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1、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
(2)思考: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
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
(2)小组评,教师评。
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表现雨境。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
(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①主题:在雨中。②思路:可以表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还可以表现动物、植
物在雨中的情景;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③注意: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
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3)布置拓展性的作业:①了解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的变化;②回家后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创作在雨中的作品。
教学反思:
2软绵绵的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2.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云朵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重点: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对云朵进行大胆地联想和表现。难点:学习运用不同材质、不同画法来创作想象中的云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教师)课件,相关云的知识、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
三.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业,全班展示评价,教师小结。(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构思是否有创意;③作品中的云朵在造型、色彩上的表现是否有趣等。)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在什么样的天气变化下,天上的云朵会变得更神奇、更美丽。
教学反思:
3.手形添画
教学目标 :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一年级美术教案 手形画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画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手形画 教学难点 :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教学过程 :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手形画 :
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手形画
2、(1)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手形画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③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
摆呢?(引导拓宽思路)
(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
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②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学反思:
4、画中画
教学目标:
1、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关联的形象。
2、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画中画。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画中有画这种具有一定游戏性的绘画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发展学生创意思维,激发他们创造热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怎么想到画张大床的?
3、画中画找朋友。
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
4、你发现了画中画的奥妙吗?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
四、启发联想,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五、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教师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
六、评价 教学反思:
5课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
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2.画一副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 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 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认读教材中的儿歌。请学生先读一读儿歌,再请学生欢快的唱一唱儿歌。激发快乐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二、小组探究,教授样式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书中的范画,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并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三种样式: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
2.请小朋友来评析一下范画: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小组自主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学生分析比较后汇报分析结果。学生分组认真学习三种不同的样式并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学习完三种样式后学生看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了解从小画变大的方法。了解熟悉拼合的样式。
三、大胆设想,自主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用接龙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在纸盒上续画一幅小画,最后变成一幅内容有关连的大画,内容自定。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设想并按照要求进行活动。练习巩固由小变大的作画方法,增强拓展思维能力。
四、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和自己探索得到的方法。
2.学生总结自主创作活动探索的方法并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
教学反思:
6.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小人国世界。
2、借助丰富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有趣的小人国。
3、能从主题、色彩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小人国世界作品。
隐性渗透 小人国世界
4、感受世界的神奇和生活的多彩、有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把小的东西放大,把自己缩小,编故事组织
画面。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从各种事物去产生联想,创作画面,避免雷
同。
教学准备:彩色线描笔、蜡笔等、图片、故事、书本范图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⒈师讲故事(别惹蚂蚁)
⒉你喜欢哪些有趣的故事情节?
学生发言,回答。
⒊欣赏课本范图。
出示:21.小人国大世界
⒋图上表现了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物都变小了。
⒌除了书本上有的,还有什么东西本来很小,我们也可以把它放得很大?
学生发言。
例如:文具盒、鞋、小闹钟等。
二、讨论与构思
⒈你能创造小人国的世界吗?
⑴学生讨论。
⑵交流创作构思。(互相启发)
三、学生绘画
⒈出示范作。
用彩色线笔进行描绘。
⒉要求:
⑴注意画面构图,合理安排物体的前后关系。
⑵画面上人物要多,构图要饱满,才会显得生动、热闹、有趣。
⒊教师巡回辅导,个别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让差的学生坐到好学生旁边。
四、学生对自己的创意往往很得意,急于向教师和同学显示,以求认同,教师抓住时机表扬有创意的点子,哪怕是一丁点的与众不同。
板书:小人国
人物变小了
构图饱满
前后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上节课作业,导入
⒈出示:21.小人国大世界
⒉你创造了小人国的什么世界?
⑴教师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
①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讲个童话故事。
② 师生推荐各自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⑵出示不太满意的作业。
① 你对这些作业有什么意见?怎么办?
②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添画,添出前后关系来,这样使画面更加丰富、热闹、饱满。
二、涂色,完成作业
⒈用塑料蜡笔、铅笔、水笔进行涂色。
⒉主体和背景可直接用色笔进行点、线装饰。
⒊涂色时,注意冷、暖色,深、淡色的搭配。
三、学生作业
⒈进行添画。
⒉涂色。
作业要求:
画面生动
主题明确
色彩漂亮
展示作品,大胆发言
⒈作业先完成先展示,教师指导修改意见。
⒉学生自评,互评。
说出自己或他人作品的闪光点。
⒊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篇:2014一年级下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拼一拼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 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6页的第4题。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 结论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 结论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 9十()=13 9十()=14 9十()=15 9十()=16 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练习课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2)9+()=18 15-9=()18-9=()(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 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9十()=16 8十()=13 9十()=15 8十()=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6十()=12 8十()=13 5十()=11 7十()=14 9十()=16 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
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五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
8、12—
5、12—
4、16—
9、15—
8、ll—
3、14—
9、14—
8、13—
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3十()=12 5十()=13 2十()=11 5十()=14 4十()=12 4十()=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4.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
(一)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完成P19页 3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
(二)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P19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P19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
(一)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第三篇:一年级教案(下)
左 右
【教学要求】
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同学们,你能说说左右两只手都可以做什么吗?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二.说说自己的左右边都有什么?理解左边和右边
1.握一握
想一想,你们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的手会交叉在一起吗?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2.说一说
3.摆一摆
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口令,一个摆,看看对左右掌握了吗?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预测:有的可能会说:我左右手、有左右腿、有左右眼、有左右脚„„
位置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介绍自己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有谁?怎样让别班的同学一下就找到自己?
