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儿童立足表达——于永正、薛法根《燕子》教学片断赏析
不仅教理解,更要教表达
《燕子》第一自然段,寥寥数笔把燕子描摹得栩栩如生。让学生读读,感受燕子的可爱并不难。但,仅仅让学生学到这个吗?用这个例子教会学生什么?两位名师的做法让人豁然开朗。
于永正教学片断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
生:(动情地)小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
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一生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我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师:你说得比我画得好!(笑声)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无人举手)
师: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生:“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一个词。读—— 孙双金的课堂片断:
生:(齐)坎坷!
师:他深深的叹息,有人倾听吗?
生:(齐)没有!
师:他伤心的哭泣,有人倾听吗?
生:(齐)没有!
生:(齐)没有!
师:他倔强的呐喊,有人倾听吗?
生:(齐)没有!
师:没有!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阿炳,一个充满音乐天赋的阿炳,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
这是两位名师不约而同将曲子旋律中的“复沓”巧妙地运用到语言教学上。“复沓”是一种歌唱、抒情方式,课堂上通过语言的“复沓”,让学生在一唱三叹、反复咏唱中对阿炳的坎坷‘与不屈感悟越来越深了。
(江苏省大丰市大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生:翠鸟的尾巴短,秃秃的,所以作者没写。
生:燕子的嘴、眼睛特点不像尾巴、翅膀那么突出,所以没有写。
师:我看是这样。这告诉我们,描景状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薛法根教学片断:
师: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是怎么写的?
生: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这些词语概括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师: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特别优美。
生: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各不相同。
师: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
生: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还写了尾巴,然后再是整体。
师: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
生:他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
师:对啦!这就是抓住特点。样样都写就显得很哆唆。一哆唆还美吗?
生:不美了!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比如说写薛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
(生大笑)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众大笑)
生:写得很有趣。
师:不美但是很有趣。谢谢。(生笑)这叫抓住特点。写外形时写出了它的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的词语。我们来读读。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它的尾巴是“剪刀似的”。如果说“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
生:(摇头)不美了。
师:“剪刀似的尾巴”是美的,“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笑)不美。
师:所以你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写(板书:用词优美)。同样写薛老师,如果这样改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生点头,笑。)
师:所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非常重要。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抓住特点”“用词优美”写出的燕子的外形。
于永正和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可谓异曲同工。
“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
两位老师轻轻一问,学生的目光就聚焦在课文如何表达上了。这就叫用教材教!这就叫会教!如此教学,学生获得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理解了文本,习得了方法,获得了能力。
于老师轻轻一问后,学生没能马上回答。老师没有说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翠鸟》一文来思考。最后,疑问,学生自己解答了,方法,学生自己领会了。
薛老师不仅让学生懂得了要抓住特点来写,而且还迁移到自己身上,用“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形容自己,引爆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了什么叫抓住特点。接着,进一步探究表达的秘妙,那就是用词优美,通过“置换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赏析了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把第一自然段“抓住特点、用词优美”落到实处。
不是告诉,而是引领
于永正教学片断: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赶集?
师:请读读全句。
生:(读)“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生:我在农村赶过集,就是到市场上去买东西。
师:有去买的,还有去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或者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赶集的人很多,很热闹,春天的花、草到处都是,很多,也显得很热闹。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赶集的人是一起到集市的吗?
生:赶集的人有先有后,春天的草、叶不是同时长出来的,花也不是一起开的。
师: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
薛法根教学片断:
(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要紧吗?
