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

时间:2019-05-12 17: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

第一篇: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

《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

教师:蒋军晶

一、新课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学生:文成公主进藏。

老师: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手指板书)—— 学生:蒋军晶

老师:各位,蒋军晶是我(笑),我可不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但是,我还是要追问你们,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 学生:(低头看注释)《藏族民间故事选集》(笑)老师:这是一本书,作者是人。学生:上海文艺出版社。(笑)老师:那是出版社。你知道? 学生:不知道……

老师: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没有具体的作者的,所以你们在注释里也找不到的。如果一定要作者,那就是当时的老百姓,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我讲给你听,你讲给他听。是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讲给儿子听,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的知道这个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

二、这是一个藏族的民间故事

老师:这个民间故事还有一个特点,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是哪个民族的故事呢?

学生:是藏族的故事。老师:你们怎么知道?

学生:我是从《文成公主进藏》的“藏”字推测的。

老师:真聪明,这个藏就是“西藏”的“藏”,是“藏族”的“藏”。所以在这个故事里面有好多藏族的人名、地名,下面请快速浏览课文,只要看到藏族的人名地名就把他圈出来。(学生圈画)

老师:藏族的人名有一个,地名有好多。画好的自己在座位上把词语读一读。(生读词语)

老师:谁来读这个人名? 学生:松赞干布。

老师:跟他一起读,那一个字儿念“干”,读得很准确。(生跟读)。

老师:地名呢?每人说一个,最好从前往后说。学生:青藏高原。(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学生:吐蕃。(“蕃”字念得非常准确)学生:路纳。学生:达尤龙真。(四个字的地名读的时候要连贯一点)学生:乃巴山。学生:拉萨。(注意“萨”是平舌音)老师:来,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讲的是文成公主经路纳,过达尤龙真,翻过乃巴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来到吐蕃,来到吐蕃的中心城市拉萨,见到了松赞干布,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笑)

老师:这是一个“困难型”的民间故事,这类故事就是讲主人公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来,你们也像蒋老师这样,把这个故事的梗概说一说。学生:(一孩子讲,讲得挺连贯)

三、这是一个困难型的藏族民间故事

老师:民间故事有一个特点,容易讲,也容易记住,否则就没法流传啊。这个故事有没有这个特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老师:来,我们先看其中一个情节,自己先读。(PP老师打出一个自然段)。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学生:(生读)

老师:哇,每个同学都读得那么认真,奖励你们再读一遍。(笑)学生:(再读一遍)

老师:你们现在读了两遍了,请看幻灯片,上面什么字也没有了(打出一张空白PP老师),你们能把这段故事讲出来吗?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啊。这样吧,老师来试试看,如果待会我讲不出来你们帮助我好吗?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乐意)

老师: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停顿)……这只小鸟好像说了一句话,说了什么呢,我忘了,谁能帮我。(板书:小鸟说——)

学生: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那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学生: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那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你回去吧。” 老师:哎?两只小鸟都连叫两声“公主,公主”,为什么? 学生:连叫两声是表示公主很着急,小鸟希望公主安全。

老师:所以啊,你们在说的时候,小鸟着急的语气还是要说出来的。继续-学生: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这里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学生: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这里是沼泽地,你走不过去的。” …… ……

老师:哎?刚才很多小鸟说话了,意思都差不多,但具体字词也不是一模一样,这样可以吗? 学生:可以。

老师:我们背李白的《静夜思》都要求要背得一模一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有点不一样呢? 学生:读诗的时候每个字包含很多意思,但是讲故事的时候有些词语可以用另外的词语代替,只要大致意思一样就可以了。

学生:讲故事只要把大致意思讲清楚就可以了。

老师:哪怕同一个人讲,今天讲和明天讲也不可能一样。所以,讲故事,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

好,我们继续往下讲。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公主有没有退缩?(没有)是的,她没有退缩,只见她——(板书:只见她——)学生:只见她——从她衣服上剪了一把羊毛就过去了。老师:文成公主衣服上哪来羊毛?(笑)

学生:只见她——剪了一把羊毛撒在沼泽地上就过去了。

学生:只见她——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轻轻松松过去了。学生:只见她——剪了一把羊毛撒在沼泽地上,过去了。老师:后来这个地方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直影响到现在,(板书:从那以后——)那个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从那以后——那里的牛羊长得又肥又壮。

