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2 17:2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

姓名:路野

学号:13

班级:数学12.2

一、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识和能力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试想一下: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二、正文

1、用“爱心”创设人际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露珠是可爱的、美丽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后进生,就如同对待露珠一样需要教师百倍地加以呵护。用爱心去呵护他们敏感而易受伤的心灵,做好他们转变途中的护卫者和导航灯,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情绪,学生对你就会望而生畏,在噤若寒蝉的同时,向你关上了心灵的大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你能对他们多一些温暖和关爱,他们心灵的“高山回音”是会令你满意的。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使学生感觉到如迎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在意的话,一个不在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自尊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如果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怯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感情基础。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创设悬疑的教学方法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索即成积极性。所以,通过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学生才能生疑,才能要求析疑,才能产生求知欲,才能激发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提出多个任意的多位数,老师对这些数进行判断能被几整除,然后让学生用笔算一下老师的判断结果是否完全正确。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既惊讶又神秘有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要求懂得其中的奥秘。这样在教学中充分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渴望解疑析疑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采用听音乐、巧对数的形式,创设愉悦的数学氛围,通过游戏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回顾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5、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有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学具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通过自身的探索后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获得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数学信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和“善于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布鲁纳说,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积极性,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文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58-61页

2、徐光兴:《儿童游戏与心理辅导》。上海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文献号】1-768现代中小学教育【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001

4、贺桂红《浅谈启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管城区南曹乡王司李小学

商瑞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何谓情境,何谓数学情境教学?

情境,《辞海》解释为: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由此可以推出,数学教学情境,就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情境一般分为三类,真实的、想象的和暗含的情境。数学情境教学一般也分为三种,通过文字语言进行教学;通过数学符号进行教学;通过图像语言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的过程,它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请为纽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的成为生动活泼的和自我需求的活动。下文笔者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类型与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方面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两个,分别为情感认知理论和学习建构理论。下文将分别探讨这两个理论。

1、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倡导的学习和教学思想可追溯到杜威的做中学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其与行为主义学习观是针锋相对的一种观点。20年代在我国由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教育的概念以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原理是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和潜在发展水平。人的认知水平就在这三个阶段之间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的。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促使他们之间的转化。而传统的老师被动式教授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以情境为载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进行思考,从而有利于他们实现从现有水平向最近发展区的转变。

2、学习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教学应该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传统的教学忽视的了学生的主动性,更多的是收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认为只要是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刺激,他们就会有相应的反应,即传统的“刺激——反应”模式,但是该模式忽略了学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只有从内到外的改变才能真正的让小学生愿意去学习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主旨就是通过情境为媒介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情境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而加快知识的建构。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类型与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在当前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教育界和理论界对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类型和方法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1、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类型

当前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类型划分较多,主流的类型是以下两种: 1.1 实际操作情境

实际操作情境的核心在于操作性,其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小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来感知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以及帮助小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的答案。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主要是形象思维,而数学更多的是抽象思维,小学生并不具有较高的能力去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这就需要老师来进行引导,而实际操作情境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载体。在小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老师在旁边的指导,小学生更容易实现形象思维到数学抽象思维的转变。1.2 问题情境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因此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处于一种与他现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的一种情境中,从而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是最好的老师,不用老师的监督,学生就会主动进行思考,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情境最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而使用最广泛。使用问题情境时切莫凭空出现,需要以小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旧知识联系新知识的方式出现。

实际操作情境和问题情境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将两者进行混合使用,这样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

2、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类型主要为实际操作情境和问题情境,在这些情境类型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问题竞猜法

该方法主要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小学生去猜测问题的答案,然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引出所需要学习的新知识。2.2 音像媒介法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工具越来越先进,在课堂情境教学中,通过音像媒介来实现教学情境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小学生普遍对音像的兴趣更高,这种方法更容易积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2.3 布置障碍法

小学生的知识有限,有些问题往往需要新知识才能解答,该方法就是利用该原理在原有的情境中对某些问题和参数进行适当的改变,当小学生还按照原来的套路去进行解答时,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障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所需学习的新知识。该方法对老师的要求较高,需要老师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较高的认知。2.4 故事引入法

小学生本身的求知欲很高,并且对故事这种载体一直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情境教学中,以故事为载体,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数学情境教学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参与度高,不足之处是对老师的掌控能力要求较高,因为如果不能进行合适的控制和引导,会导致小学生过多的关注故事本身,而没有关注故事背后隐藏的数学知识。

以上这些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方法各有利弊,并没有高下之分,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方法以期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课堂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然后在这种看似繁荣的现象的背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却陷入了以下误区:

1、课堂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成为了一种教育时尚,有些老师不管课程是否需要或者是否适合,都会采用课堂情境教学的方式。在这种仅为使用情境教学而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难免流于形式,只是对课堂进行了一次华丽的“包装”,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这种流于形式的课堂情境教学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应该坚决杜绝这种现象。

2、课堂情境教学偏离教学重点

课堂情境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其效果与情境的选择和老师的掌控能力息息相关。而当前很多老师并没有根据自己课程的需要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仅仅是模仿别人的情境。这种模仿往往会因老师的掌控能力不足而导致学生陷入情境之中,忽略了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从而偏离的教学的重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是需要老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来进行设计的,一味的模仿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往往会偏离自己的教学重点。

3、课堂情境教学内容单调

当下,课堂情境教学中以问题情境最为普遍,很多的小学数学老师都会以“买东西”和“分东西”等问题为情境的切入点,偶尔使用一次小学生不会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会对这种情境教学感到厌烦。同时,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情境更多的是以社会事件或者问题为主,这些情境的设计忽略了小学生还是儿童这一基本事实,他们对这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因为课堂情境教学中要注意教育的儿童化。课堂情境教学内容的单一会让情境教学丧失其优势,有时甚至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数学教学。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情境教学流于形式、偏离教学重点以及内容单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1、注重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素材搜集水平,原创教学情境

以上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情境的创设缺乏新意,而仅仅是模仿。当下,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广,为老师搜寻合适的情境创作题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老师应该注重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素材收集水平,用自己的智慧去原创教学情境,从而创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教学情境。

2、重组情境,培养应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只有局部是不同的,因此面对一个情境,老师不能完全的模仿,但是也不用完全的自己去创设,而更多的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要求,对某一情境进行适当的改编和重组,使得情境能达到自己的教学要求。同时,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对老师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老师随时根据学生面对情境的不同反应来随时调整引导策略,从而使得情境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郭成,陈红.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09.[2]唐彩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8,03.[3]邝孔秀,宋乃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现状与反思——基于“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4]许红梅.浅谈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3,09.[5]唐慧彬.情境,概念教学不可或缺的要素[J].教学与管理,2009,11.[6]游积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9,06.[7]朱长青.体验:教学情境的本真追求[J].教学与管理,2009,32.[8]吴黎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9]许红梅.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优化的三要素[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10]兰想林.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验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1994,01.[11]黄少锋.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新探[J].教育评论,1997,06.[12]蔡燕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教育评论,1998,05.[13]刘坚.关于数学情境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3,Z3.[14]生家琦.情境数学:我们的行动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3,Z3.[15]闫少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16]张世应.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误区剖析[J].教学与管理,2012,26.[17]黄少红.善于创境,别开新天——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7.[18]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19]黄秋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教育评论,2000,02.[20]林进春.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教育评论,2001,06.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内容摘要: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策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用教材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积极性,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 教学策略 学习积极性 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识和能力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试想一下: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用“爱心”创设人际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露珠是可爱的、美丽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后进生,就如同对待露珠一样需要教师百倍地加以呵护。用爱心去呵护他们敏感而易受伤的心灵,做好他们转变途中的护卫者和导航灯,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情绪,学生对你就会望而生畏,在噤若寒蝉的同时,向你关上了心灵的大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你能对他们多一些温暖和关爱,他们心灵的“高山回音”是会令你满意的。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使学生感觉到如迎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在意的话,一个不在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自尊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5÷5=3 150÷50=3 1500÷5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发言的张猛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他叫起来,但他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他,学习好的孩子也埋怨她耽误时间。柳名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他胆怯的目光中我感觉到他想退却了。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大胆发言,老师很高兴,这说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大家发言,难免紧张,慢慢的把你想到的说出来,就是说错的了,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他流下了眼泪,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如果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怯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的 小魏老师找张会科,她没钱买车票,于是她带领同学们去搬砖赚钱,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赚得了车票钱,产生了1500分钱,同学们感到有很多钱,便进行了计算,学习委员在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下四行算式:

1块砖 = 1、5分

10块砖 = 15分 100块砖=150分 1000块砖=1500分

见到1500分,学生们不禁惊叹,这么多钱呀!小魏老师及时纠正了学生的认识错误:1500分=15元。这里运用了单位化聚的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数学以此得以体现。小魏老师顺其自然的推导出1000块砖可以挣到15元钱,可见生活中的数学灵活多变。

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班级中创设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相同,第一节课在一(1)班教室中教学,很多学生对于方向的辨认不是很清楚,总是感觉到很抽象,会把方向说反。第二节课我把一(2)班的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找太阳出现的方向,联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以此为固定方向,让学生辨别教室和自己家的方位。教师再稍加引导,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能自己指出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创设悬疑的教学方法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索即成积极性。所以,通过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学生才能生疑,才能要求析疑,才能产生求知欲,才能激发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提出多个任意的多位数,老师对这些数进行判断能被几整除,然后让学生用笔算一下老师的判断结果是否完全正确。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既惊讶又神秘有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要求懂得其中的奥秘。这样在教学中充分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渴望解疑析疑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采用听音乐、巧对数的形式,创设愉悦的数学氛围,通过游戏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回顾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了充分的铺垫。播放儿歌。

师:“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数宝宝,大家一起做10的组成游戏。我出1。

生:“我出9”(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⑴、师生对数; ⑵、生生对数

师:这些数字娃娃可真奇妙!今天我们利用这些数字娃娃学习一些新的本领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数学游戏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手段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数学游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学习。这样比让学生大量地解题效果要好的多!

在学习《可能性》时,要求学生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这几个词语的含义。根据内容,如

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势必会听得糊里糊涂,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会感到非常吃力。在教学时我设计了摸球的游戏。在第一个箱子中装了10个黄球、10个白球,通过让学生多次摸球:摸出黄球10次,白球10次,从而总结出当装有黄球白球两种颜色的球时,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学生明白了:这就是“可能性”。在这个游戏的基础上,把白球全拿出来,全装上黄球,让全班学生任意摸出一个球,发现全是黄球,学生总结出从这个箱子里摸出的一定是黄球,而不可能是白球。这样,学生对“一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灵活地掌握“可能性”和“一定”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教学“年月日”的知识时,我运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不相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

通过儿歌的形式,学生学得轻松,并且很快使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平年闰年二月单独进行记忆。又如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后,让学生填写运算符号(7+7)乘以7+(7+7)除以7=100,66+6乘以6-(6+6)除以6=100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把四则运算运用到娱乐之中,寓学于乐,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应用。

五、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有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学具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通过自身的探索后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获得成功,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让学生同我一起伸出左手,握成拳头,从拇上开始数起,数到23时应该数到那个手指上呢?很多学生一下来了兴趣,有的学生很认真的一个一个的数起来,有的同学通过计算很快就得出结论,应该数到中指上。很明显学生所表现出的参与性是很高的,他们不仅兴趣更浓,积极性高,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得出了结果,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自己很有成功感,无形中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激发。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数学信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和“善于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布鲁纳说,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积极性,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文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58-61页

2、徐光兴:《儿童游戏与心理辅导》。上海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文献号】1-768现代中小学教育【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001

4、贺桂红《浅谈启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课堂情境教学的探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语文课堂教学,更是风格万千,如深夜的点点繁星,璀璨生辉。人们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求定法,但求得法。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得法”呢?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注重从开 展情境教学入手,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做到“得法”。

情境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这些都是将教学内容给予到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以使学生深刻感知所学内容,明确教学的具体目的,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记忆。

情景教学法是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提出的,它主张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从形中、从情中去感知教材,逐渐感受到作品所赋予的美。

下面将以我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例,具体谈一下,这种情景教学模式在我实际教学工作当中的应用。在我看来,小学生的求知欲都很强,而且很喜欢读书,同时要求上进,彼此互相“比”的劲头十足,他们好动,好胜,也很好新,他们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很强,正是基于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实践的教学中比较青睐这种情境教学的方法。以李吉林老师提出的这种情境教学策略为基点,探讨在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根据教材重、难点来设计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注意力易分散,那么良好的课堂气氛就能够让他们的注意力保持在你所讲的内容上。

1、情境导入

首先就要一个良好的导课,使学生尽快的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六年级的一课《北京的春节》,首先让学生自由的说一说当地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过节时自己内心的心情如何,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再现各地各民族过春节时的氛围、让学生体会不同文化习俗下的春节场景,与学生交流看过后的一些感受,最后播放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出对这一课的学习。

2、设疑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很强,当我提出一个新问题时,他们都会积极思考,以不同的方式将所知道的答案告诉我。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疑”设到了点上,那么这些小学生们就会不由而发地给出答案。这一过程,必定会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记忆。

3、游戏情境

我始终认为“寓教于乐”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不论是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更是在小学生的学习中,他们会很乐意的玩,教师在玩的同时,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递给他们,这样必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小马过河》这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也让小朋友根据书中的提示语来再现故事情节,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老马亲切地说”,让学生体会“连蹦带跳”“亲切地”这 样的情境。根据多媒体上的动画图面让学生尽量的按自己喜欢的情境去表演。激发他们独特的表演欲望,并适时的给予鼓励。

二、联系实际,激发语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语言艺术也是十分的有趣。一句话、一个词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与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小学是学生知识储备的最初阶段,所以,我们必须要准确的表达自己要传授的内容,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去发掘那些与课本联系密切的知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是一篇刻画有关时间流逝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的无奈与惋惜。也许小学生无法理会到作者这样的一种情感,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开始想,首先朗读课文,思考一下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是否回答,你又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然后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想想自己平时的生活都是怎样过的?自己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做过什么正能量的事?你身边人的生活又是怎样过的?如果你是他,你会像他那样去过吗?......目的就是让学生以生活的实例来感受作者当时创作时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获得切身感悟

1、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使儿童因爱美而要学;

如学习课文《春天的颜色》描绘一些春天的美丽景象,让孩子们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孩子们因爱美而要学。

2、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使儿童因探究而要学;

3、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儿童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把课文中的情境设计成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故事,我通常都会设计成德育故事一方面设计课堂情境吸引孩子们关注一方面进行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如《云儿》设计成云姐姐和云妹妹在空中挤来挤去,挤破了衣服挤出了眼泪、、、、故事情境既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又教给了孩子们有关下雨的知识。同时还教育了孩子们要学会谦让,让活动室等不要挤。课堂教学、德育教学效果都非常的好。

4、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使儿童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求知,都能促使儿童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儿童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理解也比较直观,若要使他们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感受及语言文字要表达的内容,就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有时,不妨让学生真正的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一来,哪怕只是口头表达都会得心应手,不会无感而发。

