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 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新兴镇小学 高雅萍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感官来初步感知空气的性质。
2.能够利用所提供的简单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倾听、合作、科学交流的实验常规和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能够利用所提供的简单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气球、塑料袋、硬纸片、纸巾 塑料瓶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粉笔)今天老师也学着魔术大师刘谦,用这个粉笔来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想不想看?(想)
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看完魔术表演后要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注意,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把粉笔放到水槽中)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气泡冒出。生:…….师:谁知道冒出的气泡是什么? 生:空气
师:不错,从粉笔里面冒出来的气泡确实是空气,原来这个小小的粉笔里还藏有空气,那什么地方还有空气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哪里(板书)
二、实验探究空气的存在及性质
1、找空气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了,粉笔里有空气,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里有空气?小组内相互说说吧(小组交流,老师参与流)
师: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与大家交流一下吧,你们认为哪里还有空气?
生:瓶子里有空气。生:教室里有空气。生:操场上有空气。生:水里有空气。生:人体有空气。生:山上有空气。生:我们身边有空气。生:脸膀有空气。…….提出问题:
师:你们太厉害了,知道这么多地方有空气,那空气什么样子?想想办法,利用已准备好的材料把空气找出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或感觉一下。
在动手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师参与小组活动,共同讨论找空气的方法,然后小组开始用自己设想的方法找空气。可以提示怎么样想办法,如粉笔里有空气,可把粉笔放到水里,有气泡冒出就说明粉笔里有空气。)
师:谁找到空气了,请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让大家感觉一下也可以。
生:水里有空气,因为金鱼能在水里生存,所以水里有空气。生:我们脸膀有空气,用扇子扇脸,感觉有一股凉风,很凉爽,说明我们脸膀有空气。
生:我们身体里有空气,我们嘴吹吹头发,飘起来,吹纸也会飘起来。(生想不到可以点出来)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方法找到了空气。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教室里、瓶子里、气球里、粉笔里、方便袋里、我们的身体里等等都有空气。那谁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总结一下,空气究竟在哪里?(交流:到处都有)
2、探究空气的性质
(课件展示表格,看着表格来总结)
师:既然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一看,空气是什么颜色?
师:我们大家中间都隔着一层空气,可是我们却能互相看见,这说明空气还具有什么特点?
师:用鼻子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用舌头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3、杯子里有空气吗?
师:刚才我们验证了空气到处都有,就让我们静静地呼吸着这空气,来听个故事。在古代两国交战,一个士兵到敌国去收集了一份很重要的情况,他把这个情报写在了纸上,刚写完的时候,被敌人发现。怎么办?他急中生智,把纸一团放在一个杯子里,然后放到水下。敌来了,搜他的身,没有发现什么,他脱险了,他的情报怎么样了呢?猜一猜湿没湿。结果是没湿,他把情报送回自己的国家,最后获得了胜利。
这位聪明的士兵是怎样将装有情报的杯子放入水中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小组体验前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小组同学开始吧,一次不成功可以再换一张纸多试几次,看看我们班有多少聪明的小士兵。(小组合作)
师:做成功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聪明的小士兵。师:谁上来演示演示? 生:上黑板演示。师:看,真的没湿。
师:谁能来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杯子里的纸为什么没湿?可以小组内讨论。
生:因为杯子里有空气,水进不去,所以纸没有湿。
师:对,是因为杯子里面并不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所以水进不来,空气也象水、大米一样会占据空间。(板书:占据空间)
师:刚才有的小组的同学将情报弄湿了,知不知道为什么?(杯子不是竖直放进去的,倾斜了,这样水就进去了,把杯里的空气赶出来了,水就占据了空气的空间,所以纸就变湿了。)
师:下面请同学再来看一个小实验:把一个充有气的气球放到水里,观察水槽内水面的变化,然后把气球用针戳破后,水面又有什么变化?请解释这种现象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到了空气,并且也想办法证明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对空气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生:空气能流动。生:空气点据空间。……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把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课件展示小资料。)
三、自由活动:空气搬家
师: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据空间。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游戏。
两个一样的杯子,让其中一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另一个杯子里面。谁有好方法,一起来交流一下。(小组活动交流)同学们来试一试吧。
师:有的小组已经成功的给空气搬了家,也有的小组实验没有成功,课后可以继续实验探究。
四、总结与拓展
1、今天我们一起和空气交上了好朋友,现在你知道空气在哪里了吗?让我们自己来检测一下,请看大屏幕。
2、课下请同学们想办法研究一下空气有没有重量?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交流。
五、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到处都有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气体 占据空间
第二篇: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20.空气在哪里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0课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实验的方法。观察与探究空气的流动与对其它介质的“扰动”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研究“空气”问题。
2、激发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初步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借助其它物体感觉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能占据空间,并且可以流动。【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存在、流动及空气占据的空间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气球、塑料袋、纸、烧杯、水槽、水、粉笔头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用手捏紧鼻子、闭紧嘴巴,找人说说刚才的感受。
2、为什么会这样呢?