学生:从那以后——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长得又肥又壮。学生:从那以后——那里的牛羊长得又肥又壮。……

老师:我们一起来配合完成讲这个情节。在半路中,文成公主和他的随从遇到了一片沼泽,一只小鸟飞过来,他对文成公主说—— 学生:公主公主这里是片沼泽地,飞不过去的。老师:但是文成公主并不退缩,只见—她— 学生:从羊身上剪下来撒一把羊毛就过去了。老师:从那以后——

学生:从那以后,那里的牛羊就长得又肥又壮。老师:刚才我们是合作把这段故事讲完的。你一个人能不能把这个情节讲下来? 学生:(认真练习,然后请一个孩子单独来讲,因为前面练习得比较充分,学生顺利讲完)

老师:难道在进藏之路上,阻挡他们脚步的只有这一片沼泽吗?(板书:一片沼泽)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一条河。(板书:一条大河)学生:路上一座乃巴山挡住了他们。(板书:一座高山)学生:还有一只可恶的乌鸦说了坏话。(板书:一只恶鸟)

老师:你们“一片沼泽”这个片段已经会讲了,其它情节会讲吗?这样好不好,你自己再去读读相关的段落,练习讲一讲好不好? 学生:(学生读书练习,大概准备了5分钟)

老师:蒋老师讲“一片沼泽”这个片段时,怎么也记不住,是你们帮助我。但是现在蒋老师进步了,其它情节我读了一遍就能讲了,你相不相信? 学生:相信!

老师:这么信任我?要不要检验一下?你们随便点,你喜欢听哪一个,我就讲哪一个。

学生:一条大河。老师:请听我讲——文成公主和他的随从在半路上遇到一条河,这时候一只小鸟飞过来,小鸟飞过来对公主说:“公主公主,这条河很宽,过不去的,你还是回去吧。”文成公主可没有退缩,只见她找了一截树干横在河山,结果树干就变成了一座桥,从此那座桥就叫做内地桥。(掌声)

老师:还想听哪一段呢?

学生:我还想听“一座高山”这一段。老师:请听我讲——半路上文成公主和他的随从遇到了一座高山,这时候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这座山太高了,你还是回去吧。”只见文成公主把山往身上一背,竟然把山背在了一边,他们就过去了。从此以后那座山脚下就有公主的脚印。(掌声)

学生:老师,你讲遇到恶鸟那一段吧。

老师:那我就开始讲了。半路上他们来到一个叫达尤龙真的地方,这时候飞过来一只恶鸟,那是一只怪乌鸦,他说:“公主公主,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回去吧,见不着他。”文成公主听了那个伤心啊,只见他在一个地方住了下来,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右边的头发散下来也没有去梳理,从此那个北边的树木稀,南边的树木密。(掌声)

老师:怎么样?为什么我现在读一遍这些都能基本上讲下来?我为什么进步那么快?

学生:因为蒋老师你记住了关键词。

老师:你所说的关键词就是“小鸟说”、“只见她”、“从那以后”这几个关键词。学生:因为你记住了这个格式,现实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是做法和结果。老师:民间故事就是这样,很多情节其实是有“格式”的,是有规律的。这个民间故事是克服困难型的民间故事,它的格式就是“动物来说话,公主来出手,神奇延续久”。通俗地讲,就是遇到困难,动物来说话,小鸟不说,小鱼说,小鱼不说小鸡说(笑),遇到困难以后,主人公肯定会解决困难,很多时候一个动作一个道具就把困难解决了。解决以后,总会发生奇迹,奇迹还能延续到现在。所以这几个词跟我读一读。小鸟说——,只见她——,从此以后——,直到现在——

一条大河 小鸟说—— 一片沼泽 只见她——

一只恶鸟 从此以后—— 一座大山

老师:下面请你们自己根据这个“结构”自己练习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情节。学生:(学生练习)

老师:下面请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一人说一处“困难”,把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学生连起来讲,获得掌声)

老师:既然这四段情节是差不多的,那么我们索性把其它三个困难去掉,只留下一个行不行?