因此在把儿童带入情境后,我们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之中。如我在教学中为了把孩子们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我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例如大家常用到的闭上眼睛想课文描述的画面你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一说,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不大,发言不积极,由于孩子们小他们的语言也不够丰富。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方法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大脑电影院”让孩子把把课文中的情景设计成自己的电影,一幕一幕的把它描述出来。孩子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我就说你可以给它配音表演啊,这样孩子 们就进入了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特定空间,儿童可涉足其中,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孩子们进入情境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了入胜的情境。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忍不住的哭泣、震动心灵的义愤、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感受、见解„„都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中得到强化。这样,教学就成为“我”高兴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他们禁不住挥动着举起的小手,向我暗示:“我知道”、“我会”、“老师,请让我讲吧”,这时学习已成为儿童的“自我需要”。在这里,没有丝毫沉闷的学习空气,没有强制,没有指令,完全摆脱了被动应付的状态。探究的乐趣,也绝不仅属于少数拔尖的学生,而是属于全体学生。在这种热烈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群体为求知而快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达到了一个比预期教学目标还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有时候课上没说到的同学下课时,他们又涌到我的跟前,把上课没来得及提的问题、心里想说而未能有机会表达的感受,说给我听。在教师听完了他们的表述微笑点头时,满足的平衡感会使他们感到无穷的乐趣,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此情境中的教师,自己的情感也禁不住升腾了,一种工作的乐趣驱动着他(她)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努力地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真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使学习动机稳定、持续、强化,从课堂到课余,乃至延续到日后漫长的学习生活中。

情境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欢乐,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教学那种闭门读书、单一的“听分析”、运用复现式的记忆学习语言所造成的儿童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的状况。它针对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儿童合理地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审美兴趣、认识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这样的教学为儿童将来成长打下了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坚实基础。

在我看来,情境教学就是给学生们创设一个立体的教与学的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的提高。丰富他们的见识,扩展他们的视野。不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必不可少。

第五篇: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并能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为此,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关键词】作文、情境、语文教学

一、名师观点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在小学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中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是:90%的学生正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原料自然怕写作文,但古人却说:“村村皆画本,处处是诗材。”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威涅斯也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既然到处都有写作的材料,为何学生仍“无米”可炊?究其因,乃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把学生带入情境,以情动情,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开启心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

二、名课实录

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难忘的一次水果拼盘评比》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赏拼盘。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课件出示有关水果的图片)生:爱。

师: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爱吃水果,但是你们知道吗?水果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漂亮的水果还能大变身呢?你们想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 生:想。

师:好,今天张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水果大变身的图片,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水果拼盘的图片,学生观看水果拼盘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 生1:我知道,就是把不同的水果拼凑在一起。师:你观察的很认真,请坐,还在更准确的吗? 生2:就是把不同颜色的水果搭配在一起。生3:就制作一个水果拼盘。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对,老师所说的水果大变身,就是把不同的水果进行合理的搭配及设计,制作出一个新颖别致、富有创意的水果拼盘,这样的大变身,不仅可以勾起观赏者的食欲,而且新颖美观,你们六个小组的同学想不想动手亲自试一试?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水果拼盘大比拼”(板书课题:水果拼盘大比拼),但在比赛之前,老师要提一个比赛要求,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

1、比赛时间是十——十五分钟。

2、给你们小组制作的水果拼盘取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3、认真观察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

4、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水果拼盘设计一个简短有力的广告词。并作一个温馨提示:比赛过程中,小组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讲究卫生。而且张老师还特意为这次比赛设立了几个奖项:创意奖、美观奖、合作奖、精细奖、卫生奖、最佳命名奖、最佳搭配奖。为了赢得这些奖项,同学们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要加快速度认真制作,好,开始!

(二)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做拼盘

(播放音乐,各组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合作做拼盘,教师巡视指导,随机抽问第五组学生)

师:你们小组准备好了水果和其它辅助材料了吗? 生1:准备好了。

师:设计好制作的图案吗? 生1:早就设计好了。

师:可以跟老师简单说一说你们小组将怎么样设计这个水果拼盘吗? 生1:把苹果雕刻,并镶上眼睛和鼻子。生2:把小番茄用牙签串连在一起。

生3:把桔子瓣分开,整齐在摆在盘子的四周。

生4:用两个苹果制作出一个卡通人物,并用纸做一把小伞让它撑住。

……

师:不错,看来你这个小组准备的非常的充发,好好做,等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就等着看你们的作品展示了。(师随机抽问第三小组学生)师:可以告诉老师你们现在的心情吗? 生1:很兴奋。生2:很紧张。生3:很激动。

师:有这些心情是非常正常的。那你们准备给水果拼盘设计一个什么新颖有趣的名字呢? 生:空中花园。

师: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生:因为我们用了双层的拼盘,并在上面放了不同的水果,看上去就像一个空中大花园一样。

师:不错,抓紧时间做,老师期待等一下“空中花园”的诞生。

(三)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

(六个小组把自己的水果拼盘作品放在讲台前的课桌上)

师:现在六个小组的同学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比老师事先预先设想的效果要好,看来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作品”吧!刚才老师不是设立了几个奖项吗?同学们可以根据这此奖项评一评自己小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一评其它小组的作品。现在,老师先邀请请我们班几个同学走到作品前面来认真看一看,评一评。好,谁来?(十几个学生走到作品面前进行观察、鉴赏)

师:上来的同学都观察的很仔细,我看到还有几个同学一边看还一边

在吞口水,看来同学们的作品真是令同学们垂涎欲滴呀!好,谁先来评一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根据老师幻灯片上提示的奖项说一说。好,你来。

生1:我觉得我们第三小组的水果拼盘最有创意,因为我们小组用了两层的拼盘,把不同水果搭配在一起,而其它的小组只用了一层的拼盘。

生2:我觉得我们第二小组的作品最精细,虽然我们没有像第三小组一样用了两层的拼盘,但是我们做拼盘的每一样水果都是精雕细刻出来的,不信大家看一下。

师:对,真是做得很精细,看来你们小组的同学合作的非常成功。还有其它同学也来为自己的作品拉一拉票吗?

生3:我看了六个小组的作品后,觉得第五小组做的水果拼盘即简单又有趣。他们用了两个苹果做成一个生动的卡通人物,而且这个卡通人物还撑着一把小雨伞。水果拼盘的四周还摆满了用牙签串连起来的小番茄,又可爱又生动。特别是他们这个拼盘的广告语“平安夜,吃平安果”与今天的日子特别吻合,所以我觉得他们小组的水果拼盘即美观又富有创意。

生4:我觉得第三小组做的“空中花园”最富有创意,他们不仅用了两层的拼盘进行制作,而且各种水果的色彩搭配都非常讲究。生5:我赞同刚才这个同学的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小组的作品和其它小组的作品都很欣赏,那现在老师想请两个做的比较好的小组来谈一谈他们制作前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好吗? 生:好。

师:先自我推荐一个。哪个小组先来? 生:老师,我们第四小组先来。

师:好。请你走到你们小组的作品前面来好吗? 生:好的。

师:可以告诉老师你做这个拼盘前的心情吗?

生:又兴奋又紧张,特别是老师一喊“开始”时,我的心更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不信,老师你看,我现在的手都还在发抖呢?

师:是吗?你们小组在这种紧张的气氛和限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作品,真是令张老师佩服!能告诉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听到什么?

生:我只听到我们的组长在不断的催促我们:“快点,快点,你们再快点,时间马上就要到了。”特别是看到其它小组的作品都摆上了展示台,我更多的是听到同组同学的催促声。师:看来大家的心情都很焦急是吗? 师:是的。还听到什么吗?

生:还听到我们小组的同学吩咐我们拿什么水果摆上,给什么水果做雕刻等声音。师:看来你的听觉非常厉害。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制作过程吗? 生:很复杂,首先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边用各种工具将水果进行“解剖手术”,“脱皮手术”,一边在想着怎么摆放水果,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同学以“欢声笑语”为主题,准备摆成一个笑脸,还有的同学以“天空之岛”为主题,准备摆成一个小船……最后确定以“友谊的谛造”为主题,于是,有的小组同学把香蕉去皮后,再切成小片,摆在盘子的最上面,做伴盘子,然后将四个果冻倒入做眼睛,用火龙果切成三角形做鼻子,用香梨挖空后做盘子放入苹果再放上一个圣诞老人……终于做完了,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五颜六色的水果在盘子里互相衬托分外美丽。仔细看看,就是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啊!原来是缺了眉毛啊,我说怎么这么怪呢。于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又在眼睛上面加了两道细细的“柳叶眉”——用沙拉酱来装饰。

师:看来做成这一个水果拼盘,你们小组同学是费了不少功夫的,那你们小组同学想亲自尝一尝上面的水果吗? 生:当然想了。

(老师让第四小组同学品尝水果)师:可以告诉老师你们尝出了什么味道? 生1:水果很甜,上面还有沙拉酱的味道。师:还有吗?

