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

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第二篇: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直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角,并说一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展示学生做的几种角:锐角、钝角、直角。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看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

师: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学生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3.如何判断直角

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2.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3.教学画直角。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你能用三角板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吗?” 学生尝试用三角板画直角,画完后找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角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2.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3.让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教师: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篇: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计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1、板书:50-24(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清楚退位减法的法则的基础上,能基本表达出笔算减 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两道题,45-27 75-57

2、把两题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让学生说: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位开始减,个位不够怎么办?

二、课堂练说

1、刚才你是怎么计算的?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清楚,表达最完整?

2、你认为你的同桌说得很好,就你举手推荐他说

3、课本练习三第一题

4、练习三第二题

三、课外作业 第20页第8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会根据条件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22页第10、13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商场买东西吗?买东西的学问可大了,今天看谁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一、1、小明妈妈开了个杂货店,但是一时粗心忘记标价钱了,现在价格都在这里,谁想上来帮助小明做这个买卖游戏?

2、让学生抽一张钱,问:你想买什么东西?生选,再问:如果找回你38元,你知道他值多少钱吗?(学生列竖式)

3、请学生上来表演,然后向大家提出问题。

4、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

5、谁来列式解决它?

6、做第十题,注意写单位和答

小结:只要条件足够就能报导出问题,然后我们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列式解答

二、练习第十三题

指导看图,这图告诉我们什么事? 给我们提了几个条件?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他们把所需条件说清楚 请你们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问题配上条件编成一道应用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申办吗?

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 少票?)

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

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二、新课

1、讨论:56-22怎么算? a、口算 b、列竖式

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

3、学生四人小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 学生展示

三、练习

课本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

第四篇:二年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A-教学教案

课题 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第一课时: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二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第三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四课时: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做一做第1、2、3题

第二课时:练习一1~3题,第6题做在课本上。第三课时:练习一4、5题。第8、9题做在课本上。第四课时:练习一第7、8、10题,填在书上。

疑难问题解决办法

1、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镇、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分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而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组讨论汇报

再次让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学生展示测量结果。小组讨论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为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常识5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3)单项练习课本与铅笔盒哪个更长一些,请同学们用小木块测量一下。汇报测量结果 练习

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

3、做一做第3题:

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第五篇:二年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B-教学教案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图钉、各种不同长度、不谈色的纸条。教 学 过 程

步骤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2、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

3、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很不方便)

4、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认识厘米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主

四、要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图钉,某个手指等)(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用厘米量

(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说说量的方法 第2题

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第3题

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反思 第三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 教 学 过 程

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 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课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展开 认识米

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要想方便的测量就要认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介绍米尺

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建立表象

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米量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 汇报方法

(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实践活动

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 四人一组,分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

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1、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

2、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样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1米到底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作业安排:略 反思 第四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教学具准备:尺子、课件等。教 学 过 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吗?(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我们在画这些图形的时候,他们的边都是由线段组成的。课件演示:将图形分解成线段。

告诉学生上面这些都是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

用尺子量一量课本第五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把两德的结果些在书上。线段与曲线的对比认识 线段“直”的特征。屏显: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分组讨论 „„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多线段有哪些认识? 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在纸上任意画一条线段。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线段的画法。指导线段的画法 猜一猜游戏

课件出示同一条线段(横着和竖着的)猜一猜哪条线段长一些? 引起学生的争论,争论后课件演

八、示:把两条线段重合比一比。学生操作:

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做两张同样长的纸条式一式,要一张横着,一张竖着看。动手做一做

请同学们任选一条铁丝,做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谁能找出我们生活当中物体上的线段。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线段的有关知识,你对线段有了哪些认识?

下载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数学上:《长度单位—练习一》教学设计大全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 教学目标: 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针,准备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纸条。 教学......

    二年数学上:《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

    二年数学上:《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

    二年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5篇范文]

    二年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 二年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备课人:吴小芬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21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等词语,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反复......

    一年数学上《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 3.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对不同的算式......

    一年级数学上单元教学设计(★)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书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堂课设计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点,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而有针对性;夯实基础,选用典型例题,指导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能教会学生解决在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