学生:不行,因为文成公主进藏真的遇到很多困难的。学生:这样的话,好像文成公主进藏好像很简单似的。

学生:如果写一个感觉很单调,不知道文成公主在进藏的时候有多辛苦了。学生:虽然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不写几个,就不能体现文成公主进藏是的艰辛。必须要多些疑点,不然这个故事太单调,不丰富。

老师:说得有道理。是啊,文成公主进藏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其实有很多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提到了这“日月山”(PP老师出示日月山图片、文字)。

老师:从此那里的人就把这座山叫做日月山,山上的土都是火红色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请你们讨论创编。开始。

老师:真的,你只要指导这个民间故事的特点你不但马上会讲,而且马上就会创编了。

学生:走着走着,文成公主又遇到日月山,但是他并没有退缩,他一只手把整个山撑了起来,把它给抱到日月之中去,但是他太累了,手都磨出血来了。从此以后,日月山的土就变成红色的了。

老师:讲得不错哦。但蒋老师看过的民间故事比你们多,大多数困难型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克服困难不用流血,不用牺牲(笑)。学生: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走啊走啊,遇到了非常高的一座山,小鸟飞过来说,这里这个山又高又冷你还是回去吧。只见文成公主生了一把火放在地上,从此这里的地方就被火给烤成了红色,月亮和之前一样冷,所以就叫日月山。老师:太棒了,掌声鼓励。不过蒋老师又有问题了,你们既然都认为要丰富一点,多一点,我们就多讲几个文成公主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情节,说8个10个,行不行?

学生:如果编8个太罗嗦了,那么多艰辛,公主也撑不下来的呀。

学生:虽然遇到了可能也是10个8个,写出来会非常罗嗦,后面人也记不住。老师:讲了非常重要一句话,给他掌声。因为民间故事是要流传的,如果太长记不住就没法流传起来了。真棒。

学生:文成公主是有可能遇到了10个8个很大的困难,都写出来后人会觉得很烦,记不住,传下去也没有意思了。

老师:所以这么多困难,一般说故事的人会选择代表性的3个或者4个,而且3个居多。但是老百姓很聪明的,为了表明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很多很多,他们往往会在故事里说一句话,请你把它找出来。

学生:我找到的是——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老师:是的,民间故事里这样的句子很多的。跟我来读。就这样,跨过——(生接)一条条大河,翻过——(生接)一座座高山,走了——(生接)一程又一程,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笑)

四、这是一个历史上真有其人的困难型的藏族民间故事

老师:同学们,这个民间故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成公主历史上真有其人。历史上真有其人的民间故事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那个人做了很多很多坏事,当时的老百姓恨他啊,把他做的事编成故事,骂他百年千年。还有一种情况是那个人做了很多很多好事,当时的老百姓喜欢他啊,把他做的事编成故事,传颂他百年千年。《文成公主进藏》是哪一种情况? 学生:是后面这种情况。

老师:嗯,尽管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读的话,还是能找到当时老百姓喜欢她的原因。请你默读,找一找,划一划。(生默读)

学生:故事里写到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

老师:是啊,这样一个漂亮聪明、身份高贵的公主不远千里到西藏,和藏族人民在一起,藏族人民当然喜欢她。

学生:故事里写到文成公主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进藏。

老师:文成公主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怪不得藏族人民这么喜欢她。学生: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学生:怪不得藏族人民这么喜欢她。

五、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

老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的句子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是要了解更多真实发生过的事,可能要读另一类故事,那就是历史故事。想听历史故事《文成公主进藏》吗?

学生:想。

老师:好,我读你听。民间故事适合讲,历史故事适合读。

文成公主进藏

吐蕃是唐朝在西方的强敌。吐蕃的根据地就是今天的西藏。当时的吐蕃,没有文字,用刻木结绳记事。刑罚十分严峻,犯个小罪就要挖眼睛、削鼻子,或者把人关在深达数丈的地牢之中,过个两三年才可见天日。西藏一带天气寒冷,不能种植稻米,以小麦为主粮。由于技术落后,直接用动物皮毛做衣服。因为环境恶劣,又缺医少药,人的平均寿命很低。吐蕃人随着放牧生活到处居住,是典型的畜牧生活。贵族人家也最多住大毡房,住处非常污秽,而且一辈子不洗澡,用手直接抓东西吃,其脏可知。公元634年,吐蕃的国王松赞干布开始派使者向唐朝进贡。同时向唐朝求婚,希望娶一个唐朝的公主。唐太宗刚开始拒绝了,后来为了双方能够和平相处,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婚,让文成公主嫁给他。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许多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进藏。唐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气候恶劣,道路艰险,很容易迷路。高原上空气稀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头晕、呕吐、呼吸困难。文成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终于来到了吐蕃首府——拉萨。文成公主到了西藏以后,松赞干布见她知书达礼,端庄文雅,对她又敬又爱。开始鼓励藏族人民学习中国的耕种、养蚕、造纸、酿酒、制墨等技术。同时学习中国的诗文礼仪。那段时间,吐蕃的变化非常大。可惜,文成公主到达吐蕃后第九年,松赞干布就去世了,否则文成公主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师:听了这个历史故事以后,你问一下你自己,你是更喜欢历史故事呢,还是更喜欢民间故事。为什么?