小朋友自我介绍,教师给予鼓励。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小动物游戏
2、看图回答问题。
三、练习反馈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展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下面是小蚂蚁给我们出的难题!出示课件:
(4)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5)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找到其它好吃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出示录像)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
师:(出示套圈图)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出示录像:同学们仔细听故事,兔妈妈把几个苹果给了小羊,你能帮助小兔算出剩下的苹果数目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五、游戏(出示课件)小猴回家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三只小猴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十几减几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描述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演示图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继续出示课件,完成后面的练习。
用数学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教师出示录像:小刺猬采果子,采了15个果子,走一路,掉了一路,总共掉了7个果子,你知道现在小刺猬还有几个果子吗?
1.师: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3.出示课件,通过童童帮妈妈给熊伯伯、狐狸叔叔送衣挂和夹子,体会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学习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观察:
问: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数学小故事帮助童童完成妈妈给的任务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计算出结果后,演示课件,帮助童童完成任务。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出示课件“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课件演示:妈妈买来很多酸奶,桌子上有30瓶,小刚拿了2瓶,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判断小青蛙大概吃了多少只害虫?
(2)按照数的顺序把空白处写上正确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30+7,60+9,20+8
6+50,7+30,9+60,8+20
(2)90+8,20+3,50+9,70+6
98-8,23-3,59-9,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出示课件,观察场景,帮助童童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
课题:长方形 正方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 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课题: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你能说说你的跳绳成绩吗?跳绳不但是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它里面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们发现了吗?
[点评]利用“跳绳”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二:利用跳绳的情境,讨论计算方法.出示主题图及统计图表,提出数学问题.这是三名同学跳绳情况的统计表,说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小东、小红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B.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
③要想知道“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你会解答吗?
板书: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62—48=
[点评]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懂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2.根据算式,合理进行估算.师:请你估计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探索算法,合作交流.(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62-48=()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探索计算62-48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处理,在口算与竖式中任选一种.(2)将全班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点评]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算法一:62-40=22 算法三:62-42=20
22-8=14
20-6=14
算法二:62-50=12 算法四:58-48=10
12+2=14
10+4=14
师:好多同学都能口算出算式的结果,除了口算你还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吗?
算法五:用竖式计算.我发现同学们笔算时有两种结果,大家看:一种是62减48等于14;
另一种是62减48等于24.到底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摆小棒验证一下
[点评]学生通过数小棒,直观感知当个位不够减时需再十位借“1”的意义.通常学生先摆62根小棒,再从62根里去掉48根,先去掉8根,2根减8根不够减,就从6捆中拿出一捆拆开与2根合起来,从12里去掉8根还剩4根,原来有6捆,拿出1捆后还剩5捆,再去掉4捆剩1捆,从而得出结论62根减48根,还剩14根.4.试一试.①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下)
②小亮比小东多跳几下? □○□=□(下)
看图列出算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5.想一想.赵老师跳了100下,你能知道老师比小红多跳几下吗?
独立列式.板书:100-48=
估算得数.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交流.①98-48=50 ②99-48=51 ③100-50=50 ④100-40=60
50+2=52
51+1=52
50+2=52
60-8=52
⑤竖式计算:
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活动三:师生共同总结收获.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做减法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点评]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85-58=
44-27=
80-55=
64-9=
2.林林带了50元钱去买一个羽毛球拍,他花了多少钱?
送小老虎回家.【演示动画“送小老虎回家”】
板书设计
小小运动会
教学目标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如何设置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习用具(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1)
导入:“今天森林王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你们想看看吗?”
(1)师:“瞧,运动会开幕了,运动场上多热闹啊!有那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运动会,你能说出哪些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吗?”
(2)师:“在蔚蓝的天空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般先说出天空中的鸟类和昆虫的名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所组成的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让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指一指.)
[点评] 通过欣赏美丽的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师:“天空中这么美丽,运动场上更是沸沸扬扬,看小动物们都在进行哪些项目的比赛?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有18只小兔跑步,34只小狗跳绳,9只袋鼠跳远和27只小猴子在爬树.)
