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第四节 教案
第一章第四节 教案 国际形势:
1、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是20世纪末叶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它向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向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为什么在20世纪的前半期共产党能够从苏联开始,在占世界人口1/3的国家取得震惊世界的胜利,而在后半期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严重挫折?为什么在苏东剧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却能够蓬勃发展?其中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新振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党是执政党、领导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责任深入研究和思考如此错综复杂、变化深刻的历史现象,以利于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末,国际局势最重大的变化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转向多极。在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中,世界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进入70年代这一趋势日益明显。美苏两国的国际地位和控制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经济力量强大起来的西欧和日本,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第三世界中一些大国和地区集团随着经济和政治力量增强,在世界上影响逐步扩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两霸争斗局面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后半期开始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求破除国家之间的各种羁绊,按照统一的市场机制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从而促使国家间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的联系与合作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导致世界不安宁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判断。1985年3月4日,在会见外国访华团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4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在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后,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作为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确立之后,经受了国际风险的考验。大的风险有两次。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世界格局终结。加之1989年政治**之后中国面临严重的国际制裁,一时大有黑云压顶之势。在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有些人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疑问。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不容置疑地告诫人们:“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1992年,党的十四大重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另一次是20世纪末接连发生了科索沃战争、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一度面临十分严峻的安全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面对世纪之交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力量的消长,坚持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并进一步指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党的十六大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将和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主题,抓住了当代世界最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变化和最主要的特征,指明了世界人民所要解决的最主要任务。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还很不安宁,还有许多威胁国际和平的因素,如民族和宗教矛盾,自然资源争夺和领土争端,核武器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活动及有组织的国际犯罪活动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上升。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打不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近年来,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
冷战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冷战时期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是两极争霸。冷战结束以后,两极格局解体,这时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一极称霸。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国鼓吹“为价值观而战”、“人权高于主权”等,形成了一整套新干涉主义理论。这种新干涉主义与昔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直接掠夺财富、占领土地的炮舰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合法性依据加以实施的。这种新干涉主义的“人道主义战争”,是现代条件下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它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国际关系准则,这是当今世界不安宁的一个主要原因。
4、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知识共享之上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当前,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基础,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促使国家实现实力的迅速变化。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它面对新技术革命所作出的反应和决策。目前,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高新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最重要措施。
国内形势:
1、从国内看,人民共和国刚刚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000年是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党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总要求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 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特别是改革的深化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都带来深刻影响。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3、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紧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这种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从中国共产党党内来看,党的建设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这些背景共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1989年,邓小平对江泽民和新的中央领导作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到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同年5月,他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江泽民表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二篇:第四节依法治国 教案