老师:请喜欢民间故事的同学起立,说说你们的理由。学生:我觉得民间故事有一点神秘的感觉,公主可以把山背到一旁,鸟也会说话。学生:我喜欢民间故事是以为民间故事的结尾是非常美好的,结尾总是男女主人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像历史故事结尾说松赞干布很快死了。(笑)学生:历史故事有些细节太残忍了,我不喜欢。民间故事都是很美好的。学生:民间故事容易记住,今天这节课我基本上整个故事会讲了。(掌声)老师:这么多人喜欢民间故事,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历史故事啊。说说你们的原因。学生:历史故事非常真实,有更多的细节。

学生:民间故事确实很有想象力,但是我们总不能老是沉浸在幻想中吧。(大笑)学生:要了解真相,还是读历史故事。

老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也说出了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的特点。平时生活中,有时我们可以读读民间故事,有时可以读读历史故事。下课。

第二篇:蒋军晶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

文成公主进藏 课堂实录

蒋军晶 整理:张凤洁

一、释题

师:这个故事啊,你们已经读过,我呀已经工工整整的把课题抄在了黑板上,请你们读一遍,开始!(文成公主进藏)

师:你看多整齐!非常好!这样读更好。文成公主/进藏 生:再读 师:嗯!有停顿了!非常清楚。既然已经读过了,张老师这节课想问三个问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第一个问题就很难,请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男的还是女的?生:女的。

师:呵呵 就觉得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是吧?你们为什么异口同声的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女的?

师:第二个问题就有点难了。你就看这个题目,文成公主进藏是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你觉得应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呢? 生:藏族

师:你为什么推测是藏族? 生:因为是进藏!

师:哦!你理解的进藏的藏是藏族的藏。是啊!这个故事就是藏族的民间故事。如果你仔细读,你会发现在课文中有好多藏族的人命和地名。大家拿起笔浏览一遍,从头往后看,只要发现藏族的人名和地名,就用笔标出来。开始!(师巡视)只要你标完了就大声的读一读。听到有人在读了。我们一起来!我们先来交流人名,你来读!生:松赞干布

师:里面有个多音字也读准确了!我们一起读!谢谢你带领大家这么准确的读这个名字!下面交流地名最好是从前往后交流。谁先说。生:吐蕃

师:跟着他一起读。再往下还有吗? 生:路纳

师:跟着他一起读。生读 师:再往下。生:达尤龙真 师:还有吗? 生:拉萨、乃巴山

师:因为这个故事是藏族的民间故事,所以在这个故事里面出现了许多藏族的人名和地名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屏显)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指哪儿同学们读哪儿?生读

二:学讲故事

师:这个长长的民间故事讲了个什么事儿呢?其实很简单!讲的就是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经过路纳和达尤龙真,翻过乃巴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来到了吐蕃,来到了吐蕃的中心城市拉萨,见到了松赞干布。从此他们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是不是这个样子?好!你自己学着老师的样,自言自语的把故事说一说。生自说

师:哪儿同学愿意拿着话筒说一说?一生说 师:我相信你们都会说了对不对?刚才老师问了两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大家!第三个问题是真难!请问这个民间故事的作者是谁?找到了没有?谁来说?

生:我认为就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

师: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故事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作者啊?如果要说作者的话,那就是当时的老百姓。就是当时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讲给儿子听,儿子讲给孙子听。或者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他听。就这样越传越广,一直流传到现在。这就是民间故事,对不对。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个民间故事肯定有一个特点。它呢!容易听,听了之后容易让人记住。否则就流传不开来。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个故事容不容易记住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片段!