师:“通过看图观察,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参加了这次运动会?
生:小狗比小猴多几只?
生:袋鼠比小兔多几只?
生:小兔和小猴共有多少只?
„„
学生边提问题老师边出示.
[点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活动二:通过“动物跳绳比赛”的情景,创设开放性的问题.
小兔也想来出题可以吗?
小兔说:小狗跳了16下,我比小狗多跳34下,同学们猜一猜我跳几下?(师边说边将小狗教具贴于黑板,下面写16下,在小兔教具,下写多34下.)
生:小兔跳了50下.
师:你怎么知道呢?
生:因为小兔比小狗多跳34下,16+34=50所以小兔跳50下.
师:如果小兔跳50下那他还可以怎么说?
生:小狗跳16下,小狗比我少跳34下,我跳多少下?
(在小兔下面写50下)
2.师:小袋鼠也参加了跳绳比赛,它也想让大家猜一猜它跳了几下,你猜猜,它有可能怎样说?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最妙?
生:我跳得比小狗多一些比小兔子少很多,我跳得比他们俩的总和还多6,请问我跳了几下?
我跳的刚好是小兔比小狗多的数猜猜我跳几下......[点评]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老师也想出题可以吗?(18-9)你能为我的算式找一个问题吗?
生:小兔比袋鼠多几只?袋鼠比小兔少几只?
师: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也能用这个算是来解答呢?先想一想,再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那个小组提的问题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
生:有18支铅笔,用去9支,还剩多少只?
生:妈妈有18个苹果,我有9个,我比妈妈少几个?
生:有18只小兔,9只袋鼠,再跑来几只袋鼠,就和小兔一样多了?„„
[点评] 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解题思路多样化,开拓学生的思维,给他们一个想象的平台,把创新导向生活.
活动三: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为运动员设计奖杯.
(1)师:运动场上运动员的比赛正在激烈的进行,森林之王正为给运动员发什么奖杯而发愁,你愿意帮忙吗?(愿意)
(2)学生设计奖杯,个别同学对奖杯不够熟悉,建议(出示奖杯图片)
(3)展示学生作品,互相交流.例如:
[点评] 进一步认识图形,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四:(出示主题图2),设计乘车方案.
1.师:运动会结束了,运动员要乘车回家了.
有两辆车每辆最多只能坐50人,够坐吗?
2.同桌讨论,把够与不够的理由说给你的同桌听.
3.让你安排座位,你打算让谁和谁坐再一起呢?为什么?小组交流.
4.学生反馈:
小狗和小袋鼠同坐,小兔和小猴同坐,它们两个起来都不超过50只.
小兔和小狗同坐,多两只可以上另外一车.
③ 小狗和小猴同坐,4只小狗和7只小猴上另外一车.等等.
[点评]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发散思维的空间.
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动物们的运动会开得多有意思呀!你们的问题也很精彩.再过几天我们学校的春季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希望你们都能积极参加,运动会上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从学校运动会上发现什么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1.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木棍 ?
(1)一个一个地数。(2)十个十个地数。2.学习整十数和非整十数
(1)出示课件,学习整十数,完成相关练习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2)出示课件,学习非整十数。)个十。
一个十和2个一组成()。十和5个一组成()。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16、25、50、68.
二、活动二,通过计数器加深认识数的读写。
1.出示计数器。十位、个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
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练习十二的1—3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二、引入新课,探索规律
1.引入
师:上面有多少根木棍?现在拿走8根木棍,还剩多少根?
让学生讨论,5比8根少,不够了,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会算吗?
2.下面我们看看小乌龟是怎样算这样的题目的:
出示录像:
师:看过小乌龟计算34-6,你学到了什么,你在计算45-8的时候是不是也用这种方法呢?如果不是,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思考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师总结: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课件出示:第67页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
师:图上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你知道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摆小棒。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计算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方法。
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会正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根据时间拨出时针和分针。
2.让学生自己探索看时间的方法,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1时=60分,理解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
4.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会拨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比较快速地说出几分。
【教学过程】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看几时和几时半,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的时间,例如,我们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什么时候下课休息的等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课件,认识60小格
师:要正确读出时间,我们必须了解钟面。(教师出示图例或实物)请你说一说,你在这个钟面上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出:
(1)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教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说一格一格数的。
(2)共有60个小格,教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快速的说出。
教师出示课件进行验证。
2.认识几分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问1:再仔细看看时针,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候,分针走了多少呢?
问2:那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你能算出来 吗?(写在练习纸上)想想怎么能很快记住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几分。
3.继续认识1时=60分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会走一大格?那分针走一圈是几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板书:1时=60分)
小结:我们知道了1时=60分,也知道了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了。
4、学习时间
问:现在你能读出时钟上的时间吗?
