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节舞蹈教案
第四节 腿—压腿、抬腿、踢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腿部运动,增强学生的腿部柔韧性和爆发力。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地面大踢腿教学中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动作要领的讲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1.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师:很好,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
2.调节呼吸练习
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做一些调整练习。
(师边做边喊口令,从肢体到呼吸都调节放松一下,8个8拍)
(二)、动作学习1.坐压前腿: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5.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三)训练要求:
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四)总结
第五节 胯——开小胯、开大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胯部运动,增强学生的胯部柔韧性和爆发力。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地面胯部活动中学生的动作柔韧性锻炼。
三、教学过程
(一)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1.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2.复习腿部动作。
(师边做边喊口令,学生做动作,8个8拍)
(二)、动作学习1.坐开小胯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做法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开大胯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绷直两侧打开,上身垂直坐地,双手腹前扶地。做法①: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双手向前伸出,原路线返回。做法②:上身向右(左)下压,右手扶地,左手托掌,随身体侧压,左手扶右脚,此动作可反复进行。四拍一次,两拍一次均可。
3.胯环动
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仰卧,双腿并拢绷脚,双手小七位扶地。做法①:(内环动):1-2双腿并拢绷脚抬起90°;3-4双腿分开向两侧地面靠近;5-8贴地面两腿向内移动回到准备姿态。做法②:(外环动):1-4双腿绷直贴地面分开;5-6从体侧面向上并拢呈90°;7-8并腿慢落下到准备姿态。
(三)动作练习
(四)活动小结
第六节 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腰部运动,增强学生的腰部柔韧性和爆发力。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腰部活动中下腰时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动作要领的讲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1.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2.复习腿部和胯部动作。
(师边做边喊口令,学生做动作,8个8拍)
(二)动作讲解学习1.坐顶上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拧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5.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三)训练要求
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四)活动小结
第二篇:第四节鱼_教案
第四节:鱼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鱼类的外形及鱼类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鱼的外形和概念。【教学难点】
根据鱼的共同特征进行演绎推理。【教学过程】
一、双方举例,初步建立概念。
1.请学生举例,各种常见的鱼类。例如,鲤鱼,金鱼„„
2.利用PPT上的图片,提出:你认识图片上画的几种鱼吗?(草金鱼、鲤鱼、鲫鱼、黄花鱼)
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
①鱼生活在什么地方?
②鱼靠什么行动?
③鱼是怎样呼吸的?
④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归纳,这些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 同时提问,我们平常意义上将所有的水中生物都称之为“鱼”,这样的说法是否合理? 举例,章鱼,娃娃鱼等,是否也是鱼类?
教师小结:这些鱼在外形上具有以下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3.认识鱼的共同特征
(1)讲述: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我们几种常见的鱼在外形、生活环境和繁殖后代方面的共同特征。自然界里鱼的种类很多,你能根据对这几种鱼的研究,推想所有的鱼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推理:
鲤鱼、鲫鱼等身体表面都有鳞,头部都有鳃,都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都用卵繁殖后代。从而推断:所有的鱼身体表面都有鳞,头部都有鳃,都靠鳍运动,都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卵繁殖后代。
(3)教师小结:鱼的共同特征。
二、确立概念,深化概念
(1)经过上述的讨论和归纳,提问: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动物是鱼?
(2)教师小结:凡是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用卵繁殖后代的动物都是鱼。确定鱼类的概念。
(3)教师:“既然已经给出相关概念,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总结出鱼的5个特征,凡是具有5个特征的动物就是鱼,凡是没有这5个特征的或只具备其中的一点两点的动物就不是鱼,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请同学列举些不是鱼类的例子,并简述原因。
如,章鱼是软体动物不是鱼,它不具备鱼的一些特征。海豚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三、巩固
1.再次令学生回忆:
具备什么特征的动物是鱼?
2.课本图中的这些动物你认识吗?叫什么名字?