3、我们呼吸的是什么?你在哪里呼吸过呢?
预设1:我在操场上呼吸过。我现在在教室里呼吸。我在什么地方都呼吸的。我在水里不能呼吸。
4、小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二、自主观察:
1、今天我们就要把空气抓过来研究一下(师伸手抓空气)——能抓住吗?想办法。
实验一:玩空气
1、请小组同学用保鲜袋装一包空气,借助自己的身体和其他实验材料玩一玩这包空气,看谁的玩法多,发现多!
2、学生小组活动
3、组织汇报。怎么玩保鲜袋里的空气的?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预设2:感觉到的是空气的弹性,因为拍能使空气压缩,压缩空气反弹产生弹性;而压缩塑料袋,塑料袋是不会反弹的;我们把塑料袋戳个小洞后放在水里用手一挤,看见空气在水里“吹”了许多泡泡。
4、同学们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预设3:空气向四面八方流动。
5、你还发现了空气的什么特点? 预设4: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 实验二:找空气
1、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各种物体都被空气所包围,那么物体内部有没有空气呢?在同学们的材料筐里有粉笔、石块、钉子、橡皮,同学们可以借助水槽里的水来探究一下。
2、学生小组活动
3、组织汇报,你们在哪里找到了空气。实验三:探究杯子里面有空气
1、教师演示利用烧杯和纸团来验证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2、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5:水为什么不下去;漏斗怎么堵住了?
3、总结: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四:空气搬家
1、出示两个空杯子,你能让这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另一个杯子里面吗?
2、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一下试一试。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尝试操作,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三、收获与体会:
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到了空气,并且也想办法验证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对空气有什么新的认识?
2、结合学生汇报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一种物体。
3、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空气跟水、木块、铁块等有什么不同呢?
4、我们把像空气这样的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除了空气是气体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也是气体?
5、小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四、拓展活动:
那么老师这儿有几个问题:空气是不是像水那样有重量呢?水里面有空气吗?月球上有空气吗?我建议大家课下想想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设计】
20、空气在哪里 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向四面八方流动
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
无孔不入占据空间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实验课实验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了解,通过玩空气、找空气,杯子里有空气,转移空气,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实验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实验更能为课堂创设出浓浓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本课开展4个实验。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敢猜测、肯合作、肯交流将动手、动口、动脑融于一体,学习兴趣高昂。
2、使用建议。学具的选择不一定按教案准备,可因地制宜,但要丰富多样典型。
3、需破解的问题。本课可否这样教学: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直接让学生陈述、介绍对空气的认识,然后现场验证。【相关链接】
在小学科学网(www.xiexiebang.com)有关问题的研究。作者姓名:黄华
作者单位:东沙河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空气在哪里》开放式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空气在哪里》主要使学生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空气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地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身体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引领学生探究验证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目标:
1.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探究实验,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
2.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认识什么是气体。
3.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质疑,并敢于想象。教学准备:
气球、塑料袋、扇子、卡纸、烧杯、饮料瓶、平底烧瓶、天平、打气筒、水槽等。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请听好: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到处跑,动物植物都需要。它是什么呢? 生:---(空气)
师:那关于空气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空气到底在哪里好吗?
二、想办法找空气 那么,在这课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呢?首先上下贯通,巧妙联系 “上下贯通”指的是教学中要把各段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段与段之间 的内在关系。这样做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内容,避免琐碎的分析,也便于 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方法有:由果探因巧联系、抓过渡段巧结合、遵循作者的情感线等方法。
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粉笔)你们研究过它吗?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现在老师准备把粉笔放到烧杯里,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汇报。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又是什么呢?
生:空气。
师:对,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是空气,那么还有哪里有空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好吗?
师: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感觉那里有空气?
生答。
2.师:看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空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想出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来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感觉一下呢?
师:我想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现在,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找空气吧?
3.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空气了吗?谁愿意来交流一下!学生汇报。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表现得非常优秀,现在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了吗?
