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实效性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实效性探究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无效、低效的情境,课堂教学效益难以提高,因此,开展创设有效情境的研究是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问题情境 实效性 趣味性 操作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要有实践性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教师要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如:教学《数的奇偶性》一课,教师可以设计抽奖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分别从两个分别写有奇数和偶数的纸箱里,各抽出一张扑克牌,并告诉学生两个数字相加,如果是偶数,就可以得到奖品。其实,无论学生怎样抽取相加,都不能得到偶数。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创设教学情境要有趣味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是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虽然数学知识中有些内容较抽象,但有些内容还是充满趣味性的。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情境或是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体验并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如果能真正理解规律,体会到规律的价值,那么他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实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如在教学“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或支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表,学会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知识的特点去设计合适的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年龄特点相符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共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创设学生动手操作情境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和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笔者安排了画、围、拼的活动,其中通过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的活动,进一步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通过用线围三角形,可围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不强求学生只能围某种三角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还有在教学“对称图形”这一课时,笔者安排了撕一撕、折一折、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撕图形这一活动,学生从中认识了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折一折使学生发现有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不止一条;通过剪一剪,加深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本节课通过学生活动操作,不仅掌握了对称图形的特点,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性。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是要掀起一个又一个“热闹”的场面,而是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因此,情境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数学本质特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第二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摘要】
教学情境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利用具体的场所、景象、境况等来制造或设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认知能力。
【关键词】 教学情境设计 学习兴趣 求知欲望 综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小学生的思维与认识总倾向于直观性和形象化。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 的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
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创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出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教学情境设计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下面结合实例,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一些方法。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问题,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能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设计问题情境不等于随随便便问问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频繁地问“对不对”“会不会”“是不是”等,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这样问,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少意义,而且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因此,问题教学情境所设计的问题要富有挑战性而且思维含量比较高,这样,学生探索的欲望才能不断生成,思维才能不断发展。
例1:《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小明想买条裤子,同样的商品华润超市98元,打八折出售,天虹超市118元,打七折出售,请你帮他算一算,该上哪儿买合算?为什么?”
像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真正用于生活的真谛。
例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情境设计:
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拼后思考
(1)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你发现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直观演示和共同讨论,就能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转换角色教学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听讲、模仿、记忆、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这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学习者。对于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来说,这样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学数学就是做题,没有什么用处。
《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结合教材实际,设计出改变学生角色的教学情境,诸如:让学生扮演节目演员、游戏(或活动)参与者等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3:《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看谁能考到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你们可以用笔算去验证。”在想方设法没有难住老师后,学生充满好奇,老师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快速判断出来的呢?老师趁机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做到。于是学生就能以极高的兴趣迅速进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导入新课内容,改变了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这一角色,把枯燥死板的数学学习过程变为主动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三、合作学习教学情境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要求学生学会沟通、合作的技能,以及学会处理分歧的能力和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
例4:《圆的周长》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单中。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由于数据多,完成工作量大。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做,然后校对答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很好发挥,而且完成这样的一道题目单靠一个人去做要耗费15分钟左右,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明显。笔者在这类题目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来设计教学情境,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学情境设计:以4人为一组,要求小组在5分钟之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形
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情境。学生顿时投入到紧张的合作解题中,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活跃起来,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须为学生作咨询和指导。5分钟过后,让一个小组主动到投影仪前汇报结果,其它同学检查。由一个小组对答案进行校对、分析,提出意见。此时,教师只须作适度的引导和纠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情境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四、编说故事教学情境
学生对故事情境有着极强的向往,因而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数学故事、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设计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故事情境所讲的故事要小而具体、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更重要的是要与课本教学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迫切要求学习。
例5:《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兔妈妈有两个孩子,大的叫长耳朵,小的叫短尾巴。炎热的夏天到了,有一天兔妈妈上街买回一个大西瓜,长耳朵、短尾巴开心极了,围着妈妈吵着要吃。兔妈妈用刀把西瓜平均分成两半,让他们每人吃其中的一块。可是短尾巴弟弟不肯,缠着妈妈说:“一块太少,我要吃两块”,长耳朵哥哥急了,抢着说:“我要跟弟弟吃一样多”,兔妈妈想了想,很快按要求分好了西瓜。”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兔妈妈通过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解决了分西瓜碰到的难题。听完故事之后,学生迫切想知道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也就在学生迫切要求学习的情境下完成。
例6:《循环小数》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 “同学们,你们能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吗?(学生疑惑的看着我,摇摇头)老师给你们讲一个: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再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再对小和尚说......”
