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2.1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12.2.1 《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会昌县周田中学
赖元春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1做轴对称图形,教材第39--41页
二、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变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和定义。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二)教学思考: 从轴对称的角度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去从事推理活动。(三)解决问题:
1、经历轴对称变形的画图、观察、交流等活动理解其基本特征。
2、通过利用轴对称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实践能力。(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轴对称图案,形成学生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通过作轴对称画图,设计图案,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形的基本特征。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三、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白纸若干(或半透明有光纸)复写纸等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一)回顾旧知识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一:
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
(二)观察思考:
欣赏美丽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你想学会制作这种图案的方法吗?(板书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观察思考学习新知 活动二:
动手画图1(1).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或用半透明有光纸
(3)在折纸上画一个自己的左手印
(4).把纸展开
动手画图2(1).再取一张长方形纸;(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3).在纸上远离折叠线画出一朵花;(4).把纸展开。
活动三: 观察教科书P39中图12.2-
2、12.2-3及12.2-4 活动四:(动手画图)取一张白纸折叠夹上复写纸,任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打开纸看一下,然后改变折痕方向重新叠纸,在原来的图形上描图,再打开,你会发现什么结论?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会变吗?
学生画图,教师关注:
(1)学生如何画出图形的基础部分;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什么关系?
(2)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3)找出一对对应点并连接,观察它与折痕的关系。
(4)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归纳总结: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看作由它的一部分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也可以由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形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另一个图形。
思考:每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1)每组图案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否都是对称的?(2)每组图案各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吗?(3)这些图案由一个图形经一次轴对称作图就能得到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
关注:(1)学生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2)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了几次。(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画轴对称图形,去感受、理解轴对称变形的过程。
观察所画图形,寻找对称点,便于总结轴对称作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美丽图案需要经过多次轴对称变换才能得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轴对称变换画图的能力,感受对称轴变化对图形的影响。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理解教材 作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轴对称变换。)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思考: 提问:得出这些漂亮图案都用到了什么作图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作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对照课本修正自己的语言。
在经历了实践、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后,学生能主动、有条理、清晰地阐述作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共同探索交流方法 问题: 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作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课件演示最基础的作图方法。例1 教科书P40 已知△ABC和直线 ,作出与 △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思考: 如果这个图形就是一个点,如何作出与这个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思考:(1)△ABC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2)△ABC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学生口述作法。
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做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分步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
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画图步骤:(1)找特征点(2)作垂线(3)截取等长,(4)依次连线。
让学生在思考、合作、交流中归纳出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步骤,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应用提高
1、P41 练习第 1题;
2、展示利用轴对称设计的一些图案(播放课件)
1、对学生在练习中反应出的问题,及时订正;
3、欣赏轴对称图案,课后自己设计图案。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在欣赏美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小结 本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点评:给予点评与鼓励。
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图案。
思考并作答。
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总结,也可以采取一个学生主要说明,其他学生补充的形式,主要有:(1)用轴对称作图的基本特征;(2)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步骤。学生自我小结,加深对用轴对称作图的认识,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作业
1、P41练习第2题,P45习题12.2 第1题,第5题
2、利用轴对称,自己设计一些图案。巩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美
第二篇: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1)
一、教学内容:做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现有学生49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探讨交流,学习比较自觉,但表述能力不强,动手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这节课主要通过动手探索获得知识,因此难度还是较大。
三、内容分析:轴对称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相比其他的内容比较抽象,难度也较大。
四、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变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和定义。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二)教学思考: 从轴对称的角度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去从事推理活动。(三)解决问题:
1、经历轴对称变形的画图、观察、交流等活动理解其基本特征。
2、通过利用轴对称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实践能力。(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轴对称图案,形成学生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通过作轴对称画图,设计图案,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形的基本特征。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课件 白纸若干 复写纸 剪刀 三角尺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活动预设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一: 播放,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课件
