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5篇

时间:2019-05-12 17:5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小学依托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大力推进,农村小学的班级人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一是班级人数在剧烈减少,二是人数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的本地学生逐年减少,而外来民工学生却成上升趋势,对原本相对封闭的农村小学来说,带来了质的变化,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文化底蕴的不同,从而导致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今年我校只有5个班级数,其中一年级仅20多人,二年级30多人。这样,场地、教室也宽裕了,小班化教育也就顺应生源锐减而自然形成了。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普遍存在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同评价标准等做法,很难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致使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地乏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严重后果。与此相对,小班化的分层教学能因材施教,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旨在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2、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课堂死扣一本教材,课外阅读缺失,知识面狭窄,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低下;数学课堂也是如此,很少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而班级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有的在幼儿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识字量较多,学习习惯好,有的则处于懵懂阶段,因此很难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优化。同时,我们现实地看到,我校的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成绩处于县劣势地位,因此,先在一二年级进行教学实验。

3、研究的意义

课题通过对一、二年级进行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将会使优生更有发挥潜力的空间,中下生则能稳固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并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我校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

二、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

(1)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等,智力因素差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2)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论断,主张给孩子以广阔的空间,充分自由的活动,把教与学与实际生活广阔社会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培养积极探索自我实践,自我发展的能力。(3)新课程标准理论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都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三、课题的界定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布置分层练习,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加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研究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相应的成功。

2、保底性原则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应该也不能够用统一的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保护自尊心,但决不是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谓“保底”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最终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力争人人合格。

3、动态性原则

心理学表明,人在成长过程中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有不断发展的变化性。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分层是手段,促进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达到最优化发展。

4、主体性原则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中要先确定好三类目标,然后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自己的要求,尽量让目标趋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心里踏实,学得轻松愉快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A层学生。

3、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结合家庭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六、研究内容和做法

(一)分层建组

1、实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为A、B、C三层。

2、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3、建立层与层学生互帮互学小组

(二)分层备课

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安排分层指导时间;设计分层练习;设置分层作业

(三)分层授课

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反馈;分层纳入知识系统

采用“合——分——合——分”式教学结构,保证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层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

(四)分层辅导

(1)教师辅导:查漏补缺;学法指导;心理辅导(2)建立课外互帮互学小组

(五)分层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必做题;选做题(2)课外作业:每日一题;拓展题

七、研究周期与实验对象

1、研究的周期 本课题实验为一年:

2、研究的对象

本校一、二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科

八、研究条件

1、硬件

我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了50台计算机、6台投影仪,建了6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xx小学网站”,增加图数量,增订杂志,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我校有校本课程《气象观测》,并建立了班级博客站,为课题的研究创造了工作条件。

2、软件

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较为熟练,文化素养好,知识面广,大学本科毕业的占了45%,都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刻苦耐劳的精神,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厚实的力量。

另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子女的教育的要求和投入也有了更加强烈的反应。

3、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并支持课题研究,学校教科室主人亲自负责课题研究,曾经参与或主持过省级或市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教研经验,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得到强化,参与教科研的队伍已经形成,渴望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第二篇: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班级内学生容量过大,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这势必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开展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很多学校,特别的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旨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简略谈谈开展小班化教学优势所在,并对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班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进城市打工、生活,他们的下一代也大多跟着进城上了学,致使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有的地方,学校教育资源还没有进行重新整合,师资力量比较充足,有条件开展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班级内学生容量过大,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势必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开展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很多学校,特别的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略谈谈开展小班化教学优势所在,并对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一、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好处

(一)有利于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与人交流的愿望强烈,开展小班化教学,使得参加教学的人数减少,教学空间变大,这有于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小班化教学,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学习,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不是在应付学习,而是在享受学习。

(二)有利于张扬个性,激励学生表现自我

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引导每个学生,使学生有更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参与教学的范围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个性表现更加鲜明,促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三)有利于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受教育度