(金枪鱼、旗鱼、乌贼、章鱼、带鱼、比目鱼、鲸鱼)
3.小组讨论:
课本图中的动物,哪些是鱼?哪些不是鱼?为什么?
4.引入推理,总结之前提到的各种鱼类和非鱼类:
(1)凡是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的动物都是鱼。
金枪鱼、旗鱼、带鱼、比目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运动,所以金枪鱼、旗鱼、带鱼、比目鱼都是鱼。
(2)凡是鱼都靠鳍运动。
乌贼、章鱼没有鳍,所以乌贼、章鱼不是鱼。
(3)凡是鱼都靠卵繁殖后代。
鲸是胎生的,所以鲸不是鱼。
(四)布置作业
1.搜集各种鱼的图片,弄清名称与生活习性,在小组内交流。
2.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第三篇:《第四节 鱼类》 教案
《第四节 鱼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并能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特点。3.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鱼类的外形和呼吸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和了解水中生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2.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教学重点
1.观察鱼类的运动和运动方式。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3.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教法及学法指导
谈话式、启发式、探索实验式。
教具学具准备
鱼的外部形态教学挂图或各种鱼外部形态的影像资料或图片以及水生动物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引入新课。了解多种多样的鱼。学生探究了解:
1、鱼的种群数量
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
3、四大家鱼:列举淡水鱼
4、列举常见的海水鱼
四、认真观察课本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成果展示质疑深化]
一、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
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
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
请两位学生配合,轻轻掀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的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
提问:鱼靠什么运动?
请学生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探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4个点
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鱼的运动: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鱼的呼吸:鳃
二、探究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展示图片:蛋白质重要来源
2、明确《渔业法》相关规定:养殖、捕捞 拓展反思: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2、哪些特点对水中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鱼的外部特征,及通过探究实验得出鱼鳍的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但又要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逐渐让学生做事要先考虑周全,再去做的行为习惯。
第四篇:第四节 水循环 教案
第四节
水循环类型和环节 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各种类型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3.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被成为“水的星球”。大量水体的存在和运动,是我们生活充满神奇。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和人类息息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师出示学习课题: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
教师:播放一组图片,设问: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是怎样循环和联系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水通过三相的变化来进行循环。教师播放课件:大规模的水循环示意图
教师: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和认识水循环示意图。引出水循环类型(按地域分)小循环(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和 大循环(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径流
教师点评总结水循环过程以及小组讨论分析其意义
1.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的运动着,是整个水体处在不断的更新中
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的过程 教师过渡进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当堂在练习本上绘出水循环的简图。
第五篇:第四节 变阻器 教案
课题: 第四节 变阻器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教学重点: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调光台灯灯光亮度变化,说明灯光亮度变化是因为通过它的电流发生了变化,电流变化是因为电阻发生了变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滑动变阻器构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4、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P68“变阻器”,学生观察实际滑动变阻器,认识它的结构。1)有几个接线柱? 2)滑片P移动到不同位置时,A、C(或者B、C)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的长度一样吗?
4)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电阻丝的 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教师点拨:
滑动变阻器主要作用:就是改变电路中电流.
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四、合作探究
1、小组长组织组员做一做P69实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展示)小组长安排2个组员回答步骤1中的问题(一人问一人答)
2、由步骤2可知,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该把它与用电器 联。
3、(展示)小组长安排2个组员回答步骤3中的问题(一人问一人答)
4、(展示)
1)小组长安排1个组员展示本组是怎样移动滑片的。
2)小组长安排1个组员展示换用的电阻由5欧变为10欧时本组是怎样移动滑片的。
5、教师点拨: 1)解决电路故障;
2)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坚持一上一下的接线原则。不能同时接上,也不能同时接下,这样都起不到改变电阻的作用。
五、自主学习:
自学P70“变阻器的应用”,回答:
1、变阻器的主要作用?
2、电位器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3、数字电位器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六、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导学”总结、记忆。
七、课堂练习
P71: 1、2、3 作业布置:
1、根据P69实验,按要求写一份实验报告;
2、达标测试:1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