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水到渠成地引出“循环”的概念。
当然,设计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联系
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设计出许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逐步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理解的、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师》2008年第3期、第5期、第12期 《教学月刊(数学)小学版》2010年第9期
《怎样教得精彩》方国才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环节的设计(精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环节的设计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这篇论文中,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收集了在日常教学中具有典型性的例子素材,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教学情境的设计”,(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为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创设故事型的问题情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的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正如赞可夫所批评的,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情绪是忽视的。他说:扎实的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新课标》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是以心理学,文学理论为基础的。因此,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想的火花,使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力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得到主动的发展。
数学情景创设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性,连贯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下面结合实例,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数学情景创设方法。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为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即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引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100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上衣98元,他怎么付钱?营业员怎么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给他找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可设计成,学生站成一排横队,局队伍的两米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对才公平,更好的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再如,红星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通过思考、计算,得 1 出2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二)创设游戏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游戏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佳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去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的完成的教学任务。
如“找规律”,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循环”,可以设计成四人参加抽奖活动,每个人代表一种图形,教师利用课前准备的头饰,代表四种不同的图形给四位学生戴上,分别是:○ ◇ △ ☆,第一轮按这样的顺序排队抽奖,第一位抽完后到最后的位置,前三个分别往前移一个位置,最后得出
○ ◇ △ ☆
☆ ○ ◇ △
△ ☆ ○ ◇
◇ △ ☆ ○
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横着看,从上往下看有什么规律?从下往上看呢?因为在抽奖游戏中完成,学生情绪振奋,亲历了抽奖过程,所以很快的从中发现规律。
又如,在“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设计成: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队:火箭队和飞虎队。游戏规则是:①第一轮每组选派三名代表抽袋中的数字(袋中的数字事先预设好),抽到的数字从个位排起,②第二轮:继续每组选派三名代表抽袋中的数字,抽到的数字从百位排起,③第三轮:继续选派三名代表,抽到的数字放到自己想放的位置。因为游戏蕴含了竞争与不定性,加上期待本组获胜的强烈心里,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在紧张的氛围中明白了位数相同是以及百位相同时的不同的比较方法,顺理成章,步步突破掌握了新知识。
又如通过“找兄弟”来理解数学知识。学生甲拿着卡片6说:“今年我6岁,比我小2岁的弟弟在哪里?”学生乙想起答案举起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2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甲继续问:“比我大一岁的哥哥在哪里。”在这个游戏中,开始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为学习的有效应用做了铺垫。
(三)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目前,有些地方的教育还处在教师言口授、学生静听,静观、静思为主的方式中,这种脱离了学生亲身体验,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往往成为无根基,不牢固的“浮萍”漂泊在“脑海中”,难以形成素质。陶行知先生曾批评过:“中国 2 教育之通病就是叫用脑的人不用手,不叫用手的人用脑。”这句话切中了我国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作更能做的好。作为教师,我们要深悟出“实践出真知”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和发现知识的形成机会。
如: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亲历操作:在纸上任意作一个三角形,把它的三个角分别剪开,然后把三个角拼在一起,是三个顶点重合成一个顶点,相邻的两个内角的一边重合。至此,问学生:这三个内角刚好拼成一个什么角?等于多少度?由此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把一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的一半等于180°;再分别把它们拼成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独立求出它们的内角和。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了不论是哪一类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从而得出本课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动手摆一摆,然后汇报。第一:在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正好摆15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第二,在摆的过程中,每行摆5个,可以摆3行,刚好3×5=15(个),它的面积等于15平方厘米,第三:因为长5厘米,刚好摆5个,宽3厘米,刚好摆3行,面积是15个1平方厘米,也刚好是5×3=15(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在操作、总结、比较中悟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方法来计算方法。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师作为教学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呀哦洋学生向科学家那样自己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四)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的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一观点对创新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的求知情趣是创新教学中不可少的情绪氛围,推行创新教学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必须以更为宽松的 3 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它们在激发学生创新方面,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塑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无疑是收到最佳效果来的。