学校教育重在课堂教学,教学空间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和密度。开展小班化教学,教学空间增大,有利于教师营造充满人性化的教育环境,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强化与学生的交往,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并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格,从而大大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资源的程度。

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一)开展分组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提高

首先,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分组分层。对学生科学分组、合理分层,是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提高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综合考查学生的成绩,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学习有一定困难的为第一层,学习成绩相对稳定的为第二层,学有余力的为第三层,然后每层抽出特定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其次,教师要开展分层教学。以学生为本,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布置课后作业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多重视复习和联系之前的知识,从简单的、容易的问题入手,逐步化解和分散教学的难点,使每一位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使学习稳定的学生可以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班内各有差异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再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促进使学生互助成长、进步。实施小班化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前文已知,每个小组中成员的学习层次不同,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先进带动后进,以主动带动被动,通过学习、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新知识,习得新技能,学会学习,互助成长。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彼此之间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同时还能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使学生成长为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人才。

(二)抓好作业辅导考核工作,使学生学有所得所成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精练、实用、适度。涉及基本知识、比较简单的题目,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一是能够及时巩固所学;二是可以节省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信心。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题目,宜安排在课下,一是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二是可以满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作业的完成情况。

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既向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又向学习一般的学生提供指导,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引导,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不仅要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要优化考核方案,适时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检验教学成果,巩固学习效果。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小测,进行周中测,开展月大测等。根据学生在测验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三)进行科学评价自我评价,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实施小班化教学,为对学生进行评价详细、具体的评价提供了可能。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评价,及时表扬达成分层目标的学生,并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情况。

在实施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强调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学生,强调学生身上存在的特质,激励学生内在的潜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在审视、分析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短板,从而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沈克非.浅谈小班化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1(11).[2] 谭培生,周延凤.小班化教育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教育科研,2001(Z2).[3] 张学华.小班化教学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3(9).[4] 商黎黎.“小班化教学”使数学课堂“活”起来[J].基础教育论坛,2010(6).[5] 史秀凤.发挥小班化优势 让教学与快乐相随[J].黑河教育,2010(6).

第三篇: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平川镇芦湾小学张立宏随着农村小学学生人数的减少,一些还未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的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必然。如何认识小班化教学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实施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小班化教学的优点1.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小班化教学,在人数少和空间相对大等有利条件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地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2.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能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成长。3.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了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人格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资源的程度。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方法

一、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小班中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学生在考试中的语、数成绩为主要依据,并通过家访,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B层学生学习成绩稳定,C层学生学有余力。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实践中采用同质组合、异质组合、自由组合方法,上课前在黑板上贴出标记,学生拿好学习用品就座。课程不同,分组的形式也不同。A类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的知识,B层学生以掌握基础为主,可将知识适当迁移,并能协助C层学生一起督促A层学生学习;而C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做好A层学生的“现场指导老师”。

二、教师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小班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分层评价,是在了解学生达成分层目标的情况下一种鼓励性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还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认知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比如既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的清晰、响亮,说话的连贯性等表达能力作出评价。“情感”包括“态度”和“习惯”等方面,即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和习惯给予评价,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包括学生回答时的站相和表情等。“兴趣”主要看学生是否对上课、对老师的提问产生良好的兴趣,比如对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作出评价。实施了小班课堂即时评价可以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委婉而又真诚的鼓励和赞赏,气氛比过去融洽了,师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点拨者、合作者,学生不会因为受批评而害怕老师,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了。

三、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强调对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因此,伴随教学的小组化与个别化,教学评价必须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特点。在“小班化教育”中,大多数教学任务都在小组内完成,编组形式往往异质编组多一些,教师一般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评价自我和别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同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也应是一种综合的评价,一种无级评价。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交往能力等方面,请学生给自己一个评价。评价做到诚实,公正