生2:老师,我尝到了桔子的味道。师:还有其它味道吗?

生3:老师,我除了尝到水果甜甜的味道,还尝到了合作的味道。师:你的味觉真是与众不同。还有吗? 生4:老师,我也尝到了合作成功的味道。

师:不错,看来第四小组的同学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的完成了作品,而且味觉也是与从不同。同学们给些掌声表扬她们。(学生鼓掌)

师:听了第四小组成功经验的介绍,现在我们再请刚才赞扬声最高的第三小组也来介绍一下经验好吗? 生:好。

师:第三小组的同学派一个代表上来。好。你来。

生:谢谢大家刚才给我们小组的作品投了一票,其实我们做这个拼盘之前,我们小组每个同学都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设计了很多次不同的图案,最后才定了现在这个两层拼盘的设计方案,其中的水果也是我们小组同学精心挑选的,特别是其中的各种水果造型我们在家不知道拿水果练过个多少次,所以今天我们小组最快做完水果拼盘的原因就是我们制作之前所做的准备非常充分。师:不错,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因为有了你们的充分准备,才好了今天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富有创新的漂亮作品,张老师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们啦!好,请你回去。师:相信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些同学的成功介绍,收获一定很大,现在可以跟老师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好,谁先来? 生1:我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生2:做完这个水果拼盘,不由让我想起课文中的一句话“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没有成就”。

生3:我也想到一句名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生4:我也想到一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生5:我就想到刚才前面那个同学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师:看来,一次简单的水果拼盘比赛,却给我们带来非常非常多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同学们想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用笔写下来吗? 生:想。

(四)下笔成文,描绘生活——写拼盘

师:在动笔之前,老师首先提一提这次习作的要求,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1回顾今天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2清楚地介绍自己在这节作文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如果能做到语言生动有趣那就更了不起了。因为课上的时间有限,所以同学们不用写完一整篇作文,而是只写一个片断就行。老师也提供几个片断给大家参考:

○1比赛前,我想

○2老师大声一喊:“比赛开始。”我看到

○3紧张、有趣的制作过程开始了,我们先,接着,然后

4比赛结束了,我突然明白 ○ ○5这次的水果拼盘比赛,让我懂得了

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的,也可以自己自由写一个片断,时间是十五分钟,开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互评,感悟生活——评拼盘

师:看来同学们都写的很投入,很认真,现在谁先来给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断?

生:老师,我来。师:好,大声的读吧!

生:不一会,老师宣布:“比赛开始。”于是我们的心便绷的紧紧的。我们小组所有组员根据各自的长处匆匆地分好工,右手拿刀,左手拿水果,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孙少晞雕苹果,刘媛媛、高靖敏、黄颖摆水果,龙腾、陈振威削水果……大家都忙地不可开交,我笨手笨脚地摆小番茄,因为小番茄大小参差不齐所以摆一个掉一个。我望着一个个水果,慌张起来,在妈妈手中,这些水果摇身一变,便成为了口中的美味。可现在这一堆新鲜、好吃的水果被我糟蹋得面目全非,东一块西一块。在慌张中,听见远处传来,“快、快、快点啦!时间快到了!”,于是我们接着开始制做,我心里默默地念叨:“我拼,我拼,我拼拼拼!这次我们组可是打算志在必得,大获全胜的。我们怎么怎么可能会输呢?”快了,快了,快做完了!在忙碌和紧张的交织下,我们终于做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我们迫不及待地把我们的作品——“空中花园”端上了讲台,我一看,哟!我们是第一个做完的呢!说实话看着别人正在忙碌而我们却如此逍遥自在真有成就感。

师:写得真不错,谁来评一评王海林同学的作文好在哪个地方,不足在哪个地方?(生点评)

师:还有谁再来读一读?

生: “叮铃铃”上课铃声终于响起,这时,语文老师喊道:“水果大变身比赛现在开始”同学们开始动手了。我们小组的组员各自拿出带来的水果和工具,分工合作,龙腾和陈振威迅速的把水果皮削掉,切成一片片,孙少悕拿着小刀,在两个苹果上“画”出“笑脸”,两个苹果成了两个可爱的“小娃娃”,我、高靖敏和刘媛媛做拼盘的下层,首先,把桔子围成一圈,里面放上两个“小娃娃”和随意的放上一些火龙果、雪梨,中间留一些空位放一个玻璃杯,玻璃杯的周围被杨桃“包装”王海林和孙少悕做拼盘上层,先把一束绽放的“鲜花”放在周边,还有小番茄围着,里面撒满杨桃和一些猕猴桃,中间插着一根牙签,牙签上也插着猕猴桃,旁边按“三角形”的形式放了三个小纸盘,上面放有草莓,最后把上层和下层叠在一起,“空中花园”就以最快的速度完美的做好了。

师:写得真不错,谁也来给黄颖同学点评一下。

(生点评)

师:写的不错,点评也很中肯,看来这次体验非常成功,很多同学都是“文思泉涌”,想把很多话想写到作文中,但你们看到了,刚才我们写的只是比赛过程中一个片断,大致我们可以分成“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片断串连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你们可以告诉老师,你们想给这篇完整的作文取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 生1:《水果大变身》。生2:《玩酷水果》。

生3:《一节快乐的作文体验课》。生4:《团结就是力量》。生5:《奇妙的水果拼盘》。……

师:真是太棒了,张老师也提供几个题目给同学们参考,下课之后,同学们就根据老师的“习作要求”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参考题目及布置作业,明确习作要求)

师:一节课快快乐乐的体验课,却带给我们很多很多不同的收获,最后请同学们,端着你们的拼盘,把你们的快乐和成功再次传递给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吧!下课!

(学生最后送拼盘)

三、名课解读

创设活动情景

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没有“米”可找,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之“米”,教者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学生难于把握。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是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帐式的叙述,空洞笼统。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情感未被调动,“挤牙膏”式的写,文章自然无情而言,无理可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在新课程习作理念的引领下,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尝试着在课堂习作指导课上实施“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得体验,人人表达自己,人人获得赏识”的教学新方式。

1、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活动型作文教学应以“活动”为特征。活动可以是课上的活动,也可以是课外的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在组织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加,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受。结合学生喜欢吃水果

根据学生喜欢吃水果的天性,王丽华老师在设计这节《水果拼盘大比拼》的作文课。因为水果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通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水果对人体的作用,而且在出外饮食或电视中也经常能看到水果构成的图案美丽的水果拼盘,但都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所以导入作文时,老师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水果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漂亮的水果还能大变身呢?你们想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学生一听到“水果还能大变身”,好奇心和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老师通过播放有关“水果大变身”(水果拼盘)的图片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口水四溢中跃跃欲试,当比赛要求明确之后,他们都积极加入这次的“水果拼盘大比拼”中。这次丰富的活动带给学生有趣的习作内容,带给学生强烈的兴趣、丰富的情感体验。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

做水果拼盘这个体验活动,学生做的乐此不疲,原本上这节作文课之前,我担心学生在作文课上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成功的做完一个有模有样的水果拼盘,所以在前一天,我就让学生自己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做水果拼盘的乐趣,介绍了有关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并对他们的作品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但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拼命的为自己小组的水果拼盘做雕刻、摆图案,很少关注到周围的人正在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当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做成功了小组设计的水果拼盘后,他们又把双眼死死地盯盯这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上,完全忘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想到,在作文课上,如果不让学生首先明白“活动目的”,确定好“习作的要求”,老师在他们做那接下来的作文课就会导致学生是开心尽兴地玩耍,勉强无奈地作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活动中伴随着习作指导——即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观察、想象、描述”等习作指导,教师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引发学生的述说激情。这样做,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作品、体验收获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更有话可说,更有感可发、更有物可写。

3、体验与表达的有机结合,丰富了习作的内容

在执教这节课之前,王老师的心是没有底的,因为写这样的作文,一般学生的写作重点都会叙述自己或是小组制作拼盘的整个过程,即重“活动”,轻“体验”,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有之感,不至下太过机械,太过空洞,必须让学生除了有顺序有条理地叙述制作过程,更要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在这节作文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体验,还可以在倾听别人体验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上完这节作文课,老师必须注意:如果当堂要保证学生完成一个作文片断,必须保证学生做水果拼盘的时间不要超过7分钟以上,所以课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水果拼盘制作的指导”、“安全的提醒”、“卫生的提醒”等,而且在“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这个教学环节,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互评,自评,只有学生的体验成功了,“米”有了,作文才更易于动笔,更言之有物。

可见,活动让学生有具体的习作内容和鲜活、个性的体验,让学生有“米”可“炊”,言之有物,言之有感;活动也让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种教学机智,有一种灵活的引导技巧。“活动体验”,让习作教学生动起来!快乐起来!