观察思考: 欣赏美丽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你想学会制作这种图案的方法吗?(板书课题)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思考学习新知 活动二: 动手画图1(1).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3)在纸上沿折叠线画出半只蝴蝶;;(4).把纸展开
动手画图2(1).再取一张长方形纸;(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 写纸;(3).在纸上远离折叠线画出一朵花;(4).把纸展开。
活动三: 观察教科书P39中图12.2-
2、12.2-3及12.2-4 活动四:(动手画图3)取一张白纸折叠夹上复写纸,任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打开纸看一下,然后改变折痕方向重新叠纸,在原来的图形上描图,再打开,你会发现什么结论?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会变吗? 学生画图,教师关注:(1)学学生如何画出图形的基础部分;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什么关系?(2)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3)找出一对对应点并连接,观察它与折痕的关系。
(4)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归纳总结: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看作由它的一部分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也可以由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形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另一个图形。
思考:每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1)每组图案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否都是对称的?(2)每组图案各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吗?(3)这些图案由一个图形经一次轴对称作图就能得到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
关注:(1)学生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2)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了几次。(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让学学生亲自动手学画轴对称图形,去感受、理解轴对称变形的过程。
观察所画图形,寻找对称点,便于总总结轴对称作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美丽图案需要经过多次轴对称变换才能得到。
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轴对称变换画图的能力,感受对称轴变化对图形的影响。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理解教材 作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思考: 得出这些漂亮图案都用到了什么作图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作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对照课本修正自己的语言。
在经历了实践、观察、归纳等数数学活动后,学生能主动、有条理、清晰地阐述作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共同探索交流方法 问题: 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作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例1 已知△ABC和直线 ,作出与 △ABC关于直线 对称的图形。
思考: 如果这个图形就是一个点,如何作出与这个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六、练习
(1)△ABC关于直线 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2)△ABC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学生口述作法。
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做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分步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画图步骤:(1)找点(2)画点(3)连线。
让学生在思考、合作、交流中归纳出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步骤,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七、应用提高
1、P41 练习第 1题;
2、展示利用轴对称设计的一些图案(播放课件
1、对学生在练习中反应出的问题,及时订正;
2、欣赏轴对称图案,课后自己设计图案。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在欣赏美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小结 本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点评:给予点评与鼓励。
思考并作答。
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总结也可以采取一个学生主要说明,其他学生补充的形式,主要有:(1)用轴对称作图的基本特征;(2)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步骤。学生自我小结,加深对用轴对称作图的认识,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八、作业布置:
1、P45习题12.2 第1题
2、利用轴对称,自己设计一些图案。巩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美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大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探讨总结得出知识,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很难将知识总结系统化,当然这也与本节内容的特殊性有关。
第三篇: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作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1作轴对称图形,教材第39--41页
二、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变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和定义。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二)教学思考: 从轴对称的角度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去从事推理活动。
(三)解决问题:
1、经历轴对称变形的画图、观察、交流等活动理解其基本特征。
2、通过利用轴对称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实践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轴对称图案,形成学生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通过作轴对称画图,设计图案,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形的基本特征。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教学难点
1、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三、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白纸若干 复写纸 剪刀 三角尺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活动预设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一
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 观察思考: 欣赏美丽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你想学会制作这种图案的方法吗?(板书课题)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观察思考学习新知 活动二: 动手画图1(1).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3)在纸上沿折叠线画出半只蝴蝶;(4).把纸展开 动手画图2(1).再取一张长方形纸;(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3).在纸上远离折叠线画出一朵花;(4).把纸展开。活动三: 观察教科书P39中图12.2-
2、12.2-3及12.2-4 活动四:
(动手画图3)取一张白纸折叠夹上复写纸,任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打开纸看一下,然后改变折痕方向重新叠纸,在原来的图形上描图,再打开,你会发现什么结论?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会变吗? 学生画图,教师关注:(1)学生如何画出图形的基础部分;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什么关系?(2)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3)找出一对对应点并连接,观察它与折痕的关系。