N 第四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及意义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二)法治释义
自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先秦哲人提出“法治”并阐述其思想以来,历代思想家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这一亘古的命题。由于法治思想的博大精深,许多论著都没有直接、简单地对“法治”进行定义。法治在当代法学中仍是一个非常受重视并备受争议的问题,法学家们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它进行阐析。纵观法的历史,法治至少具有以下五层涵义: 第一,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
汉语“法治”一词从被使用时开始,就与“以法治国”、“依法治国”等词相提并论,主要是被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来理解的。“以法治国”一词在中国古籍中首先见于《管子》一书,其后的商鞅、韩非子等人又对此进行了发展并付诸实践。在古代中国思想体系中,法治总是与“礼治”、“德治”、“人治”等治国方略相并列、相对称、相对立。西方思想体系中,“法治”也首先是被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即“法律的统治”。“人治”与“法治”的争论都在于对治国方略或手段进行权衡与选择。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而不是选择其它,比如宗教规范或者道德规范作为主要控制手段,即我们今天重新提倡的“依法治国”。
第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
这层含义意味着,在制定法律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性活动均受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所谓“既定法律规则”强调的是法律已经制定、人们在“在法律面前”该怎么做的问题。所以,法治一词又经常被理解作“依法办事”,而不是依感情办事,或者依照其它缺乏确定性的实质标准办事。之所以说法治是理性的,是因为法律是人们事先设定的规则,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它不受事发当时的人的情感和意志所左右。在法律面前只有先承认形式的合理才能承认实质的合理,这是法治建立的基本要求。
第三,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又常常被理解为“以民主为基础和前提的法制”。历史上看,法制历来具有多样性,通常可以划分为专制的法制和民主的法制两大模式,“法治”就是后一种法制模式。其基本含义是:法制必须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法制并不必然是民主的,法制可以与专制结合,成为专制的工具。如中国历代法家所主张的“法治”。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是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的法制模式。近代资产阶级在追求经济自由、渴望政治民主、反抗封建专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法治这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所以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理念强调“执法为民”也正是体现这一民主的精神。第四,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
在这层含义上,法治往往与理念、原则、观念等词连用,如“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治观念”等等。离开法治精神的法律就会象一种失去控制的工具。这种精神导源于文明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是文明在法律上的转化形式,与人类精神文明一脉相承。法治的这些精神表现为一整套关于法律、权利和权力问题的原则、观念、价值体系,它体现了人对法律的价值需要,成为人们设计制度的价值标准和执行法律的指导思想。考察和分析近代以来的法治思想与实践,我们可以对法治所蕴含的法律精神作这样的归纳:(1)法律至上,即法律具有极高的权威,法大于权;(2)善(良)法之治,即法律的制定是经过民主、公开的程序进行,能够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并尊重客观规律;(3)权利本位,即法律以关怀和尊重和人权为宗旨和目标;(4)正当程序,即法律的执行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保障,权力的运行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和程序的控制;(5)普遍适用,即法律的适用不承认个别情况,只承认普遍规则的效力;(6)权力控制,即所有的权力都必须受到合理的制约和控制。第五,法治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和秩序。
法治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状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会常常使用“法治社会”这样的提法。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权力受到制约,权利得到伸张,同时争议又通过正当的程序设计得以
和平解决,正如有人所说的“法治„„在法律规束住了国家权力和政府后而使权利在人与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说法治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这样一种和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三)法治、人治和法制
作为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原则,法治和人治的主要分歧在于: 第一,治理国家主要依靠具有很强确定性的法律,还是模糊性很强的道德或者领导人的意志?法治往往要求通过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来治理;人治则要求由具有高尚道德的明君、清官和圣贤通过道德感化进行治理。
第二,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规则,还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法治强调具有可预测性的一般规则,人治强调具体指引,视具体情势而定,法律规范作为行为指引的预测水准较低。
第三,在政治制度上施行民主还是专制?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治是与民主密切结合的,人治则往往建立在某种专制政体之上,最终会导致独裁。
法治和法制是一对相近的概念。从字面上看,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指依据法律的治理。法治相当于英文中的rule of law,法制相当于英文中的legal system,主要指称法律的体系、体制与架构的整体。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静态与动态意义的区别。具体包括:第一,法治要求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而法制没有这样的要求,因此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未必是一个法治国家,而一个法治国家必然首先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一般来说,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只有先形成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才有可能进行依据法律的治理;但有法制却未必有法治,法律和制度也可能是为人治服务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一)、社会主义与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对资产阶级法治国家的批判与继承。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需要建设法治国家,同时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这种“法治”之“法”在根本上属于“善法”。这种“善法”在根本上能够反映社