第四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1999年开始,美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其中以田纳西州的STAR计划和威斯康星州的SAGE计划最为著名。我国1997年9月上海率先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首轮试点,总的发展趋势是要逐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研究形成了《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等教材。台湾小班教学改革的实验始于1998年,班额数控制在35人以下,并大力提倡适应化、多元化、个别化的“小班化精神”。大连市西港区2008年明确了以小班化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总结出:“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及“关注每一个”的“5+1”小班化教育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国外教育更多的是对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国内的研究集中在“小班化教育”的师生关系、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评价、小班化的网络教育和资源配置、小班化教育与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我市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的打造,探索农村小学小班化背景下课堂的实践范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2.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小班化教学不仅是种教学组织形式,更是种教育理念。它由来已久,从中国儒家教育先祖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到很多国家的大力成功推行;它魅力四射,从中国香港整体实施的成功,到内地部分学校尝试的有效。事实胜于雄辩,成功的个例也说明了小班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其中关键的是它既有效地弥补了班级授课制中关注整体而忽略个体的缺陷,那就是它更关注到每个个体,为每个个体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又转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教而忽视学的现象,那就是它更关注到学生的学,更多地给予每个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方法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①.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②.教育学理论基础

“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③.我国的教育方针

我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学说,明确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明确的指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也对小班化教学起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概念界定

①.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而校园文化、社会教育等也要进行配套改革。

本课题中涉及的“小班化教育”不仅是种教学组织形式,更是种教育理念。它由来已久,从中国儒家教育先祖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到很多国家的大力成功推行;它魅力四射,从中国香港整体实施的成功,到内地部分学校尝试的有效。事实胜于雄辩,成功的个例也说明了小班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其中关键的是它既有效地弥补了班级授课制中关注整体而忽略个体的缺陷,那就是它更关注到每个个体,为每个个体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又转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教而忽视学的现象,那就是它更关注到学生的学,更多地给予每个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方法指导。

②.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农村小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那就是国家财政统筹并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家长呼唤优质的教育、各界人士的强力关注等,同时农村小学生源的萎缩而导致班级人数实质上已经小班化了,这些都为农村小学尝试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因此农村小学更适合实施小班化教育,农村小学唯有走小班化教育之路才会产生优质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注重教而忽略学教学理念,夯实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2.通过比较研究,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本校、本地区农村小学小班化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策略,形成可以在农村小学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

3.通过合作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整体上稳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一些优秀甚至名教师,增强本校的影响力,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4.通过小班化的实践研究,巩固“一校一品”的建设,推行本校教育特色项目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本校的教育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研究从业已形成的自然小班化(班级学生人数不足30人)为主,并辅以实验性小班化(人为抽取30人组成的班级),小班化课堂研究的核心在于在控制班级学生数的条件下,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每位学生,运用课堂教学拓宽的时空,提高个体受教育程度,让每一个学生受到高效、均衡、平等、充分的教育。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研究:

1.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与推进的策略。

2.小班化教育组织中涵盖学生管理、环境布置、班组组织形式等的班级文化建设。

3.小班化教育中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4.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尤其是课堂互动的组织形式与体现学生个体特点的作业设计。

5.小班化教学中对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在我市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班化小学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的革新尝试。为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总体研究的技术路线沿“理论筛选—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展开。

1.文献法。思想、理念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和个案进行比较与归纳的方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2.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召开相关人员的座谈会和个别访问,与专家、学者零距离的访谈,接受面对面的指导,广泛听取意见,为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意见,进行强有力的调控。3.实验法:随机抽样选定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前期测试,属可比样本。实验过程中进行数据积累,实验后运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实验前后对比。4.行动研究法。坚持行动中研究、研究中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分阶段以子课题为单位进行总结评比,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个案反思分析,不断形成观念,指导教学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学校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新路子。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我们依据“细化方案,加强过程管理,抓实课题研究各个环节,高质量达成预期研究目标”的指导思想,课题组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完善,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题的研究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要求所有成员阅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参与网络研讨交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综合素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开展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①.要求课题组老师每两个月看一本相关的书,并作好读书笔记;

