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洪仁老师:学讲方式主问题
“学讲方式”下如何设计出适合“小组研讨”的主问题
徐州一中 陈洪仁
(讲座提纲)2014.12.12(因有相关内容的论文还未发表,敬请写论文的老师不要转载、引用)
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涉及的方法,我认为,语文的教学方法,最起码有这样两种:一是情境教学法,二是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强调“动之以情”,问题教学法侧重“晓之以理”,此两大教学法应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频共振,同态互补,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
目前我们徐州市推广的“学讲方式”可谓二者兼而有之。“学讲方式”在徐州大地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以“学讲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必有一个教学环节——“小组研讨”,研讨什么?研讨问题,什么是问题?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问题是什么?
一般认为: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或疑难。按照西方心理学者的看法,问题是一种情境,它具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当前状态;(2)目标状态(3)从当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所需的一系列操作。(1)问题是思维之核。
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间接处理的情境叫问题。所谓问题解决,就是人在面临着问题这个情境,为处理这个情境而产生的一系列认知加工活动。因此,问题是对自我的拷问,是一切教育的原点。问题是思维之核。(2)问题是教育之源
科学的研究始于问题,科学的教学当然离不开问题教学。语文的科学,就是怎样使“语文姓语”的问题;科学的语文,就是怎样合理地开展语文教学的问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语文学习中的核心问题,或抓住了核心问题而未对其进行系统的、长期的、扎实的训练所致。所以问题是教育之源。(3)问题是教学之资
没有问题,就没有富有价值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所以问题是教学的最有价值的资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我们的课堂能站多高、走多远。课堂上组织对话,是解决问题最具可能性的途径之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资源,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将成为下-节课的教学资源。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是课堂教学空间的联结点。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点。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研讨的问题来自哪里?
问题来自哪里?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二是教师课前设计。教学当然离不开问题。
既要倡导教学动态生成,又要注重教师的科学预设。●教学预设的作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活动有序。
●教学预设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建构优质答案。
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关系的调整,不是让教师从教学过程中全线退出,而恰恰相反,是全身心投入,教师所要改变的,不是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他的角色,是他如何处理与文本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有所作为!
《学讲计划》操作要点中指出:教师应“以学定教”,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习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任务,提供有难度、有梯度、有情境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学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对深化学习问题适当点播、有针对性地指导上。目前,在课堂出现了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简单化”三个字。一是合作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激不起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二是组织形式简单化,没有真正的小组建设,组内分工不明确,次序混乱;三是没有真正形成合作机制,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小组研讨?
(1)整理完善型;(2)碰撞交锋型;(3)质疑探究性。
学生展示的应是哪些问题
1.发现了问题的闪光点,未必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
2.发现了问题,但未认识到它的性质、本质。
3.知道了这一事物,但不知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不知它们的关联与异同。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应研究探索的问题有很多,我觉得最主要问题有一个:
就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设计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的主问题?
一、认识教学“主问题”
什么是教学“主问题”?教学中的“主问题”首先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散的、短暂的浅层的问答式提问而言的。它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具有指向语文学科的向心力。
问答式教学是在连串的追问、碎问中步步为营的走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中,同样桎梏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手脚,只是服务于教学流程,而“主问题”教学则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主要问题,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问题的设置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二、“主问题”的价值思考:
1、简化教学程序
主问题的出现大幅度减少了课堂上的无效提问、无用提问,制约了课堂上无序的、随意的、零散的问答,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板块,不会像教学中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使学生在简练的教学程序中目标更为明确,有的放矢。
2、优化教学效果
从教学过程来看,主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品评咀嚼,听取点拨,参加讨论,从而使能力提高和技巧训练合为一体,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3、深化教学内容
“主问题”使提问精粹,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等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深化教学内容。应当说,主问题教学模式为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提供了一片良田沃土。
当然,简化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有侧重而不可偏废。三者的融合得益于主问题的创新设计。
三、如何设计出优质主问题呢? 优质主问题的特点:
1、有探究价值:
它首先是文本的重难点,其次学生讨论探究这个问题应该有所收获,有助于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2、有思维张力,有思维含量:
也就是说,问题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沉入文字,走进作者内心,结合时代背景和名家评论,并经过比较、鉴别,提出自己的见解。训练思维,锻造思维品质。忌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充分思考就可以快速找到答案,而要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乍一看并不难回答,可要想回答好又并不容易,这样才能将思考进行到底。
3、有情趣,符合学情。
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是设计主问题的前提。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难易度要适中,适于大多数学生理解与讨论,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能激发起热烈的学习气氛。
此外,若是设计多个问题或问题群还应该环环相扣,联系紧凑,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彼此孤立。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规律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打造高效课堂有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设计优质问题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但毋庸置疑,设计优质问题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我们精心设计课堂主问题来进行教学,其目的是:想建构一种“以学情定教” “以问题导学”“以探究来训练思维”融为一体的先进教学课堂,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那么“主问题”到底具体如何设计呢?