四、教学艺术

之一: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叶老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如果习作指导,过多地讲授立意、选材的技巧,甚至不惜花大力气提示条条框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泯灭学生的童心,童真。心理学实验表明: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没有真实激动的感情,就写不成好文章。因此,习作指导中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以情激思,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作文指导教学与音乐结合,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情趣。上课时,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美妙的音乐旋律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李吉林老师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我想到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生:我想到妈妈晚上给我盖被。

生:我想到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急哭了。

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与妈妈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

生:我小的时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妈妈每天都护理我。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生:有一次玩的时候,我不小心磕破了头,妈妈知道后非常着急,打车带我去了医院。

生:去年,我的脚被热水汤了,妈妈赶紧给我抹上大酱,又带我去医院。生:一次,我要参加镇的讲故事比赛,妈妈为了让我在比赛中有好的表现,她每天下班回家都陪我训练讲故事。

生:去年秋游,妈妈带病陪我去旅游。

生:我妈妈在顺德工作,但我每年生日,妈妈一定赶回来陪我过生日。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是的,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来感谢妈妈对我们的爱吧。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妈妈这么爱你们,那你们有话要跟妈妈说吗?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太多,我感谢你!”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工作那么劳累,女儿很心疼您!”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你的!”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会令你失望的!”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和爸爸生活得很好,您安心在深圳工作吧!” 师:此时此刻,我知道大家有千言万语要跟妈妈说,下面,请同学一起来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妈妈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一篇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生:自由写作文。(课件播放《念亲恩》)师:巡视指导。

(《妈妈,我想对你说》)

以上案例是梁嘉丽老师执教苏教版的作文课《妈妈,我想对你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上课伊始,梁嘉丽老师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让他们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在婉转、深沉的音乐声中,在如泣如诉的旋律之中,一个个学生动情的发自内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在学生们随着音乐唱完《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立刻提问:“妈妈这么爱你们,那你们有话要跟妈妈说吗?” 这一问不动声色地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这时候许多学生的声音哽咽了,眼中有泪花在闪动,那一刻他们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就是这样平凡却又伟大。然后,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列举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心,这样为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很好的铺垫。

【艺术揭秘】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儿童对于音乐的感觉更是敏锐的,随着电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作文教学中的图画再现情境常伴随着音乐来渲染情境。

1.声情并茂入文题

作文要“以情动人”,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别情境,并把学生引入到这种特别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主动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特别活跃,内心会充满激情,作文会变得异乎寻常迅捷。在命题作文的指导中,教师能够创设动之以情的音乐情境,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情感,引导他们积极进入作文的最佳状态。

2、音乐激发情趣。

情不动,故辞不发。文学跟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用音乐渲染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给长辈写一封信”,作文前可播放音乐《一封家书》,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很快便进入主题,并且兴趣盎然。又如,学生在构思写作时,可播放轻音乐或令人轻松、舒适的钢琴曲,不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也会随之而展开。

3.音乐声中驰想象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人情感上的共鸣,引发人无限的想象力。在作文课堂情境活动设计中,让音乐渗透其中是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次想象作文训练,让学生欣赏乐曲,听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然后自由想象,描述心中所想,再叫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谈谈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内容。最后让学生作文。

4.美妙旋律吐心曲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作文总是望而生畏,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成为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老师可通过音乐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孩子们产生如闻其声、如视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之二:创设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所感,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而所感,又必定是产生于观察之后。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师: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邱(板书邱老师),大家可以叫我邱老师。第一次与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眼睛里闪烁着求知若渴的目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别的聪明、好学、热情,能跟大家一起学习非常开心。希望我们能度过非常快乐的一节课。让下面跟我们一起学习的老师能由衷的给予我们热烈的掌声,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邱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幻灯片展示成龙的大鼻子肖像画)这个人是谁?认识吗?

生:认识。师:谁? 生:成龙。

师:这是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你是从哪个部位认出他是成龙的? 生1:他的头部。

师:更具体一点,哪个部位最具特色? 生1:眼睛。生2:嘴巴。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他的面貌中有一个部位被特别的凸显出来,是哪个部位?

生齐:鼻子。

师:成龙的鼻子大,世界上的人都知道。这副画就是抓住人相貌中最突出的部位来扩大夸张化,这是卡通肖像的特点。虽然不是本人,由于特点很明显,所以,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邱老师站在大家的面前,虽然没有成龙那么帅,但今天我愿意为大家做一个模特。大家看着邱老师,如果由你来画一副肖像画的话,你打算突出邱老师相貌中的哪个部位?

生(略观察后举手):眼睛 师:邱老师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很细很小。(学生笑)

师:别人都是浓眉大眼,邱老师是…… 生齐:浓眉小眼。

师:浓眉小眼,别具特色!同学们,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邱老师,他想要突出的特点也不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纸和笔来写一写邱老师的面貌。邱老师给大家开了个头(幻灯片展示:邱老师走上讲台,他),请大家接着写下去,时间三分钟。

生:(拿出纸笔,开始写。)

师:(先板书“相貌”,接下来下位进行写中指导。)我们要快速下笔,一气呵成……(看看表)时间还有两分钟……同学们,时间到了,没写完的也没关系,等一会儿老师还会给大家时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大胆地举手,好吗?有一个同学举手了,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勇敢地把手举起来。(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先有请这位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

(生1走到台前,扭扭捏捏的。)师:紧不紧张? 生(小声的):紧张。

师(笑着说):装也要自然点。生:他浓浓的眉毛下。师(指指投影示意从头开始读。)

生(意会,重新开始读):邱老师走上讲台,他浓浓的眉毛下一双又小又细的眼睛,神气十足

师:是又小又细的眼睛,虽然小,但很有神——神气十足。掌声送给他。(掌声响起,学生1笑了,声音更响了,站得更有挺拔了)

生:眼睛下是一个高高的鼻梁,非常逗人喜爱,鼻梁下是一个樱桃小嘴。(听众捧腹大笑,邱老师也笑了。)

师:“樱桃小嘴”一般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邱老师是男孩子,可不可以换一个词啊?

(生思索一会儿,没想到。)

师:这样行不行?邱老师有着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众大笑)生(点点头):邱老师有着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众大笑)这是他的闪亮之处。

师:谢谢你把邱老师写得这么完美,掌声再次送给他。再请一位同学,谁来?(纷纷举手,邱老师选了一位女同学)

生:邱老师走上讲台,他短短的头发像个刺猬头。(听众笑)师:邱老师的头发根根站得很直,显得精神抖擞,可以吗?

生(点点头):眼睛不大,但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听众自发鼓掌。)师:看,你写得好,下面听课的老师都给你掌声了,谢谢他们好不好? 生(转身面对观众,在老师的提醒下鞠躬示谢。听众掌声再次响起。):鹰钩鼻下是一张大嘴,他这张大嘴说起话来可以是犹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听众再次笑,鼓掌)皮肤黑黑的,配着那张圆圆的脸。

师:谢谢你!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抓住了邱老师相貌中的显著特点来扩大夸张化,这是我们写好人物相貌的一种比较常用的写作方法。(稍停)我们是初次见面,邱老师给大家还准备了一个见面礼,送大家一个礼物,大家想不想要?

