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对应教学设计(人教版诗歌散文选修)

时间:2019-05-12 17:1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对应教学设计(人教版诗歌散文选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对应教学设计(人教版诗歌散文选修)》。

第一篇:优秀对应教学设计(人教版诗歌散文选修)

《庖丁解牛》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庖丁解牛》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2011-05-09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先秦群星璀灿的夜空中,庄子是最耀眼的星座之一。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二、知人论世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手法,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三、解题

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丁是他的名。

解:分解。

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四、阅读文本,积累知识

1、字词正音。踦yǐ(支撑,接触)騞huō(象声词)卻xì(同隙,空隙)窾kuǎn(空)綮qìng(结合处)軱gū(大骨)硎xíng(磨刀石)怵chù(害怕,恐惧)

謋huî(象声词)

2.自读课文,并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3、归纳一词多义。

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②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动词:①解;②作为)

③视为止,行为迟(都是介词:因为)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都是介词:因为)

于: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④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到)

然:①砉然向然(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②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③因其固然(„„的样子)④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⑤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

乎:①善哉!技盖至此乎?(语气词,表疑问兼感叹语气)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语气词,表反问语气)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介词,用法同“于”,相当于“比”)④依乎天理。(介词,用法同“于”,这里无需译出)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助词,用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地”)

4、词类活用字词。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5、注意几个重要句式。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者,„„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技未尝经肯綮

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④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

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⑤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6、积累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批郤导窾:比喻处理问题善于抓住关键,因势利导。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新硎初试:比喻初次显示本领。亦作“发硎新试”。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五.探究文本

1、欣赏“解牛之美”。

(1)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明确:视觉:动作。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

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2)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中《经首》之会”?

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2、探讨解牛经过——生读第三段

探究一:向庖丁取经,看看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明确:○臣之所好者道也(追求规律),不满足于技艺,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总的概述技艺高超的原因。(总说)

○长期的摸索,反复的实践,去了解牛的复杂的结构(必经之路)。

解牛的三种境界: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懂得规律)

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运用规律)。

补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古之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尊重规律(态度)。

【思考】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2)文中的良庖族庖分别比喻哪两类人?

明确:遇到事情不知道变通和不懂规律固执蛮干的人。

3、合作探究: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明确: 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满意足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

六、拓展提高

在文段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那文惠君当年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的“养生”哲理又是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样一段文字:(设计意图:在个性化解读之后回归原文,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也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主》

【译文】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七、作业

1.背诵且翻译课文第三段。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那今天庖丁的这段“神秘”往事就要靠我们来揭开。请大家结合课文,发挥想象,自选文体,以《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为标题,对原文加以改编。不少于800字。

【附】译文 :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文惠君分解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第二篇: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

【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

魁梧

狭隘

木屐

老妪 yù

媲美 pì

堂倌 guan

女佣 yōng

断壁残垣

yuán

画舫

fǎng 街衢

嗜好

shì

癖好 pǐ

什刹海

shí

chà 荟萃

山坳

褶皱 zhě

zhòu

狞恶

níng 暴晒/曝晒/

曝光/暴光

晕车/晕头转向

脚踝 huái 砾石 lì

咀嚼

jué

白炽灯

chì

伫立

俯瞰 绰约

气概

gài

悬崖勒马

倔强/倔脾气 飘渺/缥缈

【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惊骇 hài 料峭 qiào 鬈发 quán 箭镞 zú 窥探 kuī .....船舵 duî 忧悒 yì 棒槌 chuí 船舷 xián 馥郁 fù .....寒噤 jìn 湛蓝 zhàn 按捺 nà 倾圮 pǐ 抛锚 máo .....深邃 suì 飓风 jù 鹞雏 yào 发绺 liǔ 虬曲 qiú .....龌龊 chuî 花翎 líng 蜷缩 quán 蓦然 mî 禀性 bǐng .....牝鹿 pìn 修葺 qì 休憩 qì 埠头 bù 海蚌 bàng .....马厩 jiù 蘸水 zhàn 趿拉 tā 戏谑 xuâ 游弋 yì .....地窖 jiào 栖息 qī 拾掇 duo 阒无一人 qù ....簌簌作响 sù 膘肥体壮 biāo 情愫 sù 摩挲 mā sā ......瞥见 piē 毗邻 pí 贫瘠 jí 琢磨 zhuï 腼腆.....tiǎn 蹩脚 biã .

juã

juâbàopùpù

bào

擦拭 凛冽 苍穹 摇曳 颠簸 遭殃 凝滞 ......惊惶 静谧 萦绕 沟壑 篝火 湿漉漉 ..... 热衷 歉收 诋毁 窒息 晨光熹微 ...... 弥天大谎 财运亨通 光彩熠熠 海市蜃楼 丧失殆尽 ...... 气喘吁吁 容光焕发 乌烟瘴气 不寒而栗 贸然行事 .....

