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公开课教教案
城关片公开课教案
天长市桥湾中学
李春凤
20012年3月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一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桥湾中学
李春凤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使学生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3.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最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1. 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的模型,初步形成学生利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 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以及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
3.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由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方程ax=b(a≠0)的解法。教学难点
正确地解方程ax=b(a≠0)教具准备 天平、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温过知新 方程,方程的解 创设问题情境: 1. 什么是等式?
2. 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 探究解决问题: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叫做根。
二、新课教学 1. 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问题情境:
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4人,问: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
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根据题意得:2x-4=18 创设问题情境: 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数? 探究解决问题:
设再过x年,王玲的年年是(12+x)岁,她爸爸的年龄为(36+x)岁,是她的年龄的2倍数,得 36+x=2(12+x)创设问题情境:请找出上面两个方程具有的特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探究解决问题
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本上,引出课题。
我们将具备上述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请学生回答: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这时,教师还需指出“元”是指未知数的个数,“次”是指方程中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
课堂练习: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1)2x+y=10(2)x2-x-6=0
(3)x-1=1/2x(4)1/x=2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等式的基本性质 创设问题情境:
等式应具备什么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天平的实验展示;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倍数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探究解决问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下:(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c≠0).课堂练习:课本第83页练习第1题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解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ax=b(a≠0),今天学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某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最简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得其解。3. 解方程 探究解决问题: 例1,解方程2x-4=18 在分析本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怎样才能将此方程化为ax=b的形式?(2)上述变形的根据是什么?
(以上过程,如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应作适当引导)解2x-4=18 方程两边都加上4,得
2x-4+4=18+4 即2x=18+4(等式性质1)
2x=22
方程两边都除以2
得x=11(等式性质2)
检验:把x=11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ⅹ11-4=18
右边=18
左边=右边
所以x=11是原方程的解。课堂练习:课本第83页练习第2题
三、归纳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怎样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86页习题3.1,第1、2、3题
第二篇: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公开课教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教案
苗集中心学校 张刚
20014年11月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一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87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使学生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3.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最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1. 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的模型,初步形成学生利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 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以及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
3.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由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方程ax=b(a≠0)的解法。教学难点
正确地解方程ax=b(a≠0)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方程,方程的解 创设问题情境: 1. 什么是等式?
2. 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
探究解决问题: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叫做根。
二、新课教学 1. 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问题情境:
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4人,问: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
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根据题意得:2x-4=18 创设问题情境: 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数? 探究解决问题:
设再过x年,王玲的年年是(12+x)岁,她爸爸的年龄为(36+x)岁,是她的年龄的2倍数,得 36+x=2(12+x)创设问题情境:请找出上面两个方程具有的特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探究解决问题
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本上,引出课题。
我们将具备上述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请学生回答: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这时,教师还需指出“元”是指未知数的个数,“次”是指方程中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
课堂练习: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1)2x+y=10(2)x2-x-6=0
(3)x-1=1/2x(4)1/x=2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等式的基本性质 创设问题情境:
等式应具备什么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天平的实验展示;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倍数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探究解决问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下: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c≠0).课堂练习:课本第83页练习第1题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解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ax=b(a≠0),今天学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某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最简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得其解。3. 解方程 探究解决问题: 例1,解方程2x-4=18 在分析本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怎样才能将此方程化为ax=b的形式?(2)上述变形的根据是什么?
(以上过程,如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应作适当引导)解2x-4=18 方程两边都加上4,得
2x-4+4=18+4 即2x=18+4(等式性质1)
2x=22
方程两边都除以2
得x=11(等式性质2)
检验:把x=11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ⅹ11-4=18
右边=18
左边=右边
所以x=11是原方程的解。课堂练习:课本第83页练习第2题
三、归纳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怎样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86页习题3.1,第1、2、3题
第三篇: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二:导入课题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三: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1:
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4人,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如果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2x-4=18 问题2 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的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如果设再过 x年,则x年后王玲的年龄是 岁 则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 岁 由题意可得:(让让学生做,然后交流。)四:想一想
看看式子: 2x-4=18 36+x=2(12+x)
1、它们属于我们小学里学过的什么内容?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上面的两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式子属于我们学过的代数式中的哪一类式子?