(一)巧用标题设计主问题 标题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标题往往潜藏着文章的灵魂和精髓。教学中,抓住文章的“眼睛”设置主问题,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在教苏教版必修一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时,抓住标题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
„„
(二)巧抓文眼设计主问题 “文由心生”,文章的心脏总是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教学中,由“文眼”出发设计问题群对帮助学生领会全文的精髓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巧牵文线设计主问题
有些课文有着外在或内在的线索。这些线索可能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关键的句子,教学中抓住这些线索能收到“执一而驭万”的效果,进而从容解读文章。„„
(四)巧扣难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五)巧引名人对文本的评论设计主问题
曹耀清老师在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时,巧引江青对这首诗的点评,设计了主问题:江青对这首诗的批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这种评价有道理吗?请结合全诗分析。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他们抓住“灰色”与“否定现在”这样的关键词,在诗歌中找出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朗读品赏,把握了作者积极昂扬永怀希望的情感。
“主问题”教学是以把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即教育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也符合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这一要求。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课堂提问的零碎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构建优质“主问题”。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逻辑性、创新性,不断锻造思维品质。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对主问题设计的方法恰当、巧妙,引导得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主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所有的提问。它是教学设计的主干,其它的“枝叶”还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在课堂上生成。
(补充)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主要解决真正的、语文的问题。所谓真正的问题,是指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所谓语文的问题,是指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都是具有语文味、语文美和语文性的问题。
语文问题教学的评价思考:
(1)有没有问题,一堂课应该解决一些问题,重点解决的只有一个,即是重点难点或是最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既是纽带,也是标志。课堂中的问题讨论应该是围绕问题进行的讨论。课堂中的问答,应该是猜想、论证与演绎。课堂行为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课堂。
(2)问题由谁提出?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由学生提出胜过由师生互动提出,由师生互动提出胜过由教师提出,由教师提出胜过提不出。当然,这里有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强调教师必须预设课堂最有价值的问题,但必须通过学生生成出来,这不是埋伏圈套让学生钻,而是“控制是为了飞得更高”。(3)由谁解决,由前三排还是后三排同学解决的,总体而言,由学生解决胜过由教师解决,但由后三排的学生解决又胜过由前三排的学生解决。当然,有些问题必须解决,有些较难的问题不解决比肤浅地解决更好。
(4)解决得有没有创造性?解决的效果如何?是否令人感动?一种教学是否成功主要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什么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的标准也应该包括发现奇迹。问题教学的最大的成功是发现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且找到了追踪答案的思路。同时,也使教师发现了新问题,教学相长。
第二篇:陈金水老师主讲稿.读书有三到
陈金水老师9月26日主讲《读书有三到》讲稿
江门徐韧整理
第一个层面的思考是从“解读”的触角来讲述,就是从教师解读小古文的教材,或者说用现今流行一点的话来讲,就是从教师“细读文本”的角度来讲述这篇小古文的教学。
第二个层面的思考是从“读解”的触角来讲述,就是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好这篇小古文的角度来讲述这篇小古文的教学。
第三个层面的思考是从“学解”的触角来讲述,这里的“学”有两个意思,一是作名词,“学”是指“学生”,“学解”就是指学生的解读,也就是从学生解读的角度来讲述这篇小古文的教学;二是作动词,“学”是指“学习”,“学解”就是指学习解读,也就是从学生学习解读这篇小古文的角度来讲述这篇小古文的教学。