②.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参加小班化的共同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

③.鼓励老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理论经验,参与网上论坛,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

④.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讨论与自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集中学习,更讲究其高效性及活动意义,分散学习也要保证质量,记好业务笔记,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⑤.立足课堂,认真上好研究课。根据每位课题组教师的情况,有计划安排好研究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实验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2.资料积累,规范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材料记录了课题研究开展的全过程,它们既是成果,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每学期末,课题组教师自觉地把学习资料、研究材料等整理好,上交课题组长处,以便于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随着课题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一些困惑和争论。这些困惑和争论表现在思想上的不稳定、理论观点上的不统一,也表现在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不同认识、个别研究人员的参与度和热情和对研究结果的前景不是十分乐观等。研究中出现的困惑和争论是完全正常的,根本不可怕。更难人可贵的是,课题组面对困惑和争论,反而信心百倍,正面分析困惑,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1.蜻蜓点水式的理论学习与简单粗放的实践,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整体效果。留给老师们的学习交流时间相对来说很少。因此,主题性理论学习与交流的不是很多,对体育课堂教师高效性的实践思考也不是很深入。

2.功利浮躁的大背景与基础薄弱的小环境,制约着研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题研究的深入,对课题组成员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以及管理机制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是为了评职称等目的,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埋下头来实践。大多数的骨干教师教育思想相对滞后、人员变动大等诸多现实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来自不同层面学术上争论的问题与实践中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纠缠在一起,让原本激情投入改革的老师们十分迷茫,产生畏惧情绪,这对课题研究人员的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

九.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下阶段研究计划

①开发与利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网站资源

尽力成为课题组和广大教师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研究与培训提供平台。

②完成《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教材的编写

完成《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以及《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教材解读》等草案,早日寻找到帮助一线教师走出困惑和迷惘、走向清晰和成熟的突破口。组织好课题组教师基本功比赛和教研组常规检查评比等工作。

③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紧扣课堂、研究课堂、抓实课堂,努力提升成员课堂教学能力,是本课题组的主攻方向,也是所有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课型”研究,立足课堂,研究课堂,提升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努力在保持成员现有教学特色的同时,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将继续以每个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如教学方式、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听评课制度。一如既往地采取“提供主题学习材料、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角度、以论文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方式,将课题实施、科研培训和课堂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每次集中研讨活动,确立一个研究的话题,明确研讨的方向,提供给成员;在集中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求每个成员形成书面文字,留下研究轨迹。

④打造科研成果品牌。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提升教师品位的关键,也是为教师解除苦与累和享受职业幸福的重要途径。积极尝试《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教师的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重点研究成员采取“明确方向、独立建构、集体研究、自主修改”的方式,帮助每一位成员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风格和科研成果等。

2.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①更加宽泛、多样地加强理论学习。应从优秀课的基本特点中去思考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贯彻“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体现小班化课程的性质。因此,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教育教学理论、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等。可以通过精心选择此类书籍,共同学习与研讨,让交流活动更能促进成员思维的提升。②更加及时、丰富地收集分析资料。为每一位成员成长过程留有痕迹,不仅是课题研究工作需要,更是促进每一位成员专业发展的资料库,使每一位成员了解自己不足,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发展目标,为成员成长搭建平台。

③更加扎实、有效地研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成员上课都应围绕研究课题进行,评课过程也应如此,以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成员研究能力。期待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进行理论提升,开展“理论指导+模拟实验+反思再实验”的研训活动。因此,进一步解读2011版新课标,在小班化背景下,使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并享受教师的充分关爱;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组织的教学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发展,体现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密度,让学生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个别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培养创造精神。

④更加广泛、深入地推广研究成果。课题组除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的力度外,还应注重多为课题组成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成长。进一步做好《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网站的建设与完善等工作,扩大信息量,增强互动性。

第五篇: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额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承认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3、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提出理论基础

