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7:1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第一篇: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安义县黄洲塘下小学

黄章林

教学内容:九义教育六年制第九册解简易方程(例2、3)

(课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转化思路。

2、能正确、熟练解答并掌握检验方法。

3、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教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解方程的格式要注意什么?检验时又要注意什么?

3、改错:(错在哪,找出错误原因)①4X=60

②0.4÷X=8

X=60÷4 解: X=8÷0.4(数量关系错)

X=15 X =20 ③43—X=10

解: X=43-10

X=33

检验:X=33代入原方程(没代入原方程)

右边=10

左边=10 左边=右边 ∴X=33是原方程的解 ④X+55=100

解:

X=100-55

X=50(解算错)

检验:把X=50代入原方程

左边=50+55=100(只是应付没检验)右边=100 左边=右边

∴X=50是原方程的解

师小结:1解方程要注意书写格式;2根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确定求X的方法;3检验要认真对待,不能应付了事,为了检验而检验。

二、学习新知

1、揭题:解简易方程

2、教学例2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彩色粉笔

彩色粉笔

彩色粉笔

x枝 x枝 x枝

40枝

1先让学生看清图意后根据图意列方程

3X+4=40

如何解呢?我们可把3X看作一个加数,那么这样一来,原来二步计算,就可先转化成X+4=40来解,得 ⑴ X+4=40

X=40-4

X=36 是把3X看作一个数

也就是 3X=36

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X=36÷3

X=12

3师生共同进行解3X+4=40的方程 解:把3X看作一个加数

3X=40-4

3X=36 X=36÷3 X=12

检验:把X=12代入原方程

左边=3×12+4=40 右边=40 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4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将二步方程化难为易的(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同时各出一道类型方程,其他三个同学写出转化方案)5下列方程先写出你的第一步转化方案

a、9.6+3X=12.6 b、85.5-4X=45.5 c、3X-11=43 d、2X+7=21

请4个同学到黑板上写出第一步转化方案,其余同学到练习本上做

集体订正教师简评

3、学习例3

解方程 6×3-2=5

分析:本题与例2比较有什么不同?看谁能说一说,又可怎样来解决呢?

思路清晰后,指名演板,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

解: 18-2X=5 先求6×3的积

2X=18-5 再把2X看作减数

没有要求书面检验的题目 2X=13 必须要进行口头检验 X=13÷2 X=6.5

4、总结: 1先由学生谈一谈

2教师归纳:

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把ax看作一个数分析这个数的解题依据,将其转化为ax= b型的方程再求解,是本节课解决问题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

三、巩固练习:

三人演板1 6X+3=9 4X-2=10 18+15X=21 2学习P102、2T按照指定顺序解方程 四人演板3 3X-4×6=48 228+4X=84 X+35×3=18 9×3-1.7X=134

集体订正,教师讲评

四、作业

解方程 5X-3.7=8.5 8X-4×14=0 4X-7.2=10 68-4.4X=24

3X+2=17 7X

÷3=8.19

第二篇: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粉笔盒一只。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操作天平:

a、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 50×2=100)b、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粉笔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粉笔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20+x>50等)(3)出示小黑板

30+20=50 2x+50>100 80<2x

3x=180 100+20<100+50 100+2x=50×3 x-18=24 60÷20=3 x÷11=5(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生说师在小黑板作记号)80<2x 2x+50>100 100+20<100+50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 3x=180 100+2x=50×3 x-18=24 60÷20=3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30+20=50 60÷20=3

3x=180 100+2x=50×3 x-18=24 x÷11=5

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

①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②再举几个例子,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游戏练习: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卡片出示)是用“√”手势表示,不是用“×”手势表示。

6+x=14 3+x 50÷2=2

56+x>23 51÷a=17 x+y=18(6)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刚才我们是从等式中找出方程的。这说明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画,请他们黑板展示并同时说说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将书上的图与学生的图做对比,指出:有时可以借助简单明了的图来帮助理解深奥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很重要性的学习方法。

2、教学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 出示x+20=100,看了这个方程,你还知道些什么?

指出x=80,求x=80的过程在方程这部分知识中都有特定的名称,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出示思考题:①什么叫方程的解?举例说明。

②什么叫解方程?举例说明。(三)巩固学习

我发现

1)等式都是方程。()2)方程都是等式。()

3)x=3是方程18+x=15的解。()4)3x=0也是方程。()

5)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6)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7)36是方程x÷3=12的解。(四)全课小结,评价深化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是怎么学到这些知识?

3、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教后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503班上时,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接着让学生自学得出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比较解方程与求未知数X的解题过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本节课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不错,因为这个班是我带上来的,课堂习惯比较好,学生的思维清晰,会说。

而在502班上时,我考虑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

① 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 8+9 20+5=25 17-11=6 6+3<11

学生在分类中感知“等式”的意义。

② 进一步分类探讨:

6÷3=2 4×5=20 5>4 x+4=9

激疑“x+4=9” 归于哪类?能说明理由吗?那么, 2a=18;x=2呢?让学生在分类探索中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在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中,分析感知“方程的意义”,同时,分类思想也渗透于教学中。因为我觉得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已不再由教师指令性语言来主宰,把选择分类的权利留给学生,无疑是关注学生个性的表现。可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课堂的习惯很不好,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课堂比较安静,课后我不断的反思:两个班的教法一个是比较传统的,而另一个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来设计的,为什么反而前者的效果好些呢?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

“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这堂课上完,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教学时间不够,知识巩固的时间太少。有一位听课的教师帮我看了表,方程意义的教学的练习足足用了35分钟。“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学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不到位。课后我一直想 “这35分钟花得是否值得?怎样处理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还有方程意义教学时天平的演示,一直是我在演示,学生在看,学生的自主性不够,这是我教学设计时就有的困惑,但如果让分小组学生自己操作,教学时间会更加不够。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篇: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教学新授

(一)教学例5 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 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1.读题,理解题意. 2.出示图片:示意图

3.教师提问:通过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 上午 下午 一天

4.教师说明:这个式子中含有两个未知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5.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1)表示4个,表示3个,一共是(4+3)个,也就是 .(2)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4和3相加,就是(4+3)个,. 6.教师说明:两种思考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教师板书: =(4+3)=

答:这一天共运土 吨.