最后,我选择了第三个层面思考的结果,从“学解”的触角来讲述。细想一下,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个层面的教师的“解读”,是不能替代学生的“读解”的,也是不能为学生学懂这篇小古文开设星光大道的,因为教师不可能把自己对小古文的细读全部灌输给孩子的;而第二个层面的“读解”,是把小古文教学的内涵窄化了,虽然小学生学习小古文的主要方式是“读”,但是“读”,毕竟不是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全部。只有第三个层面的“学解”,才能比较好地引领孩子学好小古文,因为它把学生当作学习小古文的主人,教师站在孩子的视角来展开小古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值得我们推崇的。初读
就四年级学生来说,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这篇小古文,基本没有什么难度,小学四年的语文学习功底和语言敏感,足以让孩子们读好这篇文章。它像一篇精致的现代散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没有长句,也没有停顿和节奏感到特别困难的地方。在我看来,初读时引领孩子读出这篇小古文的韵味,应是一个朗读的重点。尤其是要读好带有小古文特征词的句子。像这类的句子,一共有三个短句:
第一句:记也不能久也。
句中的“也”字 第二句:心既到矣。
句中的“矣”字 第三句: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句中的“者乎”两字
这些体现小古文特征的字,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好它,让孩子们体会到小古文在朗读上与现代文的迥然不同,营造内心学习的巨大新鲜感,激发孩子学习小古文的浓厚兴趣和无穷欲望。那怎么读呢?一个基本的策略就是把这些字作为句中朗读的重音来处理,拖长声音,进行夸张式的朗读,体现小古文抑扬顿挫的韵味。第一句和第二句中“也”和“矣”的处理,可以是这样。第三句中的“者乎”,还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要尽量夸张,尽可能地读出小古文的情味。质疑
在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和能读出这篇小古文韵味的基础上,要让孩子悟一悟这篇小古文的意思。毕竟是小古文啊,孩子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要为他们扫清阅读的障碍。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讲,理解这篇小古文,大部分内容,是没有问题的,能够无师自通。这里涉及到个别字词的意思把握。根据我的教学实际,主要有:
1、“却只漫浪诵读”中“漫浪”的理解。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中“急”的理解。
3、“眼口岂有不到者乎”中“岂”的理解。
对小古文中字词的理解,我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采用模糊理解的方式,从整体上来把握字词的意思,不做精细或精确化的解释,小古文教学中给孩子留一些“不求甚解”,未尝不可,也算是一件“善事”,在这个问题上,朱文君老师给我讲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历历在目,她说,我们小学教师教古文,少讲少错,多讲多错,不讲,就不会不错,因为毕竟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古汉语文字的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当然,必要的一些关键词的理解,我们教师就算殚精竭虑,也要帮助孩子求得理解。不过,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讲,能充分调动孩子自解的积极性,那是最好不过了。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让孩子自主质疑——集体释疑的方法来解决孩子在读小古文中遇到的难解字词。
当孩子提出“却只漫浪诵读”中“漫浪”这个词的意思我不懂时,我就把这个问题重新抛给学生,结果没有一个孩子举手发言的,我就引导孩子们去文中读一读,联系“漫浪”上面的句子和下面句子,说一说什么是“漫浪诵读”,孩子们很快就说出来了:心不在书上时,是漫浪诵读;眼睛看书看得不仔细时,是漫浪诵读;心和眼睛不专心时,是漫浪诵读;读的书记不住时,是漫浪诵读;读的书记得时间不长久时,也是漫浪诵读。我不时地表扬孩子们的悟性和聪慧,那么联系刚才大家说的种种“漫浪诵读”的表现,你“猜想”一下,“漫浪”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就自己悟出来了:“漫浪”就是随随便便,就是很随意,就是漫不经心„„
当孩子提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中“急”的意思不明白时,我就借助这篇小古文课后练习中“诵读小博士”的第二题,“急”的三种意思,由学生自己选择,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一种意思,重在让学生自觉自悟。
当孩子提出“眼口岂有不到者乎”中“岂”的意思不理解时,我要孩子联系平时语文学习的实际,思考:这个词,相当于我们平常学到过的哪个表示反问的词语?此问一出:孩子们马上想到了“怎么”“难道”、“哪里”等反问词,我叫孩子们一一代入句中,读一读,意思是否一样?这时,孩子们都恍然大悟。