(4)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归纳总结: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看作由它的一部分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也可以由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形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另一个图形。思考:每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1)每组图案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否都是对称的?(2)每组图案各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吗?(3)这些图案由一个图形经一次轴对称作图就能得到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关注:(1)学生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2)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了几次。(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画轴对称图形,去感受、理解轴对称变形的过程。
观察所画图形,寻找对称点,便于总结轴对称作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美丽图案需要经过多次轴对称变换才能得到。
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轴对称变换画图的能力,感受对称轴变化对图形的影响。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理解教材 作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思考: 得出这些漂亮图案都用到了什么作图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作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对照课本修正自己的语言。
在经历了实践、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后,学生能主动、有条理、清晰地阐述作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共同探索交流方法 问题: 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作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例1 已知点A和直线l ,作出与 △ABC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图形。
思考: 如果这个图形就是一条线段AB,一个△ABC呢,如何作出与它们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思考
(1)△ABC关于直线 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2)△ABC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学生口述作法。
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做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分步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
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画图步骤:(1)找点(2)画点(3)连线。
让学生在思考、合作、交流中归纳出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步骤,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应用提高
1、P41 练习第 1题;
2、展示利用轴对称设计的一些图案(1)、对学生在练习中反应出的问题,及时订正;(2)、欣赏轴对称图案,课后自己设计图案。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在欣赏美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小结 本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点评:给予点评与鼓励。思考并作答。
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总结,也可以采取一个学生主要说明,其他学生补充的形式,主要有:(1)用轴对称作图的基本特征;(2)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步骤。学生自我小结,加深对用轴对称作图的认识,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作业
1、P41练习第2题
P45习题12.2 第1题
2、利用轴对称,自己设计一些图案。巩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美
第四篇:《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轴对称图形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操作、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课件、剪纸艺术作品、电脑课件、剪刀、油画棒、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对称图片,并展示动画)。
师: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尤其是苏州的小桥流水和园林里别具风味的花窗、亭台常常为世人所赞叹。(边介绍边投影相应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这些建筑、工艺品之所以有独特的美,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对称的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交流共享
1.认识物体的对称。
师: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几个物体,(出示例3主题图)它们分别是什么?找找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交流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观察这些物体的两边,经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样的物体是对称的。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把蝴蝶、天坛和飞机沿着轮廓画下来,可以得到这样的3个图形。(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的这几个图形,对折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提问:图中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是以什么为界线的?
揭示:像这样的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操作深化。
出示例4,明确要求。
(1)让学生用一张纸对折,再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
(2)让学生按上面的方法再剪一个对称图形,先想好准备剪什么,再剪一剪。
三、反馈完善
1.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看图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
3.教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在教材上连一连,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初次以数学的眼光接触对称,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对称现象。要理解什么是对称,必须先发现“两边完全一样”,学生通过对折,对称的特点就在眼前的图片中体现出来,进而接受轴对称的概念,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直观又形象。有了感知、体验的过程,学生就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第五篇:《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
刘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课件、国旗小样片,平面图形的纸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学具准备:国旗小样片、信封袋(装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旗帜图案,想不想欣赏?在欣赏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课件依次出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旗、以色列国旗、巴巴多斯国旗、加拿大国旗)。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以利用小样片试一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国旗图案,感受其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这些图案的 特征,为学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作铺垫。
二、合作探索
1.动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边上台边演示、边交流,可能回答:(1)图形中间有一道折痕。
(2)我发现对折后两侧的图形可以重合。(3)应该是完全重合吧。(4)我发现折痕应该是一条直线。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学生可能说不规范,最后师再引导规范语言,然后帮助学生理解并熟记概念。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将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 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课件演示对折过程,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齐读。(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师:那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同学们交流,互相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得出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板书: 折痕
对称轴)
课件出示对称轴的概念,学生读一遍规范的概念。师:怎样画它的对称轴呢?为什么?