生:要紧。
师:真的要紧吗?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有没有发现,用了一个“小”,这只燕子就变得更加——
生: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采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暗合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围绕“把握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的目标,无论是对“赶集”还是对“小”的品味,真正做到了“雨入水中,相融无痕”。
薛老师范读时故意漏掉“小”字,教师的“难得糊涂”,恰恰把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出来。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一种温馨,一种心灵的放松,一种思维的发展.一种暖暖的情谊。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尊重他们的思维特征,就能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点燃永不熄灭的火花。
同样,当学生提问“赶集”的意思时,于老师没有简单地告诉他们,而是引领学生去读这句话,学生说出了赶集的原意后,轻轻一点拨:“请说说赶集或者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没有告诉,只是巧妙地启发,智慧地引导,学生思想的火花在碰撞、激荡,在思考、比较。
第二篇:于永正老师教学之赏析
于永正老师教学之赏析—语文教学导入语之漫谈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语文课堂上的导入语犹如文的起笔,常让费尽心机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入语,因为好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创造好的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反复的探索,将其分为六类。
一、“温故而知 ”式的导入语
例:(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的课堂实录。)师:年级的时候,小朋友学过三首古诗。首是《锄禾》,首是《鹅》,首是《画》。还记得吗?谁能把三首诗背给老师同学们听听?师:学 这么长时间,还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小朋友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
(于老师这个教学导入语设计得发好,既复习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 即将授教的古诗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 “温故而知新”。而且于老师亲切、鼓励的口吻,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知的积极性。)
二、“开门见山”式导入语
例:(于永正老师教学《 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堂实录)今天,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注意:“鲁”字当中这 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波三折。
(“开门见山”式导入语 于永正老师采用比较多的导入课文的方式,朴素、自然、富有实效的导入方式,于老师直接揭示课题后大多板书课题进行写字教学,或 进行 话教学等。)
三、“画龙点睛”式的导入
例:(于永正老师教学《壁虎》的课堂实录)同学,今天们学习29课《壁虎》。(板书:壁虎)有人说,这课的题目后面应加上“捉虫”二字,改为“壁虎捉虫”。该加还不该加呢?请大家认真读遍课文,发表 下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导入语设计得好,既抓住了文的主要内容,切中要点,又能以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谓是“ 石激起千层浪”。)
四、“故 ”式导入语
例:(于永正老师教学《型玻璃》的课堂实录)同学们,在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 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 ——型——玻——璃。(略)
(这种以故事来导入课文既可以 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诱学生的情境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个深刻印象。这样的设计多用于故事性比较强的文。)
五、“音乐式”导入语
(于永正老师教学《光曲》的课堂实录)(上课铃声落,师生问好之后,片刻,教室里响起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师:(深沉地)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 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首,叫《月光曲》(板书:月光曲。稍片刻,琴声渐止。)《月光曲》怎样谱成的呢?这,还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 家听听。
(《月光曲》声中介绍导入,能立刻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突破文的难点,如,使学生明白此文讲的就《月光曲》怎样创作出来的。不仅如此,音乐还能引起学 情感的共鸣,陶冶学 的情操。)
六、“图画”式的导入语
例:(于永正老师教学《惊弓之鸟》的课堂实录)小朋友,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画的是什么。(于老师用彩色笔黑板上画了张弓。)生:叫弦。(师又画了支箭,师:大家知道有 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二十七课《惊弓之鸟》,学了这 课就明白了。
(图、画、照片、影象等导入课文,可以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对课文个具体的印象。同时配以启发性的提问,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堂新课的导入语的设计是有很强的艺术性,它起到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的知识以及突破课文的难点等。导入方法应该多样,避免千篇律,力求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能拘囿于类的束缚。导入语要简洁,生动、形象、富感染力,而且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果们语文老师能够在备课中认真地推敲课堂开始的语言,便能够课堂教学 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第三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翠鸟》教学赏析[推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翠鸟》教学赏析
张敬义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趣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的思想、感情、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语文情趣的培养,还要让学生懂得一篇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处。于永正老师教学的《翠鸟》一课在这些方面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于老师非常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其训练技巧颇有独到之处。第一,善于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师:同学们,《翠鸟》一课预习了吗?谁知道“翠”是什么意思? 生:“翠”,就是绿色的。
师:为什么叫“翠鸟”呢?预习时,你把书读了几遍?(“三遍”、“四遍”、“五遍”)
师:生字都认识了吧? 生:认识了。
师:把生字解决了,了不起!谁愿意把课文读给我听听?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读读好吗?
生:好!
“把生字解决了,了不起”是对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肯定;“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读读好吗”则提出了更高的练读要求。同学们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自然积极地认真地练习读书。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略)
师:读得非常好!你把翠鸟的特点读出来了,可以看出你非常喜欢翠鸟。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比一比。都愿意比。哎,你为什么不举手?
生:读得不好。
师:谦虚。大胆地试一试。
(生读: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师:听你读第一句,就把我惊呆了,看来,我差点上了你的当。你对翠鸟的感情多丰富!
“褒奖”加“激励”,双管齐下,又给学生积极读书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善于扣读导悟。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师:哪位同学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师: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生读: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师: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同学们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
师:谁来读一读老渔翁说的话?
(生读: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这它很不容易呀!)