教师小结: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小朋友很能干,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小朋友的作息时间是怎么样的?你能填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三)巩固练习
1.看看小斌是怎样按时上学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2.做一做
问:你觉得一分钟长吗?让学生体会珍惜一分钟的思想感情。
问:这几个时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这时,再过10分是几时几分?15分钟前是几时几分?再过7分又是几时几分?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下课时间到了,请小朋友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下节上课的时间是多少呢?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或下一个数字。
2.通过观察、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景,引入课题
1.师:“六·一”到了,学校组织联欢会,这是同学们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
(1)课件出示彩旗图。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粉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粉旗的后面是红旗。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将录像停止观察彩花和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彩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师: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举起你的发现。下一个灯笼呢?该怎么分组呢?
二、学习较复杂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
1.根据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根据上面研究的情况,你填一下“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举手回答,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2.根据物体数量的变化发现物体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师:小丑要写出10个有规律的数字,你能帮帮它吗?
师:下面的图形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试着摆一摆。小组学生交流,派代表进行说明。
三、教师总结
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
第四篇:古诗下教案 一年级
1.《乐游原》
一、教学目标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2.读题,解题。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教学过程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2.感诗景美。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2.《独坐敬亭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
二、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三、选文目的: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累。
四、教学准备: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手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二)知诗人,解诗题。1.知诗人。
2.解诗题。“独”是指独自一个人。请同学们看注释了解敬亭山。3.检查生字,朗读全诗。
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领读。出示全诗,全班齐读,教师指导古诗停顿并范读。
(三)悟诗意,觉诗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后两句诗中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4.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的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过度: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古人写诗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情 四.朗诵全诗,熟读能诵。
风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二年级的课外古诗。诗题为《风》,唐代著名诗人李峤写的。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诗文中无一“风”字,但诗句却句句写“风”,而且生动、夸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识字4个,巩固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记住字词,更不容易理解古诗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是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书风娃娃的图片)它是谁?生:风娃娃。
2、谁知道风娃娃会做哪些事?生自由说。
3、风娃娃的本领可不止这些呢!它能让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能让春天的花儿开放,吹过大江,它能激起千层巨浪,穿入竹林,它能使千万根竹竿倾斜。唐代诗人李峤就写了一首以《风》题目的小诗。(出示古诗)(板书课题、朝代、诗人)请大家大声地读两遍。生读题。
请自己读一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可以先写下来,请教同学或者华老师。
二、读通诗文,认识字词
1、你们有那些字不认识,举手告诉老师。生汇报,师板书。
2、有不懂得就提出来,真是个好学的孩子,老师也有几个不认识的字需要请教大家,(出示生字:解、斜、竿、能)
3、谁来帮帮忙。生1拼读,师板书拼音。
4、读的真好,请你当小老师。生1带读。我问一起来感谢这位小老师。这些字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生字。
5、拼音宝宝不见了,你还会读吗?请2个学生认读。再请男生读。
6、光会读还不行,得记住他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1:我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了“竿”,竹子干了,就是竿。谁能给他组组词。生组词。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斜”,“多余”的余加“斗争”的“斗”就变成了“斜坡”的“斜”。除了斜坡,你会组什么词?生组词。生3:我用讲故事的方法记住了“能”。谁来组词。生组词。
看同学们见得这么好,老师也来编个字谜,“我有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猜猜看。
生:解。请你给他组个词。生组词。
7、其他小朋友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请美丽聪明的女生先来读一读,男生就坐着当认真倾听的小绅士吧。女生读。真好听,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8、字宝宝躲进古诗里了,现在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自己先读一读。请你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当文明小听众。生1读古诗。请你评一评。生2评。你来读一读。生2读。
9、老师也想来读。请你们边听边拿起笔划节奏。
10、谁想来读读。请你——生1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四、作业
《鹿柴》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3)自学诗中的生字。
3.解词连句知大意。
4.展开想象,悟诗情。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秋浦歌》教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同类诗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李白与杜甫写作风格的区别。
4、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能默写。【学习重难点】 感悟诗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初读,了解诗意
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指名读——齐读丈、长、霜是押韵的韵脚,后鼻音读准才有味道。
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
3、课本中有哪几个字的注释?缘,由于,因为。现在我们使用的缘故、缘由都有这个意思。谁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
4、我的白发有三千丈,因为我的愁怨也是这样长。我竟不知道明镜里映出的白发,是从哪里来的?