生探究,师引导:因为对称轴是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我们在画一幅图形的对称轴时,应向图形的两边延长一些,并且要用点画线。(课件出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旗和加拿大国旗对称轴的画法)。
师: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可多了,咱们教室里就有,你能找到吗? 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如果学生能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直接引到下一个环节)。
(如果学生能没有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师提醒:其实大家说的黑板面是一个长方形,开关是 个正方形,等等,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长方形等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究竟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引出下一个环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小样片动手折一折,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同时也教给学生判 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和找对称轴最简单的方法——对折。
2.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们有几条对称轴。师:怎样验证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可能说对折、量一量的方法,师引导优化对折的方法。
师:下面,咱们就用对折的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 找出它们有几条对称轴。
同学们打开学具信封,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分别验证: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每个小组的三角形和梯形各不相同)。
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验证结果? 生交流,可能出现的结果:
(1)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演示有2条对称轴。(学生没有异议,交流后课件演示)。(2)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演示有4条对称轴。(学生没有异议,交流后课件演示)。(3)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演示有1条对称轴。(学生有异议,上台交流,他们组的的三角形对折,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又有同学通过对折演示有3条对称轴)
师引导为什么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通过对比发现: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其它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交流后,课件演示三种情况)。
(4)梯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演示有1条对称轴。(学生有异议,通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明确: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其它腰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
交流后,课件演示两种情况。
师:大家用对折的方法不仅验证了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发现了有些轴对称图形还不止一 条对称轴,大家会观察,爱动手,表现真不错!能迅速的判断出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各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出示)
生可能对⑦有异议,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平行四边形的小纸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信封袋里的学具对折,不仅能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借助于折法不同,发现对称轴条数不同。各小组提供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和梯形,引发学生争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到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3.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如果不对折你还能找到它的对称轴吗?(课件出示格子图上一个简单的图形)。像这样一个图形你能找到它的对称轴吗?
学生到屏幕上找出它的对称轴。并说出是如何找的。明确:
1.对折后能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再请学生找出其它的对称点。
2.图形左边的点在右边都能找到,在这个图形上有无数组对称点。对称轴两侧相对的对称点 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不错。下面测试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课件出示:猜一猜)。
看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学生猜测(引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环节)。
师:看来,我们的想象力更棒,那你能把这个图形的另一半画出来,使它成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吗?(老师用课件出示,学生使用课本)。
师:大家先试着画第一个。完成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画法。
生展示作品,汇报画法。请学生多说一说自己的画法,在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彻底明白画图的步骤:
1.找出各顶点的对称点。2.顺次用线段连结各个对称点。
3.检查一下完整的图形是否是对称的。
教师再用课件展示完整的画法,理顺学生的思路。师:同学们很有创意,老师把大家的方法简单总结了一下。课件演示:
第一步,找出左边图形顶点的对称点。第二步,把这些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第三步,检查对称轴两侧的的图形是否对称。
简单说来,有两个关键词:找对称点
连线(教师板书:找对称点
连线)师:你愿意用这个方法画一下第二个图形吗? 学生独立画,然后展台订正。
师:现在,我们明确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怎样画对称轴,还能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把一个图形补充完整,到此为止,新知识学完了,下面到了大家展示汇报的关键时刻了,看谁判断的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思考“图形在不能对折的情况下怎样找到它的对称轴?”这个问题,得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为下一步学习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提供了方法基础。
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
2.对比练习: 下面图形各能画多少条对称轴?试一试。
3.综合练习: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4.发展练习:
在此环节中:
1.欣赏生活中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案; 2.学生动手操作:剪图形
3.展示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师:看着这么多我们亲手创造的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师适时评价。
师:其实呀,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你们知道吗?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加准确、有方位感;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有立体感。蜻蜓的对称是为了平衡的需要,我们受到启发,设计出来的飞机才能够平稳地飞翔在蓝天。
【设计意图】剪对称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这一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同时让学生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