在这篇小古文的字词理解中,有一个字的理解,我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就是关于“既”的解释。“既”在文中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心眼既不专一”这句话中,另一次是在“心既到矣”中。说实话,我在备课中,也对这个“既”的意思进行了查证,查出来的意思有三种,一是“已经”的意思;二是“既然”的意思;三是“要是”的意思。这三种意思代入句中,好像觉得意思都没有错,也都说得过去,但究竟是哪一种意思最确切,我也查不到证据。另一个原因是孩子在理解含有这个“既”的两句话时,基本没有障碍,能进行整体的、模糊的意会和理解,比如解释“心眼既不专一”这句话时,孩子能够说出“心和眼睛不专心集中”的意思,解释“心既到矣”时,能够说出“心已经到了”的意思,这与语句和文章的意思,基本是协调一致的。我想,既然这样,我也不深究“既”的意思了,与其老师也没有准确地理解和百分百地把握,不如留给学生一片空白吧,让他们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以及学业的不断加深,到以后去解决吧。玩读 在孩子整体理解小古文意思的基础上,我采用“玩读”的形式,巩固和深化小古文的学习。何谓“玩读”?就是教师设计孩子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激发孩子学习小古文的强烈兴趣,积淀小古文的经典语言和文化意蕴,学出小古文的“精彩”和“诗意”。《读书有三到》这篇小古文,我着重设计了两种“玩读”: 一种是“圣训”读法,另一种是“圣旨”读法。
先说第一种“圣训”读法。《读书有三到》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的作品,选自《训学斋规》。朱熹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是当之无愧的古圣人。朱熹的《读书有三到》,离现在已经有八百多年了。如果朱熹还活着的话,他已经是八百多岁了,必定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智者和圣者。八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诵读着他的文章,感受着他的智慧,体验着他的情怀,犹如仿佛就是穿越时空,在和他进行着亲密地对话,而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先圣,似乎是正在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地训导自己的弟子如何读书。这从历史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那么绵延,是那么悠长,又是那么可亲可敬。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玩读”这篇小古文的话,那么它必定要读得缓慢,读得悠长,又不乏抑扬顿挫、谆谆教诲的韵味。
第二种读法是“圣旨”读法。这里的“圣旨”并非指古代帝王的命令,而是指古代圣人的意旨。在读法上,我们可以把古代太监宣读皇帝“圣旨”的方式移植或仿效到小古文的读法上来,读得字正腔圆,读得干脆利索,读得理直气壮,使小古文的诵读呈现妙趣横生的佳境。你看,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的:
孩子们,朱熹提出的“读书有三到”的读书法,经久传承,历久弥新——
800年前,他在《训学斋规》里提出了“读书有三到”的主张,让很多读书人纷纷仿效,学有长进;
600年前,中国兴盛的私塾教育,把“读书有三到”奉为金玉良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读好书;
300年前,诞生在康熙年间的蒙学《弟子规》,把“读书有三到”作为童蒙读书的信条,教诲学生怎样读书;
100年前,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鲁迅,在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上,写着“读书有三到”的古训,践行自己读书的高效;
今天,八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津津有味地吟诵着“读书有三到”的古训,与先人对接,同文化碰撞,和文明交融!它犹如一道圣旨,令我们每个孩子肃然起敬,静心恭读——
四(9)班的全体学生接旨——
四(9)班的学生接旨——
奉天承运,朱熹诏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钦此
谢主隆恩 接了朱熹的这道圣旨,你有何感受? 你知道孩子们是什么感受吗?个个大笑不已,觉得好玩极了,都想争着来“宣旨”,于是“圣旨”读法在班级里十分火爆,有同桌互相宣旨的,有男女同学分开宣旨的,有师生互换宣旨的,更有学生为全班宣旨的,孩子诵读小古文的热情十分高涨。
同一文本,两种读法,读出迥然不同的味道,让孩子们情趣盎然,兴奋不已,更增添了一份对学习小古文的真情。玩写
玩写,我把它作为本篇小古文教学的拓展环节。小古文的教学,读,无疑是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读的方法以外,我个人觉得,也可以通过“写”,激发孩子“读”小古文的兴趣,鼓励孩子“读”小古文的情怀,分享孩子“读”小古文的成果。当然,这个“写”前面还有一个定语,就是“玩”,是“玩写”。所谓的“玩写”,就是要让孩子以游戏的心态、浪漫的情怀、诗意的感觉、自由的方式参与其中,全凭孩子的直觉,顺应儿童的童年特点,高举儿童的情趣天性,不提苛刻的要求,不设过高的门坎,不定死板的规范,自然天成,让“写”成为孩子们学习小古文的“快乐王国”,并且通过“写”,促进孩子的“读”。
在《读书有三到》这篇小古文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改写练习:朱熹说,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如果有一天,心、眼、口都会说话了,他们之间会展开一场怎样的读书对话呢?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以《“三到”的读书对话》为题,改写文章。下面是我班的学生仿写的文章。“三到”的读书对话 方圉潼
心、眼、口谈读书。
口曰:“吾读书常漫浪诵读,不能记也,若记,也不能久也。” 眼曰:“口兄,吾读书也有怪异,常看不仔细,不知是何故。” 心思而慢曰:“两兄恐少我也,如吾专一,必能读好书。” 口曰:“然,吾闻圣人朱熹言,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于是,凡读书时,口、眼常与心作伴。“三到”的读书对话 邹淳佳