(屏显文成公主遇到沼泽的段落)请大家看着屏幕读一遍开始!(生读)读完了是吧?读得很认真,待会儿我要让同学们讲这个片段哦!发现你们读得很认真,奖励你们再读一遍!生再读一遍。

师:谁来试着讲一讲?举手不多!说明有点困难!对不对?好的。这也正常!那么张老师先来讲一讲这个片段,给不给我这个机会啊?但是有一点要是我讲着讲着讲不下去了,你们可要帮助我呀?我开始讲了啊!“话说这个文成公主,走啊走,遇到了一片沼泽,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唉!她说什么我忘记了,你们想起来了没有?举手举手!(师板书:小鸟说)”

2生:公主,公主„„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喊了两声公主,体会为什么叫两声公主? 生:——着急

师:有没有道理啊?公主,公主,就觉得很着急。谁再来说,我觉得那种着急的语气应该让别人听出来。

生: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师:真着急了。希望公主放弃这个念头了。有一只小鸟飞过来说:生:公主公主„„

师:好的。我想起来了,有一只小鸟飞过来说„„但是文成公主有没有放弃啊?咦?她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她做了件什么是解决了这个困难,我又忘记了啊!(师板书:只见它)生:只见它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 生2:在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过去了

师:他们两给人讲得是不是一模一样啊?

师:可不可以不一样啊?那我就要问了:你们背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能不能随便改字,那他们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不一样呢? 生:民间故事传的时候不可能全部背下来

师:对呀!讲故事不需要一模一样啊!所以你们待会讲故事的时候就不用纠结,只要大体意思差不多就可以了啊!只见文成公主„„..生讲

师:我也想起来了,文成公主做了这样一件事就解决了这个困难,很神奇的。并且民间故事的这种神奇哦,一直会延伸到现在。所以在民间故事里总会有这样的话,(师板书:从此以后)或直到现在,从此以后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生说:路纳的牛羊就长得又肥又壮。

师:这样讲下来我们能不能讲啊。咱把这个片段再串起来试试看啊!我话

筒会随时递过去的。话说这个文成公主,走啊走,遇到了一片沼泽,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只见她„„从此以后„„.师: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把这个片段讲一遍。生自由讲

师: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生讲。

师:不过我要问你们了,文成公主这一路上是不是遇到这一个困难。这个困难是(板书:一片沼泽)除了„.她还遇到了什么困难?生说,师板书:一条大河,一座高山,一只恶鸟。现在这样哦!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你们自己去读公主遇到其他困难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这些片段给记住,要讲出来。

师:我看有些同学坐端正了!会讲了是吧?

师:我发现我也会讲,刚才我讲这个片段是同学们帮助我讲的,但是我发现三个片段我一下子都会讲了。你们相不相信。这么相信!你们考验考验我,就像卡拉ok一样,你来点我来说,你想听哪一段? 生:一只恶鸟!

师:我就知道你要点这一段。你们感觉这一段蛮长的,不太好说是吧?好,那下面我开始讲了啊!这个文成公主,走啊走,路上一只恶鸟飞过来说:“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已经见不到他了,还是回去吧!”„„.是不是大致讲下来了。还想听哪一段?

生:一座高山

师:不好意思。今天我有讲的欲望让我讲完。

师:你有没有发现我这么快的就记住这个片段有没有规律? 生:按照板书来说的。

师: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掌握了一种讲民间故事的方法。很多民间故事里都有这样的规律,遇到困难动物来说话,然后主人公就轻而易举的化解了这个困难,然后这个神奇会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这几个词要记在脑子里哦。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下面我们就借助这个发现,从这四个片段中,选择你最敢兴趣的一个讲一讲,现在开始。

生:自由讲

师:同学们的效率真是高。一会儿就准备好了。为了这个故事的完整,我看看这四个片段都有选择的?有没有选择一条大河的?生举手。谁愿意到上面来讲?有没有愿意讲一片沼泽的?按照顺序来排列。为了这个故事好听,我要考查一下一只恶鸟这一个片段,让人一听就觉得不是一只好鸟!你说说看!

生: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是回去吧!