是啊,我们仿佛看见李白对镜自怜、自悲、自叹,最后竟背转身不忍再看了。你看。
5、播放动画。「
三、探究,体悟诗情
四、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四、书法
《长干行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识字4个,巩固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记住字词,更不容易理解古诗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1、长干行:乐府曲名。
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教学过程: 1.【韵译】:
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2.学生齐读.练习朗读,试背诵。
【评析】:
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富有魅力。
《回乡偶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工整书写生字。
2.体会诗人久客他乡,年老回到家乡却被反主为客的失落、感伤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久客他乡,年老回到家乡却被反主为客的失落、感伤之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三、理解诗意,读出诗韵
1、课件出示诗歌创作背景,原来诗人已经离开家乡那么久啊!此刻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心情肯定非常--(激动,高兴,兴奋,开心、、、、、、)
2、情景模拟,理解诗意。老师化身诗人:是啊,久别回乡,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我牵着老马走到村口,那棵大柳树还在,只是和我一样已垂垂老矣。此刻,我多想马上回到家,去看看久别的父老乡亲!却在此时,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娃娃(学生扮演)。你们问我什么了呢?(诗句三四,或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而你们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师读,读出关键字“改”和“客”
四、品读诗句,体会诗情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会写“舍、君”2个生字,理解“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自读自悟大致了解整首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师正音,指导多音字“朝”、“舍”(2)指导书写“舍”、“君”。
二、解诗题
三、朗读古诗,说说大意 1.出示要求,自由读诗。2.四人一小组交流诗歌大意。3.指名汇报,说说诗歌大意。4.了解“柳”的含义。5.了解“故人”的含义。
6.师生合作读诗,初步读出离别之情。
《元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生字游戏――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村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教学用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学具: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词语妹妹,相信大家看,她们来了!(幻灯1:杨柳
纸鸢)能叫出它们的名儿吗?
2、齐读两个词语。
3、响亮地喊一声。
过渡:不过,这两个小妹妹悄悄地告诉我说它们很担心,怕你们把它们写错了。(幻灯2:杨柳 纸鸢)说说看,它们害怕哪些地方写错?
4、指名说说写加点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5、你们会写错吗?那就写写看。
(学生书写两个词语,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6、同学们都写对了,词语妹妹一高兴,把她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幻灯3: 杨柳 纸鸢 黄莺 儿童)来,热情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黄莺”、“儿童”)
7、嘘!静静地想想:哪首古诗里有这四个词语娃娃?同学们记性可真好,就是《村居》。今天我们就细细品读这首诗,体会高鼎笔下的春天美景。
8、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在理解的字、词、句子旁边作批注,把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画出来,想办法解决。完成后用漂亮的姿势告诉老师。
2、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并相机解答学生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指导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再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
2、指名汇报,师生评议,完成课后习题。
过渡:小眼睛可真亮!可是孩子们,我们不仅能找、会说,还要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妙,把作者对春天那份浓浓的爱意用我们的读与说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读书。请同学们自由品读诗句,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写在旁边。
四、了解诗意,感受情感。
1、自由读一读,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2、交流,引导、评价。
(1)指名将诗句意思串联起来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具体。
(2)引导学生尽量用优美的词语说说诗意,体会语言的美妙。
3、配乐朗读,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象。
过渡:春天的江南小乡村这么美,同学们和作者一样,都深深地陶醉在其中了。这醉人的景色该怎样读呢?(高兴、欢快„„重读“醉”、“忙”两个字)
4、齐读全诗。
引导:大家读得太好了,不仅读出了热爱、赞美的情感,还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如果我们能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那就是最棒的“读书郎”!听老师读两次,看哪一次读出了韵味,是怎么读的。
5、配乐范读,学生静静地倾听、比较。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出示幻灯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指名读,师生评价。(2)接读,师生评价。
(3)齐声朗读,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五、互动拓展,积累好词美句。《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8)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12)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3.齐读。
三、背诵古诗,默写古诗(15)
1.多种形式背诵古诗,并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3.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 1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2重点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3教学过程 【导入】
一、课前谈话
二、解诗题
三、知诗人,知背景 出示图片,了解李白
指名读
四、读诗文
同学们,真聪明,看来联系上下文,能帮助我们理解许多知识。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请你帮辞找个朋友。你知道辞的意思吗?看来,组词也能帮我们了解字义。考考你,“唯”唯见,的唯的意思是? 再读古诗,要求读准诗的节奏。指名读。评评读得怎样。
(故四声短人二声长)再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首诗中的3个生字,掌握“娇”、“恰”的书写。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通过诵读、解读关键词、图文结合、想象补充的方法了解并描述诗句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眼中的风景、心中的浓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小组合作与展示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抓字眼、教学难点:
学习抓字眼、巧拓展的方法,体会景物特点,体验作者情感,描述诗文意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指导诵读法、解析整合法、点面拓展法: 学法:自主阅读法、分点解读法、想象整合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杜甫的资料和《江畔独步寻花》的系列诗作。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导入:
二、课题解析:
三、学习新知:
1、读诗:
2、解诗:解情境·解诗眼·解诗情
四、课堂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练习了找“诗眼”来理解的古诗的方法,更懂得了要了解诗人的情感,一定要了解故事创作背后的古诗。
《清明》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1)简介诗人“白居易”。(2)了解“江南”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小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平翘舌音的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根据自学提示,理解“疑”等关键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3、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2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二 初读感知
三 诗图结合,感知诗意
《题林西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三、总结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第五篇:一年级下班队教案
一年级下册班队计划 1.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小朋友认识到双手的作用,会用手,用好手。用自己的双手 学到更多的本领。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小朋友,今天我们班要开展《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班队活动。你看,顽皮的小猴和可爱的小熊也被吸引过来了,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小猴: GOOD AFTERNOON CHLIDREN!我是顽皮的小猴,知道今天一(6)班的小朋友要开展班队活动,我也想来凑凑热闹,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条谜语,想猜吗?(谜语: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YOU ARE GREAT!
