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节 巴西教案(中图版)
课件说明
第七章
认识国家
第四节 巴 西
第一环节(幻灯1~2片):由巴西的国旗引入本课,让学生了解巴西国旗上各种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对巴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环节(幻灯3~4片):通过阅读拉丁美洲地图,了解巴西概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主要的地形区。
第三环节(幻灯5片):本节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四环节(幻灯6~12片、幻灯18~23片):亚马孙河和亚马孙平原
1.引导学生通过巴西地图分析亚马孙河的渊源概况。
2.通过比较世界几条大河的长度、径流量和流域面积,分析得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通过对气候类型图、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给亚马孙河带来的影响。
4.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再通过一些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从动物、植物、居民、平原等方面认识亚马孙热带雨林。
5.通过一些破坏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遭受严重破坏的现状,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环节(幻灯13~15片、幻灯24~27片):
1.通过“巴西的工农业”图,分析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再用一些巴西矿产开采的景观图片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巴西的工农业”图和“巴西工农业结构的变化”图,认识巴西工农业发展现况,再通过一些景观图片,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第六环节(幻灯16片、幻灯28~41片):
课件说明
1.通过读“巴西人口密度”图,认识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状况。
2.通过一些景观图片和文字资料,认识、分析巴西利亚成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城市的原因。
第二篇:巴西教案
教学主线设计案例
学科:地理 年级:七年级(下)教材版本:湘教版
课题名称: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 设计者:青岛五中 宋蕾
一、教材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内容分三部分: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中“认识国家”的要求,教材中的活动安排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突出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流域的开发和保护的问题,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知道巴西首都和主要城市名称及其分布。
(3)运用地图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及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4)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2.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地理远程培训课程拓展学习资料(2)通过对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讨论获得启示,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三、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四、教法设计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生活化案例教学法,创设亲和融洽的学习环境。五、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教学活动过程 课件导入:
2014 年巴西世界杯这一标志叫“激励”,基本上是模仿大力神杯的造型。其由三支象征胜利的手拖起整个世界组成,也意味着人类之间的互相交流。会徽的主色由黄绿两色组成,代表着巴西热情欢迎世界各国参加。黄绿两色对巴西有着什么象征意义呢?
(过渡)那我们就在2014 年巴西世界杯之前出发去巴西吃、喝、玩、乐一番吧!
就以游览国家吃、喝、玩、乐的娱乐方针,作为这节学习的主线,体现“教育及生活”。教师引领,体会方法 喝——咖啡、橙汁 问题引领:
1、巴西的咖啡和柑橘产量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2、这与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何关系?
3、巴西还盛产哪些经济作物? 突破问题:巴西的轮廓和地理位置
在南美洲的底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突出赤道、南回归线。归纳巴西的纬度位置特点:绝大部分位热带。巴西的纬度位置直接决定巴西的气候 “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地理远程培训课程拓展学习资料 和自然景观特点,对巴西自然特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提升思考:
巴西由世界头号“咖啡王国”又发展成了世界柑桔产量第一的国家,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吃国宴——烤牛肉
玩——游山玩水+动植物王国 乐——足球、桑巴舞 就由小组合作完成。吃国宴——烤牛肉 问题引领:
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养牛的头数和牛肉的产量均占世界第2位,从1980年起巴西实现人均一头牛。
试从自然条件上分析巴西畜牧业发达的原因。突破问题:主要是巴西高原的地形与气候 由地形图、气候图进一步介绍,巴西的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和高原
地形:引导学生得出巴西的地形特点。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巴西约三分之二的地方为辽阔的巴西高原,为世界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约占全境的三分之一。
气候:根据前面的知识,比较巴西两大地形区气候类型和特点。由地形、气候过渡到河流: 亚马孙河: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的发源地、汇入的海洋、众多的支流,同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本图上用笔描绘。
通过录像,让学生直观了解亚马孙河的“大”、“广”等世界之最。为突出亚马孙河的世界之最,设计表格让学生将已学过的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与亚马孙河进行计算比较,从而对亚马孙河的“世界之最”留下深刻的印象。“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地理远程培训课程拓展学习资料 玩——游山玩水+动植物王国
游山玩水部分 图片:基督山和圣保罗海岸 问题引领:
巴西人为什么会信奉基督教?这与巴西的历史有什么联系? 巴西的海陆位置如何?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
巴西沿海有哪些城市?为什么首都要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
人口与城市
1、“巴西人种构成扇形图”,了解殖民统治留下的痕迹。
2、“巴西人口分布图”,了解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东南部沿海。
3、“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了解三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强调巴西的首都。
介绍首都的主要景观及向内地迁移的原因。1.避免里约热内卢出现过度的城市化现象。2.开发巴西内陆,推动巴西高原地区的发展。3.里约热内卢气候湿热,巴西利亚气候凉爽。
动植物王国部分 图片:树懒、指猴、鹦鹉、热带雨林区 问题引领:
在巴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1、通过资料阅读,在亚马孙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为什么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是球之肺”? 热带雨林对全球的重要意义。这个地区的热带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录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目前这片雨林正遭到残酷的破坏。
2、展示自我,分角色说法。“分析交流讨论:面对砍伐热带雨林的现象,说说看该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3、视频播放政府的保护措施。
教师归纳: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环境效益,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乐——足球、桑巴舞
图片:狂欢节、巴西球员全家福 “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地理远程培训课程拓展学习资料 问题引领:
巴西足球地位如何?你知道哪些著名的球星?
