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教案(主题班会)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礼记》”主题班会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坚信教育可以兴国
点评:主题班会最重要是主题鲜明,言之有物。建议只就广绿玉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句名言。由琢玉而树人,明白其中的道理。(肇庆学院文学院 徐天云副教授)
一、活动目的
1.知识与能力:积累中华传统名句,了解《礼记》及名句、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朗诵、讲故事、评析等形式,理解学习对个人成才,教育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理想。
二、活动形式
1.讨论、交流。2.朗诵。3.抢答。4.讲故事。
三、活动准备
1.查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出处及意义。
2.收集有关中国古代勤奋学习的名言和故事。3.收集有关中国古代教育兴国的名言和故事。
4.制作“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坚信教育可以兴国”课件。
四、活动时数
一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吗?(多媒体展示广宁玉石)这是玉石,是广宁的玉石,又称为广绿玉,是我国五大名石之一,与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浙江昌化石、内蒙巴林石齐名。那么,一块普通的石头怎样才能成为一件名贵的玉器呢?(雕琢)由物及人,一个普通人怎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呢?(学习)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典籍《礼记》中,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多媒体展示)
(二)简介《礼记》 1.多媒体展示书影。2.作者及内容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
(2)教师明确: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4.谈感悟。
(1)学生交流,各抒己见。(2)教师小结:
二千多年前的古贤人就已认识到教育在国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农业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穿衣,工业解决了人们的出行咨讯等问题,那么教育就当仁不让的承担了人们在科技、思想、道德等领域的引导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现代国防是由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那么教育就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动力。教育兴则国运兴,兴国还须先兴教育,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双层要求,是现实的必然。
5.考一考你:请列举中国古代教育兴国的名言警句。(1)以小组为单位,举手抢答,教师给予肯定。(2)参考名言:
(多媒体展示,教师稍作评析)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唐·权德舆)
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宋·范仲淹)教易为善,善而人正,国之所以治也。(宋·李觏)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民智者,富强之源也。(清·严复)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清·康有为)(3)集体朗读以上名言警句。
(五)说一说:中国古代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故事。1.学生讲台演讲,掌声鼓励。2.参考故事:
闻鸡起舞、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
(六)总结
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太多的希望和梦想,“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我国通过并实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还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这种国情下,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发奋学习,自强不息,为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多媒体展示: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坚信教育可以兴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附:参考资料(百度成语)
1.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
故事出自《汉书》和《战国策》,用来形容刻苦学习。
第二篇:二班国学主题班会教案
《走近国学,做礼仪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感受国学的魅力,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引领学生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以《三字经》为重点,交流各自所了解的故事,结合校园、家庭生活的情境,使学生能更全面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背景音乐。2.相关国学知识题目
3.搜集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导入: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这些古代经典文学名著为我国文化的繁荣昌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就是我们国学内容的一部分。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知识殿堂,一起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2.理解“国学”,温习旧知 刚刚老师讲到了“国学”,有哪位同学知道,国学的经典除了刚才老师说的以外还有哪些?举几个你所知道的例子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集:《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3、国学知识小竞赛(基础)
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国学的内容丰富、广泛)
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要想学习好国学首先就应该„„?学那些内容?(三字经、弟子规)
下面就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你们学过的《三字经》,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道理。(学生齐读弟子规)
(三)故事会
请同学上来讲讲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相关的故事,要求讲故事时声情并茂。
(四)交流感受
5、将《三字经》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对照,体会其中的思想深意。
(五)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第三篇: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国学在心中 书香伴我行》感受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小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准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10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欣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学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3. 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学生活动展示: 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⑵“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⑷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5.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6.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名言。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主持人:多麽浓厚的学习氛围,多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学习国学的乐趣。
(四)学生活动展示:
主持人:从幼儿到少儿阶段,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如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伴着书香,请同学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1.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三个字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内容较长,全班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生生互动,感受国学之美),2.“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确,《弟子规》内容丰富,包括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七部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具体过程如下: A.全班交流资料。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交流资料及故事。
B.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你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C.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弟子规》中经典语句情景表演 3.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主持人:国学经典内容很多,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背诵。(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激起学生的热情,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国学。)4.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主持人:前边我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精彩的诵读与表演,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与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翻唱,将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挑战。