某日,心、眼、口会人言,共谈读书之事。
心曰:“读书时,若吾至,必能熟记,也能悟得道理。” 眼曰:“汝来,吾必随,此时读书,定是仔细。”
口谓心、眼曰:“若吾汝,吾无用;汝既来,吾又岂有不到者乎?” 心听后,曰:“三者全至,如此读书,则其乐无穷。” 眼、口齐曰:“吾必牢记也。”
自此,心、眼、口同心协力,共保主人读书。
谢谢大家
第三篇:洪东老师关于美甲店盈利问题的看法
中国美甲行业资深策划人、店务管理专家、欧艺美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办人、奈曲儿公司中国区副总裁、美甲社区门户网顾问——洪东老师评论《现在美甲店老板们你们月纯利润有多少?》
洪东老师说:
其实一个行业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后来的规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至于美甲店有赚有赔,我觉的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了这个行业在发展,市场在扩大,已经开始竞争,已经逐步趋于行业规范。
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客户资源是无限的,关键是看一个经营者和投资者怎么去运作,怎么去定位,这个现象就是古代时候的诸侯争自己的土地和权限范围。物尽天华,适者生存。其实在我本人看来,每个店都是在赚钱的。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拿广州光疗甲来说,就算是50元一双手不赚钱吗,我觉的赚,只不过是把自己赚的利润减低了,赚的是廉价的手工钱,因为通过手工服务她赚5元或者10元也是赚。这就像批发,以量来赚别人做一双手就能赚取的利润。但是付出了做5双手的时间。这就是一个店的定位不同,你做你的高档生意和顾客,我做我的低档消费群体,客户群不一样。
那为什么有的店说有生意,结果会开不下去,有些中档装修的美甲店,用的是垃圾产品,又把自己店定位成高档消费服务,顾客可能会给你第一次的消费,但不会有第2次。顾客是什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上帝,父母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子吗。上帝是什么,上帝是万能的啊,是神啊,不然就不会有上帝保佑,阿门,和万能的主啊,请给我力量,给我钱吧?你都把上帝惹毛了,会给你力量和钱吗?还有些店刚开起来生意很好,到了后期就生意减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顾客给了无数次的机会,让这个店生意好起来,只是你给上帝的钱迷了眼睛和心。
有顾客进门的时候,明明人家要做下基础修护。结果你或者你的美甲师,一顿忽悠,让她做了双价值300或500的水晶啊光疗啊什么的。那时候相信你这个钱收的爽啊,美甲师也爽啊。看,我这个美甲师厉害吧,能为你老板创效益吧。但是你忘记了一样事情,没有把顾客的心留下。
在日本,一个美甲师在一个顾客进门做服务的时候,在美甲台上做好后,首先要做的不是马上按照顾客的要求给她操作美甲项目。也不是像我们一样一通忽悠,而是先给顾客诊断她的手,根据顾客最近的手和从事工作,来进行建议。就像一个顾客进门来说要做水晶甲。但经过美甲师的诊断,觉的她的指甲不适合做水晶甲,因为指甲已经发黄了,出现白斑了,或者什么其他的症状。这个时候美甲师就建议这个顾客先做下指甲保养。等指甲完全修复了再做人造甲,这样对指甲造成的伤害也就小了。这样明明有500的生意最后变成了50的生意。可能我们会说傻啊,有钱不赚啊。其实这是一个职业道德和店生存,或者说生意好坏的根基,大家想下,我们是美甲师啊,我们是专业的,我们要给我们所服务的顾客传播的是正确的美甲观念。
就像好多美甲顾客会和你说她上次在什么地方涂了指甲油,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有掉,这个指甲油好啊。那你做为一个专业的美甲师,你会怎么做呢,还是会说,我们这里有也有这样的甲油啊。或者传播正确的指甲油的观念呢,说指甲油在指甲上停留一个月的时间不好
呢。说这样对你指甲会有伤害呢,说好的指甲油其实没有停留那么长时间的呢。含化学成分少的甲油,或者标准检疫合格的甲油一般在指甲上停留5天左右会慢慢脱落呢。
其实一个美甲店,怎么赚钱和创造效益及建立长期客户,就看你有没有把顾客当成你自己真正的衣食父母。赚钱的时候天天有,就看你怎么去做了,做任何生意不可能一下就赚,都是一个长线投资,顾客是要养的,就像养孩子一样。从顾客的思考和心理去考虑。
2010-4-10 14:18 回复
美甲社区门户_
8位粉丝
2楼
举个列子。在福建泉州有个美甲店,现在已经开了3个店了,每个店都是200平以上。7年前,这个老板也是从商场的一张桌子开始做起的。发展到今天,有了3个店,40几个美甲师,买了房子,买了宝马车,为什么人家会成功呢?其实很简单,人家做的是细水长流的生意,不是一棍就打晕的生意,从一张桌子上赚来的钱没有派别的用处。顾客没有被一棍子打晕,时候到了,把一张桌子赚来的钱租了门面,扩大了,服务价格原来是5元的现在提到6元了,环境变了,服务也变了,但价格只是提了一点点,老顾客当然要来捧场了,口碑也有了。要从顾客那里拿钱,你一次叫顾客拿出5万,人家当然会心疼啊,你难道不会一点一点的拿吗?一个顾客就像一条小溪水,我们不要拿抽水机抽,而是要拿瓢一勺一勺的取。如果你有好多条小溪呢,那会是个什么样呢?大家想象下吧。到了一定的时候,现在的店又满足不了顾客的需要了,那就在把这个小店面赚来的钱,再扩大。
如此反复,到了一定的规模,那就稳了,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美甲师从这些小溪水里一勺一是勺的取水。这才叫做事业,这才叫经营和投资。人家不是一味的赚顾客的钱。而是取之顾客,还之顾客,再取自己所需。(而且这个店还有个规定,每年的过年那个月,所有的服务项目的收费翻一翻。顾客都没有意见。据说我了解去年的年前那个月一个店的营业做了60万。
所以说美甲店不赚钱,不是美甲市场不好,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到位,不知道怎么去经营,老想赚快钱,老想店一开钱就哗啦哗啦来,天下有那么好的事情,怎么会轮到到我们头上呢。任何的成功离不开,细节—人脉—经营—发展—扩大—规范—规模,还有坚持。