小熊:HELLO!EVERYBODY!刚才,一(6)班的小朋友果然厉害,我也想来考考大家,再给大家猜个谜吧。(我家十兄弟,天天不分离)猜出来了吗?
主持人: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它的作用大着呢!请听儿歌朗诵。
朱张愿:朗诵《人有两个宝》。
陈诗婕:朗诵《小小手》。
主持人:刚才,两位小朋友说得多好啊!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还想用他们灵巧的小手为大家带来什么呢?
绘画 剪纸 „„
主持人:我们的手不仅能描绘出美丽的图案,还能干好多好多的事呢?想一想,我们的双手还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手的作用。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开展几项比赛,比比谁的手儿巧, 谁的手儿最能干。
开展比赛:穿衣服、系鞋带比赛、理书包。
主持人:我们班小朋友的手可真了不得,既灵巧又能干, 我们有这样一双手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啊!来吧,挥起我们的小手,快乐的唱吧、跳吧。
集体舞:《娃哈哈》,主持人:小朋友,你们为有这样的小手而快乐吗?那,就用你们的手去描绘灿烂的明天吧!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了,请辅导员讲话。2.做一个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责,教育学生当好值日生。
二、活动要点:
1.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2.要认真负责地当好值日生。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红花、小奖品;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①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心情舒畅,感到很愉快。)②今天哪几个同学值日?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同学们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当好值日生”)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画)
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
图②桌雅得很乱、黑板没擦;
图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乱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服,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3.怎样当好值日生
①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
②这些事怎样才能做好呢?(a.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指导。b.讨论说出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4.谈体会明道理
为什么要每天值日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当好值日生。)
5.辨是非升华认识(投影出示题学生判断并说出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②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
③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脏水。”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小兰跑过来说:“我去。”
④今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这些值日生
①各小队讨论选出优秀值日生,并组织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当值日生的。
③给优秀值日生赠小红花,并发小奖品。
五、活动总结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都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知道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值日劳动是我们应该做的,值日就应该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并保持整洁,使同学们能在干净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提议:人人争当值日生,做一个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好吗?
2.全班齐唱“劳动最光荣”。(随着歌声班会结束)
3.我的好妈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主动爱妈妈。
2、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准备:
1、制作心愿卡,邀请妈妈参加班队会。
2、妈妈对我的教育故事。
3、学唱两首歌。
活动过程:
1.上课前,老师想把一段话送到孩子们的眼中和心中。(幻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她就是——“妈妈”。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我的好妈妈。有好些孩子的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谁是我们今天课堂上第一个勇敢的孩子,能将你手中的鲜花送到你的妈妈面前,并且将妈妈带到我们的座位上来呢?
其他的孩子假如你的妈妈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请你向她学习,给妈妈一个拥抱,给妈妈一个亲吻,并把妈妈带到你所在的小组入座,让妈妈和我们一起共度快乐时光。(邀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妈妈的到来,感谢妈妈的支持,感谢妈妈的参与。
2.下面,就让我们用一句赞扬的话来介绍自己的好妈妈。先请妈妈到场的孩子。有些孩子的妈妈因为工作不能来到我们的课堂,但是他们带了妈妈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美好瞬间吧。(展示照片,贴。)
3.一张照片,就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一声赞扬,就是对妈妈最好的肯定。从这些照片里,我们读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心声,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让我们一起来轻轻吟唱这首经典的老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4.孩子们的歌声非常优美,美得让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苹果树一生都在为一个小男孩付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故事:男孩和苹果树。(播放视频)
边看故事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一颗怎样的苹果树? 在你身边有哪些人就像这棵苹果树?
5.是呀,他们都是我们成长当中的苹果树,尤其是我们的妈妈,从我们出生开始,妈妈就像这一棵苹果树,一直都在为我们做着这,做着那。想一想,妈妈曾经为你做了哪些事情?