(五)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看,孔子坐着马车和他的弟子们已经走出国门到各国游历讲学去了。(播放课件)
(六)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出示课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小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准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10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欣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学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3. 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学生活动展示: 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⑵“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⑷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5.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6.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名言。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主持人:多麽浓厚的学习氛围,多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学习国学的乐趣。
(四)学生活动展示:
主持人:从幼儿到少儿阶段,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如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伴着书香,请同学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1.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弟子规三个字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内容较长,全班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生生互动,感受国学之美),2.“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确,《弟子规》内容丰富,包括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七部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具体过程如下:
A.全班交流资料。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交流资料及故事。
B.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你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C.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弟子规 》中经典语句情景表演 3.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主持人:国学经典内容很多,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背诵。(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激起学生的热情,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国学。)4.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主持人:前边我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精彩的诵读与表演,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与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翻唱,将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挑战。
(五)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看,孔子坐着马车和他的弟子们已经走出国门到各国游历讲学去了。(播放课件)
(六)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出示课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第四篇:国学班会教案(范文)
国学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主要是《弟子规》的主要内容。2.结合《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反思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二、班会准备
1.一首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和《弟子规》背景音乐。
2.《弟子规》课件。
3.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查找《弟子规》小故事。
三、活动形式:讨论、诵读形式
四、活动时间:星期一上午第一节反思课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一首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作为国学的组成部分,《弟子规》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弟子规》,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欣赏《弟子规》课件,引入情境。
(四)学生活动:
⑴播放《弟子规》背景音乐,同时学生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背诵弟子规。
⑵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提示:可以节选《弟子规》文字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可以讲弟子规故事,也可以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巩固背诵《弟子规》。
⑷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弟子规》。
(五)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第五篇:“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班会教案
龙背小学 冯家婵
一、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二、活动目的:
1、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3、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三、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0日
四、活动地点: 三(2)班教室
五、活动对象:
三(2)班全体少先队员
六、活动内容: 1.观看优秀人物视频。2.诵读经典美文。
— 1 — 3.队员畅谈活动收获。
(二)教师准备
1.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开好队会做准备工作。2.确定主持人,拟写班会主持词
3、国学视频
(三)学生准备
查找并学习经典诗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八、班会活动具体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宣布活动目的、活动意义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国学底蕴深厚绵长!中国的国学,是华夏儿女继往开来、和谐发展的文化根基!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去聆听华夏五千年的心声。
甲:张良对老人的“尊敬”让我们佩服,可见诚信也很重要。乙:下面请次文业同学为大家讲“一诺千金”的故事。
乙:听了这么多的故事,请大家跟着音乐,舒缓一下此时的心情,进入第二个环节:文学擂台赛。请同学们聆听《春江花月夜》、《满江红》的配乐朗诵。
— 2 — 甲:此时,我是小记者,我想请问各位同学,从这首《满江红》爱国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甲:说的真好,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流利地背诵出这首爱国古诗,学习先人的爱国情怀,立志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乙: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
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三字经》,请第二组同学来读《论语》,请第三组同学来读《弟子规》,请第四组同学来读《道德经》。
甲: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中华经典文化。我想请问:各位同学自己在学习经典诗文时有哪些收获?
姜欣宜同学: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田静钰同学:通过学习经典诗文,我们懂得了“余力学文,温良恭俭让”的做人准则。
赵颖同学:通过学习经典诗文我们应该反思自己过去的表现。„„
甲:最后请班主任做总结。
班主任: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主题班会开展的非常成功,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古诗词和美文,是我们民
— 3 — 族精神的根基,希望大家继续畅游在经典美文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诵读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面我宣布:三(2)中队“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下课。
九、活动效果:
本次主题队会活动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了,特别是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所呈现,比如回家再也没有顶撞父母的现象,家长们也反映孩子们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学校生活中,科任教师也反映班里的孩子比以前知道感恩了,能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可见,看似平凡的小事,但在平凡中展示了本次少先队活动课内容的真谛,对学生起到了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
十、活动反思:
知识是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在成长过程中慢慢领悟自然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 4 — 1.要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墙的一角。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国学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每天汲取一点国学经典。
2.要评选优秀家长。激励家长参与,对关心孩子经典诵读,与孩子共同背诵的家长,提出表扬,发“书香家庭”的奖状,激励一些起带头作用的孩子更加努力。
4.班级经常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通过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