然后层次朗读,理清脉络 “层次朗读”就是根据段落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地去读,以读代讲,避免繁琐的分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层次朗读大体上可分为:读通读顺,了解学习的段落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情感读;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提供背景资料,激发情感的地读;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去感受地读;音乐图像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地读等。读是语感生成的基础,有了读的积淀,才会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能力。体现了“以读 代讲”的教学思想。可见,读是学生语感形成的基础,有了读的积淀,将来才会 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能力
4.指导学生以不同方式朗读,使他们感受到空气无处不在。
三、实验探究杯子里有空气吗?
抓住要点,感悟内容文章中的段落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这就是这段文本的要点,抓住了段落的要点,就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师:请大家看看这些杯子,猜想一下它们里面有什么? 学生猜测
师:杯子里面究竟有没有空气?你能想出办法来验证吗?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师:把你们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交流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么这些办法能否证明空气的存在呢?我们还需要怎么办?
生:做实验。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你们不容易找到的仪器,请组长到前面来领取。
组长领仪器。
师: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有创意!我们马上动手试一试吧!
教学设计突出“质疑辩论”环节 教学设计过程中时切实备好“质疑辩论”这一环节,摒弃教学中背教案,背板 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提出几套方案,把学生“见不到处”,“容易忽略处”,以及“实在搞不明白处”考虑周全。上课时能随时根据学生出现的 问题灵活的调整教案,定准课堂教学的起点,变换教法。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以 点明,在学生“容易忽略”处给以指出。其次是课后要钻研教材,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掌握儿童心理,练就驾驭教育教材、驾驭课堂的本领。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中时间与学生交换意见,问一问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开展讨论,自觉培养学生提问辩论的能力,改变那种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问,不让学生辩的做法。
你们用什么方法证明杯子里面到底有没有空气?
2.师: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找到了空气,并且也想办法验证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对空气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着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那请你们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有没有气味?来,用你的小舌头尝一尝:空气有没有味道?我们知道空气无处不在,那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有空气吗? 我们再仔细看看周围:空气有颜色吗?是啊,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一种物体。(师适时板书)
师:大家再想想看:空气跟水、木块、铁块等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科学家把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气体。我们来看老师带来的资料卡(出示资料)
四、自由活动:空气有重量吗?
激发学生质疑辩论兴趣、提供质疑辩论时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师生间应当建立 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意因子都处 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师应尽可能的满足少年儿童好学好问,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 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辩论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在想啊,我们去买水果、买菜都要用称来称一称重量,那么空气是不是也有重量呢?谁能猜一猜?
学生猜测。
师:空气到底有没有重量呢?谁能想出办法来称一称?现在我们来做跷跷板的游戏,好吗?大家看这是什么?对,是天平。我们把天平来当做跷跷板。现在我把两个盛满空气的玻璃瓶放在天平的两边,把天平调试平衡,大家看,现在天平两边一样重了。
师:大家注意看仔细了,我在左边的瓶子里打一些空气,好,大家看,现在天平怎样了,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对,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有重量。
五、总结评价 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水里面有空气吗?其他星球上有空气吗?我建议大家课下想想办法,去进一步了解。好!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无处不在
无色 无味 透明
气体
第四篇:《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课题:空气在哪里
一、教材简解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第一课《空气在哪里》。《空气在哪里》这一课是“科学探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但空气这些性质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到。教材中设计了“找空气”、“实验验证”两个环节,让学生借助各种媒介来感知和认识空气。
二、目标预设 1.科学探究能力
能提出探究空气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验证实验;能利用准备的材料设计空气存在的实验。2.科学知识掌握
知道周围存在空气;知道空气占有空间;认识什么是气体,知道气体可以流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主动探究,能主动和同伴合作交流;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意识到动手之前先动脑,有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验证实验,总结出空气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
研究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五、设计理念
三年级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周围有空气,偶尔会玩耍一些空气的小游戏,对空气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空气的无处不在缺少生动具体的实际感受。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游戏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以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六、设计思路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猜想、探究、分组实验、讨论、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力求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手、耳、口、眼、脑等多种感官并用,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等多种活动丰富对空气的感知。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塑料瓶、橡皮筋、气球、大头针、水槽、杯子等;学生准备:
1.实验材料一(找空气):气球、塑料袋、扇子、吸管、水槽、海绵、粉笔、干木块等各种可以寻找空气存在的材料(每组一份,教师演示桌上备用一份);
2.实验材料二(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存在):塑料瓶、气球、大头针等;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课件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命离不了。(打一种物质)学生猜谜语,谜底:空气。
教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都知道谜底是空气,你能谈谈你对空气的了解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兴趣,然后师生谈话了解学生对空气的知识建构情况。)学生1:人的呼吸离不开空气。学生2: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教师:看来关于空气大家知道的真不少,那我们怎样才能找到空气呢?