师:有点意思了!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下面我就负责递话筒啊!也考查一下各位是不是能够安静的聆听这个故事。

师:这个文成公主,走啊走,(生讲一条大河)师:文成公主继续往前走(生讲一片沼泽)师:给他们掌声!这四位同学请入座。我们看这个故事,读这个故事,说这个故事,我发现,你看哦,这一个一个的片段是差不多的。那么老师有个问题,既然是差不多的,这么反反复复有什么意思呢?我把这几个情节删掉,可

不可以?

生:说明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很多。师:为什么强调她遇到的困难很多? 生:如果她遇到的困难不多,就表现不出文成公主的精神。

师:哦!你是说她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能表现出她的决心大,是不是?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文成公主很聪明,遇到的困难多了可以体现她很聪明。

三、仿写

师:哦!你们都赞同不要把这些情节删去,对不对?重复几遍还是有道理的。对吗?真的。文成公主这一路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在藏区流传了很多版本的文成公主进藏,其中有一个版本出现了这样一个困难,(出示日月山的图片),日月山,海拔3500多米,山土呈火红色,是青藏高原上一座很特别的山。在那一个版本的民间故事里边这个故事该怎样讲呢?只见小鸟说了什么?文成公主做了什么?从此以后山土成了火红色的。我不给你们看,你们自己创编好不好?四人一小组或几人一小组一起讨论开始。生:热烈的讨论

师:好了啊?我倒是很好奇,文成公主遇到困难之后是怎么解决的?我觉得这个版本会化成很多的版本。哪一个小组先试试?如果你们小组和他们想得差不多就不用举手了。如果有另外的版本,你可以再举手。三生讲

师:还有好多同学举手,我们不讲了。呵呵,很遗憾的样子啊!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困难不删掉,既然遇到那么多困难,我们可以增加嘛!日月山增加个困难,还有什么倒淌河,我们这个故事里多增加一些困难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那如果有很多,那听起来就很长很长,可以只写主要的。师:哦,没有必要讲那么多。再讲下去就让人觉得烦了,生:太多了的话不好记!师:不好记,就没法传啊!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没记住,爸爸讲给儿子听,儿子也没记住,那增加不增加啊?不增加!但是古时候的老百姓也是很聪明的,不论哪个民族,他们会在民间故事里加一句话,既表示文成公主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也不用把困难一个一个的列举,如果你能在这个故事里看到这句话,请你把它画下来。

生读文,勾画。

师:我们在故事里发现了许多民间故事的智慧啊!你发现了是哪句? 生读

师:是不是这句话?我们平时在读故事时会忽略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太重要了,很多民间故事里都有这样的话,和我一起说一说,他们跨过 生:一条条大河

师:翻过 生:一道道山 师:走了 生:一程又一程

师:很多民间故事还会这样写,他们走啊走,走啊走„„你看三个问题,让我们发现了民间故事的智慧,但是张老师,突然想到第四个问题,民间故事可以分两种,一种呢,跟现实没有一点关系;但是这个故事很特别,历史上真有其人,有这个人,真有其人的民间故事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老百姓当时非常恨这个人,他们把他编成故事啊,要让后代谨记千年百年,骂他个千年万年。但是更多的是另外一种情况,这个人当时人们太喜欢他了,把他编成民间故事,喜欢他个千年万年,赞颂他千年万年,这个民间故事属于哪一种?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是赞颂他千年万年。所以我们不要查资料,我们也会发现当时的老百姓很喜欢他。你从哪些地方发现喜欢她,并且发现喜欢她的原因呢?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读书,勾画。

师:找到了吗?那好我们来交流。生:„„

师:她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生:她从京城带来„..师:对吧:也就是在文成公主以前,有没有青稞?

四、思辨民间故事的真与假

师:所以张老师请你们来听另一个版本的文成公主进藏。今天我们那么多时间读的是民间故事,下面张老师要给大家读一个历史故事。这个版本的文成公主进藏选自“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我读你听。„„.这个故事不是民间故事,是什么?历史故事。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一写你的原因。

生写

师:下面我要做个调查,喜欢民间故事的人请起立。大部分同学站起来。

师:哦,还好还有人坐着。大部分喜欢民间故事对不对,我要 请你们说说原因。我先请一位同学说,如果你的原因和他的原因一样,他坐下的同时你也坐下,如果你的原因和他的不一样,他坐下的时候,你先站着。

生:很有想象力,不像历史故事那么死板。师:你为什么

生:历史故事好打仗

师:哦,这是它的原因,他认为历史故事太真实了,不如民间故事,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轻松的化解。