1.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率先实施“小班化教学”,作为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一大举措,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加以保障。随后,北美、西欧等国家也相继采用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随后,北京、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此项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2.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推进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小班化教育能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与我们目前所实践的新课程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将进一步诠释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使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得生动主动地发展成了可能。

3.小班化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最佳出路。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镇务工,自然造成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的现象。农村小学学龄数相继减少,人口数较少的村完小呈现出生源不足趋势。尽管各乡镇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对部分村完小进行撤拼。但是,一些村完小距乡镇中心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撤拼的 1

条件尚不成熟。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小班化教学已是农村广大学校的最佳出路。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为了了解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有以下特点 :

1、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2、倡导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3、现研究领域中对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有一定高度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用以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

预计在 “小班化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四、课题的界说:

1、“小班化”指班级学生学额相对较少,但小班化教学不仅指班级学生人数相对减少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有效课堂”指有能通过教师营造的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是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唤起他们参与激情和表现欲望的课堂。

3、“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的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分层策略及教学互动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选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六、可行性分析

1、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的研究是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全新尝试,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2、随着入学高峰的回落,学生生源明显减少。各班学生人数已自然接近小班规模,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前提。

3、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发展,科研气氛浓厚,拥有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七、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对象: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视角,坚持以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以“有效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促进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有效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经过参与及实践改变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

2、研究内容:

①、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采取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归因研究(调查报告)。

②、分层教学策略: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分层,精心设计环节;作业分层,巩固学生兴趣; 辅导分层,培养创新能力。

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后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研究。

3、研究活动方式:

本课题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阶段研究总结,积累阶段性研究资料,撰写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4、研究方法:

(1)访谈法。通过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本人和家庭、亲属等情况的谈话了解,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2)对比法。对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运用适当测试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

(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学生、对照班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态度、心理等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掌握其情感、态度、心理等思想动态。

(4)观察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以运用观察法为主,记录其发展的轨迹。

5、研究对象:农村中心校、教学点生数不足25人的班级。

八、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课题探索和立项期(2011年9月——2011年10月)。营造氛围,课题设计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组织实验实施,注意研究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完善课题研究,提高实验质量,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进行课题中期总结,举办小班化教育成果展示。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2)。对课题研究及实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二年来的在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探索的成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巩固推广“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理念,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和后勤处的中层干部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制度(集中、个人学习)。

3、建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制度。

4、专题研讨活动,并建立课题研究记录卡。

5.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第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分层教学,区别对待。

6.突显几项工作:(1)为学生建立个体发展档案;(2)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7、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撰写论文。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

8、积极邀请有关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9、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主研人员进行奖励。

九、组织领导:

1、课题领导小组:组 长:梁正生

成 员:罗玉玺曹红

2、课题研究小组:组 长:梁正生

成 员:罗玉玺曹红

成员:刘益廖联军、王敏、邵正强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验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3.优秀教学设计(说课材料)汇编;

4.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备注:小班化分层教学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我校将不断探索,吸取别人的长处,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学校教学特色。本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小学

2011年9月25日

下载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实践

    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实践 提出的原因:近年来,由于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人数的逐渐减少,出现了班级人数锐减的现象,由以往的四五十人到现在的不足二十人乃至几个人,因此小......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也是办学水平的体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近几年来,根据在学校管理和参加检查工作中所掌握的情......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天马小学螺山教学点:潘福恩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目前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们农村小学教......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五篇)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五泄外出经商、务工人数逐年增多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校生源出现了自然萎缩。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长的意......

    浅谈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探究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 一、农村自然小班化的产生背景 1、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如今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已是普遍现象,学校条件差是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尽管教育部门加大......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精选5篇)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尽管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

    浅议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

    浅议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 辛店街道茶坡小学杜文巧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以及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完小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形成......

    分层教学与提升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与提升教学质量 保石小学罗艳芳 内容摘要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志。我们现在所在的农村小学中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