(二)实验一:猜想探究,寻找空气
教师:好,今天我们就要把空气抓过来研究一下(师伸手抓空气)——能抓住吗?想办法。
实验一:找空气
(一)教师:请小组同学用保鲜袋装一包空气,借助自己的身体和其他实验材料玩一玩这包空气,看谁的玩法多,发现多!(有保鲜袋、水槽、水、大头针等)(学生小组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玩保鲜袋里的空气的?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们用手拍打空气的保鲜袋,感觉很有弹性。
教师:感觉到的是袋子的弹性还是空气的弹性?
学生2:感觉到的是空气的弹性,因为拍能使空气压缩,压缩空气反弹产生弹性;而压缩塑料袋,塑料袋是不会反弹的!教师:玩法有创意,发现很新奇!其他同学呢?
学生3:我们把塑料袋戳个小洞后放在水里用手一挤,看见空气在水里“吹”了许多泡泡。
教师:这两种玩法很新颖,让看不见的空气“现了原形”!
学生4:我们把塑料袋戳了个小洞后,洞口对着书,看到了空气在帮我“翻书”。
学生5:我们把塑料袋戳个小洞后,对着手和脸,感觉很凉爽。学生6:我们把塑料袋戳个洞,放在耳朵旁用手使劲捏,听到了像风一样的声音。
学生7:我们把袋口握紧,用力一拍,听到了很响的声音,塑料袋坏了,空气全跑光了。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齐):空气向四面八方流动。
教师:很好,同学们在自己严谨的实验中发现了空气能够从四面八方流动,在科学中,我们把像空气这样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板书:像空气这样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教师:刚才的小实验我们知道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那么空气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有没有闻到或者尝到空气的味道?
学生(齐):没有。
教师:现在大家就闻一闻、尝一尝空气吧!教师:空气有气味? 学生:没有。教师:有味道吗? 教师:空气有颜色吗?
学生:没有。
教师: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
(无色 无气味 无味道 通明)
实验二:找空气
(二)教师: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各种物体都被空气所包围,那么物体内部有没有空气呢?在同学们的材料筐里有粉笔、石块、钉子、橡皮,同学们可以借助水槽里的水来探究一下。(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1:我把橡皮放进水里,没看见泡泡,说明橡皮里没空气。
学生2:我把粉笔放进水里,看见了泡泡,说明粉笔里有空气,但很少。
学生3:我把石块放进水里,看见少量很小的泡泡,说明石块里也有空气。教师:通过这几个小实验我们发现空气是无孔不入的,那么既然它无孔不入,它会不会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呢? 实验三:探究杯子里面有空气
教师:利用烧杯和纸团来验证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出示烧瓶)认识吗?
学生:烧瓶。
教师:(出示漏斗)这个呢?
学生:漏斗。
师:烧瓶里面有空气吗?
学生:有。
教师:那接下来,我要玩个魔术,你可要把眼睛睁大喽。
(教师组装橡胶塞和漏斗,再把橡胶塞堵上烧瓶,把水倒下去,水流下去了几滴,然后积在漏斗里,没有再下去。学生很惊讶。)
教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1:水为什么不下去?
学生2:漏斗怎么堵住了?
学生3:我想知道,为什么水下不去了?(生交头接耳,想用桌子上的材料。)
教师: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才有了刚才的小魔术。
实验四:空气搬家 教师:(出示两个空杯子)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空杯子,你能让这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另一个杯子里面吗?(学生脸上露出疑惑)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一下试一试。(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成功了吗?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教师:成功了,非常棒。
(三)、收获与体会
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到了空气,并且也想办法验证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对空气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空气。学生2:空气能占据空间。
学生3: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教师:很好,看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对空气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四)、拓展活动
教师:那么老师这儿有几个问题:空气是不是像水那样有重量呢?水里面有空气吗?月球上有空气吗?我建议大家课下想想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好!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九、板书设计
20.空气在哪里
像空气这样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无色 无气味 无味道 透明 占有一定的空间
第五篇: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空气在哪里
教材分析
《空气在哪里》主要使学生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身体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引领学生探究验证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实验的方法。观察与探究空气的流动与对其它介质的“扰动”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研究“空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科学知识:
初步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借助其它物体感觉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能占据空间,并且可以流动。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气球、塑料袋、纸、烧杯、水槽、水、粉笔头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用手捏紧鼻子、闭紧嘴巴„„好了!谁来说说刚才的感受?