生齐:想

师:猜一猜是什么礼物? 生1:是笔。师:有可能。生2:是金钱。

师:你猜的是金钱,呵呵!生3:是写作文的方法。

师:我相信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这个礼物你也就收到了。生4:是跳一个舞。

师(摆个舞蹈动作):觉得我像个舞蹈家吗?(众人笑)

师(走上讲台):邱老师来揭开谜底。(师从讲台下拿出一个盒子来!)邱老师从小就喜欢乐器,目前会的乐器有十多种,今天送的礼物就是表演一个节目——吹笛子。(师装好笛子,吹奏出一串音符)先找找调。(众人笑,师转身到黑板前。)在邱老师吹奏笛子的时候,提醒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板书:仔细观察)观察邱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板书:动作、神态)

(师开始正式演奏《茉莉花》。演奏完毕,生热烈掌声,师敬礼,放下笛子)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请大家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将刚才观察到的老师的(手指板书)动作、神态写下来,邱老师给大家一个过度的句子。(投影展示)邱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礼物……请大家直接往下记叙你刚才观察到的内容。时间5分钟。

(生写作文,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

师:有的同学对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说明他刚才听的时候观察特别仔细。……有一位同学啊,他说从老师的笛声中仿佛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真是我的知音啊!……同学们,时间到了,没写完的同学也没关系,待会儿还有时间给大家,谁大胆地把手举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

(举手的学生很多,老师挑选了一位戴眼镜的女同学,女同学走上讲台。)生:邱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礼物,他拿起一支竹笛,开始吹奏起来,他灵巧的手指在笛子上不停地跳动着,就像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小精灵。

师:手指在笛孔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多美丽的句子啊,同学们,掌声送给她。(掌声)生:邱老师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而摆动,眼睛也出了神,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师:她又提到了老师的眼睛,前面有同学形容老师的眼睛是又细又小,刚才你观察到的老师吹笛子时的眼睛是怎样的?

生:凝望着远方,就像看到了山脚那株树一样。

师:老师已经进入到了《茉莉花》曲子的境界里了。谢谢你!生:谢谢大家的掌声。(掌声起)

(师请了一位男同学,男同学了读了两句,声音小而散,老师提醒他先运运气再读)

生(声音更响亮的):邱老师拿起一支笛子,吹了起来。他的两只手,像两个快活的小精灵,在笛子上跳起了舞蹈,眼睛半闭着。

师(开玩笑地说):眼睛半闭着,原本就是又细又小,现在还有没有啊?(听众笑)

师:还不停地走来走去,仿佛是一个大的演奏家。师:“大”的演奏家,把这个“大”换一个词,换什么好?

生(恍然大悟):仿佛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从他那优美的声音中,我仿佛闻到了茉莉花花瓣的清香。

师:原来,你就是我的知音,来握握手(握手),谢谢你,你听懂了我的音乐。

生:曲调时而低,如白云出岫,曲调时而高,如万马奔腾。

师:多么美妙的句子啊!(掌声起)他不仅抓住了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更难得的是他前面提到老师的眼睛,现在又提到了眼睛,这就叫——

生:前后呼应。

师:他把自己的联想和听笛子时感受的描写,非常了不起。

(手指黑板)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相貌、动作、神态来写一个人,说明大家以前学得很好。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是不是应该有超越呢?应不应该有超越?

生齐:应该!

师:今天,邱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也是一个写作心得,那就是——挖掘人物内在的东西,通过了解。前面是通过观察可以得到的,这个是通过了解交流挖掘人物的内在东西,比如,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才学。(板书:个性、品质、才学)为了帮助大家,邱老师再来做一次模特儿,请大家用心去体会。首先,我给大家读一段我自己写的文字,也是写一个人。

师:(投影显示朗读内容,老师配乐深情朗诵)父亲抽旱烟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高兴的时候抽,把头靠在椅背上,悠闲地吐两个烟圈,然后看着青烟慢慢地升腾,慢慢地消散;愁闷的时候抽,蹲在地上,两手抱在胸前,吧嗒吧嗒地猛吸几口,直到烟雾将他整个包围,让所有烦恼的事都随着烟雾悠然散去。

师:同学们,大家写我吹笛子,我写父亲抽烟,有些类似。但邱老师写父亲抽烟不仅仅是描述他抽烟的场景,而是在这个场景中渗透了对他的喜欢和崇拜,在后面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师(深情配乐朗诵):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一本哲理无限韵味无穷的书,他教书于偏远农村,他劳作于田间地下,他栽树种花、养猪喂牛、抽烟酿酒……他做的每一件事农村人都做过,但他却在这一系列简单的事件里面渗透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儿子的寄托和无穷的希望。这一系列简单的劳作,已被他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是生命的内涵……

师:同学们,每次提起父亲,我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父亲太伟大了!他在一所条件艰苦、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里当老师,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从没说过一声累。受父亲的影响,我也无怨无悔地做了一名老师。父亲喜欢看我写的文章,我就不断地写,我觉得这是我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写好文章、教好学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和最大的孝顺。于是,我在2003年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展示书),也指导我的学生写出了很多书。(展示书)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对邱老师的了解又多了一些,相信现在动笔写的时候一定能挖掘我的内在神韵。纸就在你的桌上,动笔吧。邱老师给大家一个过度的句子。(投影展示:笛声还在教室回响,邱老师在笛声的余韵中开始评点我们的作文片段,并深情地给我们朗诵了他写的文段。聊着聊着,我发现邱老师……)

(生提笔写文章,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

师:……有的同学说邱老师很孝顺,这是他挖掘到的内在的东西。……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才华初众,文章写得好,而且教法也很高操。……好,同学们把笔停下来,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写的内容。(小手如同雨后春笋,老师选了坐在后排的一位女同学)

生:我发现邱老师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热爱生活,对自己的父亲非常了解。所以,他决心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老师。他的教学很有方法,讲得也很出色,邱老师的父亲如果也在现场,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欣慰。

师:等一会儿,我就把你写的这句话发短信发给我的父亲。同学们,他有没有挖掘到了老师内在的东西?

生齐:有!

师:孝顺,教法高超!谢谢。谁来推荐一位同学读读自己的作品。(被推荐的学生上台。)

生:聊着聊着,我发现邱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他对父亲的崇拜。师:眼睛里流露出对父亲的崇拜,更准确一点。

生:似乎邱老师的父亲就在他的面前。邱老师似乎有着千言万语要对父亲说,但怎么说也说不尽。他告诉我他的父亲很喜欢他写的文字,所以他就不停地写。

师:你觉得你挖掘到了邱老师内在的什么? 生: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

师:谢谢你的挖掘。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把作文写完给你们的老师指导一下,也可以把它寄给我。这节课,大家通过描写邱老师的动作、相貌、神态,还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了解写了邱老师内在的个性、品质、才学。在我们的习作六中,有这样一个要求(投影展示苏教版第十册习作六的作文要求)写最喜欢或最崇拜的一个人,而且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相貌、动作、神态等写了邱老师,这可以算初识邱老师了。(板书:初识)但如果是写最喜欢或最崇拜的一个人,还能不能停留在初识的层次?

生齐:不能!