师:我听你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于老师读读,猜猜我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
生:您这个老渔翁有九十多岁了。师:同学们都当一回九十岁的老渔翁。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同学们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我听你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于老师读读,猜猜我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于老师用戏剧的语言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然后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学生初读不但做到“正确、流利”,还做到了“有感情”,这得益于于老师的点拨艺术——激情、激趣、导读、导悟。
二、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语文情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有所依托方能显现出来。于是,于老师设计了师生画翠鸟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喜爱翠鸟吗?喜欢画翠鸟吗?
生:喜欢。(老师与两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其余同学在本子上画翠鸟)师:我们三人谁画得像? 生:老师画得像。
师:这两位同学画得也不错,是属于想象中的翠鸟。
师:谁愿意把翠鸟的样子介绍给大家?要想介绍好应把第一自然段记好。同学们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看书上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翠鸟的外形的?
生:书上先写了翠鸟的爪子,接着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然后写翠鸟的眼睛,最后写翠鸟的嘴。
生:这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写的。
师:看书练读,要读进去,要静心读,不要浮躁;读熟后同桌同学练说,相互纠错。
师: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到前面介绍翠鸟,一位主讲,一位当场外指导。生:(用教鞭指图)同学们,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一双小爪子红红的。它的羽毛非常漂亮,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上面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衣。(师插话:“一连用两个‘衣’,不好听,‘衬衣’还是按书上写的说,改为‘衬衫’。”)一双眼睛非常明亮,红色的嘴巴又细又长。
师:说得真漂亮!谁再来说一下?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画翠鸟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让学生画翠鸟、描述翠鸟的意义有三: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
三、虚拟情境,说出情趣
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我们看看于老师别出心裁的移情设计。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爱翠鸟,想不想当翠鸟?
生:想。
师: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生:愿意。
师: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 生:我们鸣声清脆。
师:大家叫叫我听听。(学生高兴地学着鸟叫)
师:你们的嗓子那么好,给我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好吗?哪个翠鸟愿意唱?(生唱:天晴朗,兰花朵朵绽放;闻花香,想起我年幼时光„„)师:果然名不虚传。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捉鱼的本领很强,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
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等待小鱼露出头,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师:为什么一动不动? 生:怕惊动小鱼。
师: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
生: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各位翠鸟,我想到你们家做客,树上找不到,草丛中也找不到,你们的家在哪里?
生: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实践表明,这种采访调动并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含英咀华,诵出情趣
读文章,善于含英咀华,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神韵和精髓,赏阅文章的美感所在,同时,也才能不断陶冶自身的语文情趣。
师:通过采访,我打算把你们写一写,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有现成的文章吗?
生:有。
师: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听?请同学们再认真练习诵读。
此次读书训练属于积累层面的诵读训练。这样假戏真唱,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不难看出,于老师训练学生积累语言是有所为的积累,更是情感化的积累。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精彩艺术。透过于老师教学艺术的七色光环,我们发现支撑教学艺术的基石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导致学生厌学的致命伤是老师以成人之心度儿童之腹,以成人的心理需求代替儿童的心理需求。于老师则不然,他蹲下来看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去体验世界,自觉地与自己的教育对象“相似”。他引导学生学翠鸟叫,学老渔翁说话,画翠鸟;他让“翠鸟”们学唱人类的歌曲,读他们写出的文章„„所有这些万变不离其“读”,以读为本,以画、说、演等促读,走读书内化之路。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于老师是成人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县教研室)
第四篇:薛法根 《我和祖父的园子》组块教学赏析
薛法根 《我和祖父的园子》组块教学赏析
时间:2015-11-0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卫东 点击:11
2次
1.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提出并有效地实践了他的“组块教学”主张,请结合薛法根老师的相关课例分析“组块理解”、“组块过程”和“组块教学”之前的关系。
薛法根《我和祖父的园子》实录片段
T:除了写自己的生活,还写了景物。用了两段话。为什么写生活,还要写景物呢?读这两段,看你读出了什么? 2时17分54秒始 2时19分24秒
T: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S:自由的的。快乐的 即自由又快乐 美丽、生机勃勃 漂亮、多姿多彩 很大,什么都有(应有尽有)快乐、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丰富多彩 T:他是怎么写出这个美丽来的? S:从我家有个大园子,„„样样都有。看出美丽,因为美,所以吸引昆虫。(昆虫和你一亲友,喜欢风景,是吗))
S:一切都活了„„看出这个园子是自由的。T:这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S: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
T:他怎么写出“活“,联系上下文看看?