生1:胸口发涨,感觉很闷。生2:脸发热、发红。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3:因为呼吸不到空气,所以人很难受。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 生:空气。
师:那你在哪里呼吸过呢?
生:我在操场上呼吸过。我现在在教室里呼吸。我在什么地方都呼吸 的。我在水里不能呼吸。
师: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板书:我们周围有空气)
2、提出问题
师:关于空气,你想研究他的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在这里,你要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你真会学习、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师:好,今天我们就要把空气抓过来研究一下(师伸手抓空气)——能抓住吗?想办法。
二、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既然空气到处都存在,那空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现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学生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三、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找空气
师:请小组同学用保鲜袋装一包空气,借助自己的身体和其他实验材料玩一玩这包空气,看谁的玩法多,发现多!(有保鲜袋、水槽、水、大头针等)(学生小组活动)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玩保鲜袋里的空气的?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用手拍打空气的保鲜袋,感觉很有弹性。师:感觉到的是袋子的弹性还是空气的弹性?
生1:感觉到的是空气的弹性,因为拍能使空气压缩,压缩空气反弹产生弹性;而压缩塑料袋,塑料袋是不会反弹的!师:玩法有创意,发现很新奇!其他同学呢? 生2:我们把塑料袋戳个小洞后放在水里用手一挤,看见空气在水里“吹”了许多泡泡。
师:这两种玩法很新颖,让看不见的空气“现了原形”!
生2:我们把塑料袋戳了个小洞后,洞口对着书,看到了空气在帮我“翻书”。
生3:我们把塑料袋戳个小洞后,对着手和脸,感觉很凉爽。生4:我们把塑料袋戳个洞,放在耳朵旁用手使劲捏,听到了像风一样的声音。
生5:我们把袋口握紧,用力一拍,听到了很响的声音,塑料袋坏了,空气全跑光了。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6:空气向四面八方流动。
师:在活动过程中有没有闻到或者尝到空气的味道? 生(齐):没有。
师: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板书)师:空气有颜色吗? 生:没有
师:空气没有颜色。(板书0 实验二:找空气
师: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各种物体都被空气所包围,那么物体内部有没有空气呢?在同学们的材料筐里有粉笔、石块、钉子、橡皮,同学们可以借助水槽里的水来探究一下。(学生小组活动)生1:我把橡皮放进水里,没看见泡泡,说明橡皮里没空气。生2:我把粉笔放进水里,看见了泡泡,说明粉笔里有空气,但很少。生3:我把石块放进水里,看见少量很小的泡泡,说明石块里也有空气。
师:无孔不入(板书)实验三:探究杯子里面有空气
师:利用烧杯和纸团来验证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教师演示实验:
师:(出示烧瓶)认识吗? 生:烧瓶。
师:(出示漏斗)这个呢? 生:漏斗。
师:烧瓶里面有空气吗? 生:有。
师:那接下来,我要玩个魔术,你可要把眼睛睁大喽。
(师组装橡胶塞和漏斗,再把橡胶塞堵上烧瓶,把水倒下去,水流下去了几滴,然后积在漏斗里,没有再下去。学生很惊讶。)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水为什么不下去?
生:漏斗怎么堵住了?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水下不去了。(生交头接耳,想用桌子上的材料。)师: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四:空气搬家
师:(出示两个空杯子)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空杯子,你能让这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另一个杯子里面吗?(学生脸上露出疑惑)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一下试一试。(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尝试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成功了吗?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成功了,非常棒。
四、自主探究
设计完实验方案后,你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实验探究。
五、展示交流
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到了空气,并且也想办法验证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对空气有什么新的认识?
师:不错,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一种物体。
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空气跟水、木块、铁块等有什么不同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把像空气这样的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除了空气是气体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也是气
体?(氧气、氢气等)
师:所以,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五、扩展与创新
(提出问题就行,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
那么老师这儿有几个问题:空气是不是像水那样有重量呢?水里面有空气吗?月球上有空气吗?我建议大家课下想想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好!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板书设计:
20、空气在哪里 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向四面八方流动
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
无孔不入 占据空间
(你可以针对不同的实验设计几张实验记录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时候填写,在展示交流的时候交流,这课我就是在网上下载人家的教案,自己又改了改,大体环节就是这样的,仅供参考哈。要是不好你再跟我说,或者你把你的教案发来给我看看,我在你的那个基础上再
设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