6.我们和妈妈朝夕相处,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岂止是三言两语能说得完到得尽的呢?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影响的故事,来讲讲妈妈对你的教育吧。(学生讲故事:涉及内容:玩耍不知安全,妈妈教育;独自行走独木桥很害怕,妈妈鼓励; 没听妈妈的话疯跑,摔断了牙齿;和妈妈逛商场走散了很着急;不听妈妈的劝告玩耍太热感冒了„„)
7.孩子们有这么多故事,妈妈心中一定也有许多故事,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妈妈的故事。(有请张培根的妈妈:教育学生锻炼身体少生病是最重要的。黄睿的妈妈:教育学生行走玩耍注意安全。徐书婷妈妈:教育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浓厚的兴趣。意在以真实的家庭故事教育学生。)8.孩子们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幸福的回忆,妈妈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殷切的叮嘱。在生活中,妈妈的手永远牵着我们的手;妈妈的身体永远给我们挡风雨;妈妈的爱是是夏日里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冬天里温暖的火;妈妈的爱是我们生病时候一杯温热的水;妈妈的爱,是我们健康时候一个放心的笑。
在古代,诗人孟郊这样歌颂我们的妈妈(幻灯片:慈母手中线)。在现代,儿童文学家冰心奶奶这样歌颂我们的妈妈。(看幻灯片)9.孩子们,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让我们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为了让我们穿上干净的衣服,为了满足我们买各种玩具和书籍,我们的妈妈,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那么毫无怨言地抚养我们长大。可是,年幼无知的我们又是怎么报答妈妈的呢?(看幻灯片:你知道吗?)
10、以前,我们所有的无知无意识,妈妈都不会跟我们计较,但是我们不能永远那样无知下去,妈妈送我们上小学,就是为了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渐渐懂得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报答妈妈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呢?让我们拿出心愿卡,和大家分享你的心愿吧。(读心愿卡)
11.孩子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妈妈给了我们生命里全部的爱,让我们把最美的鲜花献给她,把最好的祝福献给她,把最深情的歌儿献给她。(播放视频,表演唱《我的好妈妈》)
请孩子们举起小拳头,在此,给妈妈一个庄严的承诺:我们都有一个好妈妈,我们都做好娃娃。
4.“争当四好少年”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中队少先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确定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发愤图强,决心争当“四个好少年。”
活动过程:
辅导员:庆祝建国的喜悦之情还在我们的脸上洋溢、欢度少先队建队六十周年的兴奋仍在心头萦绕、我们又掀起了“学习胡总书记贺信精争当四个好少年”的活动高潮。
中队长:2009年的 10月13日,是少先队第六十个建队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爷爷发来贺信,对全体少先队员提出了“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的要求。
副中队长:胡爷爷贺信语重心长,饱含深情,就像阳光照在心上,浑身暖洋洋的。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振奋。
中队长:前辈们为祖国的今天做出巨大贡献,我们也要为祖国的明天做出新贡献。
副中队长:那我们就从学习“争当四个好少年”开始吧!
一、学习“争当四个好少年”的具体要求。
1.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凡事要谦让,不私自拿别人的学习用品。
2.在校内、校外、家里都能与他人主动打招呼,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3.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有爱心,听从父母的正确的教导,不任性。
4.不浪费,不乱花钱,生活节俭。
5.讲究卫生,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的清洁,争做环保小卫士。
6.学习纪律性强,积极性高,课上大胆举手发言。及时认真地完成各科作业,字迹端正,书面整洁,成绩面前不骄傲。
7.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8.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发扬社会公德,做文明人。
9.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增加知识积累。
10.不参与迷信、邪教、赌博等活动,不唆使同伴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二、每小队回报。
一小队:“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热爱祖国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更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二小队:“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我们全体队员要把追求上进当做一个始终坚持的信念,勤奋学习是我们的行动,有了信念就会有行动,我们要不断进步、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三小队:“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为人处事原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品德向上,团结互助的好队员。
四小队: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活泼开朗的心态,会使每一位队员快乐地快乐地生活、愉悦地学习。
三、游戏活动“找一找”身边的好少年,“夸夸”他好在什么地方。
四、分组讨论
1.对照“争当四个好少年”的具体要求,提出自己的行动目标。把自己努力的目标写在“心愿瓶”上面。
2.谈谈自己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五、全班齐诵《四好少年童谣》
少年先锋要牢记,争做四好是必须。
热爱祖国记心间,理想远大有魄力。
学习勤奋态度好,追求上进有目标。
品德优良讲礼貌,团结友爱在一起。
体魄强健真神气,活泼开朗有朝气。
爷爷话儿系心里,大家一起齐努力。
争做四好好少年,人人脸上笑开颜。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对自己“争当四个好少年”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目标,非常好。希望同学们把这些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一代新时期少先队员,我们要用一流的学习成绩,一流的思想品德,一流的身体素质开启人生航程!