第三篇:诗歌散文选修单元案例

如何实现选修课诗歌教学的省时高效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诗歌单元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登岳阳楼》为学习点,以点带面,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感悟,合作交流,借助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会不同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品读本单元诗歌意境美。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教法要求:

组织学生充分诵读、展开讨论,教师作为参与者参与探讨,但不灌输和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发言。学法指导:

1.品读感悟法:学生课前充分诵读,课堂通过品读置身诗境,感悟诗人情怀。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补充鉴赏,加深诗歌理解。

3.联想想象法:以““景物——形象——情感”为思路,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师准备:提前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做好引导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第二单元诗歌,对所学诗歌有整体的认识,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教学思路:以《登岳阳楼》为学习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鉴赏第二单元其他的诗歌,通过整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课型定位:阅读教学尝试课

教学时数:1.5课时(以诗歌鉴赏活动课形式开展,选用两节连课赏析)

教学过程:

一、赏析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必修课学习阶段,学习了杜甫的《登高》,大家还能不能背诵呢?

(学生齐背诵)。

师:很好,哪位同学说说杜甫在这首诗歌中用了哪些意象?

生:《登高》选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

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无边落木、滚滚长江,意象呈现出萧瑟冷清的特点;描绘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图。

师: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生: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师:很好,我们抓住了诗歌中一系列凄凉冷清的意象,置身诗境,在眼前展现出一幅萧瑟苍凉的悲秋图,从而体会诗人悲伤的情感。这就是诗歌赏析中常用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今天,我们要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种方法来赏析杜甫的另一首诗歌——《登岳阳楼》。

二、品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3页,自读诗歌,画出诗歌中的意象。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找的意象。

生: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师:请同学们共同读诗,连缀意象,置身诗境,初步体会诗人情感。生:朗读诗歌。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中抓一个最典型的意象?

生:孤舟。

师:为什么?

生:这个意象写出了作者的孤单漂泊。

师:这样孤单漂泊的诗人,我们可以猜测他的心里一定是悲伤的。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传达诗人的这种悲伤的情感呢?

指明一人读诗。

师:其他学生听读,缘景明情,体会诗歌情感。

三、初知意象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四、置身诗境

师:赏析用词很准确,谁愿意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师:XX同学描述,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尽可能在脑海中形成描绘的画面。生: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五、缘景明情

师:不错,通过你流畅的语言,相信同学们已经走入你所描绘的画面了。请问同学们:画面中的人物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是一位人到暮年,多病愁苦,“凭轩涕泗流”的老者形象。

师: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呢?

生:诗人为自己老病孤独而悲,也为国家战事不停而悲。

师:请具体赏析。

生:“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师:哦,抓住了诗中的关键字老病、孤舟、戎马,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悲从何来了。谁来说说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

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师:不错,语言表达很流畅。这两句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情壮志。诗人并不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痛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涕泗横流。请同学们再次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起富有感情的读这首诗歌。

师:通过这首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赏析,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很好的抓意象,置身诗境,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缘景明情(方法引路)。请同学们继续置身诗境,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

六、拓展延伸:

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了一节课时间预习了第二单元的诗歌,也要求同学们选一首重点赏析,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将你在诗歌赏析中的体悟和困惑与小组同学交流,并选一首诗歌在班级交流。

生:分小组赏析诗歌(备选诗目:第二单元诗歌。包括推荐作品)体会诗歌情感。备选诗目附录: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韦庄《菩萨蛮》(其二)、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杜甫《旅夜书怀》、苏轼《新城道中》(其一)、纳兰性德《长相思》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诗歌,形成个性化解读。

2.小组代表在班级内交流,赏析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

师: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你们小组内赏析的成果。按课本编排顺序赏析吧。第一首《春江花月夜》,哪个组赏析呢?

生赏析:我们组赏析了《春江花月夜》,抓住了明月、江水、落花三个典型的意象。因为月不仅仅蕴含了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而且还有富有愁思、惆怅的意义;江水不仅仅是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正如杨慎所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而落花可象征时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等。用这些意象构成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诗中既有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索,也有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师:诗人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歌仅有两首,一首《代答闺梦还》,一首《春江花月夜》。但就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让闻一多先生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甚至日本的汉学家说中国诗歌就两首,一首《长恨歌》,一首《春江花月夜》。从中也让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才情。

师:哪个组赏析了《夜归鹿门歌》?