S:花开了,就像睡醒了。T:花活了吗? S:开了——活了吗——没活——开都开了,还没活——活了。(下面老师笑)S:鸟飞了——活了吗——活了。
T:它没写:花活了,鸟活了,虫子活了„„是怎么写的。S:是三个拟人的手法写出了.T:你读。S:生读得拿腔拿调 T:挺可怕的。S:生读较好。
T:这个自由是怎么写出的。你读给大家听。
S: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莴瓜、玉米、蝴蝶)看出自由,随便他们怎么样?
T: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自由的句子有特点吗?
S: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自由不自由。S:读。
T:怎么读才自由。
S:莴瓜随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T:读出自由。一起读。
T:这里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句一句地连起来写,这是排比。谎花?
除了一个随意,还有什么词?
S:一会儿„„一会儿„„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到谁家去。T:从一会儿,一会儿,只是天空蓝„„ 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S:蓝天也是自由的。S:随意就是自由的。
S:连太阳都不知道在哪里。
S:又高又远说明他们自己。空间给他们很多自己。T:生活的空间,心灵的空间都是自由的。
T:同是写自由。我做这些事是自由的。这里写谁是自由的? S:所有的东西都是自由的。
T:作者写这些事物的自由和童年生活自由有联系吗?为什么写这些话呢? S:写所有东西自由,一起写,可以衬托我的自由。T:好,他体会出衬托。
S:自由和自由在一起,更自由。
T:前面写的是自由,有没有出现自由。但现在,这里写了。这里是借这里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叫借物抒情。
T:现在请大家借助“要怎么样,就怎样”,发挥想象写出作者的快乐、幸福。会写吗?
2时34分15秒写
T:想象一下还可以怎么样? 2:44:07 PM 交流读一读。(写了12分钟)
S:我愿意摘花就摘花,愿意睡觉就睡觉,愿意吃芒瓜,要怎么就怎么玩,玩到深夜也没人管(那是有人管的),S:种花、踢飞种子,愿意吃柿子,就把柿子树吃完(那不行),想玩电脑多久就多久。(你写着写着写到自己身上了。)
S:铲地、拔草、让生活充满花香。愿意浇花就是浇花,把花淹死也没人管。S:我的生活是自由的。我愿意摘花,把所有的草都留着,睡觉„„若把他们吓跑了,没关系,我知道他们会回来的,因为这里是自由的„„ T:他注意先写中心句。
S:„„一会儿„„,一会儿„„
S: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愿意玩耍就玩耍,„„即使„„一会儿„„(写得和课文内容很像)
T:如果每个同学用这样的写法,写你现在的生活能写出来吗? T:写不出来。为什么?
我们没有文中作者那么自由。我写出来,我爸爸妈妈是民主的。
T:你看,他的爸爸妈妈是民主的,你的爸爸妈妈不民主。T:作者因为有祖父。所以开头这句话是这样写的。读一读。呼兰河小城里住了我的祖父„„
T:你发现作者写得很特别吗?呼兰河小城里就住着他的祖父。还住他的你父母 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就住着他的祖父?有没有亲戚?——有啊,他的姑妈住在这里。
——可能是因为有大园子(笑)S:因为主要描写的是我和祖父。S:主角是我的祖父
S:祖父是我生命中后部分。
S:祖父非常疼爱我的,又引出下文。
祖父对作者非常疼爱,开头就想突出祖父。
T: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为他给他幸福的童年。作者萧红,从小父亲不喜欢她,妈妈去世了,后妈更不喜欢她。再读。T:这里写出了祖父的爱
T:所以课题写《我和祖父的园子》
T:如果你一天,两天,如果一直在园子里,会有什么感受。别回答,先去看看《呼兰河传》,看完后,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文章是要用一辈子读了。
大道至简,行云流水,大巧若拙,机智幽默,真实有味,扎实高效„„薛特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这一方面缘于薛特那练达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薛特对“语文是什么”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
从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语体特质看,课文第十三节这段文字充满了童话的色彩,童话世界里的精灵们多么快乐、自由,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顽皮和随性,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萧红不厌其烦用语言描述、渲染,充满情趣和童真。难道,萧红仅仅就想表达这些表层的意义吗?语用学理论告诉我们:语体,作为语境因素的一种,在从上至下的理解中很有用处。语言本身除了交际功能之外,还有情感功能和美学功能。在散文中,我们尤其要关注带上了作者强烈感情色彩、充满文学审美意味的语言。这段文字究竟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联系上文的语境,读者领悟到:是“借物抒怀”。强烈的情感引发了感觉的变异,在祖父的院子里,“我”是快乐自由、无忧无虑的,于是园子中“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很自然地产生语用联想:“我”的童年多么幸福,就像这童话世界里的小精灵一样。祖父的园子就是“我”童年的、精神的家园。这恰恰是作者言语独特、创新之处,也是文本情感密码之所在。“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的童年生活怎样?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是薛老师这堂课教学的两大板块。如此,学生的关注点自然落在了作者独特的表达智慧上了,思维就聚焦在课文隐含着的教学价值上了,所得自然丰厚。