如: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圆的概念,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都觉得很简单,回答是圆形。教师紧接着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教师又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画椭圆)同学们开始惘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的时候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教师进一步发问:“问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至此,教师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
又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是,新授前设问:“小明的爷爷今年(1992)只过了18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几岁”?学生们利嘴快舌地答:“18岁”。紧接着又问;“爷爷18岁,他的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立刻笑着回答:“不可能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是几岁呢?矛盾产生了,正是火候,老师导入新课告诉大家学习了“年、月、日”(板书)一节便知道了。如“教学比的意义”在得出比的意义后,教师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学生的好胜心马上被激发,展开争论。一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因为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既然除数不能是0,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前项可以是0,我是体育迷,看到的记分牌上有2 :0的”。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他们很快分成两派,据理力争,谁也不服谁。这时,教师顺势让他们分组讨论,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真诚探讨,终于明确其中的道理。
(五)创设故事型情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们乐于接受迫切需求的知识。
在课堂上,有些内容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的讲,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会挫伤学生积极性,是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课堂的难点引入故事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如在教质数和奇数时,学生对质数和奇数的概念混淆,难以理解。常常把奇数当成质数,把质数当成奇数。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我引入这样的一个教学故事:数学国王带1、2、3、5、7、9、11六位大臣去旅游,晚上住宾馆时,宾 4 馆只有三间,国王住一间,另两间每间住三人要求奇数住奇数房,质数住质数房,结果六位大臣发生争吵,1大臣说:“我是质数,我住质数房”,3大臣说:“不对,你该住奇数房,我才住质数房呢?„„它们闹得不可开交,只好请国王来评判,国王也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排,同学们,你能帮他们吗?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住法吗?学生们马上展开讨论,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六位大臣解决住房问题。心理学表明,在临下课5分钟,学生身心疲惫,情绪低落,而这5分钟恰是对整堂课的总结回顾。所以要务必使学生在这一段时间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在教小数的基本性质后,有位教师这样设计一个故事情境:0.900、0.9和0.90是孪生三兄弟。一天,三兄弟吵开了,0.900轻蔑的对0.90说:“瞧你那么一点儿,哪有我那么壮实。”0.90不服气的说:“虽然我们有你那么壮实,但我也比0.9壮实吧!”0.9也不甘示弱:“虽然你们的小数位数比我多,但我的计数单位比你们大。”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孩子们,别争了其实你们是一家人,根据小树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你们看,0.900去掉一个0就是0.90,去掉两个0不就是0.9吗?这是你们不就是一样了吗?”0.900、0.90和0.9听了,就在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果然大小没有变化,他们不好意思的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差点儿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在丰富有趣的故事中,学生不仅牢固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而且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演绎数学故事,不仅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的关注儿童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数学故事无疑是激活数学课堂的有效“处方”。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动活泼的性格、好奇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地位,以情促思,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第四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探究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重新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我们探究一下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
3、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
4、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不够,过多的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造成了教师辛苦而无效。
5、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缺乏研究,缺少有效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采取的措施:
首先,每课时、每单元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好比野外锻炼,老师只带着学生走,还要他们走快点,加油走,学生还是走不快的。其次,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于渔”,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再次,课堂教学要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一篇好的文章,因此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既要绵绵有序,又起伏有致,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拨动学生思维。
“虎头”——导入设计,讲究先声夺人,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旖,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学生才能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状态。