生赏析:我们组赏析了《夜归鹿门歌》,诗歌以山寺钟鸣的悠然与渡头的人声嘈杂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以鹿门的夜月、烟树、岩扉、松径营造出幽深僻静的月夜山景图,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

师: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官如张九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生赏析:„„

生赏析:我们组赏析了《菩萨蛮》和《长相思》,因为这两首诗歌都抒发了思乡之情。具体来说,《菩萨蛮》抒写了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既写江南水乡景色美,又写了江南民居生活美。但是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又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长相思》上片写行程之劳,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抒发了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

生赏析:„„

生赏析:苏轼的《新城道中》用晴云、含笑、最乐,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抒发了诗人清新愉悦的心情。

师:有人这样评价苏轼“诗人苏轼人生之坎坷,前无古人,苏东坡之豁达,后无来者”。因为 苏轼在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但他留给我们的诗作中没有怨愤、没有消沉,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姿态。这对我们何尝不是很好的鼓舞呢?

七、布置作业

师:赏析这么多的诗作,可能同学们心中也会感慨万千吧。请将你们心中的所思所感也用诗歌表达吧。赋诗一首,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或自选一首诗歌,赏析其中的意境美)。

八、总结诗文:

师:这节课我们以《登岳阳楼》为学习点,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鉴赏了诗歌意境,并且以点带面,通过同学们小组交流探究,赏析了本单元的其他诗作。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中体会诗歌之美,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在鉴赏诗歌作品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同学们一定能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

之路中愉快前行。那就让我们且行且吟,且书且乐吧。板书设计:

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意象——(置身诗境)——-—意境——(缘景明情)—————情感

第四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 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 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 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 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 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 白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 甫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 庄 表现手法:白描、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6、《积雨辋川庄作》——王 维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悠然自行。

7、《旅夜书怀》——杜 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比喻

思想内容:对生命伟大,胸襟的旷远的赞叹,对自身的渺小,前途的迷茫的感慨。

8、《新城道中》(其一)——苏 轼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喻、拟人

思想手法:表达了秀丽明媚春光的赞赏,处身自然的快乐。

9、《扬州慢》——姜 夔 表现手法:用典、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写对扬州昔日繁华和如今山河破碎的感伤。

10、《长相思》——纳兰性德 表现手法:白描

思想内容:抒写了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单元

1、《将进酒》——李 白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兴、夸张 思想内容: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慷慨自信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怀才不遇的感慨。

2、《阁夜》——杜 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

思想内容: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和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 的感慨。

3、《李凭箜篌引》——李 贺 表现手法:想像、衬托、用典抒情、虚实结合、侧面烘托 思想内容:赞美李凭高超的演奏技巧。

4、《虞美人》——李 煜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思想内容: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满腹愁绪。

5、苏幕遮——周邦彦 表现手法:想象,对景抒情 思想内容:表现出久居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

6、《燕歌行》——高 适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对比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军旅生活的严酷及军中将士苦乐不均的现实。

7、《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表达了像苍茫的海天,像曲折的江流的愁绪。

8、《菩萨蛮》——温庭筠 表现手法:衬托

思想内容: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

第五篇: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

情。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表现手法:白描、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比喻

思想内容:对生命伟大,胸襟的旷远的赞叹,对自身的渺小,前途的迷茫的感慨。

扬州慢

姜夔(kui)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

知为谁生。

表现手法:用典、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写对扬州昔日繁华和如今山河破碎的感伤。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表现手法:白描

思想内容:抒写了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

思想内容: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和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慨。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思想内容: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满腹愁绪。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表现手法:想象,对景抒情

思想内容:表现出久居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将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表现手法:衬托

思想内容: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兴、夸张

思想内容: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慷慨自信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怀才不遇的感慨。

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1、送者未及返。

,烟波杳悠悠。(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2、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3、酌酒以自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4、骊宫高处入青云。(白居易《长恨歌》)

5、霾两轮兮絷四马。

,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6、,两朝开济老臣心。,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7、君王掩面救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8、世味年来薄似纱,?小楼一夜听春

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蜀江水碧蜀山青。(白居易《长恨歌》)

11、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12、带长剑兮挟秦弓。诚既勇兮又以武。身既死兮神以灵,!(屈原《国殇》)

13、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云青青兮欲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西宫南苑多秋草。(白居易《长恨歌》)

15、,将以遗兮远者。(屈原《湘夫人》)

16、矮纸斜行闲作草。素衣莫起风尘叹。(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7、,罾何为兮木上?(屈原《湘夫人》)

18、七月七日长生殿。(白居易《长恨歌》)