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它能够兼顾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处理好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的关系;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中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所以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个法治理念要根据我国社会的性质以及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来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若干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利益分配不均衡情况比较明显,而且差距在扩大,贫困问题比较突出;
第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明显滞后,公共财政对社会福利保障的投入还跟不上;
第三,前些年盲目而粗放的经济增长,还没有坚持合乎科学地发展,导致资源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第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要求,然而我们的制度还跟不上;
第五,我国的法律法规有了相当多的数量,无法可依的情况初步解决,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我们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还要强调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第一,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第二,各级党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第三,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依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治对于社会主义而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新 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第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不实行法治就难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身就包括着对法治思想的内在要求,是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保证,同时法治还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第五,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宁,也要求实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第六,社会主义对外交往事业日益发展,对外开放向我们提出了法治的要求。第七,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要求各种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只有实行法治,才能保障人权,体现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和爱护。
(二)、新中国的法治发展进程
初创法制时期是五十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始于建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制定了宪法、组织法、选举法等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权力分配的重要法律。但由于“左”的思潮泛滥,法律虚无主义盛行,以及“文化大革命”对法制的肆意践踏和破坏,曾使我们的法治建设受到严重挫折,法治这项伟大的工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停顿下来,这个时期大约是自1957-1977的二十年时间。
法制恢复时期是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从1978年起,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出了方向。邓小平关于实行法治的主张集中体现为:“为了
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个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⑤]。在短短二十年内,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空前成就。这主要体现为这样一系列已经完成和正在完成的转变:(1)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2)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到完善,再向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转变。(3)从行政权力缺乏制约到行政执法制度的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的实现。(4)从司法制度不健全到初步建成,再走向健全而公正的司法制度。(5)从执法人员数量缺乏到建成一支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执法队伍,再到高素养执法队伍的建成。(6)从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到全民普及法律知识,再走向全民法治观念的树立。
法治新阶段以法治目标被写进宪法为标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五条。在此之前,我们通常用“法制国家”这个概念,而此后,“法制国家”变为“法治国家”——虽然只改了一字,但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法治”强调通过法制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它与“人治”是直接对立的。
目前,法治被确定为执政党的执政方式。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依法治国与共产党执政结合起来作了论述,认为法治就是执政方式。他指出:“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⑥]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选定,法治国家的目标已经明确,推行法治的条件也日臻成熟。在进行法治国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当坚持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法治建设与中国国情、本土资源结合起来。
就形式标志而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这里的“完备统一”是指:(1)避免法律之间矛盾、法律与地方立法矛盾、法律与解释之间矛盾。(2)法律体系是一个完整、科学、严谨的规范系统。法律体系中各部门法应当分工配套、功能协调,法律规范具有易知、明确、肯定、具体和可操作性。(3)立法机关能够积极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创制法律,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超前的有预见性的立法,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立法时机。(4)立法存在层级和时差,因而要对立法活动进行及时审查和监督,对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进行整理、编纂及清理。第二,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所谓“普遍有效”是指:(1)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概括性表述与一般性调整。法律规范设定人的行为的两种模式,把允许、肯定和鼓励的行为概括为权利,把禁止、命令和否定的行为概括为义务,所有具体与个别的行为尽收其中,不承认例外。(2)法律适用中“一致性”,即“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类似情况反复适用”,排除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差别对待。(3)法律普遍被遵守和服从。同类主体享受相同权利,履行相同义务,特权被彻底消除。(4)法律在实施中发生实效,而不是把效力限于纸面上。第三,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实现由“人治”到“法治”转变,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全社会进一步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所在。这里包括行政执法制度与司法制度两方面。“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摆正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指:(1)“政府要守法”。在法治国家里,行政权力是法律赋予的,在通常情况下,行政主体必须遵循“无法定依据即无权力”的原则。这与公民的“法无规定即自由”原则有区别。(2)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