巴西国旗、巴西运动员的队服、2014年巴西世界杯标志以什么颜色为主?有什么象征意义? 黄色代表什么?
巴西矿产与发展迅速的经济
在巴西资源分布图上,找出巴西的农矿产的特点及分布。联系巴西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得出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良好的气候条件。列举巴西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在图中找出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突出巴西有世界丰富的铁矿资源。
配合图片向学生介绍在三峡电站建成以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
收获平台——总结巩固知识
南美洲面积最大,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大 亚马孙河流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大。
铁矿储量大、伊泰普水电站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大 大城市:圣保罗。大海港:里约热内卢。热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 快 经济发展快 教学主线分析点评:
本节课突出了以情境为教学主线的设计特点,依据到巴西旅游心态,分别按照“吃喝玩乐”,这四个最贴近生活的版块,了解现状特点,探究形成原因。
喝--咖啡--纬度位置--热带面积最广--热带经济作物 吃--牛肉--畜牧业发达--地形和气候--河流 “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地理远程培训课程拓展学习资料 6 玩--游山--基督山--基督教--殖民统治--人种和语言
玩水--海陆位置--人口和城市 动植物王国--热带雨林--雨林的保护 乐--足球、桑巴舞--球衣颜色--矿产
这种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这里面也隐含了“人地关系”的暗线,也就是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之间的联系。
第三篇:巴西教案整合
巴西是世界上公认的人种最复杂的国家,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
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走出国门旅游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一下拉美的风
2、土人情对我们应该更有吸引力。那么如果我们要去巴西旅游,你认为要了解它几个方面?
2、让我们怀着希望,背着行囊,乘上国航班机,飞过太平洋,来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这个古老国家的风土人情。
3、从旅游要带什么衣服引入气候和地形。
板书 出示
引导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
小结
提问
板书
组织活动
过度
二、气候和地形
巴西的地形图(多媒体课件)
读图
回答:
1.两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2.巴西所处的温度带:热带。
两条特殊的纬线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巴西所处的温度带 热带草原气候(景观图展示)。巴西的气候类型 4.巴西的主要地形:
巴西的主要地形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巴西陆地面积的1/3。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巴西陆地面积的2/3。
由学生出示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1.林业部长2.外国开发商3.当
(三)巴西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热带雨地农民4.生态学家。(小组成员认领林的?
角色,通过讨论,然后上台表演。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由于热带雨林区常住人口少,再加上巴西的高原面积大,因此巴西的人口回答(东部沿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三、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让学生自己介绍这二座城市,并从中请同学们看书,总结主要内容。
发现人口拥挤,交通阻塞,出现城市化问题等,及迁都的必要性。
让学生自己介绍这二座城市,并从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看书,总结主要内容。
中发现人口拥挤,交通阻塞,出现城市化问题等,及迁都的必要性。
我们去旅游必须会购物。我们要买些
什么?就要了解巴西的经济。
板书 提问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巴西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早期的经济如何呢?
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
回答。
小结
总结 作业布置组织活动小结 组织活动
达,主要是咖啡、巴西木。巴西现在的经济状况,思考以下问题:
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2.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3.铁矿主要分布在哪里?
4.铁矿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的铁矿是什么?