生:我觉得民间故事很好记,很传奇。

生:我觉得民间故事有趣精彩,很吊人口味。师:听了还想听。

生:民间故事的结局都是很美好的。

师:哦,他的意思是说,历史故事的结局都不美好,连松赞干布死了他都

要说,而民间故事结局都是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生:民间故事非常有趣,不像历史故事,几月几号发生了什么事情。师:历史故事就是这样,几月几号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还站着啊,你说!生:民间故事不仅是一部分来源于实际,而且加上了人们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生动有趣,耐人品读,所以才能传诵千古,并且每一个再讲的时候,都会对这个故事融入自己的看法,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大家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更加的让人喜欢。

师:你这段可以印下来放在教参上的。哎呦,另外一些同学可能有压力了。民间故事有那么人喜欢,有那么多优点,但是这些人喜欢历史故事,请起立。规则还是跟刚才一样。我先请一个人讲。

生:因为历史故事是真实的。

师:要想了解历史的真相,就要去看历史故事。

生:因为你不能一直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总有一天你得去面对现实,所以我认为历史故事是很好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历史事件。

师:你们听到没有总有一天你们会长大的。师:请那位同学总结陈词。

生:这两个故事我都喜欢。民间故事更有趣味,历史故事更让我们知道原汁原味的历史事件,更加了解历史。

师:总结的真好!所以我们有时候可以读一读民间故事,也可以读一读历史故事,至于你更喜欢哪一个,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文成公主进藏[范文]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左小凤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学生自读。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先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允婚—进藏—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进藏部分,清晰进藏的过程,读出故事的神奇。

2、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体会,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魅力。

3、要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讲述故事,积累语言。

4、学完课文,可请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推荐读不同版本的“文成公主进藏”故事或其他民间故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1 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认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3、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三、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交流,但不一定按此顺序): 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

(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

(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

(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4、非常重感情:

(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5、给西藏带来了许多好处:

(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五、练习设计

小组同学接龙讲故事,比一比哪一组讲得清楚,流畅。

第四篇:《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

一盘农家菜,一番朴实味

——执教《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有感

感谢鄞州教师进修学校郁恩广老师和三门进修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能给大家上一节课,分享自己的一点教学想法。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这样外出上课的机会却不多,属于一头扎在一线,闭门造车,瞎折腾的人。这样的培训日子里,理应给大家上课的应该是名师骨干们,为大家呈现的往往是一个强大的团队精心打造的五星级满汉全席,饕餮大餐。而我,能为大家奉上的只能是自家的农家菜,也诚挚地希望简单实在的家常菜能让大家有另一番体会,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下面我简单地讲讲我这盘家常菜的烹制过程。

一、选材

因为郁老师说叫我上一节略读课,于是我就选了四下第八单元的课文《文 成公主进藏》。本单元的单元导读有三点提示:感受故事长廊的魅力,进行复述,搜集更多的故事。本课的导读提示则是强调:了解故事的经过,并能简单地讲给别人听。一篇教材我们从多面角度来往往可以有多个教学抓点,多种教学策略。我想学生如果能学好其中一项本领,一课中完成一项任务已经是成功了。所以在教学设计伊始,我就提醒自己切记“面面俱到”,结果“捡了芝麻丢了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一项本领,突出一课一得。本课的重中之重则是训练学生简单复述,而这既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又要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能力,所以这也是难点。

二、烹饪

是清蒸还是红烧,取决于食材的特色,也决定着菜肴的风格。为了突出我这 家常菜的朴实,也着实因为我本身风格喜欢直来直去,和学生往往不会来事,通常是“不打太极,不会忽悠,不会装嗲”,因此我设计版块力求简单明快(不要迂回繁杂,省得把自己套进去拎不清),主要分为两个版块:

(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从题目入手,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提炼出每部分的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组合每部分的内容来说一说故事的梗概。引导学生认识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把握其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以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这样运用。这一训练点,既是落实本单元园地中“我的发现“的一个知识点:在“我的发现”中教材以学习伙伴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然后把各部分的内容组合起来便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我注重这一训练是因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为下面的有条理地复述,尤其是适当地加上故事的头和尾完整地复述故事奠定基础。如果学生能把这一环节中概括关键词的方法运用到填表格提炼故事情节中去,那就更好了。一堂课的教学不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经常加以引导和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概括能力一定会提高。