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3)在现代社会,法律允许行政机关在有限范围内的自由裁量行为,但必须受“合法性”和“合理性”双重原则的约束和检验。(3)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第四、公平正义的司法制度。司法制度的基础框架与司法过程的要求应当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这主要体现在:(1)良好的司法体制才能保障司法公正,所以我们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2)司法权是终极性的权力,它是定纷止争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司法机关应当独立行使司法权,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进行干涉,只接受监督不接受命令,保持中立追求公正。(3)司法活动有公正的程序制度。程序不仅具有消极限制权力的功能,还具有积极引导和促进权力行为合乎正义的作用。程序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程序还意味着有严明的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专门化的法律职业。法律职业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司法的权力如果经过无知和盲从的非职业者之手,那么再神圣纯洁的法律也都会变质。法治国家要求法律职业具有强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特征。这包括:(1)法律职业者应当熟谙法律原理(而不是通常所谓通晓法律规定或知识)及其运用技巧,即具备法学修养和运用法律的艺术。(2)法律职业具有严格的任职资格和考试录用制度。(3)具有专职性和稳定性,法官不得在行政机关、权力机关中兼任其他职务,从而保持司法的中立性。如果法官担任其他有报酬的职务,经营商业或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那么法官所代表的法律的尊严也丧失贻尽。应当通过职务稳定、薪俸丰厚的制度来保证法律职业的稳定性和崇高感。(4)法律职业内部的差别,不影响他们对正义的共同追求。律师权利切实受到保障。在全社会都尊重法律职业的同时,法官、检察官、律师之间也都相互尊重。这种尊重程度也标志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水平。
从实质标志的要求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着重以下制度 的建设:
第一,法律与政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包括:(1)大部分政治行为被纳入法律调整范围,非理性的权力习惯被立法修正为理性的政治经验,政治活动实现程序化。(2)国家权力受控制,包括受法律的控制、受权力的制衡、受权利的约束。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法治行政”、社会主义“政府法治”的理由。(3)政策或政治主张可以指导立法但不能取代立法,可以作为适用法律的参照以补充法律遗漏,但不能直接作为审判依据。(4)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具备付出政治性代价的心理准备。为政者或当权者要牺牲和放弃某些希望取得并可能取得的正当目标和要求,比如行政手段、政策手段使用范围受限制,法外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被取消,权力在质与量上的缩减,为了形式正义而在一定范围内牺牲某种个别的实质正义,部分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受法律调整,办事效率下降的可能,等等。(5)法律确认和保障民主的体制、民主的权利、民主的完善与发展。
第二,权力与责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包括:(1)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国家责任无可回避。(2)无论哪种权力主体,不管是具体权力行为还是抽象权力行为,也不管是自己执行或是受托代行,只要启动了权力,就应预设其责任。(3)与权力相对应的责任除了由侵权和怠权所导致的消极责任外,还包括现代社会满足公民请示的积极责任和由管理而带来的保证责任。(4)立法应当持续、及时地发现和补充被遗漏的国家责任,避免权力侵害发生后却找不到归责依据的现象。
第三,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理性化制度,包括:(1)权力的取得合法化。对于公权力而言,无授权即无权力,一般情况下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所以权力的授予实际上意味着权力的限制。(2)对于权利而言,国家承认“法不禁止即自由”,自由不局限于法律,承认在法律不禁止的地方存在大量的自由,并同样予以尊重不加干涉。(3)权力受权利的制约。私权利的授予意味着对公权力的限制或者意味着公权力主体义务和责任的增加。(4)当对公权力规定必要的自由裁量幅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并尽量避免对私权利的侵害可能;当公权力实施自由裁量时,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对待私权利。
第四,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性化制度,包括:(1)权利受到平等的保障。不根据主体的身份,而是根据主体的行为平等地被授予权利课以义务。在权利发生矛盾时,既要保护多数人的权利,又要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既保护基本权利,又保护一般权利。(2)义务的法律化与合理化。义务的设定必须通过立法机关与正当程序来进行,义务必须避免模糊措词,并充分论证义务设定之理由。(3)与义务的相对化。没有无权利的义务。(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被公民、立法者与执法者加以正确的理解和执行。权利是基本的,应占主导地位,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各个环节均应关怀和尊重人权。
小 结:
第三篇:第四节 水循环 教案
第四节
水循环类型和环节 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各种类型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3.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被成为“水的星球”。大量水体的存在和运动,是我们生活充满神奇。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和人类息息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师出示学习课题: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
教师:播放一组图片,设问: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是怎样循环和联系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水通过三相的变化来进行循环。教师播放课件:大规模的水循环示意图
教师: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和认识水循环示意图。引出水循环类型(按地域分)小循环(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和 大循环(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径流
教师点评总结水循环过程以及小组讨论分析其意义
1.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的运动着,是整个水体处在不断的更新中
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的过程 教师过渡进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当堂在练习本上绘出水循环的简图。
第四篇:第四节 变阻器 教案
课题: 第四节 变阻器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教学重点: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调光台灯灯光亮度变化,说明灯光亮度变化是因为通过它的电流发生了变化,电流变化是因为电阻发生了变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滑动变阻器构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4、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P68“变阻器”,学生观察实际滑动变阻器,认识它的结构。1)有几个接线柱? 2)滑片P移动到不同位置时,A、C(或者B、C)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的长度一样吗?
