因此课后评价反思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微课教学模式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专题测试、综合模拟训练和过程性评价量表,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进行个别辅导,督促学生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整体提高班级学习成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成果,就应积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在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中全面应用微课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真正促使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精品化、教师团队精品化。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编辑
张晓楠
第五篇: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广西柳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何华坤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人都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然而,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在小学开始开设,但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仍很欠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重压之下,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足,学生上机实践时间有限,传统的教学授课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半知不解。微课作为时代产物应运而生并且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本作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做以下介绍。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进行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教师在开发微课教学视频时还应该注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内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所论述的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小问题的微课程。[1]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势
1、微课教学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操作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演示只能让学生有短暂的记忆,有的操作技能,例如EXCEL的运用公式计算、Photoshop图片处理等操作,需要学生自己多动手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但由于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时有限,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对信息技术各种操作技能似懂非懂,久而久之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的应用,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把某一个知识点或操作过程制作成几分钟以内的微课,发布给学生学习。学生在上机操作忘记时,可再次浏览观看,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满足感,进而加大了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老师要求掌握的操作技能后,都能主动的去观看其他教学视频。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老师要求的操作后,一般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
2、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引用微课教学应用,跟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过程有本质区别。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然后学生上机练习,这时候学生如果遇到问题,一般是举手问问题,老师解答,但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老师答疑环节总是照顾不了所有学生,造成部分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学生遇到问题不再等待老师的解答,而是反复观看学习教学微课,反复上机练习,最后掌握操作技能。
3、微课教学能让学生自主进行检测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情况缺乏有效的测试手段,学生也无法了解自己理论知识掌握得如何,对知识点都是半知不解,似懂非懂。微课教学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检测。学生自主检测既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掌握理论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使用QuizMaker制作有交互性的互动测试,发布给学生进行自主测试。
三、微课制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微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个微课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微课制作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确定微课知识点
要使微课的内容更有价值,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将知识重难点梳理出来,制作成微课。微课的制作要围绕教学有效性而进行,不能为了使用更多教学方法而滥用微课,这样不仅浪费教师备课时间,于教学效果而言毫无用处。例如“信息及其特征”一节,一些微课制作者将PPT的讲课稿录制成教学微课,跟传统的教学无任何区别,只是PPT变成微课,但效果却不尽如意。而FLASH的“补间动画”,由于操作性比较强,将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观看,效果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练显著。笔者曾在初中两个平行班里做过实验,“一个球沿着一条线运动”的动画教学,通过微课授课的班级上交作业率100%,而且完成时间大概是五分钟。而通过传统方式授课的班级上交作业率是30%,剩下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处于提问状态下才能完成。
2、微课制作之前做好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微课有效性的前提,围绕某个知识点,充分备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是确定知识重点难点,还需要围绕知识点选择有效的展示方式。制作微课前也必须确定好知识点的展示方式,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有的适合使用摄像机摄录,有的适合使用录屏软件录屏。技术的使用要坚持适用和有效原则。
3、微课制作必须控制时间长度,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家长和学生心中都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是以消遣放松的心态来上课,如果微课制作时间过长,学生没有耐心观看,效果自然减弱。因此,微课制作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10分钟法则,把微课长度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利用短短的几分钟把知识点讲解清楚。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教学信息资源为基础,具有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为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创造了可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受学生家长重视,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将微课教学应用其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改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增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 施云春.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