(二)进行简单的复述,从中初步体会文体特点。这个环节简单地分三步走:1.填表;2.复述一个故事;3.复述整个故事。

本篇民间故事,篇幅挺长,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遇到重重困难变成了一个个神奇的小故事。为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快速理清文脉,尽快抓住复述的方法,我没有给予文本太多的分析,因为我们是“用教材教学生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学教材内容“,因此,我帮助学生设计了一份表格,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复述的框架。

在第一次试教时,我让每个学生填写整个故事的表格,这里不但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考验学生书写能力,课上下来挺费时间,大概要用12分钟时间来完成。我很想让每个学生亲历每一个过程,但是无奈这是公开课,有40分钟的限制,要留有更多的时间落实本课重点。于是老师们在磨课中想了好多办法:要么只在课文中圈圈画画,要么让学生说说,表格由老师现场打印,要么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但是又担心有的忙得头头转,有的学生么机会参与,有的学生懒得参与)。最终我们觉得先保证一个学生读好一个故事,说好一个故事,掌握方法后举一反三,能说好整个故事,从而初步掌握简单复述方法。

在小组合作完成故事串讲后,我创设了“把故事带回家”的生活情境,旨在让学生明白简单的复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这是本课学生学习的实践运用。因为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当然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我们经历过两次尝试所得:

1.在发现民间故事神奇的特点后,划出神奇的句子,读好,从而进行生动复述。但是后来想到阅读提示的要求是进行简单复述。在平时的作业训练中,简单复述通常还有字数控制。老师们认为有必要把讲故事和简单复述进行区分。

2.作电影《文成公主进藏》的宣传,请同学们出招,从而强化进行简单复述,不是生动介绍,因为剧透不能太多,否则没人去看定影了。但是后来老师们又提醒,剧情介绍重在抓住故事的趣味性,吸人眼球的地方,而不在乎故事介绍的完整性。一语惊醒梦中人。

三、思考

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的一个重要理念是:立足学生。想到了薛法根老师的“三不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自己会的不教,学生教不会的不教。于是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他们自己真正想知道的问题,而不是忽悠学生为了提问而提问。在教学中,我省去字词的理解,只是提醒学生这类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意思可以去自己查资料解决,教给学生方法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我的另一个想法是:不但自己有单元整体教学的观点,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单元整体自学的观点:引导学生把握单元导读,课文导读,课后问题及园地训练来展开思考和自学。

当然有幸聆听了蒋军晶老师的《文成公主进藏》及其指导的王慧琳老师的《文成公主进藏》一课,再对比自己的这课,我还有更多的想法。总之,事实告诉我们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能力及素养,中间的历程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我们的教学目光仅集中在这一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没有看到其间的真正思考、学习的过程,结果学生获得的不是方法、能力和素质,而仅仅是一个答案!

第五篇:《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认读生字生词。

二、讲解课文

师: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生: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师:对,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生:四件事。(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2)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3)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4)把乃巴山背走。

师:那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写了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又漂亮又聪明,就派使臣去唐朝求婚。唐朝皇帝出两个难题考验使臣的智慧,都没难住使臣。唐朝皇帝高兴地答应了求婚。)

师: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

(文成公主为西藏和内地的关系及西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师: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师:理请课文的叙述顺序:

求婚(试使臣智慧)——进藏(出发——搭桥——撒羊毛——住石屋——神鸟抱吉祥——背乃巴山——进藏)——贡献(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

三、提出疑问;

(1)唐朝皇帝是怎样试使者的呢?(①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②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

(2)为什么“她断定这个带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只有一人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从“鲜花”中,他看到的是尊贵和高雅,戴鲜花对公主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恐怕“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也暗示了真假公主之意吧。)

(3)文成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人们喜爱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故事中的文成公主被神化了,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展示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及丰富的想象力。文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快来找找。(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的变化。)

四、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看出“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是怎样的啊?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5.给西藏带来了许多好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五、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同步学习》中的《一幅壮锦》和《猎人海力布》。

下载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30* 文成公主进藏(廖志军)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豌豆、沼泽地、技艺、荞麦、血书”等词语。 2.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了解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带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

    最新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

    关于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B 案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五篇]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复述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课程分析:这是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