诚然,现在我们这个美甲行业不规范。产品杂乱,服务混乱,教育泛滥。美甲店如雨后春笋般耸立。所以在这里建议美甲师一定要在做服务的同时去传播正确的美甲理念,做培训的要向学生灌输良性的美甲宗旨。美甲厂家要有责任引导产品性能的正确性。美甲店家要树立自己正确的经营理念。做生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远的。美甲传播者要本着行业大势发展的趋向去引导。
现在美甲行业是泛滥的时候,所有的美甲师和培训机构比的都是画花,雕花,造型。比的不是店怎么去开成功了,赚的都是从事美甲行业人的第一笔钱,后面这个店怎么成活就
不管了,所以呼吁我们所有美甲人要去团结。这个美甲行业是大家的,是需要我们一起来维护的。不能让什么小日本,韩国看扁我们中国的美甲。不是我们去请人家来中国参观美甲行业,是人家请求我们中国美甲行业给他门一个机会和平台来中国学习,交流。
同时也建议准备投资美甲店的,要慎重,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赚的盆载满归。所以按照本人的说法,所有的美甲店都在赚钱,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赚而已,赚多赚少而已。按照本人估算,一个美甲店的利润在30%左右。
至于先前一些媒体所说的暴利,都是片面的。他们只看到了局部的一些东西。所以说媒体有些时候是饥不择食的,惟恐人家不知道他是媒体。惟恐老百姓不知道我们媒体是在为你们说话,没事找抽型。
个人意见。如有不周之处,请大家指正。本人虚心接受。谢谢。
第四篇:理想人才以仁为主问题+总结陈词
理想人才,是指企业、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才,而并非我们每一个主体人所要想成为的人才
首先,要理清本辩题的重要逻辑关系。以何为主,也就是说并非只要一样,仁和智何为主
其次,对“仁”的解释应该不仅仅理解为仁义道德,更有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成熟程度和较高的情商。而“智”主要是指智力、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指智商。这样仁与智的对话就成了情商与智商的较量。在当今社会情商越来越成取胜的关键,更是广大企业选拔人的标准。可以举出大量实例证明。
仁和智并非是一对矛盾,相反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心态健康的人会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知识丰富的人懂得更多的仁义道理
一、概念
从国际通用的观点看,理想人才应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融专业知识、智慧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信息于一体的人才。
理想人才不仅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还应该是拥有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及最新知识、技术的人才,也就是要一专多能。并且,理想人才还要有造福人类与社会的强烈责任心,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理想人才还必须注意跟踪当今世界新理论、新技术,注意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基本素养、标准
理想人才需有高尚的素质、丰富的阅历、深厚的功力(理论基础)、博智的头脑、灵敏的感官、锐利的眼光、奇特的联想、悬河的口才。
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和内涵的界定,已经走出了“惟学历”、“惟学位”的误区(学历并不等于学力、能力,文凭并不等于水平、能力),主要强调“两个导向”:一是能力导向,二是业绩导向。人才的新概念标准应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
人才新标准可概括为: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三个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理想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如凤毛鳞角,是一个理想化、完美化的标准。
很少有人真正拿这个作为自己人生的标准,也许很少有人全面知道做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优秀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如果真有人能按这个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努力把自己改造策划成理想人才的标准,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得到社会的认可。
《策划成功人生》书中也提到理想人才的标准,现在的人做人的标准都变了,对能力的标准理解也相应改变。而社会对理想人才的需求始终没变。所以现在很多人拿着高学历却没高能力、高素质、高技能,因为能力、素质、技能都不是单一的。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智育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1、请对方解释“高智商犯罪”现象。(精彩反驳a:高智商犯罪出现说明了我们具备反侦察能力的人才少,法制知识的教育还不够。b:我们看到很多在监狱服刑的科学家同样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知识成果,难道你能因为他在服刑,就否认了他是人才吗?对方辩友的人才观未免太过狭隘了吧。)
2、请对方回答德才兼备为什么“德”要放在前面?(精彩反驳:德放在前面并不能说明就是以德为主,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去应聘的时候,先递上的是文凭,文凭是靠知识获取的,是不是说智更重要呢?)