薛特充分考虑到这种艺术语体的语境特点,聚焦到文本的核心价值“自由”上,之后又将它抛出去,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在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后,进一步带领学生回望文本的艺术表达。“得意而忘言”,在触摸语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文本语言也在这种“言意”的转换中沉淀、加温。初读课文后学生也许只是朦胧的感受到这个园子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但当又一次走进文本,审察中,他会感慨作者的语言表达是如此美妙奇幻:“花儿睡醒”、“虫子说话”,整齐的排比句式,让“一切都是活的”生机充分表达;下面写无拘无束时,连贯排列的句式中插入变化,让“自由”的感觉在这种语势的变化中得到展示;还有写蝴蝶那看似无心、实质有意的匠心笔法,给“丰富多彩”的园子涂抹上最美丽的色彩。
课文写园子和写我童年生活两方面内容,从篇幅上看几乎相当,作者为何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园子,笔意如何?薛老师给学生引介了“借物抒情”的语文知识。随着薛老师那优美弧线的画出,两部分内容于是勾连一体。作者的含蕴笔法竟接着转换为老师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的点睛之笔——课堂练笔:作者写园子不就是写作者的生活吗?那就请你学习作者写园子的语言去写一写作者的童年生活。这样的话语实体作用于话语主体的学生,勾唤起学生对类似经历的体验——主体的“背景语境”,即主体大脑中储存的有关知识构成对语用有影响的背景语境和认知条件,在此时发挥积极的语用功能。语用意义在学生的脑海中渐渐清晰,形成学生准确理解“自由”的良好语境。这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这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学生在课堂上“用笔思维”,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语言,又有创造。他们自由自在地写,生机勃勃地念,丰富多彩的表达是薛老师教学效果最好的注脚。这种领悟写法的训练应当与理解内容融为一体,不能机械割裂。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必然依赖对语言的欣赏,而语言的欣赏又自然地在内容深刻把握的语场下展开。
从“自然的自由”到“人的自由”,再到两者融合,然后到“自由的背后是爱”,最后进一步拓宽“自由”的精神视域,学生的思维不断伸向文本语言的深层,向着人物心灵和情感深处。或许,正是围绕核心目标,紧扣文本上下文语境,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语境意义,注重文本语体的语境特点,这些紧扣内核的组块因素,指向课文言语智慧,再加上薛特灵动融合的组块的教学活动结构和形式,使得薛特与学生的互动更为凸显话语文化语境的意义作用,才成就不拘一格的课堂。(责任编辑:陈卫东)
第五篇:“八千多日子”与“一滴水”——薛法根、景洪春、赵昭《匆匆》教学片断赏析
徐萍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用“针尖上一滴水”和“大海”这两个鲜明的物象来比照“八千多日子”和“长存的宇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尽管文章的每一句都值得玩味,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上海特级教师景洪春和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特等奖的黑龙江赵昭老师在处理第二自然段时,都没有轻描淡写,而是紧扣几个物象做文章,上出了各自的精彩。
【薛法根教学片断】
师:时间是个很奇怪的东西,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是很难写的。但是朱自清却把时间写得有模有样,让你感觉得到时间的匆匆脚步。现在我们来看,他怎么写时间?八千多日子是如何匆匆而过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有没有发现?
生:“我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八千多日子是非常匆匆的。
师:具体说说。
生:时间过得非常快,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水是非常快的,日子过得像滴水一样,可见日子过得多么快。
生:我从“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中这个“溜”字看出来日子过得很快。
师:有眼力!把这个字圈出来。“溜”除了表示快,还有什么样的意味?
生:还表达了不能挽留。
生:悄悄的,让人感觉不到的。
生:我从“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看出它“溜”得很快。
师:是的。我们想象一下,八千多日子,整整24年,是漫长的还是短暂的?
生:很漫长的。
师:如此漫长的时间,他现在说成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觉得时间是多还是少?
生:少。
师:滴到大海里是快还是慢?
生:快。
师:明白了吗?这种手法是比喻,也是夸张:他是夸大了还是夸小了?