驼峰——教学高潮设计。教师应精心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策略,使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更要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凤尾——教学结课的设计。好的结尾如品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教学结课应力求首尾呼应,我们的教学才能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导入、高潮、结课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否则,教师孤掌难鸣。
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始终注意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感受。教师评价要及时、恰当、适度。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坚持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五篇:浅谈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浅谈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摘 要 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活动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活动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活动因素,保证儿童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文章从如何创设游戏情境、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等几个方面阐述,旨在通过情境的创设,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诸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活动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52-02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活动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活动因素,保证儿童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动眼,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课前先准备四件标价都是8元的商品:童伞、书包、文具盒、童鞋。在课上给四名学生分发人民币15元、13元、11元、16元(均有一张整10元币),依次到柜台前买一件商品。教师提问: “你们刚才看到顾客各拿出多少元?找回多少元?”学生很容易答出:都是拿出10元,找回2元。接着问:“四位顾客各剩多少元?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积极发言,如第一个顾客原来有15元,拿出一张10元,用了8元,找回2元,还剩7元。即15-8=(),想10-8=2,2+5=7,从而得出规律:计算十几减几,先用10减几,再用减得的数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就可以得到差。这一游戏化解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并且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部的活动过程。要教会学生学习,按照学生的“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特点来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数学课上,必须加强操作活动,使学生人人动手。思维也会在动手过程中随之展开,这很容易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概念记得更清晰,更容易保持记忆和提取。我在教学“得数是6的加法”这一课时,首先出现一道富有思考性、挑战性比较强的题目,H+H=6,接着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在桌上操作,摆一次写一道算式,如摆出HHHHH+H=6,便写出5+1=6,然后把圆形依次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再写算式,直到全班学生把算式1+5=6、5+1=6、2+4=6、4+2=6、3+3=6、0+6=6都摆出来,教师再结合书上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每道题的意义。这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练习,自己讨论意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学得轻松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活动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师生之间协同展开的探索活动,共同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积极思考、探讨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我们可通过层层设计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
(1)怎样才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揭下商标纸的方法由学生思考讨论自己想出来)
(2)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什么形状?(由学生任意展开成各种几何形状)
(3)展开的图形面积怎样求?(让学生去找计算各种几何形体需要的条件)
(4)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不管是什么图形,最后得到的都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最后让学生体验到:展开侧面只是为了推导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并不都要把侧面展开。
这样的教学,老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会逐步得到提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学生真正自主探索和创新至关重要。
四、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学生自做,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种合作民主的氛围。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
比如教学两位数的口算加法57+38,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由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的相互启发,于是出现了许多种方法:
(1)57+30=87 87+8=95(2)50+38=88 88+7=95
(3)57+40=97 97-2=95(4)60+38=98 98-3=95
(5)55+35=90 90+2+3=95(6)50+30=80 80+7+8=95
然后通过分析、比较、优选,让同学们选择得出第一种是最佳的方法。
在这里,我通过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不仅促进个人的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发展,而且同学间的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通过讨论、争论、辩论取得1+1>2的效果。心理学研究指出,在班上没有朋友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出现逃学之类的行为问题,产生孤僻、退缩、压抑等心理问题。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五、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必须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儿童往往会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情境的引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即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利息”这一内容后,可先让学生到附近的银行去查查现在的利率是多少,并把自己的储蓄罐的钱存进银行当一回小小的存款员。课上,让学生汇报存款经过,学生知道了存户生取款时要交20%的利息税以及提前支取和延后支取的计算方法等等。还让他们算算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定期三年的与连续三次存定期一年的哪种存法合算?学生解决这样的题,就会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确信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或者现象补充教材的内容,一方面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教材专题内容的一致性,避免话题选择的随意性、训练安排的无序性,另一方面,使情境变得“具体”,教学内容更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