(反方问题)
1、请解释为什么公务员考试中笔试成绩占70%,面试只占30%?(精彩反驳:对方辩友只看到考试的那两个月,却没有看到考试之前要有政治审核,又有过犯罪、作弊经历的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啊,而且公务员考上后,还有一年的试用期,那一年试用期里考察的不正是一个人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吗?)
2、请对方为什么思想品德是以一门知识课的形式出现,而且需要经过考试,是否恰恰说明知识是道德基础和载体?(思想品德课上讲的的确是道德知识,但是除了思想品德课,我们更多的道德却是从生活中学来的,请对方辩友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哪里没有道德?哪里不需要道德?如果说因为道德知识是知识,就说知识是道德的载体,那么体育知识也是知识,是不是说不懂体育知识的人就不能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呢?)
没有智,仁又从何谈起.就如孔老夫子,他的大智,使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重要思想.“没有智慧,至少连仁义都分不清,又怎能够以仁为主”,3,对方想必一定知道秦桧吧,你能说他那满脑子的奸诈不是智慧的表现么,但他为什么最终跪在岳飞墓前,承受人们的唾骂呢?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我方观点认为理想人才以仁为主,关于“仁”和“智”谁为主问题的争论从古代起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我们先来明晰以下几个概念。第一,理想即符合希望的,令仁满意的。第二,人才即兼有道德修养和知识的人。而仁,即仁爱,代表一种高尚的道德青草。表现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爱社会、关心他人、自我肯定并不断追求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智,即聪明才智,是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说理想人才以仁为主,是立足于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的都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为什么理想人才以仁为主,我方认为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从个人的成长来看,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许多让人在此时怀疑自己,而另一些却能够自我肯定,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信念,最终打败挫折,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理想人才。难道说这是因为智的原因,使得他们之间拉开差距,难道不是仁的一些道德品质,如坚定的信念、自信及积极向上的态度等,而促使他们成为理想人才的吗?
第二,集体的和谐进步需要以仁为主。集体的成功需要发挥每位人才的作用,智固然是发挥人自身潜能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这时仁是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更大程度上发挥整体的力量,成为推动集体和谐进步的理想人才。
第三,当今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现在这一代,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很好的掌握了大量的学科知识,却缺乏与他人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以自我为中心,不懂
得如何关爱他人。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仅仅强调思维逻辑的培养,更应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极强的培养,北京市人才交流协会会长,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韩光耀更是提出这样的观点“能力可以培养,知识要不断更新,只有道德是最基础、最主要的。”
当然,我方并不否认智的重要性,理想人才一定要有智。我方只是说理想人才以仁为主,以智为辅,我们不能抛开一方而强调另一方,这也不是先后的问题。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自始至终潜藏在人类的先天本性当中。后天的“智”不过是为了将先天的“仁”开发、引导出来。对于理想人才的培养其本质就是开发、引导人才性中的“仁”从而提高其道德境界以达到熟练掌控“智”的目的。大“仁”本身就是一种大“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人类的先天本性中没有“仁”,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智”引导出“仁”。这样便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出现,如果一个人拥有“智”而缺少相应的掌控“智”的“仁”是否同样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呢?回想一下,二战元凶希特勒挥师欧洲,几年之内西灭********,东侵苏俄,臂之所指四方畏惧。不可谓不是一个拥有大“智”之人。然而他带给人类的是什么?战争!灾难!痛苦!由此可见,如果理想人才不以“仁”为主那么“智”越大,它造成的危害也就将越大。对方辩友切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带来了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物欲诱惑。一个个高才生因贪念而锒铛入狱,一个个高官因腐败而身败名裂,难道这样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还不能让对方辩友醒悟吗?人才,人才。先学“仁”后才能成才啊!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他又怎么会用他的“智”去造福他人呢?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和谐,那么靠什么去和谐?还是要靠“仁”啊!