生:夸小了。
师:请你圈出来——滴水。八千多日子就像一滴水,滴答一下,24年过去了;滴答一下,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下,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下,你的一生就没了。于是你的头上就要冒汗了,你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为什么呢?
生:可怕!
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我就要回去了。
师:是啊,滴答了几下就永远地回去了。
生:“头涔涔”看出他开始急了;“泪潸潸”看出他感到非常遗憾,所以才哭了。
师:体会得很真切!转瞬即逝的时间让他害怕,你们怕死吗?
生:不怕。(众笑)
师:真勇敢!(众笑)
生:我还感受到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
师:说得真好!无奈啊,它要滴了,你说不要滴了,行不行?(生齐答:不行。)还是滴掉了,滴在时间的流里了,八千多日子成了一滴水。看不见的时间成了一滴看得见的水。谁来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内心那种复杂的情感,无奈、焦急,甚至有点害怕、恐惧。(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因为你体会得真切!八千多日子如一滴水,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不知不觉,匆匆而过。
《匆匆》的言语形式的“秘密”在于把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了,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时间写得形象可感。对于学生来说,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等等,都是已知的常识和道理,无须多教。而对于本文语言的具象化,学生靠自己的阅读感悟则很难体会其表达之妙。
薛老师采取了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形象演绎等方法让学生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句,接着让学生从动词“溜”,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初步体会。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之后,薛老师便与学生一起运用生活化的方式体察“匆匆”:滴答,24年(八千多日子)过去了;再滴答,24年过去了;再滴答,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生就过去了。这样幽默又智慧的语言让学生深刻形象地理解了“一滴水”的美妙与传神,真正体会了作者的表达之妙。
【景洪春教学片断】
师:第二自然段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呈现。(课件出示)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
师:刚才这个同学将生字的字音读得很准。(相机指导写“涔、潸”)
师:课前预习过课文,“涔”和“潸”分别指什么?
(生交流:涔,积水;潸,流泪。)
师:泪、汗等不断地流下,潸潸形容流泪不止。那“头涔涔”“泪潸潸”又是什么意思?
生:“头涔涔”意思是头上的汗水不断地流下。“泪潸潸”是流泪不止。
师:有一个成语也是讲“泪潸潸”的。
生:潸然泪下。
师:老师现在就是头涔涔,因为灯光照着,很热,而朱自清先生为什么头涔涔,并泪潸潸呢?
生:朱自清惋惜他二十几年的日子已经过去,他不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日子。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二十几年的日子已经过去,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八千多日子。
师:比较一下,为什么作者不用“24年”,却要用“八千多日子”呢?
生:这样更显得数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让人惋惜。
师:你说得这么好,我奖励你再读这一句。
(生再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注意,在这儿已经换行了,是一种停顿。
(生再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停顿是一种情绪,把自己放进去。
(生齐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指名练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师: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的感慨又通过我们的朗读表现出来了。
景老师主要采取了朗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之妙。她先将第二自然段换成诗歌的形式呈现,长短句交错,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学生朗读。随后紧扣“头涔涔而泪潸潸”一句,运用比较、揣摩等方法让学生领悟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接着老师借助诗的形式带着学生朗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可以看到,学生的语速渐渐放慢,对“溜去”的理解也渐渐深入,与作者的感情不断产生着共鸣。这时景老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这里的停顿是一种情绪,是把自己放进去的过程”。这样指导朗读,水到渠成。
【赵昭教学片断】
师:(出示“品读助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生:(读)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的方式展示。
师: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你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你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给大家5分钟时间,要求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
(学生默读)
师:那么接下来,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二自然段?
生:“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是一个比喻句,表达出了作者因为留不住时间而感到非常伤心。
师:这句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把“日子”比喻成“一滴水”。
师:那么又是多少日子和什么样的一滴水呢?
生:“八千多日子”和“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多媒体出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就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觉得这八千多日子留得住吗?
生:留不住!
师:那我们就让它落下来吧。(课件出示水滴落下来的慢镜头,并伴有“滴答”声。)
师:我们来读这两句话。
生:(读)像针尖上一滴水„„而泪潸潸。
师:如果这滴水滴在这样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还能听见声,看见影吗?(播放一滴水滴到大海里的视频)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段话呢?
(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赵老师在处理这一段时,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品读助手”的运用,提示了自学、合作学习的流程和方法,留足了时间让学生真读、真想、真思考,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梳理课文的脉络、习得写作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两段视频的恰当运用,让学生形象真切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表达的妙处,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