5.巴西主要的能源是什么? 6.介绍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巴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比重迅速增加,改变了过去以农矿业为主的结构。
(二)经济作物迅速发展,虽然小麦
还需要进口,但咖啡、甘蔗、大豆、可可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并大量出口。
(三)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是世界重要的钢铁、轮船、汽车、飞机生产国之一。
1.请谈谈这次巴西之行的感受。
2.本节课你学到了巴西的什么精神?
1.对全球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写一
篇小论文。
2.如果中国迁都,你认为应迁往何处?为什么?
自学讨论回答。
学生谈谈自己学习感受。
[板书]
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开发历史
师:巴西的土著居民是谁啊?
生:印第安人。
师:他们创造了什么文明呢?
生:玛雅文明。
师:我们为什么称美洲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什么是玛雅文明?大家看课本90页阅读材料。
[板书]古今的巴西人种和文化差异
师:我们为什么称美洲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
生:殖民者最初以为他们到达的美洲是印度,音译过来的。
师:什么是玛雅文明呢?
生:位于中美洲的古代一种很发达的文明,特别是在建筑和天文方面非常发达。
过渡:古代拉丁美洲的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玛雅文化。那么现在生活在巴西的居民他们是什么人种,他们创造了什么文化?我们首先来了解巴西的一个家庭,大家看课本91页图9.20卞卡一家,我们看一下卞卡对巴西人口的描述。
师:通过卞卡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巴西以什么种人为主?
生:混血种人。
师:卞卡的祖父是非洲的黑人,祖母是欧洲的白人,那么它们是怎么来到巴西的呢?我们看课本89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三段文字。
生:(朗读)。
讲解: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发展种植园时,劳动力不足,所以引进黑奴,并且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
过渡:在巴西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面,他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呢?大家看课本92页活动二下面的资料。(看资料并简单讲解)
结论: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过渡:同学可能看过电影《冲出亚马孙》,还记不记得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景观啊?
教师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开发历史。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有关文字,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A.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B.玛雅文明是什么意思?
C.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D.“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贩卖黑人奴隶?
E.巴西的开发历史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并指图说明。
师生小结:
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板书)
学生读图:课本插图“卞卡一家”,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教师:(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图)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
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比例图
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
学生分析:由于欧洲的殖民者的入侵,大量黑人奴隶的到来,而且早期的欧洲西班牙、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互相通婚,向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了混血人种。
学生:讨论、回答。
3.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板书)
教师: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教师承转: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板书)
1.“二次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板书)
教师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巴西的资源”。
师生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板书)
2.“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特征(板书)
教师:“二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读图提问:同学们看教材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从图中可以读取什么信息?
学生充分活动,积极发言
师生总结归纳:
a.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板书)
教师: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略)
教师承转:从图中我们看到巴西有煤炭和石油这些能源矿,但是巴西缺少优质煤。石油产量也不多,那它的能源主要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材“活动”——巴西解决能源短缺的方法,自由发言。
教师:由于巴西水能资源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电,并且与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b.水能——伊泰普水电站(板书)
教师拓展: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承转:巴西利用本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能,迅速发展了现代工业。
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板书)
教师: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什么?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学生思考回答(略)
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板书)
教师: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带?结合图“巴西的地形”,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
总之,巴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课堂小结(略)
[板书]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活动:阅读课文92页93页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巴西二战前后的经济特征有何差别?
2.巴西二战前的单一商品经济表现在什么地方?
3.这与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一个地区具有相似性?这种经济的弊端是什么?
[板书]1.二战前后的经济对比
过渡:巴西独立后的农业生产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来看巴西的农业生产。
活动:看图9.22,找出巴西的主要农作物。
[板书]2.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
讲解:巴西的咖啡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被称为咖啡王国,另外,甘蔗、柑橘的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位。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玉米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可可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
活动:继续看图9.22,巴西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地区在什么地方?影响因素是什么呢?
[板书]农作物的分布地区及影响
讲评:巴西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这个地区主要为沿海平原,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湿热,土壤肥沃。
过渡: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为工业的生产,巴西的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3.工业发展
活动:看图9.22,找出巴西的主要矿产资源。巴西的矿产资源属于哪一类?