4)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电阻丝的 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教师点拨:
滑动变阻器主要作用:就是改变电路中电流.
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四、合作探究
1、小组长组织组员做一做P69实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展示)小组长安排2个组员回答步骤1中的问题(一人问一人答)
2、由步骤2可知,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该把它与用电器 联。
3、(展示)小组长安排2个组员回答步骤3中的问题(一人问一人答)
4、(展示)
1)小组长安排1个组员展示本组是怎样移动滑片的。
2)小组长安排1个组员展示换用的电阻由5欧变为10欧时本组是怎样移动滑片的。
5、教师点拨: 1)解决电路故障;
2)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坚持一上一下的接线原则。不能同时接上,也不能同时接下,这样都起不到改变电阻的作用。
五、自主学习:
自学P70“变阻器的应用”,回答:
1、变阻器的主要作用?
2、电位器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3、数字电位器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六、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导学”总结、记忆。
七、课堂练习
P71: 1、2、3 作业布置:
1、根据P69实验,按要求写一份实验报告;
2、达标测试:1 课后反思:
第五篇:第四节 北京教案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认识北京古城的成长情况和主要名胜古迹。过程与方法:
2、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的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教学难点:渗透人与环境和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抗战胜利70周年首都阅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次阅兵是在哪里举行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你心目中北京的符号有哪些?
二、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1、概况:北京面积: 人口:
2、地理位置:纬度位置:40°N 116°E 海陆位置:位于 西北,面临 海
相对位置:东临 市,其余三面被 省包围。
3、自然地理特点: 1)地形地势:
读图观察: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形单元? 2)主要河流:
读图观察:北京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它们的流向与地形有何联系? 3)气候:位于 温度带,干湿区
属 气候,特点
4、北京的职能:
5、北京拥有 年的建城史和 年的建都史。
6、列举北京的名胜古迹。
7、北京的现代化都市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展示交流:
学生分组汇报,进行交流。
三、)合作探究: 1、35页1题 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35页2题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址在空间上怎样变化? 分析北京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四、)展示提升:
1、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
2、如何保护这些名胜古迹?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3、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
三、全课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当堂训练:
1、北京面向的海域是()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2、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是()
A、故宫 B、天坛 C、颐和园 D、秦始皇兵马俑
3、北京旧城排列为()
A、棋盘状 B、放射状 C、环状 D、不规则状
4、北京民居的代表建筑是()
A、四合院 B、高脚屋 C、竹楼 D、蒙古包
5、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A、故宫 B、克里姆林宫 C、白金汉宫 D、白宫
6、北京的城市职能最好不能是()
A.钢铁工业中心B.旅游发展中 C.政治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7、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8、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⑤中华世纪坛 ⑥香山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9、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6°E、40°S C.由于北京处于干旱地带,无河流流经 D.北京市处在华北平原北部,北面、西面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