我们再来看看,IPHONE的创始人,他利用苹果公司的系统漏洞,为广大产品使用者带来福利,难道他仅仅是为了和苹果公司play a joke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吧,这难道不是出于对大众一种服务的心理吗?反观那些黑客,你敢说他们那个不是IT行业的顶尖高手?他们那个没有聪明才智,没有电脑知识?但他们为什么最终还是走向了监狱?不就是因为他们利欲熏心,缺少仁爱,侵犯大众的财产安全才这样的吗?如果他们有一丁点IPHONE越狱创始人的仁爱,他们就一定不会走向犯罪的深渊,所以综上所述,我方观点坚持认为,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谢谢!
第五篇:陈馨贤老师讲烟草行业行为规范课程培训大纲
陈馨贤老师讲烟草行业行为规范课程培训大纲
陈馨贤老师讲烟草行业行为规范。随着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入,致力于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已成为行业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如何通过行业“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引领,建立并积极实践科学的行为规范,是当前和今后行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行业文化建设“上水平”的重要抓手。主讲老师:陈馨贤
课程时间:1-2天
课程对象:烟草公司全员
培训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学员讨论、现场演练等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好!课程背景:
烟草行业行为规范是指以规范烟草行业员工职业意识为着力点,明确岗位存在的价值,规范员工的职业意识,从而规范员工职业行为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业主张、规则和标准,是衔接行业文化和具体岗位流程、岗位职责的纽带。
随着烟草行业文化架构体系和行业VI识别系统的规范,建立并完善行业行为规范势在必行。进一步延伸和细化行业行为信条,形成行业行为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收益:
树立学员的职业意识、激发学员的职业责任、探寻学员的职业成长路径、培养学员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学员的职业技能、强化学员管理自我。从陈馨贤老师讲烟草行业行为规范的课程中,学员们明白了什么是职业责任,职业行为习惯。
课程大纲:陈馨贤老师讲烟草行业行为规范课程培训大纲简介
第一篇:职业道德规范
一、职业道德是职工最基本的素质
没有职业道德就不具备进入职场的资格
恪守职业道德是员工的职责和义务
业道德也是职场成功的基本前提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三、烟草行业职业道德
烟草行业职业共同价值观
关于规范烟草专卖执行法行为的纪律规定 烟草专卖文明执法行为规范
四、烟草专卖管理的岗位职责
组织机构
岗位职责
五、像坚守生命一样坚守职业道德
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第二篇:职业工作技能
制定清晰的职业目标
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加强沟通,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重视职业中的每一个细节
多给客户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善于学习,适应变化
突破职业思维,具备创新精神
第三篇:职业行为规范
一、敬业素质:卓越工作态度的源泉
1.悟业才能敬业
2.敬业才能乐业
3.敬业让你出类拔萃
4.做任何工作都兢兢业业
5.敬业还要精业
6.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7.养成敬业的习惯
二、责任素质:至高无上的职业精神
1.工作就是责任
2.责任至高无上
3.经起手就必须负起责
4.负责才能出色
5.主动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责任
6.视责任为生命
第四篇:窗口岗位行为规范
一、服务用语规范
文明礼貌
态度和蔼
语气亲切
表达清楚
二、仪表形象规范
服装整齐
仪表端庄
地面清洁
窗口卫生
三、服务态度规范
主动热情
态度诚恳
行为文明
服务周到
四、物品摆放规范
摆放有序
干净整洁
美观合理
用品齐全
五、工作纪律规范
遵纪守法
勤政廉洁
公开透明
办事公道
第五篇:礼仪行为规范
1.职业形象决定职业命运
2.塑造职业形象的关键是得体合度
3.得体的礼仪形象是职场最好的名片
4.职场女性着装礼仪
5.职场女性化妆礼仪
6.职场男性着装礼仪
7.职场举止礼仪
8.职场交往礼仪
9.商务往来礼仪
10.接打电话的礼仪
陈馨贤老师讲烟草行业行为规范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