讲解:巴西许多资源都位居世界前列。铁矿的产量和出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东南部是铁矿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铁矿为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板书]主要的矿产资源
讨论: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
讲解: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里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板书]工业分布及原因
转折:巴西虽然有着丰富的铁矿等矿产资源,但是巴西的能源产量却很少,但是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阅读94页活动2。
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是世界第一大的水电站。
讨论: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提示:核电站、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板书]解决能源不足的措施
过渡: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往往会使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请大家看一下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板书]
五、城市化问题
活动:看课文97页图9.28,划出巴西的主要城市。
[板书]1.主要城市
最大工业经济中心圣保罗,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大商业和金融中心里约热内卢。
活动:从图9.28上可以看出巴西的城市和人口分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
讲解: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特点是高度的集中。巴西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全国90%的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带。这里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
[板书]2.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特点
过渡:试从自然、人文环境方面来分析巴西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板书]3.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因素
讲解: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加上东部海上交通便利,欧洲殖民者和贩卖来的黑人首先到达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今天的人口稠密区。
过渡;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下面以巴西的圣保罗为例,看一下城市化的过程。
过渡:巴西政府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活动:看98页课文,巴西迁都,了解巴西的新型首都巴西利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巴西的自然环境,了解了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特点、主要工业区和农作物分布及其原因。认识了巴西的城市和人口的分布及特点和原因及其城市化。
第四篇:巴西教案(二)
巴西教案(二)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了解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城市化问题。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既保护措施
情感价值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激发对地里的学习兴趣,探讨地里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巴西的自然环境、人种构成特征;经济特征及主要经济作物;
2.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保护;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各地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第二课时(共2课时)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1.巴西的主要地形有哪些? 2.巴西当地的原有居民是什么人? 学生回答:略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巴西的其他方面。屏幕显示:课题: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屏幕显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教师引导: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对巴西现代工业的分布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最丰富的优质铁矿有伊塔比拉露天铁矿。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教师介绍:巴西经济发展历程。过去:单一经济。现在: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现代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但农业仍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第一。巴西成为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屏幕显示:巴西的飞机制造厂和咖啡种植园
教师引导: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利用水能,合作修建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是目前世界仅次于三峡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巴西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水力发电事业,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屏幕显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它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储量占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河里还有2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可惜的是,这个宝库目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个“地球的肺”功能正在减弱,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学生讨论:略
屏幕演示:热带雨林地区的迁移农业和雨林危机 教师引导:如何解决热带雨林大危机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讲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议一议:你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有何看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有计划地开发热带雨林,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保护林地面积不再减少。(2)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积累资金和技术,逐步开发东北部高原。
教师承转: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屏幕显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
教师引导: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屏幕显示:圣保罗城市发展“三部曲 讨论: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
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了解到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及雨林出现的危机。另外,巴西也出现了大城市的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问题。巴西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值得我们借鉴。板书设计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发达 2.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第一;
三、热带雨林大危机
四、城市化问题
1.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主要城市:圣保罗——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首都——巴西利亚
巩固练习:
1、全世界希望巴西保护的自然环境是()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刚果盆地 B、密西西比河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湄公河流域
3、巴西最大的城市是()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维多利亚 4.巴西的首都是()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维多利亚 5.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中部、南部广阔的高原 B.北部广大的平原 C.东部沿海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教学反思
本课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创造性的使用各种图文资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扮演等营造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畅所欲言、引起共鸣,在师生的交互中轻松突破难点。
第五篇: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源的意识。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了解水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观察对比,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学习方法:
指导探究法 仪器药品:
略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你了解水有多少
[交流讨论]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围绕教材P47,几个问题,分层讨论,引出新课。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演示实验]水电解的实验
[交流讨论]围绕水电解实验,分组讨论教材P48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讲解]水通电分解后的产物,并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创设问题]如何证明氢气和氧气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然后归纳总结 [演示实验]教材P48实验二
[教师讲解]氢气可以燃烧,可做能源而且污染少,写出文字表达式,从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一结论。[交流讨论]教材P48的三个问题
二、水的净化
[创设问题]你知道矿泉水、蒸馏水、海水、自来水与纯净水的区别和联系吗?
[交流讨论]各种水的形成及成份 [探究实验]教材P49 [交流讨论]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自由发言,教师引导。[阅读]教材P49、P50。
[实验探究]教材P50,水的净化及过滤 [归纳小结]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三、水的利用 [阅读]教材P51、52 [交流讨论]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和我们的对策 [课后活动]
1、分组完成水的简易净化装置。
2、教材P52的“练习与实践”。
板书设计: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水的净化
三、水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