师:所以,我们还要有更深的了解。(板书:深入)。如果要写成龙,仅仅从他的大鼻子和他打斗的武术动作去写,这些都只能算他的外在。是肤浅的。其实他还有很多内在的东西。比如,他的善良、他的正义、他的爱心,等等。在地震发生以后,他是作为艺人第一个捐出1000万的人,这是他的善良和有爱心的体现。如果你是写他,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如果你写的是其他人,一定要做到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我相信同学们在课后一定会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作文。

(《我喜欢(崇敬)的人》)以上案例是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邱运来老师执教的苏教版第10册六单元的习作:要写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是对三四年级我们就已经训练过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第二是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个要求比以前提升了,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次的习作,邱老师多次创设观察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开始上课,邱运来老师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让他们先观察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之后让他们观察邱老师并用文字给老师画肖像画。不直白地说要写作文,但学生已经在写了,而且是兴致盎然地写。接下来,邱运来老师创设了送礼物、吹笛子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态。由于形式比较活泼有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所以学生写起来也有话说。在学生写的时候,邱运来老师不忘进行写中指导。一是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来写,二是引导他们写曲子带给他们的感受。一句“这位同学说在我的笛声中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就引出了孩子们更独特的心理感受,从侧面描写来凸显老师的特点。课的后段时间,老师已经在不动声色中让学生把一篇作文的主干写完了。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写这一篇文章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还是初识。要写好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就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邱运来老师在此引导孩子们在课后搜集资料,通过深入的了解去挖掘人物更多的内在美。既强化了教学重难点,又使孩子们更愿意去做。从而使课堂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去课外观察、深入了解、搜集资料、下笔成文。【艺术揭秘】

一、观察生活,广搜素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常说作文源于生活,多一些观察,多一份思考,多一些体验。从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作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记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观察活动激趣。

二、创设观察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三、提供观察环境,培养观察力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所感,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而所感,又必定是产生于观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了解社会生活。如:秋游、学雷锋活动、校运会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介绍家乡的一种美味,老师布置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做一道菜,并仔细关观察做的全过程;教学介绍一种植物,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植物园进行观察。

之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会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

师: 安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爱的播洒。它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沐浴到阳光和雨露。在马老师班上,有个叫小惠的同学,她今天就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多媒体播放视频: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份试卷,坐在座位上哭着)

师:看完了视频,谁来说说小惠为什么不开心。生:小惠考试没考好,所以伤心的哭了。

师:假如你是小惠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她呢?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生1:我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师:你这是在鼓励她(师板书:真诚鼓励)

生2:小惠,你不要哭了,谁都有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没关系的。师: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样小惠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师板书:表示理解)

生3:小惠,没关系,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一定能考到100分。

师:你也是在鼓励她,可是,小惠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不会做,怎么办? 生4:小惠,我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我教你吧!

师:你的帮助会使小惠更快的从失败中走出来(师板书:主动帮助)师:你是小惠的同桌,你知道她为什么伤心?如果你不是她的同桌,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

生齐答:不知道!

师:这时候你会……(生纷纷举手)生:小惠,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呢?

师:是啊!要知道她为什么哭才能安慰她,(师板书:问清原因)师(指板书):孩子们,这就是安慰的技巧。其实,所有的语言和帮助都出自于我们对小惠的同情和……

生齐答:关心。

师:是啊,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小惠的真诚,只有真诚,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板书大括号,真诚)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惠的同学又是怎么安慰她的。(播放视频:同学们安慰小惠的情景)

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相信小惠一定能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下次争取更好的成绩。在学校看到同学烦恼时,我们能安慰他,如果在家里有人不开心了,你能让他们快乐起来吗?【出示幻灯片】:

(生看幻灯片,师读)

师:先看第一件事,想一想:妈妈没什么把明明的小狗拿去送人? 生1:因为明明天天玩狗,学习成绩下降。师:玩物丧志。

生2:小狗天天在家里拉尿,把家里弄得好脏。师:妈妈好烦,没时间搞卫生。

生3:妈妈的同事帮妈妈一个忙,妈妈就把小狗送给她。师:小狗成了酬谢的砝码。

师:再看第二件事,弟弟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冲突? 生1:弟弟不写作业,妈妈很生气。生2:弟弟把妈妈刚拖好的地又踩脏了。生3:妈妈让弟弟弹琴,弟弟不想弹。

生4:弟弟玩妈妈的首饰盒,把妈妈的戒子弄脏了。师:那可是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物呀!(生笑)

师:可能有很多种原因,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从上面两件事中选择一件,确定原因,商定角色,互相练习,练完了还可以互换角色。

师:哪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交流?(生纷纷举手)师请一组同学。生1:我做弟弟。

师:请你先告诉大家,你们组选择的案例。

生1:我们组选的是第二件事,我做弟弟,他做妈妈。(众生笑)师:(师笑)你今天做回妈妈,以后一定会更加理解妈妈、体谅妈妈。生1:她做姐姐,他做姐姐的同学。生1:(撅嘴巴,做不开心状)

生2:(扮妈妈,哀声叹气,十分郁闷的样子)

生3:(望妈妈,又转向弟弟)弟弟,你怎么又惹妈妈生气了? 生1:妈妈让我读英语,我不想读!

生3:妈妈,您别生气!弟弟虽然不读英语,但是他今天还帮您拖地了呢!其实他还是挺乖的。

生2:乖什么乖!光会拖地,学习不好,长大也没用!生3:(无话可说状)

师:妈妈讲得好像也有道理。(对生4)!这位姐姐的同学,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你会怎样劝他们呢?

生4:阿姨,别生气了!

生2:(看了同学一眼,仍然气呼呼的样子)

师:看来妈妈今天真的生气了,哪位同学来劝劝妈妈? 生5:阿姨,其实您的儿子挺懂事的,您生气了,他也不开心。

生6:阿姨,弟弟帮您拖地说明他还是爱你的,就是学习差一些也没关系啊。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嘛,对吧?

生7:不行,学习不好,长大做不了好的工作,挣不到钱,你怎么孝顺妈妈呢?

师:你不同意xxx的观点,请你走过来去对他再说一次。

生7弟弟如果学习不好,长大做不了好的工作,挣不到钱,他怎么孝顺妈妈呢?

生6:噢!(点点头)

生8:你可以让姐姐教他学习,他的英语成绩就会好了。师:(对姐姐)姐姐,你有什么想法?

生3:妈妈,您别生气了,弟弟虽然不爱学习,但他还是有很多优点,上一次您累了,他还给您捶背了呢!您忘了吗?

生2(笑了)我没有忘记。

生3:弟弟就是英语差一些,我帮他补习,他一定能学好的。生2:那好吧!还是我的女儿懂事。师:可别忘了弟弟呀!他还难过着呢。

生3:(拉着弟弟的手)弟弟,我教你英语吧!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学好。生1:谢谢姐姐。

师:你们觉得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安慰,效果怎么样? 生1:我觉得姐姐表现得很好。师:好在哪里?

生1:她先问妈妈为什么生气,还帮助弟弟补习英语。生2:她还鼓励弟弟一定能学好英语。生3:她拉着弟弟的手,很亲切。

师:当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像姐姐那样拉拉对方的手,或拍拍对方的肩,他会感到更加温暖。

生4:我觉得妈妈有一点不好,姐姐劝她了,她还不开心。

师:可能是姐姐安慰的话没有打动妈妈,还可能因为妈妈没能学好自我安慰。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在接受别人安慰的同时,也得学会开导自己。

生5:我觉得弟弟做得不好,他惹妈妈生气,应该自己主动去安慰妈妈。师:是啊,如果是因为你令到别人不开心,就更应该主动去安慰。生6:姐姐的同学表现得很好,她去同学家玩,还能帮助同学安慰妈妈,很有礼貌。

师:相信有了大家的帮助,妈妈和弟弟一定能开心起来。

师:大家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可是,一想起她,我便开心不起来了。她就是我们社区的王奶奶。【多媒体播放王奶奶独自流泪的画面,师配乐旁白:这位就是王奶奶,她就住在我们这个社区。最近王奶奶总是一个人坐在门口,眼睛里还不时泛着泪花。因为与她相守六年的小孙子被父母接回北京读小学了。小孙孙从小就住在奶奶家,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这不,六岁多了,该读小学了,儿子儿媳妇便把孩子接回北京上学了。自从孙子走了之后,王奶奶每天吃不好,睡不香。望着这位年古夕如此憔悴的王奶奶,实在令人心痛。小孙孙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奶奶呢?奶奶想你呀!】

师:望着这位风烛残年、孤独伤心的王奶奶,大家的心情怎样? 众生:难过。

师:是啊,我们都非常同情王奶奶,愿意帮助老人家么!生(齐答):愿意。

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组讨论:怎样帮助王奶奶?(生热烈讨论)

师(悄悄扎起头发扮王奶奶):孩子们,你们好!我是王奶奶。我的孙子去北京读书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好孤独呢!