5.文明礼仪伴我行
一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队会教案
活动准备:
诗朗诵、童谣、三句半等。活动过程:
师:合着欢乐的节拍,我们成为了一年级的学生。一个文明的好少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为,文明人要有良好的习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文明的世界!、同学们,大家好!“文明礼仪伴我行”——一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啊,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世界瞩目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勤劳智慧、好学上进、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在我国古代,礼仪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社会形成了尊礼、守礼、重礼、行礼的风气。
1、请听《三字经》
古老的神州向世界展示了文明古国的风采。悠久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如群星璀璨的银河奕奕闪光。古人在礼仪上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一辈又一辈的精神成了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怎么能落后呢?让我们一起从校园礼仪开始吧!2、三句半:《校园礼仪》
我们四人台上站!要把礼仪常规谈!大家别嫌咱啰嗦,看,看,看!穿戴干净又整齐!拉链纽扣要系好!胸卡领巾天天戴!讲仪表!校园内外别乱跑,自觉排队往右靠,危险游戏不要做,别忘掉!自尊自爱重仪表,诚实守信讲礼貌,遵规守纪学习好,要记牢!天天来把卫生搞,贵在保持习惯好,遇到废纸不放过,重环保!预备铃响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不吵不闹坐端正,妙、妙、妙!升旗仪式要肃立,高唱国歌要整齐,校训呼号要响亮,要有力!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帮互助树新风,不打架来不骂人,讲文明!校园礼仪搞得好,好人好事真不少,礼仪少年在哪里?瞧、瞧、瞧!3、校园童谣 拍手歌一: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礼貌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讲究卫生带手绢。你拍三,我拍三,尊老爱幼乐助残。你拍四,我拍四。不挑吃穿爱粮食。你拍五,我拍五,敲门问好再进屋。你拍六,我拍六,别人东西咱不留。你拍七,我拍七,自己的事情要自理。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不折花。你拍九,我拍九,爱护公物不乱丢。你拍十,我拍十,不说谎话要诚实。拍手歌二:
你拍一,我拍一。让课发言要积极。你拍二,我拍二。学习其实很有玩。你拍三,我拍三。我学功课不怕难。你拍四,我拍四。从小就要立大志。你拍五,我拍五。写好作业不怕苦,你拍六,我拍六,努力学习争优秀。你拍七,我拍七。互相帮助解难题。你拍八,我拍八。动动脑筋想办法。你拍九,我拍九。用脑用嘴也用手。你拍十,我拍十。认认真真学知识。拍手歌三: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礼仪排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之间是伙伴。你拍三,我拍三。尊老爱幼记心间。你拍四,我拍四。关心集体做好事。你拍五,我拍五。同学之间不动武。你拍六,我拍六。果皮垃圾不乱丢。你拍七,我拍七。诚实守信不忘记。你拍八,我拍八。言谈举止要文雅。你拍九,我拍九。遵守纪律要长久。你拍十,我拍十。争当礼仪小卫士。师:校园里,马路上,影院里,处处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素养。请听: 4、诗朗诵《当我们在影院里》
文明是一种美德,做一个文明观众则是尊重他人的行为。
鼓掌是细雨,湿润着表演者紧张的心田,使之长出更美的小苗。手机狂响是斧头,打碎了表演者自信的玻璃,使演出支离破碎。静心聆听是清风,吹拂着表演者希望的树叶,使大树更加茂盛。起哄是橡皮,擦除了表演者精心准备的图画,使之没有一切生机。让我们用文明的言行给演出者编织出一片自信成功的天空。
文明不是拘束,文明也不是纪律。文明是思想,是意识,是自觉的行为。做文明观众,创尊重的舞台吧!是啊,乐队有了指挥,声音才会优美;生活有了规则,才能安全来回。我们要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才算真正的美!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你给别人一份温暖,别人给你快乐无限。你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你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给你温馨的思念~~~~~文明,让人举止文雅;礼仪,让人风度翩翩。
六、总结: 今天的主题队会同学们的准备非常充分,交流也非常热烈,效果非常不错。我相信通过今天的主题班队会,同学们一定对“文明礼一仪”这一传统美德有了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一起讨论、收集、表演,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彼此之间更了解,更默契。相信全体同学一定能够“传承礼仪、延续文明”,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质。
6.安全警钟应长鸣
——一年级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形式:比赛、游戏等。
活动过程 :
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一年级 “ 安全警钟应长鸣
”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我们 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刚刚踏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我们对怎样注意安全还不够了解,但是我们听到了一些触目惊心
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是多么的伤心啊!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安全主题队会,让大家对怎样注意安全有个了解,下面请看图片 :踢足球。出示图片,老师讲解图片内容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指名说)
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老师提问)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要注意安全,请听快板——(播放录音)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放鞭炮,害处大,最好自己别放它;
有的城市已严禁,我们带头来执行;
师说: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 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师说:同学都很聪明,对消防的知识也掌握好。接下去我们去读一读一些 安全警句吧!朗读:(小黑板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