7.思考:上午比下午多运的吨数是多少?怎样列式? 教师提示:1个,可以写成 .“1”可以省略不写. 8.教师小结

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 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 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计算出结果. 9.练习

(二)教学例6 例6.解方程 1.教师提问

(1)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2)应该怎样解答?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解: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7×5+9×5=80,右边=80,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的解. 3.练习

解方程 3.6 -0.9 =5.4(要写出检验过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五、布置作业

(一)解方程.(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程)

六、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安排上注意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图片使学生理解算理,再通过文字题,直接算出结果。在思维过程上,有展开,有压缩,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第四篇: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沙云小学 李秀元

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有两种,并掌握这两种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一:辨一辨,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60+23>70

8+X

6+X=14

36-7=29 50÷2=25

X+4<14

y-28=35

5y=40(引导得出:判断方程的条件

1、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

2、复习2: 在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X+4=48

x+4 ○ □ =48 + 12 X-4=48

x-4 - 12 =48 ○ □

(引导得出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x × 4=48

x × 4 × 10 =48 ○ □ x÷4=48

x÷4 ○ □ =48 ÷ 6(引导得出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等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本主题图(课件)(1)根据图画列方程(2)反馈:a、X+3=9

b、9-X=3

C、9-3=X(强调:列方程时X不单独出现在等号的一边,因为这样这个方程没有意义。)

(3)以X+3=9为例教学解方程

师提问:X=? 生:X=6 师追问: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9-3=6 师追问:为什么用9-3?

从而引导得出:在X+3=9中X是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是用数量关系解方程。

师:(课件出示图作引导)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去掉3,会怎么样?

生:天平依然平衡(等式的基本性质)师板书:

X+3=9

解: X+3-3=9-3

X=6 师:这是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我们最后得到的X=6叫做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解方程。

2、思考、讨论: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方程的解:指一个具体的数值。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任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解下列方程。(用两种方法解决)X+3.2=4.6

X-1.8=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第五篇:《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0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解方程:X+15= 48 X-3.2=2.6 解答后说一说(1)你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2)说出等式的另外一个基本性质。

(计算机分别演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注意“不为0”)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板书:解简易方程。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2。(1)出示情景图:

X元 X元 X元 18元

(2)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3)怎样用天平图表示这个方程?(左边是3个X,右边是18)(4)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的值,要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而天平又保持平衡,两边该怎样分?(两边同时平均分成3份)

计算机动画演示:天平两边各剩一份。问:每份怎样?(分别平衡)(5)反映在方程上,就是我们学过的等式的哪个基本性质呢?

(6)自主探索,试解方程并检验(会用这个基本性质解方程吗?试试看!)。评讲(强调书写格式和自觉检验)。

2、指导阅读书P59,质疑。

3、想一想、试一试:解方程 X÷3=2.1 自己说一说解题的依据和方法。(强调口头检验)

4、小结:我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你认为解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

(下面就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三)基础练习设计:

1、说出下列方程的解法。

①例 1.6X=6.4(要解这个方程,方程两边应同时 ?)

1.6X()=6.4()说: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6 ②抢答: X+3.2=7.1 X÷7=0.3 0.05X=1.5 X-27=53(看来解法掌握得不错,下面看谁的反应最快。)

2、选择正确答案。(全班用手势表示)(1)X+8=30 ①X=22 ②X=38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指出:平时解方程后都可以自觉用代入法进行检验。(2)0.3X=0.21 ①X=7 ②X=0.7(3)X=5是方程()的解。①15X=3 ②6X=30(4)X=30是方程()的解。①0.2X=6 ②2X=15(解题和检验的方法明确了,就请大家独立解答下面几个方程吧。)

3、对比练习。

(1)X+6 =7.8(2)X-6=7.8(3)6X=7.8(4)X÷6=7.8 做完后请你对比4题的解法,思考:在方程的两边什么情况应该同时加,什么情况该同时减,什么情况该同时乘,什么情况该同时除?

(接下来,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列出方程并解答。)(1)

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上面两个问题解决得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检测性的分组接力竞赛,有信心赢吗?)

5、学习检测。(接力竞赛)

第一组: X-3=1.5 5X=4.5 X+0.9=1.7 0.8X=4.8 X÷6=7 X-42=58 第二组: X-5=2.2 8X=7.2 X+0.9=2.1 1.2X=4.8 X÷4=9 X-36=44 规则:(1)每组的信封里都有一组方程,第一位同学解答完第一题后,再传给下一位同学。

(2)后面每位同学拿到题卡后先检验上一题,发现有错可以修改。然后再解答下一题。

(3)如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求出方程的解为止。(4)最后一个同学把题卡交上来,比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是的,解方程的依据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解完方程后还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一般可以用代入法进行检验。下面我们继续挑战一道有难度的拓展题。)

下载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授课人:张润花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执教人:岑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明白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⒉使学生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有关名词概念,能根据四运算的关系解......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

    解简易方程2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2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解简易方程(2) 教学内容:数学书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 林川乡中心学校 东有仁 教学内容:数学书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到了中学又要......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解简易方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