它们都是整式
3、如果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我们就把这样的方程叫整式方程。五:合作探究 观察方程:2x-4=18 36+x=2(12+x)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特征?(从未知数的个数与未知数的次数两方面去考虑)[ 一元一次方程:象上面的两个方程,只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六:相信你会判断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1)x+3y=4()(2)x2-2x=6()(3)-6x=0()(4)2m +n =0()(5)2x-y=8()(6)2y+8=5y()
七、回顾交流
1:请同学们自己写出几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叫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做一估:判断括号里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1.2x-4=18(x=11)2.36+x=2(12+x)(x=12)
3、3x+1=7(x=3)
八、知识导航
我们在小学里已经学过等式的基本性质,谁能告诉老师等式基本性质的内容吗? 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九、做一做
说明下列变形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得到的?
1、如果5x+3=7,那么5x=4
2、如果-8x=16,那么x=-2
3、如果-5a=-5b, 那么a=b
4、如果3x=2x+1,那么x=1
十、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
1、课堂作业p91页习题3.1第2题
2、课后预习下一节。预习要点
1、什么叫移项?
2、会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8.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学习目标:
1、掌握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3、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难点: 移项法则
一、检查课前预习。(指一列学生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x=1 B、3x-2y=5 C、2xx154x D、 55x
2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习本节课的重要依据,学生回答后,全班同学齐读一遍)
3、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x+3=10,那么x=10-()(2)如果2x-7=15,那么2x=15+()
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的形式.(1)x57(2)5x5
课内探究: 环节1:自主学习
1、结合课前预习中的内容,自学课本P.165-166,解方程x-2=
52x=x+3(1)你发现将方程的一项由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它的符号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先自学,然后同桌讨论交流)
(2)把方程中某一项_______________,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____。注意:(1)移项一定要改变符号
(2)一般的,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移到右边。
巩固新知:
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怎么改正?(1)由方程z+3=1,移项得z=1+3
(2)由方程3x=4x-9,移项得3x-4x=-9
(3)由方程3x+4=-5x+6,移项得3x+5x=6-4
(4)由方程5-2x=x-9,移项得-2x-x=9-5 强调:(移项一定要改变符号,不移项符号不变。)环节
2、交流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流课本例1、2、3,共同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每组找代表汇报课本例1、2、3的解法,师用幻灯片显示解答过程。集体交流解题步骤。1.移项,2.合并同类项,3.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4.检验。根据学到的方法,解答下列方程。试一试:
(1)x57(2)4x3x4
31x3(3)2x4(3)2
(指做得最快的4名同学在黑板上做出4道题然后集体交流,找出薄弱环节,加强练习)环节
3、精讲点拨:
问题:解方程要注意“移项”与“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的区别。求下列方程的解是移项还是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并说明变形的根据。
(1)5x3(2)5x2
2x5(3)9(4)5x =3x – 5
(再找做得快的其他4名同学上黑板做出这4道题,每名同学讲出自己的做题依据。找出典型错误,订正)温馨提示:(1)移项:要先改变符号再移项
(2)合并同类项:移项后,把方程左右两边的同类项合并,将方程化为ax=b的形式(3)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将方程ax=b未知数x的系数x化成1。
环节4:巩固检测
1、(1)3 + x = 6(2)x — 15 = 2
11x1;(2)2x1 x3;(3)4x76x2x(4)82
43x4(6)7x—5 = —3x(5)3
(同桌交换所做练习,集体交流答案,标出对错,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出解简单方程的步骤吗?在每一步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课后延伸:(1-3题巩固作业,为必做题;
4、5题拓展提升,可选做)
1、解方程
(1)3 – x = 6(2)
(3)2x + 3 = 3x(4)2x – 1 = 5x + 7(5)
2、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方程变形的根据:
(1)x + 1.6 = 0(2)-2.8y - 0.7 = 1.4
3、填空题(1)若2x32k1x =4 21311x=0(6)x – 3 = 5x + 32242k4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的取值是______________.(2)、如果方程3x+2a=12和方程3x-4=2的解相同,那么a=__________.4、解答题:
当x取何值时,2x+1 与 —
1x —2的值,2(1)相等(2)互为相反数
5、回顾:
整式的加减中的去括号法则你还记得吗?利用去括号法则完成下列题目
1、(1)3x +(2x –x)(2)3(x + 6)– 9 + 5(1 – 2x)
2、尝试解下了方程:
(1)3(x + 6)= 9 – 5(1 – 2x)
(2)(y + 1)1)= 1 – 3y
第五篇: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总结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
一、去分母
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二、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依据:乘法分配律
三、移项
做法: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依据:等式的性质一
四、合并同类项
做法: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五、系数化为1 做法: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依据:等式的性质二.解方程口诀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