(有

一、两个学生偷笑)

师:我听说咱们四1班的小朋友特别懂事,特别有爱心,所以才来找你们的。(偷笑的学生止住了)(教室一片寂静)

师:孩子们呢,有什么话对奶奶说吗?

生1.奶奶,您不要难过,您可以叫您的孙子过年回来看您。

师:他们也说了,可是离过年还有好长时间哪,哎,我每天都在数日历,早着呐!

生2:奶奶,您可以去老年活动中心打打麻将,这样就不会想孙子啦。师:奶奶不会打麻将。

生3:王奶奶,您可以每天打个电话给孙子,就会开心了。师:孩子,你不知道,电话又看不见人,打完电话更加想念他们。生4:奶奶,您可以上Q和您的孙子视频聊天呀。师:呕,家里有一台电脑,不过那个什么Q我哪里会呀!生5:王奶奶,我放学去你家教你吧,很容易的。师:谢谢谢谢,真是好孩子。

生6:奶奶,您就把我们当成您的孙子吧,我们每天放学都会来你家看您的!生7:我们可以帮您做家务。

生8:您可以记下我们的电话号码,您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给我们。生9:我家住在你家附近,我们家有好吃的我可以拿给您吃。

师:孩子们,谢谢,谢谢你们,有你们这些乖乖,我呀,以后不想孙子啦!孩子们,你们还得上课哪,我先走了,下午奶奶准备糖果在家等你们!

师(转身放下头发):王奶奶走了,马老师又回来了。(生笑)

师:今天我看到的不仅是六(1)班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更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爱的暖流。一声声的安慰,是夏天里的阵阵凉风,是冬天里的红红的炉火,它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安慰,是一种艺术》)

以上案例是周艳清老师上人教版第九册的作文《安慰,是一种艺术》。对于每个教学者来说,多媒体教学这个名词都不陌生。它就是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花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式,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现今这一代表现代化的工作设施,悄然步入课堂,它的魅力,和它的风采,已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半壁江山,成为广大教师,特别衷爱的现代化课堂宠儿。在传统的教室里,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而利用多媒体播放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写作的强烈欲望。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作文课上,周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如小惠手拿试卷伤心的画面、同学们安慰小惠的画面、社区独居老人独自流泪的画面等,感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进一步地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艺术揭秘】

一、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就是说,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也就是感觉,记忆,思维或想象着什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运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触发写作动机。

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所以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把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共鸣,接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故多媒体参与作文课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三、运用影视教学,加深记忆

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以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这个作文教学方式正是使学生登上两“梯子”,使学生的构图作文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的提高过程。而一堂具有形象性、启发性、情知性三个特点的作文课,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创设情景让学生寓教于乐,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因素自觉的发掘出来,这样即利于作文内容的丰富,又利于学生情感的陶冶,使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五、深度阅读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作文情境教学法”的设想和实践正是想探讨这个重要的课题——如何使作文教学更具艺术性,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水。

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从而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我手写吾心”,兴趣盎然,激情勃发,文思泉涌,酣畅淋漓,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小学作文,让学生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

(一)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特性

选择情境的内容是情境习作教学重要的前提条件,习作从内容入手,创设的情境内容,恰当与否,将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握以下特点:

1、目标性。创设的情境内容要符合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重在解决此次习作的重难点,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创新性能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内容

2、真实性。作文内容的生活化,决定了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那么提供的情境,就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意义,让学生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也能调动他们的记忆,有话可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习文的能力。

3、趣味性。情趣是观察的原动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所要创设的情境内容生动有趣,易于激起学生的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使其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情感,达到熟悉和把握习作对象的目的。

4、层次性。由于各个学段的学生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层次不同。因此,创设习作情境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起点、习作教材训练的要求,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有利于作文训练的情境内容,为写作打下基础。

5、灵动性。情景创设只是预设,课堂会有很多的生成,教师要把握好灵动的特点,利用教学智慧,较好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能力,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6、缜密性。老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缜密地设计,事先调查安排,为学生能理性地、有条理地、有方法地写作打下基础。

(二)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情境创设是作文教学活动良好的开端,但情境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只有现实的、完整的、富有教学意义的情境才是好的学习情境。要使创设的情境有价值、有实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

了观赏,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些教学气氛,更不在于额外添加噱头,更加不在于哗众取宠。因为真实的课堂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创设自然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学生的作文内容才会充实,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求简。情境的创设应该为作文教学服务,不让多、繁的情境充斥着课堂,我们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数量未必多,但一定要精。否则,不仅占用了学生构思作文、动手写作的时间,也更易使学生产生“耐药性”,以后的情境创设就不得不精彩。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的。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连写作的时间都没有。故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老师所创设的情境,简明实用,学生才能感受写作的乐趣,体验作文教学的快乐。

3、求实。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情境创设的本意是给冰凉的作文教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写好作文。情境不是“花架子”,也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境的创设应该联系作文主题,根据作文主题的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只有主次分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情境更有价值。别让情境创设轰轰烈烈地来,无声无息地走。

(三)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1、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小学作文教学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注意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第一,先观察后作文。观察是习作的基础,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门户,认识的起点,也是情感的发源地。指导孩子们按一定顺序精深、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验生活引发情感,是训练习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诱导动情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创设游戏、表演,外出旅游等情境。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第三,先口述后写作。情境口述是将观察思考的内容和自己真实的感受,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学生通过创设情境获得写作素质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加忆情境,进一步分析、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用恰当的方式描述情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训练习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术和实践完成的培养。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第四,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故在情境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情境的内容用恰当的形式、准确、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是具体的习作。在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要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分段,怎样围绕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写等。一般训练先在课堂上分组各这样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2、拓展写作空间,扩大思维视野。许多老师认为情境作文教学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创设情境,其实如果站在大语文教育的角度,把作文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作文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加强课内与课外、作文与做人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名胜古迹、城乡变迁、民间风情、影视报刊、时事要闻、实践活动„„无不是作文教学的丰富宝藏。学生们沐浴在这广阔的时空环境中,见之,则开眼界长知识;听之,则明始末增信息;说之,则表情意通思想;读之,则广见识晓事理。如此,如果老师把学生在课外从一个个活生生的情境中所体验到情感带到课堂,那又何愁我们的写作教学没有源头活水呢?所以,作文教学应该开放空间,积极倡导语文实践。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我们不宜过多的束缚,应给孩子的心灵以广阔自由的呼吸空间。在习作中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袒露真诚。说真话,抒真情,恢复语言的活力,做到人文合一。让每个孩子都展示真实的自己,我们应该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作文。这样我们发现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语言特点,有他们的精神世界,再反思我们的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的心太急,很多要求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有了比较大的宽松度,学生的个性表达才成为可能。

语文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情境教学借鉴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关情境的论述,吸取了直观教学的有效因素,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符合艺术特点的创造。实践表明,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等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永正

《教海漫谈》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吴立岗

《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任重义

《采用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李毓贤

《要重视课堂作文的情境创设》

中学语文

2007年

6、李

《例谈作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7、邓泽棠

《邓泽棠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理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

下载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的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摘 要: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愉......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一.教学情境的核心内涵 教学情境是被优化了的教学环境,是通过教师的深入思考、精心设计而出台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说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目 用浅探 罗文君 10407050844 王建平教育科学系 10小教8班 三稿完成时间 2014.4.30 学生姓名 学号......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潜在智慧,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心理......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新课程下的教学是教师、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借助文本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任何一次教学都应该是在文本、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情境中展开......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范文合集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我校承担的省“十一五”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实效性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实效性探究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究[五篇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浪潮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