19、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20、,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1、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函谷举,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2、,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3、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24、,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5、捐余袂兮江中。(屈原《湘夫人》)

26、我欲因之梦吴越。湖月照我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7、时不可兮骤得。(屈原《湘夫人》)

28、,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9、过春风十里。自胡马窥江

去后,犹厌言兵。渐黄昏,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30、塞上长城空自许。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31、欲渡黄河冰塞川。闲来垂犯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

32、,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33、丞相祠堂何处寻?。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4、,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35、,中原北望气如山。,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36、,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37、,与佳期兮夕张。(屈原《湘夫人》)

38、春风桃李花开夜。(白居易《长恨歌》)

39、,清风吹我襟。

,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40、白日沦西河。

,荡荡空中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4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鲍照《拟行路难》)

42、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

43、,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4、迟迟钟鼓初长夜。(白居易《长恨歌》)

45、欲言无予和。日月掷人去。(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46、,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47、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

48、;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9、此时相望不相闻。鸿雁长飞光不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0、古亦有山

川。车舟载离别。(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51、峨嵋山下少人行。(白居易《长恨歌》)

52、鹿门月照开烟树。,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3、,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4、风一更,雪一更。(纳兰性德《长相思》)

55、,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6、上穷碧落下黄泉。(白居易《长恨歌》)

57、,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杜甫《登岳阳楼》)

58、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还乡顺断肠。(韦庄《菩萨蛮》)

59、漠漠水田飞白鹭。,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60、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61、世间行乐亦如此。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2、岭上晴云披絮帽。,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63、黄埃散漫风萧索。(白居易《长恨歌》)

64、,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杜甫《旅夜书怀》)65、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长相思》)66、,尽日君王看不足。(白居易《长恨歌》)

6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

进酒》)

68、昆山玉碎凤凰叫。十二门前融冷光。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69、,但愿长醉不愿醒。,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李白《将进酒》)

70、铁衣远戍辛勤久。少妇城南欲断肠。,绝域苍茫无所有!(高适《燕歌行》)

71、岁暮阴阳催短景。五更鼓角生悲壮。(杜甫《阁夜》)72、,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3、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74、归来池苑皆依旧。(白居易《长恨歌》)

75、开琼筵以坐花。不有佳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76、水面清圆。(周邦彦《苏幕遮》)

77、江流宛转绕芳甸,;,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8、汉家烟尘在东北。男儿本自重横行。(高适《燕歌行》)

79、。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其二)》)

80、野哭千家闻战伐。卧龙跃马终黄土。(杜甫《阁夜》)81、燕赵之收藏,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倚叠如山。(杜牧《阿房宫赋》)82、相看白刃血纷纷,?,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83、,密雨斜侵薜荔墙。

,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84、,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85、,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

牧《阿房宫赋》)

86、,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87、帝子降兮北渚。(屈原《湘夫人》)88、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89、在天愿作比翼鸟。(白居易《长恨歌》)

90、,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91、杜郎俊赏。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92、,旌旆逶迤碣石间。

,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高适《燕歌行》)

93、群季俊秀,;

,独惭康乐。,高谈转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94、,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95、忧劳可以兴国,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96、吴酒一杯春竹叶。(白居易《忆江南(其三)》)

97、以无厚入有间。(《庖丁解牛》)98、,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99、。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100、战士军前半死生,!

,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高适《燕歌行》)

下载优秀对应教学设计(人教版诗歌散文选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对应教学设计(人教版诗歌散文选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归纳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归纳 一、字音字形归纳 回眸mïu 粉黛dài 骊宫lí 霓裳ní cháng 临邛qiïng 鼙鼓pí 仙袂mâi 衣钿diàn 千乘shâng 钗擘bî 马嵬wãi......

    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案(大全五篇)

    【学习要点】1.探究诗歌的结构。2.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有相同因素的诗歌的情感手法的不同。☆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诗歌的结构。【探究活动】1.律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将进酒 教案

    《将进酒》教案 王莉 指导教师:范月霞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

    语文:3.1《将进酒》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将进酒》教案 李白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同上)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教学设计 夏 维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 (二)解析 本单元要学的内容《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指的是通......

    诗歌散文鉴赏 选修 理解性默写

    2、屈原《国殇》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场上敌军之众多,来势之凶猛。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楚军将士......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6个课时) 鉴赏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第二单元(6个课时) 鉴赏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检测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字词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仓庾呕哑瞋目烽火矶 烽燧 ...... 巉岩湓浦怵然斗斛尚飨 .....A. 旌旆(pâi)神妪(yù)阡陌(xiān)霰雪(xiàn) .